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中学生的读书无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现代中学生的“读书无用论”

近来不时地听到人们议论读书的价值,主要存在两种相对立的观点:一是读书可以提高人的修养;另一种自然就是读书无用了。十年的寒窗苦读,十年的教书生涯。80后的我一直以为读书就是至纯至美的事,读书能入乎其内,能出乎其外;读书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人生的超脱;读书能学会做人,能学会处世,能令我思想致远;读书能明辨是非,能修心养性,能感受生活的美好……所以我热爱读书,也热爱教书育人这份高尚的职业。

日前,和学生在网上聊天。为了了解学生近期的心理动向,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我特别化名与学生交谈,一个很优秀的女生跟我说:现在上课很无聊,找不到方向,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老师每天都讲大道理,但是她总是将信将疑!虽然她很乖,学习成绩很优秀,但是对未来却很迷茫。学生说如果可以的话,她宁愿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听了她的话,我一时语塞,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如果我告诉她我对读书的感悟,我觉得很抽象,怕她理解不了,毕竟她还是一个八年级学生。同时我也深感不安,到底是什么样的环境给了我的学生这么消极的人生态度?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孩,为什么有这么现实,消极的看法呢?

据了解,学生身边的现实是这样的:某某人读书时是差生,但是他叔叔是当官的,所以他现在也当官了;某某目不识丁,但是现在混成百万富翁了;某某初中没毕业,但是现在靠旁门左道发达了,建了这个小镇最高最漂亮的楼房,出入高级轿车代步……邻居的哥哥三年前考上了一本,当时还摆了10桌升学酒呢,现在毕业两年了,经历了艰难的择业,现在在广东觅到一份质检员的工作,工作很辛苦才领了1500元的月薪。这些现实是造成我的学生不安定读书的因素之一,难道现在的知识真的那么贬值吗?这么一来,谁喊一声:“读书无用”,很容易形成强烈的共鸣。对于读书无用论,我曾经几度徘徊,几度矛盾……最终我不否认有些人不读书也能靠自己的能力和机遇混得很好,但是人生那么漫长,

我们又怎能侥幸的靠运气和偶然成就自己的目标呢?而教育是给我们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创造自己的一种必行的方式和渠道!

时值当下社会中受过教育的人,差不多都是从应试教育走出来的,潜意识中对如此教育有一种集体性的排斥心理,读书的价值能如此被外在功利价所影响,“读书无用论”能轻易被挑起,值得我们深思!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一方面我要求我的学生用功读书,我用自己的经验告诉学生学习的优点和好处。现在是知识经济的社会,我教育学生要做个积极进去,不断更新自己的人。另一方面,我的学生也受社会的不良因素的影响,要不就是应付老师和家长;要不就是得过且过,没有积极性,不会主动去探索学习。学生宁愿花大把时间在网络游戏和虚幻的小说上,也不愿意花一点点精力在学习上。对此,我们有时真的束手无策,无可奈何了!缘何学习的价值都要建立在功利之外呢?读书自有它的价值所在,而且它的价值是无以论比的。但是这并不是要求读书的级别越高越好,更不是鼓励每个人都去考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等等。一个人在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标,不断的为此奋斗到底,那么他就是个了不起的人!因此,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确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之后,为这目标不断的去读书学习!

国人似乎总对“读书”的“用处”非常敏感,很小的由头就会引爆“读书无用”的讨论。拿到司诺克大赛冠军的丁俊晖一句“打球有钱赚,读书有啥用”,就引起社会整体性的“读书无用”共鸣;盖茨辍学成富翁的经历在本国没引起什么议论,在中国一再成为“读书无用论”的论据;几个农村学生毕业没找到工作,很迅速地归结到“读书”无用上。我们的“读书信仰”何以如此脆弱?

“读书”是民间对“教育”的通俗化表达。“读书信仰”的脆弱折射出教育对社会多元价值整合力量的式微。一种成功的教育,是能形成一种独立的、不易受社会其他功利价值影响的价值判断,凝聚起社会对“读书”坚定稳固的信仰,有足够的影响力把分裂的社会群体牢固凝聚在一起。我的看法是,新时代的教师不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应当把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和人格作为重点!如果教师个人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没有经历过人生之中真正的成

功和失败,而只靠书本上的教条知识去传授知识,就无法真正教出好学生,无法真正给学生一些切实真切的教益。在人生的道路上,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培养我们的质量来的更为重要:健康的质量;学习的品质;自信的品质;乐观的品质;积极的品质;修复创伤的品质;坚韧的品质;仁慈的质量;宽容的质量;还有很多很多这些东西能让我们在做一个平凡人的时候,也能做一个优秀的平凡人。聚于“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共识下,不因一时的利益损失而动摇。

我们的教育似乎很容易受到社会功利价值观的影响,没读书就出人头地、毕业了没找到工作、北大才子街头卖肉,这些新闻事件能轻易动摇人们对读书的信赖。我想,问题首先应该出在教育不公上,如果我们的教育足够公平,读书能超越既有的贫富差别和权力资源成为每个人平等向上流动的渠道,社会自然会形成一种坚定的教育信仰。如果向上流动仍然要靠权力和关系,仍然依靠贫富的代际转移,读书的效用也就被边缘化了。毕竟是商品经济社会,凡人都很难深入其内去了解读书的神圣意义,看到的还是表面现象多。如果只是一味的宣传读书的优点和好处,根本不能说服得了世人,毕竟大家有目共睹,权利和背景才是走上上流社会的捷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农村人的背景和生活质量肯定相对较差。所以他们祈望知识改变命运,因而辛苦的培养大学生……如果仅仅是就业问题暂时得不到解决就灰心丧气,那么根本不值得为

此类人辩驳;但是如果在共同的起跑线上,看到的却是权利和背景的转移和交换,那么他们肯定对“读书无用”深有体会!这种情况更加加深了贫富分化,富者更富,贫者更贫。这么一种情况使“读书无用”得到更多人的认同了!

现在国家实行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并对贫困的寄宿生发放生活补贴。说明现在教育普及化,总体提高国人的素质修养成为了一大宗旨。如果我们的教育做到足够公平合理,社会竞争足够合理合法,能任人唯贤。那么构健和谐社会肯定不再是梦想和奢望!

教育成本相对于社会平均收入的高昂,也滋生了公众对“读书信仰”的浮躁心态。在一个教育成本相对低的社会中,一个家庭不需要多大的付出就能送孩子接受教育,他们对读书之“用”就不会有那么迫切的回报心态,能以一种从容平和的心理接受暂时的利得利损,坚守“知识终究会改变命运”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