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浅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浅谈
发表时间:2019-07-22T12:21:30.360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6期作者:甘自慧[导读] 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误区,致使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甘肃省武威第二中学甘自慧
摘要: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误区,致使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当今,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水平,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采用一定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教学误区原则和方法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采用灌输式或讲析式的教学模式,他们单纯以讲、记、背、默、译为线,没有互动,没有激情。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的,也是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的,文言文教学存在如下误区。
(1)传统教学中教师重文言实词解释与句子翻译,轻文章思想情感的感悟;课堂教学呈现涣散状态,说到哪里算哪里;教学的流程方式机械、刻板,缺少创新;不重视文章自身特点,用一种模式组织教学导致教与学相脱节,缺少探索与研究,缺少师生互动,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遏制了学生的创造力。
(2)教师和学生认识的误区。现代的语言环境使得部分教师和学生不懂得为什么要学这些“之乎者也”,学它干什么,好像不学也可以。导致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自然也不会对文言文加以足够重视。经历了上千年锤炼的古典文学是民族精神内涵的源头活水,它们有深沉的思想,诚实的品德,宽宏的怀抱。因此,我们有必要认清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阅读古典文学作品可以丰富情感知觉,提高审美情趣。
二、我认为必须转变文言文教学思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古文教学的质量。教师在教学中,应能以生动的课堂讲析、丰富的古文化知识吸引学生,以古文的魅力感染学生,把他们带到古文学作品的优美境界中,我觉得必须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1)必须重视教学的根本――诵读。诵读(朗读和背诵)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学习文言文的实际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和好经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就是打破隔膜的利器。多诵,一定能诵出它的韵味,因为古诗文语言高度凝练,教师在教学中要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感受,启发引导学生感受古文的语言,用有效的方法训练学生。可以说,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是学习文言文的一把钥匙。但诵读时应注意句读,注意理解它的意思,注意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不是死记硬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诵读指导。引导学生根据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揣摩其停顿、轻重、语气和节奏等。特别是那些较易读错的多音字、通假字,初见面的新古词,意思复杂的长句,还有句读等都是训练学生感知古文、形成语感的好材料。通过这些内容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文的语言结构,养成辨析句子的习惯。接着指导学生高声朗读,除读出轻重缓急和节奏语气外,还要力求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略作品内涵,让学生结合“课前提示”、课文注释及有关工具书,疏通文义,划出不理解的句子,让学生多做些探究性的工作,教师有的放矢、进行讲析,在真正弄清文意的情况下,再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
(2)应该按照文章阅读的规律和方法“解读”。由于语言的古今演变,读文言文必须面对的就是语言的疏通理解问题。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之一就是积累一定的文言词汇和文言知识,为以后独立进行课外阅读打下良好基础。但是,语言的积累不是简单地等同于对课文的随意“肢解”,而是在对课文进行语言分析的过程中培养文言意识和语境意识,能够站在历史的角度理解古今词义的异同,能够根据语境合理推断词义。
(3)还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只有把自主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有自行消化的时间,在愉快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力也有所提高。文言文教学最容易走入“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误区,其结果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吃力,因为课堂缺少探索和研究,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知识掌握不牢。文言文教学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自己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教师不必顾虑这样组织教学会影响教学进度,也不要担心自己准备的知识没有全部传授给学生,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在课堂中得到充分启发,学生的能力是否在课堂中得到培养和提高。这里的学生自读不是盲目自读,而是有针对性地阅读,是教师提出有关知识让学生进行重点阅读,或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疑难问题。这样的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自主学习不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而且会发现教师发现不了的问题,将课堂引向深入。
在文言文教学中,让人文情感走进课堂,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文言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文言文也要上出人文情感,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中,情感上产生共鸣。《触龙说赵太后》一文的教学中,有同学就课文内容理解提出了疑问:“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怒,而恐太后玉体之有郄也,故愿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旧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针对触龙的发话,太后的回答令人费解,对一个老臣,太后的态度怎么那么高傲,爱理不理呢?应作何理解?此问触及文言文的人文情感,提问质量很高。对这一问题教师绝不能就此轻松绕过,敷衍回答。我让学生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明确太后的回答,语气生硬,回答极不情愿,对触龙的提问,不愿正面加以回答,是因为她担心旁人会提出让自己最疼爱的长安君到敌国去做人质,爱子之心使然,这正微妙地表现了人物当时当地的心理。
因此,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按一定的阅读规律和方法解读文言文,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以人文情感触动学生,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品位。
参考文献:
[1]刘莉.浅析高中文言文教学[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6(12).
[2]吴基西.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J].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16(8). [3]杨云萍,胡瑞秀.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价值目标的偏离 .中学语文教与学.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