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生平

合集下载

【优质文档】斯大林的个人资料历史背景-word范文 (7页)

【优质文档】斯大林的个人资料历史背景-word范文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斯大林的个人资料历史背景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苏联共产党中央、苏联会议主席、苏联大元帅,是在苏联执政时间最长(1924——1953年)的最高领导人。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斯大林的个人资料历史背景,给大家作为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斯大林生平简介斯大林于1879年出生在高加索格鲁吉亚的哥里城。

他的母语是格鲁吉亚语,与俄语有很大的差别,后来他学会了俄语,讲俄语时总带有很重的格鲁吉亚口音。

斯大林是在贫困中长大的。

他父亲是个皮鞋匠,常常嗜酒无度,毒打儿子。

约瑟夫十一岁时他就去世了。

母亲1937年7月去世。

儿童时期的约瑟夫就读于哥里的一所教会学校。

十多岁时进入第比利斯一所东正教中学读书,1894年开始从事革命活动,1899年他因宣传推翻政府的思想被学校开除,随后参加了地下的马克思主义运动,成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党员。

1903年党发生了分裂,他站立在布尔什维克一边。

从那时至1917年,他一直是个积极的共产党员,从1902年4月至1913年3月间,他因参加革命活动而被捕7次,多次被流放和监禁,就在这期间,他使用了“斯大林”(铁人)这一匿名。

1912年,斯大林已经进入布尔什维克党著名活动家的行列。

1913年7月至1917年3月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1917年二月革命胜利后,他从流放地返回彼得格勒,领导了《真理报》的工作,并参加了全俄布尔什维克党第七次代表会议,当选为党中央委员会委员。

同年七八月间,布尔什维克党秘密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在列宁不能参加会议的情况下,斯大林代表党中央做了中央委员会的总结报告和关于政治形势的报告。

10月,党中央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了武装起义的决议,斯大林被选进领导起义的党总部。

在列宁领导下,他积极参与和组织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

《斯大林传》

《斯大林传》
Your company slogan
战后 苏联与中国
1.二战爆发前夕,苏联曾与1937年8月20日与刚刚开始全面的抗日 战争的南京国民政府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为抗日战争提 供武器和物资援助,并派遣空军战斗机志愿队助战,一直到1941 年初斯大林与日本帝国签定《苏日中立条约》之后,苏联战斗机志 愿队才撤离中国回苏。 2.1945年8月14日,国民党政府在苏联保证“不干涉新疆事务,不 在中国东北长期驻军不回,不以任何形式援助中国共产党及其所属 一切武装”的条件下,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承认外蒙古 独立。 3.1950年2月,苏联与中国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与中 国结盟并为之提供经济援助。
Your company slogan
统治苏联
其他政策
斯大林在30年代主导苏联外交。他先后与英法美等过建交。 1934年苏联被接纳加入国际联盟并担任常任理事国,使苏联走出 了建国初期孤立的处境。 1936年底,斯大林在苏维埃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 新宪法草案》的报告,大会随后通过了苏联宪法草案,从法律上规 定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 斯大林把俄罗斯人视为其他少数族裔的老大哥,他不断提升俄 罗斯民族英雄和俄语在苏联的地位。 文学艺术方面,斯大林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艺术家创作的 指导纲领。
Your company slogan
二战领袖 苏德战争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事先拟 订好的一份代号叫“巴巴罗沙”的计划,出动190个师,3700辆坦 克,4900架飞机,47000门大炮和190艘战舰。军分三路以闪电 战的方式突袭苏联。1941年7月3日,斯大林向苏联人民发表广播 演说,号召全体苏联人民团结起来,全力以赴同希特勒法西斯做殊 死的斗争,苏德战争全面爆发。著名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被誉为二战 经典的转折之战。1945年5月2日苏联占领德国柏林,5月8日,德 国举行了无条件投降仪式,苏德战争就此结束。

斯大参考资料林生平

斯大参考资料林生平

斯大林生平程斌斌交通工程二班斯大林简介: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Joseph Stalin,1878年-1953年),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大元帅,是苏联执政时间最长(1924-1953年)的最高领导人,这就是斯大林简介。

斯大林在任期间,全力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但同时也导致了乌克兰大饥荒,他还发动了大清洗运动(肃反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斯大林领导苏联红军,与盟军协力击败轴心国。

战后他扶植了社会主义阵营,在冷战中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峙。

1953年3月5日因脑溢血去世。

著有《斯大林全集》。

2008年,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举行了一次“最伟大的俄罗斯人”的评选活动,斯大林高居第三(四至六位分别是普希金、彼得大帝、列宁),仅次于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和斯托雷平。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Joseph Vissarionovich Stalin),1879年12月21日生于格鲁吉亚的哥里,格鲁吉亚人,原姓朱加什维利。

父亲是农民出身的皮鞋匠,母亲1937年7月去世,她是农奴的女儿。

1888年,斯大林进哥里教会小学读书,1894年,斯大林进入梯弗里斯(今第比利斯)东正教中学读书期间开始研读马克思的作品并参加革命活动。

1898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梯弗里斯组织。

1900年开始参加地下政治活动,在高加索一些工业中心组织罢工、示威。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化为孟什维克和布尔什维克两派后,他参加了布尔什维克派。

1904年12月领导巴库工人大罢工。

从1902年4月至1913年3月间,他因参加革命活动而被捕7次,多次被流放和监禁。

1912年2月被选入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主编党的机关报《真理报》,1913年7月至1917年3月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1917年5月至1952年10月连续当选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斯大林ppt

斯大林ppt

对斯大林模式的功过评价
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绩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和消极作用 结论:
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绩
适应了当时国际形势的需要,适应了落 后国家求生存求发展的迫切需要。 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开 展了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重大成就。 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 斯大林模式基本上适合苏联国情,而且 取得了伟大成就,建成了社会主义,是苏联 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不失 为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之一。
观其一生,斯大林可以算得上是上世纪世界风云人 物之一,他在政治,军事上成绩赫然。在风云突变的年 代,他的强硬为苏联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 正是由于太过强硬,也给苏联带来一些灾难。斯大林对苏
联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有不可磨 灭的贡献,同时,也犯有若干严重的错误,世界各国对他持 有许多不同的以至相反的评价。
斯大林发动的三大运动(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大清 洗),它们是相互配合、互相促进的,彼此有着紧密的内在 联系。斯大林坚持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要求苏联在10年 内跑完资本主义国家50-100年所走的道路。这对小农经济 占优势的国家(而且是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三年内战破坏, 经济勉强恢复到1913年水平的国家)而言是难以承受的。首 先要解决的高度工业化所需的资金从何而来。为此,斯大林 发动了农业的全盘集体化运动,把个体农民组织成为集体农 庄,实行义务交售制,将农村纳入国家指令性计划的运行轨 道。不论是高速工业化,还是全盘集体化,都是由国家采取 强制措施自上而下推行的,这必然引起党内外的普遍不满。 为了镇压这种不满情绪,斯大林发动了大清洗运动,从而为 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扫清了政治障碍。由此可 见,三大运动是相辅相成、紧密配合的。于是,最终形成了 以高度集中为基本特征的斯大林模式。

著名英雄斯大林生平简介

著名英雄斯大林生平简介

著名英雄斯大林生平简介斯大林是苏联著名的英雄,对苏联的政局、经济、军事的发展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斯大林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斯大林生平简介斯大林的全名是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原姓朱加什维利,是出生在格鲁吉亚古老的城镇哥里市。

斯大林是前苏联的政治家,曾协助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自列宁死后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是在苏联执政最长的最高领导人,在俄罗斯斯大林至今被视为最伟大的俄罗斯人之一,排名仅次于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和斯托雷平。

斯大林这个姓氏是约瑟夫成年后自己改的,意为钢铁。

斯大林在他16岁的时候开始接触革命书籍,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印象在1898年,斯大林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899年参加革命活动。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裂,斯大林选择加入列宁的布尔什维克。

1902年到1913年斯大林因为革命被逮捕过7次,流放6次,后来1912年斯大林在列宁的指示下创办了《真理报》,在报纸上第一次用斯大林这个姓氏,不久最后一次被逮捕。

1916年,沙俄政府强征斯大林入伍,但是因手臂忧伤,最后被流放阿钦斯克。

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帝国灭亡,斯大林从此列宁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团体一员,此后斯大林走上执政的道路,在二战期间为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斯大林的失误斯大林是苏共历史上担任最高领导人时间最长的一位,在列宁去世后,经过一系列的政治斗争后,出身贫寒的斯大林登上了苏共最高领导人的位置,在他在位的时期,经历了三十年代的大清洗运动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的美苏争霸,在这些特殊的历史时期内,斯大林先后犯下一系列失误,导致他的生平受到很大争议。

首先斯大林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搞大规模的大清洗运动,随着斯大林在党内地位的提高,个人崇拜的风气日益严重,各种过分拔高斯大林个人品质,神化斯大林的舆论在全国泛滥,而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斯大林也逐渐接受了这些个人迷信,并且在党内大肆破坏民主,搞个人崇拜,导致大量的所谓反革命分子和无辜平民遭到屠杀,使得苏联损失了大量的人才。

俄国政治家:斯大林人物简介

俄国政治家:斯大林人物简介

会的不稳定
民主、自由、人权等问题
• 经济政策上的问题导致了经
• 需要在保持政治稳定的同时,
济效益下降
注重经济效率和社会发展
CREATE TOGETHER
THANK YOU FOR WATCHING
谢谢观看
DOCS
CREATE TOGETHER
DOCS SMART CREATE
斯大林:俄国政治家的传奇人生
DOCS
01
斯大林的早期生活与成长背景
斯大林的出生和家庭背景
1878年12月21日,斯大林出生于格鲁吉亚的戈里察尼
• 父亲是鞋匠,母亲是农民
• 家庭条件贫困,但斯大林从小就表现出聪明才智
• 曾在神学院学习,但未能完成学业
• 使得苏联政治生活高度集中化
• 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 实行计划经济,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 农业集体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科技和文化教育事业得到了发展
•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能发电站
• 开展了广泛的全民教育运动
斯大林时期,苏联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
• 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
• 享年74岁
• 多次住院治疗,但病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 结束了他在苏联政治舞台上的传奇一生
斯大林时期的经济困境
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 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 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然而,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也存在一些问题
• 过度集中,忽视个人和企业利益
• 导致经济效益下降,资源浪费
斯大林的统治与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的政治权力巩固

马哲报告--斯大林的生平事迹

马哲报告--斯大林的生平事迹

马哲报告--斯大林的生平事迹合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报告课程名称指导教师系别班级姓名(学号)合肥学院思政部制斯大林的生平事迹原名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什维利,前苏联重要的领导人马克思主义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总理)。

此外,斯大林还是苏联的缔造者之一,以及共产主义五大人物之一(其他四位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毛泽东),其所创立的苏联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对20世纪的世界产生了影响。

在任期间,使苏联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和盟军共同击败了纳粹德国和日本帝国,取得了胜利。

战后扶植了东方集团,在冷战中与美国、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峙。

作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在他执政生涯中,苏联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蜕变成一个强大的工业国,斯大林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同时他所创造出来的斯大林模式以及他所操纵的大清洗运动给苏联造成了重大的伤害。

作为领导人期间,他不仅使苏联的领土扩大了,同时还击退了德国入侵者。

苏联的扩张斯大林和英法联盟失败后,遂与德国合作。

同期阿道夫·希特勒也为避免使德国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遂于1939年8月23日派外交部长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与苏方代表莫洛托夫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双方秘密划分势力范围,其中包括了对波罗的海三国和对波兰的瓜分。

同年9月1日,纳粹德国入侵波兰,掀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9月17日,苏联红军以保护波兰东部的白俄罗斯人及乌克兰人为理由入侵波兰东部,占据了维斯瓦河以东的波兰领土,并将其并入苏联国内的白俄罗斯苏维埃和乌克兰苏维埃两个加盟共和国之中。

同年秋季,苏联向芬兰提出领土交换的要求,遭到芬兰的拒绝。

不久后苏联制造了“曼尼拉事件”,并以此为借口废除《苏芬互不侵犯条约》,于1939年11月30日动用红军四十多万人进攻芬兰,引发苏芬战争。

在芬军顽强抵抗下苏军损失惨重,但最终芬兰因寡不敌众被逼割让卡累利阿等地来换取和平。

斯大林的故事

斯大林的故事

斯大林的故事斯大林,这个名字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符号。

他是20世纪苏联的领导人,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政治家和军事统帅。

他的一生经历了苏联的革命、内战、工业化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斯大林出生在格鲁吉亚的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他的童年并不幸福。

在他年幼时,他患上了天花,留下了一辈子的疤痕。

他的父亲是一个酒鬼,经常虐待他和他的母亲。

由于家庭的贫困,斯大林在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到附近的修道院寄宿和接受教育。

在修道院里,斯大林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开始对社会不公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和反感。

他参加了革命活动,成为了一个积极的革命者。

在1917年的十月革命中,他加入了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领导人物。

随着布尔什维克党的胜利,斯大林开始在苏联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

在列宁去世后,他和托洛茨基等人展开了激烈的权力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成为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

在他的领导下,苏联经历了快速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国家的实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然而,斯大林的统治也伴随着大规模的政治清洗和镇压。

他通过大清洗运动,消灭了大量的政治对手和异见人士,使得苏联社会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成千上万的人被关押、流放或处决,给苏联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大林领导苏联与德国展开了激烈的战争。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联军队取得了重要的胜利,扭转了战局,最终取得了对德国的胜利。

斯大林因此成为了苏联和全世界的英雄,他的形象被塑造成了一个伟大的领袖。

然而,随着战争的结束,苏联社会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斯大林的专制统治和经济政策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经济的困难。

他的健康状况也逐渐恶化,最终于1953年去世。

斯大林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一个伟大的领袖,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

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传记,更是20世纪苏联历史的缩影。

他的影响和贡献,将永远铭记在世人的心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 间
1928年-1932年 年 年 1933年-1937年 年 年
主 要 成 就
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 量跃居欧洲第一, 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 年起实施, 年起实施
三、斯大林模式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形成。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形成。 1、形成: 、形成:
俄罗斯国家的历史变迁
苏 维 埃 俄 国
末代沙皇全家照 列宁与俄国十月革命
沙皇俄国
俄罗斯


猜猜我是谁
现在知道了吧
1. 卫国战争
2. 农业集体化
3. 大规模工业化
4. 大清洗
5. 其他政策
斯大林
6. 华沙条约组织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 斯大林 约瑟夫 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维萨里奥诺维奇 斯大林, 原名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 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 原名约瑟夫 维萨里奥诺维奇 朱加 什维利苏联重要的领导人之一、 什维利苏联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国 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 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曾任苏联 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部 长会议主席(总理), ),对二十世纪 长会议主席(总理),对二十世纪 的苏联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的苏联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任期间, 在任期间,他全面推行农业集体化 政策,导致了严重的饥荒。 政策,导致了严重的饥荒。他以计 划经济的方式实施大规模工业化, 划经济的方式实施大规模工业化, 使苏联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 使苏联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苏 联在斯大林的带领下, 联在斯大林的带领下,取得了社会 主义事业的巨大成功: 主义事业的巨大成功:实现了苏联 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率领苏 联人民战胜了法西斯希特勒, 联人民战胜了法西斯希特勒,丘吉 尔说过:~他接过了一个扶犁耙的 尔说过: 他接过了一个扶犁耙的 农业国, 农业国,却带出来一个有核武器的 强国。 强国。” 苏联是“成也斯大林,败也斯大林” 苏联是“成也斯大林,败也斯大林”
—、农业集体化运动
1、目的 、
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根本) 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根本) 克服粮食收购危机, 克服粮食收购危机,配合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直接) (直接)
2、方针的提出: 、方针的提出:
2、过程: 、过程
1929年底 开始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掀起高潮 全盘集体化 1929年底 开始农业全盘集体化, 1930年 1930年 1932年 1932年 1937年 整顿、 整顿、发展 富农被作为一个阶级 被作为一个阶级消灭 富农被作为一个阶级消灭 农业集体化完成
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
集体农庄幸福的快乐的少女 集体农庄化
对农业集体化的评价
消极: 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 消极: 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挫伤农民 ①
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 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 ②从长远看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从长远看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①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②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历史传统制约; 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历史传统制约; ③再加上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再加上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2、形成过程: 形成过程:
工业: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工业: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农业:搞集体农庄,实行全盘集体化为工业化创造条件 农业:搞集体农庄, 政治:高度集权,缺乏民主监督,个人崇拜盛行。 政治:高度集权,缺乏民主监督,个人崇拜盛行。 最终形成了高度集权, 最终形成了高度集权,以行政手段实施计划经济的斯大林 模式。 模式。
2、标志: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 、标志:1936年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
指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 指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按照 3、含义: 、含义: 斯大林的计划所确立起来的国家 政治经济体制。 政治经济体制。它是一个高度集 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 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
3、方针的提出: 方针的提出:
老路时间长,资金积累要经历一个过程; 老路时间长,资金积累要经历一个过程; 增强国防力量, 增强国防力量,优先重工业 防御帝国主义战争的 威胁,保卫国家。 威胁,保卫国家。
4、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特点:
5、工业化的进程及成就: 、工业化的进程及成就: 成就
名 称
第一个五年 计划 第二个五年 计划 第三个五年 计划
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政治上: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政治上: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思想上: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 思想上: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 个人崇拜盛行。 个人崇拜盛行。
4、特征: 、特征
高度集中
斯大林模式是怎样形成的? 斯大林模式是怎样形成的? 形成原因: 1、形成原因:
积极: 是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第一次尝试, 积极: 是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次尝试, ①
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②也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为苏联 也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二、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
工业集体化和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等首创的,又称 工业集体化和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等首创的, 为斯大林模式,他影响着苏联30年代到 年代到90年代的兴 为斯大林模式,他影响着苏联 年代到 年代的兴 工业集体化和农业集体化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衰。 工业集体化和农业集体化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首先,农业集体化把农村劳动力集中起来, 首先,农业集体化把农村劳动力集中起来,这样就 有更多的劳动力,于是就为工业化提供劳动力。 有更多的劳动力,于是就为工业化提供劳动力。其 次,农业集体化有利于余粮征集,余粮不仅保证工 农业集体化有利于余粮征集, 业化顺利进行,还可以出口换汇, 业化顺利进行,还可以出口换汇,为工业集体化的 初期原始积累提供来源。最后, 初期原始积累提供来源。最后,工业集体化为农业 集体化提供农机,提高工业机械化水平。 集体化提供农机,提高工业机械化水平。 农业集体 化虽然对工业化有着巨大作用, 化虽然对工业化有着巨大作用,同时有力地提高了 农业效率(人均产量而非亩产量),但它拿走农民 农业效率(人均产量而非亩产量),但它拿走农民 ), 的太多了,以至农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 的太多了,以至农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除 此之外,这也是苏联经济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之外,这也是苏联经济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
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
要肯定斯大林模式的性质是一种社会主义模式基本适应工业化初期的要求, 要肯定斯大林模式的性质是一种社会主义模式基本适应工业化初期的要求 , 保证了苏联 30年代的高速度 奠定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物质基础。 年代的高速度, 30年代的高速度,奠定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物质基础。 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比1913年增加 年苏联工业产值比1913年增加7 从欧洲第4跃居欧洲第1和世界第2 1913年俄国 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比1913年增加7倍,从欧洲第4跃居欧洲第1和世界第2;1913年俄国 工业产量只占世界2.7% 占美国的6.9% 1950年占美国的30%,1982年占到美国的80%。 2.7%, 6.9%, 年占美国的30% 年占到美国的80% 工业产量只占世界2.7%,占美国的6.9%,1950年占美国的30%,1982年占到美国的80%。 苏德战争期间,苏联生产49万大炮,10.2万辆坦克 14万架飞机 49万大炮 万辆坦克, 万架飞机; 苏德战争期间,苏联生产49万大炮,10.2万辆坦克,14万架飞机;它的飞机 、坦克产量 超过德国1 火炮超过3 超过德国1倍,火炮超过3倍。 积极:适应了当时国际形势的需要,适应了落后国家求生存求发展的迫切需要。 积极:适应了当时国际形势的需要,适应了落后国家求生存求发展的迫切需要。 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重大成就。 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重大成就。取得了卫国 战争的伟大胜利 斯大林模式基本上适合苏联国情,而且取得了伟大成就,建成了社会主义, 斯大林模式基本上适合苏联国情,而且取得了伟大成就,建成了社会主义,是苏联在进 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不失为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之一。 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不失为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之一。 消极:经济上,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过死,经济总体效益差, 消极 : 经济上, 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过死 , 经济总体效益差 ,不能长期推动国民 经济的健康发展 政治上,权力过度集中,民主太少,容易滋生个人崇拜, 政治上,权力过度集中,民主太少,容易滋生个人崇拜,社会主义法制受到破坏 文化上,管理模式单一化、公式化,损害了文化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僵硬的计划经济 文化上 , 管理模式单一化 、公式化 , 损害了文化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僵硬的计划经济 害苦了国家,也耗尽了体制的活力。全国实行调配,从原料到成品, 害苦了国家 ,也耗尽了体制的活力 。 全国实行调配 , 从原料到成品 ,全部由国家计委安 而匪夷所思的是,苏式计划经济规定,企业领到原料,到期上缴产品。 排 。 而匪夷所思的是 , 苏式计划经济规定, 企业领到原料 , 到期上缴产品 。 至于各企业 上缴的产品是否有销路与生产企业无关,一律由计委安排销路, 上缴的产品是否有销路与生产企业无关 ,一律由计委安排销路 , 全国价格一律由计委制 利润有无,与生产和销售企业无关,与职工工资不挂钩。 定。利润有无,与生产和销售企业无关,与职工工资不挂钩。
1.背景 1.背景
时间:1922年12月 时间:1922年12月
(1)苏联建立
加盟共和国:4个 盟共和国 个 11个 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