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称意义和话语间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前言
词语意义一般分为两种:指称意义(reference)和蕴涵意义(connotation )。
指称意义讲的是词的字表意义,是语言交际中出现最早而且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意义,是人们用来表达思想用的最基本意义。
虽然各个国家风土人情、社会习俗、思维方式、意识形态有差异,但他们使用的不同语言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具有共性的。
例如,英语spring(n):Season of the year in which vegeta-tion begins ,汉语“春天”:一年四季第一季,生机盎然。
Spring 和春天都是指一年中同一个时间段,也都含有
大地复苏、
万物更新的景象,Spring 和春天的指称意义完全一样。
这个实例说明了各个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不一样,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基本相同的。
本文
讲的语义问题,主要讨论的是词汇(lexical )语义问题,就是词在不同的语境、不同的搭配(collocation )、不同的话语(utterance )中具有歧义(anbuguity),或是具有模糊(vague
)意义。
这种意义模糊或具有歧义与词语的蕴含意义截然不同。
本文就词的指称意义与句义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展开了讨论。
二、指称论的解释
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与现实之间存在着直接关系,人们利用语言时,常常用词语来指称事物[1]。
我们说话中用的词语和句子具有意义,因为这些词语和句子与我们周围的事物存在有指称关系。
任何语言中都有一些语项(linguistic expression )具有潜在的指称功能,这就叫做指称语(referring expression ),用来所指事物(referent )。
例1:He felt a reproach in her gaze .[2].
这句中“reproach ”不是用一个“责备”可以解释得了的。
塞尔把这种语言行为定性为表情行为(expres-sives )。
表情行为就是“基本条件是说话人表达某种心
理状态,真诚条件是反映出对听话人的态度,合适方面/先决条件是假定词语间与世界相符,命题条件是对某种事态的描写”(Ditto :F28)。
表情行为归属于塞尔对言语行为分类中的施事行为,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施为用意。
词语的这种指称意义取决于受话人对其词语的领悟以及对指称语潜在的指称功能的理解。
(一)带有指称意义的词语界别
从词类来看,词分为动词、
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等,但不是上述所有词类都带有指称意义的。
词语中有些语项从不用来指称,像我们在英语里常见的not ;very ;really ;so ;however ;maybe ;perhaps 等。
这些词语只能将其意思归属于所在句中,也只是帮助句义外延(denote )他们本身在客观世界里确定不了其实体(entity )的身份。
像“not ”等上面所提到的这类词语在句中只是内在的非指称词项。
名词性词(nom-inal )讲的是指称物体的名字以及名词短语等。
名词性词包括名词、
形容词、代词,是语言单位,最能揭示语言这一功能。
我们问到“他怎么样”时,用形容词“好”来回答,就能把话语表达到详尽透彻,也就是“他很好”,这个“好”字确认了“他”这一实体的状况。
名词用作指称词最为常见,table 指的是桌子,mirror 指的是镜子等。
说话人用它时才具有指称意义,如果说话人不用它时,它就无指称意义。
例2:a)He had once had an operation for mastoid.[2]
b)An operation for appendicitis is a simpler opera-
tion.
我们不能将a)中的operation 和b )中的两个oper-ation 混为一谈。
两者之间有着严格的区别,虽说它们
都是名词性词,但a)中的operation 是说话人指那次单个性手术,是一个特定的指称词,认定了事物实体。
b)
论指称意义和话语间关系
焦煜霞
(安徽艺术学院,安徽合肥230000)
摘要:本文从指称论角度论述指称意义和话语之间的关系,首先指出哪些词可用作指称语,然后阐述了指
称语的不变性和可变性。
通过这种讨论,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句义和指称语之间的关系,从而更明确了指称语在话语中重要作用。
关键词:指称意义;实体;外延意义;可变性;不变性;关连性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 (2012)13-0033-04作者简介:焦煜霞(1968-),女,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收稿日期:2012-10-17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2012年冬之卷第29卷第13期
Win.2012Vol.29No.13
33··
句中的operation是一个不确定的指称词,该名词性词是一个非指称词(non-referring expression),具有全称解释(generic interpretation)。
正是有了指称词和非指称词的存在和理解,一些句子也就很容易产生歧义。
(二)指称语的不变性和可变性
指称语的不变性(constant)和可变性(variable)是有条件的。
就专有名词而言,有的世界上只指唯一物称的名称,还有的专有名词可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的名词。
像the Pacific Ocean、Nile、the Alps等都是专有名词(proper noun),无论跨越怎样的话语辖域,它们所确认的实体分别还是太平洋、尼罗河、阿尔卑斯山脉。
还有一些专有名词则由话语语域(register)来取决于所指实体。
Cambridge,一为美国马萨诸赛州内的“坎布里奇”。
二为英国的地名,译为“剑桥”。
San Fran-cisco在阿根廷译为“圣弗朗西斯科”,而在美国则是“旧金山市”。
像这类具有几层意思的专有名词在英语里也是时而可见的,这种指称语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它们所指称的实体要依据语境来决定。
当说话人讲“He lives in San Francisco in Argentina”时,这时的San Francisco就指圣弗朗西斯科。
这个San Francisco与事实相符,跟事实相符就是说在某个特定的情景里存在一个叫“San Francisco”的实体,即“他住在阿根廷的圣弗朗西斯科”。
我们是利用蒙太古的语义学中的真值条件来认为这句的意思。
知道了句子的真值条件,如果还说不能知道句子的全部意思,至少也懂得了相当一部分的意义[3]。
带有可变性的指称语包括的面较广,一是代词像you、I、she等,一是名词也是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定性指称语,动词用作指称语时也具有不变性和可变性,甚至不少拟声词(onomatopoeia)有时也有指称不变性和可变性。
1.代词用作指称语时的不变性和可变性
英语中表示名称和物体的代词时,很多情况下无法确定它们所指事物,这时它们属于可变性指称语。
当它们用在一定的话语语境中才是不变性指称语,用来确认某个或某些实体。
例3:a)They say it’s going to be another cold winter.[2]
b)Don’t eat the cakes;they are for the visitors.[2]
例3中a)句和b)句各有一个“they”。
在a)句中,我们无法考证这句中“they”指什么人,只能理解为“有人”或“人们”。
如果译成“他们”,这就与指称论相悖。
但在例3b)中,“they”处于一个相对明确的语境中,受话者知道这个“they”指的是cakes。
这是因为b)句中的前个分句已给后个分句中的“they”限定了范围。
“我们依赖语境来判断这类指示语是由于我们依据空间指示现象(Spatial deixis)的理论来确定所指实体”[1]。
“they”所指的实体只能是“the cakes”。
对指称语的理解一定要特定的语境,结合词语的搭配关系,进行全面、周密的分析,词语的义项就会单一、明朗起来了。
我们
说依据语境,就是从限制的角度来确定话语意义。
以they chomsky为代表的语言学家是从选择限制的角度来研究搭配的。
词语搭配也就是在很大范畴内隶属于语境。
词语搭配取决于两点:一是词汇的语义特征,一是语法规则。
此处所说的指称意义是借语法手段,固定语境的搭配而确定下来的话语指称意义。
2.名词用作指示语时的不变性和可变性
我们在本节开头提到的专有名词作指称语时给了一些诠释。
一般名词用作指称语,在一定语境里具有指称的不变性,但名词指称语的可变性在很多名词上都旁见侧出。
指称论把词语与其所指事物之间的关系视为意义。
我们使用语言时,常用词语来指称事物,词语或句子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们与世界上的事物之间存在着指称关系,这种关系体现在名词上尤为明显。
例4:Wake up,woman,you can’t sleep all day.[2]
句中woman就是一个呼唤语,无“妇女、”“女人”之意,相当于“喂”或“伙计”等,它所指的实体是在熟睡中的那个人,此人不一定是女的,或许是个男的。
此句中的“woman”这种用法是用于词语与其外延的关系才使我们这样理解它的这种外延意义(denotation)。
蒙太古语义学理论提出理解词义的三个环节,在第二环节中告诉我们,当我们理解句义时,“要仿模句子所描写的情景建造一个模式,再把逻辑公式中的符号和被描写的情景联系起来,建立逻辑语言的语义。
”[1]根据外延论,例4这句中woman的语义外延是与句子所描写的情形相符。
用蒙太古的外延论理解例4句中的“woman”一词的意思,我们确信我们的理解是正确的。
3.拟声词可用作指称语
拟声词指模仿人类、动物、自然现象,机器或工具等物品或动作所产生的各种声音。
英语中有些词语有模仿动物叫声的,有模仿金属响声的,有模仿液体声的,还有模仿人发声的。
我们说拟声词可用作指称语,不是说将拟声词用来确认一个实体,而是通过某一拟声词来判断这是何种实体发出的声音,来确定哪是一实体。
例5:Do you hear miaow,grunt,hiss in the garden?
我们通过“miaow”,“grunt”和:“hiss”声就能确认园子里有个猫,猪和一条蛇这三个实体。
我们用例5只是想说明不仅名词、代词等能用作指称语,不少动词,甚至很多拟声词也间接地具有这种功能。
例5中的拟声词用的是拟声词名词,同样拟声词动词也是有其功效。
动词的指称意义指的是动词报告事件发生的能力。
“一个动词如果能够报告一个事件的发生,则动词具有指称能力或指称意义,如果不能报告事件的发生,则没有指称能力或指称意义[4]。
”听到某个拟声动词的声音就能报告是何种动物或物体的动作在发生,从而就能确认是何种实体,所以我们说拟声动词具有
34··
指称意义。
三、词义,句义与指称语
(一)词义的确认
根据词典上来识别词义比较容易,但在语句中确定词义并非易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词义常受其语言环境影响。
其影响表现有两方面:限制性影响和创造性影响。
词与词出现重复搭配,也就形成了成语(id-iom),这是语境限制性影响的结果,如:a flea in the ear 刺耳的话,尖刻的责难、讥讽。
语境影响也会导致词义的发展和变化,即一词产生多义这是创造性影响。
这是说一词多义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歧义,如:develop a habit养成习惯,develop a method研制出一个方法,develop new varieties培育新品种,develop heavy indus-try发展重工业等。
所谓歧义就是某个词的几个系统意义分别在不同的语境中起作用,使该词产生一词多义现象。
还有一词多义的现象就是含糊(vagueness)。
一般说来,词是表示概念的,但是在许多界限分明的概念里用词表达时,却可能把这些界限打破,产生许多模糊词[5]。
汉语“漂亮”和“美丽”是同义词(synonym),两词都释为“好看”,这是与视觉有关。
我们要知道词语很多不能任意搭配。
我们说“她长得好漂亮”,也可以说成“她长得好美丽”,这是一种含糊意义的用法。
我们可以说“你的英语说得很漂亮”,但是不可以说“你的英语说得很美丽”。
这是因为“漂亮”一词已突破了视觉辖域范围进入到了一个新辖区,即与听觉相连在一起了。
人们在认知(cognition)上一物多用,词语上一词多义,就不可避免了。
一词多义是相互联系的,而非杂乱无章。
对词义的研究表明,词义的变化或派生有多种微观语义模式,包括词义扩大和缩小,词义关联转换,词义抽象化等[6]。
词义的变化多少,与该词组成搭配的数量,与其使用频率高低密切相关。
我们说“她长得漂亮”与“她长得美丽”是属于同一辖域的词义关联转换。
(二)词义与句义关系
在很多话语中,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并不是那么一目了然,而是需要费尽心思去揣测,稍有大意,就会导致理解上错误。
很多常用词看似简单,由于词义灵活多变,我们要是缺少认真思考,忽略句子的内在联系,或是望文生义,很可能就会对此句产生理解上错误。
词义的多变性致使词的指称意义丧失,特别是名词与动词紧紧联系在一起容易产生语义泛化,含通指意义。
在很多话语里,非指称意义的名词附在动词之后,就构成了一个以该动词为中心的合成词了。
例6:He barks up the wrong tree.
例6中的“tree”由于粘付于动词bark up之后,已经丧失了它的指称意思,即无“树”
“乔木”之意,
“wrong tree”与动词“bark up”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以“bark up”为中心的合成词,意为“看错目标”或“找错对象”[7]。
这是我们从语义角度来分析词义和句义之间关系。
我们也可以从语用角度来谈词义与句子的关系。
予设命题“proposition”是说话人组织信息的策略,说话人对受话人对所谈事物的熟悉程度的估计和受话人对说话人的话语意图捕捉程度,影响着语句意义的理解。
在话语交际中,说话人用专有名词或用有指词语指称时,一般都考虑到听话人会知道所指的事物,如果说话人的话语中不用专有名词或用不含有指词语,结果受话人对说话人所说的话语就会不解其意,话语人犹如对牛弹琴,像这样的设句(presupposing sentence)往往失去了交流意义,因而这类话语通常达不到说话人予设期待。
对于句意的理解,我们最好要以John R. Searle所提出的语言行为理论为基础。
Searle是当今世界上知名的心智和语言哲学家,他的语言行为理论和哲学思想对我们研究话语意义很有指导意义。
Searle 告诉我们:语义互动理论则力求把隐喻解释为意义和指称真值含义间的一种相互作用[8]。
他的理论定位是在解释句子字面含义和话语隐喻含义关联(relevance)原则上。
一些话语都包含命题显示项和功能显示项两个部分,话语用意是句子意义的功能。
不同的话语可以用来表达相同的命题,但可具有言外之力,实际上话面意义和言外之力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例7:Some bookes are to be tasted,others to be swal-lowed,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Francis Bacon:Of Studies).
此句本体(tenor)是book,喻体(vehicle)无疑是food,因为只有事物才能浅尝、吞食、咀嚼或消化。
本句中只见本体,未见喻体,喻体词就暗沙射影地落在有关进食的几个动词上,显示了隐喻语言的指称意义。
隐喻理论至少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以下两点:(1)说话者在说出句子字面意义(literal sentence meaning,ISM)时如何表达出说话者话语意义(speaker's utterance meaning,SUM));(2)受话者(Addressee)如何理解隐喻意义[9]。
我们可以这么说,从听话者角度来讲,隐喻理论解释了听话人怎样理解说话者话语意义,对说话者来说,说话人怎样表达出与字面意义迴异的话语意义。
在说话者和受话者双方都弄懂句子字面含义与话语隐喻含义之间的关联性的基础上,受话者自然也理解说话者的话语意义了。
因为隐喻和指称关系较为复杂,我们在此文中提及此问题,目的是让读者在思想上形成一个概念,当遇到隐喻话语时,不妨从指称角度来理解,或许有助理解主要话语的实际意义。
四、结论
各种语言虽有差异,但由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一样的,语言所指事物也就基本相同。
我们要表达思想,就要运用语言,让受话者理解说话人的话语意图。
“从思维生成到语言表达有一个内在的认知建
35
··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Reference and Utterance
JIAO Yu-xia
(Anhui Institute of Arts ,Hefei 230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relation between reference and utterance from the angle of referential theory.It first points out what kinds of words can be used as referring expressions and then describes them as constant and variable.Through such a discussion the paper further analyzes the relation of sentence meaning and referring expressions and we can even more clearly understand the important role played by referring expressions in utterances.Key words:reference ;entity ;denotation ;variable ;constant ;revelance
构过程,这个过程存在着思维生成的个体性,语言的
公共性,语义的整体性等特征。
”[10]换言之,人的思维在语义认识中起着主导决定性作用,人们借用语言符
号来传递信息。
索绪尔认为,
语言学从属于符号学,语言学只是符号学的一部分。
不管语言学家们怎么说都可以看出语言学和符号学密切相关,人们利用语言学符号进行交际,这就使话语产生了意义;人们对话语
中语言符号清晰了解,也就帮助理解了话语所表达的意义。
参考文献:
[1]Saeed ,J.I.Semantics [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97:180-182,271-282.
[2]张道真.现代英语用法词典[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3]Lappin ,S.The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Semantic Theory[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97.
[4]刘正光,曹志希.指称意义与句法化[J].外国语,2007(2).[5]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6]张建理.英汉多义词异同研讨:以“脸、面”为例[J].外国语,2003,(4).
[7]侯宁海.英语习语大词典[Z].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364.
[8]Searle ,J.R.Expression and M eaning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9]倪传斌.从说话者和听话者互动角度评塞尔的隐喻理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9).
[10]王小路,徐慈华.影响隐喻认知的主观体因素[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7).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