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4全套导学案(带答案)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全册导学案
高二化学(上学期)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目录绪言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二节燃烧热能源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复习和练习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三节化学平衡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复习和练习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含中和滴定实验报告)第三节盐类的水解(含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专题)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复习和练习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第二节化学电源第三节电解池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复习和练习绪言(1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记住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等概念理解活化能与反应速率间关系2、过程与方法:从逐步认识化学开始,逐步构建化学微粒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自我介绍开始,认识化学,热爱化学【知识点】重点:活化分子、活化能等概念难点:活化能与反应速率间关系【知识链接】通过必修1和必修2的学习,对化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学习过程】一、自我介绍:1.被提问到的同学请展示:姓名性格和爱好2.说说你对化学的认识:(1)化学是研究什么的?研究这些有何用?(2)举例说说必修1和2中哪些章节或哪些知识点你认识最深刻?(最热爱)(3)说说化学中你感觉最难理解的章节或知识点?二、绪言(一)(仔细阅读绪言P1~P4,填写下列空白)(课前完成)1.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前提是反应物分子间发生2.当分子间碰撞能量足够大时,会引起3.活化分子:4.活化能:5.催化剂:(二)阅读下面内容并讨论(堂上完成)1.活化分子间的碰撞都是有效碰撞吗?2.对于反应物为气体的反应体系,增大压强活化分子数会增大吗?活化分子百分数呢?3.升高温度活化分子数会增大吗?活化分子百分数呢?(三)活化能与反应速率间关系1.活化能越低,反应体系中活化分子百分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活化能越高,反应体系中活化分子百分数越小,反应速率越小2.活化能越低,反应体系中普通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反应速率受外界条件影响越大活化能越高,反应体系中普通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难,反应速率受外界条件影响越小3.请列举两个活化能接近于0的例子(四)催化剂1.请认真画出绪言中P3的图1(搞清楚横坐标、纵坐标和每个元素的含义)。
(最新整理)【精品】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选修四全套导学案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1)
编写:高二化学备课组-— 成杰、王爱芹、余传继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
【学习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H
1.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是
.
2.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破坏旧化学键,需要
【精品】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选修四全套导学案
【精品】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选修四全套导学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 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精品】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二 化学选修四全套导学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 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 下为【精品】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选修四全套导学案的全部内容。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37 第一节 原电池 ..........................................................37 第二节 化学电源 .......................................................39
【精品】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选修四全套导学案
第三节 电解池(1) .....................................................41 第三节 电解池(2) ....................................................43 第四节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45
(人教版)化学高中选修4(全册)精品同步学案汇总
(人教版)化学高中选修4(全册)精品同步学案汇总第一节原电池【今日目标】1.通过实验体验由化学能转为电能的探究。
2.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3.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学习过程】一、原电池1.原理(以铜、锌原电池为例)原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装置举例2.电极反应锌片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Zn-2e-===Zn2+铜片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Cu2++2e-===Cu总电极反应式为:Cu2++Zn===Cu+Zn2+3.构成条件条件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较活泼的做负极。
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原电池的设计(1).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
(2).将两极浸在电解质溶液中,通过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内电路。
(3).放电时负极上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正极,再通过溶液中离子移动形成的内电路构成闭合回路。
【思考】1. (1)原电池的两电极必须是金属吗?【提示】不一定,如可用石墨做电极。
(2)Cu与稀H2SO4能否设计成原电池?【提示】不能。
Cu与稀H2SO4不能自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在内电路中,阴、阳离子分别向哪个极板移动?【提示】阴离子→负极,阳离子→正极。
3.①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极是正极还是负极?【提示】负极。
②若某电极在反应过程中增重,是原电池的正极还是负极?【提示】正极。
【总结】1.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2.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判断外电路中,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3.根据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方向判断在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4.根据原电池中两极发生的反应判断原电池中,负极总是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总是发生还原反应。
若给出一个总方程式,则可根据化合价升降来判断。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导学案:2.3化学平衡第2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含答案
第2课时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明确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会根据反应速率变化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
2.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了解催化剂在生活、生产和科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化学平衡的移动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一、化学平衡的移动 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如浓度、温度、气体反应的压强等),化学平衡状态被破坏,直至正、逆反应速率再次相等,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化学平衡状态。
这种现象叫做平衡状态的移动,简称平衡移动。
2.图示表示v (正)>v (逆)――→正向反应一定时间v (正)=v (逆)――→改变条件v (正)≠v (逆)――→一定时间v ′(正)=v ′(逆)二、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实验探究探究1 依据K 2Cr 2O 7溶液中存在的平衡:Cr 2O 2-7(橙色)+H 2O 2CrO 2-4(黄色)+2H +,完成实验。
3对可逆反应Fe 3++3SCN-Fe(SCN)3,分别增大c (Fe 3+)和c (SCN -)后,Fe(SCN)3的浓度均增大,即化学平衡均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滴加NaOH 溶液,由于3OH -+Fe 3+===Fe(OH)3↓,减小了Fe 3+的浓度,Fe(SCN)3的浓度也减小了,即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1)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三、压强对化学平衡(有气体参与的反应)的影响 1.2.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如H 2(g)+I 2(g)2HI(g)],改变压强,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平衡移动的原因是v (正)≠v (逆)。
( )(2)若外界条件改变引起平衡中v (正)>v (逆),则平衡正向移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导学案:4.4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含答案
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1.认识金属腐蚀的危害,能利用原电池原理解释电化学腐蚀的原因。
2.能正确书写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
3.了解金属腐蚀的防护方法。
金属的腐蚀1.概念:金属与周围的气体或液体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引起损耗的现象。
2.本质: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变为阳离子,金属发生氧化反应。
3.分类(1)化学腐蚀:金属跟接触到的干燥气体或非电解质液体(如石油)等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2)电化学腐蚀:不纯的金属跟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电子而被氧化。
电化学腐蚀又可分为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
4.钢铁的电化学腐蚀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金属的腐蚀都是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的过程,所以都是化学腐蚀。
( )(2)因为CO2普遍存在,所以钢铁的腐蚀以析氢腐蚀为主。
( )(3)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为Fe-3e-===Fe3+。
( )(4)钢铁的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区别在于前者有H2生成,后者有O2参加。
( )答案:(1)×(2)×(3)×(4)√2.请以吸氧腐蚀为例,用化学方程式解释铁锈(Fe2O3·x H2O)的形成过程。
(1)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总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Fe -2e -===Fe 2+(2)O 2+4e -+2H 2O===4OH -(3)2Fe +O 2+2H 2O===2Fe(OH)2 (4)4Fe(OH)2+O 2+2H 2O===4Fe(OH)3 (5)2Fe(OH)3===Fe 2O 3·x H 2O +(3-x )H 2O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的比较(1)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取决于金属表面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实际情况中以吸氧腐蚀为主。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导学案:4.3电解池 第1课时 电解原理 -含答案
第三节 电解池 第1课时 电解原理1.了解电解、电解池的概念,能描述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2.能正确书写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
3.理解并掌握电解的规律和电解产物的判断方法。
电解原理1.电解的概念: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2.电解池及其构成条件(1)概念:在外加电源的作用下,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
(2)电解池的两极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发生还原反应。
(3)电子流向、离子移向电源负极(e -)―→阴极―――――――――――――→在溶液中阴离子向阳极移动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阳极(e -)―→电源正极。
(4)构成条件:①直流电源;②两个电极;③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④形成闭合回路。
3.电解池工作原理(以电解CuCl 2溶液为例)(1)电池总反应为CuCl 2=====电解Cu +Cl 2↑。
(2)电子的流向电源负极―→阴极――――――――→在溶液中离子发生定向移动阳极―→电源正极。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电解池中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是阳极。
( ) (2)在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 )(3)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池的阴极。
( ) (4)电解氯化铜溶液时,在阴极上有气体生成。
( ) 答案:(1)× (2)√ (3)√ (4)×2.写出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时的电极反应式:(1)电解HCl溶液:①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CuSO4溶液:①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导学案及答案):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2课时) 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导学案及答案):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2课时)学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导学案及答案):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2课时)学案人民教育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指导方案及答疑)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2类)课前预习学案一、预览目标预习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二、预习内容比较化学方程式和热化学方程式分析之间的差异,并填写表格。
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的含义是否表示物质的状态、符号和单位△ h、是否说明温度和压力实践的意义:当1mol气态H2与1mol气态Cl2反应生成2mol气态HCl并释放184.6kj热量时,请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三、提出疑惑(通过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填空。
)课堂探究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地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学习重点和难点:编写热化学方程式。
2、学习过程(一)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什么是热化学方程式,有何意义?书写步骤?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对比以下热化学方程式200℃h2(g)+i2(g)==2hi(g)△h=-14.9kj/mol①101kpah2(g)+1/2o2(g)==h2o(g)△h=-241.8kj/mol②人民教育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指导方案及答疑)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导学案及答案)2h2(g)+O2(g)==2H2O(g)△ H=-483.6kj/mol③ 思考:(1)热化学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之间有什么区别?(2)正确编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意什么?(3)反应物和生成物前的系数它代表了什么?在方程式中?h它表示了什么意义??h与它的值与什么有关系?三、反思总结编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1)需注明。
因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不同时,其△h不同。
(2)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应标明:。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它们拥有的能量有关。
选修4化学全套导学案(带答案)
选修4化学全套导学案(带答案)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学习目标] 1.了解反应热的概念,知道化学反应、热效应与反应的焓变之间的关系。
2.知道反应热与化学键的关系。
3.知道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
一、焓变反应热: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同时还伴有能量变化。
1.焓和焓变焓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符号:__________。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化学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分子间的化学键_____时,需要__________的相互作用,这需要__________能量;当____________________,即新化学键___________时,又要___________能量。
ΔH=反应物分子的______-生成物分子的____________。
3.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当反应完成时,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1)当ΔH为“____”或ΔH_____0时,为放热反应,反应体系能量_____。
(2)当ΔH为“___”或ΔH_________0时,为吸热反应,反应体系能量__________。
4.反应热思维模型(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1 (2)反应热的本质(以H2(g)+Cl2(g)===2HCl(g) ΔH=-186 kJ·mol为例) -1E1:_________________ E2:_________________ ΔH=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图二5、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规律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导学案:3.3盐类的水解 第2课时 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和应用 -含答案
第2课时 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和应用1.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2.掌握盐类水解的原理,能举例说明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掌握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规律。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1.内因: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相对应的酸越弱(或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就越大。
2.外因:受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的影响。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盐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3)外加酸碱:加酸、加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
以NH 4Cl 溶液为例(NH +4+H 2ONH 3·H 2O +H +)填表:盐类的水解常数盐MA 水解的方程式为MA +H 2O HA +MOH ,水解常数为K h =c (HA)·c (MOH)c (MA)。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升高温度,碳酸钠溶液的碱性增强。
( )(2)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氯化铁固体,其水解程度增大。
( ) (3)将氯化铵溶液加水稀释,其水解程度增大。
( ) (4)向氯化铁溶液中加氯化铵固体,其水解程度减小。
( ) (5)等浓度的氯化铵和硫酸铵溶液,前者pH 大。
( )答案:(1)√ (2)× (3)√ (4)√ (5)√ 2.在Al 3++3H 2OAl(OH)3+3H +的平衡体系中,要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且使溶液的pH 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加热B .通入HClC .加入适量NaOH(s)D .加入适量NaCl(s)解析:选C 。
加热能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c (H +)增大,pH 减小,故A 项不符合题意;通入HCl 能增大c (H +),但抑制了水解,且pH 也减小,故B 项不符合题意;加入适量NaOH(s),由于发生反应:H ++OH -===H 2O ,引起c (H +)减小,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且pH 也增大了,故C 项符合题意;加入适量NaCl(s),不会对溶液中其他离子造成影响,故D 项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套课后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1.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练习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会产生新的物质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解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表现为有新物质生成,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化学变化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在反应前后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故C项错误。
【答案】 C2.下列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是( )A.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B.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C.碳酸钙受热分解D.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解析】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应该是放热反应。
【答案】 D3.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生成了新物质硫化亚铁。
该现象说明(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C.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容易发生反应D.生成物硫化亚铁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解析】铁粉和硫粉混合,停止加热后,反应仍可持续进行,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即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答案】 B4.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 )【解析】 选项B 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浓H 2SO 4溶于水放出热量,但不属于化学反应;Zn 与稀盐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答案】 A5.已知反应X +Y===M +N 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X 的能量一定低于M 的能量,Y 的能量一定低于N 的能量B .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C .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D .X 和Y 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 和N 的总能量【解析】 已知X +Y===M +N ΔH >0,说明X 与Y 的总能量低于M 与N 的总能量,A 错误,D 正确;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C 错误;吸热反应有的不需要加热也可进行,如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搅拌即可反应,B 错误。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 4.3 电解池(第一课时)(导学案)含答案
高二化学导学案:编号:2016027 使用时间:12 月28日班级:小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第四章第三节电解池编制人:林彩霞审核人:林彩霞领导签字:【学习目标】:1.理解电解原理,初步掌握一般电解反应产物的判断方法2。
掌握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放电顺序及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规律(惰性电极)3.了解氯碱工业,电镀,冶金的原理4.掌握电解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重点和难点】电解原理及应用第一课时自主学习一.电解原理1.实验探究:教材P79页“实验4—2"【问题1】通电前,CuCl2溶液中存在阳离子:阴离子:【问题2】如图所示: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叫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叫极。
通电后,溶液中的离子如何运动?阳离子向极移动,阴离子向极移动【问题3】预测一下将发生怎样的电极反应?在阴极上发生电极反应(或者说放电)的离子是在阳极上放电的离子是给CuCl2溶液通电时现象:阴极上:,经检验该物质是。
阳极上:,经检验该物质是。
电极反应式:阳极:反应类型:反应。
阴极:反应类型: 反应。
总反应式:过程分析:CuCl2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存在,通电后这些自由移动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作移动,带负电的氯离子向极移动,在阳极,氯离子失去电子被为氯原子,并两两结合成氯分子,从阳极放出,带正电的铜离子向极移动,在阴极铜离子获得电子被成铜原子,覆盖在阴极上。
2。
电解:使电流通过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的过程。
该过程中能转化为能。
这是一个过程(物理?化学?)显然: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的过程。
3.电解池:将能转化为能的装置。
4.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比较合作探究1。
构成电解池的条件有哪些?。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册导学案(绝对精品)
人教A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册导学案目录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6)第三章电离平衡 (13)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13)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 (14)第三节盐类的水解(课时1、2) (19)第三节盐类的水解(课时3、4) (22)第三节盐类的水解(课时5、6) (26)第四节溶解平衡(第1、2课时) (34)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38)第一节原电池 (38)第二节化学电源 (40)第三节电解池 (44)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49)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要点:一、焓变(△H)反应热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差值即焓变(△H)决定。
在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
放热反应△H 0吸热反应△H 0焓变(△H)单位:KJ/mol二、热化学方程式定义: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书写时应注意:1.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对于25℃、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以不注明)。
2.所有反应物和产物都用括号注明它们在反应时的状态。
3.各物质前的系数指实际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H单位KJ/mol中每摩尔指的是每摩尔反应体系,非每摩尔某物质,其大小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5.对于可逆反应中的△H指的是正向完全进行时的焓变。
三、燃烧热定义: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单位:KJ/mol注意点:1.测定条件:25℃、101KPa,非标况。
2.量:纯物质1mol3.最终生成稳定的化合物。
如C→CO2,H→H2O(l)书写燃烧热化学方程式应以燃烧1mol纯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四、中和热定义: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 (aq) == H2O(l) △H= -57.3KJ/mol实验:中和热的测定见课本第4~5页思考:1.环形玻璃棒的作用2.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五、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导学案:4.3电解池 第2课时 电解原理的应用 -含答案
第2课时 电解原理的应用1.了解电解饱和食盐水、电镀、电解精炼和电冶金的原理,并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
2.学会利用守恒法、关系式法进行电解的相关计算。
电解原理的应用1.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烧碱、氯气和氢气。
(1)电极反应式(并注明反应类型)阳极:2Cl --2e -===Cl 2↑(氧化反应);阴极:2H ++2e -===H 2↑(还原反应)。
(2)总反应式:2NaCl +2H 2O=====电解2NaOH +Cl 2↑+H 2↑。
其中阴极反应中的H +是由水电离产生的。
2.电镀(1)电镀是应用电解的原理在金属表面镀上一薄层其他金属或合金的方法。
(2)电镀⎩⎪⎨⎪⎧阳极:镀层金属,电极本身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待镀金属制品电镀溶液: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溶液3.电解精炼(如电解精炼铜,杂质为铁、锌、金、银等)(1)粗铜作阳极,主要的电极反应为Cu -2e -===Cu 2+;纯铜作阴极,电极反应为Cu 2++2e -===Cu ;电解质溶液为CuSO 4溶液。
(2)活泼性较强的铁、锌等以离子形式进入溶液,活泼性较差的金、银形成阳极泥。
4.电冶金制取金属K 、Na 、Ca 、Mg 、Al 等活泼金属,很难用还原剂从它们的化合物中还原得到单质,因此必须通过电解熔融的化合物的方法得到。
如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可以得到金属钠:阴极:2Na ++2e -===2Na ,阳极:2Cl --2e -===Cl 2↑,总反应式:2NaCl(熔融)=====电解2Na +Cl 2↑。
(1)电解法制取钠、钾、镁、铝时不能电解含有这些金属阳离子的水溶液。
(2)工业上用电解熔融MgCl 2而不是MgO 的方法制Mg ;用电解熔融Al 2O 3而不是AlCl 3的方法制Al 。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
( )(2)电解精炼铜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不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导学案:2.3化学平衡 第1课时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 -含答案
第三节 化学平衡第1课时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
2.通过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过程,知道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3.能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1.可逆反应(1)概念: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2)表示方法:采用“”连接,把从左向右进行的反应称作正反应,把从右向左进行的反应称作逆反应。
例如:SO 2和O 2的反应可表示为2SO 2+O 2催化剂△2SO 3。
2.不可逆反应有些反应的逆反应进行程度太小因而可忽略,把这类反应称作不可逆反应,用“===”连接。
例如:Ba 2++SO 2-4===BaSO 4↓。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酯化反应属于可逆反应。
( )(2)NH 3和HCl 生成NH 4Cl 与NH 4Cl 分解生成NH 3和HCl 互为可逆反应。
( )(3)可逆反应中反应物的转化率能达到100%。
( )答案:(1)√ (2)× (3)×2.下列各组两个反应互为可逆反应的是( )①H 2+Cl 2=====点燃2HCl 与2HCl=====电解H 2↑+Cl 2↑②H 2SO 4(浓)+2HBr===2H 2O +Br 2+SO 2↑与Br 2+SO 2+2H 2O===2HBr +H 2SO 4③2NO 2===N 2O 4与N 2O 4===2NO 2④2SO 2+O 2=====催化剂△2SO 3与2SO 3=====催化剂△2SO 2+O 2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 解析:选C 。
可逆反应必须是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都能进行的反应,③④互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的特征(1)双向性:可逆反应分为方向相反的两个反应:正反应和逆反应。
(2)双同性:正、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是同时进行的。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套课后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1.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练习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会产生新的物质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解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表现为有新物质生成,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化学变化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在反应前后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故C项错误。
【答案】 C2.下列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是( )A.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B.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C.碳酸钙受热分解D.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解析】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应该是放热反应。
【答案】 D3.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生成了新物质硫化亚铁。
该现象说明(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C.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容易发生反应D.生成物硫化亚铁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解析】铁粉和硫粉混合,停止加热后,反应仍可持续进行,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即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答案】 B4.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 )【解析】 选项B 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浓H 2SO 4溶于水放出热量,但不属于化学反应;Zn 与稀盐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答案】 A5.已知反应X +Y===M +N 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X 的能量一定低于M 的能量,Y 的能量一定低于N 的能量B .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C .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D .X 和Y 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 和N 的总能量【解析】 已知X +Y===M +N ΔH >0,说明X 与Y 的总能量低于M 与N 的总能量,A 错误,D 正确;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C 错误;吸热反应有的不需要加热也可进行,如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搅拌即可反应,B 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学习目标] 1.了解反应热的概念,知道化学反应、热效应与反应的焓变之间的关系。
2.知道反应热与化学键的关系。
3.知道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
一、焓变反应热: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同时还伴有能量变化。
1.焓和焓变焓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符号:__________。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化学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由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分子间的化学键_____时,需要__________的相互作用,这需要__________能量;当____________________,即新化学键___________时,又要___________能量。
ΔH=反应物分子的______-生成物分子的____________。
3.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当反应完成时,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1)当ΔH为“____”或ΔH_____0时,为放热反应,反应体系能量_____。
(2)当ΔH为“___”或ΔH_________0时,为吸热反应,反应体系能量__________。
4.反应热思维模型(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_________ ___________(2)反应热的本质(以H2(g)+Cl2(g)===2HCl(g) ΔH=-186 kJ·mol-1为例)E1:_________________E2:_________________ ΔH=__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图二5、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规律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
化学反应一般是以热量和功的形式跟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的,而其中多以热量的形式进行能量交换。
(1)化学反应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生成物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不同。
(2)任何化学反应除遵循质量守恒外,同样也都遵循能量守恒。
(3)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差若以热量形式表现即为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 D.焓变的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1,反应热的单位是kJ 2.已知在相同状况下,要使同一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的能量等于形成该化学键放出的能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熔融的Al2O3可以制得金属铝和氧气,该反应是一个放出能量的反应B.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时放出能量C.相同状况下,反应2SO2+O2===2SO3是一个放热反应,则反应2SO3===2SO2+O2是一个吸热反应D.氯化氢分解成氢气和氯气时放出能量3.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
现给出化学键的键能(见下表):请计算H2(g)+Cl2A.+862 kJ·mol-1 B.+679 kJ·mol-1 C.-183 kJ·mol-1 D.+183 kJ·mol-14.白磷的化学式为P4,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如图)。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十氧化四磷(P4O10),在十氧化四磷分子里只存在P—O和P===O两种共价键。
已知键能:P—O 360 kJ·mol-1;P===O 585 kJ·mol-1;P—P 198 kJ·mol-1;O===O 498 kJ·mol-1。
请问:在P4(s)+5O2(g)===P4O10(s)中,ΔH=______________。
5.对放热反应:A+B===C+D,以下说法一定正确的是(E A、E B、E C、E D分别表示物质A、B、C、D所具有的能量 ( )A.E A>E B B.E A>E B+E C C.E A+E B>E C+E D D.E A+E B<E C+E D.由上图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C和B+C―→A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 B.A―→B+C是放热反应C.A具有的能量高于B和C具有的能量总和D.A―→B+C是吸热反应,则B+C―→A必然是放热反应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2.已知H—H键键能(断裂时吸收或生成时释放的能量)为436 kJ·mol-1,H—N键键能为391 kJ·mol-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
则N≡N键的键能是( ) A.431 kJ·mol-1 B.945.6 kJ·mol-1 C.649 kJ·mol-1 D.896 kJ·mol-13.已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
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 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 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Q1+Q2>Q3 B.Q1+Q2>2Q3 C.Q1+Q2<Q3 D.Q1+Q2<2Q3练方法技巧思维模型的运用已知H 2(g)+12O 2(g)===H 2O(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问:a 、b 、c 分别代表什么意义?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ΔH 大于零还是小于零?5.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 mol 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kJ):A .H 2B .Cl 2C .Br 2D .I 2(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 A .HCl B .HBr C .HI(3)X 2+H 2===2HX(X 代表Cl 、Br 、I)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答: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同条件下,X 2(X 代表Cl 、Br 、I)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
(5)若无上表中的数据,你能正确回答出问题(4)吗?答:________,你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1 g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 ,且氧气中1 mol O===O 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 ,水蒸气中1 mol H —O 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 ,则氢气中1 mol H —H 键断裂时吸收热量是?。
第1课时 焓变 反应热答案知识点一 有关反应热的概念1.答案 C 2. 答案 C 知识点二 反应热与化学键键能的关系3.答案C 4.答案 -2 982 kJ·mol-15.答案 C 6. 答案 D练基础落实 1、答案 B 2.答案 B 3.答案 D练方法技巧思维模型的运用4.答案 a 代表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b 代表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c 代表反应热;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 <0。
练综合拓展5. 答案 (1)A (2)A (3)放热反应 (4)Cl 2 (5)能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反应放出的热量就越多 6答案 436 kJ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目标要求] 1.知道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知道影响反应热大小的因素。
2.会写热化学方程式。
.能熟练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
3.了解中和热的含义及测定方法。
一、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能表示参加反应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2.表示意义(1)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____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_____变化。
(2)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实际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__________和实际生成的生成物的___________。
(3)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的___________相对应。
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1)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2)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中和热的测定1.实验原理:在稀溶液中,_____________发生中和反应生成________,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2.注意事项(1)碱液稍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时动作要快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若使用了弱酸或弱碱,会使测得中和热的数值_____________。
练习:50 mL 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盐酸跟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用50 mL 0.50 mol/L 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_________。
(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答案:(1)环形玻璃搅拌棒(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3)偏小(4)不等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所放出的能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5)偏小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