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学习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学习与思考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农村人民公社发展的合理性
首先,1958年全国制定了四五八的计划,就是粮食产量突破四百斤、五百斤、八百斤。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一直是想过好日子,加上一五计划的成功,让人们看到了过上好日子的希望,当时的条件下能够吃饱吃好就基本上算是好日子了。而嵖岈山又是一个旱涝频繁的地方,想要发展粮食产量,兴修水利也是必然的趋势,兴修水利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修完之后就有涉及到如何资源分配,那么要解决当时的资源分配问题,就要施行统一资源分配,统一劳动力调动,建立大社就成了当时的大势所趋,在加上当时一些人们的意识,包括越早接受上级的政策就是正确的选择,所以建立大社的想法被全票通过。
公社建立之初,好多资源能够统一的调用,减少了许多资源分配方面的问题,在加上一些当时人们对共产主义的认识还不充分,心中充满着对共产主义的向往,干劲很足。人们的积极性高,自然就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场面。
农忙时间为了节省大家吃饭的时间,为了解决人们吃饭的问题,于是出现了农忙食堂。公共食堂得到大家的肯定,因为公共食堂到时间就把大家的饭做好了,大家吃饭不用在发愁了。在加上毛泽东的大力赞扬,所以农忙时食堂很快就变成了常年食堂。
二人民公社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来讲,就是一些领导对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解不深和一
些错误的宣传,给人民一个错误的导向作用。前面说了人民公社建立之初的目的本身就是好的,因为在当时它解决劳动力调动和资源分配方面的问题,但是领导这对于创建这个两万多人的大社之后,将如何管理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只知道共产主义是天堂,人们公社是桥梁,对于如何过桥,这座桥梁是否一定能通往共产主义,谁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一些基层的领导者对于什么是共产主义,到底要建城什么样的社会也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面。基层领导肯定是一个集体的导向,他们的宣传和决策在一定程度上要影响地下的群众。而在他们对于共产主义的理解,只是停留“共产主义就是公有制,所有东西都是大家所有”这个层面上,对于何时能够建成社会主义,更是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甚至有的认为几个月就可以达到共产主义。正是这些太多的不了解和过度的错误宣传,才导致最后大家都是怀着一颗炽热的心,在元脱离实际的情况下,还没能过冷却下来。最后逐渐演变为人们大跃进。
第二,就是建设人民公社的没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自己政策,大多东西都是照搬的来的。比如当时成立大社之后要建立什么样的管理体制,设立什么部门,当时都是按照中央的部门划分照搬过来的,中央有什么部门下面就有什么部门,甚至连武装部都有。还有就是在村里创办大学,这听着是一件好事,但是村里创办的大学,大学里的系主任就是一个养猪的,经济学教授也只会小加九,这些听着也着实好笑。在农村公社里施行军事化编排,在闲暇时间还要搞什么军训。
第三,过于集中的集体制度。前面说公共大食堂本来是好的,节
约了劳动力。但是在公共大食堂发展的过程中,人民财产开始像集体集中,人民不能拥有自己的任何财产,但是人民需要生存,需要物质基础,而这些所需的东西自然就要从集体财产中分配,但是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根本不能满足人民按需分配的需求,集体共有财产不能满足集体需求的时候,自然就要加强一些强制政策,一些硬性指标。到后来发展演变成军事化编排,甚至男女分开住集体宿舍,早晨听号声上工,并且制定一些过于强制性的政策,包括每天必须出勤28天,不需外出,严格服从集体政策要求等等。在这种政策下生活,什么共产主义,什么按需分配都是骗人的,人民没有了自由,一切只能按照强制规定完成。人民按需分配的梦想,恐怕也仅仅能成为按照强硬的政策分配。
第四,上层急于建成共产主义,加快了建设步伐,下层一味迎合上层,盲目跟风,上层和下层逐渐脱节,上下层之间缺乏了一个信息反馈机制。一五计划提前完成,在加上当时苏联的飞速发展,使上层领导认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步伐是完全有可能的。于是就提出了各种计划,其中包括粮食产量翻番,钢铁产量翻番,国民生产总值翻番等等。当时在人们的眼中只有越早的接受上级政策,才是越好的选择,所以这些计划等很容易的就被没有阻力的接受了。在建设时期,作为一个基层的领导,要想证明自己的能力,要想向上爬升,那就是要做点政绩出来,也就是首先要把上级的事情做好,可做到的事情,努努力就可以做好,但是不能在当时的时期实现的事情办,比如粮食产量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就要翻几番。既然上级领导是要一个客观的数字,
实际中不能实现那么我们伪编一个数字不就行了,于是就开始出现了高产田,开始可能是小范围内的,但是好的消息肯定会被逐级上报,因为只要是还有上级的领导,都想向上级证明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政绩。这样高产田的消息很快就扩散到了全国。既然有人已经做得很好了,要想证明我们做得比他更好怎么办,那就只能做出更惊人的数字,于是粮食产量的数字很快的就在全国范围实现了大提升。
刚才说的是下级向上级汇报,上级看到惊人的成果,心里自然会高兴,认为这样的政策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然后他就会在这个政策的基础之上,在进行新的内容。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些惊人的数字背后能有多大的水分,也没有能够建立一定的调查机构,看看这些东西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就这样在错误的信号下,进行建设路线,开始可能还能够发展,但是当他们的承受力再也达不到政策要求的时候,前面所积累的东西都会全面的崩溃。
第五,有些政策实施的范围过大。比如全民大练钢运动,大办铁路运动等等。对于一些地区根本就没有炼钢的资源,或者是有资源没有炼钢的能力,但是却被施行统一的政策。刚才说了下层一直是出于一个迎合上层的状态。即使上面制定的政策下面没有能力完成他也会想办法完成。强行实施的情况下必然会产生错误,于是出现了,像嵖岈山一样的情况,全社的青年劳动力全部都去大练钢铁,只留下一些老弱病幼,到了秋收的时候,没有足够的劳动力,使粮食浪费在地里,以致到来的大饥荒。
三从人民公社中学到的东西
其实学习历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学习一些经验,对于个人来说,不想从政,也不想学习太多政治方面的东西,现在作为一个小小的班长,我想现在学习的这一点东西能够帮助我把班长当得更好一些我感觉目的也就达到了。
从中学到的东西我归结了一下几点
第一,就是和辅导员保持正确的信息反馈,尽量避免做一些假的东西给他,其实辅导员好多时候也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发展的更好,同时也是要做出他的“政绩”给上级看,所以在有一些辅导员分配下来的任务,我们最好把最真实的结果给他,即使这些东西不是他想看到的,因为只有给他一个正确的信息,告诉他这些任务实施后的结果是什么样子,他才能对以后做出正确的选择。其实最后所有的结果都会落实到我们自身。
第二,在班级内部搞改革的时候,不要着急实施过多的东西,其实好多时候想要改变一个班级,必须要一点点的来,不能急于求成,因为好多东西他都有自己本身的惯性,改的太快了,阻力必然也会增大。反而会适得其反,本来出于好意,最后却造成了,不好的结果。
第三,不要给整个班级体制定太多的集体要就,要鼓励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个人情况都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不能给他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评价他们,在大学里,每个人都是要为自己发展。其实每个人都是好的,只是价值观不同,不能以学习或者某个反面就给一个人定位。其实做班长的最后能够让他们每个人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