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群体的人际关系

合集下载

第八章:群体人际关系与冲突

第八章:群体人际关系与冲突
组织行为学
教育部面向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第三节 竞争与合作
人必须倾听顾客意见,同供应商合作,创建团队,建立战 略性伙伴关系(甚至包括同竞争对手)。而且,如果继续 将商场仅当战场,就不会有什么胜利者了。 当大家在一起做馅饼时,商业就是合作。而当大家在分 馅饼时,商业就是竞争。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教育部面向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人际关系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影响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曾经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 ,最重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组织结构层次增多,人际关系 复杂,人们不仅体力智力上要适应工作环境,心理上也要适 应社会环境,所以,人们的心理疾病也越来越多。好的人际 关系使人心情舒畅,身体健康,工作效率大增。管理人员必 须重视改善人际关系,为群体成员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人 际环境,这既有利于提高工作绩效,又有利于员工身心健康 和自我发展与提高。
教育部面向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复习思考题】
组织行为学为什么要重视人际关系的研究?影 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改善和应用人际关系?
冲突和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如何有效地进行冲 突管理?
如何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教育部面向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冲突及其管理
冲突的概念及有关冲突的观点 概念: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利益 、认识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产生心理或行为上的矛盾, 从而导致抵触、争执或攻击事件。 观点:传统的观念认为冲突总是坏事,有消极和破坏作用, 会导致管理人员分心,影响员工士气,造成压力、困扰、紧 张和破坏性后果,是管理不善的表现。 现代组织管理理论认为,冲突是任何组织所不可避免 的,既有消极的一面,又有积极的一面,既有破坏性冲突,又 有建设性冲突。

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PPT课件

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PPT课件

.
11
第八章 人际关系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
二、人际吸引
善意行为 能力吸引 外貌吸引 性格吸引 熟识吸引 态度吸引
.
12
第八章 人际关系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
三、自我暴露
1.自我暴露的概念 自我暴露是一种人们自愿地、有意地把
自己的真实情况暴露给别人的行动,它所透 露的情况是他人不可能从其它途径获得的。
合作是互动的各方联合起来,为相互利 益而协调一致地活动,活动的结果不仅有利 于本人,也人利于对方。
.
18
第八章 人际关系 第三节 竞争合作
二、利益协调
利益协调是指相互作用的各方行为配合得 当,使各自取得可能得到的最大利益。在 协调过程中,各方逐渐发现和扩大一致利 益的成份,更大程度地采用“手段合作”。 手段合作是指某人接近目标,实际上也帮 助了他人接近目标,两个人不必重复对方 的活动。 手段竞争是指某人接近目标,实际上会使 他人更难接近目标。
.
5
第八章 人际关系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三、人际关系的心理类型
1.人际需要的维度分类 心理学家舒兹(W.C.Schutz,1960)认
为:人际关系的形成都是由一定的需要引起 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别人,这种需要可能是 心理因素造成的,也可能是权力因素或其他 因素造成的。
.
6
第八章 人际关系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分离型:其特征是“疏远他人”。这类人只关心别 人是 否会干扰他或影响他。
.
10
第八章 人际关系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
一、影响人际关系建立的因素
相近因素:相近指人们生活、工作和活动的空 间距离上的邻近性。
相似因素:人际关系的双方在某些方面或多方 面的相似性。

OK)第八章人际沟通概述

OK)第八章人际沟通概述

OK)第八章人际沟通概述第八章人际沟通概述要点导航知识要点1、掌握基本沟通的概念和基本要素。

2、熟悉沟通的功能、层次和类型。

3、了解人际沟通的障碍和影响因素案例导入:沟通的力量在美国的一个农村,住着一个老头,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在城里工作,只有小儿子和他住在农村。

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小儿子带到城里工作可以吗?”老头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老头说“不行,你走吧”。

这个人又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儿子找的对象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这时老头心动了。

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对他说“尊敬的洛克菲勒,我想给你女儿找个对象可以吗?”洛克菲勒说“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女儿找的对象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呢?”这时洛克菲勒心动了。

又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世界银行的总裁,对他说“尊敬的总裁,你应该马上任命一个副总裁。

”总裁先生说“不可能,我这里已经有很多副总裁”。

这个人说“如果你任命的这个人是洛克菲勒的女婿呢?”总裁先生当然同意了。

在上述案例中,运用了怎样的沟通技巧?沟通对于改善人际关系的力量是伟大的,没有沟通,我们很难成就一件事情,没有沟通,我们更难成就一项事业。

沟通无处不在,沟通无时不有。

人际沟通是建立人际关系的起点,是改善和发展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假如人际沟通能力也是同糖或咖啡等商品一样的话,我愿意付出比太阳底下任何东西都珍贵的价格购买这种能力。

”由此可见沟通的重要性。

第一节人际沟通概述当代著名哲学家理查德?麦基翁(Richard McKeon)认为:“未来的历史学家在记载我们这代人的言行的时候,恐怕难免会发现我们时代沟通的盛况,并将它置于历史的显著地位。

”其实沟通并不是当代新发现的问题,而是现在流行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我们时常用它来解释一切问题。

人际交往心理学-第八章 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及解决

人际交往心理学-第八章 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及解决

(四)需要的冲突和动机的冲突 当人的需要和动机与人际关系发生联系 的时候,各自的需要和动机就常常成了 人际冲突的诱因。 1.双趋式动机冲突 2.双避式动机冲突 3.趋避式动机冲突 4.双重趋避式的动机冲突
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同时存在两个所追求的 目标,这两个目标对个体来说具有同样的吸引 力,能形成同样的动机,但由于条件所限(如
(22) 不到每个人都疲劳之极,你就不会告辞吗?( )
(23) 你说话是不是常常用“坏透了”、“气死人”、“真要 命”一类的字眼?( ) (24) 电话接线员和商品推销员会惹得你大发脾气吗? ( )
(25) 你讲的故事或软事总是又长又复杂,别人总是得耐下心
来才能听得进去。( )
(26) 你爱好音乐、书籍、运动,别人不喜欢这些,你是不是 觉得他面目可憎、言语无味?( ) (27) 你言而无信吗?(多想一想再回答)( ) (28) 你是不是常常当面批评家里的人、好朋友或下属?( )
(14) 你喜欢帮助别人吗?
(15) 参加晚宴时,女主人端出一道菜,你觉得很难 吃,但为了礼貌,你仍会吃它吗?
(16) 你寄圣诞卡给你自己并不欣赏的人吗?
(17)你曾经被封为“派对中不可缺少的灵魂人物” 吗? (18)你喜欢认识陌生人吗? (19)走进一个全是陌生人的房间,你觉得自在吗? (20)你喜欢小孩吗? (21)你喜欢写信胜过打电话吗?
个体必须接受一个对自己不利的结果方能躲避
开另一个不利的结果。
这种动机冲突是指个体面临的目标对其来讲同 时具有利益和威胁,在满足需要的同时也带来 了危害,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
这是趋避式动机冲突的复合形式或者说是双避 式动机冲突和双趋式动机冲突的复合形式,即 两个目标或情境对个体来说同时具有好与坏、

社会心理学(第4版)第八章 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第4版)第八章  人际关系
社会渗透在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上发生。
与自我暴露程度相对应的是自我层次理论。
鲁宾(Z.Rubin)等把自我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是自我的表层水平,涉及我们的兴趣、爱好等方面, 如对饮食、日常情趣、消遣活动的选择等。
第二层是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如对某一政治事件的 评价、对某个老师的看法等。
第三层是自我的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状况,如自己与父母 的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自卑情绪等。
第四层是自我的最深层次,属于个体的隐私部分,不会轻 易向别人暴露,如自己的某些不能为社会一般观念所接受 的经验、念头、行为。
了解别人在怎样的层次上对我们暴露自己,我们可以了解 别人对我们的信任和接纳的程度,了解我们同别人关系的 状况。当然,根据自己可以没有顾虑地对别人暴露哪一层 次的自我信息,我们也能了解自己对别人的信任和接纳程 度。
二、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吸引是基于与另外一个人的有回报性的经历,而这些经历 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方式,取决于时间、地点及所涉及的人。
(一)接近性
接近性(proximity):又称邻近性,是指在人际交往的早 期阶段,人们由于在地理距离的接近而彼此喜欢对方。
生活的时空性决定了我们只能与空间距离接近的人有密切 来往(互联网例外),距离越接近,交往的频率可能就越 高,越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光环效应 美丽的辐射效应(radiating effect of beauty)
3.外表吸引力的评价标准
美丽如何衡量?是有一套统一的标准还是“仁者见仁,智者 见智”?
研究者们试图对可能的标准进行探索。
一种方法是先找出一组被评价为有吸引力的个体,然后看 看他们都有哪些共同之处。
另一种方法是测量五官和五官的分布与群体平均水平的差 异。

管理心理学——第八章人际沟通

管理心理学——第八章人际沟通

2、正式沟通网络的类型
链式
特点 速度 精确性 领导者的出现 成员的满意度
轮式
链式网络 中 高 中 中
全通道式
轮式网络


低 高 管理心理学——第八章人际沟通
管理心理学——第八章人际沟通
3、辅助语言系统 音质、音幅、声调及言语中的重音、停顿、 速度快慢、附加的干咳、哭或笑等都能强化信 息的语义分量,具有强调、迷惑、引诱的功能。
在面对面的沟通中,仅有7%的内容通过语言文 字表达,语调占38%,面部表情占55% ——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管理心理学——第八章人际沟通
二、沟通的相互作用分析
• 加拿大学者贝恩(E.Byrne)在1964年出版 的《人们玩的游戏》一书中提出了人际交往 中人格结构的P、A、C分析。他认为: • 人的三种自我状态
• 即父母(Parent)、成人(Adult)、儿童 (Child),简称PAC。
• 这三种状态是一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逐步形 成而成为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当两个人交 往对话时,双方都以某种自我状态自居。
案例一: • 航空公司一位女售票员在售票,有几位顾客在窗口排队。
她在接待两位男顾客,为他们安排旅行日程计划。后面 一位女顾客等得不耐烦了,就开口训斥这位女售票员: • “你是在售票还是在谈情说爱?” • 女售票员的反应是:将局面扭转列“成人——成人”交 流模式。 • 说:“非常抱歉,让你久等了。很对不起,你需要什么? 如果你有急事,请和他换一下,我先结你办。” • 女顾客说:“没问题,你抓紧给他办吧。”事情就顺利 地过去了。
管理心理学——第八章人际沟通
三、建立有效沟通网络
沟通网络指信息流动的通道,可分为正式沟通网络与非正式 沟通网络。

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PPT演示文稿

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PPT演示文稿
照明等劳动条件远没有人际关系来的重要。 • 福利实验: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人际
关系的好坏比福利措施的好坏更加重要。 • 群体实验 • 态度调查
14
• 霍桑实验表明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 益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 人们最重视社会心理方面的满足和工作中 发展的人际关系。
15
1、4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等。
11
• 霍妮 • 逊顺型,其特征是“朝向他人”; • 进取型,其特征是“对抗他人”; • 分离型,其特征是“疏离他人”。
12
(三)人际激励理论
• 1、需要理论 • 2、成就激励理论 • 3、归因理论 • 4、期望理论 • 5、公平理论
13
1、3 人际交往的经典实验
• 霍桑实验 • 照明实验:在调动工人劳动积极性方面,
8
• 人际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实际是一种直 接的、随即发生的交换活动。
• 各种交往关系都会涉及谋划者的报酬和代 价,即对方的反应给个体带来的直接奖赏 或惩罚。
• 认为交往中存在着一种分配上的“公平” 原则,这是与他人交往活动后的心理体验。
9
5、T组理论
• 勒温 • 交往中人们都是按角色来行事的。 • 提高人们对潜意识交往动机的感受,便于
• 强调自我呈现是社会影响的一种手段。 • 认为人在交往中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和目的。 • 这个理论自始至终笼罩着一种谋划的气氛。
6
4、社会交换论
• 霍曼斯 • 该理论是一组解释人际交往活动规律的理
论,特点是以奖赏和代价来考察人与人之 间的交往行为。
7
霍曼斯受经济交易理论的启发,认为社会 互动过程中的社会行为也是一种交换。霍 曼斯的基本假设是,人们所付出的行为要 么是为了获得报酬,要么是为了逃避惩罚, 并且,人们是按照以尽量小的代价换取尽 量多的收益的原则行动的。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8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8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二、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
(一)亲和需要 社会心理学家对影响亲和需要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 发现其与恐惧、焦虑等密切相关。 (二)人际关系的报酬 人际关系能提供给个体的6种重要报酬:依恋、社会 融和、价值确定、可靠的同盟感、得到指导、照顾他人的 机会。 (三)摆脱寂寞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
第八章 人际关系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含义
• 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是人们在共同 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 关系。 • 人际关系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个体性。 (2)直接性、可感性。 (3)情感性。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理论
一、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 舒茨(W.C.Schuts,1958)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 1、包容需要(inclusive need)。指个体想与他人建立
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 2、控制需要(dominant need)。指个体控制他人或被他 人控制的需要,亦即个体在权力问题上与他人建立并维持
程。这种交换不仅涉及物质的交换,同时还包括非物质品, 如情感、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交换。
• 福阿(Foa)确定了人际关系的6种基本回报:爱、金钱、
地位、信息、物品和服务。这些回报可被归为两个维度。 一是特定性维度,第二个维度是具体程度。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理论
三、公平理论
一些研究者指出社会交换理论忽视了关系中一个 重要因素——公平。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认为,
(一)爱情与喜欢的区别
• 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爱情与喜欢有四点不同:(1)爱情有较多的幻 想,喜欢则不是由对他人的幻想唤起,而是由对他人的现实评价唤起; (2)喜欢是一种单纯的情感体验且比较平稳、宁静,而爱情则比较 狂热、激烈且与许多相互冲突的情绪有联系;(3)爱情往往与性欲 有关,而喜欢则不涉及这方面的需要;(4)爱情具有独占性和排他 性,而喜欢则不如此。

社会心理学 第八章 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 第八章  人际关系


阿龙森与林德的研究:受到夸赞的被试,倾向
于选择原来的伙伴;受到抱怨的被试,倾向于拒 绝选择原来的伙伴。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何让别人喜欢你?
三、交换性原则

人际关系中,吃亏是福吗?

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

福阿提出了人际交换的六种回报:金钱、物
品、信息、服务、地位和感情。

增值交换 or 减值交换
第八章 人际关系
幸福是什么?

《心理医生》的调查:
关系密切的朋友 稳定的社会交际圈 朋友和社会的支持 人际关系的质量决定了人 的幸福感!!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二、人际关系的特点 三、人际关系的类型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一)定义: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过程 中所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相 互联系。 社会关系 ≠ 人际关系
对陌生人 对熟悉者
自 我 表 露 深 度
最深
非亲密区
对亲密朋友
亲密区
自我表露广度

自我的分层
最表层:兴趣爱好及相关内容 第二层:真实的态度 第三层:人际关系状况与个人对自身的真实评价 第四层:个人隐私
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原则
真诚原则 相互性原则
交换原则
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平等原则
一、真诚原则

稳定交往阶段:深度卷入
三、人际关系的深度

社会渗透理论
奥尔特曼和泰勒的解释 :
亲密人际关系是在一个人“渗透”过一个人的表 面特征,并逐步了解到一个人内部自我的过程中 发展起来的。他们从人际交往的广度和深度两个 方向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随着人们自我表 露逐渐增加而发展的。

8第八章_人际吸引与人际关系

8第八章_人际吸引与人际关系
原因:人需要了解周围世界并明确它们的 意义,熟悉使人更容易辨认。
(二)空间距离对人际吸引的影响 • 人与人在地理位置、空间距离上越接近,
越容易形成密切的关系。 • 原因: • 1.接近性增加了熟悉程度; • 2.接近性与相似性常联系在一起; • 3.人们能从居住接近的人身上以相对较少的
代价获得社会性报酬(远亲不如近邻); • 4.基于认知一致性(若与我们相近的人不我
二、安全感确立需要
(一)生物安全感
遵循生存是人第一要义的生存法则,自我保 存是人最根本的原发性需要!与人交往是获得 安全感最为有效的途径。
沙赫特(1959)证明:安全感受到威胁的被 试,需要与别人交往的倾向明显增加(P160)
原因:与别人交往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安全 线索。
(二)社会安全感
2.游戏之爱。这种爱情类型的人,从来不 会把爱情当作严肃的事情。他们将爱情视为一 场游戏,视自己为这场爱情游戏中的高手。
3.友情之爱。这是一种缓慢发展的爱情, 恋爱关系式从友情中慢慢演变而来。相似性在 情侣间极为重要。
三、爱情类型(R.A.Lee)
4.现实之爱。这是十分讲求实际的爱情类型。 他们会站在现实的角度上,选择最符合其条件 的情人。这些条件包括家世、学历、能力、未 来成就,等等。
高度厌恶的品质:古怪、不友好、敌意、 饶舌、自私、狭隘、粗鲁、自负、贪婪、不真 诚、不善良、不可信、恶毒、令人讨厌、不真 实、不诚实、邪恶、虚伪、说谎
三、相似规则
志同道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臭味相投…. 人际交往中,若双方都能意识到彼此的相
似性,则容易相互吸引,产生亲密感,减少疏 远感。
(二)本能
经过长期的进化,人类祖先形成了一种集群 的习性而更好地生存,并通过种族繁衍最终形 成本能,故,人天生就有交往的需要。

第八章人际关系

第八章人际关系

西方人看重:Strong assertive dominant
东方人看重:sensitive empathic generous
honest trustworthy
人际吸引
思考题:网络如何影响我们的人际交往?
以网络为载体的关系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建立的 关系到底有什么不同?从计算机屏幕过渡到面对 面的交流,这种通过计算机建立起来的关系还能 经得起考验吗?
第八章人际关系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含义
• 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是人们在共同活 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 系。
• 人际关系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个体性。 (2)直接性、可感性。 (3)情感性。
(二)人际关系的报酬
➢ 爱是一种意志,即决意为达到自身的精神成长或另一个人 的精神成长的目的而奉献自己。
➢ 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受。
(一)爱情与喜欢的区别
• 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爱情与喜欢有四点不同: • (1)爱情有较多的幻想,喜欢则不是由对他人的幻想唤起,而是由
对他人的现实评价唤起; • (2)喜欢是一种单纯的情感体验且比较平稳、宁静,而爱情则比较
A.个人特征
个人的温暖:温暖是影响我们形成对他人第一印象的 主要特质,当人们对其他人有正性态度时便表现出温 暖,而温暖的人较受人欢迎。
个人的能力:人们往往比较喜欢有能力的人,能力所 涉及的范围很广,比如智力、社交技巧等。
外表吸引力:人们最容易注意到的是他人的外表,漂 亮的人更招人喜爱。
1.人际吸引
自我展露的差异
文化差异:美国人倾向与在一个广阔的社会情境中展示 自我,而来自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和日本人自我展露的 范围则非常有限。

第八章 群体的沟通和冲突

第八章  群体的沟通和冲突

第二节 群体的冲突
一、冲突的概念及性质 (一)冲突定义 冲突是指两种目标的互不相容和互相排斥激化的表现。 冲突是指两种目标的互不相容和互相排斥激化的表现。冲突必须是双 方感知到的。 方感知到的。 (二)冲突的性质 组织内的冲突主要有: 组织内的冲突主要有: 1.建设性冲突 1.建设性冲突 双方目标一致,只是由于认识手段不同而引发的冲突。 双方目标一致,只是由于认识手段不同而引发的冲突。 建设性冲突是积极作用的动力。 建设性冲突是积极作用的动力。 2.破坏性冲突 2.破坏性冲突 是指双方目标不一致而引发的冲突。 是指双方目标不一致而引发的冲突。 破坏性冲突是消极的,它会破坏人际关系,严重影响成员的感情。 破坏性冲突是消极的,它会破坏人际关系,严重影响成员的感情。
(四)结果 当采取措施处理外显冲突时, 当采取措施处理外显冲突时,就会产生一 些结果。可以是良性的,即促进团体绩效; 些结果。可以是良性的,即促进团体绩效; 也可能是恶性的。 也可能是恶性的。
三、群体冲突的解决
(一)处理群体冲突的策略 1.在组织内部可能发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冲突 1.在组织内部可能发生的冲突 权力、大小都相同的群体之间的冲突。 (1)权力、大小都相同的群体之间的冲突。 权力、地位不同的群体之间的冲突。 (2)权力、地位不同的群体之间的冲突。 附属群体对抗大群体的冲突。 (3)附属群体对抗大群体的冲突。 2.解决冲突的办法 2.解决冲突的办法 交涉与谈判。( 。(2 第三者仲裁。( 。(3 吸收合并。 (1)交涉与谈判。(2)第三者仲裁。(3)吸收合并。 (4)运用权威或武力。 运用权威或武力。 (二)预防群体间冲突的方法 1.必须找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群体都能同意的目标 1.必须找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群体都能同意的目标 2.必须建立群体与群体间的沟通联系 2.必须建立群体与群体间的沟通联系

敢想敢作敢为_第八章 人际关系助你腾飞

敢想敢作敢为_第八章 人际关系助你腾飞

成功择友成功事业关于友情,爱默森有一句话说得最恰当:“一个真心的朋友胜于无数个狐群狗党。

”真的,除了自己的力量外再也没有别的力量,能像真心朋友那样,帮助你得到成功了。

一个思想和你差不多、同情你的志愿、认识你的长处和短处、鼓励你用全部精神去干每一件正事、打消你对任何坏事情歪念头的好朋友,会使你提高能力,增加勇气,下定非要成功不可的决心。

一个人,无论在哪种环境里,都应争取和周围人成为朋友,并且建立忠实而深厚的友谊,那么对于他的事业朋友帮助的价值,一定是不可限量的。

有了好的朋友,不但精神上可以得到慰藉,身心上可以得到愉快,道德上可以得到长进。

单单在经营事业上,朋友帮助的价值,已经不可轻视了。

有一次,伦敦一家报馆,悬赏征求对“朋友”两个字的解释。

有一个参加竞赛的人送去解释说:“不管世人都疏远了我而仍在我身边的人。

”这个解释虽然算不得广博或严格如辞典上的一般,可是谁能换一个更好的呢?一个商人,遇到经济上的困难或很大的变故或别的什么问题,正在万分危急、一筹莫展的时候,忽然有个朋友跑来帮助他,拯救他,挽回了颓势,使他重新振作起来,这种朋友是多么感人啊!多么可贵啊!有许多初进社会的人,因为他能交结朋友,而得到了很大的成功。

可惜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采用了做买卖的方式,使得真正的友情逐渐消失了。

交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决不是随便玩玩逛逛便可以大功告成的。

但大部分人没有注意到这一层。

有许多人,老的朋友往往任意失去,新的朋友却又不知去交结,那么他们的朋友就越来越少了。

现实中有不少冷酷无情的人。

一次,有一个人满腔热忱地去看他一个多年不见的老同学,不料那同学正忙着做他的生意,只不过冷冷淡淡地和他敷衍了10分钟,原来他有一条不肯违反的原则:“什么友谊都放在后面,生意才是最要紧的。

”这种人可以发一点小财,但以牺牲友情为代价,未免太不值得了。

一个有见识、有才干、很聪明、比他朋友发迹得更快的人,如果他交不着什么新朋友,那他无论有多少的收入,也不能说是真正有了进步。

第八章 人际关系复习题

第八章 人际关系复习题

第八章人际关系复习题一、选择题1、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A)的联系A心理上B 行为上C 合作方面D 利益上2、(D)不是人际关系的特点A 个体性B 直接性C 情感性D 系统性3、(A)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A 自我暴露程度B 情感卷入程度C 好恶评价D 亲密行为4、(D)不是基本的人际需要A 包容需要B 支配需要C 感情需要D 人只需要5、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D)A亲和B 喜欢C 亲情D 爱情6 、根据安德森的研究,影响人际吸引的最重要的人格品质是(B)A智慧B 真诚C热情D 幽默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原则的是(C)A交换性原则B 平等性原则C强化原则D相互性原则8、舒茨用三维理论解释群体的形成与群体的解体,提出了(B)A 六种人际关系原则B 群体整合原则C 包容原则和情感原则D 群体分解的控制原则9、如果双亲对儿童既有要求又给他们一定自由,使之有某种自主权,会使儿童形成民主式的行为方式,这说明舒茨提出的(C)的重要性A 包容需要B 自尊需要C 支配需要D 情感需要10、最早对爱情进行科学研究的心理学家是(B)A 冯特B 鲁宾C 阿特全森D 魏斯二.多选1、人的基本人际关系需要包括有(AD)A支配需要B认知需要C从众需要D包容需要2、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的三维是指(ABD)A包容需要B支配需要C成就需要D情感需要3、互补对于人际吸引是重要的,互补的形式主要有(BCD)A情感的互补B需要的互补C社会角色的互补D人格特征的互补4、一般来说,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经过(ABCD)等阶段A定向阶段B情感探索阶段C情感交流阶段D稳定交往阶段5、爱情的三个主题包括(ABC)A依恋B关怀与奉献C信任D理解与宽容6、魏斯提出人际关系的报酬包括(ABCD)A依恋B可靠的同盟感C照顾他人机会D价值确定7、鲁宾将自我分为了(ABCD)层次A自我最表层B对待事物的看法和态度C自我的人际关系和自我概念状况D自我的最深层次8、下列属于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的有(ABD)A互惠原则B得失原则C接近原则D联结原则9、下列选项中属于对待不满的策略有(ABCD)A真诚B忽视C退出D表达10、鲁宾确定的爱情的主题包括(ABCD)A依恋B关怀C信任D奉献三.判断1、人际关系对人的身心健康、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有重要影响。

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八章 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八章 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教案第八章人际关系本章学习目标人际关系的特点人际关系产生的原因人际关系状态描述和发展过程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爱情的类型人际关系的改善途径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

生活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个体,总是要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交流和联系,形成各种形式的人际关系。

从出生到死亡,关系一直是人生经验的核心部分。

人一生的成功与失败、幸福与痛苦、快乐与悲伤、爱与恨等等,都与人际关系有密切关联。

没有同别人的交往与关系,也就没有人生的悲欢离合,没有文学、艺术,没有科学,没有一切。

可以说,人际关系是生活的基础。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对人的身心健康、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有重要影响。

人际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社会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专门研究,希望了解人际关系发展的特点及规律,以帮助人们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一、人际关系的含义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

可以说,人际关系是与人类起源同步发生的一种极其古老的社会现象。

人际关系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个体性。

人际关系的本质表现在具体个人的互动过程中。

在人际关系中,“教师”与“学生”、“上司”与“下属”等角色因素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亲近的人成为主要问题。

这就是人际关系的个体性特点的表现。

(2)直接性、可感性。

人际关系是在人们直接的甚至是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它反映出他人满足其需要的心理状态,每个人都可以切实地感受到它的存在。

一般来说,没有直接的交往和接触是不会产生人际关系的,而只要建立起某种人际关系,也一定为人们所直接体验到。

(3)情感性。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之间的情感活动。

情感因素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

人际间的情感倾向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使人们互相接近或吸引的情感,即连属情感。

社会心理学第8章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第8章人际关系

二、人际关系的类型
(5)主从-合作型 这是一种互补和对称的混合型人际关系。
此种人际关系较为理想,在这种关系中双方能够和 谐共处,即使有些摩擦也没有多大危害性。
如果在这种关系中合作因素超过主从因素,那么双 方会感到更加融洽。
二、人际关系的类型
(6)竞争-合作型 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混合型人际关系。此种人际关 系的双方,时而呈现出竞争关系,时而呈现出合 作关系,如此反复循环。 这种关系类型比较适合朋友之间,而对夫妻关系来 说则不甚适合,这是因为,要维持这种关系需要 有一定的距离以避免双方过于频繁的互动。
(二)人际关系建立的基础
1.容纳的需要 2.控制的需要 3.情谊的需要
基本人际关系倾向
表现 需要 容纳 控制 情谊 主动性 被动性
主动与他人交往 期待他人接纳自己 支配他人 期待他人引导自己 对他人表示亲密 期待他人对自己表示亲密
二、人际关系的类型
1.霍尼的三类型说 (1)逊顺型
其特征是“朝向他人”。这种类型的人无论遇到什 么人,在什么场合下,首先想到的是“我受人喜 欢吗?”在得到肯定或者否定的答案后,再采取自 己认为适当的行动。
这种寻求自我价值确立和情绪安全感的倾向,会引 导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愿意表现自己,对吸引别人 的注意感兴趣,并处处期待别人首先接纳自己、 喜欢自己。
(二)人际交往中交互的原因
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保持自身与别人保持某种关系 的适当性,并根据这种适当性来解释自己的行为 及与别人的关系。 另一方面,当我们自己对别人做出一个友好行动, 表示对别人的接纳以后,我们也会期望别人做出 相应的友好应答。
小测试
1.在两栋房子之中,你会画些什么? A. 太阳 B. 河流 C. 草坪 D. 白云 2.假如某天你在屋外散步时, 一不小心跌个四脚朝天, 你很狼 狈的站起来后, 发现有个人一直盯着你, 害你羞愧不已, 请问你, 对方会是怎样的人呢? A. 捧着课本的学生 B. 英俊的男士或漂亮的女子 C. 运动场上 的健儿 D. 年长的老师 E. 戴耳机,穿牛仔裤的酷哥酷妹 3. 假如你在屋外散步, 看到一个小男孩在玩篮球, 当他用力 把球丢向前方时, 你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A. 球撞到墙壁又弹回来 B. 球打破窗户上的玻璃 C. 球只是掉到地上 4. 如果你家的庭院要造一座水池, 你会选择哪一种水池? A. 大水池 B. 小水池 C. 弯曲型的水池 D. 周围添加装饰品的 水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群体的人际关系
重、难点分析
本章重点:人际关系的含义和作用,关于人际关系的理论解释,人际反应特质,竞争与合作,合作与竞争的形成,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
本章难点:关于人际关系的理论解释,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
第一节人际关系的性质
一、人际关系的含义和作用
1.人际关系的含义(识记)
我们把人们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彼此之间的关系叫做人际关系。

作为组织行为学研究对象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人们之间的心理关系,特别是组织成员之间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人际心理关系的重要特点在于它是以人们的直接在感情的相互作用为基础而产生和形成的。

2.人际关系的作用(领会)
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对组织的工作绩效和员工满意度都有很大的影响。

首先,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群体凝聚力的基础。

其次,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证员工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

第三,它还影响员工的自我发展。

二、关于人际关系的理论解释
西方社会关于人际关系的观点很多,其中颇有影响的是社会交换论。

社会交换论是属于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学派之中的,在刺激和反应之间重视人自身的认知的一种理论。

其最早提出者是霍曼斯。

这个理论认为: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取决于报酬及相应的成本,人们寻求报酬大于成本的行为关系,回避成本大于报酬的行为关系。

三、人际反应特质(识记)
所谓人际反应特质就是人们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自己独特的反应倾向。

心理学家舒兹认为,每个人都需要别人,因而具有人际关系的需求,这些需求可以分为三类,而每一类需求又会以不同方式表现出来,从而形成不同的人际反应特质。

1.包容的需求
具有这种需求的人希望与别人来往、结交,想与别人建立并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

2.控制的需求
在权力上有与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欲望。

3.感情的需求
在感情上有与他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

行为表现方式可分主动表现型和被动期待型。

由此划分出六种基本的人际反应特质。

第二节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一、个人因素(识记)
1.容貌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面貌美丽的人更惹人喜欢。

容貌、体态、仪表在事实上已经成了影响人际吸引的一个重要条件。

2.个性特点(领会)
在人的诸多个性品质之中,热情是决定一个人在他人以上中印象的关键性因素。

通常,聪明能干的人是惹人喜欢的人。

二、交往因素(识记)
1.邻近
在时间空间距离上邻近,彼此接触机会较多的人们容易相互喜欢、相互吸引,从而形成友谊。

邻近对于吸引的影响,在交往的早期尤其明显。

邻近有助于多次接触,对同一刺激物的多次接触就会使人由生疏到熟悉,而熟悉就会使人产生好感从而导致喜欢。

2.相似(应用)
人们之间在理想、信念、价值观和态度等方面越是彼此相似、相互一致,就越能情投意合,相互喜欢。

因为按强化论来说,态度的相似、一致具有强化作用。

3.互惠
互惠说的是喜欢导致喜欢。

人们喜欢那些也喜欢他们的人。

决定一个人是否喜欢另一个人的最强而有力的因素就是另一个人是否喜欢他。

第三节人际关系的测量
一、社会测量(识记)
社会测量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里诺提出来的。

社会测量法要求群体的所有成员按照自己的愿望,自由选择学习的或劳动的或游戏的伙伴。

选择的方式通常都是书面回答问题。

要求回答的问题就是测量的标准。

测量标准有强弱之分,强标准能够揭示出比较强烈、深厚的感情关系,弱标准能够测出肤浅的、不稳定的情感关系。

社会测量法测量人际关系,不仅涉及人们的相互喜欢,而且也涉及人们的互不喜欢。

在分析、统计测量所得材料的基础上,可以绘制人际关系图。

根据人际关系图即能够查明群体的内部关系,它所具有的各式各样的小群体。

并且据此可以对群体的团结性与活动效率作出诊断。

二、关系分析(识记)(领会)
社会心理学家塔吉乌里认为,个人对于自己的人际关系的主观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他把社会测量的内容加以扩充,加上主观判断项目,以此分析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关系分析。

关系分析法得出的结论是:
1.能够正确决断喜欢自己的人不一定能正确推断谁喜欢谁。

2.自己喜欢某人,就自认为某人也喜欢自己。

3.在一个小群体里被选次数多的人都想不到有那么多人接纳自己。

4.人们都有夸大自己喜欢的人的声望度的倾向,即认为自己选择的人别人也会选择。

三、参照测量(识记)
个人在群体中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于他以群体的作为定向的标准。

因此,每个人在群体中都力图选择那些在他看来代表了群体的价值观的人,并以他的意见为参照、为标准,来确
定自己的行为。

据此,谢德林娜在社会测量的基础上,提出了参照测量。

参照测量方法是社会测量的一种变式。

第四节竞争与合作
一、竞争与合作的概念
1.合作的概念(识记)
所谓合作,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进行的协同活动。

合作有两种形式,即分工与互助。

2.竞争的概念(识记)
所谓竞争,是指与合作相对立的行为,人们为了各不相同的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或为了同一个,但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必然损害或牺牲对方的利益的行为。

竞争的特点在于,个人在竭力实现自己目标的同时,力图阻止而不是支持别人接近目标。

二、合作与竞争的形成(领会)
人们之间之所以合作或竞争,主要是由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的。

我们可以把人们之间利害相依的关系分为三类:
1.利害一致或共同利益关系。

具有利害一致的关系的人们,由于目标相同,利害与共,通常都会表现出合作行为。

2.冲突或利益矛盾关系
一个人的所得,有赖于他人的所失,他人得的越多,自己失的越多。

处于利害冲突关系中的人们,通常都会采取竞争的行为。

3.利害共存或混合利害关系
既有共同的又有分歧的利害关系的人,就可以同时表现出合作与竞争的倾向,从而形成混合利害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人的行为表现出两面性。

三、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应用)
1.动机
一个人在需要、动机方面的特点对他的行为方式的选择与确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成就需要强、成就动机高的人往往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倾向。

而交往需要强、交往动机高的人更倾向于表现出合作行为。

但是,任何人对于别人究竟是合作或是竞争,都不完全是由他自己的动机特点所决定的,他总要考虑对手的情况。

2.威胁
威胁是对将要做出对对方不利的事情的一种言语表述,是迫使对方答应自己要求或进行合作的一种手段。

3.信息沟通
交往双方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有利于双方的相互了解和认识,对于正确理解对方的意图会有促进作用。

4.个性特征
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对于他对别人采取行为的方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其中性格和能力的影响最为明显。

在性格方面,好胜的人倾向于在各种活动中与别人竞争,富有自制力的人容易与别人合作。

能力的差异是导致相互竞争的原因之一。

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与自己能力大致相当的人竞争。

5.组织文化
组织气氛和文化是影响合作与部分的重要因素。

组织鼓励成员之间相互竞争,以个体业
绩评价成员则成员之间就可能展开激烈竞争。

如果组织制度鼓励团队业绩,则更容易导致合作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