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81心理学分析

8681心理学分析
8681心理学分析

心理学

一.单项选择

1.(A 认知)是指人民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2.(B 教育心理学)以下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属于心理学的基础理论领域的。

3.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叫(B 心理测试法)

4.科学心理学诞生于(B 1879年)。

5.(A 冯特、铁钦纳)用研究化学的方法来研究心理现象。

6.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意识的状态(C 创作)。

7.上课时,大家都很自然地把目光集中到一个突然走进来的人身上,这种注意属于(A 无意注意)。

8.在同时进行几项活动时,一个人能自如地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上,这是(A 注意的分配好)。

9.当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时,脑电波(B β波)。

10.梦境出现在个体哪一个睡眠阶段(C 快速眼动阶段)。

11.解释梦的代表性观点不包括(B 生物学观点)。

12.催眠最早在18世纪由(A 麦斯麦尔)。

13.个体觉察到刺激存在的最低强度是(A 绝对阈限)。

14.我们对光的感觉体验取决于它的三个物理特征,它们是(C 波长、强度和纯度)。

15.(A 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周期性振动的次数,它决定了高音这一听觉维度。

16.(C 邻近原则)是指空间上比较接近的刺激物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17.有两张图,第一张图上是一个妙龄少女,第二张图是在第一张图基础上的可以看作老妇也可以看作少女的两可图。但我们盯着第一张图看很久之后,再看第二张图,我们很大程度上会将第二幅图也知觉为少女。这种现象称作(B 知觉定势)。

18.单眼线索又称为(B 图形深度线索)。

19.随着视野向远处延伸,物体的分布密度会呈现逐渐增加的现象。这线索是(C 纹理梯度)。

20.时间知觉具有四种形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C 对时间的计算)。

21.将一根木棒斜入水中,看起来木棒弯曲了,这是(B 错觉)。

22.保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是(A 感觉记忆)。

23.根据(B 记忆的内容)分类,记忆可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24.记忆过程分为编码、储存和(C 提取)三个阶段。

25.采用“部分报告法”研究图像记忆的心理学家是(B 斯伯林)。

26.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包括语义编码和(A 表象编码)。

27.短时记忆的广度为(B 5-9)个项目。

28.记忆过的内容在头脑中留下一部分,有一部分不能回忆或再认,属于(A 部分遗忘)。

29.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可供遵循的复习策略不包括(B 机械重复)。

30.(B 精细加工)就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应用已有的图式和知识使新信息合理化。

31.思维的主要特点包括间接性、目的性与问题性和(A 概括性)。

32.根据思维运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思维分为(C 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33.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利用熟悉的逻辑规则去寻求问题解决方法的思维称(B 聚合思维)。

34.(C 综合)是在思想中把组织成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组合为整体的过程。

35.(A 表象)是指事物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大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36.根据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将想象区分为(B 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37.问题解决的情景由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和(B 操作)组成。

38.(A 算法)是指解题的一套规则,它精确地指出解题的步骤。

39.“钥匙是开锁用的,手机是打电话用的”,这样的思维方式叫做(B 功能固定)。

40.美国心理学家(A 吉尔福特)提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

41.创造性思维具有四个重要特征:新颖性、流畅性、灵活性和(B 精致性)。

42.语言的特征包括结构性、(C 产生性)、意义性和社会性。

43.语言的基本语言单元被称为(A 音位)。

44.(B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语义构成单元,是词的构成要素,因此也称词素。

45.心理语言学家研究词汇识别时最常用到的方法是(C 词汇判断任务)。

46.影响句子理解的因素主要包括句子类型、(A 词序)、语境和语义。

47.语言的产生包括构成、转换和(B 执行)三个阶段。

48.将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属于(C 执行)阶段。

49.情绪是由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B 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的。

50.情绪具有(A 适应)、动机、组织和交流功能。

51.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人的情绪分为基本情绪与(B 复合情绪)。

52.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叫做(B 应激)。

53.姿态表情可以分为身体表情和(B 手势)两种。

54.美国心理学家(A 阿诺德)提出了情绪的评定-兴奋学说。

55.(B 情绪调节)是个体对情绪内在过程和外部行为所采取的监控、调节。

56.根据情绪的不同特点可将情绪调节分为修正调节、维持调节和(B 情绪调节)。

57.心理学家(B 格罗斯)提出了情绪调节的过程模型,将情绪调节过程分为两阶段。

58.动机具有动力性、(A 指向性)、隐蔽性、活动性和维持性等特点。

59.(A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60.提出需要层次论额心理学家是(C 马斯洛)。

61.不属于社会性动机的是(A 饥饿)。

62.实验发现,“饥饿中枢”和“厌食中枢”在(C 下丘脑)。

63.(B 驱力)是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减少驱力,恢复机体平衡。

64.美国心理学家赫尔认为驱力分为(B 原始驱力)和获得性驱力。

65.(A 韦钠)提出两维的因隐模式。

66.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是(B 班杜拉)。

67.(C 内部动机)是在没有奖赏和压力的情况下,个体的目的指向活动本身,可以激发行为,使人们得到情绪上的满足,从而产生成功感。

68.以自我奖赏的方式激励或维持自己达到某个标准的行为过程是(B 自我强化)。

69.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属于人的(A 一般能力)。

70.(C 创造能力)不属于按能力功能划分的。

71.英国心理学家(C 斯皮尔曼)认为智力可以分为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

72.(B 自然探索智力)是多元智力理论中提出的第八种智力。

73.(A 流体智力)是指人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74.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类型、发展水平和(C 表现早晚)三方面。

75.(A 遗传素质)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

76.“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是对人格(A 独特性)的描述。

77.“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明了人格的(A 稳定性)。

78.从气质类型来说,“活泼可爱”是(B 多血性)类型的表现。

79.(B 性格)是经常出现的、习惯化的、从本质上最能代表一个人人格特征的态度和行为。

80.乐于助人、勤劳节俭、严于律己等说明的性格的(C 态度)。

81.自我调控系统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B 自我监控)构成。

82.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的是(A 本我)。

83.(B 首要特质)是指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人格特质。

84.“亲其师而行其道”说明教师(C 人格表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85.(A 社会认知)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的知觉、储存、推测与判断。

86.个体对自己未来的想象和预期就是(C 假定的自我)。

87.社会态度表现在人们的(B 信念)、情感和有目的的行为中。

88.分享。合作、助人等属于(B 亲社会行为)。

89.习性学的代表人物是(A 洛伦兹)。

90.(A 从众)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的行为或行为变化。

91.“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明了影响人际吸引的(C 相似性)因素。

92.在(A 友谊)关系中,双方互相喜爱并寻求彼此相伴。

93.根据斯腾伯格的爱情三成分理论,只有亲密成分,缺乏激情和承诺的是(B 喜欢)。

94.在学术研究中使用统计标准,将心理健康水平在整个人口的分布看作(A 正态)分布。

95.以下哪一项属于幸福的评估方法(C 自我报告法)。

96.以下哪项活动不容易产生沉浸体验(B 闲逛)。

97.以下哪一项属于常见的心境障碍(C 抑郁发作)。

98.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始于成年早期的人格障碍是(A 偏执型人格)。

99.建立辅导关系的前提是(C 温暖)。

100.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会谈技巧(C 讲理)。

二、判断题

1.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社会科学。(×)

2.咨询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正常人。(√)

3.实验者操作的变量称为因变量。(×)

4.自我具有执行功能,协调本我、超我与现实需要。(√)

5.意识是一种觉知,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机能,是一种心理状态。(√)

6.当人们处于注意状态时,意识内容比较清晰,因此,注意等同于意识。(×)

7.注意的特点是指向性和分散。(×)

8.任何难以成眠的想象都是失眠。(×)

9.催眠是比较浅的睡眠。(×)

10.一切更为高级、复杂的心理过程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11.视网膜上分布着感光细胞,包括视杆细胞和是锥细胞。(√)

12.知觉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

13.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稳定称为知觉的整体性。(×)

14.物体远时,辐合角度变小,物体近时,辐合角度变大。(√)

15.在判断时间上的准确性上,视觉最好,触觉次之,听觉最差。(×)

16.在某种意义上,记忆就像是一台电脑。(√)

17.人们关于家庭住址的记忆属于程序性记忆。(×)

18.复述是使短时记忆信息保存下来的有效方法。(√)

19.回忆是指人们对感知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20.在愉快情绪下识记的词,在心境好时回忆成绩最好。(√)

21.遗忘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具有积极意义。(√)

22.遗忘最严重的时刻是在记忆完成后的最初时刻。(√)

23.形象思维是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基础的思维活动。(√)

24.产生创造思维的关键是多看多思。(×)

25.如果不能抽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就无法对这类事物进行概括。(√)

26.表象的特征包括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

27.想象具有预测和计划的功能。(√)

28.在任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要严格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选择策略和检验策略的步骤进行。(×)

29.启发式策略也可以称为经验规则,它不能保证问题一定得到解决。(√)

30.思维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31.创造性思维是多重思维的结晶。(√)

32.准备、酝酿、顿悟、验证是创造性思维的四个阶段。(√)

33.顿悟是指问题解决者似乎一下子找到了问题解决的灵感。(√)

34.思维功能是语言的基本功能之一。(√)

35.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36.字是语言中科院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37.词的使用频率低,对词的觉察阈限就高,识别的时间就长,体现了单词识别的词频效应。(√)

38.语言的基本层次结构单元从低到高依次为句子、词、语素、音位。(×)

39.人们日常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是词。(×)

40.图式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成。(√)

41.语言的生成包括口头语言的生成和书面语言的生成两种形式。(√)

42.情绪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

43.基本情绪可以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类。(√)

44.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是情绪表达的非言语形式。(√)

45.美国生理学家坎农认为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

46.原因调节包括情境选择、情境修正、注意转换和认知改变。(√)

47.控制和修正策略也叫情境选择策略。(×)

48.注意转换策略包括分心和专注两种策略。(√)

49.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50.社会需要是人类特有的需要。(√)

51.动机强度越高对行为的影响越大,工作效率越高。(×)

52.生理性动机也可以称为基本动机。(√)

53.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54.诱因是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

55.成功和失败的因果归因是成就活动过程的中心要素。(√)

56.人们行为的决定因素是内驱力。(×)

57.培养胜任力是激发学生内部动机的方法之一。(√)

58.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和违规表现,惩罚是必要的手段。(√)

59.良好师生沟通的要素包括真诚、接纳、包容三个。(×)

60.能力是人要完成一种活动所需的基本条件。(√)

61.能力与知识,技能之间是辩证同于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62.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强调了智力包括创造能力。(√)

63.能力中各种成分的发展达到顶峰的时间都时25岁左右。(×)

64.青壮年是人生的黄金时代,但并不意味着这个年龄阶段之外就不能有成就。(√)

65.遗传对智力的影响力在成长后期较为明显。(√)

66.生物因素是能力发展的阳光,环境因素是能力发展的土壤。(×)

67.人格是天生的。(×)

68.人格是由许多成分和特质的“总和”构成。(×)

69.相同气质类型的人不可能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

70.场独立型-场依存型是根据人对外界环境的依赖程度不同而划分的。(√)

71.主题统觉测验和罗夏墨迹测验都是常用的投射测验。(√)

72.恃强性、激进性属于卡特尔16种根源特质。(√)

73.自我实现是个体生而具有的内在潜力。(√)

74.子女的人格特征与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75.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的。(√)

76.社会刻板印象是不合理的。容易产生认知偏差。(×)

77.美国心理学家将自我概念称为“自我图式”。(√)

78.理想自我即是应该成为的自我。(×)

79.态度与行为之间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

80.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助人行为的核心动机是活的奖赏、避免惩罚。(√)

81.亲社会行为属于有助于种族持续生存的特质。(√)

82.决定助人行为的第一步是个人责任判断。(×)

83.反复玩暴力游戏会提高儿童攻击性人格形成的可能。(√)

84.害怕被拒绝会导致从众行为的发生。(√)

85.群体规模越小,个人月容易发生从众行为。(×)

86.人家吸引的力量源于人类的归属需要。(√)

87.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一种内在感受和内在标准。(√)

88.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

8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以增加幸福感。(√)

90.急性应激障碍出现在个体遭受突如其来的。严重精神打击后的一小时之内。(√)

91.心理辅导面对的主要是学生的学习问题。(×)

92.真诚就是说实话。(×)

93.心理辅导的最终目的是助人自助。(√)

三、案例分析。

1.中古时期,欧洲的理发师都持有兼营医疗事业的执照。当时,有个女巫、、、、、、后来,分析只有毛地黄花有治疗心脏病的功效。

(1)理发师在多次配药后最终只用毛地黄花治疗心脏病,这一过程属于心理学中的(C 问题解决)

(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不包括(D 检验结果)

(3)以下棋为例,入股下棋者每一步棋前都先考虑所有可能的棋步,并通过计算选择能够最大概率保证获胜的一步,这种问题解决策略是(A 算法策略)

(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不包括(B 问题表象)

2.朱元璋当了明代的开国皇帝后,每天山珍海味,美酒佳肴总觉无味、、、、、、样样味道都有,就是没有香和鲜。

(1)明明是很难喝的残羹剩饭,当年却觉得是“鲜美无比”的珍珠翡翠白玉汤的原因是(B 当年饥渴难当,有强烈的生理需要)

(2)当上皇帝,可以说朱元璋实现了(C 自我实现)需要。

(3)马斯洛需要层理理论中的第三层次需要是(B 爱和归属需要)

(4)以下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C 学习动机越强,越有利于学习)

3.一项有关高中生的双生子研究,共有1700名学生施测了《加州心理调查表》(CPI),结果表明在这一人格量表得分上,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相关要高。

(1)该研究说明(B 遗传因素对人格特质的形成具有相当大的影响作用)

(2)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说明(B 父母的言行和态度对孩子人格特质形成的影响更大)

(3)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不包括(D 成年经历)

(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遗传因素决定了人格的最主要方面)

4.“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多愁善感、感物伤人、才思出众的女子。

(1)林黛玉的气质类型属于(D 抑郁质)

(2)为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反应迅速而有力,但是脾气急燥、易于冲动、准确性差,描述的是哪一种气质类型(A 胆汁质)

(3)以下税法不属于粘液质的是(D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活泼型)

(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胆汁质的人注定比抑郁质的人成就更高)

5.地震突然而来时,许多人眼睛发楞,脸色发白、出汗发抖,有人大声哭泣、尖叫、高呼、惊慌、奔跑、抱头。在经过地震后,当被问起当时经历,说话的语气会变得低落,语速会变缓,谈到遇难者时脸色不自觉地暗淡,甚至能听出悲伤的感觉。

(1)经历灾难是人们发抖,奔跑、抱头等行为属于情感表述中的(B 姿态表情)

(2)眼睛发楞,脸色发白属于情感表述中的(A 面部表情)

(3)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语调表情的是(D 脸色暗淡)

(4)以下税法不正确的是(C 同一个姿势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是相同的)

6.国王让金匠做了一顶新的纯金王冠。但他怀疑金匠在金冠中掺假了。可是,做好的王冠无论从重量、、、、、、当他宣布他的发现时,金匠目瞪口呆。

(1)阿基米德在洗澡时想到测量金子是否被掺假的方法,叫做(B 顿悟)

(2)顿悟属于创造性思维过程的(C 第三)阶段。

(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创造性思维的表现(D 运用新理论)

(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即使对事物没有浓厚的创新兴趣,也可以成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

7.小王打电话订餐,在电话薄上找到餐饮公司的电话为49101997,默念几遍后开始拨号,碰巧对方忙音。稍等片刻后小王在拨打是发现已经忘了刚才的号码,只能在查一遍然后拨打。(1)小王订餐的这个过程,包括哪种记忆类型(B 短时记忆)

(2)以上材料中,小王为了更好地记住电话号码采用的方法是(A 复述)

(3)短时记忆系统有两个主要功能,以下说法哪一种是其中之一(B 是感觉登记和长时记忆之间的缓冲器)

(4)以下关于记忆系统的说法哪一种是不对的(D 组块是一种信息的组织和编码,它只依赖与当前的认知资源)

8.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有人在一部商业电影的放映过程中将可口可乐和吃爆米花的信息插入镜头中,由于他们闪现的非常快,以至于人们根本意识不到这些信息的存在,但是,通过连续6周的播放,据说电影小卖部里这两种商品的销售量直线上升。

(1)材料中电影商人的行为,运用的是心理学中的(A 阈下刺激)

(2)个体察觉到刺激存在的最低程度是指(C 绝对阈限)。

(3)衡量感觉敏感性的两个指标是(C 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人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对任何刺激都能做出反应)。

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人类心灵深处,有许多沉睡的力量;唤醒这些人们从未梦想过的力量,巧妙运用,便能彻底改变一生。」——澳瑞森·梅伦 一个人的个性与成长经历和接受的教育以及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更是深远的。没有人在世界上是一座孤岛,在人际交往中,心理学将大有用处。 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现代人不能忽视的问题,无论是个人心理疏导、原生家庭教育、职场人际关系…都应该尝试运用心理学去介入及疗愈。心理学不仅让人更认识自己,更了解人性,更帮助人际交往有困惑的人。 因此,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不仅可以有助于自处、与他人相处,更能运用它们分析社会现象及个人性情背后的原因。从而帮助自己在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时,能拥有智慧的判断。 本期特别推荐,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每一个都发人深省。懂心理学的人,更懂世界。 01 帕金森定律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曾长期调查研究,写出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种选择: 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 自己只需发号施令,他们也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两个助手若无能,就会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02 破窗效应 心理学将一种现象叫「破窗效应」:一个房子若窗户破了,无人修补,隔不久,其它窗户也会莫名其妙被人打破;一面墙,若出现一些涂鸦没清洗掉,很快墙上就布满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 正如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会不好意思丢垃圾。若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人就会毫不犹疑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总结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总结

————————————————————————————————作者:————————————————————————————————日期:

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生活中的事例,阐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答: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1)有效的说服。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2)树立良好的榜样。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3)利用群体约定。研究发现,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态度。教师则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形成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4)价值辨析。研究者认为,人的价值观刚开始不能被个体清醒地意识到,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奖励有物质的(如奖品),也有精神的(如言语鼓励);有内部的(如自豪、满足感),也有外部的。虽然对惩罚的教育效果有不同看法,但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还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一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 联系中学教学实际,试论述成败归因理论及其教育意义。答: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推论这些行为原因的过程。归因理论的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就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韦纳认为,学生在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进行归因时通常会归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这四种主要原因,并且,学生的归因过程主要是按照控制源、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来进行。根据控制源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和外部的;根据稳定性维度,可将原因分成稳定和不稳定的;根据可控性维度,又可将原因分成可控的和不可控的。韦纳认为,每一维度对动机都有重要的影响。控制点维度与个体成败的情绪体验有(稳定性维度与个体对未来成败的期望有关。可控性维度既与情绪体验有关,又与对未来成败预期有关。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因此,教师在给予奖励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联系其学习进步与努力程度状况来看,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在学生付出同样努力时,对能力低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奖励,对能力低而努力的人给以最高评价,对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给以最低评价,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及其教育意义:答: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如果个体能够成

心理学案例分析68556

老师课件上的案例 一位母亲,与女儿关系日益紧张,她感觉和女儿越来越无法沟通。女儿高三,很聪明,只要努力就会考出很好的成绩,但是,她平时经常看电视、上网,我看着很着急,我说她,她却说“我有打算,你该说话的时候不说,不该说时偏要说”。在孩子上初三时,发生过一件事:数学老师要她去老师家补课,因为女儿的数学成绩不错,而且住的又比较远,就没有去,可从这以后,老师总是挑她的毛病,于是她向妈妈述说,希望妈妈能找老师评理,可妈妈没有去,并告诉她:“你各方面努力做好,老师就不会再批评你了”。至此,女儿认为妈妈软弱,不关心她。结果,女儿数学成绩下降,中考没能考上重点高中。高中时,女儿得知同桌的母亲对孩子关怀备至,心里更是不平衡,回家后经常找碴和妈妈争吵。有时候她明明考了80分,却偏偏告诉妈妈自己不及格,并说”你不用把我想的太好,也不用把我想的太坏”。妈妈说“只要你生活没有遗憾,就是妈妈最大的满足”;女儿说:“遗憾早就有了,现在说什么还有什么用?晚了,已经来不及了” 试请你从心理学的角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如何帮助这位母亲? 原因:独立性与依附性的矛盾; 建议:首先,妈妈要摆脱“无法沟通”的观念,要将女儿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在表达方式上应采用平和舒缓的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将自己对女儿的关怀、理解以及对女儿所受的心疼表达出来,采用各种灵活轻松的方式与孩子沟通 1. 我们在听一场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报告时会觉得时间过得非常快,而在有急事等公交时却 觉得过得非常慢,这是为什么?其原因是:(1)因为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与性质是影响知觉的因素。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短;而事件发生的数量少,性质简单,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一个报告,如果内容丰富、生动有趣,人们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快。(2)个体的兴趣和情绪也是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以及能引起积极情绪体验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出现对时间的低估。相反,对厌恶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好慢,出现对时间的高估。在期待某种事物的时候,会觉得时间过得慢,出现时间的高估。在有急事等公交车时却觉得时间过得非常慢,就是这个原因。 2. 用心理学的知识解释我们在看电影时,为什么眨眼和眼动的时间不影响我们知觉的连续性?记忆系统由三个成分,分别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保持感觉刺激的瞬间映像,其保持时间不超过一秒或两秒。虽然信息的感觉记忆中保存的时间很短,但却很有用。我们看电影时,眨眼很眼动的时间不影响我们知觉的连续性,就是因为我们有感觉记忆在起作用。 3. 人们常常有这样的经历,一个非常熟悉的事物,用时却怎么也记不起来,可过一会时间以后,却又突然想起来了。从心理学上讲,这是为什么?从心理学上讲,遗忘可以分两种:一时不能再认或重现叫永临时性遗忘,这是一种假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重现叫永久遗忘,这是真遗忘。平时我们非常熟悉的事物在一个特定时刻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过一会以后却又突然想起来了,这种现象就是一种临时性遗忘也称为假遗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干扰或紧张,过了一会,当紧张被解除或干扰被排除后,回忆或再认自然也就顺利实现了。 4. 当被问到钥匙的用途时,我们最先想到的是它能开锁,而想不到钥匙还可以做导线等其他一些用途。这种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中是怎样解释的?在心理学中,上述心理现象被称为功能固着。即人们习惯性地赋予某种物体以某些固定的功能,而忽略该物体其他功能的一种倾向。具体说就是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品的一种习惯用途后,就很难堪出它的其它用途。因为钥匙最惯常的用途就是开锁,所以人们看到钥匙时最先想到的是它能开锁,而不易想起它的其它功能。 5.有些有关狼孩或者猪孩的报道,当小孩出生后,被狼或野猪等刁走,在狼群或野猪群中长大,等他们被解救出来以后,发现他们的智商比正常环境综长大的同龄孩子低得多。请从心理学上分析这种现象。心理学研究证明,影响智商发展的因素是相当复杂的,不仅遗传是影响智商发展的重要因素,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以及实践都是影响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早期干预对于促进儿童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作用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在不同的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丰富的舰艇刺激、母亲的抚爱等都会促进儿童早期智力的发展。学校教育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影响智力的发展。其中最明显的方式就是通过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影响智力的发展。智力的发展更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起来的。遗传因素为智力的正常发展提供了一个自然的物质基础。先天就有脑缺陷的儿童,他就不可能有超常的智力。先天的遗传只是提供一种潜在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最终实现还要受到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实践的影响。狼孩或猪孩又正常德遗传因素,他们具有智力正常发展的潜在可能性,但他们脱离人类社会以后,在狼群或野猪群中长大,失去了家庭环境、学习环境以及实践环境影响,得不到家庭的关爱和社会生活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也不能参与实践,所以他们的智力发展就要受到严重的阻碍,当他们被解救出来以后,智商会远远低于正常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 6.我国古代医书《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请用心理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答题要点:(1)《内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说明情绪情感具有健康的功能,能够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2)情绪的左右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的各种疾病。例如,许多心因性疾病与人的情绪失调有关,如溃烂、偏头痛、高血压、哮喘、月经失调等。有些人患癌症也与长期心情压抑有关。积极而正常德情绪体验尸保持心理平衡与身体健康的条件。 7.小娟生性柔弱,又在一个宠爱她的家庭中成长起来。当有一天老师因为它做事磨蹭而批评她后,小娟无

实验心理学重点(来自2008级辅修班)

注:最近找到一个中文的‘实验心理学重点.doc'文档,这个文档来自2008级辅修实验心理学课堂,可能是某个同学或任课老师自己总结出来的提纲,我把它上传到2009辅修班的共享文件夹,供大家参考。其中的大部分内容我的ppt文件中都有(会随着课程的深入逐步讲到),没有的东西不要求掌握,期末考试也不会考(期末考试的范围不出我的ppt文件)。 另,除了主要教科书外,本课程中文参考书可以选择: 舒华、张学民、韩在柱《实验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首选) 张学民、舒华《实验心理学纲要》 朱莹《实验心理学》2000版本 范老师 实验心理学重点 实验设计是重点 1.实验的含义 从观察发展的历史看来,实验实质上就是一种观察。只不过和自然观察不同,它是一种人为操纵和控制现象发生条件下的观察,能说明因果性关系。所以一般将广义的观察包括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而狭义的观察特指自然观察。 实验研究(操纵和控制) 非实验研究(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的定义) 2.自变量的操纵 (1)如何操纵自变量的变化? 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依次取一些不同的点,然后观察在这些不同值的条件下,相应的因变量的值有没有差异。如果有差异就说明因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即它们之间有因果关系。如果没有差异就说明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没有影响。当然前提是对其它有关变量进行控制。 上述在自变量取值范围内的一些不同的点就是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实验研究中在确定自变量之后,就应该进一步确定自变量的水平了。 (2)自变量水平的确定问题 自变量的水平可以是性质上的差别,也可以是数量程度上的差别。自变量至少有两个水平,以便研究者操纵自变量的变化。 如果实验者因特定的目的而选取自变量的几个特定的水平,这时候称之为固定水平。如果实验者因一般的目的而随机抽取自变量的一些水平,这时候称之为随机水平。心理学研究中大部分是前者。即使探讨自变量和因变量一般关系的时候,心理学家也通常采用固定水平的方法。所以实际上心理学研究中,水平的选取基本上都是由实验者特定选取。 自变量的水平选取一般都是参考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目的来确定。如果没有资料,还应该通过预实验来确定。 (3)自变量的操作性定义 有些研究中自变量的定义是比较具体的,可以直接观察和测量,比如一些刺激变量。但有些研究中自变量的定义却是比较抽象的,不能直接观察和测量。对于前者,我们可以方便的确定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对于后者则比较困难。所以有必要对后者进行操作性定义。 操作性定义就是将抽象的定义转化为可直接观察、测量的特征的过程。 3. 因变量的观测

常用的心理学现象解释

1、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2、青蛙现象: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 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 3、鳄鱼法则: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 譬如在股市中,鳄鱼法则就是:当你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 4、鲇鱼效应: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这是何故呢? - 原来鲇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很紧张,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5、羊群效应: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里走。- 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 6、刺猬法则: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与名词解释简单题与论述题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重点 客体永久性、最近发展区、学习、泛化、分化、消退、智慧技能的学习、观察学习、有意义学习、负强化、自我强化、替代强化、移除性惩罚、操作性行为、普雷马克原理、连续接近技术、认知示范、潜伏学习、学习共同体、认知结构、先行组织者、短时记忆、发现法教学模式、自我效能感、归因、正迁移、负迁移、上位学习、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教育心理学、外部动机、内部动机 二、填空题和判断重点 行动研究、描述研究和因果研究 发展的特点;教育、学习和发展的关系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的阶段 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艾尔金德的青春期自我中心主义的特点 玛西娅的自我同一性的四种状态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品德的心理结构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桑代克的试误说和学习律 强化程序 班杜拉的三元交互作用、自我效能感及影响因素 认知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托尔曼认为学习的结果是什么?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表征系统和知识获得的三个环节 奥苏贝尔有关认知结构的特点对新知识学习的影响、有关学习的分类 加涅有关学习的分类、信息加工模型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建构主义提出的教学设计模式 奥苏贝尔提出的有意义学习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中涉及的有意义学习的不同 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三、简答和论述 1.为什么说教学是科学,又是艺术? 2.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研究教育心理学对教师成长的意义。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4.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是什么? 5.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都有哪些及其各自主要观点。 6.简述桑代克的学习律。 7.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程序。 8.简述班杜拉提出了三元交互作用决定论。 9.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主要有哪些?各自主要观点是什么? 10.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顿悟的作用。 11.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哪些? 12.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型包含哪些部分? 13.先行组织者和“引课”的区别与联系。 14.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及其探索发现学习。 15.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 16.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人为因素分析准则

人为因素分析准则 一、目的 指导对生产运行中积累的人为因素事件的数据分析,提高对事件本质的认识程度,为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提供支持数据,形成事件的提前预防。 二、分析范围 公司重大质量索赔事件、对客户造成抱怨的索赔(如零小时索赔等)、其他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人身安全事件。 三、指导思想 人为因素分析准则的指导理念是结合业务管理流程(BPM)思想,挖掘每个事故/事件背后的工作流程,分析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然后针对子系统,利用HFACS(“瑞士奶酪“模型)(图1),进行人为因素分析,确定各子系统原因之间的关系,实现事件重现,为改进提供支撑数据。 四、分析步骤 1.明确事故/事件背后的工作流程(子系统)及其关系。针对客户关注的由公司原因造成的航空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其他人身安全事件,首先确认事件背后的促使系统失效的流程,该流程可能是由多个环节或子系统(A1、A2…)按照一定的顺序(时间和空间)组成的。 2.分析各子系统涉及的原因,利用HFACS对子系统进行人为因素分析(图 表 1 各子系统漏洞分析 3.确定各根原因之间的关系,其属性应该包括所属子系统、原因1、原因2 五、分析结果 根据以上信息,进行原因结果分析。原因结果分析应该明确差错还是违规,并根据分析的结果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对于差错不应该追究人员责任。 六、数据保存 通过步骤1各环节或子系统(A1、A2、、、)的关系和表2原因关系,即可实现事件重现,为风险评价和安全预警提供有用的数据.

附件 HFACS 图1 基于HFACS的事故分析模型 图2 事故/事件原因分析二维图

HFACS术语详细释义 1.不安全行为(G)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系统存在问题的直接表现。这种不安全行为分为两类:差错和违规。(l)差错包括有技能差错G(1)、决策差错G(2)和知觉差错G(3)。技能差错G(1):漏掉程序步骤,维修技术不足,工作时注意力分配不当等。决策差错G(2):可能由于经验不足,缺乏训练或外界压力等造成,也可能理解问题不彻底。如周期压力下判断错误,决策失败等。知觉差错G(3):即一个人的感知觉和实际情况不一致,如由于工作场所光线不足引起的视觉错觉等。(2)违规故意或者说主观不遵守确保产品安全的规章制度,分为习惯性违规G(4)和偶然性违规G(5)。前者是组织或管理人员常常能容忍和默许的,常造成工作人员习惯成自然。而后者偏离规章或工作人员正常的行为模式,是不被允许的。 2.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F) 不安全的行为的前提条件指出了直接导致不安全行为发生的主客观条件,包括操作者状态,环境因素和人员因素。 (l)操作者的状态能影响并经常影响人的工作绩效,包括精神状态差F(3)、生理状态差F(4)和身体/认知局限F(5),如精神疲劳,失去情境意识(指一个人在信息处理过程中,通过理解和判断,精确的感知环境变化和对未来发展的预知能力),工作中自满等属于精神状态差。生病、缺氧,身体疲劳或服用药物等引起生理状态差。当操作要求超出个人能力范围时会出现身体/认知局限,同时为安全埋下隐患,如视觉局限、休息时间不足、体能不适应等。(2)HFACS将环境因素分为两大类:物理环境F(6)和技术环境F(7)。前者指工作者周围的环境,如工作间温度、噪音、照明、有毒气体等。技术环境包括人机操作界面特征、工卡检查单编排等情况。 (3)人员因素强调个人的准备状态F(2)和班组管理F(1),因为班组活动常为许多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创造前提条件。例如在维修过程中,任务交接沟通不畅、缺少团队合作等问题属于班组管理不良。没有良好的休息、班组带班教育培训不足、滥用药物等属于个人准备情况不足。 3.不安全的监督(E) (l)监督不充分E(1)是监督者或组织者没有提供专业的指导、培训、监督等。若组织者没有提供充足的培训,则工作者的操作技能将不足,出现差错的机率必然增加。 (2)计划不适当E(2)包括这样几种情况:值班人员配备不当,工作指令时间不足(AOG),或长期高负荷工作,没有为工作者提供足够的休息等。计划不当会使的出错的几率加大。(3)没有纠正问题E(3)指的是管理者清楚人员、培训和其他相关安全领域的不足之后,仍然允许其持续下去的情况。 (4)监督违规E(4)指的是管理者或监督者有意违反现有的规章程序,如默许未经授权的人员执行相关工作等。 4组织影响(D) 组织层的差错属于最高级别的影响,这种影响通常是间接的、隐性的、深远的,其改正的代价也很高,但是却更能加强系统安全。一般来说,组织影响包括三个方面: (l)资源管理不当D(1)主要指组织资源分配及维护决策存在的问题,如人力资源、资金设施等管理不当、过度削减安全相关的经费诸如此类。 (2)不良的组织氛围D(2)可以定义为影响工人绩效的多种变量,包括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政策。比如信息流通传递不畅、以加班多少衡量个人绩效、过于强调惩罚等都属于不良的组织氛围。 (3)组织过程漏洞D(3)主要涉及组织里运营过程中的行政决定和流程安排,如公司制定的工作程序存在缺陷或不完善,或制度欠缺等。

考研实验心理学知识点(6)

考研实验心理学知识点(6) 第六章知觉 知觉的定义 知觉(perception):是在刺激直接作用于感官时产生的;是指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是人类认知活动过程的开端。 一、知觉的基本问题 知觉不仅是对到达大脑特定区域的感觉系统中神经冲动的简单传递,而且也包括对外部刺激的内部表征和意识。 知觉是从到达我们感受器官的刺激中抽取意义的过程。在这一点上,我们把知觉看作是问题解决的过程。 (一)直接和间接知觉 直接知觉,以Gibson为代表,把知觉看作是从环境中提取相关信息的直接过程。 间接知觉,以Gregory为代表,认为知觉是较为活跃的和主动的过程,是当前呈现的外部刺激和大脑中已经存在的对外部世界的内部表征两者之间的匹配过程。 在当代认知心理学中,间接加工过程具体体现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对立的过程。 自下而上过程(又称数据驱动过程)认为,知觉加工是从组成图形或事物的最简单的、最基本的成分开始的。 自上而下过程(又称概念驱动过程)认为,知觉加工中较高级的、整体的和抽象的水平影响低级的操作和运行。 (二)意识和知觉 知觉过程中关于意识的关键问题是:对感觉经验赋予意义的过程是否是在自动地、没有言语意识参与下进行的? 对于盲视的研究为意识和知觉的关系提供了实验依据。 盲视是用来描述没有意识到知觉存在时盲区所产生的视觉能力。 盲视研究中最著名的神经心理学病例是对DB所做的研究。 二、知觉组织的高级过程 (一)图形与背景(知觉的对象性) 图形具有iexcl;事物iexcl;±的特性,边界形成轮廓。 图形看起来离观察者较近,在背景的前面。 图形看来更明显、更好记忆、更具深刻性。 对图形和背景的区分是知觉组织的最基本的环节。 (二)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理论(知觉的整体性) 格式塔心理学的组织原则:接近性(proximityornearness)相似性(similarity)连续性(goodcontinuation)共同性(commonfate)对称性(symmetry)封闭性(closure)组织作用的测量 (三)形状知觉的拓扑学研究 拓扑学研究的是在拓扑变换下图形保持不变的性质和关系。 所谓拓扑变换是一对一的连续变换。在拓扑变换下图形保持不变的性质被称为拓扑性质。

心理学中的十大效应

心理学中的十大效应 专题简介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同任何事一样,它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意义。因此,正确地认识、了解、掌握并利用心理效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蝴蝶效应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Lorenz)认定他发现了新的现象:“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又称“蝴蝶效应”,亚洲蝴蝶拍拍翅膀,将使美洲几个月后出现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 蝴蝶效应说的就是“一件事”对结果的影响,就象只改动了一点数据计算的结果都会相差十万八千里。 详细阅读 ?什么是"蝴蝶效应"? ?为什么会有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与环境污染有什么关系呢? ?请问“蝴蝶效应”中的蝴蝶到底在哪扇的翅膀? 木桶效应 一只木桶,里面可以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根木板。这就是著名的"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是什么?还有哪些效应? ?何谓木桶效应? ?在实际的生活中,短木桶效应和扬长避短

到底哪个更具有优势一些? 羊群效应 一个羊群(集体)是一个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如果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还有更好的青草。详细阅读 ?什么叫羊群效应? ?什么是扎堆效应谁能告诉我谢谢 鲶鱼效应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由于沙丁鱼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原因就是他的鱼槽里有一只鲶鱼。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详细阅读 ?什么叫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与培哥效应的联系 ?鲶鱼的生活习性?“鲶鱼效应”说法的由来? 晕轮效应 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详细阅读 ?什么是“晕轮效应” ?恋爱中出现严重晕轮效应的名家还有哪些? 第一印象效应

教育心理学部分常考的28个简答、论述题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教育心理学部分常考的28个简答、论述题 让小伙伴们久等了,教育心理学的简答、论述题今天终于抽空汇总出来了,只是提醒一下小伙伴,有的题我提供的仅仅是答案要点,回答的时候不能太简单,简答题也要适当阐述一下,论述题就多阐述一点,这些毕竟是主观题。 这些题有的跟其他资料或教材提供的答案不太一样也很正常,你可以选一个版本记住,如果你能综合多个版本整一个你认为更好的答案也是不错的噢。 其他没汇总的在讲课时点到的具有出简答和论述题潜质的那些题,也要适当关注,多学习总是有好处的,尤其是基础知识已经掌握很好的同学,扩大一下知识储备的量也是不错的。 后期的复习可以做一些知识的深加工,提高知识储备的质量,也要多做一些题去增加自己对知识的运用和理解,并提高答题能力。 为大家汇总这些内容,是方便大家复习,不过用对方法、多学习、多努力才是走向胜利的必然途径。大家考试完,考的什么知识点记得发给我噢。另外大家也要注意调整身心状态,不可过度焦虑、过度透支心力和体力。祝大家顺利圆梦! 一、心理发展有以下四个基本特点: (一)阶段性(质变)与连续性(量变) (二)定向性与顺序性; (三)不平衡性; (四)个体差异性。 二、加涅根据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类: (1)智慧技能;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指向环境,使学习者能处理外部信息。(2)认知策略;对自己认知活动的监控 (3)言语信息;陈述观念的能力 (4)动作技能;动作操作能力 (5)态度。对人、事、物的选择倾向 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又称观察学习理论,创始人是班杜拉。 班杜拉认为人类学习最重要的形式是观察学习。并把观察学习分为四步(四个子过程):注意、保持、复现、动机。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和先行因素的影响。结果因素就是强化。他把强化分为三种: 直接强化,通过外部因素对行为结果予以强化 替代强化,看到别人的行为结果得到奖励而受到强化 自我强化,自己的行为符合内化的标准,受到自我的肯定 四、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问题答案的学习方式。 1、优点 (1)提高学生智慧潜能,培养直觉思维 (2)激发学习兴趣 (3)有利于掌握发现的方法和探究的方式 (4)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保持与提取 2、发现学习的缺点 (1)适用范围有限,主要适用自然科学 (2)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发现需要、发现经验,并树立有效的假设,并不适合所有学生。(3)耗时不经济,不宜在短时间内传授一定数量的知识和技能。 (4)对教师的知识素养和教育机智、技巧、耐心等要求很高,一般教师很难掌握。 五、发现学习的步骤 (1)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2)使学生对问题体验到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以激发其探究的欲望。 (3)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

实验心理学重点(附内容)

Lecture 1 导论 1、冯特、艾宾浩斯对实验心理学的贡献和影响 冯特: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生理心理学原理》是近代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最重要的著作。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而转变成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独立科学。 艾宾浩斯:通过严格的系统测量来研究记忆。打破冯特的“不能用实验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宣言,以自己作被试进行了著名的记忆实验。开辟了实验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Lecture 2 科学心理学 1、掌握实验范式的概念,熟悉一些常用范式,如习惯化范式、stroop effect等 实验范式是指按照某一比较公认的路线或观点所采取的研究方向或研究步骤。 “按既定的用法,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范式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可模仿的成功的先例。 实验范式实际上就是相对固定的实验程序。用途,第一,是为了是某种心理现象得到更清晰准确的描述和表达,第二,是为了检验某种假设、新提出来的概念。 习惯化范式:习惯化是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去习惯化是指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又会增强。用来探讨新生儿和婴幼儿的感知觉、注意等。 Sstroop effect:Stoop发现red green blue grayyellow,这些单词分别用这五种颜色写出来,但单词的意义和颜色相矛盾,比如,用红色写的“green”。让被试逐个将这些单词的颜色读出来,这叫唱色;让被试将单词读出来,这叫念字。发现唱色明显较慢。80年代以后,传统的Stroop效应与启动效应等范式结合而形成了新的实验范式:Stoop范式。 2、科学的方法的特征 在经验观察的基础上对心理行为现象的解释,具有可重复性和自我校正性。 心理研究也遵循科学探究的步骤。 科学方法的优越性(两个原则): A、强调经验观察:采用一定方法,系统观察现象,获得资料。“实验”的方法 B、提供了帮助人们判断知识和信念正误的程序,公开的、可以自我校正。观察所得组织为理论,并可检验或证伪。 3、理论的概念、功能及理论与实验的关系 理论:解释多个事件或关系的一组相关表述。 功能:为数据的系统化组织提供框架;依靠理论对实验结果作出预测。 与实验的关系:

个常见心理学效应

1、“破窗效应” 美国斯坦福大学家詹巴斗进行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摆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他把车牌摘掉了,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给人偷走了,而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2、“狄德罗效应”,(也称为“配套效应”)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寻找感觉,总觉得家具颜色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仍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于是就把这种感觉写成了一篇文章《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两百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把这种现象称作为“狄德罗效应”,也称为“配套效应”。 3、蝴蝶效应 什么是蝴蝶效应?1979年12月,洛伦兹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 4、“鲶鱼效应”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但是当渔民将捕捞的沙丁鱼运回渔港时,发现大多数的沙丁鱼已经死了,死鱼卖不上价,怎么办呢?聪明的渔民想出了—个办法,那就是将沙丁鱼的天敌——鲶鱼与沙丁鱼放在一起。每当渔民出海捕鱼时,总先准备几条活跃的鲶鱼,一旦把捕获的沙丁鱼放入水槽后,便把鲶鱼也放入水槽,鲶鱼因其活力而四处游动,偶尔追杀沙丁鱼,沙丁鱼呢,则因发现异己分子而自然紧张,四处逃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卷 1、第一个系统的论述教育心理学,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纳D加涅 2、离下课还有10分钟,这时候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老师说:“如果大家认真听课,我就免去今天的额外作业”。学生开始认真听课了。老师采取的措施是()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3、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并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成分是()。 A学习需要B认知兴趣C学习目的D学习理想 4、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 A 场独立型 B 场依存型 C 冲动型 D沉思型 5、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布鲁姆 C朱志贤 D柯尔伯格 6. ()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在教学中提出程序教学思想。 A桑代克 B斯金纳 C班杜拉 D皮亚杰 7、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鲜活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8、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任务难度”三种因素中,属于内部可控制的因素是( )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度 D以上均不是 9、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的、需要思维卷入过多,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10、某学生背一篇古文,读8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再读() A 2遍 B 4遍 C 6遍 D 8遍

《心理学》案例分析题举例

案例分析题举例,供参考! 1. 我们在听一场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报告时会觉得时间过得非常快,而在有急事等公交时却觉得过得非常慢,这是为什么 其原因是:(1)因为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与性质是影响知觉的因素。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短;而事件发生的数量少,性质简单,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一个报告,如果内容丰富、生动有趣,人们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快。(2)个体的兴趣和情绪也是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以及能引起积极情绪体验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出现对时间的低估。相反,对厌恶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好慢,出现对时间的高估。在期待某种事物的时候,会觉得时间过得慢,出现时间的高估。在有急事等公交车时却觉得时间过得非常慢,就是这个原因。 2. 用心理学的知识解释我们在看电影时,为什么眨眼和眼动的时间不影响我们知觉的连续性 记忆系统由三个成分,分别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保持感觉刺激的瞬间映像,其保持时间不超过一秒或两秒。虽然信息的感觉记忆中保存的时间很短,但却很有用。我们看电影时,眨眼很眼动的时间不影响我们知觉的连续性,就是因为我们有感觉记忆在起作用。 3. 人们常常有这样的经历,一个非常熟悉的事物,用时却怎么也记不起来,可过一会时间以后,却又突然想起来了。从心理学上讲,这是为什么 从心理学上讲,遗忘可以分两种:一时不能再认或重现叫永临时性遗忘,这是一种假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重现叫永久遗忘,这是真遗忘。平时我们非常熟悉的事物在一个特定时刻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过一会以后却又突然想起来了,这种现象就是一种临时性遗忘也称为

心理学中的各种效应大全

心理学中的各种效应大全 1、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阻碍。但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这样的现象我们叫它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所谓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就是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2、从众现象 一则笑话这样说到:一日闲逛街头,忽见一长队绵延,赶紧站到队后排队,唯恐错过什么购买紧缺必需品的机会。等到队伍拐过墙角,发现大家原来是排队上厕所,才不禁哑然失笑。这就是从众闹出的笑话。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用通俗的话说,从众就是“随大流”。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 3、晕轮效应 许多青少年因崇拜某位明星的某些特征,比如长相啊,歌声啊,于是就不顾一切模仿明星的行为,搜集他们用过的一切东西。这其实就是晕轮效应在作怪。晕轮效应就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倾向,即人们在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或坏的印象后,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的其他方面的特征。平时说的“爱屋及乌”就是晕轮效应的一个 突出表现。 4、异性效应 心理学家曾在一次测试中发现,男性在男、女同桌就餐地要比单纯男性就餐时要文明许多,这是由于大多数人在异性面前更注意自己 的言行。 5、马太效应 《圣经·马太福音》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富翁给他的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去做生意。一年后他召集仆人想知道他们各自赚了多少,其中第一个人赚了十锭,第二个人赚了五锭,最后一个人用手巾包了那锭银子,捂了一年没赚一个子儿,这位富翁就命令后者把那锭银子交给赚钱最多者。该书第二十五章说:“凡有的,还要加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汇总

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生活中的事例,阐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答: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1)有效的说服。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2)树立良好的榜样。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3)利用群体约定。研究发现,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态度。教师则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形成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4)价值辨析。研究者认为,人的价值观刚开始不能被个体清醒地意识到,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奖励有物质的(如奖品),也有精神的(如言语鼓励);有内部的(如自豪、满足感),也有外部的。虽然对惩罚的教育效果有不同看法,但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还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一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 联系中学教学实际,试论述成败归因理论及其教育意义。答: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推论这些行为原因的过程。归因理论的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就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韦纳认为,学生在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进行归因时通常会归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这四种主要原因,并且,学生的归因过程主要是按照控制源、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来进行。根据控制源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和外部的;根据稳定性维度,可将原因分成稳定和不稳定的;根据可控性维度,又可将原因分成可控的和不可控的。韦纳认为,每一维度对动机都有重要的影响。控制点维度与个体成败的情绪体验有(稳定性维度与个体对未来成败的期望有关。可控性维度既与情绪体验有关,又与对未来成败预期有关。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因此,教师在给予奖励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联系其学习进步与努力程度状况来看,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在学生付出同样努力时,对能力低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奖励,对能力低而努力的人给以最高评价,对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给以最低评价,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及其教育意义:答: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如果个体能够成功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和冲突,就会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