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第七 心电图评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波:除aVR导联外,正常Q波时间一般小于 0.04s,振幅小于同导联R波的1/4。
(四)S-T段
• 正常S-T段为一等电位线,可以有轻微的向上或向下移位。 • S-T段下移:在任何导联中,S-T段下移不应超过0.05mV。 • S-T段抬高:在V1、V2导联不应超过0.3mV,V3导联不应超
过0.5mV,V4~V6导联和肢体导联均不应超过0.1mV。
• P波:心房除极波,反映心房除极时的电位、时间和方向的 变化。
• P-R间期:反映心房除极开始到心室除极开始的时间。 • QRS波群:心室除极波,反映心室肌除极的电位、时间和方
向的变化。 • ST段:反应心室除极刚刚结束后尚处在缓慢复极的一段时
间。 • T波:反映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 • QT间期:反映心室肌复极全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 U波:产生机制不清楚,认为是后继电位的影响
• U波:是T波之后0.02~0.04s出现的振幅很低小的波,方向与T波 相同。以V3~V4导联较明显。U波过高者见于低血钾病人。
心电图的分析方法与临床应用
• 分析方法:
全面的一般性阅读; 计算心率; 判定心电轴方向; 观察和测量波形; 做出诊断。
• 临床应用:确定诊断,协助诊断。
测试题
1.心电图检查国内一般采用的纸速为
胸导联
正电极位置
负电极位置
V1
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左上肢+右上肢+左下肢同上
V2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同上
V3
V2与V4连线的中点
同上
V4
左第5肋间与锁骨中线相交处 同上
V5
左腋前线与V4水平线相交处 同上
V6
左腋中线与V4水平线相交处 同上
此外,必要时还做V3R-V6R,V7-V9导联
(二)导联轴
概念:某一导联正、负电极之间画出的假想直线,称为该导联的 导联轴。
1.B
A.15mm/s B.25mm/s C.50mm/s D.75mm/s E.100mm/s
2.成人正常窦房结冲动频率是
2.C
A.﹤20次/分 B. ﹤60次/分 C.60~100次/分
D.100~160次/分 E.180~200次/分
3.常规心电图上平均R-R间隔20小格,其心率为
3.C
A.30次/分 B.60次/分 C.75次/分 D.80次/分 E.110次/分
二、心电图的组成及命名
(一)传导系统 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 束支——蒲肯野纤维——心室肌细胞
• (二)各波段组成
• 一个完整的心动周期所描记的心电图包括:
• 四个波 :P波、QRS综合波、T波、U波; • 两个间期 :PR间期、QT间期; • 一个段:ST段。
(三)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及意义
心律不规则:则需测量同一导联5个以上R-R (或P-P)间期,取其平均值,代入上述公式, 计算出心率。
(三)各波段振幅的测量:
正向波的高度:自水平线的上缘垂直测至波形顶点。
负向波的深度:自水平线的下缘垂直测至波形底端。
双向波:上下振幅的绝对值之和为其电压数。
(四)各波段时间的测量
12导联同步心电图仪:分别从12导联同步记录中最早
第七章 心电图评估
学习目标
• 掌握心电图检查的基本知识及正常心电图 • 熟悉几种常见的异常心电图 • 了解心电图的测量及分析方法与临床应用 • 学会心电图描记
心电图评估内容
• 第一节 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 第二节 正常心电图 • 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电图
第一节 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 心电图导联与导联轴 • 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及命名 • 心电图的描记
(五)T波
正常时T波圆钝,两支不对称。T波正向时,升支长于降支,T 波负向时,降支长于升支。 • 方向:正常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即Ⅰ、Ⅱ、 VVV432~导~V联V66T导导波联联可TT以波波向均向上不上、应,向a向V下下R或导。双联向向。下如,果ⅢV、1a导V联L、Ta波V向F、上V,1~ • 振幅: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 1/10。胸导联T波可达1.2~1.5mV。
• 时间:一般小于0.12s。 • 电压:肢体导联一般小于0.25mV,胸导联一般小于0.2mV。
(二)P-R间期
从P波的起点到QRS波群的起点。P-R间期与心率快 慢有关,成年人心率在60~100次/分钟,P-R间期为
0.12~0.20s。
(三)QRS波群
• 时间:正常成年人QRS波群时间小于0.12s,多数为0.06~ 0.10s。
E.Q-T间期正常范围可在0.32~0.44s
7.正常S-T段的偏移范围,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多项选择题)
A.任何导联S-T段下移不应超过0.05mV B.V1~V2导联S-T段上移不应超过0.3mV
7.ABCD
C.V3导联S-T段上移不应超过0.5mV
D.V4~V6导联S-T段上移不应超过0.1mV
(二)1.左心室肥大
• QRS波群高电压 胸导联:RV5>2.5 mV;RV5+SV1>4.0mV(男)或 >3.5mV(女)。 肢体导联:RⅠ>1.5mV;RaVL>1.2 mV;RaVF>2.0mV; RⅠ+RⅢ>2.5 mV。
• 心电轴左偏。 • QRS波群时间延长:0.10~0.11s,一般仍<0.12s。 • ST- T改变:以R波为主的导联,ST段可呈下斜型压低
一、心电图导联与导联轴
• 心电图(ECG):是利用心电图机通过导线与体表相 连,记录心脏在每一个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 的曲线图形。
(一)心电图导联:
是将电极放置于人体表面任何两点,并通过 导线分别与心电图机正负极相连,这种记录心 电图的电路连接方法称心电图导联。 常用心电图导联:12个。 标准肢体导联3个:Ⅰ、Ⅱ、Ⅲ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3个:aVR、aVL、aVF 胸导联6个:V1、V2、V3、V4、V5、V6
1.标准肢体导联正负电极的位置
标准导联 Ⅰ Ⅱ Ⅲ
正电极位置 左上肢 左下肢 左下肢
负电极位置 右上肢 右上肢 左上肢
2.加压单极肢体导联正负电极的位置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aVR aVL aVF
正电极位置 右上肢 左上肢 左下肢
负电极位置 左上肢+左下肢 右上肢+左下肢 左上肢+右上肢
3.胸导联正负电极位置
9.窦性心律的心电图表现是(多项选择题) A.P波在Ⅱ、Ⅲ、aVF直立,aVR倒置 B.P-R间期>0.12s C.心率60~100次/分 D.同一导联中的P-P间期差值<0.12s E.P-R间期<0.12s
答案:8.ABDE 9.ABCD
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电图
一、心房、心室肥大 二、心律失常 三、心肌梗死
D.S-T段 E.T波
第二节 正常心电图
• 心电图的测量与分析 • 心电图各波段正常值 • 心电图的分析方法与临床应用
一、心电图的测量与分析
(一)心电图记录纸
横向代表时间,25mm/s,每小格等于0.04s;
纵向代表电压,1mV定标10mm,每小格相当 于0.1mV。
(二)心率计算
心律规则时:心率=60/R-R(或P-P)间期, 如:R-R间期为0.8s,则心率为60/0.8=75次 /分。
的P波起点测至最晚的P波终点,从最早QRS波起点测至 最晚的QRS波终点。
单导联心电图仪测量方法:选择12导联中最宽的P波及来自百度文库
QRS波进行测量;PR间期测量,应选择12导联中P波宽 大且有Q波的导联进行测量;QT间期测量,应取12导联 中最长的QT间期。时间测量应从该波起始部分内缘,量 至终止部分内缘。
• 波形与振幅(电压) 胸导联:一般规律是RV1~RV5逐渐增高,而S波逐渐减小。 V1、V2导联多呈rS形,R/S<1,RV1不超过1.0mV。V5、 V6导联QRS波群可以呈qR、qRs、Rs或R形,R/S>1,RV5 不超过2.5mV。V3或V4导联多呈RS形,R/S大致等于1。
肢体导联:标准导联一般主波向上,Ⅰ导联的R 波不超过1.5mV。aVR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下, 可呈QS、rS、rSr´或Qr形,aVR导联的R波一 般不超过0.5mV。aVL与aVF导联的QRS波群 可呈qR、Rs、R形,也可呈rS形,aVL导联的 R波不超过1.2mV,aVF导联的R波不超过 2.0mV。
电轴左偏见于横位心 (肥胖、妊娠晚期、大 量腹水等)及左室肥大, 左前分支阻滞等;
电轴右偏见于正常垂 位心,右室肥厚等及左 后分支阻滞等。
二、心电图各波段正常值 (一)P波
• 形态:正常P波形态在大部分导联上呈圆钝形,有时可有轻度切 迹。P波方向在Ⅰ、Ⅱ、aVF、V4~V6导联向上,aVR导联向下, 其余导联呈双向、倒置或低平。
(六)Q-T间期及U波
• Q-T间期:其长短与心率快慢有密切关系,心率快时,Q-T间期缩 短;心率慢时,Q-T间期延长。心率在60~100次∕分时,Q-T间期 的范围在0.32~0.44s。为了避免受心率影响,常用校正的Q-T间 期,即Q-Tc=Q-T/√R-R。Q-Tc就是R-R间期为1s(心率60次/分) 时的Q-T间期,正常Q-Tc不超过0.44s,一般女性的Q-Tc间期较男 性略长。
E.肢体导联S-T段上移不应超过0.3mV
测试题
8.关于心电图的测量法,正确的是(多项选择题) A.等电位线上缘至R波顶端垂直距离为R波电压 B.P波内缘始末点间水平距离为P波时限 C.P-R间期为自P波的起点水平测至QRS波群终点 D.Q-T间期为从QRS波群起点测至T波的终点 E.60除以P-P或R-R间期即为每分钟心率
(五)平均心电轴 1.目测法
• 电轴不偏移:Ⅰ、Ⅲ导联QRS波群主波均为正向波。 • 电轴右偏(尖对尖向右偏):Ⅰ导联较深的负向波,Ⅲ导
联主波为正向波。 • 电轴左偏(口对口向左走):Ⅰ导联主波为正向波,III导联
较深的负向波。 • 心电轴重度右偏:Ⅰ、Ⅲ导联主波方向均向下。
2.心电轴偏移的意义
(三)注意事项
测试题
1.以下心电图波段中,由心室除极产生的是
A.P波 B.QRS波 C.S-T段
1.B
D.T波 E.U波
2.由心房除极所产生的心电图波型是
2.A
A.P波 B.T波 C.S波
D.Q波 E.R波
3.心电图中,反映房室传导时间的是
3.B
A.P波 B.P-R(P-Q)间期 C.QRS波群
4.电轴左偏时QRS波群的表现为
4.B
A.Ⅰ导联呈rS、Ⅲ导联呈Rs B.Ⅰ导联呈Rs、Ⅲ导联呈rS
C.Ⅰ导联呈Rs、Ⅲ导联呈Rs D.Ⅰ导联呈rS、Ⅲ导联呈rS
E.Ⅰ导联呈RS、Ⅲ导联呈RS
测试题
5.正常心电图的S-T段压低,在任何导联均不超过
5.E
A.0.01mV B.1mm C.0.5mV D.1.5mm E.0.05mV
一、心房、心室肥大
(一)1.右心房肥大
• 右心房肥大心电图P波高尖,又称为“肺型P波”,肢
体导联P波电压≥0.25mV,Ⅱ、Ⅲ、aVF导联表现最
明显。
2.左心房肥大
• 左心房肥大心电图P波增宽且常呈双峰型,又称为 “二尖瓣型P波” 。Ⅰ、Ⅱ、aVR、aVL导联P波增宽, P波时间≥0.12s,P波顶端常有切迹呈双峰状,两峰 间距≥0.04s。
QRS波群命名
• R波:QRS波群在等电位线上的第一个向上的波。 • Q波:R波之前向下的波。 • S波:R波之后向下的波。 • Rˊ波:S波之后出现再向上的波。 • Sˊ波:Rˊ波之后再有向下的波叫做。 • QS波:整个QRS波群均向下时。 • 书写表示法:振幅(波形)较大者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较小者用
6.下正常心电图的各项指标中正确的是(多项选择题)
A.P波宽度<0.12s,P波振幅在肢体导联<0.25mV,在胸导联<0.20mV
B.P-R间期为0.12~0.20s,QRS间期为0.06~0.10s C.Q波<0.04s,振幅<同导联R波1/4
6.ABCE
D.S-T段在任何导联下移可超过0.05mV
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qRs、qR、qRsrˊ;特殊情况如:QS等。
三、心电图描记
(一)描记前准备 (二)操作方法
接通电源-连接导联线-选择标准-标记方波-切 换导联-整理并记录
国产心电图机导联线的连接:红色( R )接右上肢,
黄色( L )接左上肢,绿色( F )接左下肢,黑色 ( RF )接右下肢;白色导线(V)为胸导联线,将 导联线的吸杯电极分别与V1、V2、V3、V4、V5、 V6的位置相连(其末端颜色不同:V1- V6分别为红黄 绿棕黑紫)。
(四)S-T段
• 正常S-T段为一等电位线,可以有轻微的向上或向下移位。 • S-T段下移:在任何导联中,S-T段下移不应超过0.05mV。 • S-T段抬高:在V1、V2导联不应超过0.3mV,V3导联不应超
过0.5mV,V4~V6导联和肢体导联均不应超过0.1mV。
• P波:心房除极波,反映心房除极时的电位、时间和方向的 变化。
• P-R间期:反映心房除极开始到心室除极开始的时间。 • QRS波群:心室除极波,反映心室肌除极的电位、时间和方
向的变化。 • ST段:反应心室除极刚刚结束后尚处在缓慢复极的一段时
间。 • T波:反映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 • QT间期:反映心室肌复极全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 U波:产生机制不清楚,认为是后继电位的影响
• U波:是T波之后0.02~0.04s出现的振幅很低小的波,方向与T波 相同。以V3~V4导联较明显。U波过高者见于低血钾病人。
心电图的分析方法与临床应用
• 分析方法:
全面的一般性阅读; 计算心率; 判定心电轴方向; 观察和测量波形; 做出诊断。
• 临床应用:确定诊断,协助诊断。
测试题
1.心电图检查国内一般采用的纸速为
胸导联
正电极位置
负电极位置
V1
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左上肢+右上肢+左下肢同上
V2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同上
V3
V2与V4连线的中点
同上
V4
左第5肋间与锁骨中线相交处 同上
V5
左腋前线与V4水平线相交处 同上
V6
左腋中线与V4水平线相交处 同上
此外,必要时还做V3R-V6R,V7-V9导联
(二)导联轴
概念:某一导联正、负电极之间画出的假想直线,称为该导联的 导联轴。
1.B
A.15mm/s B.25mm/s C.50mm/s D.75mm/s E.100mm/s
2.成人正常窦房结冲动频率是
2.C
A.﹤20次/分 B. ﹤60次/分 C.60~100次/分
D.100~160次/分 E.180~200次/分
3.常规心电图上平均R-R间隔20小格,其心率为
3.C
A.30次/分 B.60次/分 C.75次/分 D.80次/分 E.110次/分
二、心电图的组成及命名
(一)传导系统 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 束支——蒲肯野纤维——心室肌细胞
• (二)各波段组成
• 一个完整的心动周期所描记的心电图包括:
• 四个波 :P波、QRS综合波、T波、U波; • 两个间期 :PR间期、QT间期; • 一个段:ST段。
(三)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及意义
心律不规则:则需测量同一导联5个以上R-R (或P-P)间期,取其平均值,代入上述公式, 计算出心率。
(三)各波段振幅的测量:
正向波的高度:自水平线的上缘垂直测至波形顶点。
负向波的深度:自水平线的下缘垂直测至波形底端。
双向波:上下振幅的绝对值之和为其电压数。
(四)各波段时间的测量
12导联同步心电图仪:分别从12导联同步记录中最早
第七章 心电图评估
学习目标
• 掌握心电图检查的基本知识及正常心电图 • 熟悉几种常见的异常心电图 • 了解心电图的测量及分析方法与临床应用 • 学会心电图描记
心电图评估内容
• 第一节 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 第二节 正常心电图 • 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电图
第一节 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 心电图导联与导联轴 • 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及命名 • 心电图的描记
(五)T波
正常时T波圆钝,两支不对称。T波正向时,升支长于降支,T 波负向时,降支长于升支。 • 方向:正常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即Ⅰ、Ⅱ、 VVV432~导~V联V66T导导波联联可TT以波波向均向上不上、应,向a向V下下R或导。双联向向。下如,果ⅢV、1a导V联L、Ta波V向F、上V,1~ • 振幅: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 1/10。胸导联T波可达1.2~1.5mV。
• 时间:一般小于0.12s。 • 电压:肢体导联一般小于0.25mV,胸导联一般小于0.2mV。
(二)P-R间期
从P波的起点到QRS波群的起点。P-R间期与心率快 慢有关,成年人心率在60~100次/分钟,P-R间期为
0.12~0.20s。
(三)QRS波群
• 时间:正常成年人QRS波群时间小于0.12s,多数为0.06~ 0.10s。
E.Q-T间期正常范围可在0.32~0.44s
7.正常S-T段的偏移范围,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多项选择题)
A.任何导联S-T段下移不应超过0.05mV B.V1~V2导联S-T段上移不应超过0.3mV
7.ABCD
C.V3导联S-T段上移不应超过0.5mV
D.V4~V6导联S-T段上移不应超过0.1mV
(二)1.左心室肥大
• QRS波群高电压 胸导联:RV5>2.5 mV;RV5+SV1>4.0mV(男)或 >3.5mV(女)。 肢体导联:RⅠ>1.5mV;RaVL>1.2 mV;RaVF>2.0mV; RⅠ+RⅢ>2.5 mV。
• 心电轴左偏。 • QRS波群时间延长:0.10~0.11s,一般仍<0.12s。 • ST- T改变:以R波为主的导联,ST段可呈下斜型压低
一、心电图导联与导联轴
• 心电图(ECG):是利用心电图机通过导线与体表相 连,记录心脏在每一个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 的曲线图形。
(一)心电图导联:
是将电极放置于人体表面任何两点,并通过 导线分别与心电图机正负极相连,这种记录心 电图的电路连接方法称心电图导联。 常用心电图导联:12个。 标准肢体导联3个:Ⅰ、Ⅱ、Ⅲ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3个:aVR、aVL、aVF 胸导联6个:V1、V2、V3、V4、V5、V6
1.标准肢体导联正负电极的位置
标准导联 Ⅰ Ⅱ Ⅲ
正电极位置 左上肢 左下肢 左下肢
负电极位置 右上肢 右上肢 左上肢
2.加压单极肢体导联正负电极的位置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aVR aVL aVF
正电极位置 右上肢 左上肢 左下肢
负电极位置 左上肢+左下肢 右上肢+左下肢 左上肢+右上肢
3.胸导联正负电极位置
9.窦性心律的心电图表现是(多项选择题) A.P波在Ⅱ、Ⅲ、aVF直立,aVR倒置 B.P-R间期>0.12s C.心率60~100次/分 D.同一导联中的P-P间期差值<0.12s E.P-R间期<0.12s
答案:8.ABDE 9.ABCD
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电图
一、心房、心室肥大 二、心律失常 三、心肌梗死
D.S-T段 E.T波
第二节 正常心电图
• 心电图的测量与分析 • 心电图各波段正常值 • 心电图的分析方法与临床应用
一、心电图的测量与分析
(一)心电图记录纸
横向代表时间,25mm/s,每小格等于0.04s;
纵向代表电压,1mV定标10mm,每小格相当 于0.1mV。
(二)心率计算
心律规则时:心率=60/R-R(或P-P)间期, 如:R-R间期为0.8s,则心率为60/0.8=75次 /分。
的P波起点测至最晚的P波终点,从最早QRS波起点测至 最晚的QRS波终点。
单导联心电图仪测量方法:选择12导联中最宽的P波及来自百度文库
QRS波进行测量;PR间期测量,应选择12导联中P波宽 大且有Q波的导联进行测量;QT间期测量,应取12导联 中最长的QT间期。时间测量应从该波起始部分内缘,量 至终止部分内缘。
• 波形与振幅(电压) 胸导联:一般规律是RV1~RV5逐渐增高,而S波逐渐减小。 V1、V2导联多呈rS形,R/S<1,RV1不超过1.0mV。V5、 V6导联QRS波群可以呈qR、qRs、Rs或R形,R/S>1,RV5 不超过2.5mV。V3或V4导联多呈RS形,R/S大致等于1。
肢体导联:标准导联一般主波向上,Ⅰ导联的R 波不超过1.5mV。aVR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下, 可呈QS、rS、rSr´或Qr形,aVR导联的R波一 般不超过0.5mV。aVL与aVF导联的QRS波群 可呈qR、Rs、R形,也可呈rS形,aVL导联的 R波不超过1.2mV,aVF导联的R波不超过 2.0mV。
电轴左偏见于横位心 (肥胖、妊娠晚期、大 量腹水等)及左室肥大, 左前分支阻滞等;
电轴右偏见于正常垂 位心,右室肥厚等及左 后分支阻滞等。
二、心电图各波段正常值 (一)P波
• 形态:正常P波形态在大部分导联上呈圆钝形,有时可有轻度切 迹。P波方向在Ⅰ、Ⅱ、aVF、V4~V6导联向上,aVR导联向下, 其余导联呈双向、倒置或低平。
(六)Q-T间期及U波
• Q-T间期:其长短与心率快慢有密切关系,心率快时,Q-T间期缩 短;心率慢时,Q-T间期延长。心率在60~100次∕分时,Q-T间期 的范围在0.32~0.44s。为了避免受心率影响,常用校正的Q-T间 期,即Q-Tc=Q-T/√R-R。Q-Tc就是R-R间期为1s(心率60次/分) 时的Q-T间期,正常Q-Tc不超过0.44s,一般女性的Q-Tc间期较男 性略长。
E.肢体导联S-T段上移不应超过0.3mV
测试题
8.关于心电图的测量法,正确的是(多项选择题) A.等电位线上缘至R波顶端垂直距离为R波电压 B.P波内缘始末点间水平距离为P波时限 C.P-R间期为自P波的起点水平测至QRS波群终点 D.Q-T间期为从QRS波群起点测至T波的终点 E.60除以P-P或R-R间期即为每分钟心率
(五)平均心电轴 1.目测法
• 电轴不偏移:Ⅰ、Ⅲ导联QRS波群主波均为正向波。 • 电轴右偏(尖对尖向右偏):Ⅰ导联较深的负向波,Ⅲ导
联主波为正向波。 • 电轴左偏(口对口向左走):Ⅰ导联主波为正向波,III导联
较深的负向波。 • 心电轴重度右偏:Ⅰ、Ⅲ导联主波方向均向下。
2.心电轴偏移的意义
(三)注意事项
测试题
1.以下心电图波段中,由心室除极产生的是
A.P波 B.QRS波 C.S-T段
1.B
D.T波 E.U波
2.由心房除极所产生的心电图波型是
2.A
A.P波 B.T波 C.S波
D.Q波 E.R波
3.心电图中,反映房室传导时间的是
3.B
A.P波 B.P-R(P-Q)间期 C.QRS波群
4.电轴左偏时QRS波群的表现为
4.B
A.Ⅰ导联呈rS、Ⅲ导联呈Rs B.Ⅰ导联呈Rs、Ⅲ导联呈rS
C.Ⅰ导联呈Rs、Ⅲ导联呈Rs D.Ⅰ导联呈rS、Ⅲ导联呈rS
E.Ⅰ导联呈RS、Ⅲ导联呈RS
测试题
5.正常心电图的S-T段压低,在任何导联均不超过
5.E
A.0.01mV B.1mm C.0.5mV D.1.5mm E.0.05mV
一、心房、心室肥大
(一)1.右心房肥大
• 右心房肥大心电图P波高尖,又称为“肺型P波”,肢
体导联P波电压≥0.25mV,Ⅱ、Ⅲ、aVF导联表现最
明显。
2.左心房肥大
• 左心房肥大心电图P波增宽且常呈双峰型,又称为 “二尖瓣型P波” 。Ⅰ、Ⅱ、aVR、aVL导联P波增宽, P波时间≥0.12s,P波顶端常有切迹呈双峰状,两峰 间距≥0.04s。
QRS波群命名
• R波:QRS波群在等电位线上的第一个向上的波。 • Q波:R波之前向下的波。 • S波:R波之后向下的波。 • Rˊ波:S波之后出现再向上的波。 • Sˊ波:Rˊ波之后再有向下的波叫做。 • QS波:整个QRS波群均向下时。 • 书写表示法:振幅(波形)较大者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较小者用
6.下正常心电图的各项指标中正确的是(多项选择题)
A.P波宽度<0.12s,P波振幅在肢体导联<0.25mV,在胸导联<0.20mV
B.P-R间期为0.12~0.20s,QRS间期为0.06~0.10s C.Q波<0.04s,振幅<同导联R波1/4
6.ABCE
D.S-T段在任何导联下移可超过0.05mV
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qRs、qR、qRsrˊ;特殊情况如:QS等。
三、心电图描记
(一)描记前准备 (二)操作方法
接通电源-连接导联线-选择标准-标记方波-切 换导联-整理并记录
国产心电图机导联线的连接:红色( R )接右上肢,
黄色( L )接左上肢,绿色( F )接左下肢,黑色 ( RF )接右下肢;白色导线(V)为胸导联线,将 导联线的吸杯电极分别与V1、V2、V3、V4、V5、 V6的位置相连(其末端颜色不同:V1- V6分别为红黄 绿棕黑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