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游戏论复习题(1-10)共98页
学前游戏论综合练习十套题目
![学前游戏论综合练习十套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fd42918b4a7302768f99393e.png)
学前游戏论试题库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 )A.科学教育活动B.日常生活活动C.游戏D.上课2.我国学前游戏理论与实践全面向苏联学习是在下列哪一个阶段?( ) A.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建国初期B.第二阶段,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C.第三阶段,“十年浩劫”时期D.第四阶段,“十年浩劫”后至今3. 按儿童的认知发展来分类,游戏可分为()A. 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B. 单独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C. 运动性游戏、智力性游戏、装扮性游戏、操作性游戏D. 探索游戏、创造性游戏、模仿性游戏、渲泄性游戏4.儿童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往往比在独自游戏和伙伴游戏中所获得的更丰富、更有益于认知发展,这种现象主要表明亲子游戏具有( ) A.情感性B.象征性C.开放性D.发展性5.“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A.霍尔B.皮亚杰C.夸美纽斯D.康德6.学前儿童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是( )A.感觉运动游戏B.象征性游戏C.结构游戏D.规则游戏7.一个孩子在他的认知图式中没有羊的概念,在第一次看到羊以后,他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羊的概念,这一现象属于()A.冲突B.顺应C.同化D.平衡8. 游戏的概念逐渐由抽象到具体、思辩到实用的演变,主要是由于游戏的( )A.非自觉性理解B.社会性本质观的建立C.生物性本质观的建立D.生物—社会性理解9.象征性游戏是儿童的典型游戏,象征性在下列哪一个时期成为游戏的基本特征?( )A.感知运动期B.前运算期C.具体运算期D.形式运算期10.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的教育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是()A.蒙台梭利 B.福禄培尔 C.皮亚杰 D.夸美纽斯11.“我们来玩过家家吧!”“这是我的,不给你玩!”,儿童在游戏中出现的类似言语属于( )A.游戏性语言B.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C.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D.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语言12.游戏本质的最基本属性的表现是指游戏的( )A.生物性B.社会性C.自主性D.工具性13. 亲子游戏的基本特点包括情感性和( )A. 教育性B. 发展性C. 长期性D. 随机性14.一般而言,混合班幼儿有更多的积极交往行为,且平行游戏和小组游戏比同龄班幼儿()A.显著增多 B.显著减少 C.差不多 D.完全相同15.最早的游戏理论是在下列哪一种思想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 )A.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思想C.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D.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16.在象征性游戏和智力类游戏中,主导性动机是( )A.活动性动机B.探究性动机C.成就性动机D.亲合性动机17. 坚持游戏的本质观是前苏联游戏理论研究的典型特征。
自学考试00399《学前游戏论》历年真题全套试题
![自学考试00399《学前游戏论》历年真题全套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c0c29c3a417866fb84a8ed2.png)
自考00399《学前游戏论》历年真题集电子书目录1. 目录 (2)2. 历年真题 (3)2.1 0399学前游戏论200710[福建] (3)2.2 0399学前游戏论200810[福建] (6)2.3 0399学前游戏论200910 (9)2.4 0399学前游戏论200910[福建] (13)2.5 0399学前游戏论201004 (15)2.6 0399学前游戏论201010[福建] (19)2.7 0399学前游戏论201110 (21)3. 相关课程 (22)1. 目录历年真题()0399学前游戏论200710[福建]()0399学前游戏论200810[福建]()0399学前游戏论200910()0399学前游戏论200910[福建]()0399学前游戏论201004()0399学前游戏论201010[福建]()0399学前游戏论201110()相关课程()2. 历年真题2.1 0399学前游戏论200710[福建]学前游戏论试卷课程代码039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松弛说”的代表人物是【】A. 拜敦代克 B.格罗斯 C.霍尔 D.拉扎鲁斯2.幼儿在游戏中往往不按物体的社会意义来使用材料,这是游戏动作的【】A.非常规性 B.重复性 C.灵活性 D.随意性3.将儿童游戏分为探索游戏、创造性游戏、消遣性游戏、模仿游戏和宣泄游戏,这是【】 A.儿童游戏的体验形式分类 B.儿童游戏的活动动机分类C.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分类 D.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4.4岁以后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发展达到【】A.独自游戏的阶段 B.平行游戏的阶段C.联合游戏的阶段 D.合作游戏的阶段5.游戏场地的空间密度包括游戏的【】A.人口密度和场地密度 B.人口密度和材料密度C.室内场地密度和室外场地密度 D.场地密度和材料密度6.划分活动区时要考虑幼儿可能出现的将一个活动区的内容延伸至另一个活动区的需要,这是考虑【】A.各活动区之间的独立性 B.各活动区之间的相容性C.各活动区之间的转换性 D.各活动区之间的界限性7.3—4岁的幼儿,主要选择【】A.感官玩具 B.体育玩具 C.结构玩具 D.形象玩具8.教师指导幼儿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适合采用的策略是【】A.平行游戏策略 B.合作游戏策略 C.领导游戏策略 D.指导游戏策略9. 下面哪一种不属于幼儿的创造性游戏【】A.表演游戏 B.智力游戏 C.结构游戏 D.角色游戏10.亲子游戏的特点之一是【】A.教育性 B.情感性 C.交往性 D.交互性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游戏的宣泄说12.游戏性体验13.场地结构14.领导游戏策略15.有规则游戏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6. 游戏具有哪些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17.简述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物理环境因素。
学前游戏论综合练习十套题目(带答案)
![学前游戏论综合练习十套题目(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5128e8284ac850ad0242da.png)
学前游戏论综合练习十套题目(带答案)学前游戏论试题库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 )A.科学教育活动B.日常生活活动C.游戏D.上课2.我国学前游戏理论与实践全面向苏联学习是在下列哪一个阶段?( ) A.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建国初期B.第二阶段,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C.第三阶段,“十年浩劫”时期D.第四阶段,“十年浩劫”后至今3. 按儿童的认知发展来分类,游戏可分为()A. 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B. 单独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C. 运动性游戏、智力性游戏、装扮性游戏、操作性游戏D. 探索游戏、创造性游戏、模仿性游戏、渲泄性游戏4.儿童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往往比在独自游戏和伙伴游戏中所获得的更丰富、更有益于认知发展,这种现象主要表明亲子游戏具有( )A.情感性B.象征性C.开放性D.发展性5.“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A.霍尔B.皮亚杰C.夸美纽斯D.康德6.学前儿童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是( )A.感觉运动游戏B.象征性游戏C.结构游戏D.规则游戏7.一个孩子在他的认知图式中没有羊的概念,在第一次看到羊以后,他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羊的概念,这一现象属于()A.冲突B.顺应C.同化D.平衡8. 游戏的概念逐渐由抽象到具体、思辩到实用的演变,主要是由于游戏的()A.非自觉性理解B.社会性本质观的建立C.生物性本质观的建立 D.生物—社会性理解9.象征性游戏是儿童的典型游戏,象征性在下列哪一个时期成为游戏的基本特征?( )A.感知运动期B.前运算期C.具体运算期D.形式运算期10.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的教育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是()A.蒙台梭利 B.福禄培尔 C.皮亚杰 D.夸美纽斯11.“我们来玩过家家吧!”“这是我的,不给你玩!”,儿童在游戏中出现的类似言语属于( )A.游戏性语言B.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C.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D.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语言12.游戏本质的最基本属性的表现是指游戏的( )A.生物性B.社会性C.自主性D.工具性13. 亲子游戏的基本特点包括情感性和()A. 教育性B. 发展性C. 长期性D. 随机性14.一般而言,混合班幼儿有更多的积极交往行为,且平行游戏和小组游戏比同龄班幼儿()A.显著增多 B.显著减少 C.差不多 D.完全相同15.最早的游戏理论是在下列哪一种思想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 ) A.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思想C.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D.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16.在象征性游戏和智力类游戏中,主导性动机是( )A.活动性动机B.探究性动机C.成就性动机D.亲合性动机17. 坚持游戏的本质观是前苏联游戏理论研究的典型特征。
学前游戏论本科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本科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37e86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a.png)
学前游戏论本科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________。
A. 工作B. 学习方式C. 社交手段D. 全部都是2. 游戏对于儿童的________发展至关重要。
A. 身体B. 心理C. 社会性D. 所有选项3. 以下哪项不是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A. 促进认知发展B. 增强身体素质C. 替代正规学习D. 培养社交技能4. 学前儿童通过游戏可以学习到哪些技能?A. 解决问题B. 团队合作C. 语言沟通D. 所有选项5. 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________的一种形式。
A. 表达自我B. 探索环境C. 应对挑战D. 所有选项6. 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由地________。
A. 探索B. 创造C. 表达情感D. 所有选项7. 游戏论强调游戏对儿童的________价值。
A. 教育B. 娱乐C. 发展D. 所有选项8.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应该________进行。
A. 在成人指导下B. 完全由儿童自主C. 按照固定规则D. 结合教育目标9. 游戏环境的设计应该________儿童的兴趣和发展需求。
A. 忽视B. 考虑C. 限制D. 替代10. 以下哪项是游戏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主要作用?A. 提高学习成绩B. 促进身心健康C. 增强纪律性D. 培养竞争意识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游戏在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游戏在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词汇,练习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角色扮演游戏和社交游戏有助于儿童理解语言在不同社交情境中的使用,同时促进语言创造性和适应性的发展。
2. 描述游戏如何帮助学前儿童发展社交技能。
答案:游戏中的互动为学前儿童提供了社交技能的学习机会。
儿童在游戏中学习轮流、分享、协商和合作,这些都是社交互动的基本要素。
通过游戏,儿童还能学习如何理解和表达情感,以及如何与他人建立和维持关系。
学前游戏论复习题(1-10)
![学前游戏论复习题(1-10)](https://img.taocdn.com/s3/m/69b7fb777e21af45b207a815.png)
14、常常被用来判断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的一项外部指 标是___________。
A 语言 B 表情 C 动作 D 角色扮演
名词解释
1、探索 2、嬉戏 3、角色扮演 4、互补性角色
5、兴趣性体验
6、自主性体验 7、机能性角色
简答题
1、游戏生物性本质观有哪些内容? 2、鲁宾对游戏特征的分析归结为哪些以及 游戏的情境的五个方面是什么?
4、“偶尔看着他人”是_____________。 A 平行的游戏 B 袖手旁观的行为
C 偶然的行为
A 机能游戏
D 单独的游戏
B 想象游戏
5、下面_______是被动性游戏。
C 接受游戏
A 想象游戏 C 制作游戏 A 想象游戏 C 智力游戏
D 制作游戏
B 鉴赏游戏 D 娱乐游戏 B 主题角色游戏 D 音乐游戏
名词解释
1、专门化玩具 2、非专门化玩具
简答题
1、影响学前游戏的物理环境因素是哪些? 2、场地对儿童游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 方面? 3、玩具按功能特点可以分成哪几类?
4、影响学前游戏的个体因素有哪些?
5、影响学前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哪些?
论述题
运用专门化玩具和非专门化玩具进行 游戏的不同之处有哪些?
C 生物性本质观
D 社会性本质观
B 游戏的本能论 D 游戏的主体性活动
7、________是前苏联游戏理论研究的典型特征。 A 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 C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
8、认为游戏是借助想象,利用象征性的材料,再现人与人 的关系的心理学家是________。
A 维果斯基
B 席勒
C 格鲁斯
D 艾里康宁
12、“我能用这个物体做什么?”是_______行为。
《学前游戏论》试题
![《学前游戏论》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ac55b3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f2.png)
《学前游戏论》试题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试题课程代码:0039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成熟说”的代表人物是( A )。
A.拜敦代克 B.格罗斯 C.霍尔 D.拉扎鲁斯2.“儿童的游戏是目的在自身的活动”,这说明儿童游戏动机是( C )。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直接动机 D.间接动机3.最早的游戏理论是( D )。
A.柏拉图的游戏理论 B.精神分析的游戏理论C.卢梭的游戏理论 D.经典的游戏理论4.选择玩具的最基本标准是( C )。
A.具有教育性 B.符合年龄特点C.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D.具有多样化和新颖性5.构成游戏的核心是( D )。
A.游戏主题 B.游戏情节 C. 游戏形式 D.游戏内容6.将儿童的游戏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这是( D )。
A.儿童游戏的动机分类 B.儿童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C.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分类 D.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7.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严重违反规则、攻击性等危险行为时,教师以教师的身份直接进入游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干预的方法是( B )。
A.平行介入法 B.垂直介入法C.交叉介入法 D.角色式介入法8.室内游戏区图书区的设置应注意的问题是( A )。
A.要避免干扰,与其他区隔离B.要考虑与儿童家临近C.平时封闭,定时开放,便于图书保管D.可设置在楼梯或过道旁,便于儿童拿取9.布置活动区时要划分清楚,界限明确,便于幼儿开展活动,这是考虑( C )。
A.各活动区之间的独立性 B.各活动区之间的相容性C.各活动区之间的界限性 D.各活动区之间的转换性10.儿童只需观看、聆听或欣赏,而不需进行体力活动,如看图书、听故事等,这属于( B )。
A.教学性游戏 B.被动性游戏 C. 主动性游戏 D.象征性游戏11.皮亚杰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指出:0-2岁儿童的游戏是( C )。
A.合作游戏 B.结构游戏 C.练习性游戏 D.创造性游戏12.婴儿的游戏种类中,不常开展的是( D )。
《学前儿童游戏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游戏论》考核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f4532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71.png)
《学前儿童游戏论》考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游戏的基本特征?A. 自愿性B. 重复性C. 想象性D. 情境性答案:B2. 学前儿童游戏的主要类型不包括以下哪一种?A. 角色游戏B. 结构游戏C. 感知游戏D. 情境游戏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游戏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作用?A. 促进身体发展B. 促进认知发展C. 促进情感发展D. 促进学业成绩答案:D4. 学前儿童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主要属于以下哪种游戏类型?A. 角色游戏B. 结构游戏C. 感知游戏D. 情境游戏答案:A5. 学前儿童游戏中的“娃娃家”属于以下哪种游戏类型?A. 角色游戏B. 结构游戏C. 感知游戏D. 情境游戏答案:A6. 以下哪个不是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A. 基础地位B. 主体地位C. 辅助地位D. 忽略地位答案:D7. 以下哪种游戏方式最有利于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性?A. 角色游戏B. 结构游戏C. 感知游戏D. 情境游戏答案:B8. 学前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游戏行为?A. 自言自语B. 与同伴互动C. 独自玩耍D. 被动参与游戏答案:D9. 以下哪个不是游戏活动的基本原则?A. 尊重儿童意愿B. 以教师为主导C. 重视儿童参与D. 注重游戏教育性答案:B10. 以下哪个不是游戏活动的组织形式?A. 集体游戏B. 小组游戏C. 个别游戏D. 教师主导游戏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地位: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基础地位、主体地位和辅助地位。
作用:(1)促进学前儿童身体发展;(2)促进学前儿童认知发展;(3)促进学前儿童情感发展;(4)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2. 简述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原则。
答案:(1)尊重儿童意愿,充分发挥儿童主体性;(2)以教师为主导,注重教育性;(3)重视儿童参与,营造良好氛围;(4)注重游戏过程,关注儿童发展;(5)灵活运用多种游戏形式,满足儿童需求。
自考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66a659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1.png)
自考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游戏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促进社交技能B. 提高身体素质C. 增强语言能力D. 提升数学计算能力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A. 增强自信心B. 培养竞争意识C. 促进情感表达D. 改善亲子关系答案:B3. 在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应当是?A. 游戏的主导者B. 游戏的旁观者C. 游戏的引导者和伙伴D. 游戏的裁判答案:C二、判断题1. 所有儿童都应该参与有组织的集体游戏活动。
()答案:错误。
儿童的游戏活动应当根据个体差异和兴趣进行,不必强迫所有儿童都参与集体游戏。
2. 教师在儿童游戏过程中不应该干预,以免破坏游戏的自然性。
()答案:错误。
教师可以适当干预,以确保游戏的安全性和教育性,但应尽量减少对游戏自然流程的干扰。
三、简答题1. 简述游戏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
答案:游戏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交流、合作和解决冲突。
游戏中的互动帮助儿童理解社会规则,培养团队精神,并发展领导能力。
此外,游戏还能增强儿童的同理心和社交技能,为其未来的社会交往打下基础。
2. 描述教师如何有效地利用游戏活动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
答案: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利用游戏活动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 选择适合儿童年龄和发展水平的游戏,确保游戏既有教育意义又具有趣味性。
- 鼓励儿童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培养他们的决策能力和责任感。
- 在游戏中融入语言、数学、科学等教育元素,使游戏成为学习的媒介。
- 观察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兴趣和优势,以及需要进一步发展的领域。
- 引导儿童进行游戏后的反思,帮助他们从游戏中学习到的经验和教训。
四、论述题1. 论述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游戏活动的影响。
答案: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家庭提供了游戏的物质基础,如玩具、游戏空间等。
学前游戏论复习题
![学前游戏论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96e466c02768e9951e73887.png)
学前游戏论复习题一、单选题1.教育史上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第一个教育家是(A)A.福禄贝尔B.斯宾塞C.席勒D.格鲁斯2.以下以社会性为主线的游戏发展阶段中, 社会性程度最高的阶段是( C )A.独自游戏阶段B.平行游戏阶段C.合作游戏阶段D.联合游戏阶段3.游戏性体验是指儿童在游戏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观感受或内部心理体验在下列游戏性体验的具体成分中如果缺少哪种体验那就意味着游戏就会停止( A )A.兴趣性体验B.自主性体验C.胜任感体验D.驱力愉快4.儿童游戏中将冰棍棒当注射器或拿椅子当马骑的活动我们称之为( B )A.感觉运动游戏B.象征性游戏C.结构性游戏D.规则性游戏5.在游戏中儿童容易结成两种类型的人际关系它们是( C )A.亲子关系与伙伴关系B.师生关系与角色关系C.伙伴关系与角色关系D.师生关系与亲子关系6.福禄贝尔所说的恩物实际指的是(A )A.神赐给儿童的东西B.玩具和材料C.幼儿园的礼物D.社会人士捐献的东西7.儿童通过游戏重演史前人类祖先到现代人进化的各个阶段以在游戏中让个体摆脱原始的不必要的本能动作, 从而为复杂的当代生活作准备, 这种理论是经典游戏理论中的( B ) A.生活预备说 B.复演说 C.生长说 D.成熟说8.根据认知发展的理论,游戏是同化超过了( C )A.本能B.成熟C.顺应D.平衡9.儿童一边玩一边自言自语:“ 这是小兔子的家, 小黄狗在看家, 它不会咬人……”, 儿童在游戏中出现的类似言语属于( C )A.游戏性语言B.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C.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D.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语言10、在我国,许多研究者开始尝试把游戏活动的本质概括为(B )A.社会性B.主体性活动C.个体适应环境D.愉悦和满足11、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是(B )A.夸美纽斯B.福禄贝尔C.皮亚杰D.蒙台梭利12.根据游戏的觉醒理论, 托幼机构的环境设置应注意(B )A.环境刺激越丰富越有利于儿童发展B.环境刺激并不是越多越好C.环境刺激越新颖越有利于儿童发展D.环境刺激与儿童发展无关13.强调成年人干预儿童游戏, 又着重研究3岁以后儿童主题角色游戏的游戏理论是( C )A.行为主义学派B.认知发展学派C.社会文化历史学派D.精神分析学派14.狭义的学前游戏评价主要是指( D )A.环境及游戏材料的评价B.教师指导效果的评价C.游戏时间安排的评价D.儿童游戏行为的评价15.搭积木、泥工、折纸、用雪堆雪人,用沙筑碉堡式属于(C )A.感觉运动游戏B.象征性游戏C.结构游戏D.规则游戏16.以走、跑、跳、攀、爬、投等基本动作构成的身体运动是属于(D )A.智力性游戏B.装扮性游戏C.操作性游戏D.运动性游戏17.学前教育实施游戏的两条途径:游戏的教育化和(A )A.教育的游戏化B.游戏为基础活动C.完美的游戏生活D.自发游戏18.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学前儿童进行社会交往的(A )A.起点B.发展条件C.途径D.能力19.幼儿园游戏环境的设置,千遍一律,缺乏个性,说明其游戏环境设置缺乏(A )A.刺激性B.层次性C.合理性D.计划性20.在教育中实施游戏,一方面要发挥教育影响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又要尊重儿童作为游戏主体的地位,发挥其主体性,这是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 D )A.基本条件B.基本方针C.基本要求D.基本原则二、多选题1.游戏作为主体性活动具体地表现为是儿童的(ACD )A.主动性活动B.体验性活动C.独立性活动D.创造性活动E.趣味性活动2.纽曼关于游戏特征的“三内说” 包括(ABC )A.控制B.动机C.真实性D.创造E.自由3.游戏在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ABCDE)A.发展儿童社会交往的能力B.有助于儿童克服自我中心化C.增强社会角色扮演的能力D.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E.有助于儿童自制力的增强4.象征性游戏的基本构成因素有( ABD)A. 情境转变B. 以物代物C. 以人代人D. 角色认知E. 外部规则5.在游戏的活动中,下列因素属于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的是(ABCD )A. 表情B. 动作C. 材料D. 言语E. 体验6.游戏的规则是内隐的而非外显的,此时游戏的发展在认知上可能是处于( AB )A. 感知运动水平B. 象征性水平C. 规则性水平D. 合作性水平E. 结构性水平7.儿童在游戏中的游戏性体验有( ABCDE )A. 兴趣性体验B. 自主感体验C. 胜任感体验D. 幽默感E. 驱力愉快8.列游戏中,可视为创造性游戏的有( AC )A.角色游戏B.智力游戏C.结构游戏D.规则游戏E.音乐游戏9. 在教师对儿童游戏进行指导时,属于间接方式的有( ABCD )A.描述B.询问C.参与D.评论E.建议10.下列因素中是影响儿童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的有( AC )A.父母教养方式B.儿童游戏时间C.家庭经济状况D.儿童个体差异三、判断题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学前游戏论》复习思考题
![《学前游戏论》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294c2271e2bd960590c677f9.png)
《学前游戏论》复习思考题第一部分《学前游戏论》各章复习题第一章学前儿童游戏概论1、名词解释:剩余精力说;生活准备说;松弛说、简述学前儿童游戏研究的对象与内容、结合实际谈谈学前儿童游戏研究的意义、简述国外儿童游戏研究的历史发展、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进行学前儿童游戏应遵循哪些原则、结合幼儿园游戏实际,设计一个观察幼儿游戏的计划第二章学前儿童游戏的理论流派一、单选题、维果斯基认为,游戏的价值在于()愿望的满足同化超过顺应宣泄与降低焦虑创造最近发展区、幼儿实现角色扮演的途径是()物品动作语言情景、、关于游戏动作的顺序以及在游戏中被允许和被禁止的活动的规定是指()游戏任务游戏构思游戏规则游戏结果、自我中心的表征活动时期,幼儿游戏的典型形式是()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按国家有关规定,幼儿园各班的户外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教师请有关角色的双方双向地进行评价的方法是()反映式评价交往式评价情感式评价参与式评价、幼儿园的表演游戏与角色游戏最重要的相同之处就是()扮演角色规则性强创造性成分大观赏性强、提出“剩余精力说”游戏理论的是()格鲁斯霍尔斯宾塞皮亚杰、把游戏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对它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其历史有()多年多年多年多年二、问答题、简述精神分析学派关于游戏的主要观点、论述皮亚杰关于游戏与认知发展关系的观点、论述认知发展理论游戏不同阶段的发展、论述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游戏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比较分析现代三大理论流派游戏理论的异同、简述游戏觉醒理论的主要观点、简述研究游戏的元交际特征的意义第三章学前儿童游戏的本质及特征1、名词解释:主体性;动机;游戏性体验2、论述游戏的本质观的演变过程3、论述建立游戏主体性本质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简述游戏特征的“三内说”、简述鲁宾对游戏特征的分析、简述国内学者对从游戏和非游戏的辩证关系上对游戏特征的分析、游戏既重过程又重结果,请你结合教育实践谈谈你的看法第四章学前儿童游戏与学前儿童发展1、名词解释:情景转变;角色扮演;角色行为;角色意识2、试对比分析认知发展学派和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对儿童游戏发生时间和儿童游戏能力获得的不同看法3、简述儿童游戏的基本要求及各种需要的基本含义4、列举儿童游戏的动机类型以及它与儿童基本要求有什么关系、象征性游戏由哪些要素构成?这些构成要素在幼儿前期、幼儿期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试分析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与学前儿童游戏发展的关系、角色行为、角色意识、角色认知之间有何关系?举实例说明、学前儿童游戏内容和游戏形式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些方面呈现出何种发展模式、论述游戏在学前儿童智力和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第五章学前儿童游戏与幼儿园教育1、名词解释:游戏;教学;课程2、试述游戏活动对儿童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影响3、试述游戏活动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意义4、简述游戏活动对儿童人格成长的意义、结合教育实际,试分析儿童在游戏中是如何学习的、简述脑科学研究的成果对游戏教学的启示、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活动学说、用自己的观点分析游戏、教学、课程的关系、案例分析)给性别、文化背景及认识水平相同的二个幼儿提供相同的玩具餐具,并提出同样的指示语,但两个孩子对玩具的组织和利用方式不同。
学前游戏论试卷及答案资料
![学前游戏论试卷及答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a08144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0b.png)
C.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D.互补性言语
6.婴幼儿反复地拍击盆子里的水,或摇晃哗嘟棒,或绕着房间周围跑,或把悬挂着的玩具一会儿拉拉一会儿丢开,这种游戏称为( A )2-43
A.感觉运动游戏B.象征性游戏
C.结构性游戏D.规则游戏
7.学前儿童末期,由于儿童认知范围的扩大、思维能力以及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游戏开展到了一个新水平即( C )2-62
35.举例说明游戏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开展中的作用。3-91
答:
〔1〕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交往的时机,开展了儿童社会交往的能力
游戏〔及玩具〕是学前儿童交往的媒介。通过游戏活动,特别是社会性游戏活动,儿童完成与同伴的交往活动,并形成他们的社会性行为。
〔2〕游戏有助于儿童克服自我中心化,学会理解他人
学前儿童往往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问题,以自己的想法、体验、感情来理解周围现实的人和事,这反映了儿童在社会性认知上的自我中心化特点。在游戏中,由于担当了角色,出于角色的需要,他必须以别人的身份出现,把自己当作别人来意识,这时,他既是“别人〞,又是自己。在这种自我与角色的同一与守恒中,他学会发觉自我,发觉自我与他人的区别,使自我意识得到开展。自我意识的开展,与人——我意识的开展是相互关联的,了解别人与自己不同,也才能够理解别人,学会从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
全国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必考真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39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是( A )1-9
《学前游戏论》试题一
![《学前游戏论》试题一](https://img.taocdn.com/s3/m/0c04818826fff705cc170a7a.png)
《学前游戏论》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前苏联游戏理论研究的典型特征是坚持游戏的()A.生物性本质观B.社会性本质观C.主体性本质观D.科学性本质观2.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促使我们在促进和引导儿童游戏的实践中,必须以()A.成人指导为前提B.把游戏作为教育手段为前提C.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为前提D.重视游戏的知识性为前提3.可以判断儿童没有在游戏的表情状态是()A.茫然发呆B.平和轻松C.专注认真D.夸张变形4.美国心理学家比勒提出的四种游戏中,把儿童作为受众(观众、听众等),以理解为主的游戏,如听故事、看图画、欣赏卡通片等,又被称为鉴赏游戏。
这种游戏是()A.接受游戏B.想象游戏C.机能游戏D.制作游戏5.游戏中儿童通过模仿范例或对象(如司机)的一两个最富特色的典型角色动作(如转方向盘),来标志他所模仿的对象,此时儿童所扮演的角色属于()A.机能性角色B.互补性角色C.想象的角色D.虚幻性角色6.游戏中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为中心,有达到目标的方法,活动有严格的组织,小组里有分工,常有较明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这种游戏称为()A.单独游戏B.平行游戏C.联合游戏D.合作游戏7.婴儿阶段(特别是2岁前)游戏的基本特征是()A.社会性B.象征性C.规则性D.感觉运动性8.儿童在游戏中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中事物或现象的范围规定。
它构成游戏的内核,这一概念被称为()A.游戏内容B.游戏形式C.游戏规则D.游戏主题9.现代学前教育原理告诉我们,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形式是()A.学习B.自我服务性劳动C.游戏D.作业10.选择玩具最基本的标准是()A.符合艺术要求B.安全、卫生C.具有新颖性D.具有教育性11.游戏计划制定的首要任务是()A.确定游戏目标B.选择游戏内容C.确定指导方式D.考虑材料投放12.在“食堂”角色游戏中,教师当食品卫生检查员,来到食堂检查卫生,指出了食堂的杂乱现象,扮演食堂服务员的儿童接受了意见,搞起了卫生。
学前游戏论试卷试题-答案
![学前游戏论试卷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4fa8ac31b765ce04081436.png)
五、简答
1.游戏是由内部动机所控制的行为;儿童注意的是活动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区别于探究行为;区别于工 具性行为;不受外部强加的规则的束缚;要求每一个参加者主动积极的参加活动。
2.动作的渐次连贯;语言的发展;持续时间的推延;规则的明朗化;游戏活动的社会化。
A.心理机制B.生理机制C.社会起源D.个体发生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游戏活动中,下列因素属于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的是( )
A .表情B .动作C .材料D.言语E.体验
2.游戏的规则是内隐的而非外显的,此时,游戏的发展在认知上可能是处于( )A.感知运动水平B.象 征性水平C.规则性水平D.合作性水平E.结构性水平
1.1996年6月,我国正式实行《》中规定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的教育原则。
2.在游戏的社会性分类中,发展程度最高的游戏类型是。
3.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环境因素,从性质上可以分为物理环境因素和因素。
4.游戏中的探索是由外在探索引起的自发性探索,而教学中的探索是由教育目的引发的的探
3.
(1)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丰富儿童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2)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可以发展儿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3)游戏中的审美活动可以发展儿童的美感
(4)游戏中的情绪宣泄有助于儿童消除消极的情绪情感
4.
(1)对结构材料的选择。
(2)对游戏主题的假想。
(3)最后建构物的建构。
(4)对最后结构物的功能的假引性5身心发展水平
6学习7亲子交往8最近发展区9拜教代克10教学性
四、名词解释
1.游戏性体验是儿童作为主体在游戏中产生的对活动的主观感受和内部心理体验,它影响儿童对游戏 的态度和评价。
学前游戏论 试卷 试题-答案
![学前游戏论 试卷 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970a386c175f0e7cd13746.png)
D.开拓了以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考察儿童游戏的新途径
E.认为游戏发生于认知发展的二级循环反应阶段
三、填空题
1.1996年6月,我国正式实行《________》中规定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的教育原则。
2.在游戏的社会性分类中,发展程度最高的游戏类型是________。
6.在象征性游戏的角色扮演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类玩具是( )
A.娱乐玩具 B.智力玩具 C.形象玩具 D.结构造型玩具
7.幼儿园游戏的实施从教育者的立场看应遵循教育性原则,从幼儿的立场看应遵循( )A.科学性原则 B.愉悦性原则 C.社会性原则 D.主体性原则
8.在下列游戏的组织形成中,被认为是隐性课程实施的途径的是( )
2.游戏的规则是内隐的而非外显的,此时,游戏的发展在认知上可能是处于( )A.感知运动水平 B.象征性水平C.规则性水平 D.合作性水平 E.结构性水平
3.文艺作品具有表演性的一般要求有( )
A.内容健康 富教育意义 B.有一定的场面和适当的表演动作
C.角色对话易于动作表演 D.静态的描述占较大比重
19.按照认知发展理论的观点,游戏的实质是( )
A.顺应超过了同化 B.同化与顺应的平衡C.同化超过了顺应 D.行为与思维的平衡
20.游戏的内驱力理论试图解释游戏的( )
A.心理机制 B.生理机制 C.社会起源 D.个体发生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游戏活动中,下列因素属于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的是( )
A .表情 B .动作 C .材料 D.言语 E.体验
(2)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可以发展儿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3)游戏中的审美活动可以发展儿童的美感.
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85571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d.png)
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游戏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娱乐B. 教育C. 社交D. 以上都是2. 游戏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促进身体发展B. 促进语言发展C. 促进认知发展D. 限制情感表达3. 以下哪个不是学前儿童游戏的特点?A. 自发性B. 目的性C. 规则性D. 随意性4. 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项?A. 角色游戏B. 建构游戏C. 智力游戏D. 体育游戏5. 游戏环境对学前儿童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A. 促进儿童的创造力B. 影响儿童的社交能力C. 限制儿童的想象力D. 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6. 学前儿童游戏的指导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尊重儿童的自主性B. 鼓励儿童的探索性C. 强制儿童的参与性D. 促进儿童的合作性7. 学前儿童游戏的观察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观察儿童的参与度B. 观察儿童的互动方式C. 观察儿童的情感反应D. 观察儿童的游戏结果8. 学前儿童游戏的评估方式不包括以下哪项?A. 观察评估B. 访谈评估C. 测试评估D. 作品评估9. 以下哪个不是学前儿童游戏设计的原则?A. 安全性B. 适宜性C. 多样性D. 单一性10. 学前儿童游戏的组织形式不包括以下哪项?A. 个别游戏B. 小组游戏C. 大组游戏D. 家庭游戏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及其特点。
2. 论述学前儿童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 论述如何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设计合适的游戏活动。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30分,共30分)1. 假设你是幼儿园教师,你观察到一个5岁的孩子在游戏时总是独自玩耍,不愿意与其他孩子互动。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指导策略。
答案:一、选择题1-5:D, D, D, A, C6-10:C, D, C, D, D二、简答题1. 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包括角色游戏、建构游戏、智力游戏和体育游戏。
学前游戏论综合练习十套题目(带答案)
![学前游戏论综合练习十套题目(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b6287ea45177232f60a2b1.png)
学前游戏论试题库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 )A.科学教育活动B.日常生活活动C.游戏D.上课2.我国学前游戏理论与实践全面向苏联学习是在下列哪一个阶段?( ) A.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建国初期B.第二阶段,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C.第三阶段,“十年浩劫”时期D.第四阶段,“十年浩劫”后至今3. 按儿童的认知发展来分类,游戏可分为()A. 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B. 单独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C. 运动性游戏、智力性游戏、装扮性游戏、操作性游戏D. 探索游戏、创造性游戏、模仿性游戏、渲泄性游戏4.儿童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往往比在独自游戏和伙伴游戏中所获得的更丰富、更有益于认知发展,这种现象主要表明亲子游戏具有( ) A.情感性B.象征性C.开放性D.发展性5.“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A.霍尔B.皮亚杰C.夸美纽斯D.康德6.学前儿童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是( )A.感觉运动游戏B.象征性游戏C.结构游戏D.规则游戏7.一个孩子在他的认知图式中没有羊的概念,在第一次看到羊以后,他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羊的概念,这一现象属于()A.冲突B.顺应C.同化D.平衡8. 游戏的概念逐渐由抽象到具体、思辩到实用的演变,主要是由于游戏的()A.非自觉性理解B.社会性本质观的建立C.生物性本质观的建立 D.生物—社会性理解9.象征性游戏是儿童的典型游戏,象征性在下列哪一个时期成为游戏的基本特征?( )A.感知运动期B.前运算期C.具体运算期D.形式运算期10.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的教育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是()A.蒙台梭利 B.福禄培尔 C.皮亚杰 D.夸美纽斯11.“我们来玩过家家吧!”“这是我的,不给你玩!”,儿童在游戏中出现的类似言语属于( )A.游戏性语言B.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C.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D.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语言12.游戏本质的最基本属性的表现是指游戏的( )A.生物性B.社会性C.自主性D.工具性13. 亲子游戏的基本特点包括情感性和()A. 教育性B. 发展性C. 长期性D. 随机性14.一般而言,混合班幼儿有更多的积极交往行为,且平行游戏和小组游戏比同龄班幼儿()A.显著增多 B.显著减少 C.差不多 D.完全相同15.最早的游戏理论是在下列哪一种思想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 )A.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思想C.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D.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16.在象征性游戏和智力类游戏中,主导性动机是( )A.活动性动机B.探究性动机C.成就性动机D.亲合性动机17. 坚持游戏的本质观是前苏联游戏理论研究的典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