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科疾病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科疾病
陈协云 教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头颈科教研室
1
目 录
耳廓假囊肿 外耳湿疹 外耳道疖与外耳道炎 分泌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化脓性中耳炎及乳突炎的并发症 耳源性迷路炎 耳源性脑脓肿 梅尼埃病 耳聋 及 防治
2
耳廓假囊肿
耳廓假囊肿(pseudocyst of auricle)是发生于 耳廓的浆液性囊肿样隆起,亦称耳廓软骨间 积液,或耳廓浆液性软骨膜炎。国人患者最 多,白种人患者甚少,原因不明。男性患者 高于女性数十倍,多见于30~40岁成人,尤 以南方较多见。中医称“耳廓痰包”。
6
(二)中医 中医认为是痰聚耳壳 证候 起病较急,常于睡醒后或偶然之中发现,多发生在耳 廓凹面。局部隆起,大小不一,皮色不变。无明显疼痛, 可有局部麻痒。舌苔微腻,脉缓滑。 治法 消痰散结,祛风通络 方药 温胆汤:半夏 竹茹 枳实 陈皮 茯苓 甘草 生姜 大枣 外治法 1.抽除囊液后,用艾条悬灸5分钟,再加压包扎。 2.磁疗 磁片贴于囊肿内外两侧,持续1~2周。
22
临床表现
一、症状 1. 耳闭堵塞或闷胀感。 2. 听力减退常伴自听增强。 3. 耳鸣,常为低调性持续或间歇发作。有的为搏动性耳鸣或耳内水流 样响声。 4. 小儿多无明确主诉,常由家长发现反应迟钝、听音不准或长期不被 发现。 5. 部分病人可有轻微耳痛,头晕。 二、体征
1. 2.
急性期鼓膜松驰部及紧张部周边有放射状血管纹,或鼓膜呈淡红色。 内陷明显,失去光泽。鼓室积液时鼓膜呈淡黄,有时可见气液面或 气泡
20
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ary otitis media)是以鼓室 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 性疾病.本病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多 见。本病为儿童最常见的致聋原因,尤多见 于发展中国家。 中医属耳胀、耳闭范畴。
21
病因病理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多认为咽鼓管功能障碍为其主要原 因。 1.咽鼓管机械性阻塞导致粘膜水肿、纤毛功能受损。 2.气压急剧变化导致中耳负压形成,上皮渗透性增加,产生 渗出液。 3.感染或细菌的内毒素引起中耳粘膜水肿,免疫复合物的产 生与沉积,激发促使产生纤维粘连蛋白增多,导致鼓室粘 连。 本病中医认为多因风邪袭表,肺失宣肃,循经上犯,邪闭耳 窍;或外感风邪,传于少阳,循经入耳,闭阻清窍。慢性 者多由正气不足,鼻、鼻咽部病变后肺系余邪未清,或急 性者反复发作,致邪毒滞留,气血痰瘀阻耳窍而成。
4
临床表现
耳廓外侧面局限性隆起,多见于舟状窝、三角窝, 或在耳甲腔。局部皮色正常,或稍有红肿,无压 痛而有弹性。小者无任何症状,大者可觉患处轻 微胀痛不适。
鉴别诊断
须与化脓性软骨膜炎相鉴别。后者症状较重,有渐 进性持续性耳痛,局部有灼热感。可伴有发热、 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检查可见耳廓红肿、增厚, 触之坚实而缺乏弹性,触痛明显。
25
治疗
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功能,以及病因治疗为本病的治疗 原则。
西医: 1、非手术治疗: [1]抗生素或其它抗菌药物治疗。 [2]糖皮质激素 [3]收缩鼻腔,改善咽鼓管功能。 [4]咽鼓管吹张或鼓膜按摩 。 2、手术治疗: [1]鼓膜穿刺或切开术。 [2]鼓膜置管术。 [3]扁挑体与腺样体切除术。 3、病因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为风热邪毒侵袭耳道,或肝胆湿热蒸 灼耳窍所致。慢性期则多因血虚生风化燥而成。
16
临床表现
一、外耳道疖 主要症状为较剧的跳动性耳痛,常放射至同侧头部,张口、咀嚼或打 呵欠时疼痛加剧。夜间常因剧烈耳痛而难以入眠。牵拉耳廓及压迫耳 屏可使耳痛加剧。 外耳道软骨部有局限性红肿,成熟后其顶部可有黄白色脓点,破溃后 有稠厚脓液流出,或带血。 二、外耳道炎 早期为耳道内发痒、灼热不适,渐变为耳痛。 外耳道皮肤可较度充血、肿胀、糜烂,表面附有少量浆液性分泌物及 脱落皮屑;甚者外耳道明显肿胀,皮肤溃烂,外耳道狭窄甚至完全闭 塞,出现浆液脓性或脓性分泌物。 转为慢性者,常无明显症状,仅有耳部不适及痒感;可见外耳道皮肤 增厚充血,外耳道狭窄,少量分泌物或有痂皮,痂下皮肤粗糙,易出 血,并可有鼓膜混浊增厚,标志不清,或有少量肉芽形成。
23
三、听力学检查
1.
2.
纯音听阈测试为传导性耳聋,听力 损失程度一般在20~30dB左右阈值, 以低频为主。 声导抗测试为B型曲线(平坦型) 或C型(负压低峰值鼓室导抗图。 鼓室导抗图为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 表现,具有极高诊断价值。
24
鉴别诊断
1、鼻咽肿瘤:对单侧分泌性中耳炎的成人, 应特别警惕有无原发疾病,特别是鼻咽癌 的可能,宜仔细检查鼻咽部。 2、特发性血鼓室:可为分泌性中耳炎晚期并 发症,鼓膜呈蓝色或蓝黑色。乳突X片示气 房模糊,颞骨CT扫描示鼓室及乳突腔内有 软组织影,可有骨质破坏,一般认为本病 为自身免疫性病,病因不明。
中医认为,本病急性期多为肝胆湿热之邪浸渍, 慢性期多属脾虚血少,余邪未清。
9
临床表现
急性期皮肤呈红斑或粟粒状小丘疹,进而发展为 小水泡或脓泡,伴有瘙痒、灼热感,并有轻度疼 痛。水泡破溃后,局部皮肤形成湿润糜烂面,渗 液较多,水分蒸发后可在表面形成痂皮。一般持 续1~2周后脱屑而愈。
转为慢性者,主要表现为表皮脱屑、增厚、皲裂, 严重者可致外耳道狭窄。
26
中医 1、风热上壅 证候 耳内胀闷闭塞感,或有耳内疼痛,耳鸣,听力减退。 鼓膜充血,或有鼓室积液征。伴见头昏痛,鼻塞,涕粘黄, 咽干咽痛,或有咳嗽、声嘶。舌质偏红,苔薄黄,脉浮略 数。 治法 疏风清热,散邪通窍 方药 银翘散(金银花 连翘 桔梗 薄荷 淡竹叶 荆芥 牛蒡 子 淡豆豉 芦根 甘草) 2、痰瘀交阻 证候 耳内胀闷闭塞,经年不愈,听力减退,逐渐加重,或 伴耳鸣。鼓膜内陷,混浊,咽鼓管不通或欠通畅。全身可 伴肺、脾、肾虚之证。舌质黯或有瘀点,脉弦或涩。 治法 活血化瘀,祛痰开窍 方药 桃仁四物汤(桃仁 红花 当归 赤芍 生地 川芎)合 通气散(川芎 香附 柴胡)。
10
治疗
西医
1.去除病因,避免接触过敏物或刺激因素,以清洁、 干燥、消炎为治疗原则。 2.用3%硼酸溶液或15%氧化锌溶液湿敷。渗液少或 仅有红斑、丘疹时,可涂用1%~2%龙胆紫、氧 化锌糊及各种类固醇软膏或霜剂。 3.如有脓,则可配合应用抗生素软膏。
11
中医
1.湿热蒸耳 证候:外耳道或耳廓周围肤色潮红,微痛,有水泡。 溃后流出黄色脂水,污水浸渍,肌肤糜烂,黄水 淋漓,干后转成黄色痂皮。婴儿可有发热、烦躁、 睡眠不安等症。舌淡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方药 萆薢渗湿汤(萆薢 苡仁 滑石 通草 泽泻 茯 苓 黄柏 丹皮)若湿盛者,用除湿汤;热盛者, 用升麻解毒汤;湿热壅盛者,用龙胆泻肝汤。
7
外耳湿疹
外耳湿疹(eczema of external ear)为发生 于外耳皮肤的浅表性变应性炎症。多见于 小儿,好发于耳甲腔、耳后沟或耳周皮肤。 临床上分为急性、慢性两型。中医称“旋 耳疮”。
8
病因病理
变态反应可能为其主要病理特点。引起变态反 应的原因包括摄取致敏食物,外耳道脓液刺激, 外用药物、纺织品、化妆品刺激或过敏等。
19
中医
1.风热邪毒犯耳 证候 耳部灼热疼痛,张口、咀嚼或牵拉耳廓、压迫耳屏时疼痛加剧。检 查见外耳道局限性红肿,隆起如椒目,或为弥漫性红肿,表面有黄白 色分泌物。伴恶风发热,头痛,周身不适。舌质红、苔白、脉浮数。 治法 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方药 五味消毒饮(银花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背天葵 紫花地丁) 2. 肝胆湿热熏耳 证候 耳部疼痛较剧,痛引腮脑,耳前或耳后脊核肿大疼痛。检查外耳道 见局限性红肿,高突如半球状,顶部可见黄色脓点,周围肌肤红赤, 或溢少许稠厚脓血;或为耳道皮肤漫肿红赤,有黄粘渗液。全身可有 发热,口苦咽干,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 清泻肝胆,解毒消肿 方药 银花解毒汤(银花 地丁 连翘 黄连 夏枯草 丹皮 犀角 赤茯苓)
14
外耳道疖与外耳道炎
外耳道疖又名局限性外耳道炎,发生于外耳 道软骨部,因该部皮肤毛囊、皮脂腺的急性 化脓性感染。中医称“耳疖”。 外耳道炎又称弥漫性外耳道炎,系外耳道皮 肤及皮下组织的弥漫性感染性炎症。中医称 “耳疮”。
15
病因病理
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 细菌感染性疾病。 发生感染的原因常为外耳道皮肤局部损伤或刺激所致, 如挖耳、异物损伤、药物刺激、脓性分泌物刺激、 水液浸渍、不熟练的外耳道冲洗等。糖尿病、慢性 便秘、身体衰弱者尤易患病和复发。
5
治疗
(一)西医Baidu Nhomakorabea
穿刺抽液注药 适用于直径1cm以内者。抽出囊液后,可选用 2%碘酒1~2滴,氟米松0.2ml,2.5%氟脲嘧啶1ml,或 654-22mg等,作囊内注射,加压包扎。 导管插入引流 在无菌操作下,用套管针导入细塑料引流管, 外用纱布加压包扎。 冷冻疗法 冷冻头置囊肿表面,冷冻半分钟。 激光治疗 用YAG或CO2激光,于囊肿表面上下各打穿一孔, 放出液体,加压包扎。 手术治疗 适用于久治不愈,感染后肉芽增生或体积较大者。 在无菌操作下沿囊肿纵形切开,分离皮下与软骨层,将 有软骨层的外侧囊壁完全切除,刮除内壁之肉芽,加压 包扎。
12
2.风躁伤耳 主证 病变经年累月,病程漫长,耳道、耳廓及周围 皮肤增厚,触之较硬,表面粗糙,上覆痂皮或鳞 屑,肤色暗红或带暗褐色,耳后皱褶处裂开作痒, 或渗血水。全身或可伴有面色黄,食少,身倦乏 力。舌质淡,苔白,脉细缓。 治法 养血祛风,滋阴润燥 方药 参苓白术散(人参 白术 茯苓 扁豆 陈皮 山 药 炙甘草 莲子肉 苡仁 桔梗 砂仁 当归 白术 生地 川芎)亦可用八珍汤加苡仁、陈皮、砂仁、 蝉衣。
27
预后
本病极易造成病人的鼓室粘连,导致听力损 害,应及早、彻底治愈本病,以免迁延成 慢性或遗留中耳粘连等病
28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为发生在中耳的粘膜及骨膜的急性化脓性炎 症。病变范围包括鼓室、鼓窦、咽鼓管, 并可延及乳突,引发急性乳突炎。好发于 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本病属中医急性脓 耳范畴。
29
病因病理
17
鉴别诊断
化脓性中耳炎:有耳流脓病史,外耳道皮肤检查多正常, 鼓膜有穿孔。 外耳道疖引起耳后肿胀时应与急性乳突炎并发的耳后骨 膜下脓肿相鉴别。前者存在外耳道软骨段皮肤的局限性 急性感染病灶,后者则有鼓膜体征可资鉴别。
18
治疗
西医:
1.
2.
3.
在清理干净外耳道后,用浸有抗生素及激素的小纱条,松 松地塞入外耳道内进行湿敷,并每隔2~3小时滴药一次, 保持纱条湿润,每日更换纱条一次。 局部可用5%鱼石脂软膏、红霉素或2%白降汞软膏涂布。 如果已成脓,可切开排脓。宜注意切熟不切生、切软不切 硬、切直不切横的外耳道疖切排原则。 全身用药可首选青霉素或大环内脂类抗生素。
3
病因病理
耳廓挫伤等机械性刺激可能是主要病因。根据囊肿 切面层次,包括皮肤、皮下组织、软骨膜及与其 紧密相连的软骨层、软骨层内面的薄层纤维素, 并无上皮细胞层衬里,即不存在真正的囊壁结构, 囊腔系位于软骨夹层之内,而不在软骨膜之下。 从病理组织学观点看,称作软骨间积液较为恰当。 《丹溪心法》认为“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 本病正是如此。痰之形成,主要因为脾气虚弱, 运化不健,水湿停聚而成。有时又可兼有少阳风 热,或挟瘀滞。
13
外治
1.外洗及湿敷:白藓皮、苍术、苦参、黄柏各15克, 或马齿苋、黄柏、败酱草各30克,煎水外洗或湿 敷患耳。 2.烟熏疗法:苍术、黄柏、苦参、防风各9克,白 藓皮30克,五倍子15克。将上述药末放在较厚草 纸内制成纸卷,或将药末置于特制薰炉内,点燃, 使烟雾直薰患处,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
本病是中耳粘-骨膜因致病菌入侵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主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其感染途 经有三: 1、咽鼓管途径,最常见: 急性上呼吸道传染时 急性传染病期间 在不洁水中跳水或游泳 婴儿哺乳位置不当 2、外耳道—鼓膜途径:因鼓膜外伤、不正规的鼓膜穿或鼓 室置管时的污染,致病菌可从外耳道侵入中耳。 3、血行感染:极少见。 婴幼儿的咽鼓管短、宽而平直,比成人更易经此途径引起中 耳感染。如哺乳位置不当,平卧吮奶,乳汁或呕吐物可 经咽鼓管流入中耳。
陈协云 教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头颈科教研室
1
目 录
耳廓假囊肿 外耳湿疹 外耳道疖与外耳道炎 分泌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化脓性中耳炎及乳突炎的并发症 耳源性迷路炎 耳源性脑脓肿 梅尼埃病 耳聋 及 防治
2
耳廓假囊肿
耳廓假囊肿(pseudocyst of auricle)是发生于 耳廓的浆液性囊肿样隆起,亦称耳廓软骨间 积液,或耳廓浆液性软骨膜炎。国人患者最 多,白种人患者甚少,原因不明。男性患者 高于女性数十倍,多见于30~40岁成人,尤 以南方较多见。中医称“耳廓痰包”。
6
(二)中医 中医认为是痰聚耳壳 证候 起病较急,常于睡醒后或偶然之中发现,多发生在耳 廓凹面。局部隆起,大小不一,皮色不变。无明显疼痛, 可有局部麻痒。舌苔微腻,脉缓滑。 治法 消痰散结,祛风通络 方药 温胆汤:半夏 竹茹 枳实 陈皮 茯苓 甘草 生姜 大枣 外治法 1.抽除囊液后,用艾条悬灸5分钟,再加压包扎。 2.磁疗 磁片贴于囊肿内外两侧,持续1~2周。
22
临床表现
一、症状 1. 耳闭堵塞或闷胀感。 2. 听力减退常伴自听增强。 3. 耳鸣,常为低调性持续或间歇发作。有的为搏动性耳鸣或耳内水流 样响声。 4. 小儿多无明确主诉,常由家长发现反应迟钝、听音不准或长期不被 发现。 5. 部分病人可有轻微耳痛,头晕。 二、体征
1. 2.
急性期鼓膜松驰部及紧张部周边有放射状血管纹,或鼓膜呈淡红色。 内陷明显,失去光泽。鼓室积液时鼓膜呈淡黄,有时可见气液面或 气泡
20
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ary otitis media)是以鼓室 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 性疾病.本病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多 见。本病为儿童最常见的致聋原因,尤多见 于发展中国家。 中医属耳胀、耳闭范畴。
21
病因病理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多认为咽鼓管功能障碍为其主要原 因。 1.咽鼓管机械性阻塞导致粘膜水肿、纤毛功能受损。 2.气压急剧变化导致中耳负压形成,上皮渗透性增加,产生 渗出液。 3.感染或细菌的内毒素引起中耳粘膜水肿,免疫复合物的产 生与沉积,激发促使产生纤维粘连蛋白增多,导致鼓室粘 连。 本病中医认为多因风邪袭表,肺失宣肃,循经上犯,邪闭耳 窍;或外感风邪,传于少阳,循经入耳,闭阻清窍。慢性 者多由正气不足,鼻、鼻咽部病变后肺系余邪未清,或急 性者反复发作,致邪毒滞留,气血痰瘀阻耳窍而成。
4
临床表现
耳廓外侧面局限性隆起,多见于舟状窝、三角窝, 或在耳甲腔。局部皮色正常,或稍有红肿,无压 痛而有弹性。小者无任何症状,大者可觉患处轻 微胀痛不适。
鉴别诊断
须与化脓性软骨膜炎相鉴别。后者症状较重,有渐 进性持续性耳痛,局部有灼热感。可伴有发热、 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检查可见耳廓红肿、增厚, 触之坚实而缺乏弹性,触痛明显。
25
治疗
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功能,以及病因治疗为本病的治疗 原则。
西医: 1、非手术治疗: [1]抗生素或其它抗菌药物治疗。 [2]糖皮质激素 [3]收缩鼻腔,改善咽鼓管功能。 [4]咽鼓管吹张或鼓膜按摩 。 2、手术治疗: [1]鼓膜穿刺或切开术。 [2]鼓膜置管术。 [3]扁挑体与腺样体切除术。 3、病因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为风热邪毒侵袭耳道,或肝胆湿热蒸 灼耳窍所致。慢性期则多因血虚生风化燥而成。
16
临床表现
一、外耳道疖 主要症状为较剧的跳动性耳痛,常放射至同侧头部,张口、咀嚼或打 呵欠时疼痛加剧。夜间常因剧烈耳痛而难以入眠。牵拉耳廓及压迫耳 屏可使耳痛加剧。 外耳道软骨部有局限性红肿,成熟后其顶部可有黄白色脓点,破溃后 有稠厚脓液流出,或带血。 二、外耳道炎 早期为耳道内发痒、灼热不适,渐变为耳痛。 外耳道皮肤可较度充血、肿胀、糜烂,表面附有少量浆液性分泌物及 脱落皮屑;甚者外耳道明显肿胀,皮肤溃烂,外耳道狭窄甚至完全闭 塞,出现浆液脓性或脓性分泌物。 转为慢性者,常无明显症状,仅有耳部不适及痒感;可见外耳道皮肤 增厚充血,外耳道狭窄,少量分泌物或有痂皮,痂下皮肤粗糙,易出 血,并可有鼓膜混浊增厚,标志不清,或有少量肉芽形成。
23
三、听力学检查
1.
2.
纯音听阈测试为传导性耳聋,听力 损失程度一般在20~30dB左右阈值, 以低频为主。 声导抗测试为B型曲线(平坦型) 或C型(负压低峰值鼓室导抗图。 鼓室导抗图为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 表现,具有极高诊断价值。
24
鉴别诊断
1、鼻咽肿瘤:对单侧分泌性中耳炎的成人, 应特别警惕有无原发疾病,特别是鼻咽癌 的可能,宜仔细检查鼻咽部。 2、特发性血鼓室:可为分泌性中耳炎晚期并 发症,鼓膜呈蓝色或蓝黑色。乳突X片示气 房模糊,颞骨CT扫描示鼓室及乳突腔内有 软组织影,可有骨质破坏,一般认为本病 为自身免疫性病,病因不明。
中医认为,本病急性期多为肝胆湿热之邪浸渍, 慢性期多属脾虚血少,余邪未清。
9
临床表现
急性期皮肤呈红斑或粟粒状小丘疹,进而发展为 小水泡或脓泡,伴有瘙痒、灼热感,并有轻度疼 痛。水泡破溃后,局部皮肤形成湿润糜烂面,渗 液较多,水分蒸发后可在表面形成痂皮。一般持 续1~2周后脱屑而愈。
转为慢性者,主要表现为表皮脱屑、增厚、皲裂, 严重者可致外耳道狭窄。
26
中医 1、风热上壅 证候 耳内胀闷闭塞感,或有耳内疼痛,耳鸣,听力减退。 鼓膜充血,或有鼓室积液征。伴见头昏痛,鼻塞,涕粘黄, 咽干咽痛,或有咳嗽、声嘶。舌质偏红,苔薄黄,脉浮略 数。 治法 疏风清热,散邪通窍 方药 银翘散(金银花 连翘 桔梗 薄荷 淡竹叶 荆芥 牛蒡 子 淡豆豉 芦根 甘草) 2、痰瘀交阻 证候 耳内胀闷闭塞,经年不愈,听力减退,逐渐加重,或 伴耳鸣。鼓膜内陷,混浊,咽鼓管不通或欠通畅。全身可 伴肺、脾、肾虚之证。舌质黯或有瘀点,脉弦或涩。 治法 活血化瘀,祛痰开窍 方药 桃仁四物汤(桃仁 红花 当归 赤芍 生地 川芎)合 通气散(川芎 香附 柴胡)。
10
治疗
西医
1.去除病因,避免接触过敏物或刺激因素,以清洁、 干燥、消炎为治疗原则。 2.用3%硼酸溶液或15%氧化锌溶液湿敷。渗液少或 仅有红斑、丘疹时,可涂用1%~2%龙胆紫、氧 化锌糊及各种类固醇软膏或霜剂。 3.如有脓,则可配合应用抗生素软膏。
11
中医
1.湿热蒸耳 证候:外耳道或耳廓周围肤色潮红,微痛,有水泡。 溃后流出黄色脂水,污水浸渍,肌肤糜烂,黄水 淋漓,干后转成黄色痂皮。婴儿可有发热、烦躁、 睡眠不安等症。舌淡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方药 萆薢渗湿汤(萆薢 苡仁 滑石 通草 泽泻 茯 苓 黄柏 丹皮)若湿盛者,用除湿汤;热盛者, 用升麻解毒汤;湿热壅盛者,用龙胆泻肝汤。
7
外耳湿疹
外耳湿疹(eczema of external ear)为发生 于外耳皮肤的浅表性变应性炎症。多见于 小儿,好发于耳甲腔、耳后沟或耳周皮肤。 临床上分为急性、慢性两型。中医称“旋 耳疮”。
8
病因病理
变态反应可能为其主要病理特点。引起变态反 应的原因包括摄取致敏食物,外耳道脓液刺激, 外用药物、纺织品、化妆品刺激或过敏等。
19
中医
1.风热邪毒犯耳 证候 耳部灼热疼痛,张口、咀嚼或牵拉耳廓、压迫耳屏时疼痛加剧。检 查见外耳道局限性红肿,隆起如椒目,或为弥漫性红肿,表面有黄白 色分泌物。伴恶风发热,头痛,周身不适。舌质红、苔白、脉浮数。 治法 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方药 五味消毒饮(银花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背天葵 紫花地丁) 2. 肝胆湿热熏耳 证候 耳部疼痛较剧,痛引腮脑,耳前或耳后脊核肿大疼痛。检查外耳道 见局限性红肿,高突如半球状,顶部可见黄色脓点,周围肌肤红赤, 或溢少许稠厚脓血;或为耳道皮肤漫肿红赤,有黄粘渗液。全身可有 发热,口苦咽干,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 清泻肝胆,解毒消肿 方药 银花解毒汤(银花 地丁 连翘 黄连 夏枯草 丹皮 犀角 赤茯苓)
14
外耳道疖与外耳道炎
外耳道疖又名局限性外耳道炎,发生于外耳 道软骨部,因该部皮肤毛囊、皮脂腺的急性 化脓性感染。中医称“耳疖”。 外耳道炎又称弥漫性外耳道炎,系外耳道皮 肤及皮下组织的弥漫性感染性炎症。中医称 “耳疮”。
15
病因病理
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 细菌感染性疾病。 发生感染的原因常为外耳道皮肤局部损伤或刺激所致, 如挖耳、异物损伤、药物刺激、脓性分泌物刺激、 水液浸渍、不熟练的外耳道冲洗等。糖尿病、慢性 便秘、身体衰弱者尤易患病和复发。
5
治疗
(一)西医Baidu Nhomakorabea
穿刺抽液注药 适用于直径1cm以内者。抽出囊液后,可选用 2%碘酒1~2滴,氟米松0.2ml,2.5%氟脲嘧啶1ml,或 654-22mg等,作囊内注射,加压包扎。 导管插入引流 在无菌操作下,用套管针导入细塑料引流管, 外用纱布加压包扎。 冷冻疗法 冷冻头置囊肿表面,冷冻半分钟。 激光治疗 用YAG或CO2激光,于囊肿表面上下各打穿一孔, 放出液体,加压包扎。 手术治疗 适用于久治不愈,感染后肉芽增生或体积较大者。 在无菌操作下沿囊肿纵形切开,分离皮下与软骨层,将 有软骨层的外侧囊壁完全切除,刮除内壁之肉芽,加压 包扎。
12
2.风躁伤耳 主证 病变经年累月,病程漫长,耳道、耳廓及周围 皮肤增厚,触之较硬,表面粗糙,上覆痂皮或鳞 屑,肤色暗红或带暗褐色,耳后皱褶处裂开作痒, 或渗血水。全身或可伴有面色黄,食少,身倦乏 力。舌质淡,苔白,脉细缓。 治法 养血祛风,滋阴润燥 方药 参苓白术散(人参 白术 茯苓 扁豆 陈皮 山 药 炙甘草 莲子肉 苡仁 桔梗 砂仁 当归 白术 生地 川芎)亦可用八珍汤加苡仁、陈皮、砂仁、 蝉衣。
27
预后
本病极易造成病人的鼓室粘连,导致听力损 害,应及早、彻底治愈本病,以免迁延成 慢性或遗留中耳粘连等病
28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为发生在中耳的粘膜及骨膜的急性化脓性炎 症。病变范围包括鼓室、鼓窦、咽鼓管, 并可延及乳突,引发急性乳突炎。好发于 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本病属中医急性脓 耳范畴。
29
病因病理
17
鉴别诊断
化脓性中耳炎:有耳流脓病史,外耳道皮肤检查多正常, 鼓膜有穿孔。 外耳道疖引起耳后肿胀时应与急性乳突炎并发的耳后骨 膜下脓肿相鉴别。前者存在外耳道软骨段皮肤的局限性 急性感染病灶,后者则有鼓膜体征可资鉴别。
18
治疗
西医:
1.
2.
3.
在清理干净外耳道后,用浸有抗生素及激素的小纱条,松 松地塞入外耳道内进行湿敷,并每隔2~3小时滴药一次, 保持纱条湿润,每日更换纱条一次。 局部可用5%鱼石脂软膏、红霉素或2%白降汞软膏涂布。 如果已成脓,可切开排脓。宜注意切熟不切生、切软不切 硬、切直不切横的外耳道疖切排原则。 全身用药可首选青霉素或大环内脂类抗生素。
3
病因病理
耳廓挫伤等机械性刺激可能是主要病因。根据囊肿 切面层次,包括皮肤、皮下组织、软骨膜及与其 紧密相连的软骨层、软骨层内面的薄层纤维素, 并无上皮细胞层衬里,即不存在真正的囊壁结构, 囊腔系位于软骨夹层之内,而不在软骨膜之下。 从病理组织学观点看,称作软骨间积液较为恰当。 《丹溪心法》认为“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 本病正是如此。痰之形成,主要因为脾气虚弱, 运化不健,水湿停聚而成。有时又可兼有少阳风 热,或挟瘀滞。
13
外治
1.外洗及湿敷:白藓皮、苍术、苦参、黄柏各15克, 或马齿苋、黄柏、败酱草各30克,煎水外洗或湿 敷患耳。 2.烟熏疗法:苍术、黄柏、苦参、防风各9克,白 藓皮30克,五倍子15克。将上述药末放在较厚草 纸内制成纸卷,或将药末置于特制薰炉内,点燃, 使烟雾直薰患处,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
本病是中耳粘-骨膜因致病菌入侵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主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其感染途 经有三: 1、咽鼓管途径,最常见: 急性上呼吸道传染时 急性传染病期间 在不洁水中跳水或游泳 婴儿哺乳位置不当 2、外耳道—鼓膜途径:因鼓膜外伤、不正规的鼓膜穿或鼓 室置管时的污染,致病菌可从外耳道侵入中耳。 3、血行感染:极少见。 婴幼儿的咽鼓管短、宽而平直,比成人更易经此途径引起中 耳感染。如哺乳位置不当,平卧吮奶,乳汁或呕吐物可 经咽鼓管流入中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