民俗学(含民间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俗学(含民间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030304 )
一、学科概况
民俗学(含民间文学)硕士研究生点,于1990年由郝苏民教授领衔申请,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自1991年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民俗学学科自1991年开始招收民俗学(含民间文学)硕士研究生。至2005年招收培养了15个年级,来自14省区的14个民族的102名研究生。已毕业63人,其中有些学生成为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大学的博士生,决大多数被高校及科研部门录用并受到好评。先后有蒙古、日、德、意、韩、美及港、澳留学生前来研修、进行学位论文课题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两度被评为甘肃省“1999—2001年甘肃省高校重点学科”、“2002—2005年甘肃省高校重点学科”。曾于2001-2003年间与宁夏大学回族文化研究所联合招收2名学生(导师为该所的赵慧研究员、马宗保教授、博士)。并建立了本学科一级学科所支撑的相关领域: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点;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点和人类学硕士研究生点。
该研究生点由郝苏民教授、郗慧民教授、马自祥教授等民俗学、民间文艺学领域的老一代知名学者为导师,并培养形成了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学术梯队。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注重交叉学科发展的教学研究,具有现实问题与学术问题相结合的课题意识,注重实地调查研究。近几年内将相继出版课程相应的研究生教材,开展了相关的课题研究。本专业毕业生学位论文选题多为本学科核心领域的前沿性专题,通过扎实的理论学习和科学的田野作业获得第一手资料,所撰写的学位论文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有些成果受到了本学科界的非常关注。本专业不仅培养了裕固族、东乡族、土族等特有民族的第一代民俗学、民间文学领域的硕士,而且已成为培养西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化领域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
二、培养目标
1、本专业培养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修养品德良好、身体健康的人才。。
2、系统掌握民俗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并能进行跨学科研究,至少熟悉一门外语,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能够独立从事民俗学的田野调查、研究和教学
工作,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成为能够将民俗学知识应用于相关专业的工作中去的人才。
3、由导师组及导师因材施教培养研究生。研究生入学三个月后进行师生双选,确定导师后,制定培养计划,导师负责全面培养工作。专业课采取讲授、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提倡研读原著,重点指导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鼓励研究生参加学科相关的学术活动,使研究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熟悉本学科前沿的研究状况,培养研究生运用学科理论与方法进行具体科研项目研究与操作的能力。
三、学制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1-2年主要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了解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学位论文相关的田野作业。第3年撰写学位论文。在完成培养要求的情况下,少数学习优秀的硕士研究生,经审核达到我校对研究生毕业资格审查的要求并有条件提前完成学位论文,可申请提前毕业,但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年。
四、研究方向及方向介绍
1.民族民间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本方向,其发端即有抢救保存民族民间文化的动机。我国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文化多样性是与生物多样性同样重要的议题,人类需要一个多元的、多色彩的人文生态环境。但在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急剧变迁中许多民间文化在衰落甚至消亡。研究与抢救、保护优秀的民间文化不仅仅是民俗文化学者的历史责任,更是多民族统一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确保文化主权和文化话语权的重大议题。各国都把民族文化保护列入前沿项目。如何鉴别、保护、开发与利用我们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保护好这些资源,是一项迫切的任务。本研究方向通过开展西北民族民间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教学与研究,在以上方面做出贡献。
2.甘宁青人口较少民族民俗文化研究
西北地区有一些人口特少,但独具文化特色的小民族(几千人至几万人),如保安、撒拉、裕固、土、撒拉等民族。还有一些所谓“人”而未确定为“族”的群体,如“白马”、“卡力岗”、“托茂人”等。这些民族或群体没有文字却有语言与独特的文化,有的还由于跨国居住或它因而引起国际学术界关注。对于这些“民族”或“人”的文化研究,建国前一片空白,仅为外国传教士、探险家所独霸。本方向主要以甘肃、青海等省区的特有民族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土族、
撒拉族等民族民俗为研究对象。由于这些民族的历史形成过程有一定共同特点或相似的历史发展过程,故其民俗文化中共同特点就可能成为“类型”研究的基础,该方向研究中,将形成民俗学的三级学科民族民俗学或区域民俗学。
3. 西北游牧民族、农耕民族民俗文化研究
通过对不同地区、族群、社会群体的各类文化现象,文化类型和文化遗产的系统调查研究,从文化的视角来分析和理解中国社会内部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的互动、演变轨迹。这不仅对揭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内部结构、形成和密不可分的关系有着重大意义;而且对推动中国特色民俗学和中国学派民俗学学科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此研究方向主要以积极开展西北游牧民族、农耕民族民俗文化研究的挖掘、整理与比较研究,为构建具有中国多民族一体特色的民俗学理论体系;推动我国民俗学理论体系建设和创建工作的全面开展和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服务。
五、课程设置及考核方式(课程计划见附表)
(一)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
1、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是指导教师和任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原则上要求导师或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学位课程的教授工作,每位教师不得超过2门。
2、加强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与检索能力的培养。
3、所有课程必须在前2年(4学期)内完成,其中学位课程必须在前1年半(3学期)内完成。
4、开设的所有课程均应编写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类型
1、必修课
(1)公共学位课(第1、2学期开设)(10学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2学分)
第一外国语(英语、日语、俄语)(6学分)
(2)专业学位课(8-12学分)
2、选修课(10-12学分)
(1)公共选修课(第3学期开设,任选1门):计算机、第二外语(英语、日语、俄语、阿拉伯语、)、少数民族语文(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专业外语(英语、日语、俄语)。
(2)专业选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