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简答论述题归总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述政党影响行政系统的重要途径?
答;通过自身的利益表达与利益综合功能,为行政系统的决策与管理活动提供依据。
运用自身所具有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在政府与社会之间建立起一座重要的桥梁,为行政系统的有效运行和改善政民关系提供保证;成为执政党,通过政府运用行政权力实现自身的政治主张。
2,简述西方发达国家地方分权化改革的主要原因?
答;地方分权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地方分权是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是为了适应政治民主化的需要。
3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基本程序
答;提出行政管理机构设置并设计出初步的方案;对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评估与论证对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批准;对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落实与实施
4 简述我国行政机关实行的行政首长负责制的特点?
答;具有首长制的优点,又吸收了委员会制长处;在充分展开集体讨论的基础上,最后由行政首长集中大家的正确意见,形成组织的决定;质上是民主集中制的一种表现形式
5 简述行政发展的内部动力
答;行政组织的演化;织分工的细化;内部改革人士的推动
6 简述行政权利的公共性
答;行政权力的主体只能是公共机构,而不是个人或私人组织;行政权力活动的领域是公共领域,管理的是公共事务,不是私人领域;行政权力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是为私人利益服务
7 简述有限政府时期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
答;通过非国有化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微观管理;政府放松规则,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化,市场化。
8 简述行政组织的变革趋势
答;行政组织结构的变革趋势;横向结构上,职能部门之间的地位由不平衡走向平衡,随着政府职能的调整,相应的部门有增有减;在纵向层级上,行政组织结构从尖塔型机构向扁平型结构发展,行政组织呈现团队化趋势。
行政组织权力分配关系的变革趋势;在行政组织体制内部,呈现横向分权与纵向分权趋势,行政组织部分权利向社会组织转移。
9 简要说明我国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基本经验
答;坚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把转变政府行政职能作为机构改革的关键;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把精兵简政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作为机构改革的关键;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坚定不移,审慎的推进改革;坚持机构改革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妥善安排分流人员,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律建设。
10 简述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相互联系
答;对行政权力以及行政行为的规范性或约束性作用是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共同精髓;
实现责任行政是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共同目标;两者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功能;依法行政是以德行政管理的基石,以德行政是依法行政的补充。
11 简述雷格斯过渡型社会行政模式的特点
答;行政行为已出现专业化分工趋势,但又未能有效实现完全的专业化分工;专业化的行政机构已设立,但不能正常运行,功能有限,许多职能的发挥还需要由其他社会机构完成;行政制度不能起到应有的规范及约束作用,往往成为摆设,形同虚设。
12 简述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行政职能重心与行政只能方式的转变
答;现在只能从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运用经济手段为主,并将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结合起来;由微观世界,直接管理为主转向以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由重计划,排斥市场转向以市场为主,计划与市场向结合。
13简述当代西方发达国家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
答;从大政府向小政府转变;行政机构内部的决策与执行职能及机构的分离;行政管理机构的分权化;强化综合协调行政管理机构及其职能;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弹性化。
14 简述行政管理过程中授权应遵循的原则
答;权责统一原则;势能授权原则;信任与监督相统一的原则;单一隶属原则
15 简述加入WTO后我国行政发展的基本趋势
答;加快从全能行政向有限行政转变的步伐;重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由权利行政向规则行政转变;从暗箱行政向透明行政转变。
16 简述我国现行行政文化环境的基本特点
答;管制型行政管理价值观向服务性行政管理价值观转变;全智能型行政功能文化向有限分工型行政功能文化转变;自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向法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转变;依附服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向自主参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转变。
17 简述中国改革开放前行政职能的主要弊端
答;我国改革开放前行政职能的主要弊端;造成政府机关膨胀;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企业和社会缺乏动力机制;容易产生腐败。
18.简述我国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基本经验
答:总结我国多次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经验:坚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目标,把转变政府行政职能作为机构改革的关键;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把精兵简政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作为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既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坚定不移的迈出改革步伐,又充分考虑各方面可承受的程度,审慎的推进改革;坚持机构改革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妥善安排分流人员,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
19.简述行政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答:行政组织的目标;行政组织的职能与环境;行政组织的技术特征;行政组织目标、职能与环境和行政组织技术特征的匹配性。
20.简述当代中国行政发展的基本特征。
答:始终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借鉴国外行政改革经验与吸收我国传统行政精华并举;坚持渐进式改革;立足于中国国情。
21.简述行政权力的具体来源。
答:人民群众是国家权力的唯一来源,当然也是作为执行国家意志的行政权力的根本来源。
但行政权力的具体来源有以下几项:1.强制力。
强制力是一切权力的最原始、最直接的来源。
国家强制力是国家权力的重要构成部分,为行政权力的行使提供最后的支持。
2.诱导力。
与强制力相对应的是一种诱导力,它不是依靠惩罚或威胁,而是给予物质的或精神的奖励,引诱行政权力客体服从管理。
政府通过对各种物质和荣誉资源的分配,对行政权力客体施加影响,以实现行政权力主体设计的目标.3.组织制度。
这种权力的基础是行政组织结构及其所赖以运行的制度规则,行政主体可依靠层级性组织结构,通过强制或诱导,要求下级服从。
4.信息。
在现代社会,信息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财富和资源。
行政主体一般要经过专业训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在实施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主体接触和掌握了大量的信息,而且行政机关还有专门信息结构。
行政客体
出于对专门知识和信息的信任而服从行政主体,行政主体可通过向行政客体提供信息以影响其行为,信息也就成为了行政权力的重要来源。
5.个人因素。
行政人员个人的品德、知识、能力、人际关系等都可以构成一种影响力,使得行政客体服从。
榜样示范的力量可看作是这种权力。
22.简述行政执行的主要环节。
答:1.计划;2.动员;3.指挥;4.协调;5.控制。
23.简述成本收益评估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答:估计成本和收益,包括内部和外部成本及收益;可直接计量和间接计量成本及收益;首要和次要成本及收益;净收益之和再分派性收益;成本和收益折现;最后得出结论。
效率标准包括:净效率改进;内部回报率。
24.简述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的关系。
答:就行政责任的性质而言,行政权力的公共性决定了行政责任是一种公共责任;就行政责任的产生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基于行政职权关系而产生的责任;就行政责任的大小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与行政权力相对等的责任。
25.简述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方式。
答:广泛使用法律手段;使用计划手段;制定产业政策;采取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等经济手段;采取直接的行政手段。
26.简述我国行政决策程序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决策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存在着信息不全和信息失真的问题;决策方案的设计存在着“粗而不细”和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决策方案的评估存在着“论而不证”的问题;决策方案的选择存在着民主化程度低的问题。
27.简述行政绩效评估的程序。
答:制定计划;初步调查;管理控制评估;详细评估;撰写评估报告。
28.简述重构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关系的思路。
答:以宪法形式明确规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分权范围;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的合理化;实行地方分权和基层自治;健全和完善对地方权力的监督。
29.简述行政信息公开化的作用。
答: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利于促进民主行政的发展;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利于人民的工作和生活;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腐败;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我国政府更好的适应WTO的要求。
30.述依法行政的基本内容。
答:行政管理意识的法制化;行政职权的法定化;行政编制的法定化;行政程序的法定化;行政责任的法定化。
31.简述电子政务对行政管理方法现代化的意义。
答:电子政务有助于改善现有行政管理方法的信息基础和信息通信手段;电子政务有助于创立全新的行政管理方法和行政措施;电子政务为全面实现行政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提供了技术手段。
32.简述我国政府职能关系转变的主要内容。
答: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上级地方政府与下级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理顺政企关系。
改变过去政府与企业的主仆衣服关系,确立企业的自主权,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微观经济主体;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政府必须改变管理范围、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切实实现政社分开,把本来属于社会的权力转移给社会中介组织行使;理顺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33.简述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原则。
答: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是指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立、变更、撤消、和合并等的总称。
为了保证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设置行政管理机构时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适应性原则。
协调性原则。
权责相称原则。
精干高效原则。
法制性原则
34.简述依法行政的作用与意义。
答;依法行政是现代国家民主,尤其是行政管理民主发展的前提与保证;依法行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与保证;依法行政是控制行政权力膨胀趋势的必然选择;依法行政是推进与深化行政管理改革的有效途径。
35.简述行政绩效的制约因素。
答:行政环境因素对行政绩效的制约;行政体制因素对行政绩效的制约;公务员素质对行政绩效的制约;行政绩效管理的制约因素。
36.简述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的关系。
答:1.就行政责任的性质而言,行政权力的公共性决定了行政责任是一种公共责任;
2.就行政责任的产生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基于行政职权关系而产生的责任;
3.就行政责任的大小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与行政权力相对等的责任。
37.简述西方国家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方式。
答:1.广泛使用法律手段;2.使用计划手段;3.制定产业政策;4.采取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等经济手段;5.采取直接的行政手段。
38.简述完善我国行政决策程序的措施。
答 1.强化行政决策过程中的信息工作;2.强化行政决策过程中的咨询工作;3.强化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4.强化行政决策的制度建设。
39.简述当代中国行政发展的基本特征。
答:1.始终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3.借鉴国外行政改革经验与吸收我国传统行政精华并举;4.坚持渐进式改革;5.立足于中国国情。
40.简述行政决策的含义及其基本程序。
答:行政决策是行政机关或者行政管理者在管理政府行政内部事务或者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为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依法运用行政权力作出决定的过程。
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1)信息的收集和处理(2)决策方案的设计(3)决策方案的分析、论证和选择4)决策方案的实施。
41.简述有限政府时期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
答:通过非国有化,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微观管理;政府放松规制,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化、市场化。
42.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答:(1)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2)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实行精兵简政;(3)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4)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法制建设。
43.简答行政领导的用人艺术。
答:知人善;任人唯贤;敢用新秀;用人所长。
1.试述我国行政监督系统的内部监督体系。
答;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体系包括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一般监督是指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在日常工作中根据需要随时进行的各种监督,它主要包括上下级相互监督、职能监督和主管监督;专门监督是指政府内部设立具有专门监督职能的机构对所以部门的行政工作以及公务员的行政行为实行专业性分工的监督,主要包括
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
2.联系实际,分析克服行政绩效制约因素的有效途径。
答;改革和创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强化法治政府的行政理念,为提高行政绩效创造一个良好的行政环境;不断改革行政体制,进行政府的运行机制创新,做到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协调,以提高行政绩效;提高行政绩效,必须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建立和健全良好的行政绩效评估体系,完善行政绩效评估体制,提高行政绩效水平。
3.试论述外源式行政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
答;外源式发展模式是指以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为基础,在不考虑本国历史、文化、社会现实的情况下,完全输入发达国家的制度、文化、技术、思想方法和行为方式等,以实现本国的行政发展;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是以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的,所以起点比较低;行政改革是在外力强迫下的“自我手术”,缺乏改革与发展的内源性和自发性;政府权力高度集中,严重缺乏社会中介组织或中介组织发育不良;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造成了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的极大障碍,导致政府缺乏权威,体制不健全,机构涣散,效率低下。
4.请你谈谈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关系改革的具体内容。
答:以宪法形式明确规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分权范围;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分砚的合理化;实行地方分权的基层自治;健全和完善对地方权力的监督。
5.试从行政监督系统的角度,分析如何提高我国行政监督水平。
答:提高我国行政监督水平,需要强化淤部监督系统和完善内部监督系统;强化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系统,包括权力机关的监督,政党的监资,司法机关的监督,公民及社会团体的监督,新闻舆论的监督;完善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系统,包括一般监督与专门监督。
一般监督包括上下级相互监督、职能监督和主管监督;专门监督包括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
6.试述当前条件下提高我国行政绩效的基本途径。
答:改革和创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强化法制政府的行政理念,为提高行政绩效创造一个良好的行政环境;不断改革行政体制,进行政府的运行机制创新,做到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协调,以提高行政绩效;提高行政绩效必须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建立和健全良好的行政绩效评估体系,完善行政绩效管理制度,提高行政绩效水平。
7.联系实际,分析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
答:1.转变行政职能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2.转变行政职能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3.转变行政职能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4.转变行政职能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
5.转变行政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动因和基础。
8.结合实际,谈谈我国行政决策程序上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答:1.决策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存在着信息不全和信息失真的问题;2.决策方案的设计存在着“粗而不细”和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3.决策方案的评估存在着“论而不证”的问题;4.决策方案的选择存在着民主化程度低的问题;完善行政决策程序的措施:1.强化行政决策过程中的信息工作;2.强化行政决策过程中的咨询工作;3.强化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4.强化行政决策的制度建设。
9.联系实际分析行政绩效评估的作用与功能。
答:行政绩效评估的责任落实作用;行政绩效评估的对比作用;绩效评估的计划辅助作用;绩效评估的监控支持作用;绩效评估的民主和教育作用;绩效评估在吸引政治资源方面的作用。
10.联系实际谈谈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如何正确地运用授权艺术。
答:在授权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授权原则:(1)权责统一原则;视能授权原则;信任与监督相统一的原则;单一隶属原则。
一般说来,授权有以下几种方式:充分授权;不充分授权;弹性授权;制约授权。
11.联系实际,分析我国行政改革的内容与原则。
答:行政改革的基本内容有三方面:功能调整;结构重组和行为变革;功能调整:即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对政府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所扮演角色的重新定位;结构重组:主要是指行政权力结构、行政组织结构和人事管理制度的变革;行为变革:主要是指行政规章制度、工作程序、行政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改造和更新。
行政改革的原则:综合配套、整体推进。
行政发展要求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与行政改革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坚持依法行政改革。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领导人的意志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随意性,同时也有利于行政改革的长期坚持和稳步发展,更有利于用法律的形式巩固改革的成果;注重专家咨询与改革方案的论证。
一方面,因为专家的身份相对来说比较超脱,利益相关程度较低,提出的意见或者改革方案相对来讲比较客观和科学;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对改革方案进行多方面的论证,以尽量提高改革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注重专家咨询与改革方案的论证,有利于使行政改革建立在严格的科学精神和坚实的现实条件的基础上。
12结合实际,论述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及其主要内容。
答:必要性:1.转变行政职能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2.转变行政职能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3.转变行政职能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4.转变行政职能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5.转变行政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动因和基础。
我国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1.职能重心的转变;2.职能方式的转变3.职能关系的转变。
13.试述我国行政决策程序上存在的问题,并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提高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答:在行政程序上存在的问题:决策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存在着信息不全和信息失真的问题;决策方案的设计存在着“粗而不细”和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决策方案的评估存在着“论而不证”的问题;决策方案的选择存在着民主化程度化的问题。
提高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的措施: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信息工作;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咨询工作;强化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强化行政决策的制度建设。
14.联系实际,分析当代中国行政发展的外部动力与外部阻力。
答:外部动力:①经济因素。
②政治因素。
③文化因素。
④技术因素;外部阻力:①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
②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改革的不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