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理答,成就课堂精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理答,成就课堂精彩
【摘要】语文教学本质上是一个多维对话,多维互动的过程,在这多维对话,多维互动的过程中,“细节”决定成败,“偶然”具有价值,“智慧”具有力量。教师如果缺乏一种因时而变、因人而异的理答机智,教学过程设计再精彩也无济于事。所以,笔者提出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中彰显智慧的有效理答,通过智慧理答,激活学习氛围,挖掘课堂的深度和宽度,成就课堂精彩。
【关键词】智慧理答课堂温度理答良策深度与宽度
上学期,我校举行教研活动,有位老师执教《听听,秋的声音》。上课时,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全诗,并对孩子们提出要求:闭上眼睛,静心聆听,在听的同时你看到了什么?
“老师,我看见一群群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和白云一起翱翔。”
“真好,还有吗?”
“我看见金黄的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盘旋着飘向大地,最后躺在大地妈妈的怀抱里。”
“真棒!还有谁来回答?”
“我看见荷花在夜晚悄悄地开放。”
“是吗?”
学生迅然脸红,结结巴巴地说:“菊……菊花……”
学生的回答是如此的精彩纷呈,而教师的评价却是如此乏味,如此简单;面对学生不经意的失误,“是吗?”这一简单的责问说不定会让我们从此看不到这一只曾经高高举起的小手……
这只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吗?不,这普遍存在。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也经常困惑:为什么那些让名师们的课堂精彩绝伦的教学设计,用于自己的课堂却依然平淡无味?很多教师都将责任推卸给我们的学生,说什么“学生的基础太差”,说什么“乡下的学生见识太少”……很少有人想到其实自己也应该担负很大的责任,那就是因为我们在课堂中缺少一种智慧,一种因时而变、因人而异的“理答”智慧,不能给学生以鼓励以指导,不能激活学生的智力资源,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
那么,什么是理答呢?理答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教学评价,她更是一种教学行为。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认为,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本质上是一个对话的动态过程,它包括教师的提问、侯答、学生的回答及教师的理答几个环节。所以,理答更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对话”,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进一步学习,也影响到学生对一节课甚至是这门功课的兴趣与态度。因此,课堂上教师的智慧理答尤为重要,她能变一个普通的课堂对话为一个洋溢人性关怀,师生共同发展的学习过程。
一.提升课堂温度,激活学习氛围
所谓“提升课堂温度”,就是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积极理答,创设出具有感染力的情境,营造出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带给学生课堂的温暖,带给学生心理的安全,带给学生精神的快乐,使学生信心倍增、勇气倍增,从而主动的投入学习。
1.亲和力——和谐关系的纽带
要“给课堂加温”,首先教师要具有亲和力。夸美纽斯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古人也曾说过:亲其师而信其道。所以,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功底,还必须要展示自己的亲和力,使自己成为学生信赖、敬佩的良师益友,使自己在课堂上如一缕清风,似一股清泉,犹一盏明灯,催开学生的智慧之花。
2.赞扬——成功的润滑剂
及时给予积极的肯定和赞扬,也是“给课堂增温”的最佳策略。俗话说“赞扬和鼓励是成功的润滑剂。”理答时,教师如果能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具有感染力的激励性评价或反应,而不是“好”、“对”、“真棒”等生硬冰冷、敷衍了事的态度,更能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其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使其产生更大的内驱力。如上述《听听,秋的声音》,上课时,教师如运用智慧做出以下所言的激励性的理答,肯定会有更多的精彩: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全诗,并对孩子们提出要求:闭上眼睛,静心聆听,在听的同时你看到了什么?
“老师,我看见一群群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和白云一起翱翔。”
“真有意境,我们也恨不得飞上蓝天和他们一起遨游”
“我看见金黄的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盘旋着飘向大地,最后躺在大地妈妈的怀抱里。”
“原来,在你眼中树叶是天生的舞者呀!”
……
如此充满诗意的理答,既符合儿童诗教学的氛围,又能使学生在如沐春风的言语中,展现了蓬勃的生命力,展现智慧的风采,享受语文学习的欢乐。
3.幽默感——学习的催化剂
教育家斯维特罗夫说:“教育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幽默理答能增强教师魅力,能使课堂氛围更加轻松,能牢牢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高涨,从而心随“师”动,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然幽默的理答,绝不是为了博得学生一笑,而是在愉悦给学生的同时,或使学生深入思索,悟出“笑外之音”,或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始至终保持学习动力,从而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如上述案例《听听,秋的声音》,当学生说道:“我看见荷花在夜晚悄悄地开放”时,教师并不是简单的一句“是吗”,而是幽默地评价“看来秋天真的非常美好,连夏天的荷花都舍不得离去,说不定她要和菊花比美呢!”如此理答,也许就不会有学生结结巴巴的回答在课堂上回旋。
“良言一句三冬暖”,充满睿智的言语是有温度的,充满睿智言语理答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让教学信息的传导流畅而风趣。
此外,一些非语言性理答也能为我们创造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一个微笑、竖一竖大拇指、摸一摸小脑袋,都能让低年级的小朋友特别受用。
二.追寻理答良策,成就课堂精彩
1.巧用“四问”
所谓“四问”,就是追问、探问、转问、反问。这些提问策略,大家都是习以为常,关键是用得巧、用得妙。先说追问,追问就是当某一学生回答老师提问后,为了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而创设的有如层层剥笋的纵向深入式的问题。如案例《听听,秋的声音》:上课时,教师先有感情地范读全诗,并对孩子们提出要求:闭上眼睛,静心聆听,在听的同时你看到了什么?
“老师,我看见一群群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和白云一起翱翔。”
“我看见金黄的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盘旋着飘向大地,最后躺在大地妈妈的怀抱里。”
……
学生答得津津有味,老师就趁热打铁,对孩子们提出要求:闭上眼睛,再次聆听老师朗读课文,看看这一回你听到了什么?听完之后,场面依旧如先前一般热闹。
可是老师很快就发现孩子们讲的基本上都是课文中所提到的事物,对于其他的描述是少之又少。于是赶紧追问:“除了课文中所描述的,你还看到了什么呢?赶快回想一下你在田野游玩或劳动时的情境吧!”经老师一点拨,学生又是思绪飞扬:
“我听到了花儿‘啪嗒啪嗒’地开放。他们一边开一边喊‘伙伴们,加油啊,我们要把秋姑娘打扮得更漂亮些。”
“我听到了割稻机的‘突突’的声音,农民们丰收了,他们的笑声在空气中飘荡。”
“我听到了云儿跑步的声音,看到了小蚂蚁们在集体干活,收集过冬的粮食。”
探问犹如一个脚手架,能够帮助孩子们走出由于知识欠缺等原因造成的回答问题的困境。要使探问有效关键在于教师能抓住机会,及时变换问题的角度,分解问题,将问题化难为易。而转问、反问则常常在追问无效或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时的发问发问。如我在教学《钓鱼的启示》时:
出示句子: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在引导学生理解“是”与“非”到底指什么后,我提问:为什么说实践起来却很难呢?请同学们回过头再读一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词句来说说实践起来难在哪儿?
正当我们围绕“鱼大且漂亮、没人看见”等方面侃侃而谈时,有一学生忽然发表意见:“老师,我有办法将鱼留下,只要把鱼缠在鱼钩上,等时间到了将它拉起来就好了!”
我赶紧反问:“这方法能行得通吗?”
生1:这只是为留下鱼找借口而已.
生2:这就叫投机取巧,和直接带回家没什么两样。
师:是呀,人们都说不管做什么事,但求问心无愧。如果这样做,能问心无愧吗?
生:不能!
师:这条鱼真不简单,把我们同学的心都快要给捕获了,怪不得作者说——
生: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教师的反问,实际上也是转问,一下子又将这旁逸斜出的问题引导到了教学目标上来。
追问、探问、转问、反问是教师智慧理答的法宝,只要能灵活运通,我们就能为学生拨开迷雾,带领他们驾着感悟之舟驶向文本阅读之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