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
主讲人:王丽荣
输液是临床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为一名护士必须掌握输液的理论和技术操作,正确评估病人的身心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输液过程中的反应和并发症。使病人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应举行和了解反应的种类过敏和药物不良反应等鉴别。
一、发热反应:
是输液常见的一种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多由于输液器和药品不合格,环境不洁,无菌操作不严格使致热物质进入体内引起。
1、临床表现:发热反应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表现为发冷、寒
战和发热。轻者体温在38℃左右,于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体温恢复正
常,重者初起寒战,继之体温可打40℃以上,伴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
2、护理措施:
(1)减慢或停止输液,通知医生。
(2)监测生命体征,并每30分钟量体温一次,直至病情平稳。
(3)对症、寒战时加盖被或热水袋保暖、高热时给市物理降温。
(4)按医嘱给抗过敏药或激素。
(5)保留余液或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室作细菌培养,
(6)预防,输液前严格检查药液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无菌有效期,防止政热物质进入体内。
例:二次冲水封口的问题。
二、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
与输液速度过快,输液量过多有关。
1、临床表现:输液中,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哆嗦、咯分红色泡泡样
痰。
严重时泡沫痰液以口鼻涌出,两肺可闻及温罗音。
2、护理措施:(1)立即停止输液,及时与医生联系,配合抢救,安慰病人。(2)协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重,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脉负担。
(3)加压给氧,可使肺泡内压力增高,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同时给予20%~30%乙醇湿化液,,因乙醇能降低肺泡内泡沫
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迅
速缓解缺氧症状。
(4)按医嘱给予镇静剂,扩血管药物和强心剂(如详地黄)利尿利等。
(5)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呼吸。
(6)必要时用止血常进行四肢轮杂(适当加压),以阻断静脉四流,但动脉血流的通畅,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侧肢体的止血带,
可有效地减少静脉器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
带。
(7)预防: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对有心、肺疾病的病人以及老年、儿童尤应慎重。
三、静脉炎
常于长期输入高浓度和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输液导管长时间留置,输液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有关。
1、临床表现:病人输液部位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
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人等全身症状。
2、护理措施:(1)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95%乙醇或50%硫酸镁进行
湿热敷。
(2)进行药短波理疗。
(3)合并感染时,遵医嘱给予全身或局部抗生素治疗。
(4)预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
用,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要有计划的更换
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四、空气栓塞:
常于大量空气经静脉输液管进入血凝循环有关。
1、临床表现:输液过程中,病变感心并压异常不适,呼吸困难,严重发泄,后
背痛伴窒息感。听诊心并压,可闻及响亮,持续的“水泡声”。
由于空气进入静脉后随血液循环经右心房到右心室,如空气量小,则被右心室压入肺A并分散进入肺小A内,最后经毛细血管吸收,因而损害小。
如空气量大,则阻塞肺A口,妨碍血流进肺内,反射性37起肺A和冠状A病率,导致急性心力衰竭,严重缺氧,可危急生命。
2、护理措施:①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配合抢救,安慰病人。
②立即为病人置左侧的位和头低足高位。(头低足高位时可增加胸内压力,以
减少空气进入V1左侧卧位可使肺A的位置低于右心室,气泡
则向上漂移到右心室,避开肺AD,由于心脏搏动将空气混成
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A内)。
③氧气吸入,市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病人的血氧浓度,纠正缺氧。
④每隔15分钟观察病人神志,监测生命体征,直至平稳。
⑤预防:输液前输液管内空气绝对排尽,输液过程中密切改变加压输液或输血
时专人守护,及时更换输液瓶,技*较粗近胸腔的静脉导管
时,必须严密封闭穿刺点。
输液故障及排除法
1、溶液不滴:①针头滑出血管时,应另选静脉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②针头*血紧贴血方壁调正针头位置
③针头堵塞:另选V变换针头重新穿刺。
④压力过低:提高输液瓶位置。
⑤静脉痉挛:可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注射部位上端血管,以解除痉挛。
2、取下输液瓶(倾斜、使插入瓶内的针头露出液面,待溶液缓缓流下,直至滴
管内液面露出1/2,再将输液瓶执行架上。
3、滴管液面过低:夹管下端输液管,接压滴管,迫使液体充满1/2滴管后再恢
复滴注。
4、滴管内凝面自行下降:检查输液装置有无漏气和裂隙情况存在,必要时更换
输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