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风,都是因为忽略这个心脏问题引起的

合集下载

床头放这3个物件随时救你命

床头放这3个物件随时救你命

床头放这3个物件随时救你命床头必备急救三宝:预防突发健康风险的守护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许常常会忽略身边可能突发的健康风险,尤其是像心肌梗塞和中风这样危及生命的疾病。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在床头放置一些简单的急救物品,这些物品便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本文将介绍床头必备的“急救三宝”:一杯水、一根针和两颗阿司匹林,并详细解释它们在面对突发疾病时的重要作用和使用方法。

一、一杯水守护夜晚的心脏健康——对于心脏不好的人来说,夜晚是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的高发时段。

这是因为当人熟睡时,由于出汗,身体内的水分会大量丢失,导致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粘稠度升高,增加了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此时,如果在床头放上一杯水,睡前饮用,可以有效降低血液的粘稠度,减少心脏病突发的危险。

因此,养成睡前一杯水的习惯,是预防夜间心脏疾病发作的有效方法。

二、两颗阿司匹林心肌梗塞的急救良药——心肌梗塞是一种常见且致命的疾病,但并非所有的心肌梗塞都会先出现胸痛的症状。

恶心、大量出汗等也可能是心肌梗塞的征兆。

当出现这些症状时,立刻口含两颗阿司匹林并让其化开,随后吞下,并立即联系急救中心。

阿司匹林具有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担的作用,对于心肌梗塞的急救具有重要意义。

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心脏的负担。

三、一根针中风患者的救命稻草——中风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身体失去平衡等症状。

在遇到中风患者时,切勿随意搬动患者,以免加重症状。

此时,应首先拨打急救电话,并寻找一根针。

用针在患者的十指尖(手指肚中心上方一点)刺破,让血淌出几滴,同时拉扯患者的耳朵并在耳垂部位扎两针。

这种方法被称为“放血救命法”,虽然听起来有些原始,但在现代医学中也被证实具有一定的急救效果。

它可以减轻血的压力,刺激穴位,缓解血管的痉挛,从而激发人体的自救能力。

总之,床头必备的“急救三宝”——一杯水、一根针和两颗阿司匹林,是我们在面对突发疾病时的重要守护神。

心脏保护神辅酶q10销售讲稿

心脏保护神辅酶q10销售讲稿

Q10销售讲稿叔叔阿姨,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就讲在讲我们的心脏,任何的疾病出现都是没有提前预防造成的,那我们来看一下我国的现在我们大家的一个健康现状,2006年12月中国国家卫生部心血管研究中心公布:我国高血压人群达1.6亿,血脂异常者达到了1.6亿,然后2.2亿人超重,其中6000万人出现肥胖,3.5亿人吸烟,同时我国糖尿病患者在逐年递增,“2006年年底才 6500万到了 2007年就增加了 400万到了 2008年的时候又增加了 500万,2009年时候增加了八百万,到了 2010年又增加了1000万,那就等于是到目前为止,2011年底我国糖尿病患者将突破1亿人,前期糖尿病患者达1·2亿,中国免疫研究中心主任,海军总医院副院长冯理达教授,冯玉祥的女儿,他说过:中国退休老人健康状况令人担忧:首先发病率高,人均患病达到3到5种,所有我们看我们自己的心脏我们出现了多少慢性疾病同时残疾率高,接近25%,同时死亡率高:60岁后是60岁前的368倍,所以这些数字是非常可怕的,那么预防医学在我们从古代就已经形成规模了,但是现代人呢?却是忽略了预防,而都是有病了,才想起来要预防,要改善,去后悔之前为什么没有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而让自己生病,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不擅长治病,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就是让这个人不出现疾病。

同时我们讲了,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脾胃,这句话叔叔阿姨应该听过,我们的叔叔阿姨经常听一下健康讲座,看一下电视养生节目可能听过,主要是讲让我们一年四季,顺应季节来保护自己从而返璞归真的养生方法保你一年无病,四季平安。

但是我们现在发现什么?我们现在吃的是不是都是反季节的食品,冬天可以吃上大西瓜,是这种情况吧?以前大冬天吃得上大西瓜吗?没有吧?然而现在一年四季都还有啃黄瓜,吃西瓜,对不对啊?是这样子吧,以前没有吧?以前有吗?没有吧?以前叔叔阿姨以前买肉的时候是不是都要凭票购买啊?是不是限量供应,而且买的时候都想要点肥肉对不对啊?现在去买猪肉,都想要瘦肉对吧?还有要肥肉的吗?不会了吧?现在大家都想要瘦肉,好啊,那就给猪喂瘦肉精,猪吃着吃着就吃出一身瘦肉对不对啊?那我们的人呢?吃着吃着一身疾病就出来了。

呵护脑血管

呵护脑血管

呵护脑血管作者:暂无来源:《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9年第3期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 本刊记者李蕙君专家支持/ 范斌范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

在我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卒中。

而根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数据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有15%面临脑卒中高风险,其高致死致残率更令人不寒而栗。

脑血管意外知多少?医学上所说的脑卒中,就是我们俗称的脑中风,卒乃急骤突然之意,即指这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

“缺血性卒中是血管堵了;出血性卒中是血管破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范斌说,据统计,在脑卒中患者中,高达67.3%-80.5%的脑卒中病例归因于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6.5%-19.6%为脑出血,0.8%-7.0%为蛛网膜下腔出血,2.0%-14.5%为其他类型。

因为脑血管内血栓形成或栓塞引起脑血管阻塞,称为“缺血性卒中”。

脑血管内血栓形成是由于动脉狭窄,管腔内逐渐形成血栓而最终阻塞动脉所致;栓塞则是脑血管被称为栓子的异物阻塞而引起。

脑血管严重阻塞可引起“脑梗死”,轻度阻塞或阻塞后再通引起一过性脑损害的症状,医学上称为短暂性缺血发作。

范斌继续解释道,脑出血是因为脑血管破裂或脑动脉瘤破裂,前者血液溢出到脑组织内,俗称“脑溢血”;后者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称“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栓塞和脑血栓傻傻分不清楚?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很多人不清楚脑血栓和脑栓塞是否是一种疾病。

范斌对此介绍说,脑血栓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膜炎以及血液粘稠度高,或其他原因导致脑血管局部形成血栓,堵塞血管或者是远端栓子脱落,堵塞血管引起的病症;而脑栓塞是血管其他部位的栓子,如心脏病的附壁血栓,主动脉、颈动脉等的血栓呈动脉硬化斑块脱落,运行到脑部引起血管栓塞时出现的病症。

中风病的护理和安全管理

中风病的护理和安全管理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讲,常见急性脑血管病包 括: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指由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所致的脑 实质、表面及脑室血管破裂,出血后引起迟发性 脑损伤的临床综合症。 缺血性脑卒中( CIS )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 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 坏死或脑软化。其中脑血栓形成(即动脉粥样硬 化性脑梗死)占 14% ~ 40% ,脑栓塞占 20% ~ 30% , 腔隙性梗死占 15% ~ 30% ,其他为血流动力学(分 水岭)梗死及其他原因等。
高血压脑出血



1、预防再次出血---控制血压(保证灌注) 2、脱水+脑保护 3、止血 4、注意意识和肢体活动情况是否有进展 5、手术:脑外科开颅或微创血肿清除术
颅内血肿微创术照片 画线定穿刺点
局部麻醉
穿刺针头进入颅骨下
抽吸血肿
注入尿激酶(继续溶解血块)
术后包扎
术后,患者清醒
微创血肿清除术前、后CT显示
中风先兆----- TI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一重要的中风先 兆。 表现为短暂的意识丧失、言语障碍、眩晕或 恶心呕吐、突然跌倒或单纯复视、失明、大小便 失禁等。症状发作时间最长不超过24小时,可以 完全恢复正常。 研究表明:TIA发展为脑梗死的可能性比无此 病症者高16倍。约有10%的病人1年内发生脑梗死 ;有30~50%的病人5年内发生脑梗死。TIA超过1 小时者,多半已形成腔隙性脑梗死,为此又称TIA 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综合症,容易形成大片脑梗 死。
一旦判断家人发生中风,家属应当马上做 两件事:第一,拨打120。第二,把病人就地 放平,将其头部偏向一侧,解开衣领的扣子。 脑中风发生后,抢时间就等于抢生命,3 小时是救治的“黄金极限时间”,是抢救生命 的关键。

心脏病调查

心脏病调查

心脏病调查作者:来源:《齐鲁周刊》2014年第49期□本刊记者王欣芳潜伏幽灵:80%的猝死与心脏病有关“前几天,40分钟时间里接到两起猝死病例。

秋冬季节,猝死患者确实比较多。

”济南市中心医院急诊内科张护士长说。

在其提供的急诊内科死亡病例登记册上,记者看到,在最近的9天内,有7名猝死的病例,其中有5名均在60岁以下。

“上个月还送来一个28岁的小伙,因为在饭局上喝酒而猝死。

”济南市疾控中心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济南市居民前5位死因分别是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伤害。

前5位死因占全死因的90.99%。

影响济南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猝死”并非陌生词汇,一般从其出现症状到死亡在1小时之内发生,原因也多种多样,但最多见的是心血管系统的疾病。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54.4万人发生心脏性猝死,每天至少有1480人死亡。

也就是说,相当于每天要发生四次空难。

“其实绝大多数猝死的人群在之前就有发病先兆,如胸闷、心绞痛等,而且只要稍事休息就能缓解此类迹象,但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个危险‘信号’,一旦恢复没事就又继续从事繁重工作,没有考虑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的可能。

”山东省省立医院心内科副主任陈良华告诉记者,临床发现,越来越多30~40岁的男性开始出现冠心病,“一般而言,男性比女性早发病十年左右,女性受雌激素水平保护,多在绝经后发生冠心病,而男性则在中壮年已可能有心脏病潜伏体内,但很多人都没有察觉。

”近期,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发表了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华伟教授等人作出的中国最新心脏性猝死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我们之所以做这样一个调查就是想引起大家对于这种疾病的重视。

这种疾病一旦发生,患者存活的几率非常小。

在国外,存活的几率只有5%到10%,而在我们国家可能连1%都不到。

如果要深入研究一种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是非常必要的手段,可以了解一种疾病的分布和决定因素。

通过调查研究才能提出合理的预防保健对策和健康服务措施。

中风的中医预防及治疗知识课题

中风的中医预防及治疗知识课题

中风的中医预防及治疗知识课题中风的中医预防及治疗知识中风,又称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严重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中风是由于气血不畅、经络阻塞导致的,中医在预防和治疗中风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出发,探讨中风的中医预防及治疗知识。

一、中风的中医预防知识1.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在预防中风中的重要性。

根据中医理论,饮食应该清淡,避免油腻、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常用的中医预防中风的食疗方法包括红枣、核桃、蜂蜜等食材,这些食物有助于活血化瘀、调理气血,从而有助于预防中风的发生。

2. 调节情绪中医认为情绪的不稳定会对身体的气血运行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导致中风的发生。

中医强调要保持情绪的平和,避免过度悲喜,可以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进行情绪调节。

3. 定期运动中医强调运动对于保持身体的气血畅通至关重要。

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可以增加身体的阳气,促进气血的运行,减少中风的风险。

二、中风的中医治疗知识1. 穴位按摩中医治疗中风常常会采用穴位按摩的方法,如印堂穴、风池穴等,以疏通相关经络,促进气血畅通,达到预防和治疗中风的目的。

2. 中药调理中医认为中风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塞所致,因此常用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的中药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包括川芎、红花、山楂等,这些药材有助于舒经活络、祛风除湿、化瘀通络。

3. 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在中风的治疗中有着独特的疗效。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有助于恢复患者的生理功能,加快康复。

总结与展望中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而中医在预防和治疗中风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方法。

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情绪调节、定期运动等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中风的风险。

在治疗方面,中医通过穴位按摩、中药调理、针灸疗法等手段能够减轻病情,促进患者康复。

未来,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探讨中医在中风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风形成的六大原因之(二)

中风形成的六大原因之(二)

中风形成的六大原因之二:高脂血症中风病是对心脑血管意外的一个统称,脑中风:脑出血、脑梗赛;眼中风:眼底出血;心脏中风:心肌梗死、心绞痛;腿中风:下肢动脉闭塞症腿坏死了;肺中风,肺栓塞;所以在人体中中风病无处不在,祖国中医说人百病首中风。

现在全国心脑血管病已经超越了癌症成为慢性疾病中的头号杀手。

中风病是急性发作、意外、带有一定的不可控制性,水火无情不可控制。

中风的突然发作给人的伤害性极大。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说说形成中风的原因之一高脂血症。

简单的说是血里边的油,统称血脂,全身血脉通畅,所以一损俱损。

血脂起到什么作用?住院不能吃饭的时候医生要给打脂肪乳,恰恰说明了脂肪在人体中起到的作用:就是人体营养和能量的一个蓄电池,所以百岁老人的十大特征其中一条就是人要微微发胖。

血脂过低是营养不良的表现;过高是富贵病、糖尿病的表现。

血脂高了,也分几种情况第一种是油多的胖人。

人体中参与脂肪代谢最重要的消化器官——肝脏会第一个会受到伤害,最常见的就是会形成脂肪肝。

很多肥胖的人脂肪肝的几率是很大的,还有的冠心病形成原因是冠状动脉里的油脂过多形成的动脉硬化。

第二种是很瘦的人,到医院一检查高脂血症,瘦人得高脂血症是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不单纯指营养缺乏,而是营养平衡被破坏,再说说营养不良型的高脂血症,身体过度消瘦、减肥过度、使用激素的,都会导致瘦人血里有油的情况。

这种营养不良性的高脂血症越不吃肉血里的油越多,这个叫用进废退。

第三种是不胖不瘦的人,血脂和血压检查正常,这种情况还要检查一个血黏度,血黏度高了怎么理解,血里的油多了,血糖高了都可能,还有一种是体液性的,就是血液黏度高跟血细胞电荷有关,人体中的电厂和磁场是血液循环形成的,如果说血液没有电了、被氧化了就形成了血黏度的增高。

关于心脏病的5大误解

关于心脏病的5大误解

关于心脏病的5大误解*导读:你可能淹没在关于心脏病的各种信息中,因为它是这个世界上的1号“杀手”,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心脏病都是健康的头号敌人。

……你可能淹没在关于心脏病的各种信息中,因为它是这个世界上的1号“杀手”,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心脏病都是健康的头号敌人。

心脏病造成的死亡人数是各类肿瘤死亡人数的总和还要多。

虽然我们对这个疾病很关注,但是我们仍然有很多关于这个疾病的误解,下面是人们常见的5大认识误区:1.只有老年人才担心心脏病很多专家发现,越来越多的20岁和30多岁年轻人发生中风,而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50和60岁的人群中。

仅仅保持体重并不能让你远离心脏病,你还需要检查你的胆固醇(小于200 mg/dL)和血压(约为120/80)。

2.血压高或血脂高对我没什么影响高血压和高血脂是“静悄悄的杀手”,因为他们都没有明显的外部症状。

1/3的成人有高血压,而他们当中有1/3不知晓自己有高血压。

脂肪可能跑到你身体的各个部分,但是他们更爱在身体的内部器官中积聚,包括你的心脏。

3.男人和女人的征兆不同不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可能经历同样形式的心脏病征兆。

女性更隐蔽而男性更激烈。

男性和女性都可能感觉“胸闷喘不过气”类似心脏造成的问题。

但是一些隐蔽的症状很容易被忽视,比如下巴疼,恶心呕吐等,通常这些症状会被认为是“我下巴疼,可能我晚餐吃太猛了”或“我有点恶心,可能晚上吃多了”,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留心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疾病征兆。

4.高血脂和糖尿病跟心脏病无关血液中有多于的葡萄糖会增加心脏病的风险,近65%的糖尿病患者最后会死于心脏病或中风。

成人每天应该进行30-60分钟的体育运动,摄入更多纤维,戒烟和服用药物等方式来控制血糖水平。

千万别忘了定期测量你的血压和胆固醇。

5.我有了心脏病风险,医生会告诉我的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无法将我们身体的小不适告诉医生,所以医生也会忽略心脏检查。

通常情况下,医生只会在你已经有了心脏风险的时候才会进行检查。

十五个脑中风误区 年轻人也要知道

十五个脑中风误区 年轻人也要知道

十五个脑中风误区年轻人也要知道1、每年输液就能预防脑中风的发生:错没有任何证据证实输液能预防脑中风,并且很多输液患者发生了中风。

治疗相关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吸烟、酗酒等才是预防脑卒中的有效措施。

2、脑中风是忽然发生的不能预防:错一般脑中风发病前多数都有先兆,多会有一次到多次的短暂脑缺血发作(俗称小脑卒中),表现为忽然发生的单眼或双眼瞧不清东西,面部或单侧肢体麻木、无力,说话不清楚,剧烈头痛等症状,一般发作仅持续几分钟便消失,极易被病人忽略。

一旦出现上述先兆,常预示着大脑卒中的来临,必须主动到医院求治,不可延误。

3、年轻人不会得脑中风:错我们重症科每年都会受到20多岁脑中风的患者,30岁和40岁的脑中风患者几乎每个月都有。

虽然脑中风的主要患病人群是中、老年人,首次发病者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但年轻人尽对不是病外之人。

年轻人有脑中风的危险因素除了高血压、酗酒、吸烟、夜生活过度、高脂肪饮食外,还有代谢异常(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液病、心脏疾病、先天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因素。

4、只有高血压才会脑中风:错高血压患者轻易得脑中风,但却不是脑中风唯一的危险因素。

脑动脉硬化病人由于脑血管管腔变得狭窄,以及其他一些危险因素存在,即使血压正常或偏低也同样会得脑中风,只是发病的几率要比高血压患者少得多。

5、只有胖人才会脑中风:错瘦人与胖人得脑脑中风的几率相对低一些,但尽对不是不得脑中风。

因为瘦人也可以患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血脂紊乱等疾病,这些都是引起脑中风的危险因素。

6、血压降到低了就不会得脑中风:错血压过低会使人感到头晕、乏力,太低会影响脑供血。

高血压病人应将血压控制在低于140/90mmHg,合并糖尿病和肾脏病的病人降压目标以低于130/80 mmHg为宜。

非凡是脑血管狭窄病人,假如将血压降得过低,会使本来就已处于缺血状态的大脑进一步加重缺血,发生脑梗死。

中风的先兆

中风的先兆

中风的先兆很多中风患者都是病情发作送进医院了,才知道自己患上中风了,这就导致了中风疾病延期治疗,病情康复也就相对比较困难了!所以专家在此提醒大家,平时不妨多去了解一些健康知识,尤其是家中有老年人的,更是要去详细了解中风的先兆,及早发现中风。

中风是一种高发于老年人身上的疾病,也是生活中一种可怕的疾病,所以,中风重在预防。

其中,早发现中风的先兆是预防中风的一种有效方式之一。

那么,现在就去了解下中风的先兆是什么。

大量临床经验表明,只有少数病人在中风之前没有任何先兆,绝大多数病人都有以脑部瞬间缺血的表现而发出的各种信号。

(1)瞬间失明或视力模糊:这个兆头一般持续时间很短,仅几秒钟,但少数可达数分钟。

这是因为大脑后动脉变窄,供血不足,影响了枕叶的视觉中枢。

(2)与人交谈或作报告时,突然出现短暂说话困难,好象嘴里被人塞进了棉花似的;或听不懂别人说话的意思,这是因为大脑中动脉供血不足,影响了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

此点必须与癔病性失语相鉴别。

后者多见于青年人,常在精神刺激后发生。

(3)出现难以忍受的局限性头痛,或头痛形式和平常完全不同,如头痛由全头痛变为局限性头痛,间歇性头痛变为持续发作,或伴有恶心呕吐。

这常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溢血的先兆。

其原因可能为血压突然升高,颅内动脉瘤和邻近动脉的扩张,血管痉挛或伴有小量渗血,牵拉或刺激了三叉神经支配的痛觉敏感结构而引起。

(4)突然感到天旋地转、摇晃不定、站立不稳,甚至晕倒在地。

这种情况往往是同眼睛看到双重物像(复视)、耳鸣一起出现。

这是因为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影响了小脑这一平衡器官。

高血压病人发生眩晕者,中风的发生率要比为出现者高出16倍。

这可能是血压突然上升,血管应激能力增加,使血管发生痉挛,导致脑血流量减少的结果,如未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能导致脑溢血;这种眩晕,也可能是服用将压药过量所致。

血压过低,可发生脑缺血甚至脑梗塞。

这种眩晕多在早晨起床、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热水淋浴时,容易被人忽略。

202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后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

202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后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

202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后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缺血性中风(IS)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包括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后的一种严重且不罕见的并发症,会导致神经损伤和残疾,降低生活质量,最坏的情况下还会增加死亡。

ACS后的第一个月发病率特别高,而且这些事件会进一步长期积累,10年后累计发病率几乎达到10%川。

由于有潜在的干预措施,因此在这一高危患者群体中准确预测缺血性中风的风险可能会改善治疗结果。

除了心房颤动(AF)或心房扑动(AF1),它们与血栓栓塞性卒中的风险显著增加有关,并需要抗凝治疗,目前还没有确定的风险评分或风险标识符可以明确识别ACS后缺血性中风的高风险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缺血性中风的常见危险因素包括高龄、既往中风或心肌梗死(MI)、糖尿病、肾病和AF[2-7]°女性、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是一些更具争议的因素[2-4,6,8]。

上述许多一般风险因素都被纳入CHA2DS2-VASc评分中,即使在没有AF1/AF1的情况下也可用于评估血栓栓塞风险[9-11尤其是前壁MI定位被认为会导致左心室功能障碍、心力衰竭(HF)或两者兼有,从而增加中风的风险血栓形成[2-3,8,12]。

与此相关的是,明显的失代偿性HF状态(Ki11ip心功能分级III级)已被证明会显著增加住院中风风险[4]。

左心室血栓形成和心脏栓塞性中风在MI后的前1至2周尤其常见,并且风险持续增加至少3个月[13]o在广泛应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之前,华法林治疗联合阿司匹林被证明可以降低MI后左心室血栓形成和心脏栓塞性中风的风险[13-15]o然而,出血风险的增加是华法林或新型(直接)口服抗凝剂对近期M1患者进行普遍抗凝治疗的明显不利因素,除非风险分层得到改善,否则出血风险可能超过任何!可能的优势[12,14,16-20]。

AMI后缺血性中风的可能保护因素包括早期血运重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他汀类药物的使用[8,21-24]。

心梗与中风的关系

心梗与中风的关系

心梗与中风的关系心梗和中风是两种常见而危险的心血管疾病,它们是由不同的病因引起的,但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心梗与中风的关系以及其共同的致病风险因素。

一、心梗与中风的定义心梗(心肌梗塞),又称冠状动脉心脏病,是由冠状动脉阻塞引起心肌血供不足而导致的心肌坏死。

中风(脑卒中)是大脑中的血管发生阻塞或破裂导致的供血不足,进而导致脑部细胞死亡。

二、心梗与中风的致病机制心梗和中风的共同致病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动脉壁上的脂肪、胆固醇等物质逐渐沉积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堵塞。

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冠状动脉时,会引发心梗;当它发生在脑部的供血血管时,就会引发中风。

三、心梗与中风的共同危险因素1.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使血管内皮受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2. 高血脂:血液中的胆固醇过高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3. 糖尿病:糖尿病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4. 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和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壁,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5. 肥胖:过度肥胖会导致血脂异常,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6. 缺乏运动:缺乏体育锻炼会使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下降,增加心梗和中风的风险。

四、心梗与中风的区别1. 发病部位不同:心梗发生在心脏,中风发生在脑部。

2. 症状不同:心梗常表现为剧烈的胸痛、喘息、出冷汗等;中风则表现为突发的面瘫、咬肌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

3. 并发病情不同:心梗患者常伴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中风患者则可能伴有失眠、抑郁等并发症。

五、心梗与中风的治疗方法心梗与中风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区别,但也有共同之处。

治疗心梗的方法包括溶栓、血管成形术和搭桥手术等;治疗中风的方法包括溶栓、手术治疗和康复训练等。

对于心梗和中风患者来说,都需要采取药物治疗、改善生活方式以及定期体检等综合性措施。

六、预防心梗和中风的措施1. 积极控制危险因素:例如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

中风形成的原因整理

中风形成的原因整理

中风形成的原因脑中风是一种突然发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很多人都关注中风是怎么引起的的问题,及时做好预防中风很重要。

下面由我为你详细介绍中风的相关知识。

病症病因脑中风或脑卒中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疾病。

造成脑中风的原因主要有:1高血压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中风的原因中最主要和最常见的。

2心脏病,是脑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

风湿性、高血压性、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均有可能产生附壁血栓,当出现心力衰竭或房颤时,促使血栓脱落,流至脑动脉而发生栓塞。

3颅内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病因,且常屡次破裂出血。

4某些炎症可侵犯脑膜、脑血管,或单独侵犯脑血管引起脑动脉炎,如化脓性、结核性、霉菌性炎症和风湿病等,均可引起脑血管病。

5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常引起出血性脑血管病。

少数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

6代谢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与脑血管病关系密切。

7各种外伤、中毒、脑瘤、脑肿瘤放射治疗以后等,均可造成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

另外,气温变化,环境、情绪的改变,过度紧张、疲劳等也是脑中风的原因。

吸烟、过度饮酒者中风发病率也会大大增加。

中风的并发病症脑出血或大面积的脑堵塞后,常会并发身体其他脏器的疾病,常见的有急性消化道出血、脑心综合征、肺部感染和急性肺水肿、褥疮、中枢性呼吸困难、中枢性呃逆、脑卒中后抑郁等,分述如下:1、肺部感染:脑部病损可能导致肺和呼吸道血管功能紊乱,肺水肿淤血;较长时间不翻身,会导致肺局部泌物坠积;以及呕吐物误吸入气管等,都会促使肺炎发生。

应加强护理,如每3~4小时轻轻变动病人的体位并轻拍背部,使肺局部泌物不至于长期积贮,并使它容易排出。

喂食时要特别小心,尽可能防止肺炎发生。

2、褥疮:由于瘫痪肢体活动受限,骨头隆起部位容易受压,局部皮肤血液循环与营养障碍,故容易发生褥疮,好发部位在腰背部、骶尾部、股骨大转子、外踝、足跟处。

卒中考试题及答案

卒中考试题及答案

卒中考试题及答案题目一:中风的定义和症状答案:中风,又称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部功能异常或损害的疾病。

根据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两种类型。

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导致脑内出血,而缺血性中风则是由于脑血管阻塞造成脑部缺血。

中风的症状取决于中风部位和程度的不同,常见症状包括突发失语或发音困难、突发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或麻木、突发视力模糊或失明、突发头晕、失去平衡和协调能力等。

人们应当对中风的症状保持警惕,并及时就医以确诊和处理。

题目二:常见的中风危险因素答案:中风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以下为常见的中风危险因素:1. 高血压: 高血压是导致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高压会损害脑血管,增加中风风险。

2.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血管病变,增加中风的患病风险。

3.高血脂: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等异常血脂水平会增加中风的发生风险。

4. 不良的生活习惯:吸烟、酗酒、缺乏体育锻炼以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都会增加中风的患病风险。

5. 心脏病:心脏病患者中风的风险较高,尤其是心房颤动患者。

6. 年龄和性别:中风主要发生在年长者身上,而女性在更年期后患中风的风险较大。

题目三:如何预防中风答案:预防中风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和改善生活方式。

以下是一些建议:1.保持健康体重:保持适宜的体重有助于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减少中风的风险。

2.均衡饮食:合理搭配营养,多食用水果、蔬菜、全谷物和低脂肪食物,减少盐和糖的摄入。

3.戒烟限酒:尽量戒烟,限制酒精摄入,避免过度饮酒对身体健康的损害。

4.定期体检:定期测量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干预。

5.积极运动: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保持心血管健康,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6.减少压力:学会有效管理压力,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

题目四:中风的急救措施答案:中风属于急性危重情况,如果遇到中风症状,应马上采取以下急救措施,并尽快就医:1. 拨打急救电话:比如拨打本地的急救电话号码,告知接线员患者的症状和位置。

中风的基本病机

中风的基本病机

中风的基本病机中风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中风的基本病机是什么?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脑血管病变导致脑缺血缺氧中风的主要原因是脑血管病变,包括动脉硬化、动静脉畸形、血栓形成和出血等。

这些病变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局部缺氧缺血,从而使神经细胞受到损害。

二、神经元死亡和神经元功能障碍当局部缺氧缺血时间较长时,会导致神经元死亡。

而在缺氧缺血初期,则会发生神经元功能障碍。

这些障碍表现为神经传递物质的合成和释放受到影响,细胞膜通透性降低等。

三、细胞因子和自由基损伤在中风发生过程中,大量的细胞因子和自由基会被释放出来,这些物质会对神经细胞造成损伤。

细胞因子会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神经元坏死和凋亡;自由基则会引起氧化损伤,使细胞膜、线粒体等结构受到损害。

四、血液-脑屏障的破坏中风后,血液-脑屏障的通透性会增加,导致血浆成分向脑内渗透。

这些成分包括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等,在脑内引起炎症反应和水肿。

五、神经再生和功能重建在中风后,神经元死亡和功能障碍是不可逆转的。

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周围健康神经元可以通过重新连接来恢复功能。

此外,神经干细胞可以分化为新的神经元和辅助细胞,参与脑部再生和重建。

六、遗传因素除了环境因素外,遗传因素也可能影响中风的发生率。

一些基因与中风有关联,如APOE基因、MTHFR基因等。

这些基因的不同变异型可能会影响中风的发生和预后。

总之,中风的基本病机涉及多方面,包括脑血管病变、神经元死亡和功能障碍、细胞因子和自由基损伤、血液-脑屏障的破坏、神经再生和功能重建等。

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中风。

出现中风的病因主要有哪些

出现中风的病因主要有哪些

出现中风的病因主要有哪些中风(Stroke)也叫脑卒中,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

中风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动脉改变、风心病、心源性栓塞、动脉炎、血液病、代谢病、药物反应、肿瘤、结缔组织病等,可导致或伴发脑部血管狭窄、闭塞,这可使脑局部缺血或因血管的破裂而出血引发脑中风。

出现中风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请看具体介绍:一、高血压:高血压是原因,中风是后果,血压与中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成正比。

高血压会使血管的张力增高,也就是将血管“紧绷”,时间长了,血管壁的弹力纤维就会断裂,引起血管壁的损伤,使血液中的脂质物质容易渗透到血管壁内膜中,这些都会使脑动脉失去弹性,动脉内膜受到损伤,形成动脉硬化、动脉变硬、变脆、管腔变窄。

而脑动脉的外膜和中层本身就比身体其他部位动脉的外膜和中层要薄。

在脑动脉发生病变的基础上,当病人的血压突然升高,就很容易引起中风。

二、糖尿病:糖尿病属于中风疾病的易患因素之一。

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的发生率较正常人要高5倍,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其中以糖代谢紊乱为主。

胰岛素不足使葡萄糖转化为脂肪而使葡萄糖的贮存量减少,大量脂肪被分解成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尤以胆固醇增加更为显著,以致造成高脂血症,加速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微血管病变和大动脉硬化两种病变。

三、高血脂:血脂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物质,有许多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

如果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就是我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血流被中断。

这种情况发生在脑,就会出现缺血性中风。

四、肥胖:肥胖体态,临床观察发现,肥胖者与一般人比较,发生中风的机会要高40%。

5种容易被忽略的可怕心脏病警讯

5种容易被忽略的可怕心脏病警讯

5种容易被忽略的可怕心脏病警讯
我们常听见心脏病发作、突发心脏病什么的,给到我们的认知就是心脏病都是突然发作说来就来的。

然而,并非所有心脏病都是突然发作,有很多征兆其实就在心脏病病发前的前几天或者前几个星期就能感觉到,但因为发生的征兆不一定是胸痛,所以经常被人们所忽略。

1.腿部或脚踝肿胀
水肿可出现在身体低垂部位,如双脚踝内侧、双下肢、腰骶部等。

水肿是充血性心脏衰竭的常见症状。

水肿是充血性心脏衰竭(CongestiveHeartFailure)常见的症状,由于心脏瓣膜出现问题,使流进与流出心脏的血液无法顺利调节时就会发生。

与普通的肿胀不同,这种肿胀会随时间恶化,而且会在身体上蔓延,因此如果脚肿的情况比较严重时要赶快找医生。

2.头痛
头痛也是中风或有血块的症状,如果头痛经常与、脖子僵硬及晕眩同时出现,或是会突然头痛,就需要注意身体有没有动脉瘤。

3.胃绞痛
大多数人都觉的胸口或是左臂膀感到不适才会与心脏有关,但是事实上心脏问题会使身体各部位都有可能出现疼痛。

当你感到胃部突然出现绞痛,可能是心脏将疼痛的讯号传到胃部,如果先前从未有过这种情况,最好找医生检查一下。

4.上背部感到压力
经常有病患说心脏病发作就像有一只大象压在胸口上,但这也可能出现在上背部,如果上背感到剧烈的压力,可能是心脏病的症状。

5.感到精疲力尽
这应该是最难辨别原因的征兆了,会使人感到疲倦的原因非常多,不过如果是不同于感冒、流行病带来的疲倦,连走路都觉得像在空中爬摇晃的梯子,那就很严重了,很可能是心脏正在竭
尽力气的支撑身体,当这种情况与其他奇怪的症状一起发生时就要提高警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天父亲正在厨房做饭,突然‘咚’地一声栽倒在地 上。我跑进屋一看,发现父亲嘴角歪斜,说不出话,胳 膊也不听使唤了。家人赶紧拨打120送
Hale Waihona Puke 往医院,医生说是中风。” 周大伯的儿子回忆,去 年底,父亲常常感觉心悸、头晕,心脏跳得时快时慢, 到医院一检查,确诊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
常,叫“房颤”。医生给开了抗凝药,叮嘱要按时用药。 前些日子,周大伯感觉身体没什么不适,自己就擅自停 药了。可万万没想到,后来就突发中风
%。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藏药二十五味珍珠丸 /ershiwuweizhenzhuwan/ ty79htvv
症状虽轻,危害严重房颤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持续性心律 失常,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房颤的主要症状有心 悸、眩晕、晕厥、气促等,但也有一些患
者没有任何症状。房颤的症状虽轻,危害却很大。房颤 发生时,心房有效的收缩功能消失,这导致心房内的血 液淤积并可能产生血栓。血栓脱落后,会
随着血液流动,停在哪里,就可能会造成相应部位血管 的堵塞,如脑栓塞、肺栓塞、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在这 些栓塞事件中,最常见的是脑栓塞,即脑
卒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风”。和其他原因引起的 中风相比,房颤导致的中风更可怕。这是因为相较于血 管内的空间,心房内更“宽敞”。若心房
中有凝结成块的血栓,其个头更大,极易堵塞人体中较 大的血管。这就导致了房颤引发的中风有“三高”:致 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有研究显
示,房颤引发的中风30天内的死亡率可达25%,一年内死 亡率则高达50%;中风急性期致残率高达73%;中风后第 一年累计复发率高达6.9
,落下了半身瘫痪,后果已无法挽回。“明明是心脏问 题,怎么会中风了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在9月25日 “世界心脏日”来临之际,采访了首
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主任马长生教授。 马长生教授指出,房颤最大的危害就是脑中风。与普通 人相比,房颤患者的中风发生率要增加
近5倍。但房颤患者若能做好三件事,即到正规医院进行 卒中风险测评、坚持正确用药、坚持长期规律服用抗凝 药,就能预防和减少中风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