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人教版《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案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教师寄语: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要善于归纳、勤于温习,初学以记忆为主【学习目标】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3.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并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4. 学习重点与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与判断。

【课前预习】1.日常生活中水的常见状态有、、三种。

2.在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水加热会变为水蒸气、在冰箱中的水会变成冰;铁钉被锤子打弯、钉子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纸张既容易被撕碎也易燃烧等现象。

你能否再举一些类似的变化实例呢?并把这些例子进行归类。

【课堂探究】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仔细观察教师演示的几个实验,并将实验现象纪录如下表:(1)以上五个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之处?(2)试归纳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并把你在课前预习中列举的例子进行正确分类,说出你的分类依据。

(3)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一些明显的现象,请回顾刚才所做实验总结在化学变化中伴随着哪些现象?是不是具备上述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请举例说明。

2.实验探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没有联系?实验步骤:(1)点燃一支蜡烛并固定在桌面上。

(2)仔细观察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现象。

问题思考:(1)蜡烛燃烧属于什么变化?该变化中是否伴随其他变化?(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有何联系?3.结合你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理解,然后从以下方面比较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你的收获:【有效训练】1.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激凌融化B.苹果腐烂C.玻璃打碎D.海水晒盐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到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3. 能用于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生成新物质 B.生成沉淀或气体 C.发生颜色变化 D .发光发热4.下列成语描述的变化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烛炬成灰D.滴水成冰5.人类需要能量。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学会辨析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掌握归纳总结的方法认识到化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化学与其他学科息息相关二、教学重点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概念及区分三、教学难点区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四、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师:一年有四季的更迭,春夏秋冬,循环往复,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同学们,畅所欲言,说一说你想到的变化。

生:学生小组讨论,教师请学生举手发表意见师:(展示课件,观察课件上的图片)同学们,观察多媒体的图片,说一说图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答案预设:加湿器加速液态水挥发成水蒸气;木梳摔断;烟花绽放;冬天水结成冰师:小组讨论,畅所欲言,说一说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学生答案预设:合理即可师:同学们开拓思维,回答的都非常棒,那从化学的角度看,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我们一起来探索,行动起来。

2.新课讲授(1)实验探究实验一:水的沸腾师:介绍实验仪器,播放实验视频(学生们第一次接触实验,视频播放中,教师配以文字讲解,提示学生从颜色,状态,气味等方面进行观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答案预设:液态水沸腾,产生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玻璃片,液化。

师:同学们都发现了水的状态变化,那在这个过程中,水还是水吗?有新的物质生成吗?(完成课本P7表格实验记录)生:水还是水,整个过程中水发生状态改变,除了水没有其他物质,所以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实验二:胆矾的研碎师:介绍实验仪器,实验试剂,播放实验视频,观察实验现象(完成课本P7表格实验记录)学生答案预设:块状胆矾研磨成粉末状师:在本实验中,除了胆矾还有没有其他新物质呢?生:没有,实验中胆矾的大小发生了变化实验三:配制硫酸铜溶液及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师:介绍实验仪器,实验试剂,播放实验视频,观察实验现象(完成课本P7表格实验记录)生:第一步蓝色固体逐渐消失,得到蓝色溶液。

第二步生成蓝色沉淀师:你们认为本实验中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呢?学生答案预设1.认为胆矾消失了,认为蓝色硫酸铜溶液是新物质师:(纠正学生的答案,归纳总结)第一步胆矾并没有消失,胆矾变得更小了,肉眼看不到了,我们看到的蓝色还是胆矾的颜色,第二步,蓝色消失了,说明溶液中胆矾被反应完全,新的蓝色沉淀生成表示有新的物质产生,新的物质是氢氧化铜。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神奇的“化学”【演示实验】课前准备,取两张同样大小的白纸,在白纸1上用无色的酚酞试液写上两个大字“化学”,晾干;课上,用喷壶向白纸2上喷氢氧化钠溶液,无变化,接着再向白纸1上喷氢氧化钠溶液,这时白纸1上出现两个红色的大字“化学”,学生很惊讶。

同学们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内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提出问题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或冰,钢铁制品在潮湿的地方会生锈,煤、木材和柴草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而发光发热,等等。

从化学的角度看,物质的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呢?胆矾研碎石灰石和盐酸反应有气泡产课堂讨论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如实验铁生锈、物质的燃烧、烧制瓷器、冶炼金属、呼吸作用、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知识拓展(1)物理变化常见的三种形式:状态(固、液、气)的改变,形状的改变(矿石粉碎等),某些能量形式的改变(白炽灯通电发光、放热,电能转化为光能、热能)。

凡是状态、形状、某些能量形式改变而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2)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生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但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变化都会产生上述现象,况且具有上述现象的变化也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无色氧气加压降温变成淡蓝色液态氧;给水加热,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以小气泡放出这三个变化都是物理变化。

故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即看是否生成了新物质。

板书设计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3.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

第2课时物质的性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堂展示水、铁丝、食盐、粉笔、食醋、酒精等,请同学们观察并描述它们的不同性质,比如颜色、气味、状态、硬度、溶解性、能否燃烧等。

推荐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推荐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 A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B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教学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教学方法:做好演示实验,建立起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1、检查元素符号的掌握情况。

2、化学是怎样一门科学?二、导入新课:师: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

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三、新课教学: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师:演示[实验1-1]和演示[实验1-2][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生:思考后回答。

师:你是否还能举出这样的变化?让学生试着说出物理变化的概念(概念略)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师:演示[实验1—3] 和[实验1—4]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提问]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你是否还能举出这样的变化?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蜡烛燃烧是什么变化?从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讨论]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四、知识巩固:课本第10页1、2、3五、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策略。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共同完成实验、讨论问题、分享成果。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例如,在实验环节,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物质变化的现象,并共同讨论实验结果。在讨论环节,学生可以分组讨论问题,共同探讨物质变化的讲授新知的环节。首先,我会介绍物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组成。我会通过PPT展示各种物质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不同类型的物质。然后,我会讲解物质组成的基本元素,如氧、碳、氢等,并介绍它们在物质中的作用。接下来,我会详细讲解物质变化的基本类型,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我会通过PPT展示一些实例,让学生判断这些变化是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物质的基本知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主要涉及物质的基本概念、分类、组成及其变化规律。对于九年级的学生而言,这一课时是他们对物质知识体系进行全面建构的关键时刻,需要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物质性质和变化的理解。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因此在教学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针对这一课时,我以实际生活中的物质变化为切入点,让学生在观察、实验、思考的过程中,掌握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基本规律,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分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此外,我还注重将德育元素融入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过程与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初步认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初步学会对化学变化的观察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我校是一所普通初中,学生总体底子薄,加上刚开始接触化学,动力能力薄弱,开展实验探究教学,存在一定难度。

根据初三化学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就地取材,因材施教。

本节课的主题“物质的变化”的进行实验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化学变化的特征及两种变化的判断。

教学难点: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教学方法:指导阅读、实验展示、讨论交流、练习法、实验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呢?【学生】物质【教师】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一个物质世界,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种的物质,这些千姿百态的物质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它们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讲述】上节课我们举了一些例子,如:钢铁在潮湿环境中会生锈,夏天饭菜容易变馊。

【提问】同学们能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变化的例子吗?【学生】水结冰,木材燃烧,煤矿中瓦斯爆炸,玻璃杯摔碎了。

【过渡】在元宵时节,为节目添加一种喜庆的气氛,常常会燃放烟花。

这个过程燃烧变成其他物质,是否发生了质的变化?还有钢铁在潮湿的环境中会生锈,从钢铁变成铁锈,是不是也发生质的变化?【追问】平时看到的玻璃破碎,又是什么变化呢?【演示实验】实验1-1水的沸腾。

一边讲解实验中所用仪器,一边做演示实验。

在开始实验前,老师要提醒大家,怎样去观察一个实验。

【讲述】提醒学生观察实验的注意事项:反应前: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

反应时:观察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是否需要加热或其他附加条件)。

发生的现象(有无沉淀、气体生成,是否有发光、发热或颜色变化等现象发生)。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教学设计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
课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一.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二.用实验的方法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本质、判断依据与
方法。

三.会运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判断生活中的一些变化。

教学重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本质、判断依据与方法;判断生活中的一些变化。

教学难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本质、判断依据与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演示、练习
教学过程
教师:同学们好!上课!
在绪言中,我们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基础上研究
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科学。

小魔术引
入---化学也是一门美丽的学科。

化学的美一定程度上体
现在其变化之美。

请看,实验:
这就是变化之美。

现在,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探究之旅。

板书:物质的变化
实验1、老师已经将装置固定好。

观察水的颜色、状态、气味;水加热沸腾时试管口的现象;干、冷玻
璃片上的现象。

注意,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要先移
动酒精灯给试管预热。

实验2、用药匙取少量胆矾于研钵中,用杵研磨。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生活:日常生活用品、家用电器、食品加工等
科学研究:催化剂研究、新材料研发、药物合成等
- 采用项目导向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设计和完成物质变化的实验项目。
2.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 进行实验活动,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物质变化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 开展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物质变化的情境,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
- 组织游戏活动,通过化学知识问答或物质变化猜谜等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
4. 实践与应用: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的实际,使学生了解物质性质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价值观:通过对物质变化和性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相关知识:
- 学生已经在之前的化学课程中学习了物质的基本概念,对物质有了初步的认识。
物理变化:物质形态或位置变化,不生成新物质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放出或吸收能量
③物质性质的分类和表现: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导电性等
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稳定性等
④物质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内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外因: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⑤物质性质的应用:
生产:金属加工、塑料制造、电池生产等
最后,在作业评价中,我发现部分学生的作业质量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板书设计
①物质变化和性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物质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物质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②物质变化的类型和特点:
过程:
讲解物质变化的定义,包括其主要分类和特点。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从物质变化、性质分类、生活应用等方面进行课堂小结,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促进知识的内化。
3.教师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和强调,确保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五)作业小结
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物质变化和性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2.设计具有思考性的作业,如:“举例说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并分析其性质。”
3.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及时批改、反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4.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学习,如查阅资料、做实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本教学案例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为背景,将化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中,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运用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思考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3.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组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激发他们探索化学世界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出发,认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通过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思考分析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物质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以及物质性质的分类。本案例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化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2.问题导向的探究学习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技能目标:怎样学习化学?如何学好化学?情感目标:化学为人类发展所做的贡献,人类生存发展离不开化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策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观察实验,阅读讨论→归纳小结,指导学法。

【教学用品】滤纸、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浓氨水、浓盐酸、集气瓶、玻璃片等用品。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引言】同学们,今天陆老师首先来给大家“变几个魔术”,严格来说是做几个实验。

请看下面的演示。

【演示】将两只预先已分别滴入几滴浓盐酸与浓氨水的集气瓶口对口,抽去玻璃片(如下图所示)。

师:观察原来两只集气瓶是否有异样?生:都是空瓶,无异样。

师:抽去玻璃片后,有什么变化?生:空瓶中出现大量白烟。

师:怎么回事?如何解释?(学生思索,同桌同学小声切磋,最后还是摇头。

)师:目前还无人能解释,那我们就暂时放一下,先看下一个“魔术”(实验)。

【演示】预先在两张圆形的滤纸上用酚酞写上化学二字,将两张滤纸贴在一张长方形的白纸上,再贴在黑板上(如下图所示)。

师(指着滤纸问学生):白色的滤纸有什么异样吗?生:看不出,好像什么都没有。

师:再将一喷壶中的液体(氢氧化钠溶液)喷少许上去,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生:出现了红色的“化学”二字。

师:很惊奇吧。

下面还有更惊奇的,陆老师又将另一喷壶中的液体(稀盐酸)喷少许上去,请同学们继续观察。

生(惊讶):看,红字又没有了。

(班级气氛热烈,很多学生都在讨论,既想解释,但又解释不清。

)师:以上实验用你们现有的知识(已学过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知识)能否解释?生(摇头):无法解释。

师:是的,目前我们还无法解释,但在这里我们将这两个实验的原理留给大家思考,谁最先解释出原因的,老师有奖。

好了,言归正传,要解释以上实验及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我们必须走进化学世界,用化学知识来解答。

【点题】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二环节:阅读讨论,开阔视野。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案(第1课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案(第1课时)

备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总课时:第 课时 课题(教学内容)课时 安排 共需 2 课时 此为第 1 课时教学 目标 1.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概念。

2.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多媒体 合作讨论主备人 梅明春 课型 新授课教学重难点 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概念和判断。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二次备课 【课前检测】 1.化学是在 、 层次上研究 的 、 、 与 的科学。

2.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情境引入】纸张撕碎与纸张燃烧有何不同?【实验探究】演示P 6实验1-1注意观察现象并记录在课本第7页表格中。

并思考以下问题:1.实验(1)和实验(2)有什么共同特征?2.实验(3)和实验(4)有什么共同特征?3.实验(1)(2)与实验(3)(4)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小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比较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 区别实例 水的汽化、胆矾的研碎等物质三态、物质形状之间的转变铁生锈、纸张燃烧等联系元素 名称 钡 氦 钙 金 钾 汞 氖 氟 锰 元素 符号 元素 名称 氯 铂 铝 硅 铁 氢 碳 钠 氧 元素 符号 元素 名称 氮 镁 铜 磷 银 氩 锌 硫 碘 元素 符号实验准备:重点:1.学会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有发光、放热等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电灯3.思考:蜡烛燃烧时的变化?4.掌握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依据反馈练习1.下列变化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2)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3)纸张燃烧(4)蜡烛熔化(5)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前呼吸,玻璃上出现一层水雾。

(6)空气液化(7)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8)酒精挥发(9)火药爆炸(10)气球爆炸(11)灯丝通电后发光放热2.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光照条件下,以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为原料合成淀粉、葡萄糖等有机物;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有机物,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导学流程(定向导学:教材5—8页)
教学行为提示及方法指导
一、目标导学
化学是。
二、自学自研
观察下列两组演示实验,这两组实验分别有什么特点?填写好书本7页的表格。
第一组:
[实验1-(1)]:水的沸腾
[实验1-(2)]:胆矾的研碎
第二组:
[实验1-(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1-(4)]:石灰石与盐酸的反应
【初读文本】
1.什么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现象有哪些?
【深入探究】
1.举例说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吗?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吗?分别举例说明,并归纳出化学反应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
三、交流展示【交流预展】【展示提升】
1.巩固提升
C燃烧后变成白色固体D镁条燃烧后最终消失
【课后延伸题】
6.上册课本P10习题1
做化学实验时,要学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一般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
1.反应前: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观察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是否需要加热或其他附加条件)。
2.反应时:发生的现象(有无沉淀、气体生成,是否有发光、发热或颜色变化等现象发生)。
【课堂冲关题】
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常见的化学变化有:可燃物的、动植物的、植物的作用、金属的锈蚀、食物、生死、金属冶炼、酒醋的酿造、氧化、还原等。
2.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白玉为床,金做马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下列成语描述的变化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九年级化学科目新课型第一章1课时,总第2课时

九年级化学上册1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1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1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22最新分类、试题、试卷和高质量材料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区别,并能够使用这些概念判断一些易于区分的典型物理和化学变化(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教学难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教学法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但是,如何使用它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困难的部分,我不知道如何使用它。

第一步,你应该选择你真正想阅读的海鸥书。

第二步,1/72022最新分类、试题、试卷和高质量材料课时安排为1班准备教具和学习辅助工具试管、带弯管的单孔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铁架台(带铁夹)、研钵、、药匙、镊子;胆矾、氢氧化钠溶液、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水教学过程【导言】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中,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它们也在不断变化。

例如,在某些条件下,水可以变成蒸汽和冰,食物在炎热的夏天很容易腐烂,燃料可以燃烧,钢铁产品在潮湿的环境中会慢慢生锈。

了解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特征,掌握其规律,对人类理解和改造自然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让我们了解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板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讲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许多化学概念和基础化学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接下来,请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物质变化前后的颜色和状态,并将其记录在列表中。

[演示]实验1-1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2.了解物质具有两种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初步形成对物质变化和性质的兴趣
3.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
4.通过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质变化和性质
教学难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质变化和性质,晶体与非晶体
教学过程:
教学分析和建议:
本节教材除了让学生能区分物质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了解物质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还要通过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在物质世界里时刻发生着丰富多彩的变化,而这些变化虽然千变万化,但就其本质而言,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大类。

本节主要安排了两组活动来让学生正确而又形象地建立起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活动前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的内容,并填写变化情况的记录表格。

然后通过这两个表格的比较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的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还常常伴随着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吸热、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有助于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但是要提醒学生注意的是这些现象并非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化学变化是以产生新物质为依据。

还可以安排一个学生实验:观察燃烧着的蜡烛。

通过这个实验来探究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并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虽存在着本质区别,但是也有—定的联系,发生化学变化时物理变化同时发生。

讲授物质的物理性质时,由于有些物质的物理性质(如:氧气的无色无味等)在本册的1、2章已经学过,有些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如:蔗糖是甜的,易溶于水),所以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做一个归纳。

对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由于学生接触不多,可以把前几章所讲到的一些物质的性质复习一下(如;氢气的可燃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水可以电解等)。

然后归纳得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本节教材还讲到固体一般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并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可以给学生观看有关图片,并指出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的区别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

要求能够通过观察物质的熔化曲线(可以结合冰的熔化曲线来讲解)来判断该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最后本节教材中,还介绍了金刚石和石墨这两种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矿石,它们都是碳的单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是由于内部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造成了它们在硬度等性质上的极大差别。

对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般了解,只要知道物质的性质是由物质内部结构决定的就可以了。

引入:
活动1:从冰箱里取出的冰块,过五分钟后发生什么了变化?
活动2:手电筒小灯泡灯丝在开闭电源的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变化?
活动3:铸铁厂的车间里有许多砂,砂中混入了铁屑,可以用哪种简单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开来,炼出铁屑。

请观察在分离过程中是否有新的物质产生。

归纳:共同特征: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板书: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日常生活中物理变化的例子吗?
例:矿石磨碎;粉笔变成粉末;
酒精挥发;树木做成桌椅……
问:当你打开啤酒或汽水瓶的瓶盖时,有大量的气体放出,这是物理变化吗?为什么?
结论:是结论:物理变化,因为溶解在啤酒或汽水瓶里的二氧化碳变成气态二氧化碳。

活动4:取少量的自来水,然后滴加几滴1%AgNO³溶液,观察现象。

结论:是化学变化,在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白色沉淀)生成
活动5:镁带燃烧
结论:化学变化,在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白色粉末)生成
活动6:加热碱式碳酸铜
结论:共同特征:有新的物质生成
板书:化学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
想一想: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化学变化的例子吗?
例:切开的苹果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变成褐色;用石灰水刷过的墙壁过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白思考: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自主活动:蜡烛燃烧时会发生哪些变化?分别属于哪些类型的变化?如何用实验来证明!结论:现象1:蜡烛由固态变为液态或气态
现象2:蜡烛由液态变为固态
这两个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现象3:黑烟是蜡烛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碳的小颗粒和气体的混合物
现象4和5:说明蜡烛的产物有水和二氧化碳
这三个现象说明了蜡烛燃烧时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判断下列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1、矿石粉碎。

2、年久的铜制品上出现了“铜绿”。

3、手电筒按下按钮发光。

4、将硝酸银溶液滴入到自来水中。

5、铁片在空气中生锈。

6、将石灰石碾成粉末。

7、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

8、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9、用石灰水刷墙,墙渐渐变白。

10、将铁块煅烧打成一把刀。

11、植物的光合作用。

12、自行车轮胎受热爆炸。

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大家知道水有哪些物理性质吗?
物质性质:颜色、气味、状态、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度、导热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你们了解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1、可燃性
2、酸性
3、碱性等等
请你们帮助这些性质回自己的家
⑴颜色;⑵密度;⑶碱性;⑷溶解性;⑸沸点;⑹可燃性;⑺状态;⑻酸性;⑼导电性;⑽导热性
三、晶体与非晶体
我们知道,物质主要有三种聚集状态:气态、液态和固态。

固体一般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
晶体如石英、云母、石墨、大苏打、食盐、冰和金属等
非晶体如玻璃、松香、蜂蜡等
晶体与非晶体相比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①自发形成的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型;②晶体有固定的熔点;③晶体在力学、光学、电学及磁学等性质上表现出各项异性。

晶体有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
要掌握:有无熔点是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之一
图示表示
四、金刚石和石墨
[提问] 我们都见过晶莹璀灿的金刚石,也经常使用铅笔、碳棒,冬日里还可用木炭取暖,可你们知道它们各是由什么成份组成的?它们有什么联系吗?
(学生讨论后,老师加以指正和说明)
[讲解] 铅笔芯、碳棒的主要成份是石墨,金刚石、石墨、木炭,还有活性炭、焦炭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图示:金刚石、石墨以及用途的图片
[投影板书] 一、金刚石和石墨的成份、物理性质及用途
小资料:我国现存最大的钻石——常林钻石
[讲解]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决定了用途上的差异。

1.利用金刚石硬度大、耐高温可做钻探机的钻头;利用硬度大,可做玻璃刀;由于金刚石对光有折射散射作用,可做装饰品。

2.利用石墨质软可做铅笔芯;利用石墨滑腻、耐高温,可做耐高温的润滑剂。

3.石墨可导电,可以做电极,又耐高温可做高温电炉的电极。

4.利用石墨传热性能好,并在温度骤然升高时不易炸裂,可做石墨坩埚。

5.利用石墨耐酸碱的耐腐蚀性强,可做化工管道,耐酸槽、耐碱槽等。

[小结]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性质上有如此大的差异是由于二者中碳原子的排列顺序不同,即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图示: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图;加C60
[讨论] 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他们的组合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附1:课堂练习一
1.自然界里存在的碳单质有__和__。

在天然物质里硬度最大的是____,它可以做____等。

____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可用于制作__等。

2.金刚石和石墨在氧气里燃烧后,生成的产物都是____,说明它们都是由____元素组成的____。

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有很大的____,这是由于它们的晶体中____而造成的。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碳单质的一组物质是 [ ]
A.金刚石和石墨 B.木炭和焦炭C.活性炭和炭黑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B.一种元素可能形成几种单质
C.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性质相同D.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都是黑色的
附3:课堂练习答案
1.金刚石石墨金刚石钻石、钻头等石墨铅笔芯和电极等
2.二氧化碳碳单质差异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3.D
4.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