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道血肿的预防及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道血肿的预防及护理
摘要:产道血肿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通常发生在产时与产后数小时内,由于软产道即子宫下段、宫颈、阴道、会阴等部位血管破裂,因血液不能上流形成血肿。

临床上最为常见的部位为阴道,是产后出血的一种形式。

是由于分娩造成产道深部血管破裂,血液不能外流积于局部而形成。

产道血肿是产妇常见的分娩并发症,多见于初产妇,因其发病部位隐蔽,血肿很难及时的发现而延误时间,常导致出血增多,如果处理不及时不恰当,可能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甚至休克,继发性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大部分血肿还需再次切开缝合,将给产妇带来痛苦。

故做好对产道血肿的预防,及时发现、诊断和处理非常重要。

故做好对产道血肿的预防,及时发现、诊断和处理非常重要。

本文通过对产道血肿的类型及产生原因介绍,对产道血肿的预防和护理给出一些建议,以期更好的减少此类事情的发生,给产妇的健康增添一些保障。

关键词:产道血肿预防护理
目录
一、概述 (2)
二、产道血肿产生的原因 (2)
2. 1 病理方面 (2)
2. 1. 1 初产妇 (2)
2. 1. 2 产程异常 (2)
2. 1. 3 妊娠合并症 (2)
2. 1. 4 血液凝血功能障碍 (3)
2. 2 心理方面 (3)
2. 3 人为因素 (3)
2. 3. 1 缝合技术差 (3)
2. 3. 2 产程处理不当 (3)
三、产道血肿的处理 (3)
3. 1 外阴血肿 (4)
3. 2 阴道血肿 (4)
3. 3 腹膜下血肿 (4)
四、产道血肿的预防与护理 (4)
4. 1 产前护理 (4)
4. 1. 1 加强围生期保健 (4)
4. 1. 2 提高助产技术水平 (5)
4. 1. 3 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 (5)
4. 2 产时护理 (5)
4. 2. 1 做好产妇心理护理 (5)
4. 2. 1 妥善处理产程,预防产道裂伤 (5)
4. 2. 2 提高缝合技术 (5)
4. 3 产后护理 (6)
4. 3. 1 加强产后观察 (6)
4. 3. 2 产道血肿的产后护理 (6)
五、总结 (7)
参考文献 (8)
一、概述
产道血肿是指产时与产后数小时内软产道即子宫下段、宫颈、阴道、会阴等部位发生血肿。

轻者局部小血肿,重者可致失血性休克,或危及生命。

阴道血肿外表难于发现,也称隐蔽性血肿,初起产妇无明显症状,局部胀疼明显时血肿范围已很大,处理也较困难,常发生于产程过长或滞产,软产道血管因长时间受压而坏死、破裂,也可发生于急产,产道未充分扩张,可直接造成深部的血管受损撕裂,还可发生于会阴侧切或侧切伤口上延,缝合时未将顶端血管缝住。

也有血肿发生与血液凝固功能障碍有关,产程中或手术中即使有轻度组织损伤也可能形成血肿,如血液病尤其伴血小扳减少、肝脏疾病时凝血因子合成不足,重度妊高征并发DIC等情况,因此具有上述合并症的孕妇无论分娩方式如何均应认真止血,认真检查、观察。

二、产道血肿产生的原因
导致产道血肿的原因较复杂,可分为病理、心理、和人为因素三大类。

2. 1 病理方面
2. 1. 1 初产妇
血肿多见于初产妇,由于初产妇会阴、阴道较紧,产时急剧扩张,易致深层组织血管破裂形成血肿,胎头硬不易变形,胎儿娩出时巨大冲力易导致会阴裂伤,伤口延伸形成血肿。

2. 1. 2 产程异常
见于产程过快或产程延长或第二产程延长者。

当产程过快时阴道组织未得到充分伸展,胎头下降冲力可造成组织损伤及组织深部血管撕裂发生血肿。

滞产时软产道深部血管可因长时间受压发生坏死破裂出血。

第二产程中外加腹压或手术助产致使胎先露下降冲力也可造成组织损伤及组织深部血管撕裂发生血肿。

2. 1. 3 妊娠合并症
合并妊娠高血压疾病, 是发生阴道血肿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全身小动脉痉挛引起周围血管阻力增加, 内皮细胞损伤, 通透性增加, 全身小动脉痉挛, 微血管病损以及血管脆性增加, 所以可引发产道血肿。

2. 1. 4 血液凝血功能障碍
常见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可并发DIC,由于全身小动脉痉挛,管腔狭窄,血液浓缩和高凝导致组织缺氧,微血管病变及血管脆性增加,分娩时组织损伤易产生血肿。

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综合征病人,由于胆汁淤积妨碍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含量减少,肝功能损害凝血因子含量不足均易发生产道血肿,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减少均易导致出血。

2. 2 心理方面
2.2.1 临产妇由于对婴儿的期待、想象中分娩的痛苦以及担心意外事件的发生,心理上出现紧张和恐惧状态,以及临产妇阵发性宫缩带来的腰酸、坠痛不适和子宫压迫症状所出现的尿频便秘等而加剧恐惧心理,从而促发和加重妊高症所常见的大部分症状。

2.2.2 心理上对产痛过度恐怖等情绪应激导致全身肌肉紧张,影响子宫收缩和宫口扩张,增加难产机会,且由于子宫缺氧又加剧疼痛,从而引起子宫下段的痉挛而使分娩延滞,持续腹压增强影响静脉回流致局部淤血,从而损伤软产道,形成血肿。

2. 3 人为因素
2. 3. 1 缝合技术差
裂伤或切口缝合不良、产程处理不当及产后软产道检查不仔细,忽视粘膜擦伤等。

裂口或切口缝合时,常因缝合时留有死腔、缝合过深或穿过静脉窦及遇有小动脉出血未行结扎止血就进行缝合等。

另外,缝合后渗血不够重视,导致血肿形成;
2. 3. 2 产程处理不当
产程处理不当是指会阴侧切过迟,用催产素进行计划分娩时未调节好最佳滴速使产程进展过急,导致局部组织损伤。

粘膜擦伤常在产后软产道检查时被忽略。

但由于擦伤的表面粗糙和局部淤血,加上在分娩过程中进一步受压扩展可能损伤阴道壁的静脉丛,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形成血肿。

三、产道血肿的处理
原则上宜切开血肿清除凝血块, 最好能确认破裂血管予以结扎止血, 但出血常使组织损伤严重, 难以找出破裂的血管。

因此, 是选择保守性处理, 或施外科
疗法, 应根据血肿部位及大小, 血肿是否继续增大, 疼痛情况, 压迫症状以及贫血状态加以全面考虑。

3. 1 外阴血肿
如血肿小于5cm,不继续增大, 可用冷敷加压迫, 待其自然吸收, 同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如血肿大于5cm或在观察中肿块迅速增大, 应立即行手术治疗。

一般用局麻或神经阻滞麻醉, 选粘膜侧血肿最突出处切开, 达血肿腔, 将腔内血块全部清除, 仔细检查有无活动性出血点, 对出血点可用细丝线缝扎止血, 然后以冷生理盐水清洗血肿腔, 以0号肠线由底部开始间断或荷包式缝合腔壁, 避免死腔, 缝合后以丁字带加压防止渗血。

3. 2 阴道血肿
多为阴道粘膜下较深血管破裂, 溢血积聚逐渐肿大, 应在积极补充血容量同时, 切开血肿, 清除血块, 缝合止血。

阴道血管的多源性及网络交错的吻合枝, 给止血带来一定难度, 如找不到出血点,只有大片渗血, 可用明胶海绵沾凝血酶干粉, 贴敷于创面处, 使创面迅速形成血凝块堵塞出血点而止血,然后以0号铬制肠线“8” 字缝合创腔, 再以纱布填塞阴道,于24-48小时后取出, 术后放置导尿管, 外阴用纱布卷及丁字带压迫#,如此处理多能止血。

3. 3 腹膜下血肿
如为阴道血肿累及阔韧带, 一侧铭凹处有血肿形成, 病情较稳定者, 可参照阴道血肿自阴道切开清除局部血肿, 对腹膜下血肿可不处理任其自然吸收, 术后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如腹膜下血肿伴低血压, 心动过速, 血压下降, 应行剖腹探查, 寻找出血点予以结扎,腹膜下弥漫性血肿, 当血块清除后广泛渗血不易控制时, 多已合并继发性血凝障碍, 除上述措施外, 应适时补充新鲜血液, 并作该侧铭内动脉结扎, 有利于迅速制止出血,术后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四、产道血肿的预防与护理
4. 1 产前护理
4. 1. 1 加强围生期保健
做好产前宣教工作,提高孕产妇及家属的保健意识和自我护理能力,积极防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合并贫血、妊娠合并肝炎及各种阴道炎等疾病的发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是防治产道血肿的关键。

4. 1. 2 提高助产技术水平
助产士平时应加强业务知识的培训学习,掌握解剖结构,熟悉分娩过程,正确保护会阴,预防产道裂伤,掌握好会阴切开的时机,对会阴体弹性差、水肿或会阴体高的产妇及巨大儿适当作会阴侧切术,协助胎头俯屈,在宫缩间歇时使胎头以最小径线缓慢娩出。

严密观察、积极正确处理好产程,认真绘制产程图,避免滞产或第二产程延长。

在此要强调的是有些助产人员在胎头娩出时, 不恰当地给予腹部加压, 造成医源性急产而使阴道裂伤, 这是不可取的。

4. 1. 3 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
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根据病情应用解痉镇静药物。

凝血功能障碍,产前适当补充凝血因子。

产前1 周应用维生素K,促进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及其他凝血因子的形成,防止分娩过程中出血过多,防止产道血肿的发生。

4. 2 产时护理
4. 2. 1 做好产妇心理护理
指导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如何合理运用腹压,如何配合助产人员,以减少产道血肿的发生。

第一产程中,指导产妇采取自由体位,不要向下屏气,以保存体力。

第二产程中,指导产妇在宫缩时先深吸一口气,然后分2次向下屏气,间歇时给予安慰,使其增强信心,但当胎头着冠时,指导产妇在宫缩时张口呼吸,宫缩间歇时轻轻屏气使胎头于宫缩间歇时缓慢娩出,可避免或减少产道血肿的发生。

产妇一旦发生产道血肿时情绪紧张、恐惧,应做好安慰解释工作,指导放松以取得配合。

4. 2. 1 妥善处理产程,预防产道裂伤
正确处理产程: 避免滥用催产素,避免不恰当的外加腹压,避免急产、滞产或第2 产程延长。

需要使用催产素时,必须是专人监护,控制滴速,观察宫缩,防止宫缩过强,胎头娩出过快而导致软产道血管撕裂形成血肿。

如产程过快叮嘱产妇不要用力屏气,及时配合会阴侧切助产。

产后常规检查有无软产道撕裂伤,如有损伤应及时正确地缝合结扎止血。

如在第2 产程中需助产者外加腹压时,应控制所施压力,因为腹压过大,可导致胎头娩出过猛过快,既可能引起阴道血肿,又可能会造成其他软组织挫伤,危及母婴,临床上应慎用。

4. 2. 2 提高缝合技术
胎儿娩出后认真检查软产道,对有会阴裂伤和会阴侧切者,从暴露宫颈开始
一步步看清有无裂伤、出血。

不要忽视阴道表浅裂口,观察局部皮肤粘膜有无隆起及搏动。

对有会阴裂伤和会阴侧切者,及时按解剖层次缝合,第一针要超过顶端0.5cm进针。

创面有明显搏动性小动脉出血点者先给予结扎或单独缝扎止血。

如果暴露困难,可先缝一针进行牵引,再向上缝合。

应注意对合整齐,松紧适宜,不留死腔。

缝合完毕应常规肛查,了解有无缝线穿过直肠黏膜和有无阴道血肿。

裂伤较深及侧切者阴道填带尾丝纱垫压迫止血6-12小时,可有效预防阴道血肿形成。

如因压迫尿道造成排尿困难可6小时后取出。

纱垫压迫止血可明显降低因缝合不当所致的阴道血肿。

4. 3 产后护理
4. 3. 1 加强产后观察
产后24 小时内密切观察产妇情况凡主诉会阴处坠胀、便意紧迫或出现不明原因的烦躁、四肢皮肤湿冷、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等均应详细检查.观察产妇精神状态、面色、血压、脉搏等有无变化,如产妇诉伤口疼痛、肛门坠胀、便意感等,应及时做肛门检查或阴道检查,了解有无血肿形成,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切忌未检查即以“宫缩痛”对产妇解释。

4. 3. 2 产道血肿的产后护理
产妇的软产道损伤、和多次阴道的手术操作引起的产时失血过多都很容易继发感染。

所以产后护理对产妇很重要,除对于产道血肿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外,还需要保持患者的会阴部清洁,要求产妇应该保持大便通畅,勤换卫生垫,便后清洁会阴,并以0.5%的碘伏用来擦洗会阴,每天1-2 次,如果是出现了会阴水肿则用50%或硫酸镁95%乙醇用来进行湿热敷。

同时还需要指导产妇的进行卧位休息,避免恶露排出事受到感染,同时应用抗生素用来预防感染。

如果是血肿较大的,失血量较多的甚至有休克现象的,应立即静脉注射补液、输血等进行抗休克处理,同时消除血肿,找到血点结扎止血,有必要的时候进行缝合。

如发生病情较重者,要送往手术室,如果不宜搬动的患者,立即就地手术。

如有血肿超过24 h 的则不能做创面缝合,可以先用碘仿纱布塞住血肿处,然后加纱布垫和丁字带强压止血。

如有漏出性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而形成了大血肿的患者,对其进行血肿清除、缝合止血,最好阴道内用纱布填塞压迫,过 8-10时后再取出。

同时在加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和继发性血肿及感染。

五、总结
产后阴道血肿是在外力加强下,阴道黏膜的的血管被断离破裂出血,然后在组织中渗透扩展而形成的血肿。

胎儿太大,会阴的侧切口的角度和深度选择的不恰当也是引起血肿的原因之一。

总之,阴道壁血肿预防的关键在在于产前的积极治疗,同时要预防妊娠合并症以及并发症,定期检查,然后做好围产期的保健工作;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如果产妇出现产道血肿的症状,应该保持冷静,切忌大呼小叫,镇静的及时做好安慰工作,使产妇配合在放松的心情下治疗。

同时提高接生的和助产的技术,手术前充分做好准备,医护人员积极配合,使手术能顺利进行。

提高应急处理技术从而减少阴道血肿的事件发生; 产后护理认真仔细,严密观察检查产道,及时发现血肿及时处理,减少产后大出血、休克等不良的后果。

参考文献
[1] 安怀银, 廖晓芳. 产道血肿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 全科护理, 2011, 9(11):2948.
[2] 荆秀云徐晓峰田玲玲. 产道血肿的原因分析与处理[J]. 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8):11-12.
[3] 陈萍. 产道血肿病人的临床护理[J]. 全科护理, 2010, 8(9):2499-2500.
[4] 陈连英. 产道血肿的观察和护理[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16(28):4218.
[5] 王学会. 产道血肿的护理[J]. 护理论著, 2012, 14(10):356.
[6] 张丽霞, 陈桂菊. 产道血肿的原因与护理[J]. 护理研究, 2011, 4(2):122.
[7] 王德志,杜丽敏. 产道血肿的诊断与处理[J]. 中国实用妇科杂志, 1993, 9(4):200-202.
[8] 王凤兰. 产道血肿发生的原因及预防[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8(8):113-114.
[9] 满玉巧. 产后产道血肿的治疗和护理[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5(21):93-94.
[10] 许小颖. 产后阴道血肿的护理[J]. 医学信息, 2011, 7:3348-3349.
[11] 卜新华. 发生产道血肿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探讨[J]. 临床误诊误治, 2007, 20(2):57-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