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配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块 变色 产生气体
液体药物之间的物理和化学配伍变化

因性质特殊不宜与其他药物注射 液配伍的输液:血液、甘露醇、 输液的组成 静脉注射用脂肪油乳剂 溶剂组成的改变 输液与注射液间的配伍变化 pH值的改变 多种注射液混合后,药 缓冲容量 物的配伍变化更容易发生。 注射液之间的配伍变化 离子作用 这方面的配伍变化,大多是 直接反应 配合量 由于pH值的改变而影响的。 影响配伍变化的其他因素 电解质的盐析作用 反应时间 聚合反应 混合顺序 药物与机体中某些成 份的结合
葡萄糖注射液 0.9%氯化钠注射 液
葡萄糖注射液 葡萄糖注射液 葡萄糖注射液 葡萄糖注射液 葡萄糖注射液 葡萄糖注射液 0.9%氯化钠 0.9%氯化钠注射液 0.9%氯化钠注射液 0.9%氯化钠注射液 0.9%氯化钠注射液 0.9%氯化钠注射液 0.9%氯化钠注射液 5%葡萄糖注射液
临床实例
• 奥美拉唑40mg+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 15分钟后呈现粉红色,放置渐变为深褐色。 原因分析:奥美拉唑pH为9.5~11.4,葡萄 糖注射液pH为3.2~5.5,宜溶于50~ 100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
• 临床实例:
注射用泮托拉唑从莫菲氏壶加入水溶性维 生素液中立即发生混浊。 • 原因分析:奥美拉唑、泮托拉唑极易与维 生素C、维生素B6发生降解反应产生紫色 乃至黑色沉淀物。
某院输液溶媒选择不当药物统计结果
药物名称 错误溶媒 建议用正确溶媒
泮托拉唑 奥美拉唑 依达拉奉 青霉素G钠 阿莫西林舒巴坦 骨肽 呋塞米 脑蛋白水解物 乙酰谷酰胺
化学的配伍变化
药理的配伍变化
物理和化学的配伍变化
固体药物之间的物理和化学配伍变化 液体药物之间的物理和化学配伍变化
固体药物之间的物理和化学配伍变化
润湿与液化
反应水的生成 结晶水的放出 吸湿 形成共熔物 药物间发生氧化、还原、聚 散剂、颗粒剂由于药物 合、分解等反应时,产生带色化 吸湿后又逐渐干燥会引起结块。出 合物或发生颜色变化,这些现象 产生气体是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现结块说明制剂变质,有时会导致 在光照、高温及高湿的环境中反 应更快。 药物分解失效。
胶体溶液
对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胶体溶液的分子大, 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 在血管内存留时间长 提高血压有显著效果。
常用的胶体溶液
o 低分子右旋糖酐 o 中分子右旋糖酐 o 代血浆
改善微循环 和抗血栓形 成 提高血浆胶 作用与低分子右旋糖 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 渗压、扩充 酐相似,扩容效果好, 压 血容量 输入后能增加循环血 扩大和增加循环血容 量和心输出量在急性 量 大出血时可与全血共 补充蛋白质和抗体 有助于组织修复 用。 和增加机体免疫力。
药物的配伍 渗透压及微粒
汪晶晶
• 药物配伍(Compatibility)在药剂制造或
临床用药过程中,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 混合在一起称为配伍。配伍恰当可以改善 药剂性能,增强疗效,如选择适当的附加 剂以使药剂稳定,口服亚铁盐时加用维生 素C可以增加吸收等 。
药物的配伍变化
指多种药物或其制剂配合在一起使用时, 常引起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理效应等方面
晶体溶液 的分子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血管内 存留时间短
常用的晶体溶液
葡萄糖溶液:常用5%葡萄糖溶液、10%葡萄糖
溶液。用于补充水分和热能
等渗电解质溶液:常用0.9 %氯化钠溶液、5
%葡萄糖氯化钠溶液、复方氯化钠溶液。用于补
充水和电解质,维持体液容量和渗透压平衡。 碱性溶液:常用5 %碳酸氢钠溶液、11.2 % 乳酸钠溶液。用于纠正酸中毒,调节酸碱平衡。 高渗溶液: 常用20 %甘露醇、25 %山梨 醇、25 % 、50%葡萄糖溶液。用于利尿脱水、 降低颅内压。
1/6mol ∙ L-1 (18.7g ∙ L-1)乳酸钠(NaC3H5O3)溶液
低渗溶液
• 渗透压不等的两种溶液,渗透压相对较低的溶液 称为低渗溶液 • 医学上:渗透压低于正常人体血浆总渗透压的溶液 称为低渗溶液。
高渗溶液
• 渗透压不等的两种溶液,渗透压相对较高的溶 液称为高渗溶液
• 医学上:渗透压高于正常人体血浆总渗透压的溶液称为 高渗溶液
渗透压在医学中的意义
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
• 低分子晶体物质产生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 压对维持细胞内外的水盐平衡起主要作用。
高分子胶体物质产生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胶
体渗透压对维持毛细血管内外的水盐平衡起主要作用。
晶体溶液
对维持 细胞内、 外水分的 相对平衡 起着重要 的作用, 对纠正体内 电解质失调 效果显著。
产生变化。
配伍困难 不合理性配伍变化 配伍禁忌
合理性配伍变化
可能引起药物作用的减弱和 消失,甚至引起毒副作用的增强, 不能配合使用
配伍变化的类型:
物理的配伍变化
发生了分散状态或其它物理性 质的改变,如发生沉淀、潮解、液 化、结块和粒径变化等,而造成药 物制剂不符合质量和医疗要求。 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了新的物 质,一般表现为沉淀、变色、润湿或 液化、产气、爆炸或燃烧等现象,化 学的配伍变化使药物制剂的疗效发生 改变或产生毒副作用。但有些药物的 是指药物配伍使用后,在体内 化学反应从外观上难以看出,如复分 过程互相影响,而使其药理作用的 解反应,须引起注意。 性质、强度、毒副作用发生变化的 现象,也称为疗效的配伍变化。药 物的这些相互作用有些有利于治疗, 有些则不利于治疗。
输液微粒污染
指在输液过程中,将输液微粒带 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
• 微粒污染的来源
– 主要来源于药液生产的环境,生产过程中的各 环节以及配制溶液时被污染等。 – 在药液制作过程中混入异物与微粒。如水、空 气、工艺过程中的污染。 – 盛药液容器不洁净。 – 输液容器与注射器不洁净。 – 在输液前准备工作中的污染。如切割安瓿、开 瓶塞,反复穿刺溶液瓶橡胶塞及输液环境不洁 净等。
o 血液制品
临床上大量输液应注意
• 临床上大量输液时应使用等渗溶液,以维持正常 的血浆渗透压。在等渗条件下,红细胞能维持其正 常的形态和生理活性。 • 若输入大量的低渗溶液,会降低血浆渗透压,导 致红细胞涨大乃至破裂而出现溶血现象 • 当输入大量的高渗溶液时,又会使血浆渗透压过 高,使红细胞皱缩而出现胞浆分离的现象。皱缩 的红细胞易粘在一起形成“团块”,它能堵塞小 血管而形成血栓。
临床上常用的高渗溶液有: 2.78mol .L-1(500g . L-1)葡萄糖溶液 50g. L-1葡萄糖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中含有50g . L-1葡萄糖)
正常人血浆总渗透压
• 正常人血浆总渗透压为720kPa~800kPa
• 相当于血浆中能产生渗透效应的各种溶质 质点的总浓度(渗透浓度)为 280m mol ∙ L-1 ~ 310m mol ∙ L-1所产生的渗透压。
渗透压
• 如果要阻止渗透现象的发生,可在溶液液面上施 加一额外的压力,这一压力就是溶液所具有的渗 透压。渗透压用P表示,其单位为Pa或kPa
渗透浓度
• 对非电解质溶液,其渗透浓度等于溶液的 物质的量浓度 • 对于电解质溶液,其渗透浓度等于溶液中 离子的总物质的量浓度。
等渗 低渗 高渗溶液
1. 等渗溶液
配伍变化处方的处理原则与方法
处理原则
了解用药意图,发挥制剂应有的疗效,保证用药安全。
处理方法
改变贮存条件 改变调配次序 改变溶剂或添加助溶剂等 调整溶液pH值 改换药物或改变剂型
某院静脉输液配伍禁忌药物统计结果
配伍药物 中链、长链脂肪乳+氯化钾(直 接混合) 奥美拉唑或泮托拉唑+维生素C 奥美拉唑+果糖二磷酸钠 维生素C+精氨酸 肌苷+维生素B6 胞二磷胆碱+维生素C 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 奥曲肽+胰岛素 配伍结果 脂肪乳剂破乳 变色、沉淀 变色 浑浊 不稳定,降效 降效 浑浊 降效
思考题:为什么我们在输液时必须用5%葡萄糖溶 液或者0.9%氯化钠溶液? 0.9%氯化钠溶液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红细 胞在此溶液中大小、形状不变,故称为生理盐水。 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会胀大,破裂,发生溶血, 故低渗溶液不能用作静脉输液.
大量 吸水 渗透压 水
输液微粒
输液微粒 是指输入液体中的非代谢性颗粒杂 质,其直径一般为1~15μm,少数可达 50~300 μm。
同瓶配伍药品超过5种
• 《处方管理办法》规定 • 配伍药品愈多,相互作用发生率愈高
某院同瓶配伍药品超过5种的不合理用 药医嘱统计结果
配伍药品数及名称
8种:维生素B6+维生素C+三磷酸腺苷+普通胰 岛素+辅酶A +浓氯化钠+精氨酸+10%氯化钾 7种:普通胰岛素+维生素B6+维生素C+三磷酸 腺苷+辅酶A +浓氯化钠+10%氯化钾 6种: 维生素B6+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10%氯 化钾+氨甲苯酸+奥美拉唑(入壶) 6种: 三磷酸腺苷+胞二磷胆碱+硫酸镁+醒脑静 +10%氯化钾+普通胰岛素
2.低渗溶液 3.高渗溶液
等渗溶液
• 一定温度下,渗透压相等的两种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医学上等渗、低渗、高渗溶液是以正常人体血浆总 渗透压为标准的。与人体血浆总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 等渗溶液。
临床上常用的等渗溶液有:
0.278mol ∙ L-1(50g ∙ L-1)葡萄糖溶液
0.154mol ∙ L-1 (9g ∙ L-1)NaCl溶液(生理盐水) 0.149mol ∙ L-1 (12.5g ∙ L-1)NaHCO3溶液
• 防止和消除微粒污染的措施
– 制剂方面 – 输液操作方面 • 采用密闭式一次性输液器,减少污染机会。 • 输液工作中的空气净化。 •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 认真检查输入液体的质量、澄明度、溶液瓶 有无裂痕、瓶盖有无松动、瓶签字迹清晰及 有效期等。 • 输入药液现配现用,避免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