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介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 “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餔糜。上 用沧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
“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 久居。”
◆ 第三类 反映男女爱情和被压迫妇 女的命运
▲ 《有所思》
♠ 是一首真挚热烈的情诗。采用自述口吻, 描写人物情感变化细腻、深刻;
♠ 运用比兴,以物寄怀; ♠ 表现手法灵活多变; ♠ 采用重复的形容来加重语气,感情色彩更 加浓重。
※ 《江南》 赏析
♥ “爱情隐喻说” --“鱼戏莲”图 “古人常以莲象征爱情,以鱼喻女性。”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 “莲与怜(爱人)同音,鱼与吾音近,即
从四面八方与恋人戏谑之意。” (吉川幸次 郎《中国文学史》
※ 《江南》 赏析
⊙ 《诗经》中也多以鱼喻配偶,如《国风·召南·和 彼秾nong矣》以钓鱼暗写男女求爱;《周南·汝 坟》、《齐风·敝笱gou》即以鱼喻伉俪之思。
② 弗洛伊德式的分析 : “俄狄浦斯情结”的倒置,将压抑在潜意识深处的
力比多“从一个对象改道注入另一对象,寻找一种替 代。 这是源自潜意识层面的不自觉的、无法摆脱的性嫉妒。
● 中外文学中“焦母”式的女人还有许多: 曹七巧(《金锁记》)、汪文宣母(《寒夜》)、
焦大星母(《原野》)、孟樵母(《我是一片云》); 卡巴诺娃(《大雷雨》)、约娜(《一生》)、莫
对鱼戏的敷衍铺排的表现方式造成动态感,与鱼 的自由、活泼的形态感统一在一起。
♥ 《诗经》中的爱情诗歌
♥ 《木瓜》(卫风):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
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 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 《静女》(邶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骚首踟蹰。 静女其娈(貌美),贻我彤管。彤管有炜(光明), 说懌(喜欢)女美。… ♥ 《溱洧》(郑风)写的是三月会的盛况和青年男女 嬉笑、欢快的场面。
莱尔太太(《儿子与情人》)等等。
▲ 对《孔雀东南飞》主题的重构
※ 主题:人的生与死 、人的命运 在对人的生命的伟大关怀中,记录、再造了
焦刘夫妇的悲剧故事。
⒈ 焦刘的无爱婚姻 刘自遣的话语(积愤、自己的价值、对焦的失望);
焦的懦弱、自欺欺人(同情、安慰、为己辩护);分 别场面(同舟共济的感情、焦的愧疚);刘许婚后的 最后相见及自杀(对人生的绝望、报复、懦弱灵魂的 最后挣扎、对自己的谴责)。
第四章 汉 乐 府 民 歌
第一节 乐府涵义的演变 和乐府民歌的采集
第二节 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汉乐府民歌的特色 与文学成就
第一节 乐府涵义的演变和乐府民歌的采集
一、“乐府”涵义的演变 1 、 原为音乐机构的名称,负责收集创作乐曲,训练 乐工等; 2、 指乐府收集、保留下来的谱过曲的、能够配乐 演唱的诗词,为作品名称; 3、 后来指仿照乐府格式、采用乐府旧题而作的诗 词,不都用于演唱,也用于吟诵了; 4、 唐代新乐府运动中指按照乐府诗的某些特点写 作的诗,又称“新乐府”或“系乐府”。 5、 宋元后又用作为词、曲的别称。
☺ 比较:《陌上桑》与《廊桥遗梦》
▲ 《孔 雀 东 南 飞》
1、 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发展 的重要标志。与《木兰诗》、《秦妇吟》、并称为 “乐府三绝”。 2、 内容提要 3、 社会主题 4、 人物形象:
刘兰芝:勤劳、美丽、善良、坚毅、极其自尊、高 度自信;
焦仲卿:善良、孝顺,但受封建礼教影响深,缺乏 独立意识,极其懦弱、无能;
--陈本礼《汉诗统笺》
⑹ 使用了新诗型:杂言体和五言体
♠ 杂言体:完全自由灵活,句法长短随意,整 散不拘,一篇中句式变化很大,具有特殊的美感 和艺术表现上生动的特点。到唐代发展成为“歌 行体”,独具一格。
※ 主题:人的生与死 、人的命运
⑴ 刘的死并不主要为殉夫情,而为保卫自 己的生命尊严而死,以死抗议无爱的人间。
焦的死也不主要为殉妻情,而是为证明 自我的存在,找回自己的独立意志和价值。
⑵ 本诗表现出对两性爱情关系的向往, 说明传统的封建礼教总是以维护家庭婚姻的 和谐美满为自己的职责,但真正造成婚姻的 不幸和家庭解体的,恰恰是封建礼教制度本 身,焦刘的悲剧即是例证。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 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 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 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狶! 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 《上 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 可看为《有所思》的续篇,为一女子的爱情誓 言,表现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 采用“博喻”修辞手法 ,罗列五种极其反常 的自然界现象,把主人公的决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 《陌上桑》(相和歌辞·相和曲)
☆ 《陌上桑》母题: 产生于《诗经·魏风·十亩之间》的“桑间濮
上”。 ☆ 更富于浪漫性与诙谐性:
♠ “罗敷之美”--“海伦之美”(《伊利 亚特》)
♠ “丈夫之美”--“使君之丑” ☆ 以夫妻关系的伦理爱否定邂逅的浪漫爱,顺 应正统道德观,满足普通人的“好美”心理。
※ 《江南》 赏析(三种说法)
♥ “劳动愉悦说” (朱东润本)
♥ “爱情隐喻说” --“鱼戏莲”图
① “鱼”为情爱的隐语,以鱼的多子象征配偶的 繁殖功能,可见古人对生殖的崇拜。
“民歌中,隐语的例子很多,以鱼代替配偶或情 侣的隐语,不过是其中之一”。(闻一多《说鱼》)
“鱼喻男,莲喻女,说鱼与莲戏,实等于说男 与女戏。”(同上)

“ 今

鸡 鸣 外 欲 曙 , 新 今妇 人起 严 肖妆 玉。 田” 作
上 堂 谢 阿 母 , 母 听
去 不 止 。
却 与 小 姑 别 ,
泪 落 连
珠 子 。

举 手 长 劳 劳 , 二 情 同 依 依 。 ”
▲ 《孔 雀 东 南 飞》
◊ 关于“焦母”的解读
① 东方文化中的“母子一体”现象:
♂ 马斯洛的“爱与归属”理论:两性间最本质层 次的需求即占有与归属,爱到极点即为归属。
人总要通过各种方式去实现自己的价值、人格, 因此便不断受到来自社会的各种力量的挫败。
在古代东方,女性爱情普遍受到压抑,无法张 扬,于是将爱的力量注入儿子身上,而这种爱一般 都伴随着对其自由意志、独立人格的剥夺。
◊ 关于“焦母”的解读
二、 乐府民歌的采集
★ 《汉书·艺文志》载当时收集的西汉乐府民歌有 138首,但留存不多,现存大多为东汉乐府搜集的作 品。
★ 《乐府诗集》(南宋·郭茂倩)中包含汉乐府诗的 有四类:
“郊庙歌辞”:为文人制作的朝廷典礼乐章; “相和歌辞”:多为江南楚地的民间歌辞; “鼓吹曲辞”:是北方民族的乐曲,用于军乐; “杂曲歌辞”:指声调已经失传,无所归属的乐 曲的歌辞。
⊙ 汉乐府中,还有《饮马长城窟》、《白头吟》 等诗中的鱼与男女之情存在着象征性的联系。
⊙ 南朝乐府中例子极多,如《娇女诗》: “蹀躞越桥上,河水东西流。
上有神仙圣,下有西流鱼。 行不独自去,三三两两俱。”
♥ “爱情隐喻说” --“鱼戏莲” 图
② “莲”在古代常象征爱情:
⊙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 》便以莲(荷) 寄托对爱人的情思;
第二节 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 第一类
揭露战争和徭役带给人民的灾难和痛苦。 ◊《战城南》:为汉《铙歌》十八曲之一, 属“鼓吹曲辞”。
主题:诅咒战争 艺术特色:想象丰富,人禽对话独具匠心; 句式自由,杂言,整散句间出;善于渲染各 种气氛;场面转换利落,跳跃性很大。
战城南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 腐肉安能去子逃!”

鸡 鸣 入十 机三 织能 ,织 夜素 夜, 不十 得四 息学 。裁 ”衣



十 五 弹 箜 篌 , 十 六 诵 诗 书 。 ”

姥不 ,堪 非 及驱 为 时使 织 相, 作 遣徒 迟 归留 , 。无 君 ”所 家
施妇 。难 便为 可。 白妾 公
若 遣府 此吏 妇长 ,跪 终告 老, 不伏 复惟 娶启 !阿 ”母
--李白《战城南》
◆ 第二类 反映劳动人民的穷困生活及 对阶级压迫的反抗
◊ 《东门行》
描写一个城市贫民因为家庭生活濒临绝境 被迫奋起反抗的过程。
全诗不足八十字,描写了人物的生活处境、 心情神态及对话,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
同类诗歌有《妇病行》、《孤儿行》等。
东门行
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 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
人格的独立自由—平等的爱情—幸福的婚姻
☆ 《孔雀东南飞》的艺术风格
Ⅰ、语言风格: 语言朴素但极其符合人物的微细心理变化和其独
特表现形式,如刘的话语总有几种解读方式,常用赞 扬的语汇表达对对方的不满,用顺从的方式表示异义, 以尊敬的言词表示蔑视…
Ⅱ、长诗总体为写实,但铺排描写及结尾却颇富浪漫 色彩,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
⊙ 南朝乐府《西洲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 《乐府诗集·读曲歌 89》第4、71首均以莲谐
“怜”,暗含有关情爱的隐微内涵。
♥ “爱情隐喻说” --“鱼戏莲”

③、理论:原始作品中的形象所积淀的某种内涵往往 使这一形象带上确定的语义性质,从而使之在文学史 上成为经典性意义形象 ,即“原型”。
☻ 此诗的艺术成就极高,被称为“长诗之圣” (王世贞《艺苑后言》)、“古今第一首长诗”(沈 德潜《古诗源》)。
第三节 汉乐府民歌的特色与艺术成就
⑴ 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第一次具体而深入 地反映了社会下层民众日常生活的艰难与痛 苦,如《东门行》、《妇病行》等,在后代 逐渐形成中国诗歌的一种显著特色:反映民 生疾苦;
☺ 以二言开头,五言结尾,中间三、四、五、六 杂言,音节短促,语气连贯紧迫,充分表现出主人公 感情的热烈。
▲ 《江 南》(相和歌辞·相和曲)
莲, 南,
江南可采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
鱼戏莲叶



“ …”
——
,江
鱼南
戏可
莲采
叶莲
东,

今 人 刘 旦 宅 作
叶 何 田 田 ! 鱼 戏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 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 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 暮不夜归!
※ 描写战争的残酷性
“去年战,桑干源; 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熄,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前代文学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后代文人对前 代作品的继承过程也就是“原型”承传的过程。如:
∮ “柳”--感伤别离: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薇》
—《 诗·小雅·采
其他如中国文学中“梅、兰、松柏、蝴蝶、月亮、 渔夫”,外国文学中的“方舟、橄榄枝”等意象都已 在文化传承中具有了特定的内涵,成为经典的“原
⑵ 奠定了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具有“缘 事而发” 的特色;写作技巧很成熟,出现了 第三人称叙述,“歌、行”体分类影响了后 代叙事诗等。
汉乐府民歌的特色与艺术成就
⑶ 表现了激烈而直露的感情。接受了楚文化 传统的熏陶,又在更广泛的方面和更强烈的程 度上表现出来,即“感于哀乐”的特色。
⑷ 面对生命短促,表达了强烈的乐生恶死的 愿望。
型”。
♥ “向往自由说” --“鱼戏”图
⊙ “鱼”是自由的象征,满足了人对自由的向 往。(王富仁《鱼,自由的象征》)
前二句为兴起,构成了鱼戏的美的背景和鱼戏的 明确的方位感。
几个方位词排比使用,加强了读者对鱼的自由性 的感觉,鱼没有任何固定方向的限制,没有客观强 制性力量的迫使,没有主观的目的性的制约。
《薤露》: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 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 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
⑷ 另一类诗强调了努力奋发向上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还有一类诗则提倡“及时行乐”:
《怨歌行》:当须荡中情,游心恣所欲。
《西门行》: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以虚幻的形式把乐生愿望表现出来的是一些游 仙诗,如《艳歌》、《上陵》等。
⑸ 表现了生动活泼的想象力
如《战城南》、《上邪》、《薤露》等诗。 “其造语之精,用意之奇,有出于《三百》、 楚骚之外者。奇则异想天开,巧则神工鬼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