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诗》——咏史诗鉴赏技巧解密(上课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对项羽的选择,作者的观点态度是什么?你 能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不是英雄所为。“包羞忍耻是男儿”,
因为大丈夫就应该能屈能伸,所以只有能“包 羞忍耻”以图东山再起才是英雄所为。可惜的是 项羽一直到死也不知总结教训,只是归于“时不 利”,确实有愧于其“英雄”之名。
C、 作者议论的依据是什么?
B、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C、诗人的观点是什么?从哪些语句能表现
出来?
D、弄清诗人在咏史时所站的角度,理解他的 写作目的是什么? E、请鉴赏这首咏史诗的写作技巧?
知人论世,背景资料注释:
1、诗人简介: 刘长卿(709-约780),字文房。刘长卿的诗多写个
人穷愁不遇,为大历诗风主要代表,与钱起并称“钱刘”。 善写五律,以“五言长城”自负。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什么是咏史诗?
咏史诗是指以历史题材为咏 写对象的诗歌创作,大多针对具 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叙 述、评价、凭吊 或借国家兴亡寄 托个人怀抱而作。
A、知人论世,要找到能触发诗人对尘封 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感慨的媒介是什么?
贾谊宅。
B、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由贾谊故宅见到的悲凉情景联 想到贾谊被贬的遭遇,由此又想 到自己刚而犯上被贬长沙的现状 ,于是咏史抒情。
C、诗人的观点是什么?从哪些语句能表现出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骄奢淫逸,讽刺了统治阶层的昏庸无能。 以古讽今,警戒当朝统治者。
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对比和以小
见大,从小处着手来表达出深刻的主题。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自主学习《题乌江亭》,小声朗诵,并 按照以下的步骤鉴赏。
A、知人论世,请找出能触发诗人对尘封的往
相当积极意义。 《题乌江亭》主题思想
怀古咏史诗在赏析时,要注意下面几点: ①要知人论世,了解触发诗人要写咏史诗的 媒介是什么。 ②弄清史实,诗人“咏”什么“史”; ③要明确诗人的观点态度。 ④体会意图,弄清诗人在咏史时所站的角度, 为什么咏史;领悟感情,诗人在咏史中表达 了什么感情; ⑤要分析写法。(对比、用典、侧面烘托等)
史实,就一定要读好注解,这也是读懂诗歌
的一把钥匙。
三、体会意图: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 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 触发感慨的媒介,如:古迹、典 故、人物等,即历史遗迹。
四、弄清诗人在咏史时所站的角度: 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
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如王安石的《叠题乌
江亭》“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D、弄清诗人在咏史时所站的角度,理解 他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诗人在咏史时所站的角度,把史实和 现实扭和在一起,感慨个人遭遇。
诗人与贾谊相似,自己也两次被贬, 悲凉失意。因此诗人借贾谊政治失意,抑 郁而死,留下千古悲怆忧愤,表现自己迁 谪的悲苦命运和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怀。
E、请鉴赏咏史诗的写作技巧?(小组讨论)
C、诗人的观点是什么?从哪些词句最 能表现出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 枝来。”
借咏杨贵妃吃荔枝之事,讽 刺唐玄宗取悦杨贵妃,荒淫误国 的行为。这两句也充分体现了诗 人悲愤的感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弄清诗人在咏史时所站的角度, 理解他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诗人在咏史时所站的角度,是把史实 和现实扭和在一起,从而抨击社会现实, 借古讽今。
E、请鉴赏咏史诗的写作技巧?(小组讨论)
1、请赏析诗歌的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明确:此联运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三年
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上下句意钩连相 生,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 此”字,点出了“贾谊宅”。“栖迟”,像鸟儿 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这种生活本就是惊 惶不安的,用以暗喻贾谊失意,是恰切的。“楚 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标举贾谊的身份。一 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 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 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从贡献荔枝 无人知是 这一看似小事的角度出发,揭露皇帝为宠爱妃
荔枝来。 子而无所不为的荒唐,表达诗人对统治者荒淫 骄奢的生活的讽刺。
这是首咏史七绝。诗人借咏杨贵妃 吃荔枝之事,讽刺唐玄宗取悦杨贵妃,
荒淫误国,形象地揭露了统治者为满足 一己口腹之欲,竟不惜兴师动众,劳民 伤财,有力地鞭挞了唐玄宗与扬贵妃的
曾经有两次被贬的经历:刘长卿第一次迁谪在唐肃宗 至德三年春天,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县尉;
第二次在唐代宗大历八年至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因 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州司马,最后死在 任上。
2、贾谊:年少出仕,颇受文帝重视,因其部分主张触犯 了贵族的利益,倍受排挤,被贬到长沙。后被召回,又再 次被贬,三十三岁而死。贾谊被贬长沙,成了历代文人抒 写怀才不遇时常用的题材。
事发思古之幽情感慨的媒介是什么?
B、这首诗吟咏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从诗歌哪些语句能表现出来?
C、对项羽的选择,作者的观点态度是什么?
你能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作者议论的
依据是什么? D、弄清诗人在咏史时所站的角度,诗人写这 一历史人物的目的何在?为什么会千古流 传? ?
A、知人论世,找到能触发诗人对尘封的往事发 思古之幽情感慨的媒介是什么?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D、 弄清诗人在咏史时所站的角度,诗人写
这一历史人物的目的何在?为什么会千古流 传?
这里显然是诗人对历史作出的冷静的理性思考 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表达了诗人对项羽刚愎自用 的批评。诗人对历史事实作出了假设,表达了自己 的批判、惋惜之意,借古抒怀。
同时,此诗通过议论也表达了一个人生哲理, 即成就大事不可意气用事,应能忍辱负重,不为一 时失败所挫,其中说明了“败不馁”的道理,具有
可见,能触发杜牧感慨而作诗的媒介就是“华 清宫。”
B、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方法指导:结合诗歌注解;总览诗歌大意, 即总体感知诗歌写了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了 什么事。
从长安回望骊山的景色如锦绣一般,山 顶上,华清宫的门一扇接一扇地打开 ,一名 官差骑着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身后 扬起一团团红尘,把荔枝送到皇帝和贵妃避 暑的华清宫。嗜食荔枝的杨贵妃尝着鲜美清 凉的荔枝,嫣然而笑。可外人谁能想到,那 奔驰的驿马是为了进呈荔枝而来。鉴赏。
B、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方法指导:结合诗歌注解;总览诗歌大意,即 总体感知诗歌写了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什 么事。)
C、诗人的观点?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
D、弄清诗人在咏史时所站的角度,理解他 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E、鉴赏咏史诗的写作技巧?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自主阅读《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并按照以下的步骤鉴赏。
A、知人论世,请找出能触发诗人对尘封的 往事发思古之幽情感慨的媒介是什么?
B、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幻灯片 11 C、诗人的观点是什么?从哪些语句能表现
出来? D、弄清诗人在咏史时所站的角度,理解他的 写作目的是什么?
E、请鉴赏咏史诗的写作技巧?(小组讨论)
从题材来看,他的咏史 诗,议论警拔,别具一格, 成就极高。
A、知人论世,要找到能触发诗人对尘封的往 事发思古之幽情感慨的媒介是什么?
写作背景: 华清宫曾经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寻欢作乐之地,
繁盛一时。 安史之乱后,华清宫遭到了破坏。多年过后,
杜牧经过这里。面对断壁残垣,诗人回忆史事,感 慨万千,触景生情:顿时腾起一种回顾历史、反省 历史的责任感,由景而发历史之感慨,写下了这首 七绝。
咏史诗发端于秦汉时期,而
唐代是咏史诗创作的成熟与繁荣 期。出现了刘禹锡、杜牧、李商 隐等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
在赏析咏史诗时,要注意下面几点:
一、知人论世: 要知人论世,也就是要了解作者的简历,
创作诗歌时的背景,以便感悟诗情,这对咏 史诗词的鉴赏尤其重要。 二、弄清史实:
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 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 在阅读咏史诗时,如果不了解作品所涉及的
1、请赏析诗歌的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第1组)
2、以颔联“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 斜时。”为例,请试分析这两句是如何在情 景交融中表现作者情感的?(第2、3组)
3、请鉴赏颈联“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 情吊岂知”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第4组 ) 4、诗歌尾联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来抒发了 作者什么情感?(第5组)
诗杜 唐
赏牧 诗
()
——
析诗 之
技 巧

解咏 下
密史
学习目标:
①明知识——学习杜牧的咏 史诗《过华清宫绝句》,了解咏 史诗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②懂方法——掌握鉴赏咏史 诗的步骤和常用方法;
③活运用——实战演练,自 学《题乌江亭》以及《长沙过贾 谊宅》。
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咏史诗? 《石 头 城》
刘禹锡
第二种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 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 会现实,故意借题发挥。如苏轼的《念奴
娇·赤壁怀古》等。
五、分析写法: 在构思上,咏史诗有以景
衬情的,又借助典故叙事抒怀 的,也有议论引发的。
在章法上,或作正反对比, 或用典、侧面烘托等。
咏史诗鉴赏步骤:
A、 知人论世,要找到能触发诗人对尘封的 往事发思古之幽情感慨的媒介是什么?
背景介绍:
由题目可知,能触发诗人对尘封的往事 发思古之幽情感慨的媒介是“乌江亭”。
唐文宗开成四年,杜牧结束在南方十余 年的飘泊生涯后,由宣州赴京时渡江经过乌 江亭,有感楚汉相争时,项羽败退乌江边遂 自刎而死这段史实,就写了这首诗。

自主学习《题乌江亭》
B、这首诗吟咏了什么史实?从诗歌哪些语句能 表现出来? ——项羽乌江自刎。 题目“题乌江亭”;诗中的“江东子弟多才 俊”。
诗人写作此诗的目的就是要含蓄而精深 地讽刺唐玄宗荒淫好色,为讨妃子欢心而 做出的极为荒唐之举。同时也借古讽今, 讽刺当朝统治者同样荒淫误国,鞭挞了统 治阶级的骄奢淫逸,昏庸无道。
E、请鉴赏咏史诗的写作技巧?(小组讨论)
方法指导:点手法+析手法(结合诗句)+明效果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诗人不说唐玄宗荒 淫好色,杨贵妃恃宠生骄。而是以“一骑红 尘”与“妃子笑”作对比。“一骑红尘”是 一骑红尘 指在尘土中流血流汗飞驰而来的使者;“妃 妃子笑, 子笑”则是指深居宫闱,望见使者到来笑逐 颜开的杨贵妃。“妃子笑”的背后,正是封 建统治者不恤民力,逞一己之私欲而置老百 姓于水火之中的形象写照。通过对比,诗人 含蓄辛辣地讽刺了唐玄宗为讨好妃子欢心而 做出的极为荒唐之举。
拓展延伸,实战演练: 自主学习《咏史诗三首》 之《长沙过贾谊宅》 (书本P47)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自主学习《长沙过贾谊宅》,小声朗诵, 并按照以下的步骤鉴赏。
A、知人论世,请找出能触发诗人对尘封的 往事发思古之幽情感慨的媒介是什么?
读此尾联,好象刘长卿就站在我们面前。他在贾谊宅 前徘徊,暮色更浓了,江山更趋寂静。一阵秋风掠过,黄 叶纷纷飘落,在枯草上乱舞。面对这幅苍凉荒村日暮图, 悲感交集。这不正是刘长卿活动的典型环境?它象征着当 时国家的衰败局势,与第四句的“日斜时”映衬照应,加 重了诗篇的时代气息和感情色彩。
诗人表面上是写对贾谊命运的感慨,实际上是对自己 怀才不遇的愤懑之语。“君”,既指代贾谊,也指代刘长 卿自己;“怜君”,不仅是怜人,更是怜己。“何事到天 涯”,可见二人原本不应该放逐到天涯。这是对昏庸统治 者的质问,也是对自己与贾谊都被统治者不公正对待的控 诉。
走进作者:
杜牧,字牧之,晚唐著 名诗人。晚年居长安城南樊 川别墅,后世因此称之 “杜
樊川”。后人也称其为“小 杜”,以别于杜甫。杜牧的 诗、赋、古文都负盛名,而 以诗的成就最大,与李商隐 齐名,世称“小李杜”。
杜牧的诗风:豪宕俊爽、 悠远飘逸。并常能寓讽喻、 感慨于景物描写中,尤其长 于七言律诗和绝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