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胶纤维工艺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成操作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老成工序操作中最关键的是碱纤维素不能过于干燥。 碱纤维素经粉碎后成为起毛的颗屑,其氧化的降聚 作用受温度的变化和各种催化剂而变化。在起毛的 颗屑内所含空气中有效氧已经足够进行充分的老成 作用,因此应避免将碱纤维素暴露在过量的空气中, 否则,许多颗屑就会干燥出来,以及由于碱和空气 中的二氧化碳所形成的碳酸钠就会造成过滤和纺丝 困难。
4、粉碎: 经压榨后的碱纤维素十分紧密、板硬、表面积变 小,不利于后续老成和黄化。粉碎的目的是使碱纤 维素成为细小、松散的屑状,增大了表面积,有利 于老成过程中与空气中的氧接触,使老成均匀;同 样也使碱纤维素在黄化中与二硫化碳充分接触,反 应均匀,制得粘度一致,过滤性能好的粘胶。因为 无论是老成还是黄化反应,都是气相与固相之间进 行,按照表面活性理论,固相颗粒越小,分散程度 越高,表面活化则越大,反应越快,越均匀
配制100m3浓度310g/l的新液,使用浓度170g/l的压液和浓 碱,使用压液体积比为30%,浓碱720g/l和430g/l的体积 比1:1。计算需加入压液、浓碱、软化水各多少m3? 解:1)压液占:100×30%=30m3 2)压液中含碱:30×170g/l×1000÷1000=5100kg 100m3新液中含碱:100×1000×310g/l÷1000=31000kg 加入430g/l和720g/l的碱各为x 则:31000-5100=430x+720x X=(31000-5100)/(430+720)=22.52m3 即430g/l和720g/l的浓碱各22.52m3。 水:100-30-22.5-22.5=24.96m3
5、老成: (1)浆粕经浸渍、压榨、粉碎而得碱纤维素,其聚 合度有一定下降,但降低不多,碱纤维素的分子量 仍然很大,若制成粘胶则粘度太高,造成纺丝困难, 为了降低粘度,必须减少分子链长度。而减少分子 链长度的方法则是通过氧化降聚原理实现。粉碎后 的碱纤维素在恒定的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在空气 中氧化降解,聚合度下降至工艺要求,这一过程称 为碱纤维素的老成或老化。老成的目的是使碱纤维 素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将粘度降低到工艺要求 的范围,再经黄化制得粘度合格的粘胶,以保证粘 胶具有良好地过滤性能和可纺性能。
5、现行工艺
1)初温:13-16℃;2)终温:25-28℃;3) 真空度:≤-0.9bar,充氮后真空度:≤-0.8bar; 黄化终真空度:≤-0.3bar;4)时间:45分钟; 5)二硫化碳加入量:34.2%(对甲纤);6) 溶解液温度:2-5℃
已知碱纤组成含甲纤31.15%,含碱14.32%,投料 量10000kg/批,CS2加入量34.5%(对甲纤),比重 1.265,后溶胶甲纤8.9%,含碱4.7%。 计算:CS2加入量?溶解液加入量(比重为1)? 浓度? CS2加入量:10000*31.15%*34.5%=1074.675kg 1074.675/1.265=849.5L 胶重:10000*31.15%/8.9%=35000kg 溶解液加入量:35000-10000-1074.675=23925.325 补充纯碱的量:35000*4.7%-10000*14.32%=213kg 碱浓度:213/23925.325=8.9g/l
粘胶纤维工艺学(原液部分)
一、粘胶纤维简介 二、粘胶纤维生产工艺流程 三、原液车间工段及工序介绍 四、各工段易出事故及应对措施 五、天泰开车以来发生事故及原因
粘胶纤维简介
粘胶短纤维又叫人造纤维(俗称人造棉),是通 过化学方法制造生产的人造纤维的一个主要品种。 是由天然纤维素(棉短绒、木材、竹子、芦苇、 麻等)经碱化生成碱纤维素,再与二硫化碳作用 生成纤维素磺酸酯,溶解于稀碱液中,获得粘稠 的粘胶纺丝液,经湿法纺丝和一系列后处理工序 加工后得到的粘胶纤维。在12种主要纺织纤维中, 粘纤的含湿率最符合人体皮肤的生理要求,具有 光滑凉爽、透气、抗静电、染色绚丽等特性。
(二)、后溶解: 1、目的: 后溶解是将初溶解后的高度亲水的纤维 素黄酸酯分散,进一步溶解在稀碱液或软化水中, 制成粘胶胶体溶液。初溶解后的粘胶中还有许多 纤维素黄酸酯颗粒,这些颗粒通常称为胶块。在 后溶解过程中,胶块在碱液的作用下进一步膨胀 和溶解,同时进行机械搅拌,在机械研磨作用下, 胶块被磨碎,纤维素黄酸酯充分溶解,制成分散 均匀的粘胶胶体溶液。
2、影响溶解因素:设备、温度、时间、粘度、酯化 度、黄酸酯的均匀性和组成、溶剂的性质。 3、现行工艺:1)溶解时间:70分钟;2)温度: 21-23℃;3)后溶胶Ni值≥60ml
(三)、粘胶的纺前准备
经过后溶解的粘胶,它的凝固能力较低, 并含有多种固态杂质及气泡,故需进行混 合、熟成、过滤和脱泡,以制得具有良好 可纺性能的、清净而均一的纺丝粘胶,然 后送去纺丝。这个过程,工业上称为粘胶 的纺前准备。
影响熟成的因素
①熟成时间:熟成时间主要取决于熟成温度,熟成度的 高低,过滤脱泡所需要的时间。提高脱泡速度,可缩短 熟成时间;升高熟成温度和降低粘胶中的含碱量,也可 以加快熟成速度,但粘胶稳定性差,不利于纺丝。 ②熟成温度:升温可以缩短熟成时间,每升高1℃,在 达到相同熟成度下,时间可缩短8~10h,但温度过高, 会加速黄酸酯分解,一般熟成温度控制在15~20℃。 ③粘胶组成:粘胶中氢氧化钠和纤维素黄酸酯的组分浓 度对熟成度影响很大。粘胶中α纤维素含量越高,熟成 越快;氢氧化钠含量越高,熟成越慢;半纤维素含量越 高,熟成越快;氯化钠等无机杂质含量越高,熟成越快。
4、黄化终点的判断方法:
(1)颜色判断法:纯粹的纤维素黄酸酯应是纯白色,但黄化副反
应生成的Na2CS3带有桔黄色。而在正常情况下,副反应速度与纤 维素的酯化反应速度大致相等,因此黄化机内物料逐渐由白色变 成黄色、桔黄色时,即可认为黄化到达终点。 (2)时间温度结合判断:黄化时间、温度达工艺要求 (3)机内气压判断法:在黄化前,先抽真空(-0.9bar),机内呈 负压状态。当CS2注入黄化机内后,由于CS2挥发使压力上升。反 应开始后,CS2逐步被消耗掉,压力又回复到负压状态,表明CS2 已消耗完毕,黄化到达终点。一般若设备密封性好,可用此法作 参考。 (4)电动机负荷(电流值)判断法:随着黄酸酯的逐步生成, 物料开始发粘,使电动机负荷逐步增大。若在负荷达到峰值时, 加入中途水,负荷即迅速下降,随着物料的搅拌,开始形成团状, 负荷又有所回升,黄化到达终点。 我们生产线判断不便于用颜色来判断终点,需根据酯化度的测定 来确定合适的黄化温度和时间,再参照机内气压变化或电动机负 荷法来判断终点。
二、粘胶纤维生产工艺流程
原液工艺流程:喂粕 → 一次浸渍 → 一次压榨 → 二次浸渍 → 二次压榨 → 细粉碎→ 老成 → 称量 → 黄化 → 粗细研磨 → 后溶解 → 混合机 → 熟成 中间罐 → 一道过滤 → 一道落胶 → 二道过滤 → 脱泡供胶 → 脱泡 → 脱泡落胶 → 三道过滤→ 纺 丝压送桶 →纺丝
4、粘胶的熟成 1)粘胶在一定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其凝聚力提 高,形成达到工艺要求的粘胶,这个过程称为粘胶 的熟成。 溶解后的粘胶,由于酯化度较高,对电解质比较 稳定,所以不易在凝固浴中凝固成形,熟成的目的, 就是使黄酸酯发生部分水解、皂化,酯化度下降到 一定数值,使粘胶容易凝固成形。 2)熟成过程的化学反应 主反应:主反应包括黄酸 酯的水解、皂化反应以及纤维素的补充黄化和再酯 化反应。
3、压榨: (1)压榨是将浸渍后的浆粕中多余的碱、半纤维素、杂 质压出,提高碱纤维素纯度,这一过程工艺上称为压榨。 压榨程度可用压榨倍数即用浆粕压榨后的质量与浸渍 前干浆粕质量之比值表示;亦可用碱纤维素中α-纤维 素含量(%)表示。 (2)碱纤维素的压榨性能受浆粕的性质和浸渍条件影响: ①浆粕:浆粕的膨润度小、纤维长、半纤维素含量少则 有利于压榨。棉浆较木浆容易压榨;②浸渍:凡是使纤 维素膨润和使浆粥粘度上升的因素,都不利于碱纤维素 的压榨;③设备:连续式浸压机因压辊的沟槽或网眼堵 塞,会造成压榨困难和压榨不均;④操作条件:浆粕摆 放不均,投料速度不当,会造成浆粥浓度变化,压榨不 均匀。 (3)控制工艺:一次甲纤:26±2%;一次含碱 17.4±0.5%;二次甲纤:30.5±1%;含碱:14±0.5%。
1、粘胶混合的目的是减少各批粘胶间的质量波 动,维持品质指标的稳定性、均匀性;另外由于粘 胶混合桶容积较大,可以贮存几批粘胶,保证原液 车间和纺丝车间生产的连续性。 2、过滤的目的,是滤除粘胶中不溶解的或半溶 解的粒子及机械杂质,以防止纺丝时堵塞喷丝孔, 使纺丝拉伸过程顺利进行和提高成形纤维的质量。 因为这些粒子和杂质在粘胶纺丝时会堵塞喷丝孔使 纤维断裂,或造成纤维纤度变异,拉伸性能遭到破 坏,并产生粘胶块和粗纤维等疵点,降低纤维的品 质。
3、粘胶的脱泡 (1)粘胶中的气泡 粘胶中含有空气泡和溶解的空 气。在纺丝时,大气泡会使纺丝断头、毛丝;小气 泡会造成个别喷丝孔断丝而使喷出的单丝数目不足, 并产生粘胶块等纤维疵点;更微小的气泡,则保留 在纤维中形成“气泡丝”,降低成品纤维的强力, 严重影响成品质量。为此,粘胶在纺丝前必须经过 脱泡,脱泡程度以粘胶中溶解空气含量小于1.5~ 2.0mL/L粘胶,并且无小气泡为合格。
三、原液车间工段及工序介绍
粘胶纤维原液车间主要分浸压粉段、制胶 熟成段和公用工程部分。
来自百度文库
(一)浸压粉段工序介绍
1、混粕的目的:减少或消除浆粕质量差异造成的影响, 使生产工艺稳定、连续、正常,混粕越均匀质量越稳定。 2、浸渍: (1)浸渍:浆粕在18%左右的烧碱溶液中,纤维素与烧碱 作用,生成碱纤维素;同时浆粕膨胀,使浆粕中的半纤 维素和其它杂质溶出,这个过程称为浸渍,又称碱化。 (2) 浸渍的目的:①纤维素与烧碱作用,生成碱纤维素; ②使浆粕中的半纤维素和其它杂质溶出;③纤维素大分 子间的氢键受到破坏,使纤维素的反应性能提高;④碱 化后的纤维素能与CS2作用生成纤维素黄酸酯钠盐制取粘 胶溶液。 (3)控制工艺:一次浸温58±0.5℃;一次浸渍碱浓 240±2g/l;二次浸温49±0.5℃;二次浸渍碱浓172±2℃; 浆浓4.5%。
(2)控制粘度的主要方法:根据铜氨粘度的变化情 况及时对粘度的波动作出判断,主要调节方法① 老成鼓料位②氯化钴加入量③二次浸渍温度。在 粘度波动情况不大的时候尽量调节老成鼓料位, 如果波动大单靠料位不能调节的时候就要调整氯 化钴加入量,但要注意氯化钴调节比较迟缓,调 节过大就会出现多批次波动,在调节时还要注意 称量斗是否压料,要根据后面的生产情况进行调 节。二次浸渍温度一般不建议进行调节。
(二)、制胶熟成段
(一)黄化:
1、碱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与CS2反应,生成纤维素黄酸酯, 这一反应过程工艺上称为黄化。黄化的目的,是在纤维素大 分子上引入黄酸基团,一方面可增大纤维素大分子间距离, 进一步削弱大分子间的作用力(氢键);另一方面,由于具 有亲水性的黄酸基团与溶剂接触时发生强烈的溶剂化作用, 原来不能溶于常规碱溶剂中的碱纤维素就成为可溶于水或稀 碱中的纤维素黄酸酯。粘胶就是纤维素黄酸酯的稀碱溶液。 黄化主反应 : C6H10O5NaOH+CS2 C6H9O4OCS2Na+H2O 黄化副反应:纤维素黄酸酯的水解和皂化,CS2与NaOH反应 是主要的黄化副反应,生成红色油状液体三硫代碳酸钠及其 它副产物,反应温度愈高,黄化副反应愈强烈。由于红色油 状副产物的存在,使纤维素黄酸钠变成微黄色,甚至变成桔 红色。
2、黄化方法: 干法黄化、湿法黄化,我们采用干法黄化。 3、影响黄化因素 1)温度;2)时间;3)CS2加入量;4)碱纤维素组成 (甲纤和含碱);5)真空度(加CS2前抽真空利于 CS2在规定时间内安全加入,又能使CS2加入机台后 成为气态,有利于渗透到碱纤维素中,同时也减少 了副反应,使黄化反应完全);6)搅拌速度(高, 有利于反应进行。干法黄化速度太快易使物料成粒 或结团,易使磺酸脂酯化度不均匀)7)半纤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