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拜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乡土中国》一书,感触颇深。在对于本书的阅读过程当中,我一度是感到相当困惑的,以至于在第一遍的阅读过程中,我一口气囫囵吞枣般地看完了以后,云里雾里的,对于书中的内容,竟是一点儿感觉和想法也没有。无法,我去找了一些别人写的有关乡土中国的分析和书评,看完了以后,再去阅读原书,这才有一点自己的感悟与理解。在写自己的这篇读书报告的过程中,我在写到相关章节的内容时,又把原书翻了一翻,发现不同时候,看同一内容,我的理解与思考也是不同的。所以,这篇读书报告,也许格式上会略显松散,而因为是个人读书的心得体会,一些理解和思考也许会不尽正确,恳请老师指正。

第一部分,本书脉络梳理。

说实话,如果说费先生的另外一部代表作——《江村经济》是他关于微观社区调查研究方法的实践应用,那么《乡土中国》则是依据实践的经验所总结出的总体框架。该书代表了他研究方法的转向,从微观的视角中跳出来,进而从宏观的角度审视整个社会,分析社会的整体架构,提出自己的普遍模式理论。因此,《乡土中国》的阅读,我感觉一开始是有点晦涩难懂的,里面涉及到的很多是理论方面的东西。所以首先,有必要对本书的脉络进行一个梳理。

《乡土中国》共有十四章。论述了中国乡土社会中种种现象,根深蒂固的观念与传统,以及这些东西对于社会,人的反作用。

一.中国社会的乡土性。

作者在第一章《乡土本色》开篇一句就是“从基层上看,中

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由此定下了本书的核心论断。以后的

内容,无不是围绕着中国社会的“乡土性”这一特征来讲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传统社会,农业占主导地位,农业的发展需要土地,所以人口就以土地为中心而聚集。而

土地是不可能移动的。由此,就决定了乡土社会里,人口的

流动必然是不频繁的。进一步说,依靠农业生存的人们是粘

着在土地上的,因此乡土社会就具有稳定性。中国传统的农

业社会,不像美国,实行的是机械化管理,精耕细作、自给

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样,就决定了传统的乡

土社会,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每家每户都能够自给自足,商品的交换与买卖就显得多余了。所以,在后面的内容里,作者依据乡土社会稳定性与独立性的特点,进一步论证得出,商业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难以得到充分发展。

乡土社会的稳定性与独立性,其显著表现形式之一,就是,

生活在这个圈子里的人,互相都是熟悉的。一个家里有个什

么婚丧嫁娶啊之类的,左邻右舍都是知道的,要做人情的。与此同时,生活在这个圈子里的人,他们对于自己生活的环

境也是熟悉的。而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对乡土社会的冲击,原先生活在乡土社会里的人有些会离开自己所熟知的乡土

社会,进入到城市生活当中,因为他们对于城市环境的不熟悉,也许会做出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于是,进城的人们,就会被讥笑为“土气”,是“乡下人”。

作者在第二章《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中,从乡土

社会的层面来批驳推行“文字下乡”的人所持的认为乡下

人不识字是因为“愚”的观点,进而根据第一章所述的生活

在乡土社会里的人,对于他们生活圈子里的人和事都是熟悉

的这样一个论断,推导得到,在乡土社会里,很多时候,文

字的使用有其局限性。我个人看来,《文字下乡》和《再论文

字下乡》这两章与后面的内容联系并不十分密切。也许是作

者插进去讲的一个关于乡土文化推广层面的个人抒怀。

二.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

很多人认为,费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一个新的概念——“差序格局”的提出,是一大创举,是对中国传统人伦关

系的一种精妙的概括。作者在《差序格局》一章中,将中西

方社会进行了对比。他将西洋社会的类型称为“团体格局”,若干人组成一个个团体,就像一捆捆扎起来的木柴;将中国

乡土社会的类型称为“差序格局”,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像一个水波纹一样,按亲疏远近向外扩开一圈圈的社会圈子。这种差序格局中的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

的分子那样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

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愈推愈薄。作者把社会关系的这种

一轮轮波纹之间的差序称为人伦。中国人讲究人伦——君臣、父子、夫妇、长幼……讲的是一种差等关系,这种种差等关

系各自有它们应该遵守的规则。在这种差序格局里,个人与

他人的交往便是以“人伦”为基础的。当个人以自己为中心,“推己及人”,形成一圈圈的社会圈子时,这圈子是可大可

小具有伸展性的。人们往往根据其实际需要而相应扩大或缩

小其圈子的范围。正因如此,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的概

念是模糊的,小的时候父母子女是一个家,大的时候可以囊

括伯叔等,甚至大至整个家族。但是无论这圈子如何伸展收

缩都只局限于父系一方的范围内,这是中国传统父系社会的

特点。

将焦点从人际关系转向社会

会群体上,我们会发现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族是一个很

显耀的社群,在乡土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家族从

结构上包括家庭,最小的家庭也可以等于家族。它不但承担

生育的功能,而且也担负着政治、经济、宗教等其它社会功能。

三.乡土社会的秩序维持。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

不相同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礼治“的社会,这里的礼,并

非所谓的“文明”,“慈善”,“善良”等等,而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对的。而在乡

土社会里,这些礼是怎么来的呢?我们可以认为是经过一代

一代的传承而遗留下来的,人们已经惯于遵守的并被认为是

对的一些传统。礼的推行并不依靠暴力和权力而是依靠教化。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因此,在一个变迁的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而作

者一开始就已经说了,乡土社会相对来说是静止的,变迁很慢,这也就为礼治提供了存在的温床,并且生生不息。

乡土社会自有自身的一套礼治秩序。长期的教化把外在的

规则转化为了人们内在的习惯,人们遇到问题,习惯于从传

统道德中寻求解决的途径,而非是法律。而在传统乡土社会里,人们是本能地抗拒打官司,以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的。这在我们看来,似乎是不可理喻的,甚至会认为乡土社会里

的人简直是野蛮,抗拒现代文明。但是,作者在这里给我们

阐释了这样一种“无讼”的观念存在的合理性。在乡土社会里,必有一些人和事不容于传统道德,但是随着新的司法制

度的推行下乡,这些本来不容于乡土伦理的人和事却从此找

到了一种新的保障,他们可以不服于乡间的调节而诉诸于法律。这个时候,法律制度就成了包庇这些败类的保护伞了,这与乡土社会是格格不入的。最后,作者的结论是,要推行

司法下乡,务必要使民众做好思想和心理上的接受与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