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学
理学
(北宋时期形成的哲学思想)
理学又名为道学,两宋时期产生的主要哲学流派。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

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1] 理学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论证了封建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至元朝被采纳为官方哲学。

重要的理学家有北宋五子、南宋的杨时、朱熹、陆九渊、林希逸以及元朝吴澄、许衡、刘因、郝经、姚枢,廉希宪,张文谦,刘秉忠、赵汸、汪克宽、华幼武、吴海、戴良、李祁、张宪、梁寅、苏天爵、张昶等等、明朝湛若水、王阳明、朱得之等,广义上包含三苏、王安石、司马光等人。

他们哲学的中心观念是“理”,把“理”说成是产生世界万物的精神的东西。

理学的出现对后世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官方正统文化的儒家文化,发展到宋朝,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也涌现出一批人们耳熟能详的大家,如二程、张载、周敦颐、邵康节而被称为“北宋五子”
理学,或称道学,亦称义理之学,是宋元明时期儒家思想学说的通称。

理学,以宋儒论学多言天地万物之理而名。

道学,以当时流行称谓、且《宋史》有《道学传》而名。

又因其始兴于宋代,又称宋学,与汉学相对。

理学分两大流派:一称程朱理学,以“二程”(程颢、程颐兄弟)、朱熹为代表,强调理高于一切;一称陆王心学,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强调心是宇宙万物的主宰。

今人又有三派之说:气本论一派,以张载为代表;理本论一派,以程朱为代表;心本论一派,以陆王为代表。

理学各派宗旨各异,对“本体论”、“自然哲学”、“心性伦理”和“政教方案”等方面的研究也各有侧重。

理学,则概括了宋元明儒学之共总特点[2]
宋明六百年儒学之发展,世人称之为“宋明理学”,宋明理学之“理”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道理、理论或义理。

对其若不中肯定位,即显空泛,而难以抓住其实质,更不能了然其与先秦儒家之关系。

宋明理学是“性理之学”,它是亦道德亦宗教,道德与宗教的合一。

(此宗教非西方拜神之宗教,乃是宗本性或本心之教化之宗教也。

)这种“性理之学”不仅仅是程伊川、朱子开出的“性即理”,还含有“本心即性”的“性理”义,此乃陆象山、王阳明开出的“心即理”。

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心性之学”。

这种心性之学,即是内圣之学。

内在于个人自己,自觉地
作圣贤工夫、作道德的实践以完善自身之德行,圆满人格之学问也。

内圣之学在先秦儒家已彰显成定局,经宋明儒者六百年之发展与弘扬,益发展至极高之境界。

内圣之学也可以称之为成德之教,“成德”的最高目标是成圣、成仁、成大人,其实际意义是将个人有限生命扩充至无限圆满。

这个“成德之教”仅学问面而言,亦可称之为“道德哲学”,其中心问题有二:一者讨论道德实践之所以可能的超越根据,此即心性问题;二者道德实践如何下手的问题,此即工夫问题。

道德哲学只有兼顾这两方面始能完备。

在心性问题上,心性不仅作为道德实践之本体,亦是宇宙生化之本体,一切存在之本体(依据)。

这样,道德哲学中自然又引生出一道德的形而上学。

“道德的形上学”由道德的进路来接近形上学,从而对一切存在作一“本体的陈述”与“宇宙论的陈述”。

在西方,康德只建立了“道德的神学”,他并没有积极地意识到且充分证成“道德的形上学”,但康德的意志自由,物自身,以及用美学判断来沟通道德界与自然界之思想,就含有“道德形上学”的趋向。

宋明儒者依据先秦儒者“成德之教”之弘规,其弘扬的“心性之学”正涵一“道德的形上学”的充分完成。

这也是牟宗三先生对宋明儒学的基本定性和定位。

所以说宋明儒学不仅仅是一笼统的道德学说,而且它还是一真正意义上的形上学,这就使得宋明儒学在人类文化中之位置得到真正肯
定,也为我们了解宋明儒学打开了新的视野。

起源于
理学创始人周敦颐
两宋,盛行于元朝、明清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但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

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不同学派;狭义的理学,专指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即程朱理学。

理学是北宋以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理论表现,是中国古代哲学长期发展的结果,特别是批判佛教、道教哲学的直接产物。

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持续时间很长,社会影响很大,讨论的问题也十分广泛。

宋明六百年儒学之发展,世人称之为“宋明理学”,宋明理学之“理”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道理、理论或义理。

对其若不中肯定位,即显空泛,而难以抓住其实质,更不能了然其与先秦儒家之关系。

宋明理学是“性理之学”,它是亦道德亦宗教,道德与宗教的合一。

(此宗教非西方拜神之宗教,乃是宗本性或本心之教化之宗教也。

)这种“性理之学”不仅仅是程伊川、朱子开出的“性即理”,还含有“本心即性”的“性理”义,此乃陆象山、
王阳明开出的“心即理”。

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心性之学”。

这种心性之学,即是内圣之学。

内在于个人自己,自觉地作圣贤工夫、作道德的实践以完善自身之德行,圆满人格之学问也。

内圣之学在先秦儒家已彰显成定局,经宋明儒者六百年之发展与弘扬,益发展至极高之境界。

内圣之学也可以称之为成德之教,“成德”的最高目标是成圣、成仁、成大人,其实际意义是将个人有限生命扩充至无限圆满。

这个“成德之教”仅学问面而言,亦可称之为“道德哲学”,其中心问题有二:一者讨论道德实践之所以可能的超越根据,此即心性问题;二者道德实践如何下手的问题,此即工夫问题。

道德哲学只有兼顾这两方面始能完备。

在心性问题上,心性不仅作为道德实践之本体,亦是宇宙生化之本体,一切存在之本体(依据)。

这样,道德哲学中自然又引生出一道德的形而上学。

“道德的形上学”由道德的进路来接近形上学,从而对一切存在作一“本体的陈述”与“宇宙论的陈述”。

在西方,康德只建立了“道德的神学”,他并没有积极地意识到且充分证成“道德的形上学”,但康德的意志自由,物自身,以及用美学判断来沟通道德界与自然界之思想,就含有“道德形上学”的趋向。

宋明儒者依据先秦儒者“成德之教”之弘规,其弘扬的“心性之学”正涵一“道德的形上学”的充分完成。

这也是牟宗三先生对宋明儒学的基本定性和定位。

所以说宋明儒学不
仅仅是一笼统的道德学说,而且它还是一真正意义上的形上学,这就使得宋明儒学在人类文化中之位置得到真正肯定,也为我们了解宋明儒学打开了新的视野。

理学至高神是礼乐文明中祭祀的上帝又称皇天、
程颐与程颢
天理,上帝人间代表是君(历代天子)、师(至圣先师孔子、亚圣孟子、朱子朱熹)。

史书中最早出现“上帝”一词的书籍是《尚书》和《诗经》。

《礼记》里也多次提到上帝。

《尚书》:“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

”《尚书·汤誓》:“王曰:“予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诗经》:“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礼记》:“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

”昊天上帝(来自《尚书》)或皇天上帝(北京故宫供奉的牌匾)是上天、天帝、天父(与“地母”相对)、皇天(与“后土”相对)、老天爷等的正式称谓。

上帝在中文的本意为泛指主宰天地宇宙的神,自古就在儒教文献中出现。

东汉大儒郑玄声称“上帝者,天之别名。

宋朝理学派大儒朱熹认为,“天”、“帝”、“道”、“理”都是同一本体的不同称呼。

儒教祭祀与周易六爻则是宗教心理活动的体现。

道德神学的意思是由道德入手来建立的神学。

就是说我并不是先去预设有个上帝在,然后上帝创造了道德,上帝规
定了道德。

如果这样的话,那就是先有上帝,后有道德,这个叫“神学伦理学”。

道德神学是反过来的,我先承认人是有道德的,然后这个道德从哪来?我只能推测它来自于上帝(天理),所以说是由道德入手来建立的神学。

理学起源
宋初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的思想揭开了理学的序幕,而北宋中期的周敦颐、邵雍、张载从不同方面探讨了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出了理学的基本范畴,从而为理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胡瑗提倡“明体达用”,主张把儒家经典作为治理国家的根据;孙复作《春秋尊王发微》,为统一的封建国家作论证;石介倡言“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万世常行不可易之道也”;他们的思想揭开了理学的序幕。

周敦颐(1017-1073),北宋哲学家,理学奠基者。

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后人称其为濂溪先生。

主要哲学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周孰颐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依托道士陈抟的《先天图》而作《太极图说》,提出一个系统的宇宙构成论。

认为“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万物生
生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太极图说》),圣人又模仿“太极”建立“人极”。

“人极”即“诚”,认为“诚”是由“太极”派生出来的阳气的体现,是“纯粹至善”的,因而以“诚”为内容的人类本然之性亦是完善的。

他宣传“诚”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是道德的最高境界,进而提出“主静”、“无欲”的道德修养论,认为人们只要通过学习和修养,能够“自易其恶,恢复善性,”使自己的一切言行都不违背封建的仁义礼智。

他提出的太极、理、气、性、命等,成为宋明理学的基本范畴。

张载(1020-1077),北宋哲学家,理学
张载
奠基者,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

与周敦颐、邵雍、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

其弟子多为关中人,故其学派被称为“关学”。

主要著作有《正蒙》、《经学理窟》、《易说》、《横渠易说》、《文集》等。

熙宁三年张载因其弟张戬反对新法,得罪王安石,深感不安,辞官回乡,隐居横梁。

隐居横梁期间,是张载治学上最有成就的时期。

张载自述其志曰:“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此间,不仅加深研读《六经》,而且还把自己一生的哲学思想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和整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集其思想之精华的
《正蒙》就是这一时期完成的,对理学发展和完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张载提出“太虚即气”的学说,肯定“气”是充塞宇宙的实体,“气”处于永恒运动中,“气焕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

由气所构成的任何事物都是阴阳矛盾对立的统一体,指出“一物两体”,认为事物总是“有两则有一”,“若一则有两”,存在的对立矛盾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内在原因,批驳了佛道二家的唯心主义观点。

认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解”,即倾向于矛盾的调和。

发挥儒家仁孝道德观念并同“天人合一”思想相接合,提出人和万物都是天地所生,性同一源,本无阻隔。

在人性学说上提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对立的命题,在教育上强调“学以变化气质”。

认识论上,认为“有物则有感”,“因物为心”,即知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认识来源于外界事物;认为认识分为“见闻之知”、“德性之知”,“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

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

邵雍(1011-1077)北宋哲学家,理学奠基人,字尧夫,谥康节。

幼年随父徙居共城(今河南辉县),隐居于苏门山百源之上,世称百源先生。

著作有《皇极经世》、《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等。

邵雍认为宇宙的本原是“太极”,亦即“道”、“心”。

认为“太极”是不动的,太极显发而有变化的功能,于是生出数、象和器来,说“太极不动”,性也;“发则神,神则数,数则象,象则器,器之变,复归于神也”(《皇极经世·观物外篇》)。

认为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是按照“先天象数”的图式展开的,以为人类社会已盛极而衰;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出发,提出了“皇、帝、王、霸”四个时期的历史退化论。

第三、二程洛学
洛学一般说来是指以北宋儒家学者程颢、程颐开创的理学学派,因二程是洛阳人所以称为洛学,又称“伊洛之学”。

程颢
程颢(1032-1085),北宋哲学家,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河南洛阳人,著作有《定性书》、《识仁篇》等。

程颢认为“良知乃出于天,故明心可见性”,主张“识仁”,而以“诚敬”存之,并须身体力行从实际生活中去验证真理。

程颐(1033-1107)字正叔,河南洛阳人,学者称为伊川先
生,著作有《易传》、《颜子所好何学论》等。

程颐主张“涵养须用敬,格物在致和”,敬即专一,不怠惰,格物即穷究事物之原理。

二程的理学体系包括天理论、人性论和修养论三个主要方面。

二程之学以“理”(“天理”)为最高哲学范畴,把“天理”提升为宇宙本体,把儒家的“天人合一”用“天人一理”表达出来,把全部学说都建立在“天理”的基础上,开创了宋明理学的理论体系。

二程对“理”的提升是以理、气、道、气关系为基础的。

他们认为,万物都有各自的理,而世界万物又有一个共同的理。

这个理便是宇宙的总根源,它无穷无尽,无始无终,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理是气之所本,是独立存在的实体,唯一的世界本论。

“理”不仅是自然界的本原和主宰,而且本身就具有伦理道德的属性,是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总和。

人性论方面,二程提出“性即理”,认为人的内在道德本性就是天理,用“性”把形而上层面的理与形而下层面的气贯穿起来。

二程的“性即理”说包括性与理、性与气、与才的关系,以及论仁几个方面。

二程的修养论包括定性、主敬和格物致知等几个方面。

程颢主张“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而达而到这一境界,首先要“定性”。

“定性”就是认识和体现自己的本心和本性,通过定性达到的是“廓然大公”“物来顺应”的仁的境界。

达到这一境界后,还要
加以存养,以保持这种心态,故而提出“主敬”,特别提出“格物致知”来作为穷理的方法。

二程“洛学”的思想核心,就是弘扬孔孟儒学的精神,强调道德原则对个人社会的意义,注重内心和精神修养。

二程在经学上除注重《周易》、《春秋》外,还特别注重儒家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在治经方法上,强调“独见”、“自得”,重视“经”与“道”的关系,主张“知道”、“求道”。

二程创立洛学后,培养了大量弟子,其弟子遍布中原、河东、蜀中、关中、闽赣、吴越、湖湘等地,在众多弟子中以谢良佐、杨时、游酢、吕大临最为有名。

理学内部形成程朱、陆王、湖湘诸派,其中“洛学与闽学”结合的程朱学派后被元朝选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官方哲学中的正统学派,其思想成为官方统治思想。

朱熹闽学
闽学指以宋代朱熹为首的理学学派,因朱熹曾侨寓并讲学于福建故称其学派为闽学。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

字元晦,(字仲晦),号晦庵
(又号称晦翁),别称紫阳。

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随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专心学习儒学,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
朱熹
学的重要人物。

朱熹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一个完整的理学体系。

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理”、“气”两个方面构成的,气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材料,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现实世界中理、气相依而不能相离。

“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又断言“理在先,气在后”,“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把“一理和万理”看作“理一分殊”的关系。

提出“凡事无不相反以相成”,事物“只是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皆是一生两尔”。

发挥《大学》“格物致知”思想,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格物才能穷其理,穷理愈多而知之愈广。

在认识来源上,既讲人生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

强调“知先行后”,又认为“知行相须”,注重行在认识中的重要性。

强调“天理”和“人欲”的对立,要求人们放弃“私欲”,服从“天理”。

在经学方面,朱熹有许多著作,其一生著述极丰,是中国历史上著作最多的儒家学者之一。

见下表:
《易》:《周易本义》、《易启蒙学》、《蓍卦考误》、《易传》、《古易音训》、《损益象说》、《易答问》、《朱文公易说》
《书》:《书古经》、《书传辑说》、《古说》、《文公书说》、《书经问答》
《礼》:《仪礼经传通解》、《仪礼经传图解》、《朱子井田谱》、《礼记辩》、《仪礼经传通解续》、《朱子礼纂》
《孝经》:《孝经刊识》、《孝经存异》
《四书》:《四书集注》、《四书或问》、《论孟精义》、《中庸辑略》、《大学集传》、《大学详说》、《大学启蒙》、《论语要义》、《论语训蒙口义》、《论语详说》、《孟子集解》、《孟子问辩》、《四书者训》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朱熹在理学发展史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构筑了一个博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二、奠定了理学的传授道统;三、兼收并蓄、承前启后,从大量重要的著述完成宋代的学术范型,他的《四书》、《五经》思想是汉代以后儒学经典解释学的又一次高峰。

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集合为四子书,从而取代了五经的权威地位。

他的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社会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
备。

陆氏心学
南宋时,正当朱熹把理奉为最高哲学范畴时,心学创始人陆象山提倡“心即理”学说。

针对朱派的“理”在人心之外,“即物”才可“穷理”的理论,提出“发明本心”、“求其放心”的“简易”“直接”的主张。

陆九渊强调主观精神的作用,提倡自作主宰,建立了初步的心学体系,开创了理学中的心学派。

在“太极”、“无极”问题上和朱熹进行了长期辨论。

到明代王守仁,继承发扬了陆九渊的学说,进一步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以吾心之良知为天理,完成了心学体系,称陆王学派。

陆九渊(1139-1193),南宋哲学家、教育家。

字子静,号存斋、抚州金溪(今江西)人,因曾讲学于江西贵溪象山,故学者称其为象山先生。

著作由其子陆持之编为《象山先生全集》。

其弟子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有傅梦泉、杨简、袁燮、舒璘、沈焕。

陆九渊以“心即理”为其思想核心。

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心是唯一的实在,“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认为“心”和“理”是永久不变的人的先验的道德意识,没有差异,“千古圣贤,若同堂合席,必无尽合之理。

然此心此理,万世揆也”,“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东南西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

“本心”即是仁义礼智之心,是善,是人心之理和宇宙之理。


出“立大”、“知本”、“发明本心”。

在认识问题上提出反省内求的“简易”、“直捷”的方法。

认为“此理本天所以与我,非由外铄。

明得此理,即是主宰。

”“人孰无心,道不外索,患在戕贼之身,放失之身。

古人教人,不过存心养心,求放心。

此心之良,人所固有。

人惟不知保养而反戕贼放失之耳。

”陆九渊用“心学”来论证封建纲常的合理性,试图证明封建道德教条的永恒性,不变性。

浙东学派
浙东学派是指宋理学中以浙东地区为活动中心的学派,包括以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和以陈亮为代表的永康学派。

其中,金华学派首倡经世致用,力主调和朱熹和陆九渊的理学之争,但其偏向心学;永嘉、永康两派反对理学家空谈心性命理,更强调“事功之学”的重要。

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浙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金华学派主要代表。

乾淳间与朱熹、张栻齐名,时称“东南三贤”。

曾邀集“鹅湖之会”,试图调和朱(熹)陆(九渊)关于哲学思想的争执。

著有《东莱集》、《大事记》、《文海》、《吕氏家塾读书记》、《东莱左传博议》,编有《宋文鉴》、《古文关键》等。

吕祖谦的学术思想“本于天资,习于家庭,稽诸中原文献之所传,博诸四方师友之所讲”(《宋远学案、东莱学案》),因而有包容的特色。

为学兼取朱陆之长,同时接受永嘉、永康学派经世致用思想,被朱熹视为“杂博”。

其哲学思想继承程颢“心便是天”之说,认为“心即天也,未尝有心外之天;心即神也,未尝有心外之神,乌可求哉!心用气而荡,气由心而出”,心即天即神,宇宙万物及其交化不能存于心外,其思想与陆象山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相类。

认识方法取朱熹以“穷理”为本的“格物致知”说。

教育上提倡“讲实理,育实材而求实用”。

主张“明理躬行”,治经史以致用。

在历史研究方面发扬了中原文献之学。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学者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人,永康学派代表,著有《龙川文集》、《龙川词》。

陈亮在文学、历史、哲学、政论诸方面皆有成就,提倡注重事业功利有补国计民生的“事功之学”。

提出“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道”离不开具体事物,“天道非生于形气之表,而常行于事物之间者也”,不论自然界和社会都有其道,认为道常行于事间者,须在具体事物中认识。

强调“行”对“道”的作用,批评理学家只讲主观动机而空谈“道德性命”。

主张“古今并宜,圣贤之事不可尽以为法”,反对朱熹的三代以下天地人心日益退化的观点。

陈亮的学说在当时被看成“异说”,他的思想产生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密切联系,但其思想有进步意义,对后世的思想家起了积极作用。

叶适(1150-1223),字正则,温州永嘉(今浙江)人,学者称水心先生,永嘉学派的代表。

著有《习学语言》、《水心先生文集》、《别集》等。

叶适主张“功利之学”,认为“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

强调“道”存在于事物之中,“物之所在,道则存焉”。

“物”由“气”构成,“五行”、“八卦”是气的表现形态。

提出“一物为两”、“一两不同”等关于事物统一的命题。

认为“道”不能离开物,认识“道”就必须对各种事物进行详尽的考察。

反对性理空谈。

对理学家“无极”、“太极”等学说进行了批判。

备受打击
道学又称洛学、程学,被王安石荆公新学目为“旧党”,在长期党争中备受打击,程颐又曾入元祐党籍,即便是“或出闾里,或在原野,或在山林”聚徒传授,也被禁绝。

因此,北宋时期的道学,一直处于民间甚至地下状态,科举中自然不可能有它的位置。

靖康之难宋朝南渡后宋朝整体文化内敛理学稍有起色逐渐被重视但随即备受秦桧的打压,“绍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