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人性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中国传统的人性观
1.1 人性善恶论
孟子坚持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孟子所谓的“性善”,是指人心天生所具备向善的要求和可以为善的能力。“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仁善之心,人所固有,非由外铄我,我欲仁斯仁至矣”。人性善论的基本意向是劝人为善,追求圣人境界,因为为善符合人之本性。在孟子看来,“四心”即为“四端”,他们是仁义礼智的萌芽,而仁义礼智乃是道德上的善,所以人的本性是善的。荀子坚持性恶论,认为人的天性(自然和原本之性)都有好利、疾恶、好声色等情欲,“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必须“化性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他认为,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则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西汉杨雄坚持人性有善有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善和恶何者得到发展,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教养。龚自珍既反对孟子的“性善论”,也反对荀子的“性恶论”,他认为善恶之心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并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后天发生的,这是龚自珍的“善恶皆后起”的观点。
1.2 人性的自然属性
战国时的告子坚持人性无善无恶论,“食色,性也”,“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告子强调人性结构中的自然属性,在他看来,人性无非是人的食欲和性欲。他提出“生之为性”和“性无善无不善”的理论。韩非子强调人性中的利己性,特别是把人性恶看成极端的利己主义,并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是由人趋利避害的本能所决定的,人性中没有善良利他的因素。韩非子把社会的一切秩序、价值、关系,人们的一切行为、思想、观念以至情感本身都还原为利害。利害成了衡量、考察、估计一切的尺度标准。韩愈明确提出“性情三品”说,把性与情分为上、中、下三品。他说:“性之品有三,……上焉整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原性》)。“与生俱”的性包括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品质,在三品中的比重各不相同,上品之性具有仁而行于其余四者;下品之性反于仁而违背其余四者;中品之性仁有不足,其余四者也杂而不纯。强调上品与下品之间不可移,同时认为“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通过后天的道德修养与“先王之教”,“上之性就学而愈明,下之性畏威而寡罪”,并以此反对佛教的灭情以见性之说。
1.3 人性善恶论中的辩证思想
张载提出“和虚与气,有性之名”的观点。其中的“虚”是指“太虚”,即气的本来状态“;气”则是指阴阳二气,有清有浊。“太虚”本性和阴阳二气之性结合,便构成了所谓的人性。所以,张载认为,人人都有“太虚”的本性,这就是他所谓的“天地之性”。张载所谓的“气质之性”由于因人生成之时察受阴阳二气涯薄的不同而形成的,其气质是不纯的,即有清有浊,有好有坏,并表现为善或者表现为恶。据此,他认为人的各种情欲,一切不善的行为,都是来自于“气质之性”。这样一来,张载就把“天地之性”说成是善的根源,而把“气质之性”说成是恶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