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准确定位有效达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与有效达成

摘要: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统率着教学的全过程,只有准确合理地定位教学目标,才能提高语

文课堂实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从如何准确定位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我们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教学目标准确定位有效达成

高效的语文课堂是我们永恒的追求。笔者以为,高效的语文课堂的标志是:准确的教学目标定位和有效的目标达成。因为,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统率着教学的全

过程,只有准确合理地定位教学目标,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准确定位、清晰表述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我们做了一些尝试。

一、准确定位教学目标——高屋建瓴

教学目标引领着师生的教与学。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第一方法或第一工作就是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由此可见,教学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是关系到课堂教学能否落实新

课程目标的关键。只有从整体目标入手,突出年段重点,着眼单元目标,针对教材重难点和学生实际,制定出适当、准确、切实可行的课时小目标,才能让学生一课一得,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才能使课程

总目标得以贯彻落实。

1.瞻前顾后,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定离不开对学生和教材的充分了解。这样的了解不

仅仅是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学生已有的水平,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了解学生年龄特征的“最近发展区”。也不仅仅是了解一篇课文的教材价值——课文的思想内容对读者产生的精神影响、价值引导等;了解教学价值——课文的言语表达形式对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习得言语规律、发展语文能力、获得言语智慧等方面的独特功能。而是需要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有着清晰的认识,对如何利用教材一步步培养学科素养有着精心的计划。因此,在设定某一课的教学目标时,不能割裂地来看待,需要将这一课置于学科长期培养的大链条中,系统有序地进行整体思考。同时又要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立中落实每一步的教学计划。

2.主次分明,合理梳理教学目标

当教师熟读教材,了解了学生的起点后,准备要制定教学目标时,往往会罗列出很多。课堂40分钟是一个常数,如果目标太多,一节课上什么都想抓,结果是什么都没有抓住。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学生语言智慧的生成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因此要学会整合筛选,把一切目标定位归结到学生实际水平和发展需要上来,分清“教学目标”的主次轻重,即使目标有二至三项,也忌平均用力;对于重点、难点要“重锤敲打”,对次要、一般则“轻轻叩击”,防止面面俱到。其实核心的教学目标完成了,那么其他的附属目标会在实现核心目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得到落实。我们倡导的“一课一得”,就是强调每一堂语文课都应该有明确而集中的教学目标,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能有所获有所长进。

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多元整合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一旦经准确定位合理梳理,教学目

标被制定下来以后,教师就要考虑落实教学目标的有效策略。

1.紧扣教学目标,巧妙设计活动

我们每教一篇课文,课上的每一项教学活动,都必须紧紧围绕教

学目标来设计,教学过程中环环向着目标,处处紧扣目标,最终顺利达成目标。教师要明白这个教学活动是为了学习、巩固课文中的哪一个知识点,或者为了增强学生的哪一种能力而开展。于永正老师教学《燕子》一课,教学目标是:(1)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精彩语言;(2)理解本课词语;(3)欣赏作者对燕子的描写,在品味语言中感受美。我们看一下于老师在落实“品味语言感受美”这一核心目标时的一个小片断:

教师让学生自己读书,读读觉得美的句子。其中一学生读到第三自然段“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

师:“小圆晕”是什么?想过吗?

生:就是小圆圈。课文中是燕子遇水时荡起的一圈圈波纹。(师随手板画)

师:但是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什么意思?想过吗?

生:(查字典)“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

师:你们见过日晕或月晕吗?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里,

燕子点水荡起的波浪就像月晕、日晕。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生齐说)也是美的!好,咱们再读读这一句,领略一下其中的美。

虽然是一个小片段,但我们看到:学生理解了“圆晕”的意思,回归课文体会了词语的表达效果,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的作用;

不露痕迹地让学生感受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了课文。于老师紧扣“核心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同时又带动了“附属目标”的落实。

2.依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活动

我们基本上是设计线性的教学过程,按照学习课文的先后顺序,

安排一个个教学活动,且活动与活动之间十分注重衔接、过渡。这样的教学过程很有条理,环节紧凑,但活动项目是单一性的,或读词语,或读课文,或讲解段落等,活动项目转换频繁,一个环节出问题,下面的环节就会受到影响,有时还会难以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我们可以整合单一性的教学活动,形成教学活动板块。一堂课设计三四个教学板块,每个板块围绕核心目标,融合多项教学活动。薛法根老师上《螳螂捕蝉》一文,设计了四个教学板块:(1)词语听写;(2)听老师讲“螳螂捕蝉”的故事并进行复述;(3)感悟到少年是智劝;(4)写台词,课文情境表演。新颖独特地安排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科学合理地安排了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匠心独具地把朗读、感悟、想象、复述等整合成几个生动活泼的综合的板块,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了

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第一板块的“词语听写”,要求学生听写四组词语:蝉悠闲自由自在;螂弓着身子举起前爪;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少年正在瞄准。看似简单的听写活动,其实暗含了多项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倾听的意识。听写时,教师每组词语只念一遍,要求学生听清楚、记住了,再默写。学生如不专心倾听,就会“前听后忘”;(2)训练学生短时记忆的能力。同时通过这四组词语,“暗暗”帮助学生记“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梗概,然后联系这四组词语,教师边示范讲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要求学生边听边记。学生再根据四组词语和挂图复述故事,最后才是指名复述故事。一个环节的训练活动,使学生一举多得,教学卓有成效了。

总而言之,加强教学目标的效度研究,目的就是要加强教师课堂

教学的现场质量监控,使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拥有自己的灵魂。避免教学中的许多无效劳动,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魏巍.《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小学语

文.2007.8.

作者单位:浙江省庆元县实验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