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唱艺术的审美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合唱艺术的审美价值

摘要:合唱艺术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最原始、最纯净的大自然的和谐的美,它给

我们追求灵魂的最高境界提供了阳光、水、空气,合唱艺术是审美追求的一曲凯歌。审美功能是合唱艺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由于审美功能是以合唱美感为基础的,因此研究合唱的美感,以及合唱的审美取向是非常必要的。合唱艺术在提高

民族艺术素养、民族精神、审美能力诸方面的审美价值是其他演唱形式不可替代的。

关键词:合唱艺术;审美价值;社会功能;提高素质

一、合唱艺术是社会文明和人类情感、智慧的完美体现。

合唱是一种多声部的、复杂的艺术形式,近代由欧洲传入中国,“五四”运动

以后,特别是30年代以来,它对中国音乐的影响和与其杂交过程中,逐渐形成

它自身独特的、有别于欧洲合唱音乐发展的,在题材内容、语言形式、创作手段、审美情趣等方面独到的特点。它通过多声部的混声合唱,以声部间的交织、重叠、变换、发展、音色的变化、通过交响性的表现手法,来抒发人们多方面的情感,

表现戏剧化的冲突,以及重大的历史变化、哲理性的思考、人物的性格特征的刻

划等等。在这方面以黄自的清唱剧《长恨歌》、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马思

聪的《祖国大合唱》为代表的、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大合唱,均是中国合唱作品

的典范之作。这些作品的共性是抒人民之情、抒民族之情。它紧密地同中国特定

的历史、政治、文化、民族相结合,注意到特定历史阶段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所以,他们的作品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合唱这一门艺术形式的确立和发展距今已1000多年的历史。其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无一不是与社会的变革紧密相关的,无一不是在反映新时代、新思想

与旧的习惯势力和旧思想做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而合唱这一艺术形式也越

来越显示出它独立的社会作用。社会的进步为合唱的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而合

唱作品之主观或客观方面反映的社会现实又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它

的作用反馈于社会的力量不容忽视。日本人在总结国内战后经济腾飞的五大因素

时就曾指出:战后遍及全国的众多合唱团体在活动中培养并焕发出一种团队精神,增强了合唱团员的自我认识能力,人们为了在合唱排练中的共同目标达成共识,

众人团结一致,通力合作,这些非经培养不能得到的良好的意志品质,反馈到社

会中,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从而加速了国民经济的飞跃。而美国科学家也

认为他们的航天技术一度曾落后于前苏联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前苏联科学家们

的音乐素质激发了他们工作中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的结果,是他们参与合唱活动的

能力高于美国科学家的缘故。由此不难看出合唱活动对人类参与的社会生产实践

起到何等重要的促进作用。自本世纪初“学堂乐歌”活动的兴起和我国“五四”运动

以来。一些著名的、卓有见识的思想家、音乐理论学家和卓越的音乐家们,纷纷

效法西洋,近采日本,通过文学艺术理论和“乐歌”的传播,将国外进步的民主思

想介绍到我国,并把合唱这一“舶来品”引入中国,逐步将这一简便易行,深受群

众喜爱的艺术形式融合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之中,并使之在火热的革命洪流中起到

宣传群众、鼓舞群众、唤起民众、勇于拼搏的精神。合唱以它特有的气势磅薄的

声势鼓舞人们为真理而战,为正义献身,向着光明与美好的未来勇猛直前!在红军时期我们有用外来曲调填词的“打倒列强”鼓舞人们冲锋陷阵;在抗日战争时期我

们有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优秀合唱作品鼓舞人们团

结一致,抗击日寇侵略;在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

有诸多鼓舞士气、催人奋起、艺术性很高的合唱作品问世。凡是紧密联系社会变革、真实反映群众斗争实践的合唱作品大多被后人所承认,保留至今久唱常新。

合唱是一种集体艺术,它追求的是一种高度的和谐与统一。这一目的的实践

要靠人与人之间的通力合作来完成。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人们必须养成良好的

互助、合作精神。在分工明确的前提下,密切配合,通过共同努力最后达到整体

完美之目的。这种互助合作精神正是体现了伟大的人类社会实践的基本原则。因此,在完成合唱作品的同时,合唱成员既可以在集体中找寻到自我的存在与价值,又从中学会自我控制的能力,摆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好个人的能力、又要兼顾集体的需要,从而达到统一与完美,在统一步调下共同塑造好音乐

形象,清楚、准确地表达音乐的主题思想。

二、合唱艺术是校园文化的活泼构成因素,校园文化是社区文化特殊的组成

部分。

审美功能是合唱艺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它主要表现在通过合唱的美感使人

身心愉悦,从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由于审美功能是以合唱美

感为基础,以社会生活为内容,合唱艺术创作、表演和欣赏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

一定的社会效应,这种社会功能,实际上就是合唱艺术审美价值的宏观体现,实

现审美价值的艺术活动。合唱艺术是一种底蕴丰厚的艺术形式,是群体意识的集

中表现,合唱表现的是一种和谐的美。和谐的美,是一种特定的审美价值现象,

和谐是大自然从来就具有的一种永恒的美,和谐的美是大自然最富魅力的神韵,

是合唱艺术表现美,追求美的使者,艺术家的灵感把合唱艺术胚植在这块土地上,在阳光、空气、水的沐浴中诞生了一个至高无尚的天使。近年来,高校从应试教

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不再以灌输知识为唯一目的,而是着力于增强学生智力因素

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这从理论的高度已被广大师生普遍认同。但从转轨的

具体实施过程看,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心理过程,无法以“短平快”的方式一

蹴而就。要有一个顺应学生和社会广为接纳的行为方式。合唱艺术本来就是应试

教育的构成部分之一,但被挤压、简化得只剩下一个苍白的外壳。基础音乐教育

的疏漏,学生音乐素质的偏低和音乐断层现象的无情显现,成其隐忧。努力改变

这种窘境,给学生以音乐美的陶冶,成了一种社会共识。以合唱艺术的传播为契机,并以此作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中介,是水到渠成顺其自然。而且,

合唱艺术以其广泛的参与性,进入角色的便捷性,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亲和力,合唱艺术充当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推波助澜的角色。

合唱艺术似一把金梭,既参与编织校园文化的云锦,又成为校园文化与社会

文化接轨的热线。是将相对封闭的校园文化向开放型的社区文化引渡的音乐大使。合唱艺术以其场面的恢宏、情境的温馨等特有的艺术特质,可以在社区组织的各

种综艺型演出、主题性演出中亮相,且不受场地、设备等过多的限制,能充分地

展示校园风采、师生风貌。偶像崇拜、群驱心理、从众反应,不仅仅是大学生浪

漫的点缀与装饰,且已构成了青春期大学生审美主体基调。合唱是一种集体歌唱

的音乐形式,借助青春期大学生的群驱心理、从众反应,让每一个参与者的个人

情感与作品情感互为交融,偶像崇拜通过“移位转嫁”,使学生们在“自我镜像”之中,获得自恋式的精神满足。参与者既是作品传播载体,又是作品欣赏者;大学

生成为审美主、客体复合、对位的合唱艺术的模糊团块。其中个人情感与集体情

感形成一种三角反馈的良性循环。学生不但得到情感交流的满足、情感创造的满足、情感表现的满足,同时也得到情感宣泄的满足。

合唱艺术对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是十分有利的。合唱中的配合意识及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