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好的课堂不仅有质而且要有量。
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一般方法,还要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指导学生学会数学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和能力,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实际上是教学优化的问题,也是“素质教育”和“减负”的核心问题。
同时教师也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因为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素质往往决定了其施教的效果。
本人在具体数学教学过程中是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努力的:
一、要准确的把握课堂教学目标
中学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包括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以及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等几个方面。
这个总的教学目标显然不可能在一堂课中一次达成,而要靠每堂课来体现和逐步落实。
因此,对于每节课中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数学能力的提高、个性品质的培养等方面必须有明确具体的方向。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教学目标必须紧扣教学大纲,要求达到的水平必须符合教材的设计思想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另一方面,基本技能的教学目标,既要落实基础知识与需要完成教学任务,也要在自主性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并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使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把教材内容加工转化成教学实践行为的创造性活动。
教师对教材的驾驭和掌握,对基
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和整理,也包括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程序的设计和布局、教学思想的贯彻与教学方法的选择,同时还包括处理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的关系等。
在备课中,教师不仅要掌握教材中知识的逻辑结构,更要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认知结构的状况及特点。
对于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的相关知识,它们的清晰性、稳定性和可应用性如何,应当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基本的把握。
三、改变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
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要特别注意对“学为主体”的理论研究,同时要从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与教学规律的结合上,探索在实践中加强学生主体地位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既包括各种物质因素,也包括各种心理因素。
其中,能力、情感与个性品质等心理因主要是在教育与教学中后天形成的。
这些因素一经形成就会成为稳定的心理特征,不仅决定着学生认知活动的状态和质量,而且对他们的情感体验、意志行为和处世态度有着重大的影响。
因此,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化消极的心理因素为积极的心理体验是十分必要的。
四、重视数学语言,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的讲课是一种最高级、最完善、最具审美价值的口头语言表达形式,在铸造人的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是精练准确的数学语言,具体要求有四点:第一,要具有数学的精确性和内在的逻辑性,以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和准
确的判断。
努力做到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第二,要具有启发性和教育性,以利于开拓思路、激活思维和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
第三,要具有形象的数学概念和原理。
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也必须生动风趣和幽默含蓄,使学生在欢娱中获得知识和启迪。
第四,要具有情感性和审美性。
言为心声,课堂语言是教师审美心理、审美情趣、审美水平以至审美观点的综合表现,因而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语言修养,规范课堂语言,提高自身素质。
五、要重视课堂练习,更要优化练习
练习是数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选题的过程中存在着两种主要现象。
第一种是有部分教师对自己要求不够,没有认真对待练习,随意选取了一些没有针对本节课内容的题目作为课堂练习,它的效果可想而知。
另一种教师可以说敬业精神很强,他们认为数学只要多做就有效果,把课堂变成了题海战。
违背了教学规律,抹杀同学们的创新思维。
教师要注重其基本的知识结构和相互的内在联系,并根据学生的经验基础、现实状态和水平差异进行优化设计,将教材提供的习题与自己创编的练习统一起来,将内容选择与呈现方式统一起来,将质与量统一起来,从基础性、层次性和综合性上进行筛选,以旧引新、以新带旧、新旧构建才能真正做到优化。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数学教学的探究与实践免不了有许多不足和缺憾。
教师要认真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质疑自己的问题,特别是要找出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原因进行深度探析。
从教学细节入手分析问题的成因并研究解决这一问题
的对策。
教师只有不断地反思,才会不断地生长出新理念、新方法、新举措,才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断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