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弯的月亮》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弯弯的月亮》教学设计

莱西市店埠镇中心小学颜新强

教学目标:

1、掌握月相的变化规律,理解其成因。

2、能正确演示月相的形成过程,并能动手制作月相卡片。

3、善于观察,愿意动手,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

知道月相形成的原因,掌握月相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探究月相成因。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长期观察月亮的样子,并有顺序地画下来。

2、课前搜集月球相关知识。

教师准备:

1、音乐《明月几时有》录音。

2、地球、月球、太阳位置示意图。

3、月相形成的课件。

4、演示实验器材。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师出示谜语: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弯刀。” 这是什么?(月亮)

2、师播放音乐《明月几时有》,请学生欣赏。

3、问:歌曲中的“婵娟”指的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写到月亮的诗歌?(学生回答)

4、师:每当夜幕降临,皎洁的月光曾经引起多少人的暇想。你见到月亮时,想到过什么问题吗?

5、学生交流问题,师相机出示课题。(板“弯弯的月亮”)

[设计意图:科学探究本身就是一个解谜的过程,本课运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播放歌曲和回忆描写月亮的诗歌的策略运用,更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探究过程:

(一)活动一:探究月相的变化情况。

1、回忆:你见过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请你把它画下来。

2、展示:请你把画的图片贴到黑板上。大家欣赏。

3、交流:通过欣赏,你发现了什么?

4、师小结:从地球上看,月球有时圆,有时缺。人们把所看到的月球表面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师出示文字,学生读)[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学生画的月相图,来引出“月相”的概念,使教学过程显得自然流畅,同时也在学生的心目中初步建立起月相是“多样性的”的印象,对于学生进一步提出“月相是怎样产生的”起

到了很好的铺设作用]

(二)活动二:探究月相形成的原因。

1、继续欣赏月相图片,思考: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选定研究课题:“月相是怎样形成的”)

2、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月球的知识(表扬鼓励)。

3、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已经知道月球和地球一样,本身不会发光,猜想一下:明亮的月光是怎么回事?(学生交流)

4、师小结:我们所见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

5、展示太阳、地球、月亮位置图,问:从地球上看,不同位置的月球是什么样子的?(多名学生充分交流讨论)

6、指名演示,其他学生画月相。

7、引导总结:月相是怎能样形成的?

8、师小结: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见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由于月球是个球体,所以太阳只能照到月球的一部分。这样,在地球上看,处在不同位置的月亮就会呈现不同的样子。这就形成了月相。

[设计意图:月相的成因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其主要是因为学生缺少有关月球的知识引起。本节教学中,提出问题后,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整理课前搜集的月球资料,通过交流,给学生“补课”,使学生知道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然后,教师再展示三个天体的位置图让学生观察,并演示。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明白月相是怎么回事了。实现了教学难点的成功突破。]

(三)自由活动:做月相卡片。

1、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自己长时间的观察记录,思考:在一个月中,月相是怎样变化的?

2、班级交流。

3、课件展示:月相的规律。

[设计意图: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使一个月中的月相图片更加正确、完整,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教师的课件运用,使月相的规律更加清楚明了,做到了“教正确、教明白”]

三、课堂评价:

1、交流本课所得。(也可质疑)

2、自我评价。教师表扬。

四、拓展活动:

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农历初一月亮是看不见的吗?为什么十五、十六的月亮是圆的呢?这些日子中月亮、地球、太阳之间的位置关系怎样呢?请你仔细阅读课后的资料卡,研究一下日食和月食现象吧!

板书设计:弯弯的月亮

←照射

反射↘月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