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治疗
静脉输液治疗实践标准
静脉输液治疗实践标准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手段,通过将药物或营养液等溶液注入患者的静脉内,以达到治疗疾病或改善患者体内生理状态的目的。
因此,严格遵循静脉输液治疗实践标准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对于静脉输液治疗的药物选择要求。
在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时,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理状态,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输液治疗。
药物的种类、剂量和浓度都应当符合临床标准,并且在配制药物时要求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避免药物误配或者污染。
其次,对于静脉输液治疗的操作要求。
在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时,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保证输液管路的清洁和无菌状态。
在插管和拔管时,要求医务人员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经验,避免造成血管损伤或感染等并发症。
另外,在输液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输液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输液反应和并发症。
再次,对于静脉输液治疗的设备要求。
在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时,医务人员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输液器和输液管等设备,避免使用过期或者损坏的设备。
另外,输液设备的连接和固定要求牢固可靠,避免发生漏液或者脱落等意外情况。
最后,对于静脉输液治疗的监测要求。
在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时,医务人员应定期对患者进行输液情况和治疗效果的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对于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还应定期检查患者的静脉通畅情况,避免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严格遵循静脉输液治疗实践标准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医务人员应加强对静脉输液治疗实践标准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服务。
静脉输液治疗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治疗管理制度静脉输液治疗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为了确保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有效、合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目的1. 规范静脉输液治疗的管理,提高静脉输液治疗的合理性。
2. 降低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3. 提高护理人员对静脉输液治疗的认识,提高护理质量。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静脉输液治疗管理工作。
三、职责1. 医疗机构应成立静脉输液治疗管理小组,负责本机构静脉输液治疗的管理工作。
2. 护理部负责制定静脉输液治疗的相关规章制度,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3. 药学部负责对静脉输液药物进行管理和监督。
4. 医务部负责对静脉输液治疗的合理性进行监督和指导。
四、管理制度1. 静脉输液治疗前,应进行充分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情、药物的性质、输液途径的选择等。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
3. 合理选择输液途径,优先选择中心静脉导管,避免多次穿刺。
4.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的输液速度。
5. 加强输液过程中的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输液反应。
6. 输液结束后,及时拔除静脉导管,并进行有效的护理。
五、培训与考核1. 护理部应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2. 医务部应定期对医师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培训,提高医师的合理用药意识。
3. 医疗机构应建立静脉输液治疗的考核制度,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确保静脉输液治疗的规范性。
六、总结与反馈1.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静脉输液治疗的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 医疗机构应建立静脉输液治疗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收集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静脉输液治疗的管理水平。
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静脉输液治疗的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静脉输液治疗标准指南 2021版
《静脉输液治疗标准指南 2021版》全面解析当今医疗领域,静脉输液治疗一直是常见且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实践的积累,静脉输液治疗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文将以“静脉输液治疗标准指南2021版”为主题,从浅入深地探讨这一重要的医疗标准,帮助读者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和理解。
一、静脉输液治疗的概念及重要性静脉输液治疗是指通过静脉通道将药物、生理盐水等溶液输送至患者体内,以达到治疗疾病、纠正体液失衡等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静脉输液治疗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快速、准确、有效的特点,对患者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静脉输液治疗标准指南的重要性及更新原因针对静脉输液治疗的重要性,相关的治疗标准指南也变得至关重要。
静脉输液治疗标准指南是临床医生在实践中参考和遵循的重要依据,它规范了静脉输液治疗的各个环节,包括适应症、药物选用、输液途径、输液速度等多个方面。
随着医学科研的不断深入和临床实践的积累,静脉输液治疗标准指南也需要不断更新。
2021年版的更新主要基于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医疗环境和患者的需求。
三、2021版静脉输液治疗标准指南的主要内容1. 适应症:涵盖了静脉输液治疗适用的各类疾病和情况,如失血性休克、脱水、营养支持等。
2. 药物选用:对各种常用的药物在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指导,包括药物的选择、稀释、配制等。
3. 输液途径:指导了不同情况下的输液途径选择,包括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等,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
4. 输液速度:根据不同药物和病情,在静脉输液治疗中需要注意的输液速度和方法进行了具体的规定。
5. 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对静脉输液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处理建议。
四、对静脉输液治疗标准指南的个人理解和观点我认为,静脉输液治疗标准指南的更新主要是基于对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的关注。
静脉输液治疗标准指南 2021版
静脉输液治疗标准指南 2021版
2021年版静脉输液治疗标准指南包括以下内容:
1. 静脉输液适应症:指明了哪些疾病或情况下可以使用静脉输液进行治疗,如重度脱水、严重感染、营养支持等。
2. 静脉输液种类和配方:列出了常用的静脉输液种类,如生理盐水、葡萄糖盐水等,并给出了不同情况下的推荐用药配方。
3. 静脉输液操作规范:包括穿刺部位选择、输液器具选用、操作步骤等,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输液过程。
4. 静脉输液注意事项:包括注意预防输液并发症、避免交叉感染、严密观察输液效果等。
5. 静脉输液疗效评估指标:给出了评价静脉输液疗效的指标和评估方法,如体液平衡、血压、心率、尿量等。
6. 静脉输液禁忌症:列出了哪些情况下不能使用静脉输液进行治疗,如严重肝肾功能不全、高血钾、高血钠等。
7. 静脉输液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罗列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如静脉炎、药物过敏反应等,并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此外,标准指南还根据最新的临床研究和实践经验进行了更新,确保指南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发 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建立完善的差错事故报告和处 理制度,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定期培训提高护士技能水平
01 定期组织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 训
02
加强新入职护士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 备独立操作能力
03
鼓励护士参加专业学术交流和研讨会,了 解最新进展和趋势
04
建立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持 续改进护理质量
压迫止血技巧和时间掌握
压迫止血技巧
拔针后,应迅速用无菌棉签或纱布压 迫穿刺点,避免局部血肿和淤血。压 迫时应保持一定的力度和持续时间, 以确保有效止血。
时间掌握
一般情况下,压迫止血的时间应持续 2-3分钟。对于凝血功能较差的患者, 应适当延长压迫时间,以防止出血。
局部消毒和敷料更换频率建议
局部消毒
静脉输液治疗发展历程
初始阶段
静脉输液治疗起源于17世纪,当时主要是用于输血和补充体液。
发展阶段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静脉输液治疗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输液器材、药液 种类和质量也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完善。
现代化阶段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静脉输液治疗已经实现了智能化、精准化和个 体化,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同时,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性也得到了越来越多 的关注和重视,各种安全防范措施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06
静脉输液治疗安全管理策略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操作前洗手、戴口罩和无菌手套 使用一次性无菌输液器和注射器,避免交叉感染
穿刺部位皮肤消毒,确保无菌操作区域 定期更换穿刺部位敷料,保持穿刺点无菌状态
防止误操作和差错事故发生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药物 、剂量、时间等信息准确无误
静脉输液治疗管理工作制度及流程
静脉输液治疗管理工作制度及流程一、引言静脉输液治疗是临床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手段,其目的是通过静脉途径给予患者药物治疗,以达到治疗疾病、缓解症状、维持生命体征等目的。
为了确保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有效、规范,提高护理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及流程。
二、组织架构1. 成立静脉输液治疗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本病区静脉输液治疗的管理工作。
2. 组员包括护理人员、医生、药剂师等,共同参与静脉输液治疗的管理和监督。
三、管理制度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患者身份、药物、剂量、时间、途径等信息的准确性。
2. 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预防感染的发生。
3.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4. 加强药品管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期。
5. 建立健全静脉输液治疗记录和监测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输液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6. 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静脉输液治疗的管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
四、工作流程1. 患者评估(1)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体重、病情等。
(2)评估患者的静脉条件,选择合适的静脉输液途径。
(3)评估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药物不良反应史。
2. 医嘱处理(1)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开具静脉输液医嘱。
(2)护士接收医嘱,并进行核对。
(3)药剂师对医嘱进行审核,确保药物的适宜性和安全性。
3. 药品准备(1)护士根据医嘱准备相应的药品。
(2)药剂师对药品进行核对,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期。
(3)护士将药品进行配置,确保药物的浓度和剂量准确。
4. 输液操作(1)护士对患者进行身份核对,确保输液对象正确。
(2)护士进行静脉穿刺,选择合适的静脉输液途径。
(3)护士进行输液操作,确保输液装置的连接正确。
(4)护士进行输液过程中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5. 输液结束(1)护士进行输液结束后的处理,包括拔针、按压等。
(2)护士对患者进行输液后的评估,了解患者的反应和感受。
(3)护士对输液记录进行整理和归档。
静脉输液与其他治疗方式的比较
静脉输液与其他治疗方式的比较引言:在医疗领域,治疗患者疾病的方式多种多样。
其中,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是静脉输液,它通过将药物或液体直接输入患者的静脉中,以实现治疗目的。
然而,除了静脉输液外,还存在其他治疗方式,如口服药物、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等。
本文将对静脉输液与其他治疗方式进行比较,以探讨它们在不同情况下的优缺点。
一、静脉输液静脉输液是医疗中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
它的主要特点是直接将治疗药物输送至患者的血液中,从而迅速达到治疗效果。
静脉输液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疾病的治疗,如感染性疾病、脱水、昏厥等。
此外,静脉输液还具有使用方便、药物浓度可控等优点。
然而,静脉输液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需要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可能产生静脉炎等并发症。
二、口服药物口服药物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通过口腔将药物直接吞咽至胃肠道中,使药物被吸收并发挥治疗效果。
相较于静脉输液,口服药物在使用上更为便捷,患者可以自行服用药物,不需要过多的专业操作。
此外,口服药物具有较低的费用和更广泛的适用范围,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然而,口服药物的吸收速度较慢,需要经过胃肠道消化和吸收,且存在一定的药物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三、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将治疗药物注射到肌肉中,以实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式。
肌肉注射具有操作简单、吸收迅速的优点,常用于对药物敏感的疾病治疗,如过敏反应等。
相较于静脉输液和口服药物,肌肉注射更适用于要求药物作用更集中于局部的治疗,如肌肉疼痛的缓解。
然而,肌肉注射也存在一些风险,如注射过程中可能引起疼痛、出血或感染等并发症。
四、皮下注射皮下注射是将治疗药物注射至皮下组织的一种方式。
相较于其他治疗方式,皮下注射可以实现药物的缓慢吸收和持续释放,常用于长期治疗的需要。
皮下注射适用于各种需长效药物作用的疾病,如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注射。
然而,皮下注射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实现治疗效果,且可能引起皮肤刺痛或瘀血等不适。
结论:综上所述,静脉输液、口服药物、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是常见的治疗方式。
静脉输液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是什么
静脉输液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是什么静脉输液是一种通过静脉通道将药物或液体输送到人体的方法。
它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包括治疗、预防和支持治疗等方面。
然而,静脉输液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也有一些禁忌症需要考虑。
本文将讨论静脉输液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一、静脉输液的适应症:1. 补液治疗:静脉输液可以用于补充体液和电解质的损失,例如在严重脱水、失血过多或电解质紊乱的情况下。
2. 药物给予:某些药物只能通过静脉途径给予,无法通过口服或其他途径达到疗效。
例如,紧急情况下需要迅速给予药物以挽救生命、利尿剂的应用以促进尿液排泄等。
3. 营养支持:在某些情况下,患者由于疾病或手术等原因无法正常吸收营养物质,静脉输液可以提供营养支持,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
4. 镇痛治疗:某些镇痛药物需要通过静脉输注以快速控制疼痛,例如手术后的镇痛措施。
二、静脉输液的禁忌症:1. 过敏反应:某些人对输液中的成分可能存在严重的过敏反应。
因此,在给药前应该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判断是否存在对特定药物或成分过敏的风险。
2. 血容量过负荷:静脉输液可能导致血容量过多,给心脏和血管系统带来负担。
因此,在某些病情下,如心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应该谨慎使用,以免出现相关的并发症。
3. 肾功能受损:肾脏是清除静脉输液药物的主要器官,如果患者的肾功能受损,可能会导致药物在体内积聚,达到过高的浓度,从而增加毒性和不良反应的风险。
4. 静脉炎症:输液过频或不当的插管技术可能导致静脉损伤和静脉炎症。
因此,在注射前应该确保静脉通道的安全和合适。
5. 渗漏和组织损伤:如果静脉输液穿刺技术不当,可能导致药液渗漏到周围组织,引起组织损伤和疼痛。
综上所述,静脉输液在多种情况下都是必需的,例如补液治疗、药物给予、营养支持和镇痛治疗等。
然而,对于某些患者来说,存在禁忌症,如过敏反应、血容量过负荷、肾功能受损、静脉炎症和渗漏组织损伤等。
在给予静脉输液前,医务人员应该详细评估患者的情况,权衡治疗效益和潜在风险,以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静脉输液治疗如何进行护理
静脉输液治疗如何进行护理近年来,静脉输液治疗已成为医院门诊急诊或社区诊所等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将大量的液体、电解质或血液由静脉注入称之为静脉输液法。
而静脉输液治疗又是一项侵入性操作,操作过程中有任何环节的疏忽,或者受到人物、药物性质、输液环节、输液持续时间长的等诸多潜在护理风险的影响,都有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引起医疗纠纷。
那么如何确保输液安全是每个护理管理者都在研讨的问题。
1.什么是静脉输液治疗?静脉注射(Intravenous injection)是一种医疗方法,即把血液、药液、营养液等液体物质直接注射到静脉中。
静脉注射可分短暂性与连续性,短暂性的静脉注射多以针筒直接注入静脉,即一般常见的“打针”;连续性的静脉注射则以静脉滴注实施,俗称“点滴”。
静脉输液治疗是一种高度专业技术,其治疗层面涵盖肠道外输液、营养支持、用药与输液的治疗,回顾其历史,始于17世纪,但巨大进步主要发生于20世纪。
用血液治疗疾病的最早记录是1492年,当时将3名男童的血液给予教皇三世,但直到1615年,才由Libavious重新提出将血液从一个人输给另一个人的输血概念,但当时还不能实际操作。
输血概念是静脉治疗的开端,经过几个世纪之后,人与人之间的输血才成为可能,又经过了更长的时间才出现安全的输血技术。
(一)静脉注射的主要优点静脉注射易将药物达致疗效浓度,并可持续维持疗效所需的恒定浓度,急性或严重病情可以快速缓解;对肌肉、皮下组织有刺激的药物可经静脉给予,减少皮肤刺激或过敏症状;对于低血糖、贫血或缺乏身体营养的患者可迅速地补充身体所丧失的液体或血液,可以补充人体的水分和电解质的需要从而维持人体酸碱平衡的正常;可以作为静脉给药的载体,静脉营养品的输注;在抢救各种休克病人时起到一种扩充血容量的作用;对于长期不能口服、饮食或危重病人,通过输液补充能量,有利于患者身体康复。
普外科业务学习: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
目录
• 静脉输液治疗概述 • 静脉输液治疗技术 • 静脉输液治疗临床应用 • 静脉输液治疗药物知识 • 静脉输液治疗护理与安全管理
01
静脉输液治疗概述
静脉输液治疗定义
静脉输液治疗:是指通过静脉血管将 药物、营养物质、血液等输送到体内 ,以达到治疗疾病、补充营养、维持 生命体征等目的的治疗方法。
心血管疾病
如心衰、休克等,静脉输液治 疗可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
,稳定血压。
神经系统疾病
如脑梗、脑出血等,静脉输液 治疗可给予营养脑细胞、脱水
降颅压等药物。
静脉输液治疗的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医嘱,严格 掌握静脉输液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
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不同的药物之间可能存在配伍禁忌, 应避免同时使用或混合使用。
抗生素
主要分为β-内酰胺类、大环内 酯类、氨基糖苷类等,具有杀 菌或抑菌作用,用于治疗感染
性疾病。
抗病毒药物
如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通 过抑制病毒复制或干扰病毒生 命周期来抗病毒。
激素类药物
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具有 抗炎、抗过敏、免疫调节等作 用,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镇痛药
如吗啡、杜冷丁等,具有镇痛 作用,用于缓解疼痛。
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预防空气栓塞
在静脉输液前,应确保输液装置的完好性,避免空气进入血管, 防止空气栓塞的发生。
预防液体外渗
在输液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如发现液体外渗应及 时处理,以避免造成局部组织损伤。
预防静脉炎
对于长期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应注意观察是否出现静脉炎的 症状,如发现应及时采取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治疗标准
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治疗标准
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治疗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输液速度:成人每分钟输液量不应超过250ml,儿童每公斤体重不应超
过20ml。
如果输液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胸闷、气短等不良反应。
2. 输液剂量: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病情的不同,输液的剂量也有所不同。
例如,儿童患者需要按体重计算剂量,而老年患者需要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适当减量。
3. 输液时机:患者病情只有在口服药物或肌肉注射药物效果欠佳的情况下才考虑静脉输液,静脉输液不能作为疾病治疗的首选。
4. 特殊情况的处理:对于禁饮食的青壮年患者,每日需要补充大约毫升的液体才能维持机体正常需求。
对于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一定要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一般选择40滴/分钟,1500毫升液体/日,较为适合。
此外,在给住院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2. 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避免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
3. 定期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和输液量。
4.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一旦发现应及时处理。
5.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缓解其紧张、焦虑的情绪。
总之,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治疗标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并注意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的适应症及禁忌症有哪些
静脉输液的适应症及禁忌症有哪些静脉输液是指将药物或营养液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直接输送到患者体内。
它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然而,不同的疾病状态和药物特性可能导致静脉输液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区别。
接下来,本文将介绍静脉输液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一、适应症1. 补液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静脉输液常用于治疗因呕吐、腹泻、高热等导致的体液丧失。
此外,在手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围手术期,静脉输液也是常见的应用场景,用于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
2. 药物输注:某些药物只能通过静脉途径给药才能达到理想的疗效。
一些抗生素、抗癌药物、营养药物等通常需要通过静脉输液来进行输注。
3. 心血管系统疾病:对于一些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不足的患者,静脉输液可以用于维持血容量和心血管的稳定。
4. 恶心呕吐:患者在恶心呕吐的情况下,通过静脉输液可以更好地控制症状,保证患者体力和情绪状态的稳定。
5. 中毒:对于中毒患者,静脉输液可以用于洗胃、解毒和清除体内毒素。
二、禁忌症1. 药物过敏:如果患者对于静脉输液中的药物存在过敏反应,那么静脉输液将成为禁忌症。
2. 静脉充血:患者的静脉因受损或疾病引起充血,如炎症、血栓等,将是禁忌症。
3. 严重循环衰竭:对于血液循环系统严重衰竭的患者,静脉输液可能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患者病情恶化,因此是禁忌症。
4. 高血压:对于已经存在高血压的患者,过量的静脉输液可能会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带来危险。
5. 电解质紊乱:患者存在电解质紊乱的情况时,需慎重使用静脉输液,以免加重紊乱症状。
6. 静脉血栓:患者已经存在静脉血栓时,需避免静脉输液,以减少血栓的风险。
7. 心力衰竭:对于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静脉输液可能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病情恶化。
总结: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适应症包括补液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药物输注、心血管系统疾病、恶心呕吐、中毒等。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静脉输液可能会成为禁忌症,如药物过敏、静脉充血、严重循环衰竭、高血压、电解质紊乱、静脉血栓、心力衰竭等。
静脉输液治疗发展 PPT课件
空气栓塞
• 原因 :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
漏缝;进入静脉的空气,首先被带到右心房,再 进入右心室。空气在右心室内将阻塞动脉入口,
发热反应
防治方法 :
• 反应轻者可减慢输液速度,注意保暖
• 重者立即停止输液;高热者予物理降温,必要时
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心力衰竭、肺水肿
• 原因:滴速过快,在短期内输入过多液体,循环
血容量急剧增加 • 症状: 突然胸闷、气短、咳泡沫样血性痰;严重 时稀痰液可由口鼻涌出,肺部出现湿罗音,心率 快
氨基酸
五、输液反应及防治
常见输液反应
发热反应 心力衰竭、肺水肿 静脉炎 空气栓塞
发热反应
• 发热是常见的输液反应
• 原因:输入致热物质、输液瓶;输入液体;输液管 • 症状:要表现发冷、寒战、发热(轻者发热常在 38℃左右,严重者高热达40-41℃),并伴有恶 心、呕吐、头痛、脉快、周身不适
• 避免下肢血管穿刺
• 刺激性药物,发疱剂药物 ,肠外营养,高渗液避免 使用头皮钢针
选择部位
手背静脉
周围静脉
头皮静脉
下肢静脉
外周静脉导管(留置针)
优越性
• • • • • 减轻痛苦 保护血管 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护理质量 合理用药
防针刺伤型
静脉留置针输液法
操作方法 :
• 取出静脉留置针,检查静脉导管和针头各部位 →
• 1662年 德国
John Baptiste 首次将药物注 入人体,但因感染,病人死 亡
发展史
• 1831年 • 50年代 苏格兰医生Thomas将煮沸的盐水成功 静脉输液进入中国
输入人体,静脉治疗的奠定人
静脉输液治疗标准指南中文版
静脉输液治疗标准指南中文版第一章概述静脉注射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医院、急救中心和其他医疗机构。
静脉输液可以用于给药、补充液体、改善血液循环等治疗目的。
然而,静脉输液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本指南将介绍静脉输液的治疗标准和相关注意事项,以供临床医生和护士参考。
第二章适应症静脉输液主要用于以下情况:1. 给药:某些药物需要通过静脉注射途径给予,例如抗生素、肾上腺素、抗癌药物等。
2. 补液:某些病人因为脱水、低血容量、失血等原因需要静脉输液来补充液体。
3. 营养支持:某些病人由于消化系统问题不能进食,需要通过静脉输液来获得营养支持。
4. 改善血液循环:某些病人由于心血管疾病、休克等原因需要通过静脉输液来改善血液循环。
第三章适用的药物一般来说,任何能够通过血管系统进行输送的药物都可以通过静脉注射途径给予。
但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药物的浓度和pH值:一些药物需要特别注意其浓度和pH值,以避免对血管壁或者组织造成损害。
此外,含有羟乙基淀粉等物质的药物可能会引起肾功能异常,需要慎重使用。
2. 药物的兼容性:一些药物在混合使用时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需要注意其兼容性。
3. 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速度:合理的剂量和缓慢的给药速度可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第四章输液方式静脉输液有多种方式,包括静脉滴注、静脉推注、静脉注射泵等。
具体选择哪一种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要来决定,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采用适当的引流器:不同的静脉输液方式需要不同类型的引流器,需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引流器。
2. 注射时机和速度:不同的药物需要不同的给药速度,需要根据药物的特性和患者的情况来确定。
3. 不同输液方式的适用范围:不同的输液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情况,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第五章输液注意事项静脉输液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输液前准备:包括检查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情况,评估患者的血管情况等。
静脉输液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静脉输液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在医学临床中,静脉输液治疗是一项常见的治疗方式。
它可以快速有效地给患者输送药物或液体以帮助治疗疾病或维持患者的生命功能。
然而,静脉输液治疗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注意事项,如果不慎处理,可能会给患者带来风险和不良影响。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静脉输液治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专业的建议,旨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问题一:静脉穿刺的技术和操作规范1. 静脉穿刺的部位选择需要准确无误。
不当的穿刺部位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和血管穿孔。
2. 输液操作要规范,防止气泡进入血管,引起气栓。
3. 输液速度要适当,不宜过快或过慢。
过快可能导致过载反应,过慢则可能使药效不达预期。
问题二:输液管路和液体品质的监测1. 输液管路需要定期更换,避免交叉感染和堵塞。
2. 注射液质量要求高,不合格的液体可能对患者造成不良反应。
问题三:输液过程中的并发症和处理方法1. 皮肤损伤、局部感染、炎症等并发症需及时发现和处理。
2. 输液过程中突发的过敏反应、药物反应等问题需要医护人员具备紧急处理的能力。
问题四:患者对静脉输液治疗的接受和配合问题1. 部分患者对输液治疗有心理障碍,需要医护人员进行耐心的疏导和沟通。
2. 部分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恐惧、不适等情绪,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心理干预。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在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时,应该重视以下几点建议:1. 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水平,做到术前准备充分、操作细致。
2. 注重液体质量和消毒清洁,加强对液体消毒和过滤的监测,确保输液品质。
3. 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和沟通,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和治疗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4. 落实好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技能考核,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和应急处理水平。
结语:静脉输液治疗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在临床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隐患,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及时解决。
2023静脉输液治疗标准指南最新版(3篇)
第1篇一、前言静脉输液治疗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涉及患者生命体征的维持、营养支持、药物输注等多个方面。
为了确保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本指南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对2023年静脉输液治疗的标准进行总结和更新。
二、静脉输液治疗的基本原则1. 安全性:确保患者安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 合理性: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合理选择输液治疗方案。
3. 效果性:达到治疗目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4. 经济性:合理控制输液治疗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三、静脉输液治疗前的评估1. 评估患者的病情: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用药史等,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输液治疗的必要性。
2. 评估患者的静脉状况:检查患者的静脉条件,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
3.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四、静脉输液治疗的选择与实施1. 静脉通路的选择(1)外周静脉通路:适用于短期输液治疗,如输液、营养支持等。
(2)中心静脉通路:适用于长期输液治疗,如血液透析、化疗等。
2. 输液器材的选择(1)输液器:应选择质量合格、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
(2)输液管: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输液速度选择合适的输液管。
(3)输液针:根据患者的静脉状况选择合适的输液针。
3. 输液治疗实施(1)穿刺: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准确穿刺。
(2)固定:妥善固定输液管和输液针,防止脱落。
(3)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输液速度。
(4)记录:详细记录患者的输液情况,包括输液时间、药物剂量、不良反应等。
五、静脉输液治疗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1. 静脉炎(1)预防: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合理调整输液速度,注意无菌操作。
(2)处理:局部热敷、抬高患肢,必要时给予抗感染治疗。
2. 静脉血栓形成(1)预防:合理选择静脉通路,避免反复穿刺,注意保暖。
(2)处理: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抗凝治疗。
3. 溶血反应(1)预防:严格掌握输血指征,避免输注不符合标准的血液制品。
静脉输液治疗目的意义优缺点
①补充水、电解质及调节酸碱平衡的药物。
②补充机体所需的能量及营养物质。
③输注需快速起效又不能经口服及机注的药物。
④输注各种血液成分,提高肌体的携氧能力或改善机体的凝血功能。
①不能经口服的病人,可经静脉给与液体、药物、营养和其他溶液。
②起效快,静脉给药可经血液循环迅速到达全身,在抢救病人时,争取宝贵时间。
③通过控制给药速度,使血液药度保持相对平衡,最高血药浓度比较低。
④按需给予,及时起效,如病人自控镇痛泵。
3、输液治疗的缺点①静脉治疗可给病人造成一定的创伤及并发症。
②由于是侵入性操作,还能增加病人感染的机会。
③输液治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病人的行动。
④穿刺时或治疗中科引起病人的疼痛或不适。
⑤相对费用较高。
额静脉颞浅静脉枕静脉耳后静脉颈外静脉颈内静脉4、意义:从静脉输液技术真正运用到临床至今,只有100余年的历史。
但静脉输液已成为当今预防、保健、治疗、护理中最常见的一项实践活动。
2003年,对我国156所医院静脉输液的流行性病学调查显示,住院病人的平均输液率为73.35﹪。
静脉输液的广泛应用推动了静脉输液相关技术的发展,而静脉输液相关技术的发展,反过来,也提高了静脉输液的科学性、有效性、安全性和普及性。
静脉输液治疗无论在理论、技术还是工具、设备都有了新的发展。
1、新型输液工具与产品的广泛应用,促进了静脉输液技术与理念的改变。
2、静脉穿刺过程的实践与研究,提高了静脉输液操作的技术水平。
3、辅助输液器械的研究与运用,提高了静脉输液过程的科学性。
4、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提高了静脉输液的安全性。
5、静脉输液理论与实践的进步,出尽了静脉输液专业化进程。
静脉输液的临床应用范围有哪些(内科外科妇产科等)
静脉输液的临床应用范围有哪些(内科外科妇产科等)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多种临床情况。
无论是在内科、外科还是妇产科,静脉输液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静脉输液在各个专科中的具体应用范围。
一、内科领域中的静脉输液应用在内科领域,静脉输液常被用于以下情况:1. 补液治疗:当病人失水或身体缺少必要的水分和电解质时,静脉输液可以快速有效地补充体液。
这种情况常见于严重腹泻、呕吐、感染等疾病。
2. 药物治疗:一些需快速发挥作用的药物,例如抗生素、抗心律失常药物等,通常通过静脉方式给予患者。
这样可以确保药物迅速进入血液循环,提高疗效。
3. 营养支持:某些情况下,病人无法通过口服摄取足够的营养,如癌症、严重消化系统疾病等。
静脉输液可以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维持机体功能。
二、外科领域中的静脉输液应用在外科领域,静脉输液的应用非常广泛。
以下列举几个常见的情况:1. 手术患者:手术过程中,病人需要保持体液平衡,避免术中术后的脱水。
静脉输液被广泛用于手术前、手术中和术后的恢复期。
2. 外科感染:外科手术后,患者易受感染。
为了预防感染并加速伤口愈合,可以通过静脉输液给予抗生素等药物。
3. 镇痛治疗:某些外科手术会引起患者术后疼痛。
通过静脉输液可以给予镇痛药物,帮助患者缓解疼痛。
三、妇产科领域中的静脉输液应用在妇产科领域,静脉输液也被广泛应用于许多情况:1. 分娩过程中: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剧烈的宫缩和出血,产妇需要大量补充体液和能量。
静脉输液可提供充足的支持,确保母体和胎儿的安全。
2. 妊娠并发症:一些妊娠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可能导致孕妇水肿、血压升高等症状。
静脉输液可用于缓解症状、维持孕妇稳定。
3. 妇科手术:一些妇科手术,如剖宫产、子宫肌瘤切除等,可能需要静脉输液来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和恢复。
综上所述,静脉输液在内科、外科和妇产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通过补液治疗、药物治疗以及营养支持等方式,静脉输液为病人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静脉输液治疗手册内容
静脉输液治疗手册内容
静脉输液治疗手册内容涵盖了一系列与静脉输液相关的内容,旨在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进行静脉输液治疗。
以下是该手册内容的概要描述。
1. 静脉输液基础知识:详细介绍了静脉输液的定义、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同时,解释了不同类型的输液溶液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包括盐水、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等。
2. 输液设备与操作流程:介绍了输液所需的设备和器材,如输液管、针头、输液泵等,并详细描述了操作流程,包括消毒步骤、适当的穿刺技术和固定方法等,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输液。
3. 输液并发症与预防措施:列举了可能出现的输液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和注射相关炎症等,并提供了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同时,强调了严格的消毒和穿刺操作的重要性,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4. 静脉输液的用药知识:概述了常见的静脉输液药物,如抗生素、止痛药和营养药物等。
提供了关于每种药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副作用等信息,以保证正确用药和提高疗效。
5. 输液后护理:详细描述了输液结束后的护理措施,包括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处理穿刺点和记录信息等。
强调了持续的监测和及时的护理,以及必要时的进一步处理措施。
静脉输液治疗手册内容的编写旨在提供全面、准确的参考资料,以帮助医护人员正确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该手册是一份重要的工具,对于医护人员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提供指导和支持具有积极意义。
静脉输液治疗概述
颅内高压患者宜采用先慢后快的输入方式在起始十分钟内放慢速度然后快速输五药动学性质对输液滴速的影五药动学性质对输液滴速的影响响?药物疗效及毒性与其药动学性质密切相关输液速度的合理设置和及时调整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静脉大输液治疗概述
杨志叶
简述
• 大容量输液是指超过100ml,经静脉滴注输 入体内的灭菌注射剂,在临床上主要用于 调整体内水和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提供 人体必需的碳水化合物、 脂肪、氨基酸以 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维持循环血容量以 及降低颅内压等;大容量输液同时也是静 脉药物治疗的载体,供加入各种药物进行 静脉输液治疗。
氨基酸
氨基酸输液可分为营养型氨基酸和治疗型 氨基酸,目前国内氨基酸生产的品种已发 展到20余种,临床可选择的复方氨基酸注 射液的种类日益增多。主要具有促进人体 蛋白质代谢正常,纠正负氮平衡,补充蛋 白质,加快伤口愈合的速度等作用。按所 含氨基酸种类的不同,临床可有不同用; 9AA为例,可补充体内必需氨基酸,使蛋白 质合成显著增加而改善营养状况。而且在
• 品,在临床上主要用作即配型药物的溶剂。 近年来电解质输液已从单一电解质逐步过 渡到复方电解质,进一步发展为乳酸林格 液和各种浓度的含糖复方电解质,为临床 提供方便。另外还有几种特殊用的电解质 输液(TPN基础液)。 • 传统的氯化钠输液主要用作药物溶媒外, 单用时主要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失水,包 括低渗性、等渗性和高渗性失水;由于传 统的氯化钠输液氯离子浓度偏高,大量输 注时可能引起代谢性酸中毒。配方中降低 氯化钠用量,加入乳酸钠使组成更接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输液常用知识1.20滴=1ml2.滴速:每分钟滴数=液体的总量(ml)×滴系数(滴/毫升)/输液所用时间(min)3.1)速度:补充每日正常生理消耗量的输液以及为了输入某些液物(如抗菌素、激素、维生素、止血液、治疗肝脏疾病的输助药等)时,一般每分钟5ml左右。
通常所说的输液速度每分钟60~80滴,就是指这类情况。
静滴氯化钾,如速度过快可使血清钾突然上升引起高血钾,从而抑制心肌,以致使心脏停搏于舒张期状态。
因为血清钾达7.5毫当量/升时,即有可能发生死亡。
如果把1克氯化钾(13.9毫当量)直接推入血液,那么在短暂时间内,就可使血清钾水平从原来的基础上立即增高3~3.5毫当量/升,显然是极危险的。
所以氯化钾的输注速度,一般要求稀释成0.3%的浓度,每分钟4~6ml。
葡萄糖溶液如输入过快,则机体对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部分葡萄糖就会从尿中排出。
据分析,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接受葡萄糖的限度大约为0.5g。
因此,成人输注10%的葡萄糖时,以每分钟5~6ml较为适宜。
此外,输入生理盐水时,也不宜过快,因为生理盐水中,只有钠的溶度和血浆相近似,而氯的含量却远远高于血浆浓度(生理盐水的氯浓度154毫当量/升,血浆的氯浓度只有103毫当量/升),输液过快的结果,可使氯离子在体内迅速增多。
如肾功能健全时,过多的氯离子尚可由尿中排出,以保持离子间平衡;如肾功能不全,则可造成高氯性的酸中毒。
2)速:严重脱水病人,如心肺功能良好,一般应以每分钟10ml左右的速度进行补救,全日总输量宜在6~8小时完成,以便输液完毕后病人得以休息。
血容量严重不足的休克病人,抢救开始1~2小时内的输液速度每分钟应在15ml以上。
因为,倘若在2小时内输入2000ml 液体,就可使一个休克病人迅速好转的话,若慢速输入,使2000ml液体在24小时内缓缓滴入,则对休克无济于事。
急性肾功能衰竭进行试探性补救时,常给10%葡萄糖溶解500ml,以每分钟15~25ml速度输入。
为了扩容输入5%碳酸氢钠或低分子右旋糖肝,为了降低颅内压或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早期使用甘露醇时,每分钟均需以10ml左右的速度进行。
快速静滴时,要注意观察病情,因为静脉输液过快,血溶量骤然增加,心肺负荷过度,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肺水肿,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原有心肺疾患的病人或年老病人。
因此,在达到每分钟10ml以上的快速输液时,护理人员应确切掌握输液前的呼吸次数与脉率,如输液后,呼吸次数与脉率较前为快,且伴有频繁咳嗽者,应减慢滴速,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检查。
若出现双肺底湿性罗音,说明存在肺水肿的先兆枣肺瘀血现象。
此时应立即根据医嘱静脉注射快速利尿剂。
另外尚须注意,高渗溶液输入速度过快时,可引起短暂的低血压(可能与冠状动脉功能失调、致使心排出量减少有关)也必须予以警惕。
3)速:颅脑、心肺疾患者及老年人输液均宜以缓慢的速度滴入。
缓慢输液的速度一般要求每分钟在2~4ml以下,有些甚至需要在1ml以下。
4)时调速:根据治疗要求不同,输液时除有始终保持一种速度的情况外,还有须按实际需要随时调节滴速。
如脱水病人补液时应先快后慢。
输液血管活性药的速度应以既能保持血压的一定水平(80~100/60~80mmHg)又不致使血压过分升高为宜,例如去甲基肾上腺素滴速可维持在4~20μg/分,阿拉明维持在30~800μg/分等。
为便于计算这些药物输入剂量,在配制液浓度时,使在一定量的液体内加入药量恰好使每滴所含的药量为一个整数,这样易于调节计算,如需低浓度或高浓度,则可按倍稀释。
最后还要注意,要达到需要的输液速度,一定要开放一条可靠的静脉通路,尤其要求快速输液时,针头要粗、固定要牢。
危重病人应同时开放两条通路,一条补液,一条根据病情加用各种药物静脉滴注。
另外,根据循环稳定情况(血压、脉搏)、脱水情况及输入量的记录,应该每6~8小时总结平衡一次,以便医生及时决定调整补液速度。
1因素分析1.1药液性质1.1.1药物的成分药物的成分不同,其输注的速度也应不同。
例如葡萄糖溶液如输入过快,则机体对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部分葡萄糖就会从尿中排出,特别是肝病患者因肝脏对糖同化功能低下更需要缓慢输入。
据分析,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接受葡萄糖的限度大约为0.5g。
因此,成人输注10%的葡萄糖时,以每分钟5~6ml较为适宜[1]。
再如静滴氯化钾,如速度过快可使血清钾突然上升引起高血钾,从而抑制心肌,以致使心脏停搏于舒张期状态。
因为血清钾达7.5mnol/L时,即有可能发生死亡。
如果把1克氯化钾直接推入血液,那么在短暂时间内,就可使血清钾水平从原来的基础上立即增高3~3.5mnol/L,显然是极危险的。
所以氯化钾的输注速度,一般要求稀释成0.3%的浓度,每分钟4~6ml[1]。
1.1.2药物的渗透压在等渗溶液中,无论用7号或5.5号头皮针,1ml相当于20.0gtt;而在高渗溶液中,用7号头皮针1ml相当于22.0gtt,用5.5号头皮针1ml相当于22.4gtt。
因为渗透压越大,每毫升滴数越多,符合物理学中质量不变条件下密度与容积成反比的原理[2]。
1.1.3药液的浓度有学者对数种药液在同样条件下,用一次性输液器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临床上常用几种药液,每毫升滴数无明显差异,但是,随着药液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或轴稠度比较大时,则每毫升滴数明显增多。
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不同浓度的药液,按实际每毫升的滴数计算输液速度[3]。
1.1.4药物的刺激性有些药物有刺激性,特别是当药物的浓度增高后更明显,静脉注射易引起静脉炎,外渗可致组织发生溃疡和坏死,此时静脉管腔狭窄,导致血液回流不畅,从而使滴速减慢。
所以输入对血管刺激较强药物应适当减慢滴速,以保持滴速既适合治疗要求又尽量减少药物刺激对血管的损害。
1.1.5药液的温度如液体温度太低时,由于低温刺激,引起血管壁痉挛而引起滴速减慢[3]。
特别对于体质较差的患者,因为药液太冷,机体一时不能适应,常引起寒战或不适。
因此,应该根据体质、病情以及输液量、室温等适当使输液剂加温,一般可维持在20~30℃之间为宜。
1.2患者因素1.2.1患者年龄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选择不同的滴注速度。
新生儿输注速度要求很慢,合理掌握其输液速度,对于新生儿安全输液、防止发生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等情况,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是非常重要的。
除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外,一般新生儿静脉输液的速度控制在4~6滴/min是安全的。
个别新生儿病情危重,要随时通过静脉给药而需24h持续输液,其输液速度可控制在2~3滴/min[4]。
再者老年人由于心血管系统代偿功能不全,肾脏对体液调节能力低下,如输液过快会引起急性肺水肿等,因此老年患者滴注速度不宜过快。
1.2.2患者体位即平卧位时输液滴速>穿刺同侧卧位、穿刺对侧卧位>半坐卧位>坐卧位[5]。
因此,护士应对输液患者加强巡视,尤其是对医嘱规定时间完成的输液患者和严格要求控制速度的药物,在巡视中发现患者变换卧位时,应及时调整液体的滴速,以确保输液患者的治疗效果。
1.2.3患者的病理状态当患者患有不同疾病后,其各种脏器的功能可能会发生改变,那么输液速度也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
如肾功不全的患者在输注生理盐水时不宜过快。
因为生理盐水中,只有钠的浓度和血浆相近似,而氯的含量都远远高于血浆浓度(生理盐水的氯浓度154mmol/L,血浆的氯浓度只有103mmol/L),输液过快,可使氯离子在体内迅速增多,肾功能健全时,过多的氯离子尚可由尿中排出,以保持离子间的平衡;而肾功能不全时,则容易造成高氯性酸中毒[6]。
1.2.4患者的耐受力当患者滴注药理作用很强的药物时,有时快速滴注患者无法耐受,应减慢滴速,增加其用药的顺应性。
如治疗低钙血症时,特别是手足抽搐发作时,输以钙输液剂治疗钙缺乏,如输入速度过快,可引起心率缓慢、期前收缩、心室颤动等心律失常,有时因血管扩张引起低血压,为避免产生上述情况,输钙速度应控制在0.25mmol/min以下[7]。
1.3输液装置1.3.1输液器的滴系数在临床输液治疗中,经常要根据患者病情、输液量、药物性质等计划输液时间,调节每分钟输液滴数,临床上常以15.0gtt/ml的换算关系计算,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能按计划完成输液,且出入很大,此差异可能与输液器的管径(一次性输液管内径0.3cm,而传统输液管内径0.5cm)及材质不同(一次性输液管为塑料管,传统输液管为橡胶管)有关[2]。
所以一般在输液器外包装上都标记有该输液器的滴系数(即每毫升溶液的滴数)。
目前常用一次性输液器的滴系数有每毫升10、15、20滴3种型号。
但应注意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现输液器的滴系数并不是固定的,常随着每分钟滴数(滴速)的改变而变化[3]。
1.3.2输液管在输注各种液体药物时,如输液管扭曲、受压会使输液的流出通路阻力增加,滴速减慢。
而滴管的衔接处漏气或裂隙渗液,会改变输注速度。
若滴管下段输液管有漏气和裂缝时,液体会从此处漏出;如裂缝位于调节器之上,输液滴速加快,如裂缝位于调节器之下,输液滴速不变;若滴管液面下某处有裂隙,液体会从此处漏出,滴速加快[8]。
1.3.3茂菲式管液体高度输液器茂菲氏滴管内液面高度等于或小于液滴自然长度时,由于滴管内液面干扰液滴的自然形成,破坏液滴表面张力使液滴变形、变小而过早下落,输液滴数增快,这时表面上给人造成了输液速度增快的假象,但我们必须注意到此时液滴不再是20滴为1ml,此时的液滴已变形、变小,无法再根据输液滴数正确计算出输液速度[9]。
1.3.4输液瓶位置高低输液瓶距输液手臂的高度越高,液体滴速越快。
一般输液容器距离穿刺点的垂直高度应在90cm左右,以保证重力输注的顺利进行。
1.3.5针头大小在输入液体种类和滴速相同的情况下,针头大则每毫升液体滴数少,即相同滴速时,输液速度相对较快。
通过试验结果显示在同一高度情况下选用52号头皮针速度较7号针慢,但52号头皮针在同一高度其输液速度完全能满足心血管病患者的输液要求[10]。
1.4输注部位的血管血管粗且弹性好的静脉血液回流快,液体输入速度则快。
如果在输液中,静脉液体外渗、血管壁肿胀、静脉炎、静脉痉挛、末梢循环欠佳等现象影响滴注速度,发生滴注速度过快或过慢、滴速暂停等现象。
1.4.1血压同一患者在不同的输液阶段,具有不同的静脉压,输液速度也发生着变化。
如对于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患者,开始时输液速度较快,维持一定时间后,输液速度则有所减慢。
分析原因,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静脉压降低。
静脉输液是利用液体静压的物理原理,将液体输入体内,即靠水柱压与静脉压的压力差,将瓶内液体输入静脉。
当水柱压力一定时,由于静脉压的降低,使压力差加大,输液速度则相对较快,随着血容量的增加静脉压升高,压力差缩小,输液速度则有所减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