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较低体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分析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与护理
患 者 入 院后 常 规 给 予 以抗 炎 、 血 、 颅 内压 、 酸 等 对 症 止 降 纠 支 持治 疗 ,同 时 给 予亚 低 温 治 疗 ,降 温 采用 半 导 体 降 温 毯 ( N R — Q一 0 2 I0 6 2医 用半 导 体 降 温 毯 ) 。头 部 用 冰 帽 , 量 泵 输 入 冬 眠 I 微
可 比性 。
12 亚 低 温 治 疗 方 法 .
采用 S S 1. PS1 0统计软件处理 , 计量 资料 应用 c 验 , 检 计数资 料应用 X2 检验 , <O0 P .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 患者 均 在 发 病 后 3 ~6个月 按 C S标 准 评 定 效果 , 表 O 见 1 。两组 治疗 前 后 G S评 分 比较见 表 2 C 。护 理 干 预 组 的死 亡 率 明 显 低 于对 照 组 ( <0 5 , 发 症 主 要 包 括 消 化 道 出 血 、 部 感 P . )并 0 肺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 给予抗炎 、 止血 、 降颅内压 、 纠酸等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应用亚低温治疗 , 根据是否实施护理干预措
施 随机 分 为 护 理 干 预 组及 对 照 组 各 4 0例 , 察 比较 两 组 的 护 理 干 预效 果 及 预 后 情 况 。结 果 护理 干 预 组 的 死亡 率 明显 低 于 观 对 照组 , 理 干预 组 的并 发 症 发 生 率 明显 低 于 对 照 组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组 治 疗 后 的 G S评 分 均较 治 疗 前 明 显 提高 , 护 差 两 C 且 护 理 干预 组 的提 高 明 显优 于 对 照组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结 论 亚低 温 治 疗 同 时辅 以一 系列 的护 理 干 预 措 施 可 以明 显 提 高 差
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分析
分 析 , 察 组 大 脑 后 动 脉 梗 死 、 激 性 溃 疡 及 死 亡 的发 生 率 均 明 观 应
( 准 大骨 瓣 减 压 术 )4 和 对 照 组( 统 减 压 术)0 。 标 3例 传 3例
1 2 治 疗 方法 .
伤 较 严 重 , 会导 致 患者 致残 或致 死 。 准 大 骨 瓣 减 压 术 , 常 】 标 其骨 瓣 较 大 , 有 效 缓 解 幕 上 水 平 方 向 的横 向 压 力 , 于 小 脑幕 切 迹 能 利 疝 进 行 复 位 , 免 了 常规 手 术 颅 骨 缺 损 的缺 点 , 避 同时 对 脑 疝 复 位 ,
1例 , 1 重物 打 击 伤 3 , 有 患 者 均 经过 C 检 查 , 例 所 T 广泛 性 脑 挫 裂 伤
2 结 果
2 1 观察组和对 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情况的比较( 1 . 表 )
2 2 观 察 组和 对 照组 大 脑 后动 脉 梗 死 、 激 性 溃 疡 及死 亡 的 发 . 应
流 管 。 察组 采 用标 准 大骨 瓣 减 压术 , 除骨 瓣 1c X1c , 压 观 去 2m 5m 减
骨 窗 前 界 到 额 极 , 界 平 颧 弓 , 后 达 到 乳 突 前 方 , 露 蝶 骨 平 下 向 显
台 , 大颞 底 部 的 去 骨 范 围 , 脑 膜 剪开 到 达 中 颅 窝 底 , 边 弧形 扩 硬 多 切 开 硬 脑 膜 , 分 显 露 额 叶 中部 、 部 和 外 侧 裂 、 极 和 颞 叶 底 充 前 颞
1 资料 与 方法
1 1 一 般 资料 .
语 言 、 动 等 项 目进 行 评 价 , 分 1 分 , 数 越 高 神 经 功 能 越 差 , 运 总 分 5 比 较 两 组 患 者 治 疗 前后 神 经 功 能 评 分 情 况 。 1 3 2 观 察2 患者 大 脑 后 动脉 梗 死 、 激 性 溃疡 及 死 亡 的 . . 组 应
脑局部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救治体会
脑局部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救治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脑局部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治疗效果,以及其与全身性低温治疗的效果比较分析。
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两年在ICU住院的病人和在神经监护室的病人随机分为两个组,分别使用局部和全身性亚低温治疗,观察患者的神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乳酸、电解质、凝血功能、氧合、B超颈内动静脉血流等指标的变化,并对其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全身性低温治疗组,部分病人出现感染、心律失常、低血钾和凝血紊乱等,而脑局部低温组,疗效较满意,副作用较小。
结论治疗性低温可以全身应用或局部应用。
但全身性低温副作用较大,部分病人会出现感染、心律失常、低血钾和凝血紊乱等,且当整个机体的体温较低时,药物代谢、清除以及摄取受到影响。
脑局部低温更适合治疗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
【关键词】脑局部低温; 全身性低温; 重型颅脑损伤低温疗法是一种以物理方法将患者的体温降低到预期水平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
其在心外科和神经外科手术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的脑保护作用。
研究发现,脑温下降两到三度(亚低温)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并且没有深低温所致的各种并发症[1],近几年,国外率先开始使用亚低温治疗脑缺血、脑缺氧和脑出血病人,取得了令人嘱目的研究成果[2]。
笔者就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两年在我院ICU住院的病人和在神经监护室的病人进行的全身性和脑局部低温治疗进行分析,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所选患者均为011年3月至2013年3月两年在我院ICU住院的病人和在神经监护室的病人,患者治疗前时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进行评分,其评分为为3~8分。
其中男36例, 女28例;患者年龄为9~59岁,平均为32.7±3.4岁;对患者进行头颅CT检查发现,患者有颅内血肿或者脑挫裂伤,其原因为:打击伤18例,车祸伤26例,坠落伤20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脑局部低温治疗组,一组为全身性低温治疗组。
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分析
补 ,没有 发生1 内感染 。4例 患者均进 行营养及神经营养 药支持 , 例颅 O 同时进行抗感染、脱水治疗 ,并且术后进行康复指导等。
2结 果
引一 边进 行冲洗 的方法 ,把全部异物 ,血 液凝块及坏死 的组 织彻 底清
1 _ 3治疗方法
面的异物 ,分泌物 等及时进行清 除,随后马上进行氧气 吸人 ,紧急情
况下进行气管插管 或者是鼻咽通气管 ②做手术前对伤 1 行紧急处 3 进
理 。开放性 的伤 1,通常情况 下用无菌敷料适 当进行 加压 包扎就可 以 3 止血 ,如果 患者 出现继续活动性 出血 情况 ,可 以用 止血钳 夹持或进行
1 临床症状 . 2
3 . 4例重 型颅 脑损伤 患者的临床诊 治体会 。多数情 况下 ,重型颅 2对 O 脑损 伤患者人院后就要 马上进行手术 ,但是进行手术前的急救 、手术
过程 中的处理 、手术后 的治疗3 个环节 密切相 关 】 。本组进行总 结后 主要有 如下几个方面 :①务必保持患者 呼吸道 通畅 。颅脑损伤 患者通 常都 会出现 呕吐 或误 吸情况 ,特别 是意 识昏迷 的患者 ,会 由于 分泌 物 ,呕吐物或者是血液 等导致呼 吸道受 阻。这个时候要把 患者 的头部 偏向一侧 ,或者 是让其取侧卧位 ,抬 高其下 巴,把其 1内和呼吸道里 3
行 回顾 性 分析研 究。结果 治疗 效果评 定标 准采取 G S进行 评 定 。恢 复 良好 :2 例 ,轻微 残 疾 :4例 ,严重 残疾 :4例 ,植物 状 态 :3例 , O 7
2例 因 治疗 无效 死亡 。 随访 时 间半年 到 四年 不 等。结 论 重 型颅 脑损 伤 患者 入 院后 , 多数 需要 - 5上进 行手 术抢 救 治疗 ,迅速 、适 当的制 定
重型颅脑损伤行亚低温疗法20例观察及护理
[ ] 孙志翠. 3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
理 [ ] 护理 实践 与研 究 ,0 9 6 1 )4 — 2 J. 20 ,( 8 :1 4 .
水肿逆转并加速受损 脑细 胞 的恢 复 , 改善醒 觉状态 和生命 机 能活动 , 必须依赖于足够的氧和葡 萄糖 。
[ ] 王瑞萍. 5 颅脑损伤的高压氧治疗及 护理 [ ] 齐鲁护理杂 J.
志 ,0 6 1 ( B : 0 20 ,2 1 ) 1 . 9
[ ] 甄宗礼, 6 李长华, 孙万军. 高压氧 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恢复
期患者 20例 疗 效观 察 [ ] 河 北 医 学,0 8 1 ( ) 0 J. 20 ,l 3 :
行亚低 温疗法, 并在 治疗过程 中给 予严 密观 察及精 心护理。结果 : 本组 2例 因颅脑损 伤过重 死亡 , 余患 者均存 活, 其 且
1 意识 恢 复 。结 论 : 亚 低 温 疗 法 过 程 中通 过 对 患 者 严 密观 察 与 精 心 护 理 , 减 少 并 发 症 的 发 生 , 5例 在 可 降低 患 者 的 病 死
[ ] 陆薇. 4 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 治疗 的护理 [ ] 护理实践与 J.
研 究 ,0 0 7 1 )4 5 . 2 1 ,( 1 :9— 0
而高压氧疗法作 为重要 的方法 之一 , 其作用 机制 是提 高
血氧含 量 , 增加血氧张力和血氧 弥散距离 , 使脑血管及脑脊 液
中 的 氧 含量 显 著 增 加 , 利 于解 除脑 组 织 缺 氧 , 速 毛 细血 管 有 加 的 再 生 和侧 支 循 环 的 建 立 , 断 脑 细 胞 的 变 性 坏 死 过 程 ” 。 阻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选择性头部低温治疗的护理
当吸出浅咖啡色、 深咖啡色或红色液体时, 及时通知 医生处理。 4病情观察 双侧 或一侧瞳孔进行 性散 大,另一 侧瞳孔缩小 ,均表 示脑疝 已经形成 ;如一侧或双侧瞳孔回缩 ,则表示病人正在恢复之 中;对不能 闭眼的病人 ,双眼滴 氧氟沙 星眼药水 ,避 免发生 暴露性 结膜炎。 42 观察病人呼吸情 况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应准备好呼吸 .
急 救 或 脑 出血 患 者 可选 择 一 ~0 ,但 时 间 不得 超 过 1 时 , 2 ℃ 小
若发现病人呼吸洗 慢< 1 次/ n 0 mi ,或急促 >3 次/ n 0 mi , 3 1 口腔 护理 每 日两次给患者行 口腔护理 ,预防 口腔内感 机 , . 染。同时,要求护理人员严密 观察胶布固定处有 无脱开 , 以 血氧饱和度明显下 降,经提高氧浓度后不能改善 ,则宜行呼 防导 管脱 出。有人介绍一种固定 口腔气管插管的新方法, 即 吸机辅助通气 。 采用 Y型胶布无 牙垫固定法。便于进行 口腔护理和观察 口腔 4 3 血氧饱和度监测 血氧饱 和度的变化可 反映病人 的病情 . 黏膜改变 , 从而达到彻底清洁 口腔 , 预防 口腔感染的目的 , 同 变化和呼吸道阻塞情 况。若调高氧流量后 ,病人血氧饱和度 时也解除 了胶布被 口腔分泌物 湿透而引起脱管的危险【。 l I 仍 < 9 %,则考虑有 呼吸道 阻塞情况 ,及时吸除痰液 ,血氧 0 3 2 机械通气的护理 ,随时保持呼吸机的正常运行 根据病 饱和度上升 。长期行机械通气的病人 ,氧浓度应调至 3 ̄~ . 0o / 情和血气分析 , 选择 正确 的通气模式 , 设置合理的潮气量 , 及 5%, 0 血氧饱 和度在 9%以上即可 , 5 以免发生氧中毒 。临床观 血压 易影响血氧饱和度。当病 人处于休克血压时 , 时处理呼吸机的报警情 况。观察管道有无漏气及 扭折 ,弹掉 察中发现 , 0 呼吸机管道内壁的小水珠 ,积水瓶 内的水及时倾 倒,严防测 血氧饱和度易 < 9 %,提高氧流量 后仍难 以纠正 ,除加快 输 压管进水 ,以造成气道压骤 然下降而影响通气量 。使用加热 液速度外 ,应及时通知医生纠正低血压 。 . 5 0 n 湿化器 ,温度调至 3 ~3 ℃之门 ,及时检查气囊 内的气体有 44 意识变化 应每 1 ~3mi观察一 次。如病 人由烦躁不安 3 5 无漏气情况 。每 日至少两次进行雾化吸入 , 使用 同步雾化器 。 转为安静 ,或尿失 禁,或清醒转为昏迷 ,或昏迷程度加重加 3 3 保 持呼吸道 通畅 ,防止肺 部感 染 要经常给病人进行气 深 ,均提示可能有迟发性血肿 出现 ,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
低体温治疗降温措施在急危重病人中的应用
对于某些急危重病人,手术治疗可能是更直接有效的方法。 但手术治疗风险较高,且术后恢复时间较长。相比之下,低 体温治疗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术前或术后使用,以改 善患者预后。
06
未来展望与改进方向
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
01
新型降温设备的研发与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研发更高效、更安全的降温设备,如可穿戴式降温装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加强
加强医学领域内部合作
鼓励不同医学领域的专家加强合作,共同研究和探讨低体温治疗在 急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提升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推动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促进医学与工程学、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为低 体温治疗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创新思路和方法。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成果,推 动我国低体温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
04
低体温治疗在急危重病人中的应用
应用场景及适应症
适应症
低体温治疗主要用于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降低核心体温等,适用于重型颅 脑损伤、脑出血、脑梗死、中暑、热射病、恶性高热等急危重病人。
应用场景
在急救中心、ICU、神经内科等医疗场所,对急危重病人进行低体温治疗,以减 轻病情、降低死亡率。
治疗过程与注意事项
治疗过程
首先评估病人病情,确定是否适合进行低体温治疗。然后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如使用冰帽、冰袋、冰毯等, 将病人体温降至目标温度。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病人体温、心率、呼吸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
在进行低体温治疗时,需注意防止冻伤、寒战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于不同病因的病人,需根据具体情况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冰帽降温
稳定较低体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分析
I 临床 研 究 ・
2 0 1 3 年 3 月 第 2 0 卷 第 9 期
稳 定较低 体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临床分析
肖 志 红 曹大明 曾继培
湖南 省宜 章县 人 民 医院神 经外 科 , 湖南 宜章
4 2 4 2 0 0
『 摘 要1目的 探讨 稳 定较 低 体 温疗 法 治疗重 型 脑 颅损 伤 的效 果 。 方 法 将 1 6 3例重 型 颅脑 损伤 ( G C S < 8分 )  ̄ 患
Cl i n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o f k e e p i n g l o we r t e mp e r a t u r e i n t r e a t me n t o f s e v e r e
t r a u ma t i c b r a i n i n j u r y
X/ A0 Z h i h o n g C A0 Da ni r n g Z ENG j i pe i
De p a r t me n t o f Ne u r o s u r g e r y P e o p l e s Ho s p i t a l o f Yi z h a n g C o u n t y i n Hu n a n P r o v i n c e ,Yi z h a n g 4 2 4 2 0 0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e f f e c t o f k e e p i n g l o w e r t e m p e r a t u r e i n t r e a t me n t o f s e v e r e t r a u ma t i c b r a i n i n —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14例亚低温治疗体会
3 参考文献1 王新德 神经系统血管性疾病 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572 李共现 1268例急性脑出血统计分析 J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4;3(7):442006 04 04收稿 2006 06 30修回(编辑 胡国义)老年重型颅脑损伤14例亚低温治疗体会马宝申 聂晓飞 (松原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吉林 松原 138001)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中图分类号 R651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 9202(2006)08 1119 01作者简介:马宝申(1962 ),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
我们对急性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0例,选择其中14例采取亚低温疗法取得满意的疗效。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2000年~2005年8月间,收治老年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70例,男43例,女27例,年龄60~86岁,平均72岁。
无其他重要脏器合并伤或功能衰竭,无低血压(收缩压!90mmH g)。
致伤原因:车祸伤42例,坠落伤6例,跌伤及击打伤22例。
损伤类型:广泛性脑挫裂伤33例,原发性脑干损伤13例,颅内血肿24例。
其中伴有其他部位合并伤26例。
均经头部CT 扫描,诊断明确。
临床表现:中度及深度昏迷,去大脑强直37例,四肢弛缓33例。
双侧瞳孔散大34例,单侧瞳孔散大26例,双瞳孔等大10例。
12 治疗方法1 2 1 血肿清除28例。
去大骨瓣减压52例(其中双侧去大骨瓣减压21例,同时内减压16例,保守治疗8例)。
常规降颅压,脱水,预防感染,脑功能活化剂,激素,钙离子拮抗剂,吸氧等综合治疗,气管切开39例,亚低温治疗14例。
1 2 2 亚低温治疗方法 开颅术后及保守治疗者入院后立即入亚低温治疗室行亚低温治疗。
所有病人均行气管切开。
冬眠合剂I 号q 8h 肌肉注射,因度冷丁抑制呼吸,对呼吸困难的病人多数用冬眠∀号,或用呼吸机辅助呼吸、静脉持续滴注冬眠肌松合剂(生理盐水500m l+氯丙嗪100mg +异丙嗪100m g+卡肌宁400mg ),同时应用降温毯或冰帽等,在数小时内体温降至:31#~35#,维持2~9d ,平均6 3d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分析
s t ad4 ae i o cuinC a icr rlnu r f nsvr edn eil us g Nus gsm)do eao n ae t e n 3cssde C n ls rno ee a i r aeot e e n eigs c ri . ri u n p r ina ds g a d o b jy e e p an n n t t
A s at0bet eT e w teo t meo t a n n uigi pt nswi e eeca icrrl nuy Meh d bt c r jci orve h u o t r t t d n s n ae t t sv r rn{ e ba i r to sWc v J c " e me a n i h ) e j rt set yrv we e e t13pt ns h rsn dt u opt t a i n s f eee r icrba i uyd r gte e opcie i da r s 6 ai t w opeet o r si l h a oio v r ca o eelln r u n r l e e x si o e e o h a wi d g s s n ’ j i h
Ke rs S vr rn ̄ ee r1nu : Cii aayi ywod : eeeca icrba i r l c n ls ) jy n S
颅 脑 损 伤 的危 害严 重 , 据 统 计 , 我 国城 市 中伤 死 病 例 ,
3
讨 论
6 % 颅 脑 损 伤 。 美 困 每 年 死 于 创 伤 的约 10 0 0 人 , 半 数 0为 5,0 为 颅 脑 损 伤 , 英 困 的颅 脑 损 伤 死 广数 占伤 亡 总 数 的 2 3 重 : /。 型 颅 脑 损 伤 病 死 率在 3 % 右 ,特 重 伤 ,老 龄 组 的病 死 率 更 5左 有 高 达 6 % }者 。 此 ,提 高救 治 水 平 ,始 终 是 人们 关 注 0以 的 问题 。 0 1 1月 2 0 年 1 ,我 科 共 收 治 13例 重 20 年 01 2月 6 型 颅 脑 损 伤 忠 者 , 经头 颅 C 诊 断 并 按 G S分 型 , 以入 院 时 T C ≤ 8分 为 重 型 , 以 病 人 出 院 时 的 状 态 判 定 结 果 。 1 资料 与方法 ‘ 资 料 : 男 1 2 ,女 3 例 。 男 :女 = . : 1 开 般 3例 1 43 ,
冬眠低温疗法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9 2・
o 1 3年 鱼 月第 6 卷 第 6期 上
C h i n J o f C l i n i c a l R a t i o n l a D r u g U s e . J u n e 2 0 1 3 . V o L 6 N o . 6 A
・
临 床 研 究
・ Biblioteka 冬 眠低 温疗 法 治疗 重 度 颅 脑 损 伤 的 临床 观察
郭洪 涛
【 摘
果
要】 目的
观察冬眠低 温疗法治疗重度颅脑损伤 的疗效 。方法
将4 0 例 重度颅脑损 伤患者随机分 为观
冬眠低温
察组和对照组各 2 0例 , 对 照组采用 常规治疗方案 ,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 础上予冬 眠低 温治 疗 。观察 2组 临床疗效 。结 观察组 的治愈率和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 , 病死率低于对照组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结论 疗法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可提高患者治愈率及生存率 , 促进 神经功能的恢 复 ,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例数 x1 0 0 %。
命体 征判 断药物疗效 , 部分 患者 可给予水合氯醛或苯 巴比妥进 行联 合治疗 。( 2 ) 物理 降温 。在患 者进行 冬眠药 物治疗 0 . 5 h
后, 药物将患者的 自主神经阻滞 , 使机体的防寒反应消失 , 使其
进入 昏睡状态 。此 时对患者进行物理降温操作 , 将冰水袋依次 放在患者 的头颅两 侧 、 腋下 、 腹 股沟部 浅表 血管 处 , 并 使用 电 扇、 空调等对病室进行 降温 , 将患 者体温 维持 在 3 2 ℃, 保 持该 温度 6 d后 , 按每 4小时 提高 1 ℃进行 升温 , 体温 达 3 5  ̄ C时 , 维 持2 4 h , 撤 除冰块 , 使体温 自然恢复至正常水平 J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低温冬眠疗法护理论文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低温冬眠疗法的护理体会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冬眠低温疗法护理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244冬眠低温疗法是应用药物和物理方法降低体温,使患者处于亚低温状态,其目的是降低脑耗氧量和脑代谢率,减少脑血流量,增加脑对缺氧的耐受力,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起到脑的保护作用。
但同时降低了机体免疫力,增加了感染机率,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者,大部分行了气管切开易形成肺部感染。
2009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5例,行冬眠低温治疗期间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9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5例,男60例,女25例;年龄18~78岁。
患者均在伤后6小时内,行头颅ct 确诊,格拉斯评分均≤8分。
有50例在入院后或术后建立了人工气道,有30例行人工呼吸机通气治疗,其中死亡15例,有5例植物生存状态,余康复出院。
方法:采用冬眠合剂: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杜冷丁100mg 肌肉注射每6小时。
待患者逐渐进入冬眠状态,用冰帽和控温毯对患者进行物理降温,使肛温控制在32~34℃。
其维持时间48小时~1周。
护理体会环境要求:低温治疗患者最好置于一个安静、空气新鲜的单间病房,光线宜暗,室温控制在18~20℃,相对温度50%~60%。
湿度过高,空气潮湿,有利于细菌繁殖。
湿度过低,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
同时应定时进行空气消毒,净化室内空气。
以减少感染发生率,限制探视人员,由专人守护。
正确使用冰帽及控温毯:避免冰帽与皮肤直接接触,戴冰帽时要注意保护耳廓及颈部,用小毛巾隔开,以免冻伤。
如果术后有引流管,应注意妥善固定。
随时检查皮肤,定时翻身、拍背。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颅内压的变化,严格交接班。
①体温监测:24小时持续监测肛温并记录,使肛温控制在32~34℃,若患者发生寒战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②呼吸频率、节律:若呼吸频率太慢,且胸廓呼吸动度明显变小,应停用冬眠合剂,保持呼吸道通畅;③循环系统监护:低温可引起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及各种心律失常。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31例体会
・
8 ・ 0
光 明 中医 20 08年 1 第 2 月 3卷 第 1 期
CG T M Jna 08V l 3 1 J M C aur 20 . o2 . y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亚低温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 3 例体会 l
盖 杰 孙竹 开封 市第二 人 民 医院神 经外科 (7 0 2 4 50 )
3 —5分 1 。硬膜 下 血肿 1 3例 0例 , 膜外 血 肿 合并 继 硬 发脑 干伤 5例 ; 泛 脑 挫 伤 1 广 2例 ; 血 压 性 脑 出血 4 高 例 。对 照 组 : 1 男 8例 , 龄 2 — 7 年 2 1岁 , 均 年 龄 5 平 0 岁 : 1 , 龄 1—7 女 2例 年 8 7岁 , 均年 龄 4 平 2岁 。G S — C6 8 1 分 7例 ,—5分 1 。硬膜 下血 肿 1 例 , 3 3例 1 硬膜 外血
2 结 果
的生 成和 释放 , 减少对 脑组织 的损 害 ;4 减 少钙离 子 , () 阻 断钙对 神经元 的毒 性 作用 , 能调 节 调钙 蛋 白激 酶 并
Ⅱ活性和 蛋 白激 酶 C的活 力 ;5 减 少脑细 胞结构 蛋 白 ()
破坏 , 促进 脑细胞 结 构和 功 能恢 复 ;6 减轻 弥 漫性 轴 () 束损 伤和脱 髓鞘 改变 , 进 网状 上 行 激 动 系统 功能 的 促 恢复 。 以上 这些 观点在 临床 治疗过 程 中都 直接 或间接
碱、 儿茶 酚胺 以及兴 奋性 氨 基 酸等 内源 性 的有 害 因 子
肿合 并继发 脑 干伤 5例 ; 泛脑 挫 伤 1 例 ; 血 压 性 广 1 高
脑 出血 3例 : 不用亚 低 温治疗称 对 照组 , 两组患 者 均经 头颅 C T确诊 , 并排 除 其他 脏 器 损伤 引 起 的严 重 休 克 、 缺氧 或窒息 的患者 。 12 治疗 方 法 : 疗 组 : 者 急诊 人 院或 手 术 后 立 即 . 治 患 采用亚低 温治 疗仪 对 头 颈部 及 全 身 进行 有 效 降 温 , 一 般 使 用 05 1 后 肛 温即可 降 到 3 ℃以下 。物理 降温 .— h 5 前 3 mn给 予 : 眠 合 剂 ( 丙 嗪 10 g+异 丙 嗪 0i 冬 氯 0r a 10 g 0 r +卡 肌 宁 2 0 40 g+生 理盐 水 50 1 , 微 a 0- 0r a 0m ) 用 量泵 静脉 维持 ; 或氯 丙 嗪 5 r + 丙 嗪 5 r + 冷 丁 0g 异 a 0g 度 a 5 r , 注 。根 据患 者 的 体 温 、 0 g肌 a 心率 、 压 和肌 张 力 调 血 整用 量 , 证患 者安 静 、 寒 战 和血 压 不 低 于 8 m H 保 无 0mg 为度 。通 常降 温 3 —5天 , 当患 者颅 内压 正常 时停 亚低 温药 , 撇去 降温 物 自然 复温 。对 照组 : 除不 采用亚 低温 措施 外 , 其余 治疗 及抢 救措 施与 亚低 温组相 同 。 13 监测 指标 : 者在 人 院或手 术后 即行 以下 各项 指 . 患 标监 测 : 肛温 、 心率 、 吸 、 压 、 呼 血 血氧饱 和度 ( 采用 多参 数监 护仪监 测 ) 。
重型颅脑损伤64例临床分析
的 严 重 程 度 与 有 无 复 合 伤 , 术 时 机 及 并 发 症 对 其 预 后 都 有 不 手
短 。为了补充贮存 量达 正 常水 平 . 至骨髓 可 染铁 恢 复 正常 , 直 铁 剂 治 疗 至 少 需 4 6个 月 。 ~ 参 考 文 献
l 张之 南 , 编 .血 液 病 诊 断 及 疗 效 标 准 .第 2版 .北 京 : 学 出 版 主 科
社 . 9 8 1 ~ 1. 19.0 1
龄 1~7 7 9岁 , 均 4 . 平 6 2岁 。起 病 时 间 半 个 月 ~ 6个 月 , 均 2 平
耗殆 尽. 不能满 足正常红细胞 生成 的需要 而发 生的贫 血 。造 成
缺 铁 的 病 因 可 分 为 铁 摄 入 不 足 及 慢 性 失 血 两 大 类 。 成 人 除 孕 妇 外 , 经 量 过 多 、 性 失 血 、 养 不 良 、 生 虫 为 I A 常 见 原 月 慢 营 寄 D
维普资讯
・
32 ・
中原医 刊 20 0 2年 8月 第 2 9卷 第 8期
C nrl lisMeia J un lV 12 , . , g 0 2 e t an dcl o ra o. 9 No 8 Au .2 0 aP
11 一般 资料 :6 . 6 例均为住 院患者 , 2 例 , 3 例 . 男 9 女 7 年
个 月 。 轻 度 贫 血 ( ≥ 9 g I 6例 , 度 贫血 ( 6 g 8 g I) Hb 0 , /) 中 Hb 0  ̄ 9 /
3 O例 . 度 贫 血 ( 3 g 5 g I) 9例 , 重 度 贫 血 ( < 重 Hb 0 ~ 9 / 2 极 Hh
因 。本 组 病 例 育 龄 期 妇 女 月 经 过 多 ( 18 ) 首 要 病 因 , 3 . 是 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稳定较低体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稳定较低体温疗法治疗重型脑颅损伤的效果。
方法将163例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患者分为3组:(1)稳定较低体温组(55例),将体温控制在35~36℃;(2)亚低温组(54例),体温控制在33~34℃;(3)对照组(54例),给予常规治疗。
结果稳定较低体温组预后良好率为52.7%(29/55),死亡率为20.0%(11/55);亚低温组良好率为50.0%(27/54),死亡率为22.2%(12/54);对照组良好率为22.2%(12/54),死亡率为33.3%(18/54);稳定较低体温组的良好率与亚低温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但与亚低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稳定较低体温组:稳定较低体温组5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入院后马上送入较低温治疗室,如需手术治疗行开颅手术后送入较低温治疗室。
给予常规治疗后,用fx-2000型电冰毯机把患者肛温降低在35~36℃,时间尽量控制在6~8 h内。
因为体温只控制在35~36℃,可以不用冬眠肌松合剂,不用打断自主呼吸,用咪达唑仑镇静控制患者寒颤。
并且,可跟据患者呼吸情况和意识障碍程度考虑是否行气管切开。
一般在颅内压降到正常1 d后停止稳定较低体温治疗,让患者自然复温到正常体温。
1.2.2 亚低温组:亚低温组54例患者在入院或手术后马上进入亚低温治疗室,同时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采用fx-2000
型电冰毯降低体温,使用冬眠肌松合剂(氯丙嗪100 mg+0.9%nacl 溶液500 ml+异丙嗪100 mg+卡肌宁400 mg),将患者肛温控制在33~34℃,其他治疗方法与稳定较低体温组相同。
1.2.3 对照组:对照组5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与亚低温组、稳定较低体温组采用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常规治疗手段基本一致,脱水剂、止血药、神经营养药物、抗生素等药的剂型和剂量基本相同。
1.3 预后评估
患者伤后3个月的恢复情况采用gos评分标准分为良好、中残、重残、植物生存、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对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和患者预后情况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
见表1。
2.2 患者并发症情况
稳定较低体温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亚低温组(p 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亚低温治疗脑缺血和脑外伤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国内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2]。
但亚低温疗法技术难度大,设备要求高,很难操作,有很多严重并发症,在有条件的大医院使用比较多,很难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3]。
虽然亚低温疗法的疗效目前得到了肯定,但存在很多争议,褒贬不一。
文献报道,亚低温疗法降低颅内压力效果明显,但存在很多严重并发症,
对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效果不明显。
现在有些大型医疗机构并不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体温降得很低,而是让患者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稍低于常温的体温(35~36℃)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因为体温不必降得过低,不用冬眠肌松合剂,不需阻断呼吸,避免了体温过低引起的严重并发症。
本文采用稳定较低体温疗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获得了满意疗效。
本组研究中稳定较低体温组良好率为52.7%(29/55),死亡率为20.0%(11/55);亚低温组良好率为50.0%(27/54),死亡率为22.2%(12/54);对照组良好率为22.2%(12/54),死亡率为33.3%(18/54),以上数据显示稳定较低体温疗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明显提高患者恢复良好率。
本文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中发现患者体温不稳定、波动过大会加重继发性脑损害,而让患者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稍低于常温的体温(35~36℃),对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性脑损害效果明显。
亚低温[(33.1±1)℃]体温会出现很多严重并发症,如血压下降、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免疫力功能抑制、、低钾血症、心律不齐、心动过缓等[1-4]。
这些并发症在治疗时会加重病情,增加治疗的危险性,影响治疗效果。
把患者体温控制在较低体温(35~36℃),不需用肌松药,适当镇静即可,不阻断呼吸,保持自主呼吸便于翻身拍背等护理,避免了体温过低需呼吸机辅助患者呼吸引起的很多并发症。
本研究中,稳定较低体温治疗组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稳定较低体温治疗组与亚低温治疗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
稳定较低体温,应尽早应用,在患者入院或手术后马上进行。
至于稳定较低体温时程,本文的方法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降到正常压力1 d后,开始停止稳定较低体温治疗。
让患者自然复温,大概每5小时复温1℃,缓慢地恢复到正常体温[5-8]。
总之,笔者认为选择稳定较低体温疗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技术要求不高,体温易控制,操作简单,能取得与亚低温疗法相仿的恢复良好率,而并发症总发生率却明显低于亚低温疗法,是基层医院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但本院开展稳定较低体温疗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时间还不长,完成的病例数还不够多,如何进一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需要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 朱曦,陈浩辉,付军,等. 亚低温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3,8(1):4-7.
[2] 陈保东,袁先厚,陈卫国,等. 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4,9(1):47-48.
[3] 汀基尧,朱诚,罗其中. 颅脑损伤临床救治指南(修订版)[m].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108,614.
[4] 只达石,张赛,陈荷红,等. 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0,16(4):239-242. [5] 陈净.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2011,12(10):59-60.
[6] 张姝华,张小露,李翠平,等.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亚低温治疗的早期监护[j].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21):67-68.
[7] 郑庆棠,陈卓,解丛民. 术中超早期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9):41-43.
[8] lyeth bg,jiangjy,robertsonse,et al. hypothermia blunts acetyl choline increase in csf of traumatically brain injured rates[j]. molchem neuropath,2004,18(16):272-273.
(收稿日期:2012-12-25 本文编辑:魏玉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