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设计

【练习内容】

六年级上册教科书练习七第4、5题的改进和自编练习题组合而成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问题的解题方法。

3、掌握“求一个数比已知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解答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思路,并能正确解答。

难点:正确分析各数量与单位“1”对应的关系式,说出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今天我们进行练习巩固。[板书“练习课”] 二、 基础练习

1.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算式。

(1)160的 是多少?

(2)150棵的 是多少?

(3)200元的 的 是多少?

说一说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解答?

板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x

【设计意图: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为解决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

2. 分析数量关系,并画线段图。

(1)六(1)班有40名同学,男生是全班人数的 。

分析:把( )看作单位“1”,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 画出线段图:

关系式:( )x = 男生人数。

4

3

5

2

5

2

215

3

(())()

(2)六(1)班有40名同学,六(2)班比六(1)班多 。

分析:六(2)班比六(1)班多 ,是把( )看作单位“1”,

六(2)班是六(1)班的 。

画出线段图:

关系式:( )x = ( );

( ) x (1+ )=( )。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投影展示,汇报结果。

小结:你是怎么找单位“1”的?画线段图时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巩固找单位“1”、画线段图,并通过线段图的直观性加强对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进而找出对应的数量关系式,为解决分析实际问题的思路做好铺垫。】

3. 看图列式计算(题组1)

分别指名提问解释第(1)和(2)个图的题意(条件和问题)。

(1) 全体学生45人 (2)

45人

五(1)班

五(1)班 比五(1)多

五(2)班

女生 ?人

?人

(3) 45人

五(1)班

比五(1)少 五(3)班

?人

51

5

1

5

1

5

15

1()

51

小结:看图列式要注意些什么?(多少个数量,单位“1”,其他数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

【设计意图:直观地以线段图的形式首先出示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的题目,巩固学生利用数量关系来分析题目的方法,特别是减轻了学困生分析题目的困难,强化分析题目的思路。】

三、 提高练习

4. 解决问题(题组2)

(1) 六年级同学订阅180本书籍,其中 是一班订阅的, 是二班订阅的,

两个班各订阅多少本?

(2) 六年级同学订阅180本书籍,其中 是一班订阅的,二班订阅的是一班

的 ,两个班各订阅多少本?

①学生试做,提问:上面两题有什么异同?②交流解答分数应用题时有哪些步骤?

【设计意图: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类型的同时,侧重于让学生理解对于某个分数要找对应的单位“1”。】

5. 解决问题(题组3)

(1) 一条绳子长10米,剪去 ,剪去多少米?

(2) 一条绳子长10米,剪去 ,还剩下多少米?

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比较第(1)和第(2)小题的联系和区别。

(3) 一条绳子长10米,第一次剪去 ,第二次剪去的比第一次多 ,一共

剪去多少米?

(4) 一条绳子长10米,第一次剪去 ,第二次剪去的比第一次少 ,一共

剪去多少米?

独立完成,汇报结果,讨论第(3)和第(4)小题的联系和区别。

【设计意图:巩固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的解题思路,熟练分析在复杂的条件中各个数量与单位“1”的关系式,培养学生学会处理信息,具体问题具体的能力。(1)和(2)小题侧重于分析同一整体的两个部分分别与单位“1”对应的数量关系。(3)和(4)小题侧重于在多个数量的条件中分析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四、 拓展练习 6. 根据算式补充条件

果园里有桃树120棵, ,梨树有多少棵?

315

2

3

1

5

2

5

2

5

2

524

1

4

1

52

① 120 x 条件:( )

② 120 x (1+ ) 条件:( )

③ 120 x (1- ) 条件:( )

每题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算式补充条件,并说说理由。

7. 根据算式补充问题

图书室有故事书357本,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 。 ?

① 357 x 问题:( )

② 357 x (1- ) 问题:( )

③ 357 x (1+ ) 问题:( )

每题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算式补充问题,并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前面熟练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分析,给学习有余力的学生完成,提升学习技能。】

五、 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主要学习了哪种类型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解答分数乘法的一般步骤是怎样?还有其他体会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这一节练习课的内容,梳理归纳,体验和感受收获。】

六、 板书

4

1

4

1

4

1

7

6

7

6

7

6

7

6

分数加减法练习课教案

分数加减法练习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教学,巩固学生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的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练习。 2、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的能力和认真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熟练、灵活地应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教 学 过 程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1、回顾复习。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谁能说一说在上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应该如何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呢? 组织学生回顾复习,有困难的可小组讨论或看课本复习。然后口头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时,先通分,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 2、练习导入。 小黑板出示题目。 计算。 75 + 53 65 - 41 125 - 8 3 组织学生做一做并汇报,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3、揭示课题 师:看来同学们对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掌握的都很好,这节课我们就对这些知识来进行练习。 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1)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一)基础练习,重点突破 1、计算。 83 + 61 75 + 92 95 - 103 76 - 15 2 (重点强调: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所以要先通分。) 2、解决问题。 春天到了,农民伯伯给果树浇水。第一天上午浇了所有果树的4 1,下午浇了83,第二天上午浇了10 3,一共浇了多少?还有多少没浇? ①组织学生独立读题,理解题意。 ②同桌交流,解决问题。

③汇报评价,全班交流。教师肯定学生不同的做法。如:学生在解决“一共 浇了多少?”的问题时,可能列出综合算式:41 + 83 + 10 3,教师应给学生鼓励,对解综合算式有困难的同学,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教科书第92页“你知道吗?”提供的方法去找4,8,10的最小公倍数进行通分,再加减。 (二)综合练习: 先估计哪几道题的结果比较接近2 1(在题的下面划横线),再计算。 54 + 32 101 + 73 92 + 31 53 — 2 1 三、自主检测,完善评价 (一)自主检测 1、计算。 83 + 61 75 + 92 95-103 98-14 5 31 + 41 + 61 85 + 107 + 15 4 2、解方程。 32 + x = 2419 x - 61=41 *1511- x =30 13 3、列式计算。 (1)一个数是75,另一个数是3 2,求他们的和与差。 (2)甲数是1211,比乙数大9 5,乙数是多少? (3)从1513与157的和里减去15 8,差是多少? 4、解决问题。 (1)小红买来一些白糖。妈妈煮糖水用去83千克,腌糖蒜用去5 3千克,还剩下40 21千克。 ①一共用去多少千克? ②小红一共买来多少千克白糖? (2)课本114页第7题。 妈妈买了一些毛线,给爸爸织毛衣用去了107,给红红织手套用了20 1。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二)完善评价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公布答案,同桌互评。 全班集体评价,对全对的同学给予表扬,有错误的分析原因。 四、课堂总结

《解方程》教学设计

解方程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55—57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演示操作理解天平平衡的原理。 2、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3、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 情感目标:1、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愿意与别人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会检验方程的解。 教学难点:利用天平平衡的原理来检验方程的解。 关键:天平与方程的联系。 教具 : 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出课题(出示课件) 师:老师在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杯水,杯重100克,水重X克,一杯水重多少? 生:(100+X)克 师:在天平的右边放了多少砝码,天平保持平衡呢?(教师边讲边操作100克、200克、250克) 师:请你根据图意列一个方程。 生:100+X=250(课件显示:100+X=250) 师:这个方程怎么解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设计意图:从复习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入手,引出课题,引导学习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深入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概念 师:(出示课件)那你猜一猜这个方程X的值是多少?并说出理由。 生1:我有办法,可以用250-100=150,所以X=150. 生2:我有办法,因为100+150=250,所以X=150 生3: 老师我也有办法,我是这样想的,假如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100,就能

得出X=150 师:XXX同学的想法太棒了!我们一起探索验证一下。请看屏幕,怎样操作才使天平左边只剩X克水,而天平保持平衡。 生:我在天平的左边拿走一个重100克空杯子,在天平的右边拿走100克的砝码,天平保持平衡。 师:你能根据操作过程说出等式吗? 生:100+X-100=250-100 师:这时天平表示未知数X的值是多少? 生:X=150 师:是的,XXX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100,就能得出X=150。我们表扬他。 师:根据刚才的实验,我们来认识两个新的概念———“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师:指着方程100+X=250说:“X=150是这个方程的解。(课件显示:方程的解) 师: 指着方框说:“这是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师:在解方程的开头写上“解:”,表示解方程的全过程。 师:同时还要注意“=”对齐。 师:都认识了吗?请打开课本第57页将概念读一次,并标上重点字、词。 师:你们怎么理解这两个概念的? (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想法? 生1:“解方程”是指演算过程 生2:“方程的解”是指未知数的值,这个值有一个前提条件必须使这个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师:“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解有什么不同?

解简易方程教案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9册57—5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根据等式的性质,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检验的方法,并理解解方程及 方程的解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方程的意义 师:同学们我们前一段时间学了方程的意义,你还记得什么叫方程吗? 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方程和等式有什么关系? 2、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 师:你能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吗? (1)a+24=73 (2)4x<36+17 (3)234÷a>12 (4)72=x+16 (5)x+85 (6)25÷y=0.6 生:(1)(4)(6)是方程。 师:你为什么说这三个是方程呢? 生:因为它含有未知数,而且是等式。 二、探究新知 (一)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1、看图写方程 师:同学们真厉害把学过的知识全都记得,请同学观察这幅图(出示57 页天平图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杯子重100克,水重X克,合起来是250克。 师: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方程吗? 生:100+X=250. 2、求方程中的未知数 师:那么方程中的x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交流后汇报) 生1: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50-100=150,所以X=150.

生2:根据数的组成100+150=250,所以X =150. 生3:100+X =250=100+150,所以X =150. 生4:假如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100,那么也可得出X =150. 3、验证方程中的未知数,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用不同的方法算出X =150。 小结:当X =150时,100+ X=250这个方程的左边和右边相等,这时我们说x=150是方程100+X=250的解,刚才我们求X 的过程叫解方程。这两个概念具体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57页找出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学生自学后汇报。(板书)齐读两个概念。 4、辨析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师:方程的解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它是一个数。 而解方程是求未知数的过程,是一个计算过程。它的目的是求出方程的解。同学们要注意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5、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师:完成课本P57页做一做:X =3是方程5X =15的解吗?X =2呢?(完成后汇报) (二)解简易方程 1.师:前两天我们学会了等式的性质,请根据等式的性质完成填空吗? 2、出示例1图,列出方程。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图中表示了什么样的等量关系? (盒子中的皮球与外面的3个皮球加起来共有9个) 根据这种关系怎么列方程? X+3=9 3、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解方程。 (1)要求盒子中一共有多少个皮球,也就是求x 等于什么,我们该怎么利用等 式的基本性质求出方程的解呢? 学生独立思考。并汇报: 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x+3-3=9-3 (2)解方程的步骤和书写格式是怎样的? 1头猪=( )只羊 1把蕉=( )个苹果

新北师大版五年下册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教案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第一课时折纸 教学目标: 1、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的加减法。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 1、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1、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加减的计算思路。(只有相同分母的分数之间才能直接相加减。) 教学准备: 长方形白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1、他俩一共用着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两个人一起在同一张图片上画出自己所用的纸的大小。笑笑首先在纸上画出了这张纸的1/2,淘气继续画出这张纸的1/4。 列式表示为: 二、启发思考 1、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提问学生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的加减法知识是否可以解出这个分数。学生回答道,不行的因为我们以前学过的是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加减,这个分数的分母一个是2一个是4不相同。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 3、汇报讲解,同分母分数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 4、进一步小结。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可以直接想加减。 三、拓展思考 1、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笑笑用了纸的1/2、淘气用了纸的1/4,所以根据题意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应该用减法计算。 利用上面的方法继续解题。 四、小结 通分的实质就是讲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 五、作业 完成抄题 板书设计: 折纸 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先观察相加减的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先通分,将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就可以相加减了。

第二课时折纸 教学目标: 1、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的加减法。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 1、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1、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加减的计算思路。即只有相同分母的分数之间才能直接相加减。教学准备: 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分母不同的分数想加减怎么计算? 二、完成练一练 利用画图法来将分数单位不统一的两个分数统一分数单位。 再次强调分数单位不统一的两个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 首先利用通分法统一分数单位,继续分数的性质进行计算。 计算方法与上题类似。 计算方法与上题一致。 分数方程的计算方法与整数方程的计算方法一致,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统一分数单位。把全月总数看成单位“1”,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 估算结果,在计算本题时由于对此部分内容还不太熟悉,建议通过计算来选出正确答案。 三、总结

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练习课教案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练习》教案设 计 教学目标: 、巩固解方程的方法,规范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迁移的能力。 2、经历解方程的过程,熟练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教学重点: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引导回顾,练习讲解。讨论交流,练习巩固。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迁移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这么多关于解方程的知识,今天我们就通过练习来巩固一下。 出示: .判断下面各式哪些是方程。 a+24=734x=36+1723÷a>43x+843x+4=848÷a=9 2.后面括号中哪个x的值是方程的解? x+42-982-x=07 4x-7=21=2

二、指导练习 .教材第70页练习十五第3题。 出示教材第70页练习十五第3题。 教师提问:你们能从题目中得到什么信息? 学生总结题目中所给的信息,然后独立列出算式,再进行小组讨论,将自己的答案与小组中其他的成员核对,改正错误的答案。 2.教材第72页练习十五第11题。 出示教材第72页练习十五第11题。 教师分析:由题可知,第一个图是一个长方形,已知宽和周长,求长是多少。这个题就要借助我们之前学习的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进行计算。 指名学生列式并求解:2=36,解得x=13。 从第二个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第二个图中所给出的信息是儿童的人数是成人人数的3倍,而儿童和成人的总人数是80人。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巩固拓展 .巧设相邻的自然数 出示题目上:三人相邻的自然数的和是7,这三个自然数分别是多少? 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复习课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语法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复习语法一般过去时( )和一般将来时( ) 二、教学目标: 1、复习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两种时态时并能熟练运用 2、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3、能够用简短的语段表达自己的思想,体会到英语学习的成就感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A: : a: ? ’s …. ? ’s …. … ? …. ’s ? ’s …. b: ’s ? ’s … ? ? ?

c: ’s ? ’s ’s ? . 设计意图:由老师与学生的自由交流,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英语氛围,引导学生乐于用英语开口说话,并从老师的爱好是拍照过渡,为下一个环节作了较好的铺垫。 B: , a: T: . ’s , ?( 只出示照片上的人物,点击声音键,让学生猜一猜,然后出示完整的图片。) S: ? ’s …. ’s …, I . ? (多猜几次,然后出现事情的真实画面) T: ? S: ’s . b: ? .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听音,猜事的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教师精心创设的英语情境,他们可以用现在进行时的肯定句或一般疑问句来猜一猜图中的人物正在干什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能调动起来。原本枯燥的句型复习具有了较强的趣味性。

C: T: ? ? ? a. 出示照片:冯书记(女)早晨跑步 T: ? S: / ? . b. 出示照片:蒋老师(男)星期六上网 T: ? S: ? c. 出示照片:学生们放学后打乒乓 T: ? S: . 设计意图:先出现人物的半身照,只给学生提供部分信息,即只能确认人物性别、单复数以及表示一般现在时的时间,通过这些信息沟的设置,让学生产生想问、想知道的愿望,自然而然地用一般现在时的句型猜图中的人物在特定的时间可能做什么事。 D: a: (一般过去时) (1)T: ? ? I . . ?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简易方程——解方程(二) 教学目标: 1、巩固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知识,学会解ax ±b=c与a(x ±b)=c类型的方程。 2、进一步掌握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和写法。 3、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在解方程过程中,把一个式子看作一个整体。 教学难点:理解解方程的方法。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习题:解下面方程:4x =8.6 48.34-x =4.5 学生自主解答练习,并说一说是怎么做的。并在订正的过程中,规范书写。 2.引出: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69页例4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图意。再让学生根据图列一个方程。 学生列出方程3x +4=40后,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想的。(一盒铅笔盒有x 支铅笔,3盒铅笔盒就有3x 支铅笔。)在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时,引导学生说出把3个未知的铅笔盒看作一部分,4支铅笔看作一部分。 2.让学生试着求出方程的解。 学生在尝试解方程时,可能会遇到困难,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困惑。 学生可能会疑惑:方程的左边是个二级运算不知识如何解。也有学生可能会想到,把3个未知的铅笔盒看作一部分,先求出这部分有多少支,再求一盒多少支。(如果没有,教师可提示学生这样思考。) 提问:假如知道一盒铅笔盒有几支,要求一共有多少支铅笔,你会怎么算? 学生可能会说:先算出3个铅笔盒一共多少支,再加上外面的4支。 师小结:在这里,我们也是先把3个铅笔盒的支数看成了一个整体,先求这部分有多少支。解方程时,也就是先把谁看成一个整体?(3x ) 让学生尝试继续解答,订正。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解题过程:3x +4=40 解:3x =40-4 3x =36 (先把3x 看成一个整体) 3x ÷3=36÷3 x =12 让学生同桌之间再说一说解方程的过程。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课教案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6-67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根据数据特点,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过程的探索性,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巩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法则。 教学难点: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你还记得我们是怎样计算的吗?(学生思考后,指名回答)这节课我们一起巩固练习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基本练习,巩固提高 (1)填空。 a.73+72表示( )个71加上( )个7 1,和是( )。 b.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 ),再按( )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 c.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是因为( )不同的数不能直接向加减。 (2)计算。(指名板演) 41+72= 65+127= 75 -31= 24 732 =

41和7 2的( )不同,也就是( )不同,不能( )相加。要通分变成( )后,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3)解方程。 72+x= 21 x-53=21 x -21 =5 2 31+x=65 x -107=51 x +41=2 1 a.复习解方程的方法。 b.独立完成第一横行,指名板演。(教师强调书写格式) 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独立完成自主练习第3题: 某实验小学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占在校时间的1|6,参加课外阅读的时间占1|8。两项活动的时间一共占在校时间的几分之几? a.学生读题后,独立列式计算解决。 b.展示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计算的? (2)自主练习第67页第5题: 文化路小学组织学生参加“清理非法广告”活动。四、五年级参加的人数分别占参加总人数的1|6和3|5。五年级比四年级多参加的人数占全校参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a.学生读题后,独立列式计算解决。 b.展示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列式? 你是怎样计算的?说说计算的过程。 (3)自主练习第9题。 大东村计划用果园面积的1|4种苹果,1|3种梨,5|12种山楂。 a.种苹果和梨的面积一共占果园面积的几分之几? b.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a.学生读题后,独立列式计算解决。 b.展示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列式? 你是怎样计算的?说说计算的过程。

王玉解方程练习课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解方程练习课 教学内容 对解方程进行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意义。 2、熟练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教学重点 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方程、等式的性质以及简单的解 方程。本节课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前面所学的内容。 出示课题——解方程练习课 2、出示学习目标,齐读学习目标。 二、基础练习 1、判断下面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1)5x+1=11 ( 2 ) 8-3=5 ( 3 ) 6-x (4)3x+15<45 (5)2+3b=4 (6)18x=36 指名口答 追问:什么是方程?方程和等式有什么关系? 2、辨析基本概念。

指名回答,重点强调。 (1)方程的解就是解方程,通过举例区分概念。 (2)判断题4、5都是表达不完整 (3)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除以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成立(×) 3、我会说 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 三、解方程练习 1、解方程 24+x=54 x-2.5=12.5 7x=49 x÷0.3=8.1 指名板演 小老师讲解你是怎样做的? 总结:在解方程时应注意什么? (1)写解字(2)等号对齐(3)检验 2、稍难的解方程 15-x=2 6.5-x=2.1 2.7÷x=3 2.8÷x=1.4 指名板演 小组讨论:这四道题和前面四道题有什么区别? 让学生发现:第一次利用等式性质,未知数x到了等号的 右边,我们要把x换到等号的左边,再一次用等式的性质 进行解方程。 四、谈收获

有余数的除法的练习课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的练习课 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有余数的除法的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除法。 3.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除法。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热身活动 ()里最大能填几? ()×6<57 ()×7<43 ()×5<38 ()×4<31 ()×8<26 ()×9<60 你是怎么想的? 2、第一小队共有9名队员,他们打算去“野营俱乐部”参加活动。让我们一起 来为他们打理野营装备吧! 请你帮他们 9个人分一分需要的食物,用算式表示出来并用竖式计算。(1)香肠20包(2)苹果30个(3)矿泉水40瓶 二、入营训练 1、练习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请学生板演,并说说你是怎样想出商的(即试商过程) 小结:计算有余数除法时,要想除数和几相乘的积比被除数小且最接近被除数.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进入“有余数的除法野营俱乐部”。(板书课题)

3、入门观:在进入“有余数的除法野营俱乐部”之前,必须先选择正确的门 口,否则我们将无法得到该俱乐部的通行证。 (1)判断一下这些题目做得正确吗用手势表示。判断后说说错在哪里 (2)订正在本子上。 (3)看到这些错题,你想提醒同学们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强调余数要比除数小) 小结:我们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计算出来的余数必须小于除数,如果同学们在计算后得出余数比除数大,那么你算的商一定错了,这时我 们就必须重新检查一遍你计算过程。 4、做练习(计算) 5、填空。 =8 ……),被除数是()。 ()÷()=5……7,除数最小是(),被除数是() (关键:余数要比除数小,被除数等于除数乘商加上余数) 三、闯关晋级 1、普通营。 同学们真了不起,下面还是让我们来一起闯关吧,闯关成功我们就可以进入普通营啦! 同学们按照“三男二女”的顺序排队。第27个是男生还是女生第39个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 2、精英营

五年级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张玉琴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解简易方程》。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题目,让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 2、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3、进一步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复习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及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学习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会逐渐发现到它的重要作用了。 二、新知学习。 1、解决问题。 出示P57的题目,从图上可以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天平保持平衡说明什么?杯子与水的质量加起来共重250克。 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这一等量关系吗?得到:100+x=250,x是多少方程左右两边才相等呢?也就是求杯子中水究竟有多重。如何求到x等于多少呢?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并把各种方法记录下来。

全班交流。可能有以下四种思路: (1)观察,根据数感直接找出一个x的值代入方程看看左边是否等于250 (2)利用加减法的关系:250-100=150。 (3)把250分成100+50,再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或者利用对应的关系,得到x的值。 (4)直接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 对于这些不同的方法,分别予以肯定。从而得到x的值等于150,将150代入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1、认识、区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得出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 像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刚才,x=150就是方程100+x=250的解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刚才,我们用这几种方法来求100+x=250的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这两个概念说起来差不多,但它们的意义却大不相同,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方程的解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而解方程是一个过程,方程的解是解方程的目的。 2、练习。(做一做) 齐读题目要求。 怎么判断X=3是不是方程的解?将x=5代入方程之中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写作格式是:方程左边=5x

分数加减法练习课教学设计

分数加减法练习课教学设计 1、通过基本练习,熟练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2、在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发现整数的运算率在分数中同样适用,并能根据题目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3、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学难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能简便的用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练习。 1、师:喜欢读书吗?一起去看看读书中的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下面是某班学生暑假读书情况统计表。 读书的本数读书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11/10 21/2 31/3 大于或等于41/15(1)读1本和2本书的学生数共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2)读2本和3本书的学生数共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3)读大于或等于4本的学生数比读3本的少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2、自主完成三道题目。指名板算。 3、交流:你是怎么做的?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分数的加减法) 4、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上一节分数加减法的练习课。 二、开展练习。 1、一星级练习。

(1)估计下列哪些算式的结果比较接近1/2: 1/4+2/3 7/8-6/7 1/12+3/8 3/4-7/20 (2)独立完成一星级练习。 (3)反馈交流,重点引出通分与约分化最简分数。 (4)小结: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方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二星级练习。 (1)独立完成三道题:小数与分数比大小,分数加减混合计算,解方程。 (2)反馈:找问题最多的题重点讲评。分数加减混合计算中,能简便的引导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 3、小结:通过前面的练习,我们巩固了这一单元的哪些知识? 师:接下去我们要来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4、三星级练习。 课件出示:涛涛昨天做家庭作业用了0.25时, 红红用的时间比涛涛多1/12时, 小小写得最快,比涛涛少用了1/30时, 欢欢用的时间是涛涛和红红的总和。 (1)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选择三个问题板书,并在练习纸上解答。 (3)反馈交流:引导学生将0.25时转化为1/4时。 三、拓展。 算一算,再想一想。 1/2-1/3 1/3-1/4 1/4-1/5 1/5-1/6 1、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不用计算,你能直接得出“1/9-1/10”的结果吗? 板书设计: 分数加减法的练习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通分→最简分数

练习课教学设计

“练习课”教案设计

全等三角形习题设计 一、填空题 1.如果△ABC 和△DEF 全等,△DEF 和△GHI 全等,则△ABC 和△GHI ______全等, 如果△ABC 和△DEF 不全等,△DEF 和△GHI 全等,则△ABC 和△GHI ______全等.(填“一定”或“不一定”或“一定不”) 2.如图1,△ABC ≌△ADE ,∠B =100°,∠BAC =30°,那么∠AED =______. 3.△ABC 中,∠BAC ∶∠ACB ∶∠ABC =4∶3∶2,且△ABC ≌△DEF ,则∠DEF =______. 4.如图2,BE ,CD 是△ABC 的高,且BD =EC ,判定△BCD ≌△CBE 的依据是“______”. 5.如图3,AB ,CD 相交于点O ,AD =CB ,请你补充一个条件,使得△AOD ≌△COB .你补充的条件是______. 6.如图4,AC ,BD 相交于点O ,AC =BD ,AB =CD ,写出图中两对相等的角______. 7.如图5,△ABC 中,∠C =90°,AD 平分∠BAC ,AB =5,CD =2,则△ABD 的面积是______. 8.如图6,直线AE ∥BD ,点C 在BD 上,若AE =4,BD =8,△ABD 的面积为16,则ACE △的面积为______. 二、选择题 1.如图7,P 是∠BAC 的平分线AD 上一点,PE ⊥AB 于E ,PF ⊥AC 于F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PE PF = B .AE AF = C .△APE ≌△APF D .AP P E P F =+ 2.下列说法中:①如果两个三角形可以依据“AAS ”来判定全等,那么一 定也可以依据“ASA ”来判定它们全等;②如果两个三角形都和第三个三角形不全等,那么 这两个三角形也一定不全等;③要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给出的条件中至少要有一对边对应相等.正确的是( )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①和③ D .①②③ A D C B 图1 A D E C B 图2 A D O C B 图3 A D O C B 图4 A D C B 图5 A D C B 图6 E A D C B 图7 E F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结合教学,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学习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三.教具:天平一只,算式卡片若干张,粉笔盒一只。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 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1、师生共同做个游戏:用手指指尖顶住直尺,使直尺能保持平衡,感知平衡。 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衡现象? 2、勤劳聪明的人类根据平衡原理制成了天平,今天我们要借助天平来学习新的知识《解简易方程》。(板书课题)看了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 二) 教学新课 1、方程的意义 (1) 认识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 操作天平: a 、一边放两个50克的砝码,另一边放10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请学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种关系。(板书:50+50=100 50×2=100) b 、一边放一个20克的砝码和一个粉笔盒,另一边放100克砝码,天平平衡。粉笔盒的重量不知道,可以怎么表示?你也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种关系吗? (板书:x+20=100) c、让学生操作天平,出现不平衡现象,也用式子表示。(20+x>50等) (3)出示小黑板 30+20=50 2x+50>100 80<2x 3x=180 100+20<100+50 100+2x=50×3 x-18=24 60÷20=3 x÷11=5 (4)组织学生观察以上式子。 请同学们观察以上式子,想想能不能将这些式子分分类,并说出你分类的标准。(小组讨论,写下来) 按符号的不同分成两大类:(生说师在小黑板作记号) 80<2x 2x+50>100 100+20<100+50 指出:这些用大于、小于号连成的式子左右两边不相等,就叫做不等式。 谁再来说几个等式?同桌互相说几个等式。 30+20=50 3x=180 100+2x=50×3 x-18=24 60÷20=3 指出:这些用等号连接成的表示两边相等的式子都叫等式。(板书:等式) (5)观察以上等式,你能不能再分分类,也说一说你分类的标准?(同桌讨论) 30+20=50 60÷20=3 3x=180 100+2x=50×3 x-18=24 x÷11=5 揭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板书:方程) ①说一说什么叫方程?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②再举几个例子,写下来同桌交换检查。 游戏练习:下面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卡片出示)是用“√”手势表示,不是用“×”手势表示。 6+x=14 3+x 50÷2=25 6+x>23 51÷a=17 x+y=18 (6)方程和等式的关系 刚才我们是从等式中找出方程的。这说明方程和等式有很密切的关系,你能画图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吗?(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生画,请他们黑板展示并同时说说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教师可以将书上的图与学生的图做对比,指出:有时可以借助简单明了的图来帮助理解深奥的知识,这也是一种很重要性的学习方法。 2 、教学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概念

复习课教学设计

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册的四字词。 2、引导学生发现几种主要的四字词类型, 并学习分类积累四字词语。 3、能学习运用四字词语。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复习巩固四字词语 并学习分类积累四字词语。 2、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所学的四字词语。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温故而知新”。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梳理全书的四字词语,通过复习,加强四字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二、四字词语大集合 1、自主汇报:我收集的四字词语 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收集整理本学期学过的四字词, 写在复习卡上。 让我来看看你们整理得怎么样?抽生汇报, 可以相互补充。 (预设点评:你收集得很完整! 透过这份抄写工整的复习卡,我能看到你课下所付出的努力! 整本书的四字词可不只这点哦,

它们正藏在书中期待你认真地去寻找呢! 2、对比复习:读教师整理的复习卡。 师:老师也整理了一份本期所学过的四字词语, 我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四字词语大集合”。此时它正躺在每个桌子盒里呢,赶紧把它拿出来吧。自由读一读这份复习卡,读完后可以和自己整理的对比一下。 抽生说感受。师小结:孩子们,我挺为你们骄傲的!作为三年级 上册的孩子,你们逐渐拥有了自主复习的能力,有的孩子这次可能在课前收集整理的环节做得不好,老师送你们一个复习秘诀,希望以后能学着做学习的小主人。 (生读复习秘诀) 3、分组读复习卡,回顾一学期所学的四字词语。 三、四字词语大考场 师:四字词语们集合在一起,可是带着任务来的。它们想邀请我 们班的孩子进入“四字词语大考场”考一考你们,看哪些能干的孩子 能顺利过关! 1、我会写。听写书上生字表后要求掌握的四字词语,小组内接写,写完后组长批改,并汇报。 2、我会选。出示几个四字词语和相关的词义,让孩子根据词义选择填入哪个词。 3、我会发现。 PPT出示以下四组四字词语,让学生思考:你从 一本正经大惊失色沉默不语心花怒放 兴高采烈情不自禁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欣然怒放远近闻名黑白相间头重脚轻 先启发学生发现:第一排是描写人物神态的,第二排是描写人物 心情的,第三排是描写鲜花的,第四排是含反义词的四字词。再鼓励 学生分别口头补充这几类词语,最后师引读一遍。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教案三篇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及其作用,能准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水平。 2、使学生加深对方程及相关概念的理解,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和方法,能准确地解简易方程。 教学重点: 能够熟练地理解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能够熟练并准确地解简易方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在复习了整数、小数的概念,计算和应用题的基础上,今天要复习解简易方程,(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明白字母能够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加深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方法,能准确地解简易方程。 二、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1)求路程的数量关系。 (2)乘法交换律。 (3)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让学生写出字母式子,同时指名一人板演。指名学生说说每个式 子表示的意思。提问: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作用?用字母表示乘法式 子时要怎样写? 2、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结合提问怎样求 式子的值的。 3、做练习十四第1题。 指名学生口答。选择两道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复习解简易方程 1、复习方程概念。 提问:什么是方程?你能举出方程的例子吗?(老师板书出方程 的例子)这里用字母表示等式里的什么?指出:字母还能够表示等式 里的未知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方程。(板书定义) 2、做“练一练”第2题。 小黑板出示,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提问:5x-4x=2里未知数 x等于几,x=2是这个方程的什么?7×0.3+x=2.5里未知数x等于几?x=0.4是这个方程的什么?那么,什么叫做“方程的解”?(板书定义)它与“解方程”有什么不同?(强调解方程是一步一步完成的过程) 你会解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吗?根据什么解方程? 3、解简易方程。 (1)做“练一练”第3题第一组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解第一个方 程是怎样想的,检查解方程时每一步依据什么做的。第二个方程与第 一个有什么不同,解方程时有什么不同?指出:解方程时先看清题目,根据运算顺序,能先算的就先算出来.不能算的就看做一个未知数。

笔算乘法练习课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第81-82页练习的7~13题 一、教材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练习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基础 题,第二部分是解决问题,第三部分是拓展提高,通过找规律用规律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知识的回顾,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能 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或笔算方法熟练地解决问题。 2、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及计算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信息 处理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熟练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以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积极生动地学习,在解决问题梳理反思中知识体系。 难点:笔算进位乘法中进位问题的计算方法。、 突破方法:重点问题重点练习,有针对性地组织讨论的方法。 四、教法与学法:讲授法和练习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实录 一、谈话引入: 师说: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笔算乘法,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些练习继续来解决一些与笔算乘法有关的问题,板书课题:笔算乘法练习课

二、 ` 三、 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1、 出示基础练习:(1)小兰做了一道乘法题,可以被墨水弄脏了,有些数字看不清,请你帮他填上 ⅹ 3 $ 怎样填呢让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2、组织学生展示,交流 3、教师:请同学们看着老师怎样填写的。(课件出示答案,演示按规律填数) (2)出示课本P81 第7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完成并提问 生 ⅹ ⅹ ⅹ师:计算时注意进位。 四、 巩固练习。 1、 出示小明的作业,投影展示小明的作业课本P81 第8、9 师;这是小明的三道作业,老师都他打了“ⅹ”,可是他找不出自己存在的问题,我们同学能帮他一下吗请分析错误的原因,并帮小明改正。 63ⅹ3=189 142ⅹ3=326 476ⅹ8=388 】 师;哪怎样帮呢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第1

课题四:解简易方程(四)教学设计

课题四:解简易方程(四)教学设计Project 4: solving simple equations (4) teachi ng design

课题四:解简易方程(四)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5~106页的例5、例6,完成“做一做”的题目和练习二十六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学会ax±bx=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教具准备 画有例5图的挂图,画有7瓶红墨水、9瓶蓝墨水的挂图,小黑板或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用小黑板或投影片出示复习题.

解下列方程. 1.2x=24.4 2.2x+10=24.4 3.2x+2×5=24.4 4.2x-2×5=24.4 每做完一题,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解题时是怎样想的. 二、新课 1.教学例5. 教师用小黑板或投影片出示一道一般应用题: 一个工地用汽车运土,每辆车运5吨.一天上午运了4车,下午运了3车.这一天一共运土多少吨? 请一位学生读题后,教师出示画有例5图的挂图: 指名让学生说出题里的已知条件,然后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做完以后,指名让几位学生说解答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解法一:5×4+5×3 解法二:5×(4+3) 教师:如果每辆车运5.5吨该怎样解答呢?(教师将挂图上的5吨改成5.5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