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教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CHAPTER 04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 的学科。它主要关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认知、情感、动机 和行为等方面。
性质
社会心理学具有跨学科性,它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人类 学等多个领域。同时,社会心理学也具有应用性,它对于解 决现实问题、改善人际关系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婴儿期
婴儿期是人生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主要任 务是解决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问题,发展 出基本的信任感。
青少年期
青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第五个阶段,主要 任务是解决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问题 ,发展出自我同一性。
幼儿期
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主要任 务是解决自主性和羞怯感的问题,发展出 自主性和自我控制能力。
CHAPTER 02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实践相结 合的产物,是研究教育过程中人的心 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性质
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 学科,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学习心理
研究学习的本质、过程、条件、类型、 策略等,以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
社会认知过程与偏差
社会认知过程
社会认知过程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和理解过程。它包括对 他人的知觉、印象形成、归因和判断等方面。
认知偏差
在社会认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可能会出现认知偏差。常见的认知偏差 包括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等。这些偏差会影响人们对他人 和社会的正确认知和理解。
促进个性化教学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 点和需求,从而进行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教师考试心理知识点总结

教师考试心理知识点总结

教师考试心理知识点总结一、心理知识基础1.1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

它是研究人类心理发展、心理现象、心理规律以及心理机制的一门学科。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心理活动、心理现象、心理规律、心理机制等。

心理活动是指人类在感觉、思维、情感和意志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

心理现象是指在人类心理活动中所呈现出来的各种形式和特点。

心理规律是指在个体心理活动中所具有的一些固定的、普遍的、基本的规律。

心理机制是指在个体心理活动中所具有的一些动态、多元的、复杂的机制。

1.2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是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状况。

它从古代心理学到近代心理学再到现代心理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古代心理学是指心理学的起源和形成阶段。

它是在古希腊时期的哲学思想中形成的,主要是通过理性分析和思辨来研究心理现象。

近代心理学是指心理学从17世纪到19世纪的发展阶段。

它主要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思想和理性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主要是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来研究心理现象。

现代心理学是指心理学从20世纪开始的发展阶段。

它主要是在20世纪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下形成的,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来研究心理现象。

1.3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是心理学的发展和研究方向。

它主要包括结构主义心理学、功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社会文化心理学等。

结构主义心理学是指心理学的一种流派,主要是研究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的内在结构和组织。

功能主义心理学是指心理学的一种流派,主要是研究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的功能和用途。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指心理学的一种流派,主要是研究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的外部行为和反应。

认知心理学是指心理学的一种流派,主要是研究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的认知和感知。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指心理学的一种流派,主要是研究人的心理成长和发展。

社会文化心理学是指心理学的一种流派,主要是研究个体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

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汇总(全)

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汇总(全)

心理发展1.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0—1),婴儿期(1—3),幼儿期(3—6),童年期(7—12),少年期(12—15),青年期(15—25),成年期(25—65)老年期(65以后)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连续性和阶段性(2)定向性和顺序性(3)不平衡性:劳伦兹指出“关键期”指个体发展中环境影响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4)差异性童年期(小学生),少年期(初中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青年初期(高中生,经验向理论转化)个体成长的两个高峰期:幼儿期和少年期2.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感知运动阶段(1—2):客体永久性前运算阶段(2—7):自我中心性,思维片面性具体运算阶段(7—11):去自我中心,思维可逆转,守恒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命题运算,思维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可逆与补偿教学启示:(1)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内容和方法(2)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苏联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两种水平(1)儿童现有的水平,有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的儿童心理金额给的发展水平。

(2)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学启示: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还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走到新的水平。

支架式教学:即在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给与支持和知道,帮助其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使之完成最终任务。

4.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其他的性有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0—1.5岁)(婴儿期)(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儿童早期)(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学前期)(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学龄期)(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青年期)(初中生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亲密感对孤独感(18—30岁)(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30—60岁)(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60岁以后)(成年晚期)学习理论1.学习定义: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招教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招教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招教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学科,对于招教考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而且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下面对部分招教心理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1.学习理论学习是一个人获取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讲授、示范、引导等。

掌握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进行引导。

2.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指个体由出生到成熟过程中,心理能力和行为方式的变化。

根据爱尔兰发展心理学家莫拉的发展阶段理论,儿童的心理发展可以分为感觉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了解这些发展阶段的特点,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求。

3.动机与情感动机和情感是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

了解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和情感状态。

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投入,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4.学习困难与特殊教育学习困难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例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较差等。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特殊教育方法和手段,例如个别化教学、智力测查等,以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取得进步。

5.心理健康与教育心理健康是一个人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能力的表现。

对于教师而言,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心理疏导技巧,例如情感沟通、倾听、关怀等,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总之,心理学在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有效地应对各种教育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希望以上总结对于招教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招教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招教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招教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引导语:对于招教考试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那么招教考试,相关的心理学的知识点哪里有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心理学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undt W,1832—1920)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

1977年美国医生恩格尔在美国的《科学》杂志上著文“需要新的医学模式”,批评了生物医学模式的“还原论”和“心身二元论”,并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心身统一的观点:一个完整的个体应包括心、身即精神与躯体两个部分,两者相互影响。

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心、身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反应的。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研究人的疾病和健康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研究方法:按研究涉及的手段可以分为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相关法与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行为的一种研究方法,也是科学研究中最广、成效最大的一种方法。

它最常被用于实验室中,但也可用于临床研究中。

该法的主要特点是在控制的条件下,实验者系统地操纵或改变一个或几个变量,观察、测量和记录对其他变量的影响。

心理现象的分类: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活动过程和人格两个方面。

心理活动过程又包括认识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活动);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体验和表情);意志过程(自觉确定目的,克服困难调节控制行为的心理活动)三部分。

人格(又称个性)包括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人格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自我意识系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部分内容。

心理实质的内容1心理是脑的功能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认识过程(一) 感觉与知觉的概念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常见的感觉现象有感受性、感觉适应、感觉后像、感觉的相互作用、联觉等。

教师招聘_心理知识点总结

教师招聘_心理知识点总结

1 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起源: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科学,1879年德国莱比锡冯特教授创立心理学实验室对象:心理现象 1. 心理过程:认识(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过程2. 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需要、动机、兴趣、信仰、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二、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得进本心里规律的科学(如何学、如何教、学与教相互作用)学与教的相互作用: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发展初创:1903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教育科学运动发展:1920-1950 桑代克联结主义理论、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发射、格式塔心里组织原则、顿悟学习理论、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知发生论、维果斯基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说成熟:2060-2070 美国加涅不同的学习类型及学习的内外条件、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论(认知派、行为派、人本主义学派)完善:2080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1908 日本小原又一著房东岳译《教育实用心理学》2 学习教育与发展一、学习:个体凭借经验而产生的心理结构及其外显行为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加涅分类 1. 按学习层次:信号学习、刺激-反应、连锁、言语联结、辨别、概念、规则或原理、解决问题学习2. 按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运动技能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1.顺序性 2.阶段性(瑞士皮亚杰: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 3.不均衡性 4.个别差异性影响因素:遗传(高尔顿)1.提供了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3.遗传素质的差异影响身心发展的个性差异环境(华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教育 1.在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 起主导作用不是绝对的,是有条件的三、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1. 试误说:桑代克①学习的实质是在一定的情境与一定的反应之间建立联结“S---R”二者是直接联结②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通过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按一定的规律建立起来的。

招教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招教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招教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发展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动机、情感、认知和社会因素等方面。

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感觉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来设计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

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来建立的;认知主义则认为学习是通过内部心理过程和认知结构的改变来实现的;而建构主义则强调学习者在知识建构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动机与情感:动机和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学生需要满足基本需求才能产生学习动力。

教育者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教育心理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有效的教学策略包括目标设定、脚手架搭建、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

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教师心理:教师心理也是招教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教育能力,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和发展。

教育心理学关注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策略。

以上是招教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在实际教学中,教育者需要灵活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汇总——心理学篇

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汇总——心理学篇

(1) 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 (2) 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握系统的知识 和技能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 (二)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 (1) 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技能是对一系列活动方式的概 括,能力是人在从事某种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 (2) 在一个人身上,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 增多而不断丰富;而能力的发展则有一定的限度。 (3) 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 28. 根据能力适应活动范围的大小,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 能力的核心。 根据从事活动时创造性程度的高低,可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模仿是动物和人类的 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 根据能力的功能不同,可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认知能力即我们一般所 讲的智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操作能力如劳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社 交能力如沟通能力,解决纠纷的能力等。 29. 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它包括观察力、记 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 30. 智力和智力理论 (一)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首先提出了智力的二因素论,他认为,智力包括两种因 素:一般因素(即 G 因素)和特殊因素(即 S 因素) 。一个人智力高低取决于 G 因素的数量。S 因素参与不同的智力活动,但每种智力活动中主要有一种特定的 S 因素存在。人在从事任何一项智力活动时都需要 G 因素和 S 因素的共同参与。 一般智力测验所测量的只是普通能力(G 因素) 。 (二) 瑟斯顿的群因素论 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提出了智力的群因素理论。他认为,智力是由几个彼此无 关的“原始的心理能力”组成。各种智力活动可分为不同的族群,每一族群中 有一种基本的因素是共同的。他概括出七种基本因素:语言理解能力、语言流 畅程度、数字能力、空间知觉能力、知觉速度、记忆能力和推理能力。这七种 因素彼此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 (三) 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论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论。他认为,智力是一个由不同 方式对不同信息进行加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系统,是一个包括内容、操作和成 果的三维结构。内容是指思维的对象,包括视觉、听觉、符号、语义和行为五 种。操作是指智力活动的反应方式,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辐合思维和 评价五种。成果是指智力活动的产物,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 寓意六种。每个维度中的任何一项,都可以与其他两个维度中的一项结合成一 种智力因素。因此,形成的智力因素总共有 150 种(5X5X6) ,其中每一种智力 因素都是一个特殊的能力。该理论中,操作真正代表智力的高低。 (四) 卡特尔的智力形态论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不同的形态。 流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而晶体智力则是一个人通过其流体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知识整理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知识整理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知识整理在教师资格考试中,心理学知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掌握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我们通过考试,更能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教师资格考试中常见的心理学知识。

一、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它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多个方面。

认知过程主要涵盖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则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综合反映。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等环节。

思维是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想象则是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情感过程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某种态度体验,如喜怒哀乐、恐惧等。

意志过程则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二、学生的心理发展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感知和动作来认识世界。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自我中心、不可逆和刻板性等特点。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开始具备守恒概念和可逆性思维。

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进行抽象逻辑思维和假设演绎推理。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也十分重要。

他将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和冲突。

例如,学龄期(6、7 岁12 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环境对学习的决定作用。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认为,通过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多次结合,可以形成条件反射。

例如,巴甫洛夫的狗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则认为,行为的结果会影响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

斯金纳通过实验证明,正强化可以增加行为出现的频率,负强化可以减少行为出现的频率,惩罚则会降低行为出现的概率。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关注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

教招心理学知识点

教招心理学知识点

教招心理学知识点
一、心理学概念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科学,探索人的心理过程和机制,
并研究其影响行为的因素,以及行为的影响。

心理学主要包括心理发展、
行为学、心理病理学、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等领域。

二、心理学理论
1、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是一种认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受外界环境
的影响,个体接受到外界环境刺激后,会采取相应的行为响应,从而形成
被称为条件反射的心理模式。

2、心理动力学。

心理动力学理论将人的心理状态归因于内在的心理
力量,如矛盾、冲突、欲望、利益、价值等,它揭示了一个人的行为与内
心力量的矛盾冲突之间的关系。

3、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认为,个体的心理行为受到社会因素的
强烈影响,受到社会文化、形式、价值观、习俗、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都受到社会因素的强大影响。

4、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认为,个体的行为受到其内在的人格特
征所决定,人格特征不仅有外在表现的形式,而且有内在心理活动的潜在
动机,这些潜在的动机和内在的人格特征构成了个体的人格特征,影响着
其行为。

5、生物心理学。

教师招聘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教师招聘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教师招聘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论述: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确定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揭示心理机制,揭示心理本质。

)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1. 有助于教师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 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 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

4. 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钠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

2.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杜威安吉尔研究意识,把意识看成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

强调对意识作用和功能的研究。

3.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试验方法进行客观研究。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反对把心理作为一个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哥哥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也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与部分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5.精神分析心理学佛洛依德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

6.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研究人格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强调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价值,主张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的实现。

7.现代认知心理学奈赛尔皮亚杰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过分析、存储、转换,然后加以利用注意是心里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一、引言本文档旨在为教师招聘过程中涉及的心理学知识点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导框架。

通过这些知识点,招聘团队可以更好地评估候选人的心理素质,确保他们具备与学生有效互动和促进学习环境的能力。

二、心理学知识点的重要性- 教师心理素质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心理素质在教学效果中的作用- 心理素质与教师职业满意度和留存率的关系三、招聘过程中的心理学评估- 心理学测试的类型和目的- 面试中的心理学评估技巧- 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在评估中的应用四、关键心理学知识点1. 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 社会文化理论2. 发展心理学- 儿童和青少年发展阶段- 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的里程碑 - 发展性差异和特殊需求3. 教育心理学- 学习动机- 学习策略- 评估和反馈4. 社会心理学- 群体动力学- 领导力和权威- 跨文化交流和多元包容5. 情绪与行为管理- 情绪智力- 压力管理- 行为干预策略五、候选人心理学背景调查- 背景调查的目的和方法- 心理学证书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参考检查和心理评估报告六、心理学培训和专业发展- 持续教育在教师心理学准备中的作用- 专业发展计划和资源- 教师心理健康和自我护理七、结论强调心理学知识点在教师招聘过程中的重要性,并鼓励招聘团队采用综合性的评估方法来选择最合适的候选人。

八、附录- 心理学术语表- 推荐阅读和资源- 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上述内容,并确保所有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在准备文档时,应考虑到适用的法律法规、教育标准和最佳实践。

此外,为了确保文档的可编辑性和可操作性,建议使用Word文档格式,并采用清晰的标题和子标题,以便阅读者可以轻松地找到相关信息。

心理学基础知识整理(教师招聘考试)

心理学基础知识整理(教师招聘考试)

第一章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里变化。

■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心里发展理论: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2、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关于人格发展的八阶段划分3、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他提出儿童的认知发展既不是其内在成熟的结果,也不完全取决于儿童的自主探索。

要发展心智,儿童必须掌握文化提供给他们的智力工具——语音、文字、数学符号及科学概念等。

最近发展区:儿童独立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经过他人指导帮助后所能达到的潜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为此“教育要走在发展的前面,教育必须面向未来”。

■教育与心理发展:教育对心理发展的促进,教育者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教育的目的性、方向性要正确;②教育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略高的要求;③要选择适当的教育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注意力;④要考虑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作用,尽可能配合协调;⑤教育的影响是个长期的过程,所以要注意教育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特征:中小学生认知的发展与教育:从认知的具体内容(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对小学生、初中、高中三个阶段进行具体特征分析,并给出教育建议。

中小学自我意识的发展和教育:从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的认识,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控等形式)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水平的程度进行教育建议。

第二章学习与学习理论■学习:狭义指人类的学习,即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才智的过程。

■学习的实质: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学习主要有两种类型:正规学习和随机学习。

■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①除了学习个体行为经验外,还有掌握人类世代累积下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②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而进行的;③是一种有目的、自觉地、积极主动的过程(根本区别);■学生学习的特点:1、以间接经验为主;2、具有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3、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前适应性4、形成良好的个性和道德品质,发展智力和体力的过程5、以掌握学习方法为主■学习的分类:■学习理论:⑴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2024年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章节重点知识点大全

2024年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章节重点知识点大全

一、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2.教育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代表性学派。

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1.人的认知过程: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联想、想象等;2.人的情感过程:情绪、情感、价值观等;3.经验对学习的影响:类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行为习惯等;4.成长发展理论:儿童发展的阶段、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5.社会文化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三、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原则:1.个体差异的教学:个体差异的特征及教育对策;2.情感体验的教学:情感教育的目的、原则和方法;3.有效性和困难的教学: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困扰的解决;4.信息处理的教学:注意力、记忆、思维等信息处理过程在教学中的应用;5.自主学习的教学:自主学习的定义、特征、培养策略和教师的角色;6.教师引导的教学:引导式教学的原则、方法和效果。

四、学习与记忆的心理机制:1.多种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启示;2.记忆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五、学生发展与教育:1.儿童、青少年、成人发展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启示;2.心理问题学生的诊断与教育。

六、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1.教师行为与教师效能;2.学习策略、评价、激励和自我调节;3.教育潜能的发现与培养;5.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

七、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应用技术:1.研究方法及其实施步骤;2.数据的统计处理与分析;3.测量工具的选择与应用。

八、学习障碍的诊断与教育:1.学习障碍的概念、特征和诊断要点;2.学习障碍学生的教育矫治方法;3.学习障碍学生的教育管理策略。

总结起来,2024年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章节的重点知识点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原则、学习与记忆的心理机制、学生发展与教育、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应用技术、学习障碍的诊断与教育。

备考时,考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够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在考试中能够灵活运用和综合应用。

《心理学》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结构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或边缘学科)2.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3.1879年,德国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实验室的诞生。

冯特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4.心理现象及其结构分类: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部分。

自我意识:人对自身的觉知与体察(自我认识、体验、控制) 第二节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心理学流派学派名称代表人物 基本观点 构造心理学 冯特、铁钦纳 1.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2.用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机能主义心理学 詹姆士、杜威、 安吉尔 1.认为意识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

2.强调意识活动在人类需要与环境之间的作用行为主义心理学 华生 1.《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2.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3.主张采用实验方法进行客观的研究。

格式塔心理学 (完形心理学) 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1.强调心理是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2.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精神分析心理学 弗洛伊德 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研究,强调心理学应研究无意识现象1.提出潜意识。

2.人格结构的三层次:超我、自我、本我。

3.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势力。

认知心理学 (信息加工心理学) 奈塞尔 皮亚杰 1.奈塞尔:《认知心理学》为诞生标志。

皮亚杰是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 2.强调意识的能动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的心理活动看成一种信息加工者。

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 罗杰斯 1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2.重视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策动心理学 麦独孤 1.强调行为的目的性,也称“目的心理学”。

2.本能是其研究的核心内容。

第三节、心理的实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26页)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26页)
效应: 第-印象〉 近因效应(新近获得信息影响最大;敁近效应) 投射效应(以己度人,以小人之心。)
错觉一概念: 对事物必然产生的K有倾向的歪曲知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M的特殊怡况。 (错误的知觉,不可克服)
种类: 大小、形状和方向、时间、倾斜
感觉规律一感受性与感觉闻限~>感受性: 对刺激的感觉能力(擅征)
2. 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晌是心理的器宵,布洛卡(选) 神经系统的结构: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I:耍物质a础
祌经元#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 结构:树究、细胞体、轴突
神经元一种类: 感觉祌经元(传入)、运动神经元(传出)、联络神经元(中间) 神经系统的组成一中枢神经系统: 脑一大脑四叶(额叶: 动: 顶叶: 感: 枕叶: 视;颞叶: 听) 大脑两半球: 不对称(左: 右半躯体;抽象逻辑思维,言语中枢) (右: 左半躯体;形象思维、
高度空间直觉) 脊髄 周围神经系统:脑、脊、植物神经
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反射: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主反射弧: 反射的生理结构。
(选)反射种类一无条件反射: 先天(吸兌、眨眼) 条件反射: 后天(第一信号系统: 具体事物,望梅生津、含梅止渴、迎风流泪; 第二信号系 统: 语词符号,谈虎、H饼、谈梅生津、望梅止渴) (人和动物根本区别在第二信号系统)
和理论思维。 概念一定义: 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填) 属性: 内涵(本质特征)、外延(范例);一个概念的内涵越丰富,所包括的外延就越小。 种类: 1)拫据讪象与概括程度: 具体概念(外在表面)、抽象概念(内在本质) 2) 根据数量及相互关系: 合取(同时存在)、析取(不同标准,好孩子)、关系(相互关系) 3) 根据槪念形成途径:前科学概念(日常)、科学槪念(教学中,定义等) 结构: 名称、定义、属性、例证 概念学概念获得、概念运用 科学概念的掌握: (简,3级)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21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充分利用“变式”; 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5)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 (选(变式: 改变事物的非本质特征,突出車物的本质特征的教学方式)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常考知识点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

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

意识的基本特性: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7、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8、需要的种类:(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0、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

11、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12、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

1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

(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1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1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

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16、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

1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

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史上最全)

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史上最全)

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史上最全)
前言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和心理过程的学科,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本篇文档旨在为教师招聘提供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教育心理学相关试题。

知识点
1. 认知发展
- 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期、运动期、具体操作期和形式操作期。

- 分别对应不同年龄段:出生到2岁、2-7岁、7-11岁、11岁至青春期。

-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

2. 研究理论
- 神经构造主义:研究是产生新的神经连接和加强现有神经连接的过程。

- 认知心理学:通过思考记忆、思考和解决问题来研究。

- 行为主义:基于奖励和惩罚来改变行为。

- 社会文化理论:研究是通过与社会交互来理解和提高的。

3. 教育评估
- 评估包括描述、判断和改进三个方面。

- 描述:了解学生、教师、教学过程和环境的特点。

- 判断:根据描述结果进行判断。

- 改进:根据判断结果调整教学策略。

4. 智力理论
- 多元智能理论:人类具有多种智能,例如语言、逻辑数学、空间、音乐、体育、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等。

- 资源利用理论:强调任务和学生之间的契合度,任务难度适当可以激发学生研究积极性。

- 研究风格理论:学生研究风格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研究风格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

结语
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对于教师招聘考生至关重要,掌握了这些知识,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从而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

希望本文档能够为考生提供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招教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引导语:对于招教考试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那么招教考试,相关的心理学的知识点哪里有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心理学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undt W,1832—1920)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

1977年美国医生恩格尔在美国的《科学》杂志上著文“需要新的医学模式”,批评了生物医学模式的“还原论”和“心身二元论”,并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心身统一的观点:一个完整的个体应包括心、身即精神与躯体两个部分,两者相互影响。

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心、身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反应的。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研究人的疾病和健康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研究方法:按研究涉及的手段可以分为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相关法与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行为的一种研究方法,也是科学研究中最广、成效最大的一种方法。

它最常被用于实验室中,但也可用于临床研究中。

该法的主要特点是在控制的条件下,实验者系统地操纵或改变一个或几个变量,观察、测量和记录对其他变量的影响。

心理现象的分类: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活动过程和人格两个方面。

心理活动过程又包括认识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活动);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体验和表情);意志过程(自觉确定目的,克服困难调节控制行为的心理活动)三部分。

人格(又称个性)包括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人格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自我意识系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部分内容。

心理实质的内容1心理是脑的功能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认识过程(一) 感觉与知觉的概念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常见的感觉现象有感受性、感觉适应、感觉后像、感觉的相互作用、联觉等。

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3知觉的特征: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二) 记忆的概念1学习个体经验的获得而引起行为发生相对持久变化的过程。

学习(建立条件反射)的规律有强化、泛化、消退、恢复等特点。

2记忆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

在识记后的第一个小时内遗忘最快,遗忘的数量最多。

(三) 思维的概念与特征思维是人脑借助语言实现的,以已有知识为中介,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特征: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

情绪过程(一) 情绪与情感的概念情绪与情感的区别:1对需要的满足情绪与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

2从进化上看情绪代表感情的种系发展的原始方面,人与动物共有;情感是人才有的高级心理现象,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3从发生上看情绪受情境影响大,不稳定;情感受情境影响小,较稳定。

4从反应上看情绪反应强烈,外部表现明显;情感反应较深沉,外部表现不明显。

(二) 情绪与情感的分类1情绪状态可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状态。

心境是指微弱、持久、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迅猛暴发、激动短暂的情绪状态。

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2高级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道德感是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时产生的情感。

理智感是在认识和评价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

它是人们学习科学知识、认识和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动力。

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

意志过程(一) 意志的概念与特征1意志的概念意志是指一个人能自觉地确定目的、克服困难、调节行动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2意志特征意志的首要特征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这是意志活动的前提。

意志的第二个特征是意志与克服困难相联系,这是意识活动的核心。

意志的第三个特征是以随意活动为基础。

(二) 意志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及自制力。

需要与动机需要层次论:马斯洛1生理的需要空气、食物、水、性等。

2安全的需要回避危险和恐惧感。

3归属和爱的需要社交、归属、爱等。

4尊重的需要成就、权利、名誉、地位等。

5自我实现的需要理想、抱负的实现。

动机冲突的类型有:1趋-趋冲突又称“双趋冲突”,是指在一个人的面前同时有两个具有同样吸引力的目标,而引起同样程度的动机,但必须从中抉择其一时发生的心理冲突。

常形容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2避-避冲突又称“双避冲突”,是指一个人同时面临着两件不欢迎或令人讨厌的事物,产生同等的逃避动机,要回避其一就必然遭遇另一件时产生的心理冲突。

“前遇断崖,后有追兵”,便是一种严重的双避冲突情境。

3趋-避冲突这种动机冲突是指一个人对同一目标采取矛盾的态度,既向往(喜欢),又拒绝(厌恶)时发生的心理冲突。

由于人生中遭遇的许多目标,往往既有吸引力,又要求付出一定的代价,或接受目标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趋避冲突是最常见的心理冲突。

4双重或多重趋-避冲突是指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各有优缺点的事物、或目标间抉择时产生的心理冲突。

人格人格是决定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结构:主要由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部分构成。

在个性心理特征中,能力、气质与性格是其主要组成部分。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指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如记忆力、观察力、注意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特殊能力指完成某项专业活动或特殊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如色彩辨别力、音色分辨力、手指敲击速度等。

气质类型巴甫洛夫从中找出四种最主要的类型,即活泼型、安静型、兴奋型和抑制型。

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命名沿用至今,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气质类型、特性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关系气质类型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神经过程的特性气质特性均衡性灵活性感受性耐受性敏捷性可塑性兴奋性倾向性多血质活泼型强均衡灵活低高快高而不强外倾粘液质安静型强均衡不灵活低高迟缓稳定低而强烈内倾胆汁质兴奋型强不均衡灵活低高快不稳定高而强烈外倾明显抑郁质抑制型弱不均衡不灵活高低慢刻板高而体验深严重内倾性格的概念与分型性格是指人对客观现实所持的稳固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是人格的核心部分。

特征:对现实的态度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意志特征。

人格形成的标志是自我意识的确立和社会化的完善。

行为A型、C型行为与疾病1 A型行为与心血管疾病A型行为由弗雷德曼和罗森曼提出,特征为:竞争性强、时间紧迫感、办事急躁、具有敌意等。

经研究认为A型行为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有关。

2 B型行为类型是A型行为类型相反的一种人格特征,是减少冠心病发生的抗应激人格。

3 C型行为与肿瘤C型行为的特征为:过度的性格压抑、过分合作、谨慎,社会化程度高、情绪表达障碍。

研究认为C型行为可使体内的免疫功能抑制,导致肿瘤发生。

一、心理卫生概述心理卫生(mental health),也称心理健康,是指以积极的、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以及自我内环境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

二、心理健康的研究与标准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人际和谐、社会适应、人格完整。

三、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一) 儿童阶段的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1优生优育,有条件进行胎教。

2抓住“关键期”,促进心理发展。

3为儿童提供充满关爱的生活环境。

4端正家长的养育态度,创建健康的社会环境。

(二) 青少年阶段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1重视青春期发育和性教育。

2帮助青少年度过“危机期”,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3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4尊重他人,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 中年人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1担负好自身角色,保持家庭稳定和幸福。

2量力而行,避免过多压力和超负荷工作。

3矫正不良行为,培养健康行为。

(四)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1老有所养,老有所为。

2保持乐观精神,适当参加各种活动。

3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一、心理应激与应对应对心理应激的方法1调整对刺激事件的认识态度。

2提高自身应对能力。

3学会放松和自我调节。

4取得社会支持和安慰,利用各种有效的应对资源。

二、心身疾病的概述心身疾病是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1有明确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病理学改变。

2有明确的心理社会因素,并且与上述改变构成因果关系。

3排除神经症、精神病和理化、生物学因素引起的疾病。

三、心理社会因素与心身疾病例如一个研究发现,一年中,LCU超过300的人中第二年有75%的人曾感到严重不适、抑郁或有心脑病发作;而低于150的人中只有33%的人有类似情况。

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包括:1调查法2观察法3会谈法4作品分析法5心理测验法心理测验是在实验心理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测量工具。

二、心理测验的分类据统计,已经出版的心理测验有5000多种,而且在不断增加。

(一) 按测验的目的分类1智力测验2人格测验3特殊能力测验4诊断性测验(二) 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分类1文字测验2非文字测验(三) 按测验方法分类1问卷法测验多采用问题方式。

2操作法让被试实际操作。

3投射法测验材料没有明确的结构和固定的意义,如一些意义不明的图片、一片模糊的墨迹或一句不完整的句子等。

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随意做出回答,借以诱导出被试的经验、情绪或内心冲突,如洛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TAT)等。

(四) 按测验的组织方式分类1个别测验每个主试每次只可以测试一个被试,如韦氏智力量表。

2团体测验每个主试可以同时测试多个被试,某些智力测验可以以团体为单位进行。

三、应用心理测验的一般原则标准化原则、保密原则、客观性原则四、信度、效度和常模(一) 信度信度(reliability)主要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包括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

信度主要考虑随机偶然误差的影响。

(二) 效度效度(validity)是测验可以测量到所要测量的对象的程度。

反映的是测验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三) 常模五、常用的心理测验(一) 智力测验1智力的一般概念和智力单位目前各种智力测验多用离差智商来衡量智力。

离差智商的公式如下:IQ=100+15(X-M)/SX表示被试的智力测验成绩,M表示被试所在年龄组的测验平均成绩,S表示被试所在年龄组测验成绩的标准差。

2常用智力测验(1)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韦克斯勒先后编制了三个相互衔接的智力量表,分别是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适用于16~74岁;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适用于6~16岁;韦氏学龄前及小学生儿童智力量表(WPPSI),适用于4~6岁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