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初中语文有效教学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初中语文有效教学

【摘要】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给课堂教学增添新的色彩,而且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从初中语文教学实际出发,尝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探索出几点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媒体技术;课程标准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对象(学生)等各方面的特点,通过教师精心备课、设计、探索,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视频、音频、图片等,可以运用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等制作),并与教学方法相组合,共同运用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自从多媒体技术引入初中语文课堂之后,给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带来强有力的冲击,常规的语文教学如虎添翼,传统教学的课堂模式被打破了,新型的教学模式构建了起来。实践证明,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提高,主动性得到了发挥,教学的质效大幅度地得到提升。

1 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对于任何事情来说都非常重要,语文教学也是一样。好的开端可以使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得到充分调动,为实现教学目标奠定基础。利用多媒体导入课堂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教师要把学校的局域网、互联网充分利用起来,通过多媒体提供的图片、文字、音像等资源,围绕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刺激学生的感官,使他们从中获得

情感方面的体验。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美的文章,无法用语言进行表达,只有细细品读和体会才能感受得到,这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大胆去想象和品味。如在导入《口技》时,教师可以先播放《洛桑学艺》的视频,让学生先认识到口技是我国传统曲艺中的重要项目,并从中感受到口技的趣味性,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心灵的震撼,改变过去对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偏颇看法,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更高的热情去学习《口技》这篇文章。

2 利用多媒体增加课堂信息容量,拓宽课堂教学空间

要想实现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就需要不断扩大课堂教学的空间和容量,提高课堂效率,锻炼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多媒体教学有着信息容量大、传播迅速的特点,它可以涵盖海量的信息资料,并把它们简单化、容易化、动态化,能够将很多教师很难讲清楚,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的内容转化为闪烁的文字、缩放的图形以及变幻的颜色展现给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开展高密度、大容量知识的课堂教学,能够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以鲁迅先生的《故乡》为例,教师可以先把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主要作品、文学地位等情况以及本文写作背景、故乡照片等资料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深层内涵,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在学习课文的第一段时,可以播放该部分的配乐朗读带,并投影出故乡的山水、村庄和乡亲的活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体验到故乡的萧条气息以及作者努力渲染的

深层意境。这样,教学内容一经丰富,学生可以掌握的知识在内容和密度上就会增加,学习情绪自然会非常高涨。那些枯燥、抽象难懂的内容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转化,处理好教学重点和难点,全面调动学生的兴趣开展学习。

3 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利用多媒体课件开展语文教学,以其极强的形象性和科学性特点,能够把声音、图片和文字巧妙结合在一起,使课堂信息量得到巨大扩充,更加便利地进行课内外沟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更迅速地深入了解课本内容,变换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多媒体自身具备的技术优势,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独立阅读的习惯和能力,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培养起良好的语感,使他们学会利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去全面深刻地理解和鉴赏文章,发展自己的个性。比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时,要想学生能够了解石拱桥的美观的造型、坚固的质量、精巧的设计等内容,就必须从其结构、造型以及施工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学生甚至是很多教师对石拱桥都知之甚少,要想进行深层分析具有很大难度。即便是教材上附加了一些插图,往往也比较片面和单一,很难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但如果利用多媒体制作出多媒体课件,就能把我国古代、近代以及现代各种代表性的石拱桥如赵州桥和卢沟桥等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再加上一些详细的录音解说,把课文跟图片以及配音完美结合起来,变抽象模糊为形象具体,一定会取得

很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课文设计一些新颖的思考题,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仔细研究石拱桥的设计形式、构造原理以及精美装饰,从中找出问题的答案。最后经过分析比较,从感情上产生对中华民族充满创造性和智慧的设计的无比自豪感。

4 通过多媒体展示,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材,比传统教材有显著的进步,一方面是更加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与心理的教育,另一方面是引入了很多语言优美、文风清新、视野开阔、寓意深刻的文章。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学习,学生的情操会不断得到陶冶,审美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思维不断得到发展,语言不断得到丰富。对这些文章的教授,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则远远不够,结果只会是教师疲惫、学生厌烦,其原因是忽视了学生的自身体验;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效果显然好得多,多媒体可以呈现有声的画面,化静为动,表现出生动的形象,从而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中,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获得深刻的记忆。尤其是诗词文赋的教学,其内容相对比较难懂,教学过程比较复杂,需要教师更加认真对待。

范读一定要高质量、高标准,把文中蕴涵的感情充分表达出来,给学生做一个好的示范,这一点十分重要,比单纯枯燥、乏味的讲解、分析要有效得多。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朗读的作用非同一般,它是掌握知识的能力体现,而学生是否能顺利地进行学习也取决于是否有效地进行朗读。”所以说多媒体技术的介入非常有必要,配乐、配画的朗读为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使朗读成为一种

艺术,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意境,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体验到文章的内涵。

例如,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设计了这样的场景:屏幕上一轮明月在夜空中升起,优美的音乐响起,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开始了。伴随着朗读,屏幕上接连出现琼楼玉宇,文人志士把酒问青天,月宫中嫦娥翩翩起舞,月光照应着不眠之人……在课件的带动下,学生很快就进入到文章的意境中,其文化情操与审美情趣得到提高。

对于这一课,有的教师以王菲的《明月几时有》贯穿全文,并配以flash动画,营造出与课文交相呼应的情境,充分满足、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其审美情趣也最大限度地被激发出来,活跃了课堂气氛,优化了课堂效果。

当然,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白,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要彻底改变“奉送真理”这一状况,将“发现真理”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养成学生主动获取、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只有将教师、学生以及课文作者的思路融为一体,教学才能真正获得成功。因此,在利用多媒体实施教学时,教师也要给予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此外,学生自主参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有利于发挥他们内在的情感因素,从而将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非常有趣的观点或形式引入课堂,丰富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胡耀华.浅论多媒体教学的六个误区[j].现代企业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