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教育心理学》学习迁移
《教育心理学》学习迁移的性质和种类
一、学习迁移的概念和种类人们通常把学习的迁移定义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这个定义既包括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的影响,又包括后一种学习对前一种学习的影响。
其中“影响”一词有积极的影响和消极的影响两个含义。
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
例如,学习素描会对以后学习油画产生积极影响。
后一种学习对前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逆向迁移。
例如,后学习汉语拼音会对以前学习的汉字发音产生积极的影响。
当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时,称为正迁移。
上述两个例子都属于正迁移。
在技能学习方面,正迁移的实例很多。
例如,棒球选手打高尔夫球,也会打出专业级水平,懂得英语的人很容易掌握法语等等。
当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时,称为负迁移。
负迁移的事例也很多。
中国司机在日本驾驶汽车时,有驾驶习惯的困难。
在中国驾驶汽车是右侧通行,而在日本驾驶汽车则是左侧通行。
这样在中国学习右侧行驶对在日本学习左侧行驶就带来负迁移,即产生干扰学习的现象。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把学习迁移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所谓横向迁移是指先行学习向在难度上大体属于同一水平的相似而又不同的后续学习发生的迁移。
例如,阅读报纸时看到在课堂上学习过的新词汇,就属于横向迁移。
数学课上学习了三角方程式后有效地利用这一公式计算斜面上下滑物体的加速度,也属于横向迁移。
所谓纵向迁移是指先行学习(某种下位能力的学习)向不同水平的后续学习(更高一级的能力学习)发生的迁移。
例如,作为先行学习的加法、减法的学习,对以后更高级的乘法、除法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可见,纵向迁移指的是由简单的技能或知识的学习向复杂的技能或知识学习的迁移。
在学习迁移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中,我们主要考虑的是顺向正迁移。
因为正迁移是促进学习的迁移,对学习和教育有积极意义。
而负迁移对学习造成干扰,是要避免和控制的迁移。
在教学中,我们总是希望先行的学习给以后的学习带来帮助和促进作用,所以,在后面介绍的迁移理论中考虑的主要是学习的顺向正迁移。
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
《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教育心理学。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师范教育及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的基础课,也是研究教育理论,从事教育实践的必修课。
本课程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理论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学科。
在教学和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是本课程的突出特点。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揭示教育系统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及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及条件,从而使心理学科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
2、运用学习理论及其规律,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加速人才培养。
三、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1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学习与教学的基本规律。
(二)课程目标2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案,形成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课程目标3掌握现代学习理论与策略,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能够针对当前的发展任务制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四、设计思路为了帮助学习者深入理解教与学的理论知识,注意引导学生对拓展阅读、教学案例、经典实验等内容进行阅读与分析,注意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学校教育实际连接起来。
在讲解新知识的之前,引导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价值与意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帮助学习者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后,要注意及时消化与巩固,指导学生完后课后的“思考与练习”,以练促学、以学促练、学练结合,把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习者教与学的能力,让学习者有体验感、获得感、成就感和效能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育心理学知识的传递与政治思想教育巧妙结合,帮助学习者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学会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观、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观看待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问题及教育心理现象,达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目的。
五、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教学内容包括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心理发展与个性教育、学习理论、学习动机、学习迁移、学习策略、知识技能的学习、问题解决和创造力、态度与品德、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人际关系与师生心理健康。
第七章学习迁移
一、什么是学习迁徙迁徙的种类有哪些学习迁徙是在某一种学科或情境中获取的技术、知识、理解或态度对在另一学科或情境中技术、知识、理解或态度的获取的影响。
简单地说,学习迁徙就是指一种学习活动对另一种学习活动的影响。
在学习过程中,常常能够看到迁徙现象。
比如,掌握英语的人学起法语来就比较简单;会骑自行车的人比不会骑的人学开摩托车要简单一些;会拉二胡的人,再学习弹三弦、拉小提琴,也比较简单。
别的,也能够看到一些与此相反的现象,如学汉语拼音对有些英语字母语音的学习常常发生扰乱;习惯于右脚起跳的跳高技术对掌握用左脚起跳的撑杆跳高也有扰乱作用。
这些都是学习迁徙现象。
1.从迁徙的性质来分,能够分红正迁徙和负迁徙。
正迁徙也叫“滋长性迁徙”,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使作用。
如学习数学有利于学习物理,学习珠算有利于默算,掌握平面几何有助于掌握立体几何等,懂得英语的人很简单掌握法语。
负迁徙也叫“克制性迁徙”,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挡作用。
如掌握了汉语语法,在初学英语语法时,老是出现用汉语语法去套英语语法,进而影响了英语语法的掌握,在立体几何中搬用平面几何的“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的定理,则会对峙体几何相关内容的学习产生扰乱等。
2.从迁徙的方素来分,迁徙能够分为顺向迁徙和逆向迁徙。
顺向迁徙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发生的影响。
在物理中学习了“均衡”看法,就会对此后学习化学均衡、生态均衡、经济均衡产生影响。
往常所说的“贯通融会”就是顺向迁徙的例子。
逆向迁徙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发生的影响。
如学习了微生物后对先前学习的动物、植物的看法会产生影响等。
3.依据迁徙发生的方式来分,能够分为特别迁徙和非特别迁徙。
特别迁徙是指学习迁徙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构成因素及其构造没有变化,不过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因素从头组归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
如跳水的一些项目,弹跳、空翻、入水等基本动作是同样的,运动员在某些项目中将这些基本动作娴熟掌握,那么在学习新的跳水项目时,就能够把这些基本动作加以不一样的组合,很快形成新的动作技术。
教育心理学-学习的迁移
《教育心理学》学习的迁移一.不定项选择题1.以下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A.教师指导B.认知结构C.媒体D.学习材料特性2.迁移的概括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B.苛勒C.奥苏伯尔D.贾德3.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
A.一般迁移B.具体迁移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4.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称之为()。
A.正迁移B.负迁移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5.迁移的形式训练说强调()。
A.学习材料的相似性B.发展了的心理官能C.经验的概括化D.对情境关系的理解6.学习过程中,先学习的知识对后学习的知识的影响属于()。
A.水平迁移B.正迁移C.顺向迁移D.负迁移7.学生将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的态度及其审题的方法会影响到化学、物理等学习的审题态度和方法,这种学习的迁移叫做()。
A.水平迁移B.正迁移C.一般迁移D.负迁移8.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
A.顺应迁移B.同化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具体迁移9.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
A.学习的方法B.学习的定势C.学习的时间D.学习的内容10.()提出类化理论。
A.贾德B.桑代克C.苛勒D.加涅11.在学习对数运算法则时,受m(a+b)=ma+mb的影响而错误地得到lg(a+b)=lga+lgb,这属于()。
A.水平迁移B.正迁移C.一般迁移D.负迁移12.认为先前的学习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来的学习中,是因为在先前的学习中获得了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应用于前后两种学习中,这种迁移的理论是()。
A.形式训练的理论B.共同要素的理论C.经验类化的理论D.关系转换的理论13.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理论14.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教育心理学--迁移
目录
1
2 3 4
迁移及其分类
迁移理论
现代的迁移研究
启示
大数据 big date
1、迁移及其分类
(一)迁移的概念 学习
学习的迁移(transfer of learning):新旧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
布兰斯福特认为,迁移是把在一个情境中学到的东西迁移到新情境中的能力。 索里等认为,迁移是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 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
3、迁移的现代研究
(三)迁移研究的热点: 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的迁移
• 元认知迁移理论认为, 认知策略的迁移要达到可以在多种情境中迁移 的程度, 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学习者的元认知水平。 • 元认知迁移理论把学习者看做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和管理者 • 元认知是指学习者对认知过程的自我意识、监控和调节。
• 元认知的水平直接影响着认知策略的迁移。
预测: • 研究领域继续扩大;对主体因素和情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 有待进一步深入;元认知的研究将会深入……
在此输入标题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分析结论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分析结论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分析结论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分析结论
“
谢谢您的聆听! 输入文字
“
推理而推理等。 批判:1、詹姆士的记忆实验; 2、桑代克的训练只能让近迁移有效
总之,其对迁移的解释是从唯心主义出发。
相同元素说-共同要素说
理论基础:联结主义(S-R联结)
要 素 、 元 素
迁移的程度取决于这里中情景相 同元素的多寡。
不足:学习内的元素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即共同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忽略了学习的 多元性。
第七章 学习的原理与策略 第二节 学习的迁移
第二节学习的迁移名词解释:迁移了解迁移的理论学习并掌握有效学习的迁移策略迁移,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学习本课内容,掌握迁移的定义,了解有关迁移的各种理论,学习进行有效迁移的策略。
并且注意在日常学习中运用这些学习策略,促进所学习的知识、能力的迁移,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迁移的定义及意义迁移的分类早期的迁移理论六七十年代的迁移理论八九十年代对迁移的研究影响迁移的因素学习迁移与教学一、迁移的定义及意义(一)迁移的定义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已经获得的动作技能,习得的态度等基础上进行的,而新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又会对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经验、技能和态度甚至学习策略等产生影响,这种新旧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就是学习的迁移。
简单的说,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另外,利用所学的技能、知识等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种迁移的过程。
迁移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
例如,会拉二胡的人,学拉小提琴也比较容易;学好乘法运算,反过来有有助于更加熟练的掌握加法运算。
关于迁移现象,古代人们就已注意到。
如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他还要求学生“由此以知彼”。
“举一反三”、“由此知彼”就是学习中的迁移现象。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W·James,1842~1910)是第一个做迁移实验的人。
1890年,詹姆士和他的四个学生以自己为被试,利用两份难易度和份量相仿的材料,来考察前-种材料的学习是否影响对后一种材料的学习。
虽然他们的研究结果因被试人数太少而带有偶然性,但此实验开创了迁移研究的先河。
(二)迁移的意义1.迁移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性密切相关。
解决问题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知识对面临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以发现问题的起始状态和结果之间的联系的过程,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就是通过对当前问题的合理表征,将这种生成的问题表征与已有的知识经验中的问题类型进行类比,也就是问题间的类化,然后将已有的知识经验具体运用到当前问题情境中,这种问题的类化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具体化的过程也就是迁移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92、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93、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94、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18、负强化:通过撤消某一厌恶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
19、消退: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
20、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21、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态度和方法。
50、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51、理性知识:是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52、感知:是人脑对当前所从事的活动的对象的反映。
53、表象:是人脑对从前感知过但当时不在眼前的活动的反映。
54、概念: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各属性之间的本质联系。
38、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39、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0、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41、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42、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35、替代性强化: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
《教育心理学》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研究学习迁移的实践意义主要是在教学中促进学习的迁移,学习迁移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为教学提供了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这里以前面的理论研究为基础,阐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一、理解基本原理,促进原理或法则的迁移“概括化原理”表明,两种学习间的迁移部分地是由于两种学习中的共同成分,其中主要是由于共同的原理造成的。
在教学中相似的原理及法则的迁移是最常见的迁移现象。
为促进原理的迁移,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准确地理解基本原理,这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让学生理解基本原理,最初给予恰当的学习内容或练习课题,使学生充分掌握以至达到过度学习的程度是十分必要的。
以后,不但要演算基本原理、练习题,也要练习解答复杂的应用题。
如果既能理解又能演算任何一个应用题,这说明学生已明确地理解了基本原理。
教师不要在学生还未充分理解基本原理的时候,就要求学生应用原理去解决应用问题,这样容易使学生造成混乱,很容易发生负迁移或机械学习。
此外,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或法则更有助于学习的迁移。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和概括学过的知识,充分掌握运用基本原理的条件、方法,使基本原理达到最有效的迁移。
二、总结学习经验,运用学习方法学习迁移的定势说说明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对以后的学习有积极的影响。
因此,总结学习经验,运用学习方法是促进学习迁移的另一有效方法。
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多半都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也有教师在教学中有意传授或暗示的。
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识记和回忆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技巧等。
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如理解知识的最好途径、复习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等等,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同学之间开展学习方法和经验的交流。
结合座谈会、报告会等方式使学生尽快掌握学习方法,适应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
三、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与日后运用所学知识内容的实际情境最好相类似,这样有助于学习的迁移。
第七章学习与迁移
三、迁移的研究与理论
1、官能心理学与形式训练说 • 人的心智(mind)是由不同的官能组成 • 官能可以通过练习而增加力量(能力) 2、行为主义的共同要素说 • 两种情境中S相似且R也相似时迁移才会发
生,并且相同的元素越多,迁移越大
12
3、水中打靶与概括化理论(Theory of experience generalization )
• 对原理了解概括得越好,对新情境中学习的迁 移越好
• 注意: 过度概括化——生搬硬套 错误概括化——负迁移
4、格式塔的关系理论(transposition theory ) 小鸡和三岁幼儿的实验
13
四、影响迁移的因素
1、个人因素 智力、年龄、认知结构、学习态度和定势
2、客观因素 学习材料的特性、教师的指导、 学习情境的相似性(e.g.模拟考试)、 迁移的媒体(e.g.画辅助线)
第七章 学习与迁移
1
本章内容
• 迁移的定义 • 迁移的种类 • 迁移的理论 • 影响迁移的因素 • 促进学习迁移
2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保证我们获得未来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3
一、什么是学习的迁移?
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 对新学习的影响。
45二、迁移的种类源自1、从迁移发生的学习类型或领域可分为: • 知识的迁移 • 动作技能的迁移 • 情感的迁移 • 态度的迁移 2、从迁移发生的时间顺序上可分为: • 顺向迁移 • 逆向迁移
15
• 负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的 影响。
9
横向迁移和竖向迁移
• 横向迁移是指在不同领域中难度相似的两 种学习之间的迁移。
• 竖向迁移是指在同一领域中难度不同的两 种学习之间的迁移。
第7章学习的迁移
2、正式实验: 阶段1 儿童自行记忆单词并进行回忆测验 阶段2 儿童分为两组:一组学习精加工策略,一组用数单词 中字母的方法帮助记忆。 阶段3 儿童用自己愿意的任何方法来记忆单词,测试单词的 回忆成绩。
3、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的巩固性变量
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是影响有意义学 习与保持的第三个重要认知结构变量。
• 先行组织者:
陈述性组织者:对新的学习形成上位关系,提供 类属者
比较性组织者:与新的学习呈并列关系,增强知 识比较性
背景资料、陈述性组织者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Ausubel有意义学习的实证研究——钢的性质学习
——长方形、正方形、梯形、菱形等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并列关系 ——函数、概率两者间的逻辑关系是并列关系
纵向迁移(垂直迁移):是指概况与抽象水平不同的学习之间 的相互影响。
——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函数与幂函数、指数函数
9
(三)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根据迁移的范围不同分
一般迁移:是指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和态度对另一种 学习的影响。
情境一
情境二
情境三
食物在哪儿? 食物在哪儿?
食物在哪儿?
有经验与无经验的猴子 解决问题的成绩
(曲线表示辨别问题的平 均成绩)
猴子已经获得了解决问题 的学习定势——Harlow
• 猴子觅食的实证研究 资料来源:Harlow 1949
• 在学习和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已经形成的学 习定势,因势利导,促进新的学习或问题解 决,也要防止定势对解决问题的干扰。
教育心理学之学习迁移
教育心理学之学习迁移学习迁移的作用(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是习得的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向能力与品德转化的关键环节。
(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条件)研究表明,学习迁移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生的,它会受到一系列的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1.学习材料的特点学习材料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和知识的主要来源,对学习迁移有着重要影响。
很多迁移理论都在其理论假说中提及材料对迁移的重要作用,如桑代克的相同要素说。
例如,英语和法语在字形、读音和语法结构上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学习这两门外语时,在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方面有共同要求,所以学习时就容易产生正迁移。
又如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之间共同因素比较多,学习时也有正迁移。
相反,学习对象没有或缺少共同因素,或虽有共同因素,但要求学习者做出不同的反应时,则可能在学习时产生负迁移。
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因素是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2.原有的认知结构奥苏贝尔的认知绪构迁移理论认为,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了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程度。
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2)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对迁移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3.对学习情境的理解大多数心理学理论都强调情境在迁移中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学习迁移,学校环境下的真实学习活动中的情境化内容.其中心问题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创建实习场,在这个实习场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和进行的实践与今后在校外遇到的问题是一致的。
此外,知识经验获得的情境与知识应用的情境在许多方面都密切相关,如情境中事物之间的关系、问题呈现的方式与空间位置、两种情境的类似情况等。
第七章--学习的迁移
一、什么是学习迁移迁移的种类有哪些学习迁移是在某一种学科或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对在另一学科或情境中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的获得的影响。
简单地说,学习迁移就是指一种学习活动对另一种学习活动的影响。
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迁移现象。
例如,掌握英语的人学起法语来就比较容易;会骑自行车的人比不会骑的人学开摩托车要容易一些;会拉二胡的人,再学习弹三弦、拉小提琴,也比较容易。
此外,也可以看到一些与此相反的现象,如学汉语拼音对有些英语字母语音的学习常常发生干扰;习惯于右脚起跳的跳高技能对掌握用左脚起跳的撑杆跳高也有干扰作用。
这些都是学习迁移现象。
1.从迁移的性质来分,可以分成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也叫“助长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
如学习数学有利于学习物理,学习珠算有利于心算,掌握平面几何有助于掌握立体几何等,懂得英语的人很容易掌握法语。
负迁移也叫“抑制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碍作用。
如掌握了汉语语法,在初学英语语法时,总是出现用汉语语法去套英语语法,从而影响了英语语法的掌握,在立体几何中搬用平面几何的“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的定理,则会对立体几何有关内容的学习产生干扰等。
2.从迁移的方向来分,迁移可以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发生的影响。
在物理中学习了“平衡”概念,就会对以后学习化学平衡、生态平衡、经济平衡产生影响。
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就是顺向迁移的例子。
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发生的影响。
如学习了微生物后对先前学习的动物、植物的概念会产生影响等。
3.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式来分,可以分为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
特殊迁移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
如跳水的一些项目,弹跳、空翻、入水等基本动作是一样的,运动员在某些项目中将这些基本动作熟练掌握,那么在学习新的跳水项目时,就可以把这些基本动作加以不同的组合,很快形成新的动作技能。
教育心理学:学习的迁移
一、形式训练说
1、理论基础:官能心理学 2、主要观点:
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通过某种科目或题材对 组成心的各种官能进行训练,以提高各种能力而 自动实现的,从而转移到其它学习上去。 因此,形式训练说把训练心理官能、提高心理官 能的能量作为教学的重点。 该学说认为学习的内容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 训练心理官能。
2、逆向迁移(backward transfer):后来的学习对 先前学习的影响
三、学习迁移的作用
1、迁移有助于知识的获得和应用 2、迁移有助于知识、经验的概括化和系统 化 3、迁移有助于能力的形成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理论
一、形式训练说 二、共同要素说 三、概括原理说 四、关系转换说 五、认知结构说 六、奥斯古德的三维迁移模式
(二)根据迁移的水平——加涅 1、横向迁移:先行学习向在难度上大体属于同 一水平的相似而又不同的后续学习发生的迁移。 2、纵向迁移:先行学习向不同水平的后续学习 发生的迁移。 纵向迁移表现在两个方面: 自上而下的迁移:演绎式学习 自下而上的迁移:归纳式学习
(三)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式
1、倡导者:认知论心理学家贾德 2、主要观点: (1)“水下击靶”实验 (2)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是 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 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 共同原理。
四、关系转换说
1、倡导者:格式塔心理学家 2、主要观点: 顿悟关系是学习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 学习迁移是学习者突然发现了两个学习经 验之间存在的关系的结果。 迁移的前提条件是在两种学习情境中存在 某种相似的关系; 迁移的关键和根本是学习者对两种学习情 境的共同关系的顿悟。
第七章 学习的迁移
六、学习定势说
定势是指通过前面的活动对随后活动产生影响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邓克尔的蜡烛实验(1945年) 材料与任务:桌子上有一根蜡烛,一些图钉,一盒火柴,你得把蜡烛竖立地 固定在门板上。
结果:
成功解决问题成绩表(每组7人)
条 件 控制组 实验组 (功能固着) 中性条件
★影响学习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
1、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的可利用性变量;
2、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知识的可辨别性变量; 3、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的巩固性(稳定性)变量。
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越高、可辨别性越大、稳定性越强,约会促 进新知识的迁移。
★促进认知迁移的方法或策略:先行组织者
根据组织者的内容及作用,可以把组织分为两类: 一是陈述性组织者:作用是与新的学习产生一种上位关系,为新的学习提供最适当的 类属者,以促进知识在内容上的组织。 另一类是比较性组织者:帮助学生认识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与新的学习任务之间的 相同点、不同点,设计比较性组织者能较好地增强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
二、学习迁移的类型
(一)正迁移和负迁移(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 在学习的迁移中,一种学习可能对另一种学习起到促进、助长作用,这 便是正迁移。
相反,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了干扰或阻碍作用,对另一种学习产 生消极的影响,这便是负迁移。
零迁移:两种学习之间不发生影响。 (二)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 学习过程中,先进行的学习活动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之为顺向迁移。 学习过程中,后进行的学习对先前学习发生影响,便是逆向迁移。
▲实验:水下打靶
被试:小学生(等能力甲乙两组,甲组打靶前学习光学折射原理;乙组 不学) 程序:1、射击水下30厘米靶子,两组成绩相同; 2、射击水下10厘米靶子,甲组好于乙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