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中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转型中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建设

摘要:大众文化是反映现代工业文明成就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一种市民文化,它在当代中国的产生和崛起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大众化回归和多元化进程,并且作为市场经济的文化基础和文化条件有力地推动了市民社会的形成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此外,大众文化还产生了良好的“文化”大众的主体效应,塑造了大众新的生活与人格,促进了大众素质的发展。但大众文化在中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要兴利除弊、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指导和建设,其基本对策是对大众文化进行人文提升和科学改造,促进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良性互动与有机整合。

关键词:大众文化;社会转型;特征描述;结构功能

大众文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才正式产生和崛起的一大文化形态。虽然它产生的时间很晚,并且不可避免地尚带有许许多多不足与缺陷,不少人至今仍对其持批判与否定态度,但大众文化一经产生便显示了其旺盛的生机、活力及其强大的社会效能,极大地影响甚至改变了广大国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活动面貌。本章将就大众文化的含义和特征、社会功能及建设方略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大众文化的概念与特征描述

大众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一个相对晚出和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文化形态,它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以城市大众为主要消费对象并通过现代媒体广泛传播的文化形式,诸如通俗文学、娱乐活动等等。从大众文化的内容、功能和传播主体上看,它既是同与其共时态的体现执政党意识形态和为国家所倡导的主流文化、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精英文化相区别和对应的,也是同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各种民间文化、通俗文化有着一些原则差异的。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城市和市民化特征。大众文化本质上是随着现代城市的出现和在工业社会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市民文化。从大众文化最早产生于西方的历史原因来看,现代城市的出现可以说是其基本的前提条件和依托。因为近代化以后的现代城市既是政治经济中心、也是文化中心,它不仅代表着先进的工业文明和生产扩散着先进的工业产品,而且也代表着先进的生活方式和创造传播着一种超越于传统自然农业文明的市民文化。如果没有现代城市的产生及其工业经济社会的来临,则超越于传统自然农业社会之乡土文化的新兴大众文化也就失去了产生的经济基础和社区条件。再从大众文化的产生主体以及消费主体来看,它具有典型的市民化趋向和市民化特征。与按照血缘、地缘关系而聚集的农村居民不同,城市居民是由无数个没有血缘、地缘关系的人汇集而成的。这些没有血缘、地缘关系的城市市民的共同身份可以说是城市大众,他们的普遍的文化需要和共同的文化人格正是构成一种独特的大众文化形态的市场温床和主体条件。源于城市的大众文化作为市民文化相对于农村的传统乡土文化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明显的比较优势,因而会源源不断地向广大农村社区传播和流行。

二是科技化特征。大众文化同传统农业社会的民间文化的一大差别就是它借助和运用了大量的现代化科技传播手段。无论是影视产品制作、演唱设施、娱乐手段、广告设计、文化产品生产等等都广泛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没有现代化科技传播手段的运用,则大众文化就不可能有如此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如此高效的传播速度。

三是娱乐消费性特征。大众文化的主要功能是娱乐,大众文化产品主要就是一种娱乐消费品,它反映和满足的是人们的日常文化娱乐需要。一方面,人们作为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

的需要和条件自由地购买大众文化产品;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生产和传播者也要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维护人们的消费权益和遵守国家的产业政策与管理规定,这就使得大众文化过程表现出了显著的娱乐消费性特征。

四是普及流行化特征。大众文化反映了最普通民众的最普遍需要,具有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可能的最大量消费者,由此而必然具有高度的普及流行化特征。一部电视剧的播出万民争睹,一首歌曲可以迅速唱遍全国,这样的事例是屡见不鲜的。

五是市场化运作特征。与传统农业社会中“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那种自发性、集体性、非功利性的民间文化、通俗文化创作不同,大众文化生产具有明确的功利目的、商品属性和商业特征,它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遵循着市场机制和商业规则。大众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经营者从策划、制作、传播、推销等各个运营环节都要计算成本和收益,都会由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驱使而追逐着利益最大化价值目标的实现。

六是产业化特征。大众文化是一种产业化的文化形式。从生产的角度看,大众文化是由文化生产者、文化生产资料组成的进行着大规模、高效率、批量化文化产品生产活动的生产体系;从管理的角度看,大众文化已成为国家的重要产业部门,国家为了规范和促进大众文化发展而制定了一系列的文化产业政策和文化产业管理制度;从经济的角度看,大众文化产业吸纳了的大量就业人口、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税收,等等。由此而使大众文化具有了明显的产业化特征。

二、大众文化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大众文化包括通俗文学、报纸的消遣版面、影视娱乐、家庭肥皂剧、卡拉OK、卡通作品、MTW、流行歌曲、摇滚乐、交际舞、时装表演、选美活动、现代广告、产品包装、居室装潢等异常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它的存在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

(一)促使文化真正回归大众。大众文化是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机制的发育应运而生的,它在西方已经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但在中国却是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实行市场经济制度以后才出现的新生事物。大众文化的发展和崛起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一元主义文化发展模式,破天荒地公开肯定了广大民众的文化消费利益、尊重了广大民众的文化选择权利乃至确立了广大民众的文化主体地位,开创了社会文化回归大众的新纪元。

在中国漫长的传统自然农业经济时代,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民众不但经济能力低下、物质生活贫困,在文化上更是处于高度的无知、无缘、无权、无位、无力和失语状态,加上国家长期推行大一统的文化专制政策甚至于防民、愚民政策,因而也就谈不上有大众的文化主体地位和相对独立于官方意识形态的成型的大众文化形态。建国以后我国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其相应的单一的文化体制,国家对文化事业、文化资源、文化活动等等实行全面的统包、统揽、统管政策,不允许有不同于正统意识形态的其他文化形式存在。广大民众不仅在经济上完全依附于国家、政府和集体组织,而且在文化上也完全处于听命、受动、服从和被改造状态,其个体文化具体需要、文化主体地位及文化选择权利处于高度的被抑制、被替代状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实行从根本上结束了不承认和不尊重大众的文化需要与文化选择、不肯定和不保护大众的文化主体地位与权利的历史,开辟了文化大众化和大众文化化的新时代。究其原因是因为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是以商品生产者的相对独立为前提、以公民个人的相对独立为基础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和许多文化组织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主体,每个公民个人一方面要成为自主谋生、自主发展的劳动主体和经济主体,另一方面也相应地成为享有文化权利、进行文化选择、参与文化活动和实施文化消费的文化主体。社会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等等要实现自身价值、产生实践效应,就必须贴近大众现实生活、满足大众文化需要、尊重大众文化权利、适合大众文化理想和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