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优秀7篇)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优秀7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这里作者为大家分享了7篇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希望在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初步学会自己查找资料,根据课后题目理解课文内容;对同一题材的小说、音乐、电影的比较感悟。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文的学习,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体会小说所要表达的“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这一感情基调。
教学重点:爸爸是个怎样的人?对我成长的影响?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具体含义?文章哪一部分是插叙,作用?教学难点:对小说、音乐、电影的比较感悟教学时数:1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自己搜集作者作品资料,并对课文提出疑问。
教学过程:活动主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预期效果一、教师播放音乐《送别》一个人的童年生活无论是快乐还是忧伤,到若干年后回首都会发现是自己脑海里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专注地听联想吸引注意二、检查预习请同学来说说林海音和《城南旧事》自己介绍能够说得比较具体三、朗读请挑一段较受感动的语段来读。
接二连三积极举手激发动机,主动介绍,大胆表现。
四、重点问题讨论(问题根据文章重点和学生疑问确定)1. 爸爸是个好爸爸吗?2. 对我成长的影响?3. 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具体含义?4. 文章哪一部分是插叙,作用?小结:小说之美积极讨论通过活动,学生自己将问题基本解决五、《送别》歌曲赏析小结:音乐之美专注地听动情地唱谈谈体会通过对歌曲的感悟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六、电影片段欣赏与文章中的小音子像吗?有什么不同?小结:电影之美饶有兴味地观看七嘴八舌地谈论通过比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总结深化(再播放音乐)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了小音子的童年生活,感受了文章里那种“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的感情基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朗读课文内容,把握主题,培养对文字细节的感知力。
2. 学会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音量等语言技巧。
3. 掌握词汇:落叶、纷纷扬扬、铺、槐树、枝头、寂静等,并尝试用词语描绘场景。
4. 培养学生对父爱的感知与理解。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题。
2. 学会正确朗读课文,运用语言技巧。
三、教学准备教学PPT、课件、录音机、黑板、笔四、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1.1 引入话题:谈论春天是如何到来的。
1.2 学生回答问题:春天来了,树上的花朵怎么样了?树上的叶子怎么样了?1.3 在黑板上列出学生的回答。
1.4 教师引出下一个话题:花儿掉了以后会怎样?2. 学习课文2.1 阅读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
2.2 教师解释生词、短语等:落叶、纷纷扬扬、铺、槐树、枝头、寂静等。
2.3 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达的感情。
2.4 学生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课文,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和表情。
3. 讨论与思考3.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爸爸会弯腰拾起花瓣?爸爸的举动表达了什么意思?3.2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3.3 教师指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对父爱的理解。
4. 语言技巧训练4.1 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正确的语音语调:用大声、慢慢、响亮的语音读课文,体会语音的美感。
4.2 学生分组进行朗读训练,老师提醒学生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和自然。
5. 创作活动5.1 教师指导学生集体创作诗歌:“落叶纷纷扬扬,地上好像铺上了黄金。
”5.2 学生自由创作描述秋天景色的句子,鼓励用词语描绘场景。
5.3 部分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句子。
6. 归纳总结6.1 学生归纳出课文的主题和故事情节。
6.2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爸爸的行动表达了深深的父爱。
7. 课堂延伸7.1 学生可写一篇作文,描述自己与爸爸的一次感人的互动。
7.2 学生将作文发表出来,分享自己的故事。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优秀5篇)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优秀5篇)《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爸爸的花儿落了》。
2、理清全文结构,把握文章线索。
3、理解文中使用的象征手法。
4、初步感受文章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2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想大家已经不止一次地听到父母对你说:“快长大,别再象小孩子一样了!”你们想成为一个大人吗?可是你们知道怎样才算是真正长大吗?(学生自由回答)今天我们所学习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就是一篇有关长大的故事。
本文选自长篇小说《城南旧事》,作者林海英。
你们了解作者和这篇小说吗?(介绍作者和小说梗概)作者在《城南旧事》的序言中这样写道:“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
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可是,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场面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
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在一篇篇的小故事中,在每一段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主角都离她而去,一直到最后的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亲爱的爸爸也去了,她的童年结束了。
那时作者刚满十三岁,就开始负起了不是小孩子所该负的责任。
这是一篇童年的回忆,也是对童年的告别,就让我们走入文中的世界,一起去追寻主人公英子走向成熟的足迹。
二、整体把握文章结构:本文的标题是《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标题到底有什么含义呢?(爸爸所种的夹竹桃的垂落)这个标题还有什么深层的含义呢?让我们首先把握全文的结构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请大家读一读文中1-2、35-37、54-67三个部分,告诉我这些段落都提到了什么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都是与毕业典礼有关,分别写了毕业典礼前、毕业典礼中和毕业典礼后发生的事)那么我们可以说全文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时间顺序)在毕业典礼前,“我”望着襟上的夹竹桃,想起了爸爸。
七年级语文下册《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
爸爸的花儿落了
林海音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线索。
2、整体把握文章的情感,体味父亲的形象。
3、体会学习插叙和伏笔的写作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1、合作探究性学习。
2、比较阅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知文章深沉的父爱,体味父爱之伟大。
2、领悟成长的真正含义。
二、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叙述线索,体味父亲的形象。
2、体会学习插叙和伏笔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批文入情,体味父爱,体味成长。
三、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四、教学流程:
五、教学过程。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明白得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二、通过含情朗诵和语言品析具体研读课文,体会父爱,感悟成长。
3、了解他人的成长足迹,正确面对成长进程中的困难和挫折,走好自己的人一辈子道路。
教学重点:通过含情朗诵和语言品析体会如山父爱,感悟人一辈子成长。
教学进程:一、激情引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一辈子宝贵是欢聚,唯有别离多……”是啊!同窗们,“人一辈子宝贵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今天,就让咱们一路走近12岁的小姑娘英子经历的别离,去感受别离之伤、别离之思、别离之美。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
三、启情深切爸爸是何等喜爱花,花儿贯穿于文章的始末,爸爸的一生都与花儿连在一路,爱花的爸爸酷爱生活,更爱自己的小孩。
爸爸的爱始终陪伴着女儿英子的成长,请同窗们再读课文,找出那些满蘸着父爱的句子,反复朗诵,然后跟大伙儿分享你的感动。
不说话了。
他把脸转向墙那里,举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
着头皮闯过去,可现在,你能够想象爸爸那转向墙那里的脸上是什么表情吗?爸爸明白自己已经病入膏肓,可年幼的女儿还没发觉到啊!她乃至还天真地期盼着爸爸能起来,去参加她的毕业典礼。
这确实是小孩,尚未长大的小孩啊!对爸爸充满依托和期盼的女儿何等令人怜爱,可濒临死亡的爸爸又显得那样的无助,他的眼里或许早已含满泪水,可是他又怎能让女儿看到自己流泪呢,他何等希望女儿能快点长大,变得勇敢,变得顽强,能担当起家庭的责任来啊!因此那转过脸来吩咐我的两句话再也不是一般平常的交代,而是临死的父亲在跟女儿交代遗言啊!】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爸爸明白自己的状况,内心放不下小孩们。
】“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而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你已经大了”,面临死亡的爸爸无法再担负起照顾小孩的责任,他何等希望小孩们都真的长大了啊!】浓浓的父爱悄无声息地滋润着英子的心田,咱们是不是能够从英子的表现中触摸到父爱的痕迹呢?请同窗找到写英子的表现的句子,体会英子对爸爸的爱,体会英子在父爱中的成长。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爸爸的花落了》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
3两层,一是实指爸爸种的夹竹桃凋谢了,另一方面点出爸爸已离开人世。
4爸爸病重可从开头“我”去医院看望爸爸曾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长大了。当毕业典礼的钟声响起后,我突然又想到妈妈爸爸,疑惑“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毕业典礼结束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似的。我回到家里看到“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正好扣题,以花喻人,把即将丧父的伤痛推到极致。
4那么爸爸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究竟起了怎样的作用呢?
5有人说,父爱如大海般深沉,有人说,父爱似天空般广阔,也有人说,父爱像郁金香一样,凝重而含蓄,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有怎样的感悟和启示,如何珍惜这份平凡的真情?
朗读课文
找出重点字词,划出重要语句
思考讨论,问题质疑。
代表回答问题
探究课题《爸爸的花儿落了》,
认真思考,回答全面、条理。
讨论问题,各组代表发言
板
书
设
计
听一段故事──概括内容
说一些感受──体会大爱
品一处妙笔──赏析妙要
做一点积累──小结积累课来自后记这是一篇感情颇深的文章,学习中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意思,但对作者的感情理解不到位,不能够完全进入课文中的状态.衣襟上的夹竹桃引起"我"对爸爸的回忆,回忆中有快乐,也有感伤;有爸爸严厉的责罚,也有他绵绵的爱意.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我"已经长大了.
激
情
互
动
1、学生朗读课文,品读有关段落,思考上述问题。
2017-2018学年度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读课文,积累生字词,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题。
2.理解标题含义,了解本文独特的双线结构,理清插叙部分的内容。
(重点)3.感受真挚的父爱,领悟成长的内涵,学会勇敢面对生活。
(难点)二、课时一课时三、教具准备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送别》的曲子。
(二) 1. 作者简介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
林海音生于日本,不久返台。
当时台湾已被日寇占领,她的父亲不甘在日寇蹄下生活,后举家迁居北京,她在北京长大。
2. 检查字词预习鸡毛掸子咻咻玉簪花骊歌挪窝儿肿胀叮嘱恐惧花圃耻笑(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本文有几个主要人物,围绕我和爸爸写了哪些事,这些事是怎样安排的?互助学习,合作探究:文中哪些写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忆过去的事,回忆的事情是怎样引出的?(小组讨论)眼前事回忆往事由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花医院探望探病时的话六年前赖床受罚礼堂钟声响了,爸爸不能来,不能料理花儿爸爸爱花的情景韩主任讲话,我们唱骊歌爸爸要她闯练,叫她到银行汇款给日本的陈叔叔毕业典礼回来,看见零落的花儿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两条线索:设计说明:新课程提倡合作探究,这个环节充分体现这一点。
(四)品味感受(1)忆往事中,哪些事最令你难忘,对你触动最大?为什么?请你以“父爱如——,让我——”的句式说一句话。
(2)爸爸让英子去给在日本的陈叔叔寄钱,意图是什么?(3)“我”是不是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了?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4)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你可能也有过这样的感受,试结合自己的体验讨论:“我们”为什么既喜欢、又害怕变成大人?)设计说明:本环节主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感情中活动,加深理解体验,有所感悟思考。
,调动学生情感。
(5)爸爸去世,作者没有正面去描写,从文中哪儿可以看出来?(6)理解题目的含义(7)文中多处写花,找出写花儿的内容,说说有什么作用。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内容及作者的意图。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对文中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3.培养学生阅读散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散文内容,抓住文章的主旨。
难点: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感受到对生活的珍惜和珍重之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爸爸的花儿落了》,让学生听着音乐进入故事情境,引起他们对爸爸的关注和好奇。
2.阅读理解(15分钟)让学生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然后回答以下问题:(1)爸爸对待花的态度是怎样的?3.讨论交流(20分钟)要求学生们就文章内容和故事情节展开讨论,分享自己对于爸爸对待鲜花的态度以及文章中所传达的信息的感受和理解。
4.感悟写作(25分钟)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写一篇文章,探讨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如何珍惜眼前人和事。
鼓励学生在写作中感悟到对生活的珍重之情。
5.展示分享(15分钟)请学生展示自己写的文章,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态度。
鼓励同学们相互交流和互相借鉴。
6.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珍惜眼前人与事,珍惜美好时光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背诵《爸爸的花儿落了》中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体会其中的情感。
2.写一篇结合自身经历的作文,讨论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以及如何珍惜眼前人和事。
以上是一堂关于散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教案设计,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还能引导他们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感悟。
希望学生们在阅读和写作中,能够感受到对生活的珍惜和珍重之情,让心灵得到抚慰和启迪。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爸爸的花落了》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
课题
爸爸的花儿落了2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
学
目
标
1.体会插叙的表达效果。
2.通过感悟、模仿,学习和掌握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方法。
3.理解本文深沉的父爱,领悟成长的真正含义。
重点
目标1
难点
目标2
教法
讨论、交流、互动
教具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激
情
导
入
人们常赞颂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若没有父爱滋润万物,又怎有人类的和谐发展,父爱如山,深沉严格,用他那大而粗糙的手,撑起整个沉重的家园,今天我们就追随着作者的脚步去认识这位可歌可敬的父亲吧!
体会作者的衣襟上的夹竹桃的情感。
拓
展
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用
一首气回肠,催人泪下的《世上只有妈妈好》让人心动,而父爱的深沉比山高,比海深,今天我们也来创作首歌,歌颂一下永远爱着我们的父亲。(组内同学自己编词)
讨论问题,各组代表发言
板
书
设
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
说一些感受──体会大爱
品一处妙笔──赏析妙要
课
后
记
这是一节品读课,让学生在朗读中把握情节,分析人物,探究技法,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采用自主合作的探究方式,培养学生感悟`理解欣赏评价等能力,整节课学生在“朗读勤思倾听动笔口述”中不断充实起来,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新理念,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5“我”是不是真正感觉到了自己长大了?哪些地方看出来?
6第、29四个小节,两者体现的爸爸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朗读课文
找出重点语句
思考讨论爸爸对“我”的成长影响,疑难问题质疑。
人教课标版七年级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学会质疑。
3、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教学重点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读准下面加粗字的读音:肿胀(zhong zhang) 叮嘱(zhu) 骊歌(li) 徘徊(pai huai) 抽屉(ti) 2.解释下面的生词:(1)肿胀:肌肉、皮肤或黏膜等组织由于发炎、郁血或充血而体积增大。
(2)叮嘱:再三嘱咐。
(3)恐惧:惧怕,害怕。
(4)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比喻犹疑不决。
3.阅读全文,质疑。
全文朗读-爸爸的花儿落了4.思考: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
作者简介: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
生于日本大坂,3岁随父母返台,5岁来到北京,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
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
作品有:处女作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简介: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
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
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
英子对她非常同情。
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
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
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
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
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
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
初中语文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
初中语文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让学生了解并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亲情、家庭和成长的主题。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教育学生学会珍惜家庭亲情,尊敬父母,懂得感恩。
二、教学重点:1. 分析文章主题,理解亲情、家庭和成长的关系。
2. 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所蕴含的亲情、家庭和成长的意义。
2. 学会运用文章中的表达方式,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文章中的具体内容,理解亲情、家庭和成长的关系。
3. 采用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全文。
2. 相关参考资料,如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等。
3. 教学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的作者和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感知亲情、家庭和成长的主题。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亲情、家庭和成长的关系。
4. 重点解析:分析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案例分析:选取文章中的具体片段,让学生分析其中的亲情、家庭和成长元素,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6.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考亲情、家庭和成长的意义,分享自己的感悟。
8.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教学成果。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感悟亲情、家庭和成长的主题。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本课文,了解农村地区的艰苦环境和农民的辛勤劳动。
2. 能够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并品味诗歌的美。
3. 能够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1. 阅读并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2. 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
2. 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 导入课题:请学生回顾上一课时学习的内容,谈谈自己对于农村生活的了解和看法。
Step 2 阅读课文1. 让学生读一遍诗歌《爸爸的花儿落了》。
2.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和回答以下问题:-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诗歌中有哪些表达形式?-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是怎样的?- 诗歌中有哪些语言和修辞手法?- 诗歌的结尾给你什么感觉?Step 3 理解诗歌1. 教师和学生共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再次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诗歌通过哪些具体场景展示了农民辛勤劳动的情景?- 诗中的「花儿」指的是什么?- 「花儿落了」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Step 4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人物形象1. 分组讨论:让学生再次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给你的联想是什么?- 诗歌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和景物是怎样的?Step 5 分享思考1.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可以请几名学生上前讲述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2.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做出总结和点评。
五、课后作业1. 以自己的方式,写一篇短诗,表达自己对农民劳动的感激之情。
2. 阅读其他优秀的诗歌,选择一首诗歌进行朗读。
六、板书设计《爸爸的花儿落了》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诗歌《爸爸的花儿落了》,让学生了解农民劳动的艰苦与辛勤,并引发学生对于农民劳动的思考和情感表达。
通过小组讨论和学生的发言,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也培养了他们欣赏诗歌的能力。
课后作业的设计旨在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表达对农民劳动的感激之情,并培养他们对诗歌的阅读和朗读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设计(通用10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设计(通用10篇)七年级下册语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感知文章内容,概括故事情节。
2、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感悟人间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从中感受至爱亲情。
自学内容:1、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可能也遇到过类似我赖在床上不想上学的经历,你的父亲是如何教育你的呢?也许感受到父爱的事件很多,准备好说给大家听听。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课文导入:人生在世,人们夸赞的最多的是母亲,人们最不能忘怀的也是母亲,可是今天我们要为父亲唱一首颂歌。
他们同样让我们难以忘怀,他们同样值得我们夸赞。
现在我们就一同去认识一位可敬可亲的父亲吧!一、整体感知学生速读课文,思考问题。
a、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b、“花”在全文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c、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二、研读赏析1、教师导学:这篇文章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题,一方面指爸爸种的夹竹桃凋谢了,另一方面则点出了爸爸的离开人世。
那么爸爸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究竟起了怎样的作用呢?同学们可以围绕这一话题在深入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力求对文章能又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2、自主探究:a、文中哪些写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忆过去的事,回忆的事是怎样引出的?b、文中是如何暗示爸爸已经病的很重,可能将不久于人世的?c、怎样理解文章末尾我默念的话的含义?结论:a、文章开篇用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引出前一天去医院探望爸爸时的情形;通过忆述探病时的爸爸的一番话,特别是嘱咐她不要迟到,引出六年前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这时礼堂的钟声响了想到爸爸不会来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儿,于是又忆起爸爸爱花的情形;还没有想完,韩主任已经讲话了,我们也唱起了骊歌,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长大,进而回忆起爸爸要她闯练,让她到东郊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的经过;最后毕业典礼回来,看着满院飘落的花儿,听到老高的话,她清醒的意识到爸爸的花真的落了,自己已经长大了。
七年级语文下册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教法建议]80年代,一部《城南旧事》让中国人记住了那个大眼睛的女孩子。
而现在的孩子却无法理解当时的那个故事,建议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先介绍《城南旧事》这部影片,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感受。
这篇小说的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抒写了成长的体验,文中童年的故事、成长的感受能快激起学生的共鸣。
体会成长的快乐与烦恼。
教学时不必拘泥与课文分析这分析那,宜通过反复朗读让课文的情、理自然注入学生的心田,在引导学生以“长大的感受”为契合点衔接课内外,从他人的故事和文章中获得有益的启迪。
从而理解父母对儿女的深情。
通过对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学习记叙中的插叙手法,理解“爸爸”的形象。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苗栗县。
父母曾东流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孤,不久即返回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
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
林海音将北京的生活点滴写成《城南旧事》一书,深受读者喜爱,被译成多种文字。
1983年,《城南旧事》被大陆著名导演吴贻弓搬上银幕。
那份美丽、感人的乡愁和情思打动了大陆的每一位观众,影片上映后,林海音在大陆家喻户晓。
2.学生讨论:你觉的什么是长大?你愿不愿长大?(为体会文章的情感作准备)二、教学过程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本文在记叙顺序上的特点?(文章采用插叙手法,从眼前的事回忆往事。
)2.学生仔细默读课文,勾画归纳,由什么回忆了哪些往事?讨论并归纳。
a.从衣襟上的夹竹桃——前一天去医院,探望爸爸。
b.回忆与爸爸对话中,爸爸说“不要迟到”——六年前的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再不迟到的情形。
c.田钟声——爸爸的病,爸爸爱花d.韩主任讲话——你多么盼望自己长大,回忆起爸爸要她闯练,让她到东交民巷寄钱?教师总结:文章回忆部分是插叙,文章采用插叙手法,时而眼前的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爸爸的花儿落了
林海音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线索。
2、整体把握文章的情感,体味父亲的形象。
3、体会学习插叙和伏笔的写作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1、合作探究性学习。
2、比较阅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知文章深沉的父爱,体味父爱之伟大。
2、领悟成长的真正含义。
二、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叙述线索,体味父亲的形象。
2、体会学习插叙和伏笔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批文入情,体味父爱,体味成长。
三、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四、教学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