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瀑布》优秀教学设计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3篇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篇5教学目标1.感受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了解其特点。
2.品味优美的语言,领会多种手法描写瀑布的妙处。
3.领悟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民族精神的歌颂。
教学重难点重点:1.品味优美的语言,领会多种手法描写瀑布的妙处。
2.领悟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民族精神的歌颂。
难点:品味优美的语言,领会多种手法描写瀑布的妙处。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播放【影音资源】《壶口瀑布》,导入新课。
面对壶口瀑布,你能想到什么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梁衡的《壶口瀑布》,感受壶口瀑布的磅礴之势、力量之美,领会作者引发的人生思考吧!可参考【图片资源】二、整体感知【精品课件】1.文体知识《壶口瀑布》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游记。
游记是散文的一种,是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
它以叙述为主,兼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具有形式灵活、文情并茂的特点。
2.作者作品梁衡(1946—)山西霍州人。
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长期在基层当记者。
他历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管理司司长、副署长等职,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
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
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代表作品:科学史章回体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散文《只求新去处》《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夏感》等。
可参考【知识总汇】3.初步感知(1)准确掌握生字词。
告jiè(诫)mímàn(弥漫)推推搡(sǎng)搡shà(霎)时chíchěng(驰骋)旋(xuán)涡寒jìn(噤)雾霭(ǎi)乘隙(xì)而进折返迂(yū)回钻石mì(觅)缝汩汩(gǔgǔ)chánchán(潺潺)怒不可è(遏)挟(xié)而不服可参考【知识总汇】(2)解释词语。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第1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壶口瀑布的美。
2、了解游记的特点及学习方法3、理清思路,明确写景方法及角度,并且能够在赏析句子的同时抓住景物特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壶口瀑布的美。
教学难点:理清思路,明确写景方法及角度,并且能够在赏析句子的同时抓住景物特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黄河像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5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
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今天我们就通过梁衡的游记散文《壶口瀑布》一同去领略“天下黄河一壶收”的奇特景观吧。
(板书课题及作者)二、新授课文:单元导读:首先,翻到第五单元的单元导读,仔细阅读,然后说一说,你从中有什么发现从单元导读中我们知道,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游记,那么什么是游记游记是文学体裁之一,散文的一种,以轻快的笔调,生动的描写,记述旅途中的见闻,某地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和山川景物,名胜古迹等等,并表达作者思想感情。
游记的特点,先游后记,亲见真闻。
学游记,首要的是要抓住景和情。
二、作者简介梁衡,山西霍州人。
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其代表作品有《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
三、整体感知1、认识生字词。
铸(zhù)告诫(jiè)推搡(sǎng)霎时(shà)驰骋(chěng)漩涡(xuán)寒噤(jìn)迂回(yū)汩汩(gǔ)湿漉漉(lù)震耳欲聋(zhèn)潺潺(chán)前呼后拥(yōng)怒不可遏(è)2、说说作者几次游览了壶口瀑布分别在什么季节第一次,雨季;第二次,枯水季节。
语文版二语文版三年级下册《瀑布》课文及教学设计
语文版二语文版三年级下册《瀑布》课文及教学设计【课文】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①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注释①丈:原市制长度单位,1丈约等于3.33米。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领会作者多层次、多角度、多种修辞手法的生动细腻的描写。
2.学习领会作者蕴含在描写叙述中的情感和感悟到的人生哲理。
3.从与第一课的比较中领会本文对比联想,托物喻理的写法。
【教学设想】1.目标1为重点,目标2为难点。
2.拟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范读课文,理清结构,讲读第一部分。
第二课时:讲读第二、三部分,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练习指导。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联系第一课引入课文,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1.导入我们通过第一课的《短文两篇》的学习,认识了生命的美好本质和对待生命的正确态度。
今天学习的散文《紫藤萝瀑布》仍是赞美生命的顽强和美好的,但文章的特点与第一课有所不同。
2.作者和背景简介宗璞,当代女作家。
宗璞一家,在“*”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心头。
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1982年10月作者的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二、范读课文。
三、正音释词。
(让学生课内作在作业簿上,让两个学生在黑板上做,以便评讲。
)解释词语并为加点字注音:迸溅:繁密:稀落:伶仃:忍俊不禁:仙露琼浆:盘虬卧龙:酒酿:四、理清文章结构。
(指导学生按写作内容分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1—6段)看花(1花瀑2花穗3花朵)第二部分:(7—9段)忆花(1赏花的感受2忆花的劫难3颂花的生机)第三部分:(10—11段)悟花──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瀑布》教学设计案例
本文将介绍一份名为《瀑布》的教学设计案例,重点探讨该教学设计在不同学生群体中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教学设计概述】《瀑布》是一份以探索为主题的教学设计。
该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让学生探索自然界中的瀑布景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该教学设计适合于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进行使用,所需时间为2-3个课时。
【教学设计具体内容】该教学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一)热身活动在开始正式的学习之前,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以帮助学生降低紧张度,调整心态。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段瀑布的视频或者音频,引导学生一起观察或者聆听。
(二)课堂讲解在热身之后,教师会向学生简单地介绍瀑布的基本概念,包括瀑布的形成过程、特点、分类等。
教师可以借助资料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讲解,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
(三)实地考察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探索瀑布的美,实践活动是非常必要的环节。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前往当地的瀑布进行实地考察。
在考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瀑布的流量、落差、河道等方面的特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瀑布的自然美。
(四)个人探索在实地考察之后,学生可以分别自己进行探索。
教师可以提供一份相关的探索问题或者任务,比如让学生绘制一幅瀑布的图画或者拍摄一段瀑布的视频,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探索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五)合作交流让学生间进行合作交流,也是该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起讨论瀑布的特点、美感和意义等方面的问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总结回顾教师会向学生进行总结回顾。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班级讨论、小组展示等,让学生自己说出瀑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并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所学所思。
【教学目标】通过《瀑布》教学设计,学生将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探索、观察自然景观的能力;2.形成学习思维和方法;3.增加对自然的情感体验;4.增加学生对自然界的了解;5.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4篇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朗读课文,感受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
能力目标: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学习写景细腻,运用多种方法描写壶口瀑布气势磅礴、雄伟有力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的所思所感,激发对黄河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做国河山河文化历史的美好情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难点:理解作者的所思所感,激发对黄河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与学法1.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2.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分享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面对美,人们的感受是不同的。
老师这里有两幅瀑布的图片,请大家看一看你更喜欢哪一幅?喜欢第一幅的同学请把你的手高高地举起来,让老师看到。
喜欢第二副的同学也请你把手高高地举起来让老师看到。
非常好,希望大家再这一节课中都能够积极投入。
第一种瀑布是柔美和谐的,给人舒服的感觉,这种美很容易被人接受。
第二种瀑布是粗犷豪放的,这种美则是不太容易被人接受的。
第二幅图片中的瀑布因为含沙量之大,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也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上唯一的瀑布----壶口瀑布。
它的磅礴气势震撼着无数人,作家梁衡就曾两次到过那里,并写下了自己的所见所感,今天我们就走进梁衡先生的《壶口瀑布》,去领略它那别样的美。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明确学习目标)(三)自主检测: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推搡()漩涡()汩汩()霎时()怒不可遏()出轧()挟而不服()(四)文本学习:1.整体感知:枯水季的壶口瀑布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一些形容词概括)2.品读感悟:品读:“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而山是清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瀑布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瀑布一、教师基本信息•学校:XXX小学•班级:三年级一班•教师:XXX•课程:语文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瀑布的起源和形态,提高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掌握小学三年级课程中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如形容词、句子成分、文章结构等2.过程与方法目标–提供学习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崇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实践创新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自然景观的欣赏和探究,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瀑布的起源和形态,形容词的使用,文章结构的体验和理解2.教学难点:句子成分的掌握和分析,对文章结构的理解和运用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伸手指向教室窗外,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过瀑布吗?它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瀑布是指水流自然落差,形成下落、喷发、冲击、沉淀的自然景观。
”2.学习(2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课程中的材料,听取瀑布的音乐和声音,感受瀑布的美丽和磅礴。
运用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地区、不同形态、不同季节的瀑布,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形容词的使用,运用形容词表述瀑布的特点和风貌,如“澎湃的流水、壮阔的气势、水花飞溅的声响等。
”让学生领悟形容词对语言的丰富性和感染力。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一篇生动描写瀑布的短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同时,教师解释文章结构、句子成分等困难点的概念和语法知识,让学生了解其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自主或群体探究一个瀑布的信息,让学生了解其亲身感受和实践的重要性。
3.练习(10分钟)教师提供相关练习题目,如形容词或句子成分的填空、文章结构的分析、短文的写作等。
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同时,教师辅导个别或小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解答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语言学习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年级语文《瀑布》优秀教学设计范文三篇
二年级语文《瀑布》优秀教学设计范文三篇《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
这首诗语言简练,韵味十足,比喻生动,词句贴切,描绘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二年级语文《瀑布》优秀教学设计范文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二年级语文《瀑布》优秀教学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到3个字,会写7个字,理解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理解诗中的比喻句,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比喻生动地描写景物的。
学习作者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瀑布景色的壮丽,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本课教学重点是理解诗中比喻句,体会瀑布的壮丽景色,懂得作者所运用的由远到近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本课教学难点是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方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教学学法: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配乐朗读法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出1、出示有关瀑布的图片,或放映幻灯、录像片均可,让学生首先感知瀑布的形象。
2、然后由教师讲解,或学生介绍:瀑布是从高山陡壁上或河身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来的水,远看好像挂着的白布,然后引入新课。
二、板书课题,审题。
学生读题后,由教师介绍这篇课文是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描写瀑布壮丽的景色的诗歌。
三、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丢字。
读后,可组织学生评议。
四、分段讲读课文。
指名读诗歌第一节。
这一节是写瀑布的什么?学生首先感知瀑布的形象。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默读、大声读、轻声读、)2、合作学习读熟课文。
(同桌读、小组读、分段读)3、合作识记生字(小组内说说方法)4、抽卡认读生字指名朗读*写瀑布的声音。
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文的学习作铺垫。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通读顺为下面的学习理解打基础,培养学习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二课时讲读诗歌第2、3节。
《瀑布》教学模式设计
“瀑布”是一种常用的软件开发模型,也是软件工程师在实际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模型。
它是一种顺序性模型,其开发过程以阶段为单位划分,各个阶段之间有前后依赖关系,只有当前阶段完成后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下面本文将从瀑布模型的概念、特点、教学设计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来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瀑布模型的概念及其特点瀑布模型是软件开发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模型,存在已经超过50年的时间,几乎被所有软件工程师所熟知。
它的工作流程可分为以下6个阶段: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实现、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交付阶段。
这六个阶段前后有顺序要求,即上一阶段完成后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并且每一个阶段结束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审核和验收。
瀑布模型的特点在于其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流程进行了严格的规范,从而使得软件开发能够更加有效率。
一方面,瀑布模型设计了严密的阶段,让每个开发人员在每一个阶段中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而提高了开发效率。
另一方面,它的各个阶段之间有着清晰的前后依赖关系,保证了每个阶段的输出可以被下一个阶段使用,避免了前期的过度设计和后期的修补。
但是瀑布模型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其主要表现为:阶段过度划分,会导致前后阶段间出现较大的沟通难度;文档化较为严格,需要保持文档的一致性和同步性;需求变化无法快速响应等。
二、瀑布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瀑布模型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针对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正确使用瀑布模型进行软件开发教学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
特别是针对新手,可以给予较为详细的指导。
下面,我们来分别从教学设计、课程安排以及教学效果分析三个方面来进行详细探讨。
1.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软件工程教学中非常关键的部分,特别是在使用瀑布模型进行软件开发时,教学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设计方面,我们可以采用如下建议:1)严格规范阶段划分。
按照瀑布模型进行阶段的划分,明确每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
2)强调沟通与协作。
瀑布模型虽然是一种顺序模型,但是并不是完全线性的工作方式。
《瀑布》教案
《瀑布》教案目标:通过学习瀑布的形成原因、特点和对人类的价值,让学生了解和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瀑布的形成原因和特点;2. 了解瀑布对人类的价值和意义;3.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1. 瀑布图片或视频素材;2. 教学PPT;3. 学生准备笔记本。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展示一张瀑布的图片或播放相关的瀑布视频素材,激发学生对瀑布的兴趣,引发学生对瀑布的好奇心。
2. 提问通过提问的方式带领学生思考,引发学生对瀑布的思考和讨论。
例如,你去过瀑布吗?你觉得瀑布是怎样形成的?你觉得瀑布有什么特点?3. 学习通过教学PPT,介绍瀑布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讲解瀑布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河流落差大,水流冲击着岩石,使其逐渐被冲刷而形成的。
讲解瀑布的特点是水流湍急,水花四溅,气势磅礴。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进一步了解瀑布的特点。
4. 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瀑布给人类带来的价值和意义。
如,瀑布景色宜人,可以供人们游览观赏,可以增加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瀑布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水资源的重要来源等。
5. 小结总结瀑布的形成原因、特点以及对人类的价值和意义。
强调瀑布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学生应该保护瀑布和周围的环境。
6.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寻找其他瀑布的图片,并写一篇短文,描述该瀑布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瀑布的形成原因、特点以及对人类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小组讨论和写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更加直观地感受瀑布的魅力。
瀑布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它以其壮丽的景象和奇特的形态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瀑布之美让人叹为观止,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提醒人类要珍惜和保护大自然。
本节课将进一步探究瀑布的形成原因、特点和对人类的价值。
《瀑布》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瀑布》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瀑布的形成原理、种类和特点。
1.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不同的瀑布进行观察和分析,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1.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瀑布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瀑布的形成原理引导学生了解瀑布的形成过程,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等因素的影响。
2.2 瀑布的种类介绍不同类型的瀑布,如钙华瀑布、岩溶瀑布、冰瀑布等,并分析其特点。
2.3 瀑布的特点讲解瀑布的水流、声音、景象等方面的特点,让学生感受瀑布的魅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瀑布的形成原理、种类和特点,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2 观察法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瀑布图片,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瀑布,实地了解瀑布的景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瀑布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瀑布景观,激发学习兴趣。
4.2 讲授知识讲解瀑布的形成原理、种类和特点,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4.3 案例分析分析不同类型的瀑布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瀑布的特点。
4.4 实践活动安排学生参观附近瀑布,实地了解瀑布的景象。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瀑布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5.2 实践活动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选用合适的地理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资源。
6.2 图片素材收集各种瀑布的图片,用于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
6.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瀑布的资料和视频,丰富教学内容。
6.4 实地考察联系当地旅游景点,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增强实践经验。
第七章:教学安排7.1 课时分配本章节共需4课时,分别为:瀑布的形成原理(1课时)、瀑布的种类与特点(1课时)、案例分析(1课时)、实践活动(1课时)。
二年级语文下瀑布教案
【教案一】
课题:瀑布
年级:二年级
学科:语文
教学目标:
1.了解瀑布的定义和形成原因;
2.学习并掌握描写瀑布的词语和句子;
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笔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习并掌握描写瀑布的词语和句子;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笔能力。
教学难点:
描写瀑布的词语和句子的运用。
教学准备:
图片、视频、实物、教具
教学过程:
引入新问题:你们去过瀑布吗?瀑布是什么样子的?
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瀑布的景色。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来回答问题。
导入新知:同学们,你们知道瀑布是怎么形成的吗?瀑布是由于河水流过溪流、瀑布坳口,并在下垂的地层顶板上顺层状溢流落下而形成的自然景观。
它像天然的巨大喷泉,水流奔腾、洒向四周,发出隆隆的声音。
所以人们常说瀑布如同一道白色的绸带飘落在山间,亦如一条神奇的彩虹脱缰出山谷。
通过展示视频让学生观看瀑布的景色和特点。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叶圣陶《瀑布》教学设计一等奖
叶圣陶《瀑布》教学设计一等奖1、叶圣陶《瀑布》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认字10个,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瀑布的特点。
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2、体会诗歌意境,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意境,积累语言。
教学流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读课外书吗?喜欢读谁的书?你们知道叶圣陶爷爷吗?看过他的`什么作品?这节课,我们就再来学习叶圣陶爷爷的名篇-------《瀑布》。
二、自学读通诗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运用已学过的方法解决它。
三、交流1、汇报识字结果及方法2、谁来读?指名读,正音。
四、感悟1、生边轻读课文边想象:这首诗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景象?2、再次看图,说明哪些景物是画面上没有的?3、读诗体会,为什么这样写?你觉得好吗?4、引导学生反复体会一道白银指的是什么?五、画诗1、以图画形式表达出来。
2、引导评价六、诵读设计意图: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涵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受而发,意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读诗作画,深理解。
配乐朗读,升华诗情。
2、叶圣陶《瀑布》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材简析】《苏州园林》是本单元的讲读课文,这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带有文艺性的说明文,准确把握了事物特征,说明了苏州近二百处园林的共同特点和给人的整体印象,即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原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
从总体上介绍,顺畅自然,通俗易懂,不仅展现了深厚纯熟的文字功力,更显示了不同凡响的思维水平。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说明文、什么是说明的对象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学习本文层次分明、表达灵活、语言简洁的特点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新教材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注重培养创造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瀑布》教学设计
《瀑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瀑布》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使学生了解瀑布的定义、形成原因及地点,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欣赏能力。
2. 通过实地观察瀑布,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瀑布的定义及形成原因的介绍。
2. 瀑布的地理分布及特点的学习。
3. 实地观察瀑布并进行描述和记录。
教学过程: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并做铺垫: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对瀑布的印象以及瀑布的特点。
2. 向学生展示一张瀑布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自己的感受。
探究:1. 通过课件或PPT介绍瀑布的定义及形成原因。
教师可以使用生动的语言和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
2. 展示不同地区的瀑布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各自的特点。
并结合地理知识对其地理分布进行讨论。
实践: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瀑布的活动。
可以选择学校附近或者离校较近的瀑布进行实地考察。
在考察过程中,学生要认真观察并记录瀑布的特点,如高度、宽度、水流等。
可以使用相机或者手机拍摄瀑布照片并回课堂进行讨论。
同时,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水质测试和环境保护讨论。
2. 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用准确的语言描述瀑布,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形容词、副词等来丰富句子。
并引导学生表达对瀑布的赞美之词。
总结:1. 教师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并重点强调瀑布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瀑布和环境的意义。
2. 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展示他们对瀑布的理解和收获。
拓展:1. 鼓励学生自己探索更多形式各异的瀑布,并进行实地观察和研究。
2. 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他们最喜欢的瀑布的文章,并在班级内进行分享。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瀑布的定义及形成原因,并对特定瀑布的地理分布和特点有所了解。
2. 学生能够通过实地观察和考察来收集和记录瀑布的信息,并能够运用适当的语言进行描述。
3. 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环保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观念。
继续写相关内容:教学延伸: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讨论: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可以邀请地理学家、旅游专家或生态保护工作者来学校进行讲座,深入介绍瀑布的形成、地理分布、保护和旅游开发等方面的知识。
二年级语文《瀑布》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瀑布》教学设计课题《瀑布》单位东矿小学主讲人于君波科目语文年级二年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具幻灯片、投影仪,生字卡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感知美1、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请大家听听他的声音,猜猜他是谁?(用课件播放瀑布声音)2、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许多有关瀑布的资料,让我们畅所欲言,共同分享成果吧!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领略叶圣陶爷爷笔下瀑布的风采吧!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72页,认真看看题目,试一试能不能和我一起把题目写到黑板上?师生共同板书:瀑布。
揭示课题4、(配乐,课件播放瀑布的美图美景)师范读激趣二、自主探究,寻找美1、哦,你们想象的真丰富,(课件播放火车动画)快看,开往庐山瀑布的火车就要出发了,请想一睹瀑布风采的同学和我一起出发吧!2、自读课文,用喜欢的方式与生字交朋友2、多种方法识字三、体悟小诗生:认真聆听,揭示谜底“瀑布”生:交流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了解瀑布(出示搜集卡、图片)生:记写“瀑”字,模写生:听师读课文,说出自己感觉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眼前出现了什么?生:起立,和老师一起跳《火车开了》舞蹈: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生:同桌互考、开小火车识字教学过程1、(课件播放火车动画)庐山车站到了,要去看瀑布的乘客请您准备下车。
2、请同学们自由读小诗,把你喜欢的那一小节画下来,多读几遍,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1、学习第一小节(1)说说对瀑布的第一感受(2)瀑布的声音像什么?(播放课件)理解“叠叠的浪”“阵阵的风”(3)想不想听听“浪涛声和松涛声”呀,我们来听听,说说还像什么(板书:听声)(4)多种方式练读,读出感受读到这里,你心情怎么样?你觉得叶圣陶爷爷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配乐)2、学习第二小节(1)还没有看到瀑布,我们就已经感受到了瀑布那磅礴的气势,瀑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跟随叶老先生一起去看看吧。
《瀑布》教学设计(精选5篇)
《瀑布》教学设计《瀑布》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瀑布》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瀑布》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第十一单元的主题是“清清的水”,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在朗读、背诵时体会诗的意境,强调学生独立识一部分生字。
《瀑布》是本单元的开篇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
全诗以描写景物而见长,比喻手法的运用尤具特色。
全诗共三节,分别描写听见瀑布的声音、远看瀑布及近看瀑布的情景。
这首诗语言简练,韵味十足,比喻生动,词句贴切,描绘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以描写的对象为题,突出主体,简洁醒目。
诗句使用叠句、对偶和排比,十分富于节奏感。
读起来琅琅上口。
学情分析:由于诗词在表达上极其凝练、丰厚,加之二年级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有限,因此在本课可以利用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以及它丰富的表现力,快速的信息传递,充分的资源共享性等优势整合语文教学, 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达到感悟语言文字,升华情感的作用。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继续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熏陶,背诵这首诗。
3、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中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揭示单元主题,并出示水的不同图片。
2、出示瀑布图片,进行比较,引出课题。
3、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读课文,出示阅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文中的生字、新词。
3、同桌互相检查生字。
2、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齐读。
3、出示词语,学生认读,齐读。
4、指生分节朗读课文。
其他学生思考:想一想瀑布是什么样子的,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说一说呢?三、品读课文,感悟意境1、第一小节(1)自读第一小节,想想这一小节写了什么?怎么写的?(2)从“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了解到瀑布的声音很大。
二年级语文《瀑布》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二年级语文《瀑布》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弄清作者在不同观察点听到瀑布的声音和看到的瀑布的样子,学习有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3、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弄清作者观察点的变化2、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瀑布的声音和样子,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
教学过程:一、揭题:1、板书课题:齐读2、你见过瀑布吗?它是什么样的?3、讲解:瀑布就是从高山陡壁上或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来的水,远看好像挂着的布。
4、观看录像:谈谈观看后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词读音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认真听,正音;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瀑布的? 根据讨论,板书:声音、样子三、导读1、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2、讨论: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作者离瀑布还很远,就听见了瀑布的`声音,说明瀑布的声音很大。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理解叠叠(一层一层)一层又一层的浪涌上岸滩,声音是怎样的?(谁来模仿)这说明瀑布的声音怎样?谁能把瀑布的声音的大读出来?(个人练读、指名读、范读、齐读)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阵阵的风吹过松林会是怎样的声音?(谁来模仿)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3、再听瀑布的声音联系课文,你觉得用哪个词来形容瀑布更恰当?(板书:雄伟壮丽)4、有感情地朗读5、填空:瀑布的声音像()。
四、导读第二节:1、从瀑布的声音,我们就感受到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接着,我们跟着作者继续往前走,来看看瀑布的样子。
2、自读第二节: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方法学习第二节,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把你看到的景象画下来;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美美地读一读,把你读懂的意思读出来,喜欢说说的同学,可以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瀑布的美景。
3、交流自学情况。
出示学生的画:点评两座高大的青山,根据诗中的千丈青山画成(山很高大,山上长满了绿色的村)中是的白色的水:根据一道白银画成:一道白银在诗中指什么?为什么把瀑布比作一道白银?(瀑布的水清澈透明,它从山下直冲下来,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闪闪,真美啊!)请喜欢读的同学有感情地读一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瀑布》优秀教学设计教材简析《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
这首诗语言简练,韵味十足,比喻生动,词句贴切,描绘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由于诗词在表达上极其凝练、丰厚,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学生不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利用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以及它丰富的表现力,快速的信息传递,充分的资源共享性等优势整合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得直观丰富的欣赏角度,有利于学生自主、个性化地阅读。
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教学,尽可能地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学生领进一个触目可及的自然世界中,让学生对瀑布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2、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瀑布的雄伟壮丽,体会到大自然的伟大和美好,激发同学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在读中感悟,培养学生语感。
教学目标1、渗透识字9个。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
4、体会课文的语言,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5、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感悟到诗歌语言的美,体会瀑布的雄伟与壮观。
3、在读中培养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他很调皮,想让大家猜猜他是谁?请听(播放课件:瀑布的声音。
)你猜出来了吗?(生猜。
)2、板书:瀑布怎么了?少一部分,谁来补充(瀑的右下部分,和水比较。
)瀑布是水,但不是一般的水,那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来看看。
(播放课件)3、谁来说说瀑布与我们平时见过的河水、江水有什么不一样?4、是啊,瀑布的水是从高处直落而下,一泻千里,气势磅礴,非常壮观,非常美丽的。
从古至今有许多文人墨客写了很多赞美瀑布的诗篇。
谁还记得描写瀑布的古诗吗?齐背《望庐山瀑布》,这是李白笔下的瀑布,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著名文学家叶圣陶老先生笔下的瀑布是什么样的吧?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灵去感受。
【通过课件中的图画、音乐、教师有感染力的话外音,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同学们与大自然、与瀑布的距离,开始了与文本的对话。
让同学们闭眼听读,一是学会倾听,二是想象瀑布的景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配乐)。
2、你感觉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或者眼前出现了什么?老师有个建议:在说的时候可以这样说:我觉得……;我感觉……;我认为……。
3、哦,你们想象的真丰富,想不想自己也来读读课文呀?好,请同学们打开书72页,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读一读小诗。
4、请同学们自由读小诗,把你喜欢的那一小节画下来,多读几遍,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课堂是学生的,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把所思、所想、所知说出来。
创设情境可使学生自然地抒发。
给学生一定的句式是引导学生说话要完整,学会表达。
让学生圈点,是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三、品读课文,感悟诗的意境美。
汇报。
(以学生为主体,他们说喜欢哪小节,就从哪一小节开始学起。
)【尊重学生的选择,喜欢哪小节就从哪小节开始教学,充分体现了课堂中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一小节。
读读,说说喜欢的原因。
1、“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你觉得你读出来了吗?再读读。
指名读,评议。
2、作者用什么比喻瀑布的声音的?(生答)板书:叠。
边板书边说:“看,浪涌上了岸滩,‘又’一个浪涌上来,‘又’一个浪涌上来。
”你从“叠叠”这个词看出了什么?学生答过渡:让我们边读边想象“叠叠的浪涌上岸滩,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是什么样的声音。
(播放课件:句子)3、想不想听听“浪涛声和松涛声”呀,我们来听听。
(海浪声、松涛声)4、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小节。
读到这里,你心情怎么样?你觉得叶圣陶爷爷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很激动,特别想看看瀑布。
板书:激动)第二小节还没有看到瀑布,我们就已经感受到了瀑布那磅礴的气势,瀑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跟随叶老先生一起去看看吧。
1、读第二小节,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你们互相说说为什么喜欢。
(同桌互学)2、汇报。
指读,评议。
说说为什么喜欢。
生:“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千丈’说明山高而陡,瀑布壮观。
白银是瀑布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银光的样子。
)让我们来看看。
师:是啊!瀑布太美了,太壮观了,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赞叹到:千丈青山挂着一道白银。
(出示句子)比较:“衬”和“挂”用哪个好?:“衬”是衬衣的意思,是贴身穿的衣服,衬托外衣的。
引申为“衬托”的意思。
诗中“青”衬托“白”,(播放课件)青白相互映衬,青的更青,白的更白,多美呀!让我们再读读诗人精心挑选的文字吧。
再读这小节。
指名读,评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有两个“!”,你此时有什么感想?(惊讶,板书)让我们也来感受感受但是的情景吧。
(播放课件)你现在有什么感受。
第三小节刚才我们只是从远处望见了瀑布,最美的景色还在后面,让我们来读读第三小节。
请你自己读一读,学一学。
把你读懂的和想象到的和小组里同学说一说,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1、自学。
2、汇报:指读课文。
生:我读懂了:没风和有风时瀑布的样子是不同的。
没风时像“珍珠的屏”,有风时“如烟、如雾、如尘。
”读一读。
回答:“仰望”说明瀑布是从很高的地方倾泻下来的。
谁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瀑布从很高的山上流下来,水碰到石头上,溅起很多的小水珠,小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颗颗珍珠,许多连在一起就像一座珍珠的屏。
)(课件:屏)如果你就站在瀑布脚下,看到如此美丽壮观的景象,你会说什么呢?(齐读前两句)这时忽然吹来一阵风,会把珍珠的屏吹成什么样呢?(如烟、如雾、如尘)你能读读吗?指读,评价(我仿佛看到了什么)看课件:(瀑布的图片)创设情景:过渡:瀑布从千丈青山直泻而下,被风一吹,溅起许多的小水珠,那些轻飘飘的,纷纷扬起,像烟;那些密集一些的,迷迷蒙蒙的像雾;那些细小飞散落下的像尘。
这样美丽的景象,如人间仙境。
你此时的心情如何呢?(陶醉)作者的心情呢?板书:陶醉还没有看见瀑布,先听到了瀑布的声音,然后远远的看到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站在瀑布脚下,一座珍珠的屏,不但叶圣陶老爷爷被这美景陶醉,我们也被陶醉了,让我们带着陶醉的情感一起读读小诗,能背诵的可以不看书。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通过反复的朗读小诗,整体感知的教学设计可以实现这一目的。
另外,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老师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并逐步培养起学生对小诗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
】背诵小诗。
过渡:是谁有这么大的本事创造出这么美的奇观呢?(大自然)你还听过或见过哪些景象是大自然的杰作呢?(生答)小结:学习了《瀑布》你有什么想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生答)是啊,通过学习我们不仅惊叹作者用词的精辟,更惊叹这创造神奇美景的大自然,让我们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吧。
【“学而不思则罔”,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应从小开始培养。
知道瀑布是大自然的杰作,使同学们对小诗的理解得以升华,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附板书设计:瀑布叠激动惊讶大自然的杰作陶醉【板书是用精炼的语言对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
它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情感脉络,帮助学生从自身的情感体验去领会全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历程。
】课后反思1、激情引入,整体感知。
叶圣陶先生说:“入境始于亲”。
首先我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把学生带进诗中所描绘的又被多媒体所再造的瀑布情境中。
真实的瀑布,动人的音乐,激情的范读,三位一体,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的心弦被扣动,思维被激活,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读,感悟语境,体会气势。
文中第一节比喻瀑布的水声“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让学生观看“浪涛翻滚,松涛轰鸣”,的动画,在此基础上学生感情朗读,揣摩作者是如何用准确、生动的比喻突出了瀑布先声夺人的非凡气势。
这样避免了对比喻句作复杂的讲解,让学生从自身体验语言的美丽,体会瀑布的雄伟气势。
文字的音效化将学生的体验与重点句的欣赏,理解结合起来。
3、质疑启思,突破难点。
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要让学生自己与文本对话,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从自我出发去感受,去理解。
“你喜欢哪小节?”“读了这小节,你发现了什么?”这些问题促进学生作个性化的选择性学习。
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孩子能自由、大胆地参与交流,表达自己的见解。
学生思维碰撞、相互启发,在协作交流中逐渐学会与人交往、沟通,消除人际交往中的自卑、紧张心理。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可能。
这样营造了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构建了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的新型师生关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用“挂”与“衬”作对比,引导学生观察动态图,此时学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瀑布”与“白银”的相似以及“衬”字的贴切。
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以语言文字为依托,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4、审美陶情,融为一体。
欣赏完瀑布的色彩美之后,我再用录像展现了第三节描写的近看瀑布的情景。
当学生欣赏到瀑布飞流直下,腾起水汽,缓缓飘落,如烟、如雾、如尘的美景时,他们陶醉了,此时的情感与作者产生了共鸣。
为这种亲自体会到大自然的美而愉悦。
这种审美感知力也就是审美素质的核心。
在多角度欣赏了瀑布的壮丽和柔美之后引导学生自读感悟,互读点评,用声音之美展现文字之美,景物之美。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在读中揣摩语言,欣赏景物;在读中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在读中获得美的享受,进而达到纯熟的境界。
赞科夫说“艺术作品首先要激发儿童的思想情感,其余工作都应当是这些感情的自然结果。
”一个“情”字,道出了教学的精髓。
语文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艺术性在很大程度上情感。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情感为突破口,让学生主动走向教材,在广阔的知识领域获得更多的知识。
正如新课标中提到的:“引导学生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