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 苦恼 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苦恼》(契诃夫)教学设计
永嘉罗浮中学徐时芳
【学习目标】
1.了解车夫姚纳苦恼的具体内容和由此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冷漠无情的深刻主题。
2.理解小说通过对话描写、细节描写和对比映衬艺术手法来表现人物性格,以及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来揭示社会主题的技巧。
3.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起拒绝冷漠、关爱他人的思想情感,构建和谐的社会。【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小说通过对话描写、细节描写和对比映衬艺术手法来表现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性格特征及其原因。
难点:以小见大手法反映社会现实的特色。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情感体验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二、整体阅读
1.作者简介
俄国19世纪末的最后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巨匠。
契诃夫与法国莫泊桑、英国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小说家之一。
他的小说风格质朴,语言精悍,篇幅简短;情节也十分简单,不靠悬念吸引读者,但自有一种震撼人的灵魂的力量。
高尔基说:“契诃夫用小小的短篇小说进行着巨大的事业。”
2.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姚纳的特征,理解人物“苦恼”的内涵。
2.把握以小见大的手法反映社会现实的特色,了解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3.学会关爱他人、体谅他人,营造和谐的社会。
三、文本研习
★研讨问题一:ppt 的姚纳(语言中品味姚纳形象)
学生默读研讨(根据学生座位,分组探讨)。
探讨不分前后,根据学生回答而定
1.人物肖像:痛苦麻木“伛”(回头回身笑)
2.人物环境:冷酷孤寂压抑麻木
3.人物情节:地位低下懦弱老实憨厚逆来顺受急于向人倾述
⑴一个军人(闭眼睛)⑵三个青年(打骂)
⑶一个看门人(赶)⑷一个年轻的马车夫(睡)
重点研讨第二个情节:向三个青年的倾述,扣住三次“笑”背后的辛酸。
方法:a、分角色朗诵,读出情感;b、讨论语言、心理、神态等,品味情感;
c、讨论小结人物形象。
★研讨问题二:小说中处处体现车夫姚纳的痛苦,为什么小说的题目不叫“痛苦”,而叫“苦恼”?
学生交流讨论(扣住“我拿我的烦恼向谁去诉说?”引语,理清小说的真正内涵和主题)。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适时提示以下:
首先,小说题记中“我拿我的烦恼向谁去诉说?”是全文的行文线索,“谁”既包括上面的四类典型的代表,又不止这些人;一个“?”号强调主人公“无人诉说”的悲惨境遇(解题),所以全文真正的中心不是“痛苦”的“苦”上,而是放在“恼”字上(烦恼,恼恨)。
其次,主人公姚纳的痛苦最后诉说了吗?(说了,参见课文最后7自然段。)对谁说的?(不是“谁”,而是一匹马。)这个情节意外吗,有什么妙处?(不意外,第1段和第33段有设伏。人与马相依为命,相互理解,将“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马”的关系相对比,用人的冷漠、自私和不耐烦和小母马“听着,闻闻主人的手”形成强烈的反差,对现实的批判更有力了,具有强烈的震撼人心的力量和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所以全文真正的中心不是“痛苦”的“苦”上,而是放在“向谁诉说”的“无人”上。
再次,课文以“我拿我的烦恼向谁去诉说?”为线索,作品通过马车夫姚纳一心想倾诉他的苦恼而结果却处处碰壁的情节,凸现了人们自私自利、麻木不仁、缺乏同情心,人不如马的昏聩现实。以小见大地显示出整个社会的黑暗和冷酷无情。所以,这是展示现实生活和社会心态的一个缩影,故用“苦恼”。
教师根据即时板书,总结强调如下(考虑用ppt来总结)——
四、探究延伸(根据课时时间,进行详略取舍)
1. ppt小悦悦事件反思——请伸出温暖的双手,让人心不再冷漠!
2. ppt倾听和沟通是一种美德:
《温州商报》5月8日12版“美国小伙陪乞讨老奶奶边吃边聊”。
3. ppt音乐:《就让世界多一颗心》。
五、作业
课外详细比较阅读《祝福》和《老王》,品味中外名篇的异同技巧和风格特色。
结语:你我怎么样,社会就怎么样;你我努力的方向,就是社会努力的方向!
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以上《苦恼》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具体以课堂教学为准。
【板书设计】 人物肖像:痛苦 麻木
地位低下
懦
苦 恼 ? (最)痛 苦 人物情节:老实巴结 ——○
我拿我的烦恼向谁去诉说? 贴着人物写 (对话) 逆来顺受 急于倾诉 人物环境:冷酷 孤寂 压抑 麻木 揭示社会(麻木 冷漠)
呼吁社会(同情 关爱)
小中见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