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法指导正文总结

高中化学学法指导正文总结
高中化学学法指导正文总结

高中化学学法指导

目录

满怀信心,走进高中 (1)

第一章魅力篇

第一部分化学世界因为有我而精彩 (2)

第二部分化学发展的历程 (4)

第三部分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7)

第二章方法篇

第一部分认识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差异 (8)

第二部分学好高中化学的基本方法 (9)

第三部分初中常见的不良学习方式及高中应对策略 (17)

第四部分如何采用小组模式学习化学 (16)

满怀信心走进高中

同学们,首先欢迎你们升入高中并开始高中化学的学习生活。从初中升入高中,化学知识无论从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加大,学生普遍感觉上升了一个门槛,需要经过一个过渡期。由于教材知识的深入提高,学习上知识的衔接会面临许多问题,大部分学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不适应”的现象,造成学习成绩不同程度的下滑,心理压力过大。造成这种不适应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根源还在于初高中化学学习的方法上。因此,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化学老师预备周的主要学习任务,能让大家顺利完成初中化学到高中化学的过度,对高中化学知识进行预习,找到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好高中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

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你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拓展它的宽度.

你不能事事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

接下来,我们通过三个章节的内容来介绍化学学习,加强对大家的化学学法指导。

第一章魅力篇

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中。

——诺贝尔第一部分化学世界因为有我而精彩

世界迅猛发展,各种信息应接不暇。打开互联网,手指轻点,随时都可以看到新科技正给人类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

纵观化学科学,化学与我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当前主要集中在化学与材料,化学与能源,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生命,化学与环境。。。

1.化学与材料-----形状记忆合金——“永不忘本”的神奇功能材料

形状记忆效应可用图1所示的简单实验演示,原本弯弯曲曲的形状记忆合金丝(a)经拉直后(b),只要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合金丝就会迅速恢复到和原来一摸一样的弯弯曲曲的形状(c)。

形状记忆合金享有“永不忘本”、“百折不挠”等美誉,被比作一个人应具有的永不变节、坚贞不屈的精神和气节。

早在1969年7月20日,乘坐“阿波罗-11号”登月舱的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踏下的第一个人类的脚印,谛听着这位勇士从月宫里传回的富于哲理的声音:“对我个人来说,这只是迈出的一小步;但对全人类来说,这是跨了一大步”。阿姆斯特朗当时的图像和声音就是通过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天线从月球传输回地面的。

2.化学与能源

在当今人类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能源趋于匮乏,人类不断探索去寻求新的能源。氢是一种高效燃料,每公斤氢燃烧产生的能量为33.6kW.h,是汽油的2.8倍,而且氢气燃烧具有着火界限宽,火焰传播速度快和点火能量低等特性,故氢汽车的总燃料效率比汽油车高20%。另一方面,氢燃烧的产物主要是水和极少量氮氧化物,不会产生CO,CO2等含碳化物和硫化物。从能源和环境保护角度看,氢汽车将

是今后城市和城市间理想的交通工具。

氢能的开发利用首先必须解决氢源问题,大量廉价氢的生产是实现氢能利用的根本。氢是一种高密度能源,一般说来,生产氢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必须寻找一种低消耗,高效率的制氢方法。安全、高效、高密度、低成本的储氢技术,是将氢能利用推向实用化、规模化的关键。

3.化学与健康

血液和尿的检查是体检项目中的常规项目,它就是由医药化学家所发明并经其他化学家在分析实验室中完成的,我们一只有个目标就是,一个人是否健康,只需要一滴血的检测就可以探知,做到提前预防

4.化学与生命

合成化学在药学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它能制造出可用于解剖学的材料。骨骼的化学已经了解,能够代替骨骼和牙齿并被人体所接受的新材料将会制造出来(有些已经用于临床)。还有可以在车祸后需要用的暂时代替皮肤的材料。替代静脉或动脉血管甚至人体器官的材料,要求与人体生物学具有相容性,这样才不会引起过敏性反应。例如生物相容性对于隐形眼镜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化学今后将能做出更大贡献的一个领域。材料需要具有满足其功能的物理性质,但是它们也需要人体感到具有“生物性”的特殊表面层。

5.化学与环境:绿色化学——让大自然远离伤害

公众对化学存在着一种很深的误解,认为化学就是带来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甚至歧视化学、厌恶化学,产生了“恐化学症”,似乎有化学就不会有“绿色”,“化学”已经被许多人所误解为“污染”同义词.在日常生活中,某些所谓“绿色食品”的广告经常声称“本产品绝不含有任何化学元素(化学品)”,或许他们是一些“化学盲”,可以原谅.即使在科技发达的美国,报刊也有类似荒唐的报道.然而,当众口铄金的威力使赫赫有名的杜邦公司也不得不让步地从宣传口号“Better Life through Chemistry”中把“Chemistry”去掉时[4],不幸的“化学人”必须认识到:化学(化学人)已经成为环境污染的“替罪羊”

所以我们必须要进行自我改变,寻找“绿色化学”的新对策,在寻找对策中,化学家们认为:绿色化学是更高层次的化学,它的主要特点是原子经济性,即在获取新物质的化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料原子,实现“零排放”,使化学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既充分利用资源,又不产生污染.因此,绿色化学的根本目的是:面临人类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巨大挑战,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观点来重新审视和改革传统化学,从而使我们对环境的治理从治标转向治本。。。。。人类离不开化学,探索化学的脚步我们将永不停息,化学的研究和发展也需要

你们的加入。

第二部分化学发展的历程

16世纪开始,欧洲工业生产蓬勃兴起,推动了医药化学和冶金化学的创立和发展,使炼金术转向生活和实际应用,继而更加注意物质化学变化本身的研究。在元素的科学概念建立后,通过对燃烧现象的精密实验研究,建立了科学的氧化理论和质量守恒定律,随后又建立了定比定律、倍比定律和化合量定律,为化学进一步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使化学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19世纪初,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突出地强调了各种元素的原子的质量为其最基本的特征,其中量的概念的引入,是与古代原子论的一个主要区别。近代原子论使当时的化学知识和理论得到了合理的解释,成为说明化学现象的统一理论。接着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自从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化学,化学才真正被确立为一门科学。这一时期,建立了不少化学基本定律。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和维勒发展了有机结构理论,这些都使化学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也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矿物的分析,发现了许多新元素,加上对原子分子学说的实验验证,经典性的化学分析方法也有了自己的体系。草酸和尿素的合成、原子价概念的产生、苯的六环结构和碳价键四面体等学说的创立、酒石酸拆分成旋光异构体,以及分子的不对称性等等的发现,导致有机化学结构理论的建立,使人们对分子本质的认识更加深入,并奠定了有机化学的基础。

1 9世纪下半叶,热力学等物理学理论引入化学之后,不仅澄清了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的概念,而且可以定量地判断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化的方向和条件。相继建立了溶液理论、电离理论、电化学和化学动力学的理论基础。物理化学的诞生,把化学从理论上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十世纪的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实验与理论一直是化学研究中相互依赖、彼此促进的两个方面。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受到自然科学其他学科发展的影响,并广泛地应用了当代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化学在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合成和测试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展,而且在理论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四大分支学科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化学分支学科。

近代物理的理论和技术、数学方法及计算机技术在化学中的应用,对现代化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世纪末,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的发现为化学在20世纪的重大进展创造了条件。

在结构化学方面,由于电子的发现开始并确立的现代的有核原子模型,不仅丰富和深化了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而且发展了分子理论。应用量子力学研究分子结构,产生了量子化学。

从氢分子结构的研究开始,逐步揭示了化学键的本质,先后创立了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和佩位场理论。化学反应理论也随着深入到微观境界。应用X射线作为研究物质结构的新分析手段,可以洞察物质的晶体化学结构。测定化学立体结构的衍射方法,有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和中子衍射等方法。其中以X射线衍射法的应用所积累的精密分子立体结构信息最多。

研究物质结构的谱学方法也由可见光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扩展到核磁共振谱、电子自选共振谱、光电子能谱、射线共振光谱、穆斯堡尔谱等,与计算机联用后,积累大量物质结构与性能相关的资料,正由经验向理论发展。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不断提高,人们以可直接观察分子的结构。

经典的元素学说由于放射性的发现而产生深刻的变革。从放射性衰变理论的创立、同位素的发现到人工核反应和核裂变的实现、氘的发现、中子和正电子及其它基本粒子的发现,不仅是人类的认识深入到亚原子层次,而且创立了相应的实验方法和理论;不仅实现了古代炼丹家转变元素的思想,而且改变了人的宇宙观。

作为20世纪的时代标志,人类开始掌握和使用核能。放射化学和核化学等分支学科相继产生,并迅速发展;同位素地质学、同位素宇宙化学等交叉学科接踵诞生。元素周期表扩充了,已有117号元素,并且正在探索超重元素以验证元素“稳定岛假说”。与现代宇宙学相依存的元素起源学说和与演化学说密切相关的核素年龄测定等工作,都在不断补充和更新元素的观念。

在化学反应理论方面,由于对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认识的提高,经典的、统计的反应理论以进一步深化,在过渡态理论建立后,逐渐向微观的反应理论发展,用分子轨道理论研究微观的反应机理,并逐渐建立了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定律和前线轨道理论。分子束、激光和等离子技术的应用,使得对不稳定化学物种的检测和研究成为现实,从而化学动力学已有可能从经典的、统计的宏观动力学深入到单个分子或原子水平的微观反应动力学。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分子、电子结构和化学反映的量子化学计算、化学统计、化学模式识别,以及大规模术技的处理和综合等方面,都得到较大的进展,有的已经逐步进入化学教育之中。关于催化作用的研究,以提出了各种模型和理论,从无机催化进入有机催化和增物催化,开始从分子微观结构和尺寸的角度核生物物理有机化学的角度,来研究酶类的作用和酶类的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

分析方法和手段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一方面,经典的成分和组成分析方法仍在不断改进,分析灵敏度从常量发展到微量、超微量、痕量;另一方面,发展初许多新的分析方法,可深入到进行结构分析,构象测定,同位素测定,各种活泼中间体如自由基、离子基、卡宾、氮宾、卡拜等的直接测定,以及对短

寿命亚稳态分子的检测等。分离技术也不断革新,离子交换、膜技术、色谱法等等。

合成各种物质,是化学研究的目的之一。在无机合成方面,首先合成的是氨。氨的合成不仅开创了无机合成工业,而且带动了催化化学,发展了化学热力学和反应动力学。后来相继合成的有红宝石、人造水晶、硼氢化合物、金刚石、半导体、超导材料和二茂铁等配位化合物。

在电子技术、核工业、航天技术等现代工业技术的推动下,各种超纯物质、新型化合物和特殊需要的材料的生产技术都得到了较大发展。稀有气体化合物的合成成功又向化学家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对零族元素的化学性质重新加以研究。无机化学在与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相互渗透中产生了有机金属化学、生物无机化学、无机固体化学等新兴学科。

酚醛树脂的合成,开辟了高分子科学领域。20世纪30年代聚酰胺纤维的合成,使高分子的概念得到广泛的确认。后来,高分子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应用三方面保持互相配合和促进,使高分子化学得以迅速发展。

各种高分子材料合成和应用,为现代工农业、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军事技术,以及人们衣食住行各方面,提供了多种性能优异而成本较低的重要材料,成为现代物质文明的重要标志。高分子工业发展为化学工业的重要支柱。20世纪是有机合成的黄金时代。化学的分离手段和结构分析方法已经有了很大发展,许多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问题纷纷获得圆满解决,还发现了许多新的重要的有机反应和专一性有机试剂,在此基础上,精细有机合成,特别是在不对称合成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一方面,合成了各种有特种结构和特种性能的有机化合物;另一方面,合成了从不稳定的自由基到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核酸等生命基础物质。有机化学家还合成了有复杂结构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和有特效的药物。这些成就对促进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为合成有高度生物活性的物质,并与其他学科协同解决有生命物质的合成问题及解决前生命物质的化学问题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0世纪以来,化学发展的趋势可以归纳为:由宏观向微观、由定性向定量、由稳定态向亚稳定态发展,由经验逐渐上升到理论,再用于指导设计和开创新的研究。一方面,为生产和技术部门提供尽可能多的新物质、新材料;另一方面,在与其它自然科学相互渗透的进程中不断产生新学科,并向探索生命科学和宇宙起源的方向发展。

第三部分为什么要学习化学步入高中,同学们都要问,高中我们为什么要开设化学这一门课程了?

那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个科目: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化学对我们认识和利用物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从开始用火的原始社会,到使用各种人造物质的现代社会,人类都在享用化学成果。人类的生活能够不断提高和改善,化学的贡献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化学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如: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产量;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化学是一门是实用的学科,它与数学物理等学科共同成为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的基础。化学的核心知识已经应用于自然科学的各个区域,化学是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的重要支柱。目前,化学家们运用化学的观点来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用化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例如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健康问题、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渗透,产生了很多边缘学科,如生物化学、地球化学、宇宙化学、海洋化学、大气化学等等,使得生物、电子、航天、初中化学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装置的改进激光、地质、海洋等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化学可以培养我们不断进取、发现、探索、好奇的心理,激发人类对理解自然,了解自然的渴望,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当今,化学日益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总之,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学科。

第二章方法篇

第一部分认识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差异

1.初中化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根本宗旨,以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基本;而现行高一的化学必修课是面向全体高中生的进一步普及加深化学知识,以适应多种社会选择的需要。

2.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而到高中则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除明确“是什么”外,还要弄清“为什么”和“是多少”。

3.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

4.初中阶段很大程度记忆的知识多,到了高中阶段则要求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

5.与初中相比,高中化学知识的总量增加,学科系统性与逻辑性增强,基本理论和高科技信息比重增大,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实验能力、计算能力、记忆能力及信息迁移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

6.与初中相比,老师的教法不同,高中的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同时高中老师的要求也与初中不同,注重方法的点拨而“稍轻视”不断地重复多次。因此同学们应转变思想,改变在初中课堂开小差,等着老师重复授课内容的习惯,逐步接受高中老师的教学风格和适应高中老师的教学习惯。

第二部分学好高中化学的基本方法

一、各个环节的学习方法

1听课学习化学的主渠道是课堂,善于听课是学好化学的前提。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课本、笔记本、练习本、作业本、钢笔一并摆放整齐,以免在上课的中途又去找这找那,分散精力并造成漏听。听课要做到全神贯注,紧跟老师的思路。如果有一时搞不清楚的问题,立即记下来放到课后去解决,不要死死纠缠,以免影响后续内容的学习。课堂上的“听”不仅用耳,还要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手、脑、眼、耳并用,才能发挥最佳效率。

听课要做到三个结合:

①“看”和“想”结合。“看”主要是指观察实验操作和现象,“想”就是指老师进行演示实验时,同学们不能光看稀奇和热闹,要对观察到的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进行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操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②“看”和“听”结合。即是把看到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与老师的讲解结合起来。老师在演示实验时,常常要引导同学们观察一些容易忽视的操作方法和实验现象,要提醒同学们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要对实验操作和现象进行解释,这些问题很多是课本上没有的,如果实验时不认真听老师讲,就不能全面深入地认识实验的本质。

③“听”、“看”、“记”相结合。就是说,在课堂上听讲、看板书、看课本、看实验时都要做好笔记。要勤动笔,积极配合老师的要求做好练习。

2笔记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是阅读、听课还是实验都要做好笔记。有相当一部分高中生不会做笔记,在课堂上常常照抄老师板书还顾此失彼,记下了却听漏了,听进了又记不下。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课堂笔记呢?要循序渐进,逐步培养。首先在课本上做标记、在书页右边的空白处只记老师扩展引申的要点,对这种记法感觉轻松之后再在笔记本上记。笔记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记老师的讲授提纲,课本上已有明确记载的概念、方程式可简记或不记;第二,记老师讲课的要点和分析比喻,记自己听课的深刻体会;第三,记练习中老师指出或自己所犯的错误及其原因。我们的课堂笔记不求全,但求新;要敢于取舍,遇到没有听懂的问题,立即做好记录,一时记不下来的内容可做记号、留空,课后再去钻研并补全笔记。为了提高笔记速度,要尽可能使用化学用语和特殊符号,笔记所用符号要尽可能规范统一。每堂课的笔记都不能记下了事,课后要进行复习整理,过一定的时间还要复习。

记好课堂笔记,可以使我们听课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手、脑、眼、耳并用,记忆更加牢固;通过整理笔记,我们的归纳总结能力会不断增强,对书本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也会大大提高。毫

无疑问,那些课堂上不动手的同学,无论他有多么聪明,也不可能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3 阅读阅读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课前、课堂、课后都要阅读,阅读通常有以下方法:

①浏览浏览是指读书本目录,读大小标题,读黑体字和重要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公式、结论等,从中了解所学内容的大意,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粗略的知识轮廓。

②详读详读是指对书本上的内容逐字逐句地读,边读边思考,必要时动笔写一写、画一画。有图表的应与文字对照、观察思考;生疏复杂的化学方程式要在练习本上动手书写,找出该反应遵循的规律和该反应的特别之处;读到重点之处进行前后对比,找出异同;从不同角度提问、设疑,弄清问题的本质、概念的含义和适用范围等。

③精读精读就是对详读的成果进行再学习,使知识条理化、规律化、简约化,并对重点知识加以记忆。在详读之后闭目回忆所学内容,再回头浏览或反复阅读所学知识的要点和关键之处,最好能在笔记本上总结、概括。详读完成知识“由薄变厚”的转变,精读则实现知识“由厚变薄”的飞跃。

4书面作业对与你们来说,书面作业是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对老师而言,作业可以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据此进行教学补救和实施个别辅导。每一位同学都必须认真对待作业。第一,课后不宜立即做作业,应先看书复

习、整理笔记,然后独立完成作业。尤其要防止形成边做作业边翻书、边讨论对答案的坏习惯,那样容易造成“一点就懂、过目即忘、一考便晕”的不良后果。第二,作业务必工整,要清晰、简洁地表达解题思路和过程,尽可能一题多解。第三,重视作业评讲。自己做错了的题,要从老师的评讲中找到错误的根源和纠正办法,即使自己没有做错,也可以通过老师的评讲启迪思维并学会其它解法,同时还要从其他同学的错误中吸取教训。第四,凡是自己做错了的题都要认真订正或重做。作业要讲求落实,不要贪多求快,忽视效果,更不能投机取巧,照抄答案。

5知识梳理与纠错注重知识的清扫,在学完每一节、每一章后,及时梳理出知识要点,化学总结常采用表格、网络图的方式来归纳,构建知识体系。从“错”中学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按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准备一改错本,改错本中应有以下内容:一、摘录错题,二、分析错因,三、给出正解,四、明晰感悟,最好用不同颜色笔来区别。

6认真对待实验中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容易停留在“看热闹”、“瞧稀奇”的浅层次上,因此,同学们要按照老师的提示和指点,不但注意观察那些细微的实验现象,还要注意对仪器装置、操作过程进行观察,对观察的结果要多问为什么。分组实验对实验之前必须预习,填好预习报告,以免实验时“照单抓药”、盲目瞎碰。尽管中学生的分组实验一般是2人一组,也有3人~4人甚至更多人一组的,同学们还是要力争人人动手、细心观察、

如实填写实验报告。绝不能拿实验当儿戏,否则,不但达不到实验目的,还可能发生危险事故。一些优秀高中生建立家庭实验室的做法值得提倡。

二. 不同内容的学习方法

高中化学知识一般分为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几大部分。各部分知识详细的学习方法将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步掌握,下面仅列举几个方面的知识,以初中化学为例略加说明。

(1)物理性质的学习方法是:全面描述→特性概括→用途和注意事项→联想对比。例如,学习盐酸时,先通过观察实物和看书了解其全面描述,在此基础上概括出特性为:黄色、刺激性、易挥发。联想对比就应考虑:盐酸显黄色的原因是什么?其它常见的酸是什么颜色?易挥发的酸该怎样保存?其它常见的酸挥

发性怎样?学习浓硫酸的物理性质时,其特性可概括为:难挥发性、吸水性和强腐蚀性。可将盐酸与硫酸对比,联想浓硫酸做干燥剂的原理、适用范围、保存和稀释方法等。

(2)化学性质的学习方法是:实验探索→归纳性质→理论解释→用途→联想对比。例如,学习Ca(OH)2的实验探索是用指示剂跟Ca(OH)2溶液作用,用CO2、盐酸、Na2CO3溶液分别与之反应,由实验确定反应物,根据现象确定生成物,再写出化学方程式,归纳出Ca(OH)2的四条化学性质。理论解释需要在学习酸的通性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之后进行:Ca(OH)2溶液中存在

OH-和Ca2+,OH-表现出碱的通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酚酞试液变红,可以跟酸性氧化物反应、与H+ 结合生成H2O,Ca2+则可以跟CO32-结合成难溶于水的CaCO3。氢氧化钙的用途中重要的是改良酸性土壤、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CO2等。最后联想到NaOH,将Ca(OH)2与NaOH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

(3)学习化学概念的方法是:弄清表述概念的句子结构→找出关键字词→应用→联想对比。以元素概念的学习为例,表述概念的句子结构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其中的关键字词有:“相同核电荷数”、“一类原子”、“总称”。从概念的内涵来看,同一种元素核电荷数相同,核内质子数相同;不同种元素核电荷数或核内质子数必然不同,但核内中子数可以相同;从概念的外延来看,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因而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例如,我们可以说: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不能说二氧化碳分子由碳、氧两个元素组成。(4)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是: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反应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仪器装置→操作过程和方法→实验现象→应用→联想对比。不同的实验有不同的侧重,性质实验侧重于方法、现象、结论,而制备实验则侧重于原理、原料、装置、操作,操作中还涉及产品净化和收集、环境保护措施等。

教无定法,学无定法,真如剑客,达到的最高境界---眼中无剑,剑由心生。

三.化学学习中的记忆

化学知识虽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它的很多规律性都不及物理和数学强,适用范围不广,特例较多。这就给初学化学的人一种感觉:好像化学总是“学得懂,记不住,考不好”。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大多是没有掌握学习化学的要领,记忆方法不佳。

实践和研究表明:无意义的内容、抽象的知识不易记住,整体记忆优于孤立记忆;记住了的东西总有一些要遗忘,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刺激强烈、印象深刻的东西不易遗忘。因此,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及时复习巩固,是增强化学记忆的基本途径,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提高化学记忆效率,减少遗忘。

(1)加强对比联系,使知识网络化

化学中的许多概念、原理相近或相反,许多物质的结构、性质、制法相似或相关,在学习中容易混淆,这一点同学们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已深有感触,如元素与原子、化合物与混合物、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CO2与H2的制取等。要避免混淆,有效方法就是多对比、多联系,找出相关知识的区别和差异。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归纳总结及时把所学化学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网络,不仅记忆牢固,不易遗忘,而且应用起来快捷灵活。其中又以同学们自己归纳总结的效果为最佳。

(2)善于求同寻异,使记忆简约化

这里的“同”是指相同点和规律,“异”指不同点和不满足规律的特例。规律性的知识只要理解就容易记住,在应用时也能够解决较多的问题,所以,我们在学新课、练习和复习中都很重视寻找规律。但是,规律不是万能的,它必定有限制条件,既掌握规律又弄清特例才能形成完整准确的知识体系,解题时才不会错误百出。初中酸、碱、盐的通性,金属活动顺序,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都是非常重要的规律,我们必须熟练、准确地掌握它们。到了高中,我们再学习酸、碱、盐时,更多地就是学习它们的特性。例如:酸跟金属反应也可能不放出氢气,金属也可能跟碱反应,非金属还可能跟酸或碱反应……。所以,同学们在学习物质的通性之后,更重要的任务是掌握特性,物质具有特性的原因何在?其中又包含什么新的规律?理解规律记特性,记忆的负担就减少了许多。

(3)充分运用形象思维,使记忆内容生动化

学习化学方程式要经常联想到实验现象,甚至包括实验所用装置、实验者的动作和场地背景;在观察实验现象和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时,又要尽可能写出其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在学习物质结构时要尽可能亲自动手拆装模型,把课本上的平面图形变成头脑中的空间形象。此外一些易混知识和复杂数据,可使用韵语和“缩略语”帮助记忆。如初中的化合价和溶解性口诀,概括过滤实验操作的“一贴二低三靠”,概括氢气还原氧化铜操作

的“氢灯灯氢”等等。这些方法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仍然适用。

高中课程较多,要高效率地学好化学,方法至关重要。在形成学习方法的过程中,同学们必须结合自身实际,相互学习、不断探索,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学法。

第三部分初中常见的不良学习方式及高中应对策略

第四部分如何采用小组模式学习化学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校领导非常注重高效课堂的建设,学校大力推行高效课堂建设,作为初学者的我们,如何采用小组模式促进我们的化学学学了?

一.学习的重要环节

1.必须有严格的自律性,小组只能讨论课堂有关的内容,不能漫无边际的谈论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不然小组学习只会沦为形式,到时小组学习不仅不能帮助我们学习,反而会成为我们学习的障碍,所以在小组讨论中我们要高度自律,并且要严格要求小组内的每个成员,相互监督相互提醒,这也是我们采用小组模式学好化学的前提条件;

2.小组学习我们要积极合作,每个成员在讨论前,都要有收集资料的习惯和能力,独立思考提出的问题的习惯,敢于提出质疑的习惯,积极主动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认真倾听正确评价同学发言的习惯,善于总结的习惯小组学习;

3.化学小组长要做好分工,做到每人有事做,人人有事干,都力争参与到小组的化学学习中来;

4.多请教,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学习中我们遇到困难有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我们要向老师,组内的化学学习优秀者或者是其他组进行请教,通过与他人学习的相互弥补,解决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二.学习环节中的处理

(1)自主学习:学生首先按照教师要求,阅读教材,跟你教师提供的学习目标,标记重难点知识,之后根据阅读教材后的记忆,自主填写导学案基础知识梳理部分,发现填不出的做标记,重新看教材查找答案。

(2)小组讨论:抱着求学的态度,把通过自主学习不能解决的问题找出,与同组其他成员交流,集思广益,解决问题。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做标记,以待课堂展示即教师总结提升解决。

(3)课堂展示:积极踊跃参与,大方自然展示个人风采,及问题解决方法,在讲台上利用资源,与其他同学互动,让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及补充。

(4)教师反馈提升:认真听讲,注意记笔记,把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完善。

(5)课堂训练:认真做题,注意考点重点,让自己知识得到灵活应用。课堂总结反思:回顾本节课,逐个比对完成各项学习目标,建立本节的知识体系,联系已学知识,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知识网络。

6)反思小结:新课结束后,学生要根据上课自己听课的情况做好自我总结,对于在上课没有弄清楚的学习问题要及时处理(可以问同学或者向老师请教)。

7)课后训练小卷:课后训练小卷是对于同学们知识的一个再提升,是对同学们知识点的再次检测和巩固提高,时刻引导学生复习以前所学知识,为你们提前搭建起知识的网络结构,同时它也符合理科的训练特点。

总之,我们要发挥小组学习的正能量,让小组学习真真正正成为我们前进的阶梯。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化学不好的高中生,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只有将最基础的知识掌握好了,才能进一步有难度的知识。下面是为大家的高中化学必备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燃烧,酸碱中和,活泼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 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灼热的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C、CO、H2还原CuO 2、各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公式和推论

⑴微粒数目和物质的量:n==N / NA,N==nNA NA——阿伏加德罗常数。规定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目为一摩尔,约为6.02×1023个,该数目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⑵物质的量和质量:n==m / M,m==nM ⑶对于气体,有如下重要公式 a、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n==V / Vm,V==nVm 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b、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V(A) / V(B) == n(A) / n(B) == N(A) / N(B) c、气体密度公式:ρ==M / Vm,ρ1/ρ2==M1 / M2 ⑷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关系 (对于溶液)a、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 C==n / V,n==CV b、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 C==(1000ρω) / M

3、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①计算:固体的质量或稀溶液的体积 ②称量:天平称量固体,量筒或滴定管量取液体(准确量取) ③溶解:在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 ④检漏: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两次) ⑤移液:冷却到室温,用玻璃棒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至选定容积的容量瓶中 ⑥洗涤:将烧杯、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液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少量多次) ⑦定容:加水至叶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最低点刚好与刻度线相切 ⑧摇匀:反复上下颠倒,摇匀,使得容量瓶中溶液浓度均匀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离子反应

四、离子反应 1、电解质的概念 1.1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辨析并举例)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包括酸、碱、盐活泼金属的氧化物某些非金属氢化物,某些有机物。 举例NaCl固体不导电,溶于水后可以导电,所以是电解质。CaSO4、BaSO4等难溶物质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在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所以这些物质也是电解质。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包括大多数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某些非金属氢化物等。 举例:CO2、SO3、NH3、蔗糖、酒精 注:我们讨论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或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1.2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辨析并举例) 强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包括大多数盐类、强酸、强碱。在溶液中的粒子主要是离子。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包括弱酸(如HAc、H2S)、中强酸(H3PO4)弱碱(如NH3·H2O)、水。 例题:CH3COOH极易溶于水,为什么它是弱电解质,Ca(OH)2微溶于水,为什么它是强电解质? 解释:CH3COOH之所以是弱酸是因为和同浓度的强酸相比,它溶于水电离电离出的氢离子比强酸少得多,只有一部分CH3COOH发生电离产生氢离子,所以CH3COOH是弱电解质。同样,Ca(OH)2虽然微溶于水,但是它在水溶液中溶解的部分能够完全电离,所以Ca(OH)2是强电解质。 2、离子反应及离子反应方程式 离子反应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2.1 离子反应的分类与条件 离子反应类型 一.非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 反应发生条件: ①生成难溶的物质。如生成BaSO4、AgCl、CaCO3等。 ②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生成CH3COOH、H2O、NH3?H2O、HClO等。 ③生成挥发性物质。如生成CO2、SO2、H2S等 这类反应的共同特征是朝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移动或者说反应物中某种离子的浓度减小,反应即可发生。 (1) 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 a中和反应,根据参加反应的酸和碱的性质不同,又可分为强酸与强碱、强碱与弱酸、强酸与弱碱、强酸与难溶性的碱的反应等。 例如:盐酸与氢氧化钠,盐酸和氨水,盐酸与氢氧化铁反应,氢氟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b酸和盐的反应 例如:盐酸和碳酸钙的反应 c碱和盐的反应 例如:氯化镁水溶液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碳酸氢钙溶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

高中化学平衡知识点

高中化学平衡知识点 1、影像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决定因素) 化学反应是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决定的。 (2)外因(影响因素) ①浓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注意:增加固体物质或纯液体的量,因其浓度是个定值,故不影响反应速率(不考虑表面积的影响) ②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气体的体积减小,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注意:由于压强对固体、液体的体积几乎无影响,因此,对无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③温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一般来说,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4倍。 ④催化剂:催化剂有正负之分。使用正催化剂,反应速率显著增大;使用负催化剂,反应速率显著减慢、不特别指明时,指的是正催化剂。 2、外界条件同时对V正、V逆的影响 (1)增大反应物浓度时,V正急剧增加,V逆逐渐增大;减小反应物的浓度,V正急剧减小,V逆逐渐减小

(2)加压对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V正、V逆均增大,气体分子数大的一侧增大的倍数大于气体分子数小的一侧增大的倍数;降压V正、V逆均减小,气体分子数大的一侧减小的倍数大于气体分子数小的一侧减小的倍数。 (3)升温,V正、V逆一般均加快,吸热反应增大的倍数大于放热反应增加的倍数;降温时,V正、V逆一般均减小,吸热反应减小的倍数大于放热反应减小的倍数。 3、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1)V正=V逆,如对反应mA(g)+nB(g)======pC(g) ①生成A的速率与消耗A的速率相等。 ②生成A的速率与消耗B的速率之比为m:n (2)各组成成分的量量保持不变 这些量包括:各组成成分的物质的量、体积、浓度、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反应的转换率等。 (3)混合体系的某些总量保持不变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发生变化的可逆反应,混合气体的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及体系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密度等不变。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大家好,我是王伟川,14级北大化学学院 今天与大家分享化学部分的经验 这部分比较长 因为化学,其实高中不同的三个部分,其应对战略并不完全相同 家长可以先了解,然后后续让孩子看 为什么家长也要看? 因为家长如果对于孩子所学,一无所知,很难和孩子沟通交流,并不需要家长具体了解内容,而是框架性就足够 这样,家长催促孩子复习,就不是快去复习! 而是,你那个元素化学看得如何了? 也方便和老师的沟通 关于高考化学的学习方法,大部分我们所看到的建议与参考,或大同小异,或笼统概括,或蜻蜓点水地说出“归纳很重要、做题也重要”这样的言语却不加细释 乍看之下言简意赅,然而实际上当学生想要学习它的做法时又显得无从下手,不知所措。 我决定从一个高考亲历者的角度出发,还原出当年我自己学习化学过程中的真实心得与经验,将所有的方法与建议都以最详细的方式呈现出来 力求“手把手”地教会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当然,方法因人而异,供各位学弟学妹参考。

很多同学想要学好化学,于是急着去做题、去看书 但是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的是,高中的化学分为好几个类别 总的来说高中化学通过【图表总结,类比学习的方式梳理知识点】最为有效 然而对每一个类别都有不同的方法来学习,都有自己的知识图表,如果连自己究竟是哪一块最薄弱尚未清楚,所做的努力可能就是事倍功半了。 从知识点上分,高中化学,分为元素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反应原理三个大部分,各种具体的化学实验贯穿其中 基本上,高一上,最多高一下一点点,解决初高中衔接和元素化学高一下进行化学反应原理,这个基本上要一直到高二上 剩下是有机化学 这里我们举一些例子 元素化学是整个高中阶段知识最琐碎的一块内容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显而易见的一个特点就是:元素化学要记的细节特别多,而对于一种元素又要掌握它的多种相关物质,知识点显得杂而碎。 所以我们必须有针对性的给出一些可操作性强的方法: 1.自行绘制物质转化框图——一定要自己书写。 注意,这种总结,框图,你必须自己写,不能是模糊地我记得的!给一张白纸,你自己写下来,梳理出来 比如说,我通过一周的学习,老师把碱金属这一块差不多讲完了

高中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中的化学是理综里面有点文综性质的科目,我们在的过程中 会发现涉及到计算的内容是比较少的,大部分都是需要理解和记忆的知识概念。下面是为大家的高中化学必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 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 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 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 共存。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高中化学22种置换反应类型及其意义

1、VIIA元素之间的置换反应 说明:F2太活泼,不与其它卤素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①.氯气与其它卤素盐溶液发生的置换反应:Cl2+2KBr=2KCl+Br2;Cl2+2KI=2KCl+I2 ②.溴单质与其它卤素盐溶液发生的置换反应:Br2+2KI=2KBr+I2 ③.氯气与其它氢卤酸溶液发生的置换反应:Cl2+2HBr=2HCl+Br2;Cl2+2HI=2HCl+I2 ④.溴单质与其它氢卤酸溶液发生的置换反应:Br2+2HI=2HBr+I2 意义:根据置换反应判断得出氧化性顺序为:Cl2 >Br2 >I2;还原性顺序:I- >Br- >Cl-。 2、VIA元素之间的置换反应 ①.氧气与氢硫酸的置换反应:O2+2H2S=2H2O+2S↓ 意义:氧化性:O2 >S;还原性:H2S>H2O 。 3、VIIA元素的单质与VIA元素的氢化物之间的置换反应: ①.氟气与水的反应:2F2+2H2O=4HF+O2↑, 意义:氧化性:F2 >O2,还原性:H2O>HF ②.氢硫酸与卤素单质(氟气除外)发生的置换反应:Cl2+H2S=2HCl+S↓;Br2+H2S=2HBr+S↓;I2+ H2S=2HI+S↓意义:氧化性:Cl2> Br2> I2>S;还原性:H2S> HI > HBr >HCl 。 4、VIIA元素的单质与V A元素的氢化物之间的置换反应:2NH3+3Cl2=N2+6HCl 氧化性:Cl2 >N2;还原性:NH3 >HCl 。 5、VIA元素的单质与V A元素的氢化物之间的置换反应:3O2(纯)+4NH3点燃2N2+6H2O; N2H4+ O2点燃2N2+2H2O 氧化性:O2 >N2;还原性:NH3 >H2O 。 6、IV A元素之间的置换反应:2C+SiO2高温2CO↑+Si 。 意义:用焦炭与石英在高温下反应制备粗硅。 7、IV A元素的单质与IB元素的氧化物的置换反应:C+2CuO加热CO2+2Cu 意义:碳还原氧化铜制备铜。 8、IV A的单质与水的置换反应:C+H2O高温CO↑+H2↑; 意义:煤的气化,用焦炭与水蒸气反应产生水煤气;工业上制备氢气的方法;无机框图题的题眼:高温条件下非金属单质与水蒸气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 9、IV A元素的单质与氢氟酸的置换反应:Si+4HF=SiF4↑+2H2↑ 意义:硅元素临近铝元素,具有某些金属的性质,只可以与氢氟酸反应产生氢气。 10、IV A元素的单质与强碱溶液的置换反应:Si + H2O +2NaOH= Na2SiO3 +2H2↑ 意义:硅元素临近铝元素,具有某些金属的性质,可以与强碱溶液反应产生氢气。 11、IIIA的单质与非氧化性强酸的置换反应:2Al+6HCl=2AlCl3+3H2↑, 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铝元素排在氢元素前面。

高中化学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及判断

高中化学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及判断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发生改变的状态,叫化学平衡 状态。其特点有: (1)“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2)“等”:化学平衡的实质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 v(正)=v(逆)。 (3)“动”:v(正)=v(逆)≠0 (4)“定”: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质量分数及体积分数 保持一定(但不一定相等),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5)“变”:化学平衡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若外界条件改变,化学平衡可能会分数移动。 (6)“同”:在外界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逆反应不论采取何种 途径,即不论由正反应开始还是由逆反应开始,最后所处的平衡状 态是相同的,即同一平衡状态。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及判断方法如下: 以mA(g)+nB(g)pC(g)+qD(g)为例: 一、直接标志: ①速率关系: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即:A消耗速率与 A的生成速率相等,A消耗速率与C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m:p; ②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二、间接标志: ①混合气体的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m+n≠p+q);

②各物质的浓度、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③各气体的体积、各气体的分压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mA(g)+nB(g)pC(g)+qD(g)是否达到平衡还可以归纳如下表: 【例题1】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 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⑦ B.②③⑤⑦ C.①③④⑤ D.全部 解析: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必消耗2nmolNO2,而生成 2nmolNO2时,必消耗nmolO2,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②不能说明;③中无论达到平衡与否,化学反应速率都等于化学计量系数之比;④有颜色的气体颜色不变,则表示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⑤体积固定,气体质量反应前后守恒,密度始终不变;⑥反应前后△V≠0,压强不变,意味着各物质的含量不再变化;⑦由于气体的质量不变,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说明气体中各物质的量不变,该反应△V≠0,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 答案:A

浅谈高中化学的学法指导

浅谈高中化学的学法指导 由于初中教材的改革,使得初高中教材间存在着很大的脱节。高中教材第一章安排的是化学 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里面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等重要基础理论。这部分内容概念 抽象,知识点烦杂,再加上知识点之间的脱节,学生学起来非常困难.针对这种现象老师可以 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我们知道,上课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学习新知识时要用到很 多以前学过的储备再头脑中的知识。每上一节新课我们都会发现,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有 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由知识的科学体系所决定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循序渐进。上 课的另一个特点是老师要面对全班学生讲课,因此,只能按照一个速度去讲。学生在听课时 出现知识障碍,查看过去的教科书,来不及;问老师和同学,就要中断老师讲课和干扰同学 听讲,也不行。可见,上课时再来“搬”知识障碍是不可能的,而预习恰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我们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之前会讲到初中学过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它们的分类依据,如果学生在上课之前做好预习把这些知识点整理清楚,那么对学好氧化还原反应会大有帮助,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之间的关系也能独立总结得到。再如,在学习氧化还原本 质之前搞好预习,那么在上新课之前就可以发现要用到初中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如果知识 有遗忘,可以翻开初中教材有针对性的复习一下。这样课堂听讲就会很顺利。学生经过预习 再去听讲,上课时的积极性和目的性往往比没有预习时要强。具体来说,在老师讲到预习时 已经初步领会的部分时,就可以进一步关注老师讲课的思路,并和自己预习时的思路进行比较,看老师是怎么提出问题的,是怎样分析问题的,又是怎样解决问题的,老师的思路比自 己的思路高明在哪里,原因是什么;当然,也可以考察一下自己预习的效果,对知识的领会 是不是正确的。经过这么一番比较,就可以取长补短,不仅使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还可以 大大提高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上课也会更加专心致志。 2.培养学生整理笔记的习惯 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上课记笔记的习惯。然而学生所做的笔记只是对课上板书 的复制,课后很少同学会去整理。事实上笔记本除了要用来做好上课的记录外,还应当在平 时不断加工,把笔记本变成复习时真正有用的宝贵资料。怎样整理笔记呢? 打开笔记本,把笔记分成两部分。 2.1正页部分:笔记本右边的一页,主要用来记课堂笔记;在正页的右侧,可用铅笔画一竖线,竖道右侧部分专门用来记上课的随笔,例如,听讲时自己的体会,疑问,老师强调的重 点问题,容易出错的问题等。整理笔记时,先把上课没有记下来的部分补上,再把记得不准 确的地方更正过来,以保证笔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然后把笔记上记录的疑点弄明白,如果 需要,再把有关内容补进笔记本内。 2.2副页部分;笔记本左边一页;笔记本左边一页所记的内容应当与正页的内容相关。在预 习时,把涉及新课的一些旧概念,旧知识,从有关的书上摘下来,写进副页,作为上课用的 预备知识。例如,预习“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时,可以把涉及这部分内容的旧概念,旧知识,如电解质,离子,电离,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等等,从初三教科书上摘 录下来写在副页部分,至于摘录的详细程度,要有自己的学习水平决定。 3.培养学生发展思维能力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学生学习时经常与有关事物 的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打交道。我们的学习目的,是要了解这些基本事实,并在这个基础上 领会,理解,最后掌握这些基础理论。了解基本事实并不困难,通过感觉,知觉就可以完成。例如,钠和水反应放出气体,浓硫酸稀释过程中放出热量,氯气和氢气混合在光照条件下会 爆炸等等,这些事实通过观察都能得到,但要掌握基本理论就没那么容易,学生要思考,通 过思维活动才能完成。否则就无法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概念和原理也就无法建立起来。 那么学生怎样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发展思维能力呢?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整理79065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整理 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2.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同温同压下,M1/M2=ρ1/ρ2 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②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

化学必修1实验总结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P5实验1-1】 实验仪器:玻璃棒、烧杯、漏斗、滤纸、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 实验药品:粗盐、蒸馏水 过滤实验注意事项: 1、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液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2、漏斗中沉淀洗涤方法:向漏斗中加入蒸馏水淹没沉淀, 待蒸馏水自然流出,重复2—3次。 蒸发实验注意事项: 1、蒸发皿中液体的量不得超过容积的2/3. 2、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 3、当加热至(大量)固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4、不能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上石棉网. 5、用坩埚钳夹持蒸发皿 补充: 检验沉淀洗涤干净的方法: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与试管中,加入某种试剂,出现某种现象,则证明洗涤干净 【P6 实验1-2】SO 42-的检验 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托盘天平 注意事项:加入稀盐酸可以排除CO 3、SO 3、Ag 的干扰,不能用稀硝酸代替稀盐酸 涉及反应:排除干扰离子的反应: 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

【P7思考与交流】 杂质加入试剂化学方程式 硫酸盐氯化钡BaCl2 + Na2SO4 = BaSO4↓+2NaCl MgCl2氢氧化钠MgCl2 + 2NaOH = Mg(OH)2↓+ 2NaCl CaCl2碳酸钠CaCl2 + Na2CO3 =CaCO3↓ + 2NaCl 注意事项:1、除杂不能引入新杂质、除杂试剂必须过量,过量试剂必须除去 2、加入试剂顺序要求碳酸钠在氯化钡后加入,盐酸要在过滤后加入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3、最后过滤后得的滤液经过蒸发结晶可以得到较纯的NaCl 补充:1、KNO3中混有氯化钠除氯化钠的方法: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2、氯化钠中混有KNO3除KNO3的方法:蒸发结晶、趁热过滤 【P8实验1-3】检验Cl-、蒸馏(用来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酒精灯、铁架台 实验现象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 几滴稀硝酸和几滴AgNO3溶液 ——检验Cl-的实验 加硝酸银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 2.在100mL烧瓶中加入1/3体积的 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 片),连接好蒸馏装置,向冷凝管 中通入冷却水。加热烧瓶,弃去开 始馏出的部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 约10mL液体,停止加热 加热,烧杯中的水温升高至100℃后沸腾。在锥 形瓶中收集到蒸馏水 3.取少量收集到的液体加入试管 中,然后滴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 AgNO3溶液 加入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蒸馏水中无沉淀生成

高中化学化学实验学习方法

高中化学化学实验学习方法 要重视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老师讲授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课本大多数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都是通过实验求得和论证的。通过实验有助于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 要认真观察和思考老师的课堂演示实验因为化学实验都是通过现象反映其本质的,只有正确地观察和分析才能来验证和探索有关问题,从而达到实验目的。对老师的演示实验(80多个)要细心观察,学习和模仿。要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要认真分析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所以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现象。如弄清烟、雾、火焰的区别。要正确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弄清现象与结论的区别并进行比较和分析。要会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来推断和检验有关物质。如六瓶无色气体分别为氧气、氮气、空气、二氧化碳气、氢气和一氧化碳气如何鉴别?其思路为从它们不同的化学性质找出方法即用点燃的木条和石灰水最后从现象的不同来推断是哪种气体。 要自己动手,亲自做实验不要袖手旁观。实验中要勤于思考、多问、多想分析实验发生的现象从而来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独立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化学元素 元素化学实际上就是集中在第一本书(必修1)后半部分的无机

化学内容,它是整个高中阶段知识最琐碎的一块内容。各版教材里面,都是按照元素种类进行分别的讲解,换言之,就是把每一种元素分别有什么反应、有什么性质都一一讲解,学生去理解和记忆。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显而易见的一个特点就是:元素化学要记的细节特别多,而对于一种元素又要掌握它的多种相关物质,知识点显得杂而碎。所以我们必须有针对性的给出一些可操作性强的方法:自行绘制物质转化框图——一定要自己书写。 比如说,我通过一周的学习,老师把碱金属这一块差不多讲完了,我在复习的时候就要自己在纸上画一边碱金属这一块所有相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把铝单质、氢氧化铝、氯化铝等等我自己能够想到的物质都写进框图里,并且思考每一步转化发生的化学反应条件。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既复习了一遍重要的方程式,又从整体上对这一元素有了全局性的了解。 需要强调的是“自行”,很多同学喜欢直接看一些教辅资料上已经归纳好的类似框图而不愿自己动手画,我的建议是先自己画一遍之后与参考资料对比,一来自己画过的印象远比看书深刻,二来很可能你的确掌握了90%的内容,但是如果自己没有画过一遍,就可能发现不了剩下那10%的漏洞。 上课:自己记录常考点——克服侥幸心理。 元素化学虽然知识点碎内容多,但是在考试中高频率出现的往往就是那么几个翻来覆去的常考点。尤其是有经验的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一定会强调重要的知识点。所以这样一来,学习元素化学的时候

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全)

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2Mg + O2 点燃 2MgO 3Fe + 2O2 点燃 Fe3O4 2Cu + O2 加热 2CuO 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 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C2H5OH + 3O2点 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2H2O 通电 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 Cu2(OH )2CO3加 热 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 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 2KMnO4加 热 K2MnO4 + MnO2 + O ↑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 H2CO3 === H2O + CO ↑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 CaCO3高 温 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 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 C+ 2CuO 高温 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 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 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 CuO 加 热 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3CO+ Fe2O3高 温 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 4CO+ Fe3O4高 温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 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 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 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 2Al +3H2SO4 = Al2(SO4)3 +3H2 ↑ 30. 锌和稀盐酸 Zn + 2HCl === ZnCl2 + H2 ↑ 31. 铁和稀盐酸 Fe + 2HCl === FeCl2 + H2 ↑ 32. 镁和稀盐酸 Mg+ 2HCl === MgCl2 + H2↑ 33. 铝和稀盐酸 2Al + 6HCl == 2AlCl3 + 3H2 ↑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1. 镁在空气中燃烧 2. 铁在氧气中燃烧 3. 铜在空气中受热 4. 铝在空气中燃烧

高中化学-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及判断(人教版精编讲义+习题)

201年高中化学专属讲义 课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及判断 学生姓名: 授课教师: 201年月日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及判断 考试内容A(基本要求)B(略高要求)C(较高要求) 课堂笔记:在一定条件下的可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逆反应里,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发生改变的状态,叫化学平衡状态。其特点有:(1)“逆”: (2)“等”:化学平衡的实质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v( 正)=v( 逆) 。 (3)“动”:v( 正)=v( 逆) ≠0 (4)“定”: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质量分数及体积分数保持一定(但不一定相等),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5)“变”:化学平衡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若外界条件改变,化学平衡可能会分数移动。 (6)“同”:在外界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逆反应不论采取何种途径,即不论由正反应开始还是由逆反应开始,最后所处的平衡状态是相同的,即同一平衡状态。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及判断方法如下: 以m A(g)+n B(g)p C(g)+q D(g)为例: 一、直接标志: ①速率关系: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即:A消耗速率与A的生成速率相等,A消耗速率与C 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m:p; ②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二、间接标志: ①混合气体的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m+n≠p+q); ②各物质的浓度、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③各气体的体积、各气体的分压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m A(g)+n B(g)p C(g)+q D(g)是否达到平衡还可以归纳如下表:化学反应m A(g)+n B(g)p C(g)+q D(g)是否平衡 混合物体系中各成分 的含量①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平衡 ②各物质的质量或质量分数一定平衡 ③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平衡 ④总体积、总压强、总物质的量一定不一定平衡 正、逆反应速率之间 的关系①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 mol A,同时也生成了m mol A, 即v(正)=v(逆) 平衡 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 mol B,同时也消耗了p mol C, 即v(正)=v(逆) 平衡 ③v(A):v(B):v(C):v(D)=m:n:p:q, v(正)不一定等于v(逆) 不一定平衡④在单位时间内生成了n mol B,同时也消耗了q mol D, 即叙述的都是v(逆) 不一定平衡 压强 ①其它条件一定、总压强一定,且m+n≠p+q平衡 ②其它条件一定、总压强一定,且m+n=p+q不一定平衡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 分子质量 ①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且m+n≠p+q平衡 ②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且m+n=p+q不一定平衡 温度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当体系温度一定时平衡 气体的密度密度一定不一定平衡颜色反应体系内有色物质的颜色稳定不变平衡 三、例题分析: 例题1: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高一化学学法指导

高中化学学科学法指导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是初、高中结合的平台,进人高中后,新的教材、新的教学要求,使同学们觉 得高中化学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高中化学知识总量的增加、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增强,理论性知识的比重增大,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实验能力、计算能力、记忆能 力及知识迁移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使一些同学产生了畏难情绪,在诸多方面就出现了很多 不适应。高一的起步开局,关系到整个高中阶段的成败。 一、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的比较 1、教学内容和进度 初三刚刚接触化学,因此进度相对高中较慢,要领和定律的学习巩固时间较长,而进入 高中以后,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难度显著增加,进度加快,化学方程式增多,这在理解 和掌握上都增大了难度,如果不及时消化,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相当被动,如高一Cl 的实 2与水、碱的反应等,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深感难掌握、难记忆,不太适应。 验室制法,Cl 2 初中化学只是具体介绍某一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了解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用途,而高一 教材以氯、钠、硫、氮为重点,详细介绍它们的物质及重要化合物,通过分析同族元素原子 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研究它们在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运用归纳、对比培养学生科学 研究的思维理念,灵活动脑的理解方式。这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初中不同的特点。 2、思维方法 初中化学注重定性分析,要求记住现象或结论,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具体、 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定性分析外,还有 定量分析,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什么”。除形象思维外,还侧 重抽象思维,在抽象思维基础上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主动地接受和自觉获取知识, 发展智能。如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既抽象,理论性又较强,摩尔的概念一个接一个,学生 一时不适应,这是学生进入高中所面临的挑战,给教与学带来一个十分尖锐的矛盾。 3、记忆方法 初中阶段很大程度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是靠死记硬背;而高中阶段则要 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如果还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高中化学,则会导致学到的知识“消化 不良”而事倍功半。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由于知识点较细,以下内容若有误。欢迎老师和同学们留言指正。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大苏打:Na2S2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 重晶石:BaSO4(无毒) 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食盐:NaCl 芒硝:Na2SO4·7H2O(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 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 、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 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 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 铁红、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 黄铁矿、硫铁矿:FeS2 铜绿、孔雀石:Cu2(OH)2CO3

菱铁矿:FeCO3 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 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 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 水煤气:CO和H2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SO4)2 溶于水后呈淡绿色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 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

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全)

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4Fe +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高中化学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学法指导

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 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在历年高考题中都有所体现,下面就高考中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进行归类与分析。 一、由反应条件确定反应类型 【例1】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及所给信息填空。 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反应,判断出①为取代反应。根据溴乙烷与NaOH 的醇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消去反应,判断出②为消去反应。 二、由反应物中的官能团推测反应类型 【例2】肉桂酸()是一种食用香精,它广泛用于牙膏、洗涤剂、糖果以及调味品中。工业上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请推测肉桂酸侧链上可能发生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填两种)。 解析: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肉桂酸侧链上含有碳碳双键和醛基两种官能团,所以它们可能发生反应的类型有加成反、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加聚反应等。 三、综合推断 【例3】氯普鲁卡因盐酸盐是一种局部麻醉剂,麻醉作用较快、较强,毒性较低,其合成路线如下: ()()酸化或成盐反应试剂反应⑤或催化剂酯交换反应c D H HCl Fe C OH CH NCH H C 222252++ -N H 2()HCl H C N CH COOCH 25222?-(氯普鲁卡因盐酸盐) 请把相应反应名称填入下表中。供选择的反应名称如下:氧化、还原、硝化、磺化、氯代、酸化、碱化、成盐、酯化、酯交换、水解。

解析:本题以氯普鲁卡因盐酸盐的合成路线为知识载体,主要考查有机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依据题给信息,从产物和原料以及反应条件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确定反应①是硝化反应,试剂a 应是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溶液。由第四步反应的产物可推知,②③④三个反应可能发生的是氧化、酯化、氯代,结合题给试剂进行分析,④为酯化反应,③为氧化反应,②为氯代反应。由D C →的反应条件()]H HCl Fe [2++或催化剂可推知反应⑤是还原反应,由最终产物可推知试剂c 是盐酸。故答案为:①硝化、②氯代、③氧化、④酯化、⑤还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