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派豹式易筋经
南少林金刚十八势易筋经
1直 立 献 杵 .
般 , 正 前 方 与 肩 平 为 度 , 掌 相 并 ; 时 拾 起 足 至 两 同
两 腿 须 直 立 , 可 摇 摆 , 气 吸 满 后 放 下 不 至
【 诀】 歌 双掌前 伸如 托物 , 尖着 地起踵 立 ; 足 身正腿 稳莫动 摇 , 托九 次功 方毕 。 垂
练 下势 。
3. 立 担 山 直
略 停 一 会 , 掌 翻 转 上 托 , 想 各 托 一 球 , 至 两 意 举 头 顶 上 方 时 , 手 指 尖 相 对 ; 面 , 视 上 方 , 略 两 仰 目 肘 屈 , 尖 抵住 上 腭 。 舌 然 后 , 鼻 调 息 , 气 时使气 贯 肋 , 尖 用 力 , 用 吸 足 两 腋 生 劲 , 念 引气 由臂 直 透 指尖 ; 一 会 , 觉 支持 意 停 感
足 尖 拄 地 身 立 安 , 掌 托 天 目上 视 i 双
调 息神 气俱 安舒 , 力 由臂贯 指端 。 腋
【 法 】 练
两 脚 并步 而 立 , 起双 足 跟 , 脚 尖 支 撑 身体 , 抬 以
脚 平 行 ; 掌 贴 于 两 大 腿 侧 , 目平 视 正 前 方 。 两 二
绵 不断。
动 作 要 求 :右 手 云 刀 和 在 地 面 上 的 平 抹 刀 相 配
合 ,左 手 刀 在 背 后 时 要 求 刀 翻 身 而 过 ,不 得 与 身体
接 触 , 以 圆 圈 为 练 习 方 法 , 一 般 一 圈 翻 滚 四 式 , 正 对 东 南 西 北 四 个 方 向 。 刀 法 要 密 , 翻 身 要 快 。 非 勤 学 苦 练 、 另 加 明 师指 点 ,难 得 其 秘 。 可 演 练 一 圈 或 二 圈 , 然 后 用 “ 鱼 打 挺 ” 起 身 , 最 后 接 下 面 的 收 鲤
《易筋经》全文及讲解
《易筋经》全文及讲解“易筋经相传天竺和尚达摩为传真经,只身东来,一路扬经颂法,后落迹于少林寺。
达摩内功深厚,在少林寺面壁禅坐九年,以致石壁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达摩会意后,留下两卷秘经,一为《洗髓经》,二是《易筋经》。
《洗髓经》为内修之典,归慧可,未传于世。
《易筋经》为外修之书,留于少林,‘流传至今。
然而现代考古资料证明,《易筋经》,实为明末天台紫凝道人所创,原系道家导引之术,与佛教实无干系。
易筋经功法简介“易”是变通、改换、脱换之意、“筋”指筋骨、筋膜,“经”则带有指南、法典之意。
《易筋经》就是改变筋骨的方法。
按原来的功法要求,须先练一年左右内功:达到内壮后,方可练《易筋经》,进而再练《洗髓经》。
在此期间,还要内服外涂佐功药,约三年左右才能大功告成。
由于整个练功过程长,按原法修炼者不多,近代流传的《易筋经》多只取导引内容,且与原有功法有所不同,派生出多种样式。
而流传较广的是经清代潘蔚整理编辑的《易筋经十二势》。
明天启四年《易筋经》的伪李靖序中曾对“易筋”书名的命名和取意有所交待。
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道原所撰的讲述佛教禅宗传法谱系的《景德传灯录》中的达摩传有一段达摩与诸弟子的对答,达摩对诸弟子的答语,评价为“得吾皮”、“得吾肉”或“得吾骨”,只有对慧可的评价最高,说是“得吾髓”。
所谓得皮、得肉、得骨、得髓都是一种“譬喻”,并非实指,不过是比喻对其禅法的领悟程度。
这篇伪李靖序从达摩说二祖慧可“得吾髓”这句话衍生出达摩把《洗髓经》传给慧可之论,并且强调说并非“漫语”。
至于“易筋”,此序强调“筋”对“连络周身,通行血气”的重要性。
在《易筋经》正文《总论》中,交待“易”是“变化”的意思,“筋”指人身的经络;认为人之身有内有外,“洗髓”能“清其内”,“易筋”是“坚其外”,“洗髓”、“易筋”之后,就可以体证佛道,得享高寿了。
实际上,“易筋”之名出自道家文献,并非佛家所创的语汇。
如有学者指出,在宋代张君房所撰的道教类书《云笈七签.延陵君修真大略》中已有“易髓”、“易筋”的说法,更早的还可以在魏晋时期出现的道家求仙小说《汉武帝内传》中找到渊源。
(整理)易筋经十二式每招效果大揭秘
(整理)易筋经十二式每招效果大揭秘
易筋经是一本传统的武学秘籍,其中有着十二种招式。
下面是
对每种招式的效果进行大揭秘:
1. 金刚不坏功:练此功可以增强身体的抗打击能力,增加身体
的耐力和防御力。
2. 崩山拳:这种拳法注重内外力的结合,练后可以增强攻击力,打破敌人的防御。
3. 逍遥游:通过练此招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敏捷度,使你
在战斗中更加机敏和灵活。
4. 侧步盾:此招可以使你迅速侧移躲避敌人攻击,同时增加自
身的防御能力。
5. 火焰掌:练此掌法可以使你的掌力发出火焰,增强攻击力,
并且对敌人造成燃烧伤害。
6. 雷震掌:雷震掌练后可以使你的掌力带有雷电之力,增强攻击力,并且对敌人造成电击伤害。
7. 盾击:此招将使用盾牌进行攻击,具有较强的防御和攻击能力。
8. 疾风步:练后可以使你的速度达到极致,迅速接近敌人或逃离战斗。
9. 冰冷掌:此招练后可以使你的掌力发出寒冷之气,增强攻击力,并且对敌人造成冰冻伤害。
10. 影夜闪:练后可以使你在夜间行动变得无声无息,增强隐蔽能力。
11. 疾风脚:此招练后可以使你的腿部力量增强,提高踢击的力量与速度。
12. 回灵步:练后可以使你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达到极致,轻松避开敌人攻击。
以上是易筋经十二式每招的效果揭秘。
通过练习这些招式,你
可以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武术技能,并在战斗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易筋经内外经之十二大劲汇宗
易筋经内外经之十二大劲汇宗十二大劲功夫,亦称易筋经内外经之外经,不知道起源于何时,光绪年间,有梁世昌讲述于友人处见到《易筋经图说》一书,内中有易筋经外经即十二大劲的练法,后宣统三年,由梁士贤编辑出版的《全图易筋经》中,内容附有三套功夫,第一套功夫即是十二大劲功夫,周述官在编辑其《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中亦转载了《易筋经图说》中的内容。
后因传播故,大江南北,不少武者都传习这套练法,号称可得大力大劲,正如《易筋经外经图说.外壮练力奇验图》中言:此练力练气运行易筋脉之法也。
务须严谨有恒,戒酒色。
日夜行五、六、七次,工无间断,食饭四、五顿。
专心练习至百日,能长千觔之力,此指少壮者言也。
即软弱无力之人,亦可练至五六百斤。
倘年老精气不足者,肯如法操练,日行二三次,亦能健食延年,除一切疾病。
真神妙也。
余气体素弱,中年多病。
适于友人处见《易筋经图说》一书,朝夕按图练气,不数月间,果觉身体舒畅,诸病全消。
年叨八旬以外,谓非此书之功力欤!因志数言,以信来者。
山左梁世昌谨识。
又广东许崇书撰文其父亲之师伍魁传授的一套功夫,亦是十二大劲功夫之支流,言道:此法通过练功之后,上肢增力,不增肌肉。
其藏力在于筋骨而不在于肌肉。
据传伍师傅力气很大,能把一头牛推倒在地。
但他却是个瘦骨嶙峋的人。
此法简单易学,运动量不大,练功一趟,即便是老弱妇孺,也不觉疲累。
且如能坚持不懈,天天锻炼,上肢力气增大甚快;如能在熟练的基础上,结合气功的“意守丹田,以意导气,以气推力,握时吸气,松时呼气”,还能治疗上肢的风湿性痹痛。
而后期更有诸位前辈对这套功夫情有独钟,今就由各种面世之文加以整理说明,以使学者能够汇宗总览,不至于偏颇,如能有所得,有所益,则不负易筋经经义堂传播之责任。
今人一清散人陈太平先生,对易筋经功夫有独到的经验,尤其对十二大劲(易筋经外经)的练法有精深的研究和标准的传承,特转载其对十二大劲(易筋经外经)的看法:易筋经的外经并非是肌肉训练,四十九下一下比—下紧,虽然可以使肌肉得到一定的训练,但不免会给自身产生一定的僵硬。
中医教你 易筋经十二式运动保健
中医教你易筋经十二式运动保健预备式预备式身体正直站立,脚尖外撇,两脚与肩同宽。
周身放松,澄心敛神。
两臂自然下垂,紧贴两大腿外侧,下颔微收,两眼半睁半闭。
做三次深呼吸。
韦驮献杵身体正直,两脚跟靠拢,两脚尖外撇,成小八字形。
两臂向前缓缓举起,手心相对,与肩同宽。
举至肩平屈肘成90度角,立掌,同时吸气。
而后缓慢合掌于胸前,同时呼气臆想四肢之气调入胸中,定式后静停一分钟。
橫擔降魔杵接上式,身體不動,兩臂緩緩下落,並逐漸分手。
兩手落到丹田時稍停片刻,再下落時分向兩側,經大腿外側向上成俯掌側平舉,兩腳跟提起。
手臂下落時要意沉丹田,平舉時氣隨手行入掌心。
呼吸自然,心平氣和。
定式後靜停一分鐘。
掌托天门接上式,身体不动,两臂由两侧同时缓缓上举,举至正上方时与肩同宽,此时屈肘翻掌,手心向上,掌指相对,双臂成U字形状,并尽力上托,同时尽力提踵,并咬牙叩齿,舌抵上颚,咽津液下送丹田。
接看两脚跟外开,两臂缓缓下落至侧平举。
下落时由小指到拇指依次弯曲握拳,两脚跟随之下落,手足还原。
两臂由平举向上举时吸气,至托掌时略闭气或自然呼吸。
定式后约静停半分钟。
摘星换斗接上式,左臂由上经左下侧划弧,落于背后,手心向下,并尽力下按。
右掌心翻向内下,臂上举,掌心向下;同时脖子向右扭转90度,头上仰,目视右掌。
转颈时右脚跟提起内转与左脚成丁字步。
身体重心在左脚(左图)。
定式后静停约半分钟,仿三五次深呼吸。
然后右手下落,左手上举,向左做摘星换斗(右图)。
出爪亮翅接上式,右腿用力蹬地,向前上一步,落于左脚内侧,成立正姿势。
两臂均回收于腰间,拳心朝上。
然后两拳变掌,同时向前推掌,掌心向前,指尖与肩斋平。
向前推掌要重如推山。
推掌时意想推窗望月,返回时五指微张,慢慢收向两胁,意想海水返潮。
反覆七次。
九鬼拔马刀接上式,两臂分开成侧平举,手心向上。
然后右臂屈肘,右手至头后,腰略弯,头略左摆,食指中指第一关节夹住左耳垂,食指微提,中指微下压,并轻轻向右牵拉。
易筋经十二式,最全练法详解(收藏)
易筋经十二式,最全练法详解(收藏)【橙语】虎扑食前俯卧,鹰高飞前低伏,都为蓄势待发。
人在低谷时,需安静努力。
站在高处时,须小心谨慎。
《易筋经》原分上下两卷,为佛家达摩尊者所创造,般刺密谛译师翻译的。
内容包括“静功”与“动功”。
关于静功的练法,历代传授,逐渐失真。
现在留传的动功十二式,系王祖源氏得自嵩山少林寺的东西,与原来的“静功图”、“击技谱”已有些不同。
我曾访问请教过一些前辈,皆无法鉴定其优劣,大体的评论,认为王氏这种选择是精美的。
我根据前辈黄箴老的指导,也曾试练过易筋经的方法,运用起来,全身气脉流注合度,一直未发现过有迟速痞滞的偏倚迹象,证明前辈的批判是正确的。
兹将得自黄箴老传授密义,分条介绍其操作方法如下:一、韦驮献杵第一势(一)口诀:立身期正下,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
(二)动作姿势1、预备桩功:两脚平行站立,与肩等宽,双膝微屈,两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五指自然并拢微屈,两眼平视前方,继而放松,轻轻闭合,眼若垂帘。
心平气和,神能安祥,洗心涤滤,心澄貌恭。
全身自上而下头颈、肩、臂、平、胸、腹、臀、大腿、小腿、脚依次放松,躯体各关节及内脏放松,做到身无紧处,心无杂念,神意内收。
继而再做内观放松,神意内收,导引气血内观泥丸,自觉头脑清新,清莹如晨露。
引气下行,内观咽喉,自觉颈项放松。
引气下行,内观小丹田,自觉心胸开阔,神清气爽。
引气下行,内观脾骨,自觉中焦温涧,胃脘舒适。
引气下行,内观下丹田,自觉命门相火温煦,无气充沛,腹内暖意融之。
引气下行,内观会阴,自觉会阴放松。
引气沿两腿内侧下行,内观涌泉,自觉无限生机自足下涌出。
2、拱手当胸:两臂徐徐前手举,掌心相对与肩等宽,两臂平直,再屈肘,肘节自然向下提坠,两手慢慢内收,距胸约一拳后,两手指尖相叠,拇指轻触,掌心向内。
此时要求沉肩坠时,含胸拔背,气沉丹田,舌抵上腭,面带微笑。
二、韦驮献杵第二势(一)口诀:足趾挂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武林秘传易筋经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武当
劲
峨眉
霸王
双手
卧虎
举鼎
武林
筋
劲 金豹
伏虎
易筋经
金刚 青龙 天
气
峨眉
收势
内容摘要
本书辑录四类易筋经,共有15种练法。$$第一类少林易筋经,4种练法:少林达摩十二式易筋经、少林韦驮 十四式易筋经、南少林金刚十八式易筋经、少林养生八段易筋经。$$第二类峨眉易筋经,6种练法:峨眉青城二 十四式易筋经、峨眉黄林七盘易筋经、峨眉僧门十三式易筋经、峨眉杜门八大劲易筋经、峨眉洪门十二把易筋经、 峨眉会门龙虎劲易筋经。$$第三类武当易筋经,1种练法:武当内功易筋经。$$第四类秘宗易筋经,4种练法:秘 传攥拳易筋经、南派豹式易筋经、熊氏世传十四式易筋经、古传二十四式易筋经。
3.双臂揽月 4.怀中抱月
1
5.霸王举鼎
2
6.仙童捧莲
3
7.大鹏展翅
4
8.金刚伸臂
5
9.端宝献佛
11.罗汉抱肚
10.霸王托鼎
12.力托千斤
1.龙吞虎纳 2.白虎炼爪
3.青龙戏水 4.摘星换斗
5.海底捞月 6.白虎扭头
7.青龙腾浪 8.龙争虎斗
1.双手托日月 2.前朱雀
3.左青龙 4.右白虎
02
6.韦驮排 山
03
7.霸王举 天
04
8.韦驮拜 佛
06
10.犀牛望 月
05
9.犀牛回 头
11.撑天触地 12.三盘落地
易筋经十二势
易筋经十二势易筋经,又称《易筋洗髓十二势》是中国古代一部以修炼身体和提升武功的功法经典。
易筋经十二势是该经典中重要的拳术套路,通过练习这十二个姿势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武艺水平。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十二个姿势以及练习方法。
第一势:巨鹿冲山巨鹿冲山姿势要求腿部半蹲,上体微微前倾,双臂自然下垂。
练习时,双臂前伸,迅速张开,同时用力推手掌,仿佛要推开一座大山。
此姿势主要锻炼腿部和手臂的力量,增强腿部爆发力和上肢力量。
第二势:若耶溯源若耶溯源姿势要求身体保持直立,双臂挥至两侧收与臀部相齐,在踮足的同时做扭腰动作,尽量使腰部扭转幅度增大。
此姿势能帮助调整身体内脏,增加腰部灵活度,提高腰部力量。
第三势:振锥齐顶振锥齐顶姿势要求身体挺直,双臂下垂自然。
练习时,将双臂迅速向上挥起,使双掌呈锥形,用力向上顶起,仿佛要顶翻一座高峰。
此姿势锻炼腰部和上肢的力量,增强起身和爆发力。
第四势:鳌山推突鳌山推突姿势要求身体保持直立,双腿微微张开。
练习时,将双臂微微弯曲,手心朝上,手掌呈拳状。
迅速将双臂向前推出,同时用力用手肘向外推,仿佛要推开一座巨石。
此姿势主要锻炼背部、腰部和手臂的力量,增强推手和攻击力。
第五势:海龙摆尾海龙摆尾姿势要求身体保持直立,双腿微微张开。
练习时,将身体向右侧倾斜,同时将上体向后转动,右手放在腰部后方,左腿跨出,仿佛向右侧摆尾。
然后恢复身体直立,并向左侧做同样的动作。
此姿势能够增加腰部灵活度,提高旋转力和敏捷性。
第六势:北斗摇指北斗摇指姿势要求身体保持直立,双腿并拢。
练习时,将双臂至臀部位置,手掌呈掌心向下,然后将双臂迅速向后摇出,同时用力挥指,仿佛要指向北斗星。
此姿势主要锻炼腿部力量和手部灵活度,增强挥指力。
第七势:猛虎跳涧猛虎跳涧姿势要求身体保持直立,双臂自然下垂。
练习时,将身体向右侧倾斜,同时腿部用力跳跃,手臂迅速向上抬起,仿佛要跳过一条宽阔的山涧。
此姿势能够提高腿部爆发力和跳跃力。
第八势:狮子开喉狮子开喉姿势要求身体保持直立,双手合十置于腰部前方。
易筋经十二势口令
.预备式两脚并拢、松静站立、头正劲直、百会虚领、目视前方、目光内含、呼吸自然、心平气和。
起势左脚侧开半步、平行站立、目光内含、神不外驰。
第一势韦驮献杵第一势两臂向前抬起,于胸前合掌,目视前下方。
第二势韦驮献杵第二势抬肘、双臂平伸、水平外展、坐腕、立掌、怒目、松腕摇肘、双臂水平内收。
第三势韦驮献杵第三势翻掌、上举、提踵、上托、握拳、下落。
第四势摘星换斗势身体左转、左摘星右换斗、两臂自然平展,身体右转、右摘星左换斗。
第五势倒拽九牛尾势撤左脚、握拳、拽、展、拽、展、拽、展、上步,撤右脚、握拳、拽、展、拽、展、拽、展。
第六势出爪亮翅势展肩扩胸、推、松、收、于胸前立掌,展肩扩胸、推、松、收、于胸前立掌,展肩扩胸、推、松、收、于胸前立掌。
第七势九鬼拔马刀势右转、抡臂、拨耳、展、两肘合、开、合、开、合、转正、两臂自然伸展,抡臂、拨耳、两肘展、合、开、合、开、合、转正、两臂自然伸至侧平举,转掌心向下。
第八势三盘落地式侧开半步、下落、“嗨……”,捧、起、翻掌、下落、“嗨……”,捧、起、翻掌、下落、“嗨……”,捧、起、左脚收回。
第九势青龙探爪势扣指、握固、收拳于腰间、伸右掌、屈肘成龙爪、左探、下按、探臂、转掌、握固、起,伸左掌、屈肘成龙爪、右探、下按、探臂、转掌、握固、起,收拳于腰间。
第十势卧虎扑食势扣右脚转身、丁步、前扑、俯身、下按、起身握固,扣左脚、转身、丁步、前扑、俯身、下按。
第十一势打躬势起身、扣右脚、转身、收左脚、两臂侧起、掩耳、鸣天鼓、一、二、三、前屈、伸展、再前屈、伸展、前屈、伸展、拨耳、双掌前伸。
第十二势掉尾势十指交叉、翻掌外撑、内收、下按、抬头、左摆尾,抬头、转正、右摆尾,抬头、转正、左摆尾,抬头、转正、右摆尾,抬头、转正、左摆尾,抬头、转正、右摆尾,转正、起身。
收势收功、上抱、下引、上抱、下引、上抱、下引、左脚收回、两臂自然下垂,练功到此结束。
祝大家精神愉快、身心健康!'.。
古传内功易筋经十二势易筋经内功心法全文
古传内功易筋经十二势易筋经内功心法全文易筋经内功心法全文易筋经,是一本强身健体的武术经典,其中包含了古传内功易筋经十二势。
这十二势是通过特定的动作和呼吸方法来锻炼身体的内在力量,从而达到练气、强体、健身的效果。
下面将为大家一一介绍易筋经内功心法的全文。
第一势:势必高勾引人势必高勾引人,是易筋经十二势中的第一式。
这一势通过高举双臂向上拉伸躯干,同时深吸一口气,将气息集中在腹部。
这个动作有助于打通气血循环,并增强背部和手臂的力量。
第二势:产长使大器产长使大器,是易筋经十二势中的第二式。
这一势需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然后弯腰向前伸展双臂,尽力触碰脚尖。
这个动作能够拉伸腰部和背部的肌肉,增强骨骼的灵活性,同时还能够调整呼吸,增加肺活量。
第三势:凡感窑洞乃通凡感窑洞乃通,是易筋经十二势中的第三式。
这一势需抱肘微曲,双腿膝稍屈,然后屈腰精通向前,同时深吸一口气,将臀部的力量集中,向下施力。
这个动作能够增强臀部和腿部的力量,提升下半身的灵活性。
第四势:番种今肅大难番种今肃大难,是易筋经十二势中的第四式。
这一势需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然后双臂向两侧分开,手心向上,同时注视前方。
这个动作能够调整身体的平衡,增强腿部和腰部的力量,并提升专注力。
第五势:立世大势恒殊立世大势恒殊,是易筋经十二势中的第五式。
这一势需双脚并拢,身体挺直,然后双手置于胸前,十指互扣。
这个动作能够强化腿部和背部的力量,改善体姿,增强气血循环。
第六势:罕慢一世根堅罕慢一世根堅,是易筋经十二势中的第六式。
这一势需双腿分开与肩同宽,然后屈膝下蹲,尽量使大腿和小腿呈90度的弯曲。
这个动作能够强化腿部肌肉,增加腿部的力量和耐力。
第七势:完如老實气元完如老實气元,是易筋经十二势中的第七式。
这一势需屈膝下蹲,一手放在胸前,一手置于腰间,同时眼睛注视前方。
这个动作能够增强腿部和腰部的力量,调整呼吸,平衡体内能量。
第八势:炯炯二目恒鑒炯炯二目恒鑒,是易筋经十二势中的第八式。
南派易筋经之导引十二式
22南派南派易筋经,是一派独特的易筋经功夫,创于何人已无从查考。
从现有参考材料看,此派应归于南少林内功类,有舒筋、顺气、把攒、小劳、贯神、拱元、导引、撤放、归元、洗髓等十几种功法,丰富多彩。
今选南派易筋经之“导引十二式”,整理出来,献于同道。
“导”指“导气”,导气令和;“引”指“引体”,引体令柔。
呼吸俯仰,屈伸手足,流通血气,增进健康。
本易筋经,练法独特,架式美观;内外兼修,柔中寓刚,动中练息。
练之可健肺益气,壮筋增劲,是难得一见的内功易筋经。
一、探龙珠(左)【练法】1.右掌收抱于丹田;左掌前伸,高与肩平,肘臂略屈,掌尖向上,五指略分开。
目视左掌。
2.左掌引气(劳宫穴内收,有吞劲之意),配合鼻缓缓吸气,愈慢愈好;同时,肩、肘、腕、指均有内吞之势。
3.然后,配合鼻喷气,左掌松劲。
4.上述动作一吸一呼,为一次。
共做36次(也可自定次数),然后收式。
二、探龙珠(右)【练法】1.左掌收抱丹田,右掌前伸,高南派易筋经之导引十二式文/三武劲之意),配合鼻缓缓吸气,愈慢愈好;同时,肩、肘、腕、指均有内吞之式。
3.然后,配合鼻喷气,右掌松劲。
4.反复练习(次数自定),然后收式。
三、龙吸水【练法】1.双掌抬举前伸,腕高平肩,掌尖向上,五指略开,肩、肘、腕略屈。
目视前方。
2.配合鼻缓缓吸气;同时,双掌向内引气,劳宫内含,五指略屈。
3.配合鼻喷气,两掌松劲前吐。
4.反复练习,然后收式。
四、虎听风(左)【练法】1.右掌后收,翻掌贴于腰后,掌尖向左,虎口向上;同时,左掌侧开,掌心向前,手臂放松。
2.配合鼻缓缓吸气,左掌向内引气,劳宫内含,五指略屈。
3.配合鼻喷气,左掌松劲前吐。
4.反复练习,然后收式。
五、虎听风(右)【练法】1.左掌后收,翻掌贴于后腰,掌尖向右,虎口向上;同时,右掌侧开,掌心向前,手臂放松。
与肩平,肘臂略屈,掌尖向上,五指略分开。
目视右掌。
2.右掌引气(劳宫穴内收,有吞南派2.配合鼻缓缓吸气,右掌向内引气,劳宫内含,五指略屈。
易筋经原文
易筋经原文导言易筋经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它是一本具有深厚哲学思想的武术典籍。
易筋经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战技巧,为后世武术家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料。
本文将为您带来《易筋经》的原文,通过Markdown文本格式展示,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一经典之作。
易筋经原文易筋经十二篇易筋第一易筋经云:“人能练成一招之力,能得虎狼之灵。
”乃是言破身土,才能脱胎换骨,万物回春。
习武者应先明白此理。
易筋第二易筋经云:“人若转关节气脉,祛煞强身。
”此言之意即是通过练习气功,驱散体内煞气,增强身体素质。
诸位习武者务必勤于练习。
易筋第三易筋经云:“练功不只练筋骨,还需修炼心境。
”提醒习武者,培养健康的心态同样重要,只有身心合一,才能练出异于常人的武技。
易筋第四易筋经云:“诸般攻击技巧,皆需经过反复练习与打磨,方能使得出奇制胜。
”无论是何种技巧,只有通过刻苦训练,才能将其发挥到极致。
易筋第五易筋经云:“习武需遵循招式的本质,以有即无,以无即有。
”强调习武要灵活运用招式,准确把握时机,相机而动,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易筋第六易筋经云:“气机运转,心中无物。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调和体内气机的流动,使身心合一,达到无我境界。
易筋第七易筋经云:“习武者需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只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才能在习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达到无上之境。
易筋第八易筋经云:“待练习返璞归真,达到天人合一。
”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脱胎换骨,达到身心合一的境地。
易筋第九易筋经云:“花开见花,花落见花。
”意思是说,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领悟武学的奥秘,达到无招无敌的境地。
易筋第十易筋经云:“习武需修心,修心需习武。
”习武者要修身养性,修炼内外兼修,方能在武学上达到精深境界。
易筋第十一易筋经云:“天地人齐,万物无敌。
”天地之道融于武术,武者则能掌控一切,自成无敌。
易筋第十二易节经云:“质朴无机,乃是练武者的天赋。
”自然朴素无华的内心,才能使一位武者真正体悟武学的真谛,达到极高的境界。
易筋经十二式图解(综合版)
后至左侧背部肩胛骨下方,掌心向内。左手掌前按, 蹲,同时两掌心翻转向下按至膝关节外侧,两脚缓缓伸直,同时
肘向后摆,项部用力后仰,身体随势充分向左拧转, 两掌心翻转向上,上托至与肩平,再屈膝下蹲,同时两掌心翻转
目向左视。双手同时撤力,身体转正,两臂呈侧平 举。收势:先深吸气,然后慢慢呼出,两手同时下 落于体侧,收左足,并步直立。以上为左式动作, 右式与左式动作相同,唯方向相反。
• 循序渐进,心脏病及哮喘
• 发作期忌用。注重动静结
• 合,保持精神宁静的状态,
• 全神贯注,呼吸自然和保
• 持气息运动的和谐。
2021/10/10
图3
图4-1
图4-2
4
•
第五式:倒拽九牛尾式
①预备 两足并步直立,头正如顶物,双目平视前方,沉肩垂
肘,胸部内含,背部挺拔,腹部内收,腰部竖直,头顶之百会
• 收势:先深吸气,然后慢慢呼出,两手同时下落于体侧,
后慢慢呼出,同时放下两足及足跟,收左足,并步直立。
收左足,并步直立。
• ③动作要领:两手一字平开与肩平,两足跟提起,足尖着
• ③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沉肩垂肘,脊背舒展,上虚下实, 力,。两膝伸直内夹,提高动作稳定性。
各部肌肉放松,动静结合。体虚者慎练,量力而为,循序 渐进。
穴与裆下的长强穴要成一条直线。双臂自然下垂置于体侧,膝
关节微屈不超过足尖。心平气和,精神内守,神态安宁,呼吸
自然。
• ②动作 右式:右脚跨前一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掌从体后向 体前变握拳,翻腕上抬,拳心朝上停于面前。左掌顺势变拳, 拳心朝上停于体后,两肘皆微屈;力在双膀,目视右拳。
• 左式:左右手腿势互换,左腿蹬力,身体随之前移,重心落于 右腿,继左脚提起跨前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左拳从体后向体 前翻抬,右拳从面前向体后翻落,成左式;
南少林《易筋经》罗汉劲十八式(上)
南少林《易筋经》罗汉劲十八式(上)在武林中秘传的有一套“十八式”的功法,可以运动全身经络,畅通血道,操练每一骨节;达到勇其肩背之劲,强健胁肋之气,锻其筋膜而紧肤皮,强化五脏六腑,使内里坚强。
只要每天勤于盘筋搬体或盘刀拔石,力量就会大增,如果进行揉摩拍打,身之病痛就会自愈。
修炼这套功法之前,还得先练调息养气,从运化血脉入手。
人体的活动,主要依靠气血畅通舒活,散布全身;气不活,就会出现肿块硬结;血不疏散,其色为红为紫。
所以,要调养其气,运动其血,气充血足后,就可以进入“十八式”训练,然后才可行做“盘功”“操功”之法。
使全身筋劲强健,无处不生劲,气血无处不充足。
此外,劲生于筋,筋健则劲足,故有“筋为劲之本”的说法。
骨为劲之刚,髓充骨则强,骨强劲力方能刚猛,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截然分开。
医学中有“肾生骨髓,髓生肝,肝主筋,劲生于筋”。
劲是靠什么来表现呢?有了无坚不摧的劲力时,于实战搏击中自然就表现出来了。
身体的曲蓄是发劲的方法,“曲蓄则有力”就是说的发劲。
有劲的,当以劲为劲;无劲的,就得以气血为运,使气血充周全身,所谓“气血到处,无坚不摧”。
这就是气血运使的法诀,如果仅仅凭着狂妄、躁动、拙力、僵劲,是不可能练成的。
传授技击一道者,不可不小心谨慎。
练法一、两拳相对式【口诀】欲行功看定两手,先空胸手提胸口。
莫献股落腰其法,歪折分筋一样同。
【行功】(1)两脚并步,正身直立,两臂自然垂于体侧,呼吸自然,二目平视前方。
(图8)(2)左脚向左侧横开一步,两脚间距比肩宽。
(图9)(3)两腿屈膝蹲成马步;同时,两掌握拳收向小腹前,拳心向上,两腕交叉,左拳在上,右拳在下;目视两拳。
(图10)(4)鼻吸气,两拳腕相互争力,沿腹前缓缓提至胸前,拳心向里,拳眼向上,两肘尖下垂,然后将气呼出;目视双拳。
(图11)(5)吸气,两肘尖缓缓用力向两侧抬至与肩平,两拳用劲分拉至肩前,拳心向下,拳眼对肩;目视前方。
(图12)(6)呼气,两肘尖下落,两小臂旋裹,至胸前成竖臂,肘尖向下,拳心正对锁骨;目视双拳。
武学里易筋经有什么用途
武学里易筋经有什么用途易筋经是一本古代的武学经典,被认为是武学界的宝典之一。
它是中国武术流派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对于武术修炼者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用途。
首先,易筋经可以帮助修炼者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机能。
易筋经有助于锻炼筋骨肌肉,增加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通过练习易筋经,修炼者可以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增加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此外,易筋经还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功能,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抗病能力。
其次,易筋经对于提高武术技巧和战斗能力也有很大帮助。
易筋经中包含了丰富的武术招式和战斗技巧,修炼者可以通过模仿其中的动作和姿势来学习和掌握武术技能。
易筋经的训练方法和原理也可以帮助修炼者提高对身体力量的掌控和运用,使得技击更加准确和有效。
此外,易筋经还有助于培养修炼者的意志力和心理素质。
易筋经的修炼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修炼者需要坚持练习并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
通过练习易筋经,修炼者可以培养自己的意志力和毅力,同时也可以提高专注力和冷静应对困境的能力。
此外,易筋经还有助于修炼者的身心和谐。
修炼易筋经需要注重身体和呼吸的协调,可以帮助修炼者放松身心,舒缓压力和疲劳。
通过练习易筋经,修炼者可以增强自我控制力,提高对情绪和思维的管理能力,从而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
易筋经还有助于提高修炼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应变能力。
练习易筋经可以增加修炼者的身体素质和反应能力,提高应对危险和攻击的能力。
此外,易筋经还强调肩负责任、积极正面的心态和行为,可以培养修炼者的温文尔雅、守法守纪的品质,提高自己在社会中的遵纪守法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最后,易筋经也有助于修炼者修身养性,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
易筋经中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丰富内心的修炼,通过修炼易筋经,修炼者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明晰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培养自己的坚守和奉献精神,提高个人的道德规范和伦理观念。
综上所述,易筋经对于武术修炼者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用途。
它可以帮助提高身体素质和武术技能,培养意志力和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和谐,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
南派豹式易筋经
南派豹式易筋经豹式易筋经,属南派武功秘传,练法独特,快慢交加,慢则贯力,快则发力,功效显著,坚持锻炼,力量剧增。
1 豹爪贯力两脚立正,两拳抱于腰际,拳指握紧,气沉丹田,目平视右侧前方(图1)。
接着,提起右脚,朝右侧前方跨落一步,左脚蹬力成右弓步,两拳抱腰不变,目视右前方(图2)。
接着,以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上体左转,两腿蹲成正马步桩:左右手均变爪,一齐贯劲运力、画弧于身前,右爪在胸,左爪在腹,两爪虎口均向里,爪心均向前(图3)。
气吸满后则闭息,上体右转,重心上移,左脚蹬直,右腿弯曲,成右弓步,同时,左爪变拳收于左腰际,拳心向上,右爪贯力向前提起,爪心向里,虎口向外,高同额平(图4)。
然后,用鼻徐徐将气呼出。
2 豹拳贯力接上动,右爪变拳,缓缓下收于腰际,拳心向上,同时,左拳缓缓向前上伸举贯力,肘节适度弯曲,拳心向里,拳眼向左(图5)。
收左拳,同时右拳前举贯力,练法与要点同上,唯方向相反(图6)。
收右拳,同时左拳前举贯力(图7)。
收左拳,同时右拳前举贯力(图8)。
两拳均以慢拳伸举,出拳时必须全身聚力,两腋注力夹紧,并要配合呼吸,长呼长吸。
3 懒豹卧山随后闭息,右拳变爪,用力内压,至右大腿时,身体重心向左移坐,左拳变爪,用力朝左拾移,右爪再上推移至胸前,此时下盘刚好成右仆步。
运爪时要贯力(图9)。
然后用鼻将气徐徐呼出。
4 怒豹发力接上动,以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左脚蹬力,向右拥身,成右弓步,左爪变拳,下压并收于腰际,右爪变拳,用慢力向前上旋、提(图10)。
随后闭息,将右拳慢力回收,至右额前时,气已闭不住,此时,翻右拳疾如炮火一般,配合口发“哈”字音朝前方冲出,拳心向下,拳眼向左,拳面向前,左拳上提于右肩前(图11)。
5 豹子拽绳接上动,以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左手五指伸开向左外划、挽臂,再扣指、握拳收于左腰际,拳心向上,右拳屈肘下沉,肘尖至腹前腰际时,气刚好吸满,立即闭息,右拳如拽一绳向怀内拉扯,拳心向里,拳眼向右(图12)。
易筋经十二式和经筋的关系
易筋经十二式和十二经筋的关系易筋经经义堂咫尺天涯编述说明:本文从网络上搜集三种易筋经十二式练法,以屠龙先生的《周潜川先生十二式浅释》一文加以综述并评注,算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也征询了屠龙老师的指点,同时提供给经义堂各位同仁参考,同时向三位实践作者和曹英峰老师致敬,没有他们的文字,就没有后来学习者的思考和感悟。
易筋经十二式,以十二为数,那么和人体十二经筋到底有何关系呢?关于十二式每一式对用某条经筋或者经络的说法从网络上查了一下,就网上已有的三种见解整理综述如下:第一种;是精武杂志二十年代末期所刊署名孙晓峰著《易筋经系统修炼法要总则》,以下简称“晓峰说”。
第二种;由台湾著名的易筋经传习者易筋经儒(笔名)所写《易筋经讲义》,以下简称“经儒说”。
第三种;由网友闲来听语(网名)所写《闲来听语讲12式系列》,以下简称“听语说”。
那么下面就让我们看看上面几位的是如何解说各式的吧。
附录十二经络运行图如下:总体论述“晓峰说”:《易筋经》就是改善十二经筋的方法,而根本目的是修炼十二经脉。
具体分析,站桩时整条经筋处于激发状态,从而加强了循行于经筋之中的经脉的传导性。
这里的关键是站桩时要姿势准确,因为每一势桩的姿势都是针对所练经筋而设定的,若有的动作姿势做不到位,也要清楚标准姿势,尽量去做。
易筋经区别于一般的肢体活动,一般的肢体活动也锻炼十二经筋,但不是系统地对某一条经筋进行修炼,所以很难启动十二经脉。
而易筋经的玄妙之处,就是通过特定的姿势,使整条经筋处于激发态,从而刺激了所对应的整条经脉,使整条经脉处于有序的状态,加强了经脉的通导性,使气血通畅,增强人体的内动力——真力。
“经儒说”:易筋经练功法则依十二经脉的循环顺序以练「筋」、到顺「经」、而行「经」,达到濡养体内脏腑器官,遵循中国养生法则「不通则痛,通则不痛」;因此,此功法是对任何身体毛病都有帮助。
“听语说”:易筋经的顺序是按十二正经流注的次序排列的,练完十二式正好十二正经走了一圈;第二是抻的是十二经筋。
易筋经十二式全文,少林易筋经十二势
易筋经十二式全文,少林易筋经十二势易筋经十二式应当为十二势。
很多武侠小说都将《易筋经》描写为修练上乘内功的武术秘笈。
根据金庸在《笑傲江湖》,易筋经初为达摩所著。
达摩涅盘后,二祖慧可带着仍不理解的佛经与易筋经群访高僧,虽佛理明白,但武学仍无法透彻。
后,隋末唐初于长安大道上,遭遇一个武功高强的青年畅谈三天三夜,终于明白个中道理。
后来那青年成为唐朝开国将领卫国公李靖,而《易筋经》也自此发扬光大。
少林易筋经少林易筋经是一种健身目的十分明确的武术套路。
“易”的含义即变易、活动、改变,引伸为增强之义;“筋”指筋脉、肌肉、筋骨;“经”为方法。
因此,“易筋经”从字面上理解即活动筋骨,以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方法。
实际上,它更是一种十分经典的气功功法。
易筋经共计十二势,其预备式为:两腿开立,头端平,目前视,口微闭,调呼吸。
含胸,直腰,蓄腹,松肩,全身自然放松。
第一势:韦驮献杵第一势。
两臂曲肘,徐徐平举至胸前成抱球势,屈腕立掌,指头向上,掌心相对(10厘米左右距离)。
此动作要求肩、肘、腕在同一平面上,合呼吸酌情做8-20 次。
诀曰: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剑,心澄貌亦恭。
第二势:韦驮献杵第二势。
两足分开,与肩同宽,足掌踏实,两膝微松;两手自胸前徐徐外展,至两侧平举;立掌,掌心向外;两目前视;吸气时胸部扩张,臂向后挺;呼气时,指尖内翘,掌向外撑。
反复进行8-20 次。
诀曰:足指挂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第三势:韦驮献杵第三势。
两脚开立,足尖着地,足跟提起;双手上举高过头顶,掌心向上,两中指相距3厘米;沉肩曲肘,仰头,目观掌背。
舌舐上腭,鼻息调匀。
吸气时,两手用暗劲尽力上托,两腿同时用力下蹬;呼气时,全身放松,两掌向前下翻。
收势时,两掌变拳,拳背向前,上肢用力将两拳缓缓收至腰部,拳心向上,脚跟着地。
反复8-20 次。
诀曰:掌托天门目上观,足尖着地立身端。
力周腿胁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
舌可生津将腭舐,鼻能调息觉心安。
南少林拳式易筋经,百日即能大增身劲,形成寸劲,令人惊奇!
南少林拳式易筋经,百日即能大增身劲,形成寸劲,令人惊奇!拳式易筋经乃南少林派易筋经秘功之一,因其练式手法多用拳型,故名。
本功为南派宗风,操拳操桩,易筋易骨,炼气练力,习练时配合呼吸,运用内功秘诀,静中寓动,其效如神。
年老体弱或病者,练之可筋壮力强,自然体魄康健,祛病延年;而青壮年练习,百日即能大增身劲,令人惊奇,尤其拳力最为显效,握拳如铸,若加操硬功,铁拳功不日可就,断石开砖,出手惊人。
一、开功式自然站立,两腿分开与肩同宽,两脚尖自然外分呈八字形。
双掌自然垂放身侧,掌心向内,虎口向前,全身自然放松,通体不用拙力。
采用腹式呼吸法,调整呼吸,排除一切杂念,使心意集中到丹田。
如此静气宁神,大脑渐渐进入安定状态(图1)。
待入定约半刻钟后,即可逐式开始练功。
一式纯熟后,方可接练下式。
不可急于求成,定要循序渐进。
注:学者功夫加深后,本功所有桩式都要变为骑马桩以增益下盘。
而初习时不宜过急,高桩即可。
二、垂拳式由开功式始,双手五指缓缓于身体两侧蜷曲成拳,拳心向里,拳眼向前(图2)。
用暗劲将拳一紧,全身随之也一紧,同时吸气;紧后即一松,同时呼气。
次数自定。
一握紧一舒松、一呼气一吸气是为一次,练习次数学者自定。
松紧动形不易过大,如若过大则只练外形,不易内壮。
注:武术惯使拳法,本功拳形为常用式,这样既练功强身又利实战,一举两得。
三、端拳式承接上式,下肢姿势不变。
双拳缓缓上提,提至胸部两侧时即可停止,肘节弯曲,拳心向上,拳眼向外(图3)。
用暗劲将拳一紧,全身随之也一紧,同时吸气:紧后即一松,同时呼气。
次数自定。
四、冲拳式承接上式,下肢姿势不变。
双拳握法不变,两臂缓缓向胸前平伸,高与肩平,两臂平行,肘节可微屈(便于使用手劲),拳眼朝上,拳心朝里(图4)。
用暗劲将拳一紧,全身随之也一紧,同时吸气;紧后即一松,同时呼气。
次数自定。
五、举拳式承接上式,下肢姿势不变。
双拳握法不变,两臂缓缓向正上直起伸举,两臂仍平行,肘节可微屈,手臂仍与肩同宽,但不接触头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派豹式易筋经
作者:高凌风
来源:《少林与太极》2010年第04期
豹式易筋经,属南派武功秘传,练法独特,快慢交加,慢则贯力,快则发力,功效显著,坚持锻炼,力量剧增。
1豹爪贯力
两脚立正,两拳抱于腰际,拳指握紧,气沉丹田,目平视右侧前方(图1)。
接着,提起右脚,朝右侧前方跨落一步,左脚蹬力成右弓步,两拳抱腰不变,目视右前方(图2)。
接着,以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上体左转,两腿蹲成正马步桩:左右手均变爪,一齐贯劲运力、画弧于身前,右爪在胸,左爪在腹,两爪虎口均向里,爪心均向前(图3)。
气吸满后则闭息,上体右转,重心上移,左脚蹬直,右腿弯曲,成右弓步,同时,左爪变拳收于左腰际,拳心向上,右爪贯力向前提起,爪心向里,虎口向外,高同额平(图4)。
然后,用鼻徐徐将气呼出。
2豹拳贯力
接上动,右爪变拳,缓缓下收于腰际,拳心向上,同时,左拳缓缓向前上伸举贯力,肘节适度弯曲,拳心向里,拳眼向左(图5)。
收左拳,同时右拳前举贯力,练法与要点同上,唯方向相反(图6)。
收右拳,同时左拳前举贯力(图7)。
收左拳,同时右拳前举贯力(图8)。
两拳均以慢拳伸举,出拳时必须全身聚力,两腋注力夹紧,并要配合呼吸,长呼长吸。
3懒豹卧山
随后闭息,右拳变爪,用力内压,至右大腿时,身体重心向左移坐,左拳变爪,用力朝左拾移,右爪再上推移至胸前,此时下盘刚好成右仆步。
运爪时要贯力(图9)。
然后用鼻将气徐徐呼出。
4怒豹发力
接上动,以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左脚蹬力,向右拥身,成右弓步,左爪变拳,下压并收于腰际,右爪变拳,用慢力向前上旋、提(图10)。
随后闭息,将右拳慢力回收,至右额前时,气已闭不住,此时,翻右拳疾如炮火一般,配合口发“哈”字音朝前方冲出,拳心向下,拳眼向左,拳面向前,左拳上提于右肩前(图11)。
5豹子拽绳
接上动,以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左手五指伸开向左外划、挽臂,再扣指、握拳收于左腰际,拳心向上,右拳屈肘下沉,肘尖至腹前腰际时,气刚好吸满,立即闭息,右拳如拽一绳向怀内拉扯,拳心向里,拳眼向右(图12)。
然后,用鼻徐徐呼出的同时,两拳下沉贯力,拳心均向上(图13)。
6金豹擎天
接上动,以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全身聚力,两拳自腰际向前上方缓缓提举,至肘平于肩时,气刚好吸满,拳心均向里(图14)。
接着,闭息,双拳慢慢用力下坠,全身聚力,怒目圆睁,至两手压至左右腰际而止(图15)。
然后用鼻徐徐呼出。
7劲豹加力
接上动,上体左转,成正马步桩,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两拳向胸前抬移,至乳上时拳心翻向内,两拳用意加力,向左右撕扯,至气吸满时,再用鼻将气徐徐呼出(图16)。
接着,配合鼻吸气,两拳变爪,向腹前下压移,爪心均向前,右爪停于腹前,左爪停于胸前(图17)。
气吸满后将之闭住,上体左转,右脚蹬力成左弓步,同时,右爪变拳收于右腰际,左爪缓缓贯力向左前上提起,高与额平(图18)。
然后用鼻将气徐徐呼出。
8豹拳掏力
接上动,左爪变拳收于腰际,同时,右爪变拳快速向前掏击而出,肘节适度弯曲,拳心向内,拳眼向外(图19)。
快收右拳,同时快出左拳。
拳形如上(图20)。
快收左拳,同时快出右拳。
拳形如上(图21)。
快收右拳,同时快出左拳。
拳形如上(图22)。
发力时,配合快速呼吸。
注意,此式外形和“豹拳贯力”相同,但练法相异很大。
9懒豹卧山
随后闭息,左拳变爪,用力内压,至左大腿时,身体重心向右移坐,右拳变爪,用力朝上抬移,左爪再上推移至胸前,此时下盘刚好成左仆步。
运爪时要贯力于肱肘(图23)。
然后用鼻将气徐徐呼出。
10幼豹试力
接上动,以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右脚蹬力,朝左拥身,成左弓步,右爪变拳,下压并收于右腰际,左爪变拳,用慢力向前上旋、提(图24)。
接着,将左拳慢力回收,至左额前时,开始呼气,同时翻左拳慢慢向前方伸出,右手上提于左肩前(图25)。
注意,此式外形和“怒豹发力”相同,但练法相异很大。
11豹子断绳
接上动,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右手五指伸开向右外划,并挽臂、扣指、握拳收于右腰际,随后,左拳屈肘下沉,肘尖至腹前腰际时,气刚好吸满,然后快速呼气,左拳快速向怀内拉拢,如拽绳子一般,有把绳子拉断的意念,则锻炼效果更佳(图26)。
然后,快速吸气,一吸即呼,两拳也快速下沉贯力(图27)。
注意,此式外形和“豹子拽绳”相同,但练法相异很大。
12金豹冲天
接上动,快速吸气,一吸即呼,同时,全身聚力,两拳自腰际快速向前上方提举,至肘平于肩时停住(图28)。
接着,快速吸气,一吸即呼,同时,双拳快速用力下坠,全身聚力,怒目圆睁,至两手压至左右腰际而止(图29)。
注意,此式外形和“金豹擎天”相同,但练法相异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