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梁实秋的人性论文学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梁实秋的人性论文学观

黄颖 1101012030 摘要:梁实秋被不少学者称为是“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专门从事文学批评, 也是第一个潜心研究文学批评、把文学批评作为专门学问、专门事业的人”。梁实秋文学批评的核心概念是“人性论”, 强调文学要忠于“人性”、基于“人性”、止于“人性”,在与左翼文人论战期间, 梁实秋人性论的内涵逐渐由理性置换为情感, 由开始否定阶级性、时代性到肯定阶级性、时代性, 只是同时更强调人性。这显得更接近真理, 也更接近五四文学的传统。

关键词:梁实秋; 人性; 人性论;

作为梁实秋文艺思想的核心, 人性论一直是容易引发争论的焦点。对梁实秋文艺思想理解的分歧往往也集中于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梁实秋被中国大陆一般人所知是因为他是人性论的宣扬者, 而且这种人性论还被定义为资产阶级人性论。其实, 只要认真读两篇梁实秋关于人性论的批评文章, 就可能发生疑问: 梁实秋的人性论果真是资产阶级的吗? 当然, 梁实秋确实为资产辩护过, 也赞同资产是文明的基础的论断, 但是梁实秋的人性论与资产阶级人性论却有很大的不同。资产阶级的人性论是与追求个性解放的人道主义结合在一起的, 认为追求自由平等是人的本性; 但是, 梁实秋的人性论是从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那里来的, 是以理性控制感情与欲望为基本、以接受理性指导的人性为常态的人性。这种与希腊的古典理性结合在一起的人性论, 既反对个人不受理性指导的自由追求, 又反对基于同情的人道主义和平等观念。

人性, 即一切人所具有的特性和属性问题, 历来众说纷纭, 是中外哲学关注的重要命题。从文化原典来考察, 中国古代以孔子的伦理人性论和老庄的自然人性论两大流派为代表: 儒家认为“仁者人”也,注重人的社会属性和道德属性, 从伦理道德角度来探讨人的本性; 道家则主张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强调人的自然天性, 要求顺应自然规律、舒展人的本性。西方从古希腊开始, 就有智者普罗塔哥拉人性利益论!与柏拉图理性人性论!的差别: 前者认为感情欲望和利益是人的本性, 道德以满足欲望为标准;后者则以理性世界为人性的来源, 提出清洗人的灵魂、除去人的欲望, 以达到绝对完满、至善的境界。可见, 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理性与情感欲望, 从人性思想讨论之初就构成了互相对立的两种维度。梁实秋正是在对各类人性论的批判或承继中提出了自己的人性观。他所强调

的是人性中理性的一面, 因而他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西方新人文主义思想十分推崇, 以二者为思想渊源和理论依托。

一、起源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在中西文化相冲突与融合的语境下, 在古今文化相争斗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梁实秋作为一名留美学生也深受其影响。因此, 要充分了解梁实秋的人性论思想就不得不把其还原到历史语境当中。从其理论的直接来源看, 梁实秋的新人文主义思想来源于其老师欧文.白璧德, 在《岂有文章惊海内答丘彦明女士问》中, 梁实秋自述道,“哈佛大学的白璧德教授, 使我从青春的浪漫转到严肃的古典, 一部分由于他的学识精湛, 一部分由于他精通梵典与儒家经籍, 融会中西思潮而成为新人文主义, 使我衷心赞仰。”[1] 因此, 这里有必要对欧文.白璧德及其新人文主义做一些简要的介绍, 这也是通向梁实秋思想渊源和理论依托之一。

欧文.白璧德是美国新人文主义∃文学批评领袖。他在《文学与美国的大学》一书中, 对新人文主义作了详细地论述。他的新人文主义的文艺观是对古典主义的一种新的解释, 是与古典的人文主义相承继、相呼应, 基本上是一种经过现代的修正和补充的古典主义文艺思想。它的标准是人性的完整, 信仰是理性, 原则是节制; 他的核心观念就是所谓善恶二元的人性论和自我克制的伦理原则。“白璧德永远在强调人性的二元, 那即是说, 人性包括着欲念和理智, 欲念与理智的冲突, 他名之曰:窟穴里的内战,意为与生俱来的原始内心中的矛盾。人之所以为人, 即在以理智控制欲念。理智便是所谓内在的控制力。”[ 2] 梁实秋出身于家境优裕的书香门第, 祖父和父亲都是相当纯粹的旧式士大夫, 从小的耳濡目染和潜移肚化使他内心深处始终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优越感和绅士风度, “对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包括旧的习俗制度、伦理规范始终抱着颇为欣赏的态度” , 终其一生他的思想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对于旧有传统的尊重和现有秩序的肯定, 以及对于未来变革的谨懊和郑重。他在30年代的《偏见集·现代文学论》中曾经令人诧异地明确表示“儒家的伦理学说, 我以为至今仍是大致不错的, 可惜我们民族还没有能充分发挥孺家的伦理。”因此梁实实秋的人生观的实质或人生哲学的中轴就是孺家思想。当年白璧德意图重建古典主义, 除了向西方各种古典主义寻找理论支撑外, 也不忘向古老的东方投以深情一誉。白璧德的父亲生长在中国宁波, 而他曾学过巴利文和梵文, 研究过佛家经典, 对中国儒家经典更是心仪不已。由于不懂汉语, 只好找来译本细读。1915

年梅光迪拜师门下, 白璧德通过这位中国学生对孺家文化进行了深人研究, 对儒学大为钦崇, 曾将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释迎牟尼、耶稣共称为四大伟人。台湾学者侯健认为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显然借鉴过儒家学说, 他的《人文主义界说》就是“以儒家思想为阐释的根本”。梁实秋曾在《白璧德与新人文主义》一文中将白氏的新人文主义概括为三点, 即“中庸是人生最高的道德哲学, 节制是臻至人性完善境界的通途, 杰出人物是导引群体向上的核心力量。”。曾经听过白璧德的课却大不以为然的林语堂, 也注意到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颇似宋朝的性理哲学, 所以白璧德极佩服我们未知生焉知死的老师孔丘, 而孔丘的门徒也极佩服白璧德。”从此可以看出白璧德的理论和擂家思想确有相通与相契之处。

中国儒学以人为中心来建立伦理道德学说, 所谓“仁者人也”, 仁爱之心、道德意识是人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论语.阳货》明确地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3] , 不同的人所相近的本性是“仁”, 这是一种道德感, 它不是对客观规范的被动遵守, 而是人与生俱来的伦理意识。同时, 作为一种道德理想,“仁”不是远离人生的虚无缥缈的所在, 而是人们在日常行为中不断进取以实现本性的过程, 不同的人所能实现的程度有所不同, 因而儒家又有“习相远”的思想, 如《论语.季氏》所说: 生而知之者上也, 学而知之者次也,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3] 认为人与人之间天生存在智慧高低之差、认识能力之异, 承认“生而知之”的天才的存在并以此为最高标准。儒家性相近, “习相远”的观念构成了梁实秋人性观的根基。一方面, 梁实秋推崇“普遍人性”, 要求文学反映人类共通的人性, 反对个性的过度张扬; 另一方面, 儒家在知识智力上的等级思想作为一种文化心理, 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梁实秋, 使他坚信人性虽具有普遍性, 可以被不同阶级的人共同拥有, 但人类智愚不一、教育修养有别, 学术文化无所谓平等。对于文学, 他甚至极端地提出: 好的作品永远是少数人的专利品, 大多数永远是蠢的, 永远是与文学无缘的![ 3] 文学被视为少数人创作和阅读的对象, 不相信存在大多数人的文学, 反对为迁就大众而降低少数知识分子的水平。

二、局限性

在梁实秋看来, 世界上的人性是一样的, 并没有阶级的区别, 而“文学就是表现这最基本的人性的艺术”, 因而它是没有阶级性的。这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梁实秋既承认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因经济的环境不同, 生活状态也会不同, 存在决定意识, 正好应当推导出人的阶级性, 但梁实秋却回避了这一人性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