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农业产生的交易成本经济学机理

合集下载

农业小规模经营与交易成本分析

农业小规模经营与交易成本分析

农业小规模经营与交易成本分析1. 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农业市场也逐渐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态。

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农业小规模经营在很多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尽管小规模经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的风险和成本,但是由于缺乏资源和规模经济优势,小规模经营也面临着种种的问题。

本文就针对农业小规模经营中的交易成本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2. 交易成本的定义交易成本是指企业交易所需的各种费用、时间和精力等成本。

在农业小规模经营中,交易成本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成本: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备,导致交易成本增加。

2.寻找合适供应商或客户所需的成本:由于市场参与者各自处于自己的业务领域中,各自的业务领域又比较分散,所以寻找合适供应商或客户所需的成本也会增加。

3.价格谈判成本:交易双方在价格上存在较大的分歧,交易方往往需要通过谈判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

4.交易撮合成本:由于小规模经营的供需双方往往存在较大的距离和信息障碍,需要第三方进行交易撮合,而这会增加交易成本。

5.交易风险所产生的成本:在小规模经营过程中,交易当事人可能存在逃避合同责任的情况,这会导致交易方面临一定的风险。

3. 交易成本的影响因素小规模经营的交易成本主要取决于市场环境和农民自身的经营水平。

从市场环境方面来看,交易成本与市场信息交流、交易商口碑、供需关系等因素有关。

而从农民自身经营水平方面看,交易成本主要与企业资金、管理水平、经验等因素有关。

4. 优化建议针对农业小规模经营中的交易成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1.增强信息交流和维护交易口碑:在市场形成初期,应该加强信息交流和维护交易口碑,这有助于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参与者的信任,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备所带来的交易成本。

2.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建设:企业应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优化生产工艺,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还应该加强财务管理,规范企业内部交易流程,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合约交易费用生成机理及治理结构选择——基于威廉姆森的分析范式

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合约交易费用生成机理及治理结构选择——基于威廉姆森的分析范式
社的资信水平。同 时,农业的季节性较强, 这给合怍}生 土 产的时间
安排带来很多约束,生产、加工、销售等农业流程常常被锁定在一 系列的时间段里,这种 自然限制的结果是降低合作社资信水平,给
贷 款合约 带来很大风 险。从市场环 境来看 ,农 产品市场 价格 时常波
得注意的是, 农民 专业合作社—般社员人力资本专用性较高是基于
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主要由这些弱势劳动力群体组成。因此,衡量
威廉姆森指出了两种形式的不确定性 : 一是环境的不可预见
性,二是行为的不确定性 。 从环境的不可预见性来看,农业生产既是一个 自然再生产过
合作 ^ 社 力资本专用性主要通过考量社员务农经验或务农年限, 一 般而言, 农民务农经验和年龄成正比 。 .
三 农 金融 < g .le Fac Arrad in oet n e
人力资本和—般员工的专力资本。显然,这类专用性人力资本往往因对经验的 路径依赖而妨碍技术造成,无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自己的核心 竞争力,无法成为提高合作社讨价还价能力的资本 ,反而使合作社 在购买农资和销售农产品活动中容易被交易锁定,面临着较高的被
作社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经济组织。因 , 此 合作社的 企业家专用性人
力资本 和专业技术 人员专用性 人力资本 甚少 ,人力 资本专用性 主要
集中于—般性社员 ( 包括合作社管理 人员)身上。 理论认为,通用性人力资本 I , 形成
敲竹I 工 . 风险, 增加金融 构对台
能力 的艟陇 。
程j也是一个经济再生产过程 ,因而面临着 自 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双重压力。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较强 , 从而面I 瞄皆菠高的
勿庸置疑 ,我国农村留守农民大多具有多年的务农经验 表 面 看,这种务农经验导致较高的人力资本专用性水平。然而,值

合同农业产生的交易成本经济学机理

合同农业产生的交易成本经济学机理

合同农业产生的交易成本经济学机理一、引言二、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1. 交易成本定义及分类2. 交易成本的影响因素3. 交易成本与合同农业的关联三、合同农业的交易成本经济学机理1. 合同农业的定义2. 合同农业的优点3. 合同农业的缺点4. 合同农业中的交易成本四、交易成本的应对策略1. 垂直整合2. 网络化组织3. 诚信体系建设五、合同农业案例研究1. 案例一:湖北上游水稻合同农业2. 案例二:江苏蔬菜合同农业3. 案例三:浙江畜牧业合同农业4. 案例四:广东水果合同农业5. 案例五:新疆棉花合同农业六、结论一、引言合同农业是指通过签订合同,将农业企业和农民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生产和营销上的有效共享。

在合同农业中,交易成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交易成本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新兴学科,对于解决交易中的各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交易成本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分析合同农业的交易成本机理,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二、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1. 交易成本定义及分类交易成本是指在市场交易的过程中,所花费的各种成本。

交易成本主要包括(1)搜索成本,即寻找信息所花费的成本;(2)谈判成本,即在买卖双方就交易内容、价格等进行协商时所花费的成本;(3)执行成本,即在遵从交易合约所产生的成本;(4)监督成本,即对合同的监督和执行所产生的成本。

(5)风险成本,如对品质、数量、交货期限、支付等方面发生失败而产生的成本。

2. 交易成本的影响因素交易成本的高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几个因素是重要的: (1)交易对象的数量与规模;(2)交易对象之间的不确定性;(3)交易对象的战略行为;(4)政府干预程度;(5)社会信任程度。

3. 交易成本与合同农业的关联合同农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交易形式,其独特性也决定了交易成本的状况。

合同农业以生产合同为核心,在时间、数量、质量和价格等方面都有着强制性规定,能有效避免信息不对称和合同不履行等交易成本。

三、合同农业的交易成本经济学机理1. 合同农业的定义合同农业是农民与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之间通过签订产销合同等形式建立起来的长期稳定的经济关系,是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的一种组织形式。

交易成本原理

交易成本原理

交易成本原理交易成本原理是由奥利弗·威廉姆森提出的,它是指在市场经济中,进行交易所需要付出的各种成本。

交易成本包括了信息搜索成本、谈判成本、合同签订成本、监督成本以及风险成本等。

这些成本对于市场经济中的交易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它们影响着市场的有效性和交易的效率。

首先,信息搜索成本是指为了获取交易对象的相关信息所需要付出的成本。

在市场经济中,买卖双方需要了解对方的信用状况、产品质量、价格水平等信息,而这些信息的获取是需要耗费时间和金钱的。

信息搜索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交易双方的决策,也影响着市场的透明度和效率。

其次,谈判成本是指在交易过程中进行协商和达成一致所需要付出的成本。

买卖双方可能会就价格、交货时间、售后服务等方面展开谈判,而谈判所需要的时间、精力和资源都构成了谈判成本。

谈判成本的高低会影响交易双方的交易意愿和交易效率,也会影响市场的竞争程度和效率。

合同签订成本是指为了达成交易并确立双方权利义务所需要付出的成本。

签订合同需要付出的费用包括了合同起草、审查、签署、公证等环节的成本,同时还包括了合同执行和维护的成本。

合同签订成本的高低会影响着交易双方的合作意愿和合作效率,也会影响市场的秩序和稳定。

监督成本是指为了确保交易执行符合合同约定所需要付出的成本。

在交易完成后,买卖双方需要进行监督和检查,以确保对方履行合同义务。

监督成本包括了检查、监控、追踪等方面的成本,而这些成本也会影响着交易双方的成本和效率。

最后,风险成本是指在交易过程中因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成本。

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政治风险等,而这些风险会导致交易双方承担额外的成本。

风险成本的高低会影响着交易双方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交易效率,也会影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交易成本原理对于市场经济中的交易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

了解和分析交易成本,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中的交易行为,也有助于我们找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的途径。

农地流转的交易成本经济学分析的开题报告

农地流转的交易成本经济学分析的开题报告

农地流转的交易成本经济学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土地的用途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越来越多的土地从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建设、工业用地等,这就加剧了土地的紧张程度,很多地方的农民找不到足够的土地来耕种。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便是农地的流转,让一部分农民把土地出租或者出售给其他需要土地的农民或投资者使用。

而在农地流转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定的交易成本,使得交易并不那么顺利。

因此,对农地流转中的交易成本进行经济学分析,既有助于了解农地流转的现状和问题,也能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二、研究内容:本文旨在对农地流转中的交易成本进行经济学分析,研究包括以下内容:1、理论基础:对交易成本理论及其在农地流转中的应用进行梳理和分析,包括交易成本的定义、种类、影响因素等方面。

2、现状描述:通过文献综述、案例调查等方法,对农地流转中的交易成本现状进行描述,包括信息不对称、交易程序复杂、合同执行难度大等问题。

3、影响因素研究:分析交易成本的影响因素,包括政策、市场、企业和经济环境等方面,深入探讨这些因素对交易成本的影响机制及其作用。

4、政策建议:针对目前农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推动信息化建设等方面。

三、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综述法和案例分析法,通过收集大量文献和实践案例,对农地流转中的交易成本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探讨其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

此外,还将结合一些调查问卷,对乡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获取更具体、更全面的数据。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农地流转中的交易成本问题,理解其产生原因、影响机制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为政府相关部门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和促进农民积极参与农村土地流转、促进乡村振兴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合同农业产生交易成本经济

合同农业产生交易成本经济

合同农业产生交易成本经济一、问题的提出以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

从产业化组织数量和各类组织带动农户的能力看,“公司+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主导模式。

截至2006年底,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达154842个,比2000年增长132.2%。

其中,龙头企业71691个,占产业化组织总数的46.3%,联结龙头企业与农户的服务组织70874个,占产业化组织总数的45.8%(黄连贵等,2008)。

迄今为止,人们对于“公司+农户”的模式存有不同的理解,大体区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市场交易形式。

农户随行就市将农产品卖给公司,公司一次性收购,不签订合同,自由买卖。

二是完全一体化形式。

即公司与农户通过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的联接,将农户生产活动内化为公司的经营车间,所有生产要素由企业中的权威配置。

三是公司与农户保持各自独立的主体地位,通过签约形式建立双方间固定供销关系的经营模式,通常称之为合同农业或订单农业。

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农户与公司交易中,通过合同建立交易关系形成的中间型组织模式是普遍的形式(万俊毅,2009;赵德余等,2004;生秀东,2001,2004)。

从统计数据看,2005年龙头企业与农户以合同方式联接的占55.3%,以股份合作方式联接的占15.2%,以其他方式联接的占13.5%。

上述数据表达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什么合同交易能成为农户和公司的共同选择?这个问题也暗示着:为了理解市场与企业间的权衡关系,有必要更确切地分析“公司+农户”采用合同交易的潜在优势与生成机理。

二、组织形式的选择:一个简化的交易成本经济学分析框架交易成本经济学作为理解如何安排交易治理的一个普遍性框架而出现,并成为了经济学、管理学与组织学的主流研究范式。

这一分析框架的基本观点为:一项交易要选择可供选择的交易成本最小的治理结构来完成,即把属性各不相同的交易与交易成本最小化的不同治理结构“匹配”起来。

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分析

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分析

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分析在经济学中,交易成本是指进行市场交换的所有成本。

从简单的跑腿成本,到信息获取、谈判、监督和执行交易的成本,再到不完美条件下交易的风险,交易成本可以影响市场行为和经济效率。

因此,在经济理论和实践中,交易成本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交易成本对市场行为的影响一方面,交易成本会使市场上的参与者通过自己的价值和成本信息做出更谨慎的选择,减少市场交易规模,影响市场竞争和经济效率。

例如,当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上升时,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垂直整合或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来减少交易成本,从而减少市场上的市场竞争,增加经济效率。

另一方面,交易成本也可以鼓励市场上的专业化和合作。

例如,在股票市场上,交易成本的降低可以鼓励市场上的专业受托人、高频交易商和市场制造者等参与者,使市场更加流动和高效。

此外,在农产品采购等领域,交易成本的降低可以鼓励建立合作社和集体采购等组织形式,提高交易效率和社会福利。

扩大交易范围和市场竞争另一个交易成本分析的关键方面是交易范围和市场竞争。

例如,零售市场上的交易成本通常较高,导致市场上的供应商数量较少,并导致零售价格较高。

在这种情况下,降低交易成本可以鼓励市场上更多供应商和更高的竞争,从而提高消费者福利和降低商品价格。

同时,在跨国贸易和外国投资等方面,交易成本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例如,在国际贸易中,跨越地理边界的货物和服务需要更复杂的合同、物流和支付安排等,因此,降低交易成本可以鼓励更多的国际贸易和外国投资。

交易成本和制度设计最后,交易成本也像其他制度因素一样,影响着公司和市场的设计和运作。

例如,在公司治理中,交易成本的降低可以影响以委任代理模式为基础的公司治理方式,引导市场上的股东和管理者为公司的共同利益而努力。

此外,在市场规则和政策制定上,交易成本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例如,减少证券市场交易成本可以提高市场流动性和证券价格发现效率;而在不完美竞争领域,政府可以介入市场来减少交易成本、维护市场竞争和消费者福利。

交易成本经济学

交易成本经济学

交易成本经济学交易成本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交易行为中所产生的各种成本的经济学分支。

经济学家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分析市场经济中的交易行为,以及为什么有些交易成功而有些交易失败。

本文将从交易成本的概念、交易成本的分类和测量以及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应用三个方面来论述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相关内容。

1. 交易成本的概念交易成本是进行经济交易所付出的一切费用和努力。

它包括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个方面。

直接费用指的是为了进行交易所必要的成本,比如交易物品的购买成本、交易过程中的手续费等。

间接费用则是指为了进行交易而需要付出的辅助成本,比如信息收集、协商、合同制定和执行等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

2. 交易成本的分类和测量根据交易成本的性质和来源,可以将其分为四类:搜索成本、谈判成本、合同成本和监管成本。

搜索成本是指为了获取交易对象所付出的时间和努力。

在市场经济中,买方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来寻找适合的商品或服务,卖方则需要投入一定成本来吸引潜在的买方。

谈判成本是指在交易过程中进行协商和达成交易时所产生的成本。

买方和卖方需要讨论价格、数量、质量等交易条件,并可能进行多轮的谈判和讨价还价,这些过程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合同成本包括合同的设计、起草、签订和执行等环节所需的成本。

制定合同需要雇佣专业人士进行法律或技术审查,而合同的执行则需要进行监督和追踪,以确保交易条件的履行。

监管成本是为了保证交易的合法性和公正性而进行的监管所需的成本。

政府机构和监管部门需要花费资源来监管市场行为,确保交易各方的权益得到保护。

针对交易成本的测量,经济学家通常采用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和统计分析等方法,来定量或定性地评估交易成本的规模和影响。

3. 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应用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市场交易、合同设计、组织结构以及政府政策等多个领域。

在市场交易中,交易成本的高低会影响市场的竞争程度和资源配置效率。

当交易成本较高时,交易各方可能会选择放弃交易或寻找替代方案,从而导致市场效率下降。

交易成本经济学

交易成本经济学

交易成本经济学目录交易成本经济学(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TCE)[]交易成本经济学概述交易成本经济学(TCE),是新制度经济学当中惟一在实证检验方面成功的领域。

威廉姆森在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交易成本经济学是融法学、经济学和组织学为一体的、新颖的边缘学科。

以威廉姆森为代表的交易成本经济学。

他们认为,市场运行及资源配置有效与否,关键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交易的自由度大小,二是交易成本的高低。

他们认为交易成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按照威廉姆森的观点,科斯定理的核心是交易成本。

由此,科斯定理可被定义为:只要交易成本为零,那么,初始的合法的权利配置对于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是无关的。

这就是说,只要交易界区是清晰的,资源配置就能有效。

根据这种定义来解释上述科斯所举的案例,他们认为,纠纷解决的结果如何取决于火车主和农场主的交易成本比较,如果火车主是一个人,而铁路沿线的农场主有很多个,那么农场主之间达成协议的交易成本便会远远高于火车主进行谈判的交易成本,这样纠纷就难以得到合理的解决,外在性无解。

相反只有在农场主个数减少,使得双方的交易成本相当时,才可能有效地解决纠纷,克服外在性。

在这里,产权界区的明确,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体制的完善与政策的推行等等,都是以降低成本为目标的。

换言之,产权界区的明确等措施是降低交易成本的基础,也是减少交易摩擦的润滑剂。

基于这种认识,交易成本经济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转向了企业组织理论。

G.斯蒂格勒、张五常等产权理论研究者对科斯定理的解释与威廉姆森一致,都属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解释。

[]什么是交易成本新制度经济学的显着特征是坚持交易是有成本的。

这一特征使新制度经济学比其他经济学更为现实,因为人们在进行经济活动时,总是面临着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完全,这就使人们不可能象新古典理论所设想的那样在无交易成本的情况下进行决策。

交易成本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也是近十几年来西方经济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概念之一。

理论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与合约理论

理论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与合约理论

理论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与合约理论交易成本与合约理论是理论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深刻影响着市场经济的运作和组织方式。

本文将从交易成本和合约理论的概念入手,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交易成本的概念。

交易成本是指在市场经济中进行交易时所产生的各种直接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包括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交易搜索、协商和纠纷解决等费用;间接成本则包括市场的不完全性、信息的不对称性、不确定性等因素带来的影响。

这些成本会增加交易的难度和成本,从而影响市场的运作。

交易成本的概念是由奥利弗·威廉森提出的。

他认为,市场经济中的买卖双方在进行交易时,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来完成交易。

交易成本不仅仅是指货物或服务的价格,还包括了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费用。

威廉森认为,了解和降低交易成本是有效推动市场发展和增加经济效益的关键。

交易成本的存在对市场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得市场不是完全的竞争状态。

市场的不完全性导致了买卖双方在进行交易时会受到限制,无法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协调资源配置。

因此,市场经济中的交易往往是在不完全竞争状态下进行的,买卖双方需要通过谈判、协商等方式来达成一致。

其次,交易成本的存在也促使了合约的产生与发展。

合约是指在交易过程中双方为达成一致而签署的协议。

合约可以规定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交易的标准和条件,从而降低不确定性和减少交易成本。

合约理论是对合约形成和执行的机制进行研究的学科,它主要涉及合约的设计、选择和执行等方面。

在合约理论中,经济学家通常假设市场信息是不对称的。

买方和卖方在信息方面的差异会影响交易的结果和效率。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交易双方往往需要通过合约来解决潜在的问题。

合约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交易风险,提高交易的效率和可靠性。

但是,合约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工具。

合约也有其局限性和成本。

首先,合约的制定和执行都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这增加了交易的难度和成本。

农产品交易的成本与收益(农业经济学课件)

农产品交易的成本与收益(农业经济学课件)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交易的成本与收益
MU LU
1 主要农产品成本收益情况 2 农产品成本收益的变化趋势及影响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我国主要农产品成本收益情况 2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分析农产品成本收益趋势 3 素质目标:分析农产品成本收益影响的因素
4
思政目标:培养认真、严谨工作态度
一、主要农产品成本收益情况
但是,针对具体作物和产品分析的话,情况比较复杂。比如,粮食作物可能因为国内 收益较低的原因导致出口的增加,虽然国家为保障粮食自给率而采取措施,但市场主体 的自发选择有时候并不会按照国家的规定执行。进口同样是如此。因此,成本和收益会 影响进出口贸易,但进出口贸易也会影响成本和收益,这里头存在一个传递的动态过程 。此外,茶叶、中药等特色产品将会有很大的需求,尤其是出口方面的需求,这是随着 中国文化传播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同步发展的。这个趋势可能会增加茶叶和中药材产值 的增长速度。药材等的规模化种植将会提高农户收入及有关主体的利润收益。同时,一 些地区因扶贫等由政府推动的规模化作物种植可能会有更大风险,特别是可能产生对国 际市场估计不足的进出口贸易风险。
目前,我国正在推进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改革,而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也开始规划和 部署,农业产业将继续发生结构性调整。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高将会降低农产品流 通成本,农业补贴将会继续降低农民种植等方面的成本,但标准化程度的提高可能会迫 使更多主体适应新的规则,这可能会短期内增加成本,进而减少收益。不过,标准化等 会增加出口能力,这会对有关主体的收益增加产生正面影响。这是从一般意义上的整体 分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数据显示(表6-1——6-5),粮食作物中水稻和大米 的收益较高,小麦的收益较低,棉花等经济作物的收益波 动较大,这可能由于需求弹性较大的原因。玉米的收益比 较稳定。此外,从成本结构看,粮食作物中水稻用工价格 大于玉米和小麦;而经济作物中棉花的用工成本较高。

农业企业化经营中的交易成本和规模经济

农业企业化经营中的交易成本和规模经济

农 业 企 业化 经 营 中 的交 易成 本 和规 模 经 济
程 克 群 ,陆 彦
(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合肥 2 06 ) 30 1
摘 要 : 业 企 业 化 经 营 是 指用 企 业 的经 营 思 想 或 理 念 去 经 营 农 业 , 经 营 的过 程 主 要 涉及 农 户 、 业 和 政 府 三 农 其 企
基 金 资助 项 目( 0 7 F 4 . 20 N 5 ) 作 者 简 介 :程 克 群 (9 9 16 一 )男 , 教 授 . , 副
通 讯 作者 : 克 群 ,hnkq n 16 cm. 程 ce geu @ 2 .o
天 津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版 ) 社
念 … 。农业 企业 化就是 指 以市 场 为导 向 , 以提 高经 济 效益为 目标 , 以农 业资 源开发 为基础 , 运用 现代企 业理 念和运行 机制 , 改造 传统 农 业 的过 程 J 。这 是一 个 发 展的过程 , 是一个 逐 步扩 大 经 营规 模 , 全规 章 制 度 , 健 完善运行 机制 , 强化管 理 效 能 , 提高 经 济效 益 , 加 农 增 民收人 的过程 。以工 业 的理 念谋 划 农 业 , 使农 业 的发 展 与工业 化相结 合 , 推 动 经济 增 长方 式 转 变 的根 本 是
t n i i d Sae r utr ”和 “ o c p fa r i n Unt ttsAg c l e o e i u A c n e to gi —
企业 是 市场经济 的基 本构成要 素 , 它们拥 有资本 、 人 才 、 产 和加 工 技 术 以及 管 理 经 验 等 资源 , 逐 利 ” 生 “
二 、制 度经 济 学 分 析

交易成本原理

交易成本原理

交易成本原理交易成本是指在市场经济中进行交易所需要付出的各种成本,它包括信息搜索成本、谈判成本、合同监督成本、风险承担成本等。

交易成本理论是由奥利弗·威廉姆森等学者提出的,它对市场经济中的交易行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为我们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首先,交易成本的存在是由于市场不完全。

在现实生活中,市场往往是不完全的,信息不对称、合同不完备、交易双方存在道德风险等问题都会导致交易成本的存在。

信息不对称使得交易双方在交易过程中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成本来获取信息,而合同不完备则需要双方花费额外成本来监督合同的履行情况。

这些都使得交易成本成为市场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其次,交易成本的存在对市场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得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并不完全依赖于价格机制,而是受到交易成本的制约。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交易成本过高,交易双方可能选择放弃市场交易而采取垂直整合的方式来获取所需资源,这就导致了垄断的产生。

另外,交易成本的存在也会影响市场的竞争程度,使得市场的效率降低。

最后,降低交易成本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课题。

为了降低交易成本,需要在多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是完善市场制度,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加强对市场交易的监管,减少信息不对称和合同不完备所带来的交易成本。

其次是发展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降低信息搜索成本,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使得市场更加完善。

此外,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提高交易双方的信用度,也是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途径。

总之,交易成本是市场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它对市场的运行和资源配置有着重要的影响。

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的效率,是我们在市场经济中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

希望通过对交易成本的深入研究和理解,能够更好地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合同农业产生的交易成本经济学机理

合同农业产生的交易成本经济学机理

合同农业产生的交易成本经济学机理1. 引言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农民和农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生产组织形式。

合同农业是农民和农业企业之间基于合同约定进行的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模式。

通过合同农业,农民可以从农业企业获取农业生产和市场经验,而农业企业则可以通过与农民合作降低非核心成本和风险。

合同农业作为一种农业组织形式,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水平,还可以减少交易成本。

本文将探讨合同农业产生的交易成本经济学机理。

2. 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是指在市场经济中进行交易所需要的成本,包括信息获取成本、监管成本、谈判成本、合规成本等。

交易成本理论是由奥利弗·威廉森等经济学家提出的,用于解释组织边界和不同组织形式产生的原因。

根据交易成本理论,不同组织形式之间的选择取决于市场交易成本和内部交易成本之间的比较。

3. 合同农业的交易成本合同农业作为一种农业组织形式,通过签订合同约定来规范农民和农业企业之间的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行为。

相比于传统的市场交易形式,合同农业可以减少许多交易成本,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3.1 信息获取成本的降低在市场经济中,买卖双方需要获取对方的相关信息,以便进行交易决策。

然而,农业生产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常常导致信息获取成本的增加。

合同农业通过签订合同约定,使买卖双方能够共享信息,从而降低信息获取成本。

农民可以通过农业企业获取市场需求、生产技术和质量标准等方面的信息,而农业企业也可以通过与农民合作获取农田状况、耕作方式等信息,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供需匹配程度。

3.2 监管成本的减少在市场交易中,买卖双方需要做出监管对方行为的决策,以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

然而,农产品生产中的监管问题常常导致监管成本的增加。

合同农业通过签订合同约定,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减少监管成本。

农民和农业企业可以通过合同约定来规范生产和销售行为,建立起有效的监管机制,减少因不当行为引起的纠纷和损失。

交易成本原理

交易成本原理

交易成本原理交易成本原理是由奥利弗·威廉姆森提出的,它是一种用来解释企业内部组织和市场交易选择的理论。

在这个理论中,交易成本被定义为完成一笔交易所需的所有成本,包括寻找合作伙伴、谈判、签订合同、监督和执行合同等。

交易成本原理对于理解企业内部组织和市场交易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交易成本原理强调了信息不对称对于交易成本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在交易过程中拥有不同的信息,这会导致谈判和合同的制定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

在市场交易中,信息不对称可能会导致合同的不完全性,从而增加了交易成本。

而在企业内部组织中,管理者可以更容易地获取员工的信息,从而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交易成本。

其次,交易成本原理强调了不完全契约对于交易成本的影响。

不完全契约是指合同无法完全规定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这会导致在交易过程中出现争议和纠纷。

在市场交易中,不完全契约可能会导致交易双方无法达成一致,从而增加了交易成本。

而在企业内部组织中,管理者可以通过内部规章制度和管理层级来解决不完全契约所带来的问题,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

再次,交易成本原理强调了资产特殊性对于交易成本的影响。

资产特殊性是指某些资产只能用于特定的目的,如果需要转移或者重新配置这些资产,就会产生额外的交易成本。

在市场交易中,资产特殊性可能会导致交易双方难以找到合适的交易对象,从而增加了交易成本。

而在企业内部组织中,管理者可以通过集中管理和资源配置来降低资产特殊性所带来的交易成本。

最后,交易成本原理强调了交易频率对于交易成本的影响。

交易频率是指交易双方在一段时间内进行交易的次数,交易频率越高,交易成本就越低。

在市场交易中,交易频率低可能会导致交易双方之间的合作关系不稳定,从而增加了交易成本。

而在企业内部组织中,管理者可以通过内部协调和资源整合来降低交易频率所带来的交易成本。

综上所述,交易成本原理对于理解企业内部组织和市场交易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它强调了信息不对称、不完全契约、资产特殊性和交易频率对于交易成本的影响,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一些交易选择在市场中进行,而另一些交易选择在企业内部组织中进行。

微观经济学中的契约理论和交易成本

微观经济学中的契约理论和交易成本

微观经济学中的契约理论和交易成本在微观经济学中,契约理论和交易成本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契约理论是指在不完全契约的情况下,人们如何通过合作来完成交易的理论,交易成本则是指完成一项交易所需的实际成本。

本文将从契约理论和交易成本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契约理论契约理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科斯于1937年提出,主要是研究在不完全契约条件下,人们之间如何利用私人契约来进行交易,并使得双方获得最佳效果。

契约理论的核心在于对于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处理和协调。

在一个经济活动中,通常存在着不确定性和风险,比如生产厂商不确定市场需求、买家不能确定产品质量等情况。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通过契约来进行协调和约束。

契约可以分为完全契约和不完全契约。

完全契约是指各方在交易前可以预见到所有可能的情况,并对交易进行详细规定。

而不完全契约则是指合同无法完全规定合作行为。

在不完全契约情况下,人们通常采取一些机制来约束另一方行为,比如承诺、诚信、采取博弈策略等。

此外,契约理论还涉及到贝叶斯博弈和信息不对称等概念。

二、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是指完成一项交易所需的实际成本,包括信息收集、谈判、签订契约、履行契约等一系列成本。

简单来说,就是完成一个交易所需要的各种费用,不仅仅是货款和运费等直接成本。

交易成本可分为三大类,分别为搜索成本、谈判成本和执行成本。

1. 搜索成本搜索成本是指为了找到适合的合作伙伴而进行的信息搜寻和评估,包括信息收集、分析、比较等一系列活动。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大量的信息在各种媒体上发布,但对于企业和消费者来说,要从大量信息中筛选出可靠的信息并进行比较是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的。

2. 谈判成本谈判成本是指交易方双方在签订合同之前的沟通和协商成本,包括时间、人力和资源等。

在很多情况下,交易方可能存在分歧和矛盾,需要通过谈判来协调和解决。

在谈判过程中,要涉及到双方的利益、信任、诚信等因素,谈判成本往往会占据一定的成本比例。

3. 执行成本执行成本是指在合同签订之后,双方要履行契约的实际成本,包括合同的执行监管、追索款项、承担违约责任等一系列活动。

农业中介组织节约市场交易成本的经济学分析

农业中介组织节约市场交易成本的经济学分析

3.形 成 中 介 组 织 后 的 市 场 交 易 成 本
农 户 自 己 直 接 到 市 场 上 采 购 生 产 要 素 或 销 售 农 产
为 避 免 农 产 品 交 易 时 中 问 利 益 的 流 失 , 假 定 农 户 现
品是最 原始 的 , 是 交 易 成 本 比较 高 的一 种 购销 方 式。 组 织 起 来 形 成 中介 组 织 , 一 对一 交 易 变成 集 团 交 易 。 也 由 由 于 一 定 规 模 的 交 易 数 量 是 交 易 技 术 运 用 和 交 易 效 率 由 于 中介 组 织 在 传 递 信 息 、 导 产 销 、 销 服 务 、 通 资 制 购 融
假 冒伪 劣 产 品 而 遭 受 巨 大 的 交 易 损 失 。 响 经 营 效 率 的 问 商 的 谈 判 实 力 , 大 限 度 地 提 高 交 易 效 率 , 既 能 有 影 最 这
提 高 , 些 都 使 农 户 的 交 易 成 本 上 升 , 消 了 单 个 农 户 效 地 节 约 市 场 交 易 成 本 , 能 使 农 户 有 合 理 的 利 益 分 这 抵 又 的 剩 余 利 益 , 生 了 农 产 品 的 市 场 失 灵 , 致 农 业 资 源 配 。 产 导
检 手 段 , 产 基 础 薄 弱 , 我 保 护 能 力 差 , 没 有 能 力 对 判 力 量 对 比 。 中介 组 织 凭 借 其 优 势 ,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抑 财 自 也 可 付 各 种 机 会 主 义 行 为 。 总 之 , 户 在 交 易 谈 判 、 订 合 制 中 间 商 , 而 节 约 单 个 农 户 交 易 时 的 损 失 。 但 中 介 组 农 签 从 同 、 决 交 易 纠 纷 、 进 产 品 销 售 等 方 面 均 处 于 劣 势 , 织 若 要 真 正 发 挥 节 约 农 户 市 场 交 易 成 本 的 作 用 , 须 通 解 促 在 必 从 事 专 业 化 、 品 化 生 产 中 常 因 决 策 失 误 、 售 不 畅 或 过 扩 大 市 场 需 求 和 交 易 规 模 、 化 专 业 管 理 来 增 强 对 中 商 销 强

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交易成本分析

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交易成本分析

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交易成本分析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人口的流失,农村经济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在这个过程中,交易成本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什么是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是指人们进行交易所需付出的资源和精力。

它由信息搜索、交通和物流、合同执行等多个方面构成,是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和努力。

三、信息搜索成本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中,农民需要获取市场的信息,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动等。

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信息搜索成本相对较高。

农民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包括与买家的联系、媒体报道以及市场调查等。

这些行为都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增加了交易成本。

四、交通和物流成本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中,交通和物流成本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农产品需要从农村运往城市,或者从农村运往其他地区。

然而,由于交通不便和物流瓶颈,运输成本相对较高。

农民需要支付运输费用,并面临着货物被损坏、丢失的风险。

这都增加了农产品的交易成本。

五、合同执行成本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中,合同执行是一个关键环节。

农民和买家之间进行交易时,需要签订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然而,由于信任缺失和执法不力,合同执行成本较高。

农民需要花费精力确保合同得到执行,并承担违约的风险。

这也增加了交易成本。

六、政府政策成本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政策也会对交易成本产生影响。

不完善的政策和监管体系,可能会导致商业环境不稳定,增加交易成本。

同时,政府对农村经济的扶持政策也需要财政资金,这增加了财政负担,也增加了交易成本。

七、社会网络成本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网络也对交易成本造成了一定影响。

农民通过社会网络来获取信息、建立信任和寻找合作伙伴。

然而,社会网络的形成和维护都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增加了交易成本。

八、如何降低交易成本为了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交易成本。

首先,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农民所需的市场信息。

交易成本理论与合同法的经济分析

交易成本理论与合同法的经济分析

交易成本理论与合同法的经济分析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交易活动频繁而复杂。

为了保障交易的顺利进行,规范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法应运而生。

而交易成本理论作为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为我们理解合同法的形成、发展和作用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交易成本,简单来说,就是在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费用。

这包括搜寻交易对象的成本、谈判和签订合同的成本、监督合同履行的成本,以及处理违约和纠纷的成本等。

当交易成本过高时,可能会阻碍交易的发生,降低经济效率。

合同法的首要功能在于降低交易成本。

在交易之前,潜在的交易双方需要了解彼此的信用状况、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等信息。

如果没有合同法的保障,交易一方可能会担心对方提供虚假信息或者在交易后不履行承诺,从而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核实和防范,这无疑增加了搜寻成本。

而合同法通过规定合同的成立、效力等规则,为交易双方提供了一定的行为预期,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确定性,降低了搜寻成本。

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双方需要就交易的各项条款进行协商和确定。

如果没有一套明确的法律规则作为指引,谈判过程可能会充满争议和僵局,导致谈判成本大幅增加。

合同法提供了一系列默认的条款和原则,例如公平、诚实信用等,使得双方在谈判时有了基本的参照,提高了谈判的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争执和时间浪费。

合同签订后,监督合同履行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在没有法律约束的情况下,一方可能需要时刻关注对方的行为,以防其违约。

这不仅需要投入人力和物力,还会分散交易方的精力,影响其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合同法规定了违约的责任和救济方式,对违约行为形成了威慑,减少了违约的发生概率。

即使出现违约,也有明确的法律途径来解决纠纷,降低了监督成本和纠纷处理成本。

此外,合同法还通过促进长期合作关系的形成来降低交易成本。

在一个稳定的法律环境下,交易双方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能够得到法律的保护,从而更愿意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长期合作关系可以减少搜寻新交易伙伴的成本,提高交易的效率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同农业产生的交易成本经济学机理摘要:以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己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

在“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组织模式中,通过合同建立交易关系是普遍的组织形式。

基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理论逻辑分析表明:受农业特性以及农产品市场结构转变的影响,随着组织形式向科层或市场集中,组织成本曲线将出现非线性的增长趋势。

采用合同交易方式是公司、农户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对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进行权衡的选择结果,由此获得相对于企业与市场的组织优势。

但在实践中,契约合作型“公司+农户”的组织形式所蕴涵的优势并非完全无条件地展示,组织优势的发挥依赖丁•好的治理机制。

关键词:合同农业;交易成本;“公司+农户”一、问题的提出以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耍特征。

从产业化组织数量和各类组织带动农户的能力看,“公司+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主导模式。

截至2006年底,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达154842个,比2000年增长132. 2%。

其中,龙头企业71691个,占产业化组织总数的46. 3%,联结龙头企业与农户的服务组织70874个,占产业化组织总数的45. 8%(黄连贵等,2008)。

迄今为止,人们对于“公司+农户”的模式存在不同的理解,大体区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市场交易形式。

农户随行就市将农产品卖给公司,公司一次性收购,不签订合同,自由买卖。

二是完全一体化形式。

即公司与农户通过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的联接,将农户生产活动内化为公司的经营车间,所有生产要素由企业中的权威配置。

三是公司与农户保持各自独立的主体地位,通过签约形式建立双方间固定供销关系的经营模式,通常称之为合同农业或订单农业。

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农户与公司交易中,通过合同建立交易关系形成的中间型组织模式是普遍的形式(万俊毅,2009;赵德余等,2004;生秀东,2001,2004)。

从统计数据看,2005年龙头企业与农户以合同方式联接的占55. 3%,以股份合作方式联接的占15. 2%,以其他方式联接的占13. 5%。

上述数据表达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什么合同交易能成为农户和公司的共同选择?这个问题也暗示着:为了理解市场与企业间的权衡关系,有必要更确切地分析“公司+农户”采用合同交易的潜在优势与生成机理。

二、组织形式的选择:一个简化的交易成本经济学分析框架交易成本经济学作为理解如何安排交易治理的一个普遍性框架而出现,并成为了经济学、管理学与组织学的主流研究范式。

这一分析框架的基本观点为:一项交易要选择可供选择的交易成本最小的治理结构来完成,即把属性各不相同的交易与交易成本最小化的不同治理结构“匹配”起来。

Coa Se(1937)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将市场理解为用契约形式执行的交易,而企业则被视为用权威形式执行的交易,认为企业是对市场的替代性制度安排。

受Coase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影响,很长时间里,人们关注市场或层级的问题,似乎除了市场就是企业。

Larsson(1972)指出:“企业与市场之间直接协调和自动协调的两分法,使人误解为性质截然不同的协调方法,它忽视了企业间合作的事实。

”现实中存在大量的合作生产和合作经营,并非“非做即买”,由此引申出介丁-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中间组织理论的萌芽。

威廉姆森(2004)具体化交易成本概念,以组织的适应性为核心问题,依据交易特性带来的交易成本与组织管理成本的变化,进行组织形式选择的比较分析,区分出市场、中间型组织和科层三种基本组织形式,揭示了组织形式选择的逻辑。

图1简化的交易成本经济学分析框架根据威廉姆森关于组织形式选择的理论逻辑,通过绘制图1建立一个简化的交易成本分析框架。

图1横轴的两端代表组织形式选择的两级:市场和企业。

采用市场组织治理交易时,成本主要表现为市场交易成本(C2);采用企业形式治理交易时,成本主要表现为企业内部管理成本(C1)。

因此,偏向市场组织的一端,表现为不断增长的交易成本与不断下降的管理成本;偏向企业内交易的一端,表现为不断增长的管理成本与不断下降的市场交易成本。

由此,经济组织形式的选择问题可以表述为交易成本与管理成本的权衡过程,以折中交易成本与管理成本之间的两难冲突,达到总成本(TC)的最小化。

当某项交易治理的交易成本与管理成本的取值如图1所示,那么总成本曲线(TC1)最低点决定的H1点成为组织形式选择的均衡点。

由于不同交易客体、交易主体、交易环境隐含不同的交易特性,交易特性的差异会影响治理交易的内部性质和属性,从而形成不同的交易成本与管理成本取值区间。

不同的交易成本曲线与管理成本曲线所决定的总成本最低点,构成了不断变化的均衡点,从而形成了现实中多样化的组织选择类型。

具体而言,当某项交易治理的管理成本偏高时,在图1中表现为管理成本曲线(C1)向左上方移动,新的管理成本曲线(C12)与交易成本曲线(C2)决定的总成本曲线(TC2)的最低点H2成为组织形式选择的均衡点。

均衡点从H1移至H2意味着:组织边界向市场方向移动。

表明管理协调成本上升时,出于节约管理成本的考虑,组织中会保留更多的市场成分。

如果管理成本太高,中间型组织形态就会滑向横轴的左端,即采用完全的市场交易。

当某项交易治理的市场交易成本偏高时,组织出于节省交易成本的考虑,组织的边界就会向企业方向推移;如果市场交易成本过高,组织形态就会转向横轴的右端,即采用完全的企业内交易。

由此可见,企业、市场,以及处丁•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中间型组织类型的选择过程就是交易成本与管理成本持续不断的权衡过程,根本目的在于寻求管理成本与交易成本之和最小化。

三、农户的经营模式、经营特征与潜在合作需求(一)农户经营模式:自给模式转向市场化经营1.生存压力淡化——农户经营模式转变的前提条件农户的经营模式与其生存状态密切相关。

对于处于生存线边缘的“生存农户”而言,追求生存最大化是其根本的行为目标,是典型的风险规避型。

在小规模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下,尽管从生产效率角度来看是低效的,但由于是多品种、小规模生产,品种间产量波动的非同步性为农户预留了品种间产量调剂补缺的行为空间,通过赋予农户收成的稳定性保障农户的生存。

因此,对于“生存农户”而言,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是其规避生存风险的有效策略选择。

1978—1984年,我国普遍推行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农民获得土地经营的真实权利与身份自由,农地产出率不断增加,承包地尽管不足以使小农致富,但吃饭问题基本解决,家庭生存问题越来越淡化。

也就是说,家庭承包地确保了农户的生存安全,生存对农户生产行为的约束作用已越来越弱。

这为农户转向市场化经营奠定了物质经济的基础条件。

2.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农户经营模式转变的诱致性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改革将小农与外部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农户的生产和生活领域更深、更广地卷入开放的、流动的、分工的社会化体系。

一方面,随着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推进,农产品市场的交易环境日渐宽松,交易空间不断扩展,一个以市场导向为基本特征的农村经济新体制正在逐步形成。

以农产品市场交易为基础的货币收入成为农户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农户生活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农户的医疗、教育、日常消费等方面的支出越来越大,产生了持续性的货币支出压力。

在产品市场化交易的货币收入,以及持续性的货币支出压力下,诱发农户从低效的自给模式转向市场化经营模式,生产目的由满足自身需求转向市场化经营的利益目标。

(二)农户经营特征与合作需求重建的农户经济,确立了农户独立经营的微观主体地位。

农户作为一个生产组织,在其内部形成了劳动监督的自我执行机制,有效地解决了我国农业集体生产带来的生产效率问题。

但我国人多地少,土地按人口均分,普遍而言农户的经营规模只可能是“小农”形式。

分散生产的小农户受理性和能力的局限很难驾驭市场交易伴生的交易风险,在市场交易中处于劣势。

1.农户生产管理的优势:“天然为低”的管理成本农户经营的优势在于:面对的是“天然为低”的管理成本。

农户是基于血缘关系的生产组织。

这种天然的“关系”特性决定了作为生产组织的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不仅限丁•经济利益的工具性关系,而更多地表现为情感性关系。

双重关系纽带的重合使得农户内的组织成员从许多方面对农户家庭的整体目标和利益目标的认同,生产性努力动机无需通过家庭内部精密的劳动计量并同报酬挂钩来激发,在农户组织内部形成了生产劳动的自我监督执行机制。

“天然为低”的管理成本有效适应了农业的生产特性。

因为农业生产具有经营的灵活性,农业劳动存在监督与考核的困难。

由此可见,重建的农户经营体制的优势在于:农业生产中形成了“低而平直”的管理成本曲线G(见图2),解决了我国农产品生产的劳动生产效率问题,将中国丰裕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发挥出来,给农村经济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力和活力。

2.农户市场交易的劣势:“高而上升”的市场交易成本我国分散生产的小农户传统上与市场处于脱离的状态,受其理性和能力局限,要与大市场有效衔接非常困难,面临较高的市场交易成本。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经历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型。

这种转型使得农户市场经营的交易成本问题日益凸显,农户收入函数发生了质的变化。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产品整体上供不应求,特别是粮食问题没有完全解决,经济也没有完全融人世界经济体系。

在这种“卖方市场”结构下,小农户的市场交易成本问题不是核心问题。

因为农户只需负责生产,生产多少都能以较好的价格销售出去。

在这种“生产约束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家庭经营的劳动生产效率优势带来的农产品增产与农户市场化经营的增收目标具有一致性的增长趋势。

因此,尽管重建的农户经济没能解决市场交易问题,但在“卖方市场”结构下,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被掩盖,农户增产基本能保证增收。

1990年后,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供求格局从过去的长期短缺,转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产品市场日益成为买方驱动。

农产品供求的结构矛盾取代总量不足成为主要矛盾,“谷贱伤农”成为一个长期性问题。

从消费需求看,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丁•吃饱,而是要求吃好,要求农产品的品质高,品种多样化,还要达到保健、安全的目的。

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市场面临进一步开放的严峻挑战,国内市场逐步国际化,导致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

市场成为农业生产最主要的约束因素,农业生产者所面临的风险从生产领域转向市场流通领域。

而分散、小规模经营的农户受理性和能力局限,难以准确判断市场需求动态和市场信号,与市场交易伴生的高昂的交易成本成为影响农户收入的决定性变量。

具体而言,市场交易成本包括:(1)价格搜寻费用,包括产前要素购买价格与产后产品出售价格;(2)品质度量费用,包括对购买的投入要素、服务的质量评价费用,对自身出售产品的质量评价费用;(3)交易的谈判成本、监督费用以及因监督不足而遭受的欺诈损失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