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瓣修复疾病护理常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瓣修复疾病护理常规
(一)定义
皮瓣是一具有血液供应的皮肤及其附着的皮下脂肪组织所形成。在皮瓣形成与转移过程中,必须有一部分与本体(供皮瓣区)相连,此相连的部分称为蒂部,以保持血液供应,转移到另一创面后(受皮瓣区),暂时仍由蒂部血运供应营养,等受皮瓣区创面血管长入皮瓣,建立新的血运后,再将蒂部切断,始完成皮瓣转移的全过程,故又名带蒂皮瓣,但局部皮瓣或岛状皮瓣转移后则不需要断蒂。皮瓣转移后,由于带有全层皮肤和丰富的脂肪组织,其收缩性远较游离植皮小得多,而且可耐受外力摩擦,并能保持皮瓣转移前原有的色泽.皮瓣移植可修复有肌腱、骨、关节、大血管、神经干等组织裸露的新鲜创面或陈旧性创伤。对有深部组织(肌腱、大血管、神经)缺损或外露的创面、不稳定疤痕紧贴骨面或合并有溃疡的瘢痕,为了加强局部软组织的厚度,或为后期进行肌腱、神经、骨、关节等组织的修复,都应该施行皮瓣修复。
(二)临床表现
1、疼痛依据受伤程度及部位,疼痛程度不一。
2、肿胀局部皮瓣会有轻度肿胀,并伴有红肿、压痛。
3、发热外伤病人常伴有发热,一般不超过38.5℃。
4、活动或功能障碍局部制动或疼痛使病人活动受限。
(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组织灌流量的改变:与长期卧床制动,血管吻合处栓塞有关。
2、疼痛:肢体受创皮瓣移植有关。
3、高凝状态和出血倾向:与应用抗凝药物有关。
4、感染:与开放性损伤及长时间手术有关。
5、焦虑、恐惧:知识缺乏担心手术成功与否有关
6、有压疮的危险:与长期卧床制动,营养摄入不足有关
7、术后并发症如便秘,尿潴留:与长期卧床活动不足有关。
8、皮瓣血循环障碍:与体位不正确致使皮瓣扭转、受压、牵拉甚至撕脱有关。(四)观察要点
1、术前
(1)患者生命体征及全身状况。
(2)受区伤口皮肤破损及污染情况,深部肌腱、神经、血管损伤情况,并及时给与加压包扎止血。
(3)供区皮肤应外观正常,质地柔软而无瘢痕,检查有无皮肤破溃、皮疹、瘢痕等。
(4)协助完成必要术前检查,以排除潜在疾病及手术禁忌证
2、术后
(1)患者生命体征及全身情况。
(2)伤口渗出情况,如有引流管,应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
(3)观察皮瓣有无牵拉、扭转、受压及撕脱。
(4)观察皮瓣血循环如温度、肤色、肿胀程度及毛细血管反应等的改变,判断皮瓣生长情况。
(5)观察患者情绪及神态变化如:冷漠、烦躁等,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6)睡眠及大小便情况,避免便秘及尿潴留。加强基础护理,定期翻身观察易受压部位有无红肿、破损,避免压疮发生。
(五)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措施
(1)创面护理
外伤后应抬高患肢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肿胀。禁止术前在供、受区行静脉穿刺输液,应尽早手术,以防供、受区血管壁炎性内膜增生和血管栓塞而导致皮瓣失败。对于急诊患者,伤口常沾有油物或泥土,并与伤损皮肤软组织粘合很紧,而且伤口疼痛,术前皮肤准备困难,如处理不及时,将直接影响皮瓣移植术的成功;非急诊患者,应指导患者每天用手提抓皮管成形部位的皮肤,使局部组织松弛,有助皮管形成。
(2)心理护理
患者及家属对此手术不了解,担心手术安全、是否成功、痛苦程度能否忍受等,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详细说明手术的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解除恐惧紧张心理,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
(3)入院宣教:熟悉住院环境,了解病房制度、陪护探视制度,告知科室主任、管床医生、病房护士长、责任护士。
(4)术前准备
建立静脉通路,常规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酶原时间、血糖、血尿淀粉酶等检查。术前禁食12h,禁水6h。手外伤往往皮肤软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时伴有复合组织伤,伤后需及时彻底清创,控制创面感染。练习床上使用大小便器。
2、术后护理措施
(1)体位护理
术后将患者安置于一个有效、舒适的体位,患肢是否妥善固定并安置有效舒适体位直接影响手术成败。行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后,患肢应被妥善固定,以防止患肢移动时引起皮管过度牵拉、扭曲、受压而影响皮瓣血液循环导致皮瓣血运阻断而坏死等。术后可暂时采用屈膝卧位,患侧腘窝处垫功能垫,防止切口处牵拉痛。患肢功能垫垫高可缓冲对腹部带蒂皮瓣的牵拉。由于患肢强迫体位,患侧腋窝处于夹闭状态,要经常擦洗患侧腋窝处并勤更换填充腋窝的纱布,以防止腋窝处皮肤被汗液长期浸泡、糜烂。
(2)饮食护理
根据术中麻醉方式指导患者术后是否可以立即进饮食,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讲
述术后饮食注意事项。如术后无特殊不适即可以进饮食,戒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进食清淡、易消化的富含维生素、纤维素及高蛋白质、高热量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以防腹胀造成切口张力增高而发生血管痉挛。
(3)环境要求
将患者安置在清洁、安静、舒适、空气新鲜的病房内, 每日紫外线消毒空气2次, 地面用有效氯含量为500 mg/L的键之素消毒液擦拭, 室温25~27℃、湿度60%~70%为宜。在距皮瓣上方30~40 cm处以45W烤灯持续照射, 室内禁止吸烟。
(4)局部护理
注意伤口出血及渗出情况。一般术后1~2天有少量渗出, 如渗出较多应及时更换敷料, 保持床旁烤灯的有效照射, 防止灼伤皮肤, 观察血运时应避免用冰冷的手或物品直接接触皮瓣。
(5)皮瓣护理及观察
及时观察和记录皮瓣温度、颜色、毛细血管反应以及肿胀程度, 一般1~2小时观察皮瓣血液循环一次, 注意观察皮瓣蒂有无受压或过度扭转, 皮瓣颜色、温度有无异常, 其深面有无积血。观察时应与邻近正常皮肤对照。血液循环障碍多发生在术后24~48小时, 也可发生在术后3~5天水肿期内, 应观察2~3周。发生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观察重点:①肤色: 静脉回流受阻时, 先呈暗红色, 随着受阻加重, 可由开始的暗红色变为紫红或紫黑, 动脉受阻时, 肤色由红润变淡或苍白。②肿胀: 肿胀程度由皮纹来判断, 皮纹消失, 说明肿胀严重, 皮纹增多, 表示动脉供血受阻。③皮温: 与邻近皮肤相差在1~2℃。毛细血管充现象: 静脉回流受阻是充盈加速, 动脉受阻时变慢。
(6)切口护理
常规患肢伤口换药 1~2 次 / 天,带蒂皮瓣用无菌纱布将皮瓣蒂根部衬垫好。根据切口渗出情况随时更换辅料,以保证切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嘱患者注意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如有污染或被水弄湿情况,及时给予换药等对症处(7)心理护理
由于肢体受伤致残,患者身心受创,对经济支出、治疗效果及患肢功能的恢复均有不同程度的担心、焦虑。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鼓励患者正确面对挫折,帮助其了解相关专业知识,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树立起康复的信心。(8)术后“三抗”治疗护理
术后常规行抗感染, 抗血栓, 抗痉挛治疗。应观察血压和伤口出血情况及其他部位有无出血, 如鼻出血等。严密观察体温及皮瓣变化, 了解有无感染及抗生素的使用效果,。各种穿刺或注射后, 针眼按压时间应大于5分钟。定时检查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善于发现引起血管痉挛的因素。及时采取措施, 以调整药物用量及间隔时间。
(9)并发症的护理
①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