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新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模式
积极探索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今天有幸能和这么多职业教育专家、领导交流,倍感荣幸,承蒙各位专家领导多年来对我们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的关心和支持,我校得到迅速发展壮大。

现在成为集技工教育、中专、成人高等教育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职业院校,现有教职工300余人,学生6000多人,占地面积200亩,总资产达到1个亿,并成为全省首批示范校之一、陕西电子职教集团牵头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

下面,就围绕我校如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向各位专家和领导进行简要汇报:
一、内培外引,优化结构,打造一流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往往成为制约职业学校扩大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我校自建校之初就认识到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学校的发展规划中把“人才战略”作为发展的第一战略,按照职业教育对教学团队的要求,科学制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

重点以“三大工程”即名师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工程、双师型队伍工程为平台,全力打造一流的教学团队。

1、全国招聘,末位淘汰、逐步壮大教师队伍
为了吸引高素质人才,我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每年面向全国重点高校招聘5-10名优秀毕业生,以充实教师队伍,特别是专业课教师队伍,这些教师在入职前,都必须经过全省统考,专业考试、试讲、见习一年四个环节。

见习期间与老教师结成对子,一对一进行指导,使之快速胜任教学,对见习期考核不合格者予以辞退。

为了实现教职工“能进能出”,管理干部“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学校通过定编、定岗、实行全员聘任制。

在工资分配机制上,实行以岗定薪,优劳优酬原则,加大效益工资比例。

一线教师的效益工资(课时费)不仅与职称、绩效挂钩,还与岗位挂钩,这样淡化了身份,强化了能力,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

对年终考核不合格者予以辞退,极大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为了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我校还引进和聘请了一批有专业特长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骨
干、能工巧匠担任专业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

并出台了《兼职教师聘用及管理办法》,对外聘兼职教师生活上关心,工作上重视,选拔任用学科带头人与专职教师一视同仁,我校现有外聘兼职教师100多人,外聘兼职教师已成为我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政策引导、资金支持,鼓励教师进修培训
为了促使教师提高学历和专业水平,多年来,我校从资金和政策上支持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先后有11名教师获得了专升本学历,21名教师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并获得了硕士学位。

为了促使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更新教学理念,向双师型教师转化,我校每年都要选派教师外出培训,近三年我校共有34名教师参加了省级骨干教师培训,24名教师参加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6名教师去国外培训。

教师外出参加培训的内容涉及机械、数控、电子、计算机、焊接、心理健康、教学方法等多个专业领域,通过培训,全面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力地推动了我校教学改革。

我校每年还都开展新教师培训、外聘兼职教师培训,新设备的使用培训、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和技师考核等。

同时定期轮换理论课教师和实训课教师的工作岗位,让教师适应多种教学环境,在换岗过程中弥补自身的不足,做到理论与技能协调发展。

目前,学校通过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出国深造、在职培训、参加行业资格认证培训等多种方式,打造出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专业能力强、善于创新、充满活力的教学团队。

一流的师资造就了一流的学生,在省市和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中,我校学生屡屡摘金夺银,为学校赢得了诸多荣誉。

二、以研促教、以研促改,研究为教改注入活力
教而不研则罔,研而不教则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其困,研然后知其美。

研究,是教师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教师持续进步的根底;研究,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研究,将使教师步入一种新的职业生活境界,会让教师焕发出青春活力。

我校为了使教师教学天天不致变成单
调乏味的工作,通过邀请校外专家举办一系列讲座,出台政策引导教师走上教学研究的道路上来。

我校主要引导教师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
1)在宏观层面上:研究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具有指导意见的理论,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全校的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2)在中观层面上:研究课程设置,对现行课程门类进行调整,改变现行的课程结构,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制定各专业的教学计划。

研究课程内容,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删改与补充,制定以就业为导向的各学科教学大纲,开发了一批综合化、模块型、菜单式的校本教材。

研究课程改革保障条件,提出师资队伍建设与各专业实训设施设备建设的办法或方案;
3)在微观层面上:通过全体教师的实践与研究,探索各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形成比较有特色的教学模式。

为了鼓励教师搞科研,学校还设立了多种补助和奖励项目,并出台了管理制度,如《校本教材管理办法》、《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优秀辅导教师奖励办法》等,对在教学教改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者,或在省市级以上比赛获奖的教师,学校再给予200-5000元不等的奖励,这极大地激发了教师钻研业务的积极性。

近三年研究取得可喜的成果,我校教师在校外期刊上共发表论文183篇,主编或参编教材20种,编写校本教材8种,研发产品一种;有10位教师在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说课比赛中获一等奖;有1人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有5人获得省级教学名师称号;已完成省级职业教育科研课题三个,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今年又立项了5个省级科研课题,13个校级科研课题,这些课题的研究将进一步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通过参加各类教学研究活动,大大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加快了我校教学改革进程,同时也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研究既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舞台,又使教师为学校的改革创新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三、扩大规模,加大投入,培养社会亟需人才
职业学校只有培养出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学校才有发展的机会,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多年来,我校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动力,以特色创优势,以改革谋发展,抓住机遇
开设新专业,扩大办学规模,增加实训投入,培养社会急需人才。

1、扩大规模,适时增开新专业
只有先做大,方能再做强。

为了扩大生源,我校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新专业,在强化现有专业的根底上又先后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控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子商务、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图形图像、机械加工等专业;2008年,中专增开了化工机械、汽车电子、焊接三个新专业,并开设了大专双学历电信、数控、机电、计算机四个专业;2009年又增开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通过这些新专业的开设,吸引了大量学生到我校就读,也培养了大量社会亟需人才,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欢迎。

2、多方融资,建设高标准实训基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有一流的实训设施。

学校在发展之初,规模小,底子薄、资金不足,但在实训基地建设、实训设备的投入方面舍得投资。

通过借(向教职工借)、贷(向银行贷款)、要(向主管上级要)、挤(向正常开支中挤)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购买实训设备,建设实训基地。

先后共投入近4000万用于实训建设,生均实验实训设备超过7000元。

现有教学用计算机800台、90余台不同型号的数控设备、120台电脑终端仿真系统、70余台各类普通机加实训设备,120套钳工实习工位,电子装配生产线1套,柔性自动化生产线6套等,并建成多个工学结合实习生产车间。

目前拥有电子电工、数控、钳工、机械切削、计算机、化工等6个校内实训基地(60多个实验、实训室),其中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

2008年,我校又投资100多万元,组建了石油化工实训基地;2009年又追加150万购买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筹措350万建设汽车运用与维修的实训基地,今年年底设备将采购到位。

该基地被省民生八大工程职业教育项目规划确定为职业教育专业实训基地。

四、大胆改革,以赛促教,提高师生技能水平
职业技能是职业教育特色最根本的体现。

强化技能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是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

多年来学校始终把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教学的首
位。

围绕就业,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

1、调整教学计划,优化教学内容,实施双证书制度
(1)在制定各专业教学计划时,提出专业根底课按专业大类打通、第5学期每个系专业课程打通、实践教学周数不少于7周的大原则,按照“1+1+教学模式安排课程,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首先从时间上给予保证,其次提出实训内容严格按课题(即模块化)进行,从内容上给予落实。

目前,学生在校两年之内理论与实践教学基本达到了1:1的整体教学思路。

(2)删减了一些原理性较强的理论课程,课程设置突出了专业性和实践性,增加了一些操作性强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如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电子CAD、元器件识别检验等,同时开展了一系列提高学生素质的第二课堂教学,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3)优化实训内容,使实训教学系统化。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国家规定的职业资格等级考试和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综合能力,遵循从单项到综合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精心设置与理论教学相互渗透的实训教学课程,将实训教学内容分为几大模块,单项技能与综合技能相结合,形成一个目标明确、层次分明且具连续性、阶梯式提高的实训教学体系。

每一模块的实训内容都根据培养目标进行挑选和提炼,以精确反映所对应的每门专业课程教学所要求的知识点与能力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总体上看,经过整合优化的实训内容在安排上注意相互衔接,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

最后一个模块——技能综合实训,通过真实项目实际操作等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使各种职业能力相互融合,以利于学生取得证书。

(4)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结合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学校将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包括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证书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制图员考试、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等)考核融入教学计划,列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贯穿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之中。

要求所有在校生参加考证,近三年累计有5000多人次获得了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另外还组织部分学生参加电子CAD绘图员、制图员、OSTA考试,全面提高了我校“双证”毕业生的数量,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2、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师生比赛共同成长
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事业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也是培养、选拔技能
型人才并使之脱颖而出的重要途径,因此,技能大赛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我校特别重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每年组织各教学系部认真研究全国技能大赛把企业生产实际作为比赛内容的做法,改革技能培训内容和方式,使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的要求一致,使学生能更好更快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

近几年,我校为了激发学生老师学习的积极性,已组织了四届校内学生技能大赛,两届教师技能大赛,参加了四届宝鸡市劳动技能竞赛,三届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两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全国数控大赛,承办陕西省信息产业厅系统职工技能大赛两次,承办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能大赛和预选赛三次。

通过组织和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大大地激发了我校师生学技能练技能的兴趣,也为实训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力地推动了我校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辛勤的付出,也带来丰厚的汇报,在今年全国职业院校金额共大赛中,我校共有11名学生代表陕西参赛,11名选手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5个,优秀奖1个,为陕西职业教育争得光彩,也为我校赢得荣誉。

3、整章建制、细化管理,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为了规范实训过程、提高实训质量,学校制订了《实训教学管理办法》、《实训教学班级管理的暂行规定》,狠抓实训教学的过程管理,实行周查日查,重点检查教师的教案、授课情况和授课计划的执行情况。

通过办法的实施,各系部基本完成了所有实训课程的课题开发、研究工作,具备了较为完整的实训教学体系和实训课题,实训内容更加充实,学生动手的机会增多了,实训场所纪律有明显改观,教学效果有很大提高。

五、借鉴双元制、探索新教法,考核方式多元化
面对当前中职学生根底差,不爱学理论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使学生坐得住、学的下,从2005年开始,我校先后派出6名教师赴德国学习培训,培训结束后,这部分教师善于钻研探索,借鉴双元制教育理论,编写了校本实训教材,尝试项目教学法。

1、借鉴双元制教育理论,积极尝试新教法
项目教学法来源于德国的职业教育,是适应德国“双元制”培养学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我们校本教材精选出一些典型项目,由若干教学单元模块组成,每一单元模块又细化了实训课题、考核方法,使得训练能科学地、系统地进行。

对每一个项目,明确要求和达到的效果,为每个项目聘项目经理一名,再由项目经理去为其他同学分工,进行筹备,直到完成项目后交教师审核,教师在其中起指导作用,学生起主导作用,这样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为民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模式,增强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的项目教学法主要由以下几个教学阶段进行。

①确定项目任务;②制定计划;③实施计划;④检查评估;⑤整理归档以学生加工的产品作为他们完成作业的成绩。

实行项目教学真正地实现理论与实践合一,学校与企业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室与车间合一,作业与作品合一的教学教改路子与学生就业岗位对接“零距离”。

2、不断完善考核机制,使考核方式多元化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也促使考核方法的改变,只有客观规范科学的考核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我校形成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为导向,采用多种形式评价考核学生的实训成果。

其一,注重实训过程,加强过程监控,强调过程性评价。

比如,我们在每一个实训环节中,都严格按照实践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去实施,并落实到每一个实训日,形成实训日志。

其二,考核内容不仅包括技能分,还包括态度分、团队分等。

学生在实训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我管理、沟通合作、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设计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都是教师考核学生实训成绩的依据。

其三,综合技能实训考核与职业资格鉴定挂钩,以取得资格证书作为实训课程的考核结果。

其四,注重充分利用我校信智公司和机加对外承接机加工件的能力,以产成品为校企的对接点,使学生对产成品的质量要求、加工工艺、加工过程、车间管理等有个全方位的认知,并以此来指导实训教学,参与实训教学质量评价。

以上是我校近几年在教改中的一些做法,不妥之处,还望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