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共患传染病及防控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布病流行是人间、畜间协同机制出现了问题,因此在市 场市场济条件下,要求我们必须以新的视角、观点、思 维重新考虑布病防治的政策和策略。在畜牧流通过程中 主动索取或出示检疫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主动对 健康牲畜实施免疫、捕杀阳性牲畜,消灭传染源。从而 达到降低感染率、防治布病疫情暴发为最终目的。
• 历史已清楚的告诉我们,病原生物非 凡的适应性与生存能力同人类的智慧 与意志之间存在着永无止境的斗争, 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作好打持 久战的准备!
• 8O年代前:职业人群的布鲁氏杆菌病感染率在1O.0 % ~20.0%之间,其他非职业人群的感染率为0.5 %~4.5%。 • 80年代后:职业人群感染率几乎都低于5.0%,而其他 非职业人群如农民、干部、学生等的布鲁氏杆菌病感 染率2.3% ~ 4.7% 之间。
1、 布鲁氏菌病流行
• 1.3流行形式的变化
• 与五六十年代有明显的不同。 • 现今布鲁氏菌病大规模爆发式的流行极为罕见代之以小范
围、点状、分散的流行形式所取代,这为防治工作带来较
大困难。
1、 布鲁氏菌病流行
• 1.4优势菌种的变化
• 80年代前:羊种布鲁氏菌(布氏菌)占60.0%-7O.0%、 牛种菌
为20.0%-25.0% 、猪种菌不足10.0% 。
世界上已证实的人畜共患病有250多种。 较重要的有89种(细菌病20种、病毒病27 种、立克次体病10种、原虫病和真菌病5 种、寄生虫病22种、其他疾病5种)。 我国已证实的人畜共患病约有130种 。
1997年香港特区发现人感染禽流感病毒(H5N1); 2004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在我国再度流行 2003年突如其来的SARS 造成我国5327人发病 2005年,四川暴发的人-猪链球菌病导致206 人感 染,38 人死亡,引起了我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高 度关注。
• 2.4 中医中药疗法适用对各期患者治疗对慢性期 患者。
3. 布鲁氏菌病的控制策略
3.1检疫、隔离和淘汰病畜是经验证的有效措施
在检疫隔离和淘汰疫畜上,对染疫经济价值高、 产奶量高的奶牛、奶羊,可以实行分群饲养隔 离措施,经三次检疫均为阴性者解除隔离。对 检出染疫的小家畜一律淘汰。
3. 布鲁氏菌病的控制策略
人畜共患传染病及防控策略
主要内容
一、人畜共患病
二、布鲁氏菌病流行及防控
一、人畜共患病
1、人畜共患病的概念
人畜共患病是由同一种病原体引起, 流行病学上互相关联,在动物和人之 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又叫动物源性疾 病。
WHO:将人畜共患病定义为“脊椎动物 和人之间可自然传播的所有疾病和感 染” 。
2、疾病种类
肝炎 肺结核 梅毒 痢疾 淋病 布病 猩红热
猩红热
猩红热
布病
疟疾
布病
猩红热
猩红热
艾滋病
艾滋病
伤寒副 伤寒 出血热
布病
出血热
猩红热
麻疹
麻疹
登革热 艾滋病
伤寒副伤 伤寒副伤 寒 寒 布病 布病
伤寒副 伤寒
伤寒副 伤寒
伤寒副 伤寒
伤寒副 伤寒
伤寒副 伤寒
2005-2014年布病在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位次的变化
2、布鲁氏菌病研究进展
• 2.1诊断方法: • ELISA方法、PCR技术、金标记技术、试管 凝集试验(SAT)、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等。
2、布鲁氏菌病研究进展
• 2.2 疫来自百度文库研究现状:
• 包括弱毒活菌苗、灭活疫苗、突变株疫苗以及
新型疫苗等。其中布鲁氏菌新型疫苗是在80 年
代末和90 年代初研制的,包括布鲁氏菌病基因
工程苗和抗独特型抗体苗。目前使用的大多数 有效的疫苗都是布鲁氏菌减毒活疫苗,其造价便 宜,免疫保护持续时间长、保护效率高。
2、布鲁氏菌病研究进展
• 2.3 治疗研究进展:
• 抗菌疗法适用于急性期或慢性活动期患者治疗。本病的 治疗需选择能够渗透到巨噬细胞内而且在细胞内酸性环 境能发挥作用的药物。常用抗生素有四环素、链霉素、 强力霉素、利福平等,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多西环素、 利福平和多西环素、链霉素的联合。
(4)多部门协作控制的运行原则
7、人畜共患病疫情处臵原则
依法处臵、早快严、兽医卫生同步到位原则
二、布鲁氏菌病流行现状及防控
人间布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 定的乙类传染病,也是《职业病目录》规定的生物 因素所致职业病。动物布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动物防疫法》规定管理的二类动物疫病。
3.70
40.07 28.33 -6.18 12.45 3.08 9.51 31.48
10
8 8 7 7 8 6 6
1、 布鲁氏菌病流行
1.1 布病疫区的发展趋势 • 80年代前疫区主要集中于5大牧区:内蒙古、新疆、青 海、宁夏和西藏。 • 2010年27个省均有人间布病报告。 1.2 受害人群的变化
• 3.2人、畜间菌苗免疫:已经证明用S2 、M5苗和S19
菌苗免疫牛羊等动物,目前仍然是能使中国人和畜布病 迅速降低主要措施之一。 104M苗对职业人群、高危人 群的免疫认为还是控制人间布病有效的辅助措施之一。
• 3.3布病监测及监测网点建设:1990年在全国14个
省区建立了15个人畜布病监测点。2005年扩大在20个省 区开展监测。对各类人群和家畜系统监测,对预报预测 布病疫情都产生重要意义。
肝炎 肺结核 痢疾 梅毒 淋病 麻疹 疟疾
肝炎 肺结核 痢疾 梅毒 麻疹 淋病 猩红热
肝炎 肺结核 梅毒 痢疾 甲流 淋病 麻疹
肝炎 肺结核 梅毒 痢疾 淋病 麻疹 布病
肝炎 肺结核 梅毒 痢疾 淋病 猩红热 布病
肝炎 肺结核 梅毒 淋病 痢疾 猩红热 艾滋病
肝炎 肺结核 梅毒 痢疾 淋病 布病 艾滋病
• 1.5疫情流行特点
①新、老疫区交替出现;
②人间疫情向农区、城镇蔓延的势头;
③小的暴发点增多; ④ 典型病例增多; ⑤ 人群分布发生变化:新发患者以农民和牧民为主,学生 和儿童发病率上升。
2011年 媒体监测布病事件
• 东北农业大学师生因动物实验感染布病—28名 • 内蒙古逾百检疫员感染布鲁氏菌病—乌兰察布市出 现了超过百名防疫员 • 传染病危机考验飞鹤乳业数十位员工被证实感染
5、社会危害
●危害人体健康,影响社会稳定 ●危害畜牧业安全生产,直接损
失大,间接损失更大
●危害畜产品安全,引发食品安
全问题日益突出
●公共卫生
6、预防措施 关键措施就是要消灭传染源
(1)以根除和控制动物传染病为第一位 (2)外防传入,内查净化的技术原则 (3)政府主导的管理原则,辖区管理,各负
其责
病的传播。
3. 布鲁氏菌病的控制策略
• 3.5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在防控布病的作用
• 以促进个人、群体的行为改变和环境改变为重
点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作为疾病控制机构
是最经济、有效的必要途径,是在布病不断暴
发和流行的今天,达到事半功倍预防控制效果 的关键所在。
3. 布鲁氏菌病的控制策略
• 3.6人畜间协作与配合
3、疾病的分类
• 根据病原分类 • 病毒性:狂犬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疯 牛病。 • 细菌性:炭疽、布病、沙门氏菌、结核 病。 • 寄生虫性:猪囊虫病、旋毛虫病。
4、传播途径
以接触感染方式为主,也可以通过 呼吸道、消化道、虫媒间接感染。 唾液传播——狂犬病的猫、狗 粪尿传播——结核病、布氏杆菌病 空气飞沫——流鼻涕、打喷嚏和咳 嗽时 接触传播——动物皮毛带毒、带菌
2005-2014布病在全国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排位
排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肝炎 肺结核 痢疾 淋病 梅毒 麻疹 疟疾 伤寒副 伤寒 猩红热 出血热
肝炎 肺结核 痢疾 梅毒 淋病 麻疹 疟疾
年份
2005年 2006年
报告病例数
18416 19013
与去年同期比 发病率增减%
59.60 2.64
在甲乙类传染病位次
11 10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19721
27767 35816 33772 38151 39515 43486 57222
• 80年代后:疫情处于低发阶段。 牛种菌占40.0%以上,从人 畜间分到布氏菌羊种菌仅占30.0% 猪种菌为20.0% 其余为犬
种菌和绵羊附睾种菌。
• 但在全国性布鲁氏杆菌病疫情回升的今天,羊种菌占79.1%, 这说明当人畜布鲁氏杆菌病明显回升时羊种布氏菌又成为流行
的优势菌种 。
1、布鲁氏菌病流行
2006-2011年全国布病引起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况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布病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 一般 未分级 小计 4 1 5 0 9 9 0 13 13 0 9 9 1 5 6 3 19 22
发病数 7 9 15 9 10 38
波及 人口数 1500 3228 8721 4472 7505 6984
布病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
畜牧业的迅猛发展,不经检疫的家畜频繁流动, 传染源未得到有效控制
• • • • • • 人/畜间布病联合防控不到位 畜牧生产中存在很多与人感染布病密切相关的因素 未能做到三早,是造成布病慢性化的重要原因 医务人员诊治水平有待提高 群众布病防治知识不足 部分省区布病疫情上升原因:项目、筛查、发现能力
3. 布鲁氏菌病的控制策略
• 3.4 认识布病传播的行为因素
• 长期以来人间布病预防与控制忽略了人的行为的主导因
素。布病有别于一般传染病,其流行是先畜间后人间, 特别是布病局限于特定的地区和特定的人群。只有接触 牲畜或其产品以及其环境的人才得布病,说到底就是人 的行为参与了布病传播。如果行为因子在布病的传播过 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改变人的行为就阻断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