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的发生学解释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的发生学解释——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理论地位的判别(下)

2012年08月14日11:09 来源:《区域与城市经济》2012年第1期作者:陆玉麒董平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18

另一方面,上述研究虽然表明区域双核结构与过渡型的区域发展过程相对应,但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过渡型的区域发展过程虽然更容易导致区域双核结构的形成,但其它类型的区域发展过程同样有可能产生区域双核结构。原因正如前述,区域双核结构的形成,还受另外一个原则所支配:即城市的位置特性(区域中心位置与门户位置的组合)。例如,在纯外源型的背景下,可以形成由芝加哥和纽约组成的区域双核结构;在纯内力背景下可以形成由杜伊斯堡和鹿特丹组成的区域双核结构,等等。这样,到目前为止,对于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的研究,已至少形成了两条比较清晰的研究思路,即基于位置特性的区位研究思路和基于区域发展过程的发生学思路。

以美国的双核结构为例,历史分析表明,1820年,美国东北海岸有4个主要港口(波士顿、纽约、费城和巴尔的摩)在竞争欧美间的贸易市场。1825年以后,纽约很快超过它的竞争对手,一跃成为全美最大的城市,原因就在于它有芝加哥这一内陆中心城市作为巨大的腹地支撑。

在美国资源和欧洲工业品回流之间,阿巴拉契亚山脉是一个巨大的费用和时间障碍。但纽约位于哈德逊河的入海口,而哈德逊河几乎是海岸城市通往阿尔巴尼的唯一通道。在阿尔巴尼,哈德逊河与把阿巴拉契亚山脉切成山谷的默哈克河汇合。1825年,伊利运河的完工,将哈德逊河-默哈克河与伊利湖连接起来。这样,就完成了美国中西部通往欧洲的大西洋贸易线路之间的水上联结,而且必须经过纽约。这种与主要交通干线相关的区位因素,突出了纽约的地位,极大地推动了纽约的发展。这样,以海港城市纽约与区域中心城市芝加哥,以及分布其间的汽车城底特律、石化工业发达的克利夫兰等构成的双核结构,构成美国最重要的产业发展轴线。这种由区域中心城市芝加哥和港口城市纽约及其连线组成的空间结构类型,可称之为双核结构。正因为如此,在图2中示意性地标出了双核结构模式的存在。

美国这一例子的普遍性在于:①虽然沿海会有许多港口可以作为某一区域的出口通道,但总有一个是最为主要的,或者是由于港口自身的原因(如港口的自然条件、港口的直接腹地大小等),或者是由于港口与内地腹地的通达程度。②主要港口与内地的联系,总有一个主通道,而位于主通道上的内陆地区,容易出现另一个与港口城市规模相当的区域中心城市,这样就形成了区域双核结构模式。③如果港口与港口之间,港口与内陆城市之间,内陆城市之间的通达程度大大改善,则双核结构模式容易向多核心空间结构模式转变。当然,从美国的例子看,即使进入了第三阶段,第二阶段出现的双核结构模式的影子依然存在,这就是芝加哥与纽约组成的双核结构至今还被称为“美国经济地理横轴”的原因所在。

3 结论与讨论

克里斯塔勒运用均质平原假设和演绎方法推导出六边形的区域空间结构模型,对后人进行区域空间结构模型产生了难以估量的研究思路上的启发。但本文从发生学角度的研究充分表明了实证分析在区域空间结构模型构建中的重要性,其实,中心地学说也首先是实证分析的结果。

3.1区域要素在理论模型提炼中的价值

从古典区位论的经验看,强调空间性是地理学理论模型提炼的必要条件,这是人们逐步意识到的古典区位论给地理学发展的最大财富。以往人们一直认为,在实证分析中,只要将区域条件作为影响因素对中心地体系进行修正即可,但问题是:量变引起质变,换言之,区域因素仅仅是对在均质平原背景下的各种理想模型的修正吗?或者说,区域因素仅仅是一个外生变量吗?更进一步,当区域因素作为模型形成的内生变量的时候,又会形成一种什么样的理论模型?

应该说上述分析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还是从均质平原的假定出发,未必能得出中心地体系的结果。或者说,地理学的理论模型构建一方面需要高度抽象,另一方面更需要对区域的实证分析。即使在理论模型的提炼层面上,纯抽象的空间结构模型也并不能全面解决问题,而同样需要区域实证分析。

从理论角度看,区域(差异)因素未必是外生变量,未必只能体现为区域空间结构模型的修正因素(就如中心地体系中的区域因素一样),而是能够成为影响区域空间结构模型的内生变量。

从方法论角度看,其实就是归纳与演绎方法在区域空间结构模型中的地位判断问题。分析表明,美国的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的提炼都是区域实证分析的结果,都是采用的归纳法。克氏所提炼的中心地体系也首先是基于实证分析,即是南部德国为实证分析区域,但后来加入了演绎分析的内容。因此,中心地体系是归纳与演绎法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发生学角度将区位论、双核论、海港论作为3个并列的理论,但显然,三者的科学层次是有差别的。中心地学说用演绎法推导出了六边形体系,比较而言,区域双核结构模式与海港空间作用模式则仅仅采用了归纳法,还远未达到中心地体系这样的水平,这是以后有待完善的地方。

3.2美国学者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的启示

众所周知,于20世纪30年代由克里斯塔勒提出的中心地学说,最早充分意识到其学术价值的,并不在德国本土,甚至也不在欧洲大陆,而是首先由美国学者意识到了其学术价值。原因就在于,克氏中心地理论的提出超前于当时学术界的一般认识水平,故一开始并没有被普遍理解和接受,相反受到冷嘲热讽,求职屡屡被拒,以至于他的论文曾被国际地理学大会所拒绝。

然而,美国学者在深入研究中心地体系的过程中,却发现六边形的中心地体系并不适合于美国的区域空间结构分析。而是依据美国区域发展的实际过程,提炼出了与之对应的区域空间结构模式。万斯模式与塔夫模式,共同构筑起了外源型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的理论框架(顺便提及的是,弗里德曼基于孤岛假设而建立的空间结构模型,事实上也是基于美国东海岸的区域发展过程的实证分析)。因此,美国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才是留给我们的最大财富。虽然他们首先肯定了中心地学说的学术地位,但却不拘泥于此。在美国区域发展的实证分析中却得出了中心地学说不适合美国的结论,从而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了另一种类型的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模型。

总之,上述分析所昭示出的区域发展过程对于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的影响、美国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等,对中国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的研究具有多方面的启发。这种启发在于:应当以空间为理念,以区域为载体,从空间与区域的结合角度,从区域发展过程的实证角度,深入地全面地系统地勾绘出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的镶嵌图式。具体而言,对于中国的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不仅依赖于对中国总体区域特征(区域差异和区域过程),同时也依赖于对各个区域的深入全面的分析。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