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丁草胺对两种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毒性试验结果,在 96 hLC50 的 1/5~1/3 范围内选择 0.05 mg/k(g 体重),0.08 mg/kg 和 0.12 mg/kg 3 个浓度组,腹腔注射染毒 24 h,另设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每个浓度组的黄鳝,于尾静脉抽血,涂 片,晾干,甲醇固定 30 min,用 Giemsa 染液(该染液由 Giemsa 母液:pH 7.4 的 PBS=1∶10 配制)染色 15 min 后自然干燥。微核分析和微核的识别和统计参照楼允东等[2~7]的方法进行。
3.1 按照我国目前对农药毒性的分级标准,农药对 鱼类的 96 hLC50 的值大于 10 mg/L 时为低毒。农 药介于 1~10 mg/L 为中毒农药;小于 1 mg/L 时为 高毒农药。根据这一标准 丁 草 胺 对 鱼 类 的 96 hLC50<1 mg/L,为高毒农药。 3.2 我们应该看到,在现实的鱼类污染死亡事故
(上接第 376 页) 参考文献:
[1] 朱元鼎,张春霖,成庆泰. 东海鱼类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63. [2] 湖北省水生物研究所鱼类研究室.长江鱼类志[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 [3] 朱元鼎,伍汉霖,金鑫波,等.福建鱼类志[M]. 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4] 成庆泰,郑葆珊. 中国鱼类系统检索[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7. [5] 东海水产研究《东海深海鱼类》编写组.东海深海鱼类[M]. 上海: 学林出版社.1988. [6] 倪勇,王幼槐,许成玉,等.上海鱼类志[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7] 沈世杰.台湾鱼类志[M].台北:台湾大学动物学系印行 ,1993. [8] 黄宗国.中国海洋生物种类与分布[M]. 北京: 海洋出版社,1994. [9] 普陀县志编写组.舟山海域海洋生物志[M].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10] 李思忠,王惠民.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鲽形目)[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5. [11] 孟庆闻,苏锦祥,缪学祖.鱼类分类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12] 伍汉霖,邵广昭,赖春福.拉汉世界鱼类名典[M]. 台湾: 水产出版社,1999. [13] 褚新洛,郑葆珊,戴定远,等.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鲇形目)[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9. [14] 张世义.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鲟形目、海鲢目、鲱形目、鼠鱚目)[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1. [15] 朱元鼎,孟庆闻,殷名称,等. 中国动物志(圆口纲、软骨鱼纲)[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1. [16] 苏锦祥.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鲀形目.海蛾鱼目.喉盘鱼目.鮟鱇目)[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2. [17] 赵盛龙,张义浩,吴常文,等. 中国海洋鱼类数据库[EB/OZ].2004. [18] http://www.fishbase.org [19] http://fishdb.sinica.edu.tw
曝气 1 周的自来水,水温 23±2 ℃,溶解氧 5~6 mg/L,pH 6.9~7.2。 1.1.4 供试药剂
60 %丁草胺乳油由昆山化工厂 2002 年生产。 1.2 试验方法 1.2.1 急性毒性试验
选定几个浓度范围进行实验,观察 24 h 及 48 h 的白鲢鱼苗的反应,找出试验的正确浓度范围。根据 预试验的结果与半致死浓度配制要求,60 %丁草胺乳油的选择浓度为 0 mg/L、0.12 mg/L、0.15 mg/L、0.18 mg/L、0.32 mg/L 和 0.56 mg/L。每个浓度放白鲢鱼苗 10 尾,前 8 h 连续观察,接着在 24 h、48 h 及 96 h 观察 记录。用直线回归法分别求出 LC50。用求得的丁草胺的半数致死浓度来推算其安全浓度,并根据推算出的 安全浓度进行验证,验证过程中每周更换试验液 1 次,观察 1 个月。 1.2.2 微核试验
比,微核细胞率和细胞微核率略有上升,但差异不显著(P> 0.56
0.05)。高浓度组黄鳝外周血红细胞微
对照
10
70 30 20
10
60 20 10
10
40 10 10
10



10
100 100 100
核与对照组相比,微核细胞率和细胞 微核率明显上升,差异极显著(P< 0.01),说明丁草胺在低浓度的情况下 对黄鳝不会显著提高微核细胞率和 细胞微核率,但在高浓度的情况下却 能显著提高黄鳝的微核细胞率和细
/尾
24 h 48 h 96 h
d,每周更换 1 次实验液,发现实验鱼无不正常反应,所以认为 0.1
10
100 100 90
所得的试验结果是正确的。
0.12
10
100 80 60
2.2 微核试验结果
0.15
微核试验结果见表 3。
0.18
由表 3 可知,低浓度组黄鳝外周血红细胞微核与对照组相 0.32
表 1 丁草胺对鱼类的毒性试验结果 Tab.1 The results of the toxicity of Butachior on silver carp
为 0.247 mg/L,0.142 mg/L 和 0.134 mg/L,为高毒农药除草剂。 试验浓度 试验鱼数 试验存活率/%
根据所得浓度进行验证,实验室放养同规格种类的实验鱼 30 /mg·L-1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收稿日期:2005- 09- 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170162) 作者简介:范立民(1978- ),男,河北滦平人,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渔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 * 通讯作者:陈家长(1964- ),男,安徽无为人,研究方向:渔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
试验浓度 mg·kg-1 细胞数 微核细胞率/‰
对照组
5 000
0.6
0.05
5 000
1.0
0.08
5 000
1.4
0.12
5 000
3.2**
“**”表示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
细胞微核率/‰ 0.6 1.2 1.8 4.0**
中,往往并不是只有 1 种除草剂产生毒性的结果。各种除草剂之间以及除草剂和其它种类农药之间可能存
95 %置信限/ mg·L-1 0.049 ̄1.250 0.068 ̄0.299 0.073 ̄0.244
第4期
范立民等:除草剂丁草胺对两种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379
胞微核率。
3 讨论
表 3 丁草胺对黄鳝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Tab.3 Effect of Butachlor on micronuclei in erythrocytes of Monopterus albus
2 结果和分析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2.1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根据设计的试验浓度进行试验,期间发现不同浓度的丁草胺对于白鲢活动的影响有相对明显的差距,
影响的程度与试液浓度呈正相关,见表 1。 用直线回归法求出丁草胺 24 h、48 h、96 h 的半数致死浓
度,见表 2。 可以看出丁草胺对白鲢的 24 h、48 h 和 96 h 的 LC50 分别
表 2 直线回归法求半数致死浓度 Tab.2 The toxicities of Butachior on silver carp
回归方程
相关系数
24 h Y=6.382+2.276X 0.992
48 h Y=8.650+4.311X 0.858
96 h Y=9.151+4.757X 0.831
LC50/mg·L- 1 0.247 0.142 0.134
378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24 卷
1.1.1 实验用鱼 选用生态类群中具有代表性的白鲢作为急性毒性试验的试验材料[1],试验鱼取自本中心试验基地,体
长 2.5~3.5 cm,体重 1~2 g,体色光亮,行动活泼,逆水性好;选用黄鳝作为微核试验的试验材料,试验鱼购 自无锡市集贸市场,体重 32.5~55.3 g,体长 34~42 cm;以上试验用鱼均在水族箱中暂养 7 d 后选择健康鱼 备用。 1.1.2 实验用水
除草剂丁草胺对两种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范立民,马晓燕,胡庚东,陈家长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无锡 214081)
摘 要:以白鲢 Hypophthalmicthys molitris 为实验材料,研究除草剂丁草胺对鱼类的急性毒性效应,采用直线回归法求得
的结果表明:丁草胺对白鲢的 24 h、48 h 和 96 h 的 LC50 分别为 0.247 mg/L、0.142 mg/L 和 0.134 mg/L。按照我国目前对农药 毒性的分类标准,丁草胺为高毒农药除草剂。以黄鳝为试验材料,分析腹腔注射染毒前后前后微核率的变化。研究结果(经统
在着协同或拮抗作用。除草剂之间的相互作用、除草剂和其它农药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作用对于水生生
物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对于不同种类的水生生物来说,除草剂对它们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
3.3 选择白鲢作为毒性试验的材料是因为白鲢为毒性试验常用材料,且为毒性试验标准鱼,其结果也可以
作为微核试验的参考值。考虑到来源方便,结果同样可以说明问题,微核试验中并未采用白鲢而是选用了
第 24 卷 第 4 期 第20405期年 12 月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文章编号:1008- 830X(2005)04- 0377- 03 ·研究简报·
Vol.24 No.4 Dec.,2005
Key wor ds:Butachior; Hypophthalmicthys molitris; Monopterus albus; toxicity
除草剂的开发利用较其它的农药要晚,而我国对于其开发利用的时间比发达国家还要晚。但近年来无 论是其它国家还是我国除草剂在农药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由于雨水淋溶或其他原因而把大量的除草剂及 其降解产物带到水体中,业已对鱼类的健康养殖构成了严重威胁。丁草胺是除草剂中的大吨位常用品种,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从国外批量引进转向国产化,同时又成为出口的主要品种,因此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 外,对它的使用量都比较大。鉴于以上原因,很有必要对其对鱼类的毒性进行研究。笔者研究了丁草胺对 2 种鱼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以期为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Abstr act:The studies show the acute toxicity of Butachior on Hypophthalmicthys molitris and whether it can cause micronuclei on fish with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 of Monopterus albus. The LC50(24 h、48 h and 96 h) of Butachior are 0.247 mg/L,0.142 mg/L and 0.134 mg/L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criteria of classification in China , Butachior is a kind of hypertoxic pesticide. The result (by T- test ) shows that the butachionr can also cause micronuclei on Monopterus albus.It should be strictly controlled in order to prevent hazard to the aquatic animal and the environment.
计 t 检验)表明丁草胺对鱼类具有致突变性。应对其加以管控。
关键词:丁草胺;白鲢;黄鳝;毒性
中图分类号:X171.5
文献标识码:A
The Studies on the Acute Toxicity of Butachior on Two Species of Fish
FAN Li- min,MA Xiao- yan,HU Geng- dong,et al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Centre of CAFS,Wuxi 214081,China)
黄鳝作为试验材料。
3.4 丁草胺为高毒农药,且具有致突变性,应对其加以管控,尽可能地降低对环境的风险性。
参考文献:
[1] 史玉强,孙小怡,来永斌,等. 重铬酸钾对鲢鱼的急性毒性试验[J]. 渔业环境保护,2001,(1):26- 29. [2] 楼允东,吴萍.亚硝基胍对泥鳅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诱发[J].中国环境科学,1996,16(4):275- 278. [3] 杜保全.哺乳动物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方法研究进展[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1994,10(3):133- 137. [4] 谢志浩,蔡亚非,陈国,等.四种除草剂对泥鳅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诱导[J].水产科学,2004,23(6):17- 19. [5] 高明月,王德华.微核试验及其在辐射损伤评估中的作用[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4,10(1):149- 151. [6] 耿德贵,屈艾,王景明,等.除草剂精克草星对黄鳝的的遗传毒性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2000,12(1):28. [7] 汤新慧.除草剂诱发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的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98,18(2):1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