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与图形的整理与复习
第六单元整理复习:2、空间与图形:图形与变换
第六单元整理复习:2、空间与图形:图形与变换
复习内容:图形与变换
复习目标:使学生深刻认识图形变换的原理,进一步掌握图形变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复习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轴对称图形。
(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2)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3)画对称轴。
你能画出图形的对称轴吗?可以怎样画?
长方形等边三角形圆
(4)画对称图形。
①出示图形。
②学生画出左图的对称图。
③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2.平移与旋转。
(1)下面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出示图片。
(2)画一画。
①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A
②把图形A向右平移5格。
③把图形A向下平移3格,再绕点O将图形顺对针旋转90度。
过程要求:
①学生利用方格纸进行操作。
②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③学生汇报操作过程和结果。
④利用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3.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把图形按2:1放大。
(1)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
(2)师生共同完成。
二巩固练习
1.完成课文做一做。
2.完成课文练习二十。
1。
空间与图形复习课
空间与图形复习课教学目标:1、复习空间与图形的有关知识:直线、线段、射线、角的分类与度量、画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以及梯形;2、进一步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整合各部分知识的能力,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准备:每人一张不规则四边形的纸、一张记录卡。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欣赏生活中的图片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空间与图形的影子,你发现了哪些图形?欣赏过程中,生自由抢答今天这节课,老师想检查一下你们关于空间与图形知识和掌握程度,好吗?二、复习四边形为主,穿插复习角1、复习四边形的种类教师出示一张不规则四边形的纸:这是一个(四边形)。
它有哪些特征?(有四个角,四条边)我们已经研究过了哪些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生答师板书那这个四边形属于哪一种呢?(都不属于,它是不规则的四边形)2、复习梯形、画平行线、量角请你思考一下:只折一次,你可以把它变成哪一种四边形?(梯形)你怎么折才能做到?(通过四边形的一个顶点,作对边的平行线,沿着折痕折就可以变成一个梯形)每个同学动手操作,并记录在记录卡上第一行小组交流汇报①平行线的画法②角的度量(步骤以及如何确定内外刻度)③梯形的特征(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内角和为360度)(在汇报时,有些小组的数据可能不一样,但强调特征是一样的,内角和为360度,如果学生没出现就不说,过会儿再总结)3、复习平行四边形、画平行线、量角同学们都非常能干,把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变成了梯形。
那如果还能折一次,你能变再变出什么图形来?(平行四边形)思考一下,怎么变?想好的同学动手操作,没想好的和同桌交流一下,并记录第二行。
观察一下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内角和为360度)(可能有些同学数据不太准确,说明测量一般都不是准确数,而是近似数,存在误差)4、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画垂线老师真要佩服你们,第二关也被你们闯过去了。
精品六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复习
复习题
1.辨一辨 (1)把一周长20厘米的正方形剪成2个完全一样的 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0厘米。 ( ) (2)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能拼成一个平 行 四 边 形 。 ( ) (3)把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和 面积都不变。 ( )
复习题
2.填一填 (1) 一根长6.28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 面积是( )平方米;围成一个圆,面积是( ) 平方米。 (2) 用一根2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宽是4厘米 的长方形,它的长是( )厘米,面积是( ) 平方厘米;如果围成一个正方形 ,它的面 积 是 ( )平方厘米;( )的面积大。
已知图中正方形的面积是3平方厘米,请求出圆的 面积。
已知图中正方形的面积是3平方厘米,请求出圆的 面积。
圆柱体
(1)什么变?什么不变?
(2)柱→长方体,表面积增加多少?
(3)圆柱体的侧面积62.8平方厘米, 半径2厘米,求体积?
(三)注重动手操作
1、如量出所需数据 2、画出图形的对称轴, 3、尺规画图 (1) 会画长、正方形、圆形。 (2)会做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的高。
二、在“围一围”中复习“形”
(二)复习题设计
5. 画一画
(1)画出图①的全 部对称轴。 (2)画出图②向下 平移3格后的图形。 (3)画出图③绕A 点顺时针方向旋 转90度后的图形。
三、在“比一比”中复习“体”
(一)复习内容及方式。 在这一部分中,主要复习“四体”—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并进一 步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形状。
例:以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出图形,体 积最大是( )
3
2
3 3 2 2
长2米,宽1.5米,高1.2米
小学图形与空间知识点整理
小学图形与空间知识点整理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图形与空间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图形与空间的学习涵盖了形状、方位、位置、尺寸等内容。
通过学习图形与空间,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以下是小学图形与空间的知识点整理。
一、平面图形1.点、线、线段、射线、角:学生需要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包括它们的定义以及区别。
2.三角形:三边相交于三个顶点,并且三个内角之和为180度,学生需要学习三角形的分类与性质。
3.四边形:四边相交于四个顶点,并且四个内角之和为360度,学生需要学习四边形的分类与性质。
4.圆:由一条曲线上的所有点与其中心点的距离相等构成,学生需要了解圆的性质,如直径、半径、弧等。
5.多边形:学生需要学习多边形的分类与性质,如正多边形、凸多边形、凹多边形等。
二、立体图形1.正方体:六个面都是正方形的立体图形,学生需要学习正方体的边、面、顶点等概念。
2.长方体:六个面都是矩形的立体图形,学生需要学习长方体的边、面、顶点等概念。
3.圆柱体:由两个平行的圆面和一个侧面组成的立体图形,学生需要学习圆柱体的边、底面、侧面等概念。
4.圆锥体:由一个圆锥面和一个顶点组成的立体图形,学生需要学习圆锥体的底面、侧面、顶点等概念。
5.圆球体:所有点到球心的距离相等的立体图形,学生需要学习圆球体的半径、表面积、体积等概念。
三、方向与位置1.方位词:学生需要学习基本的方位词,如前、后、左、右、上、下等,以便于描述位置关系。
2.平行:指两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永不相交,始终保持相同的距离,学生需要学习平行线的判断和性质。
3.垂直:指两条直线相交于90度,学生需要学习垂直线的判断和性质。
4.水平:指与地面平行的方向或线条,学生需要学习水平的概念及其判断。
五、尺寸与比例1.长度:学生需要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和基本单位,如米、厘米等。
2.面积:学生需要学习测量面积的方法和基本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厘米等。
3.体积:学生需要学习测量体积的方法和基本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厘米等。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空间与图形》教材分析
例2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 积。教材通过图示,启发学生 回顾周长、面积计算公式的推 导过程,填写出各图形的周长、 面积公式,并运用这些公式计 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时,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公式是怎样 推导出的。掌握这些公式的推 导过程,不仅能够促进理解, 而且还能加强记忆,减少计算 中的错误。因此要注意引导学 生观察课本上的梳理图,让学 生比较系统地感悟知识的形成 过程,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 在领域的内容,教材将“图形的认识”和“测量” 两部分内容整合起来进行复习,“图形与变换”与“图形与位置”两 部分则单列复习。 2.精简内容,突出整理和复习的重点,为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整理提 供空间。本单元在复习时抓住重点的内容和主要问题进行整理和复习。 一方面突出了几何知识的基本认识规律——由点到线、面、体;另一 方面也体现了小学生认识知识一般特点由简到难、由浅入深、由一般 到特殊。例题与习题的编排摆脱了知识点罗列、面面俱到的局面,给 学生参与知识的整理留出了空间。 3.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注重所学知识的应用,发展学生的能力。 本单元教材尽可能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或联系数学实例, 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加强对相关知识内在联系的认识。同时注意 所学知识的运用,在“用”的过程中,促进理解和巩固。
图形变换
教材给出了利用图形的变 换设计图案的情境图,以 帮助学生复习图形变换的 常用方法。其中有用轴对 称的方法剪图案,用旋转 的方法设计图案,用按比 例放大(即图形的相似变 换)的方法把图案扩大, 并通过平移做出板报的花 边。教学时可让学生说说 图形的变换有哪些方法, 然后根据情境图说出图上 各采用了什么方法并让学 生指出剪纸的对称轴,正 方形旋转的中心,和旋转 了多少度。同时还可以让 学生用正方形的纸转一转, 画一画。
第六单元整理复习:2、空间与图形:图形与位置
第六单元整理复习:2、空间与图形:图形与位置
复习内容:图形与位置
复习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复习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方向和路线。
(1)填写方向标。
(2)说一说。
①以教室为观察点,说一说学校周围各建筑物所处的方向。
②举例说明,从学校出发到某一建筑物的路线。
③结合课文提供的地图,说一说。
a.从阳光小区到公园的路线。
b.从学校到邮局的路线。
④看图说路线。
a.从少年宫到车站的路线。
b.从车站到少年宫的路线。
2.确定位置。
(1)怎样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①明确方向。
②确定距离。
(2)利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完成课文练习二十一第2题。
二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二十一第1、3、4题。
1。
小学六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整理复习建议
③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面积都不变。 (2)填空题。 ①将一个三角形按2∶1的比例放大后,面积是原来的( ②在钟面上,分针旋转90°表示时间经过( 分针旋转( )度。 )倍。
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弄清:
(1)线的分类:线段、射线、直线。涉及画法
(2)线的关系:相交、平行。作垂线、平行线。 (3)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涉及角的度量和画角 (4)三角形的分类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
形、不等边三角形 。作高、内角和180度
(5)梯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四边形之间的联系。
二、回忆整理,沟通联系。
1.平面图形的回忆
引导学生回忆搜集小学阶段学过的平面图形。
板书:线段、射线、直线、角、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 2.复习平面图形的特征 根据预习,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这些平面图形都有什么样的特征,再全班交流。
3.分类整理
引导学生对这些平面图形进行分类整理(可以画知识结构图),再全班交流沟通。
2、比例尺、图上距离、述平面图中物体的位 臵。
一、阅读数学教材以下内容
1. 三年级(上)第47页认识方向 。
2. 四年级(下)第45页中确定位臵的知识。 3. 六年级(上)第91页比例尺的知识;
第98页物体位臵的确定知识。
二、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A在B的西北方800米处,那么以A为观测点,B在什么方位?请
本部分内容的复习在教材的第104—116页,涉 及4个方面的内容:
北师大六年级总复习:空间与图形 图形与变换
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 就可以看作是平移现象;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时行圆周运 动,就可以看作是旋转现象。
4、物体变换的方法除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还有哪些?
物体按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图形变换的基本方法:
平移 向左平移 向右平移 向上平移 向下平移 顺时针方向旋转 逆时针方向旋转
图形A是怎样变换得到图形C的? 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
B
C C
A B O O
A. 平移 B. 平移 C. 平移
旋转 旋转 对称
旋转 平移 对称
1、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 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 对称轴 )。 2、一个圆的( 直径所在的直线 )是圆的对称轴。 3、正方形有( 4 )条对称轴,长方形有( 2 )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 3 )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4、火车的移动是( 平移 )运动,风车的运动是( 旋转)运动, 用钥匙开门,钥匙是( 旋转 )运动。 5、上午9点到9:30分,分针旋转了( 90 )度,时针旋转了 ( 15 )度。 6、明明今天早上出门,他看到家里的钟表是7:30,他到达图 书馆时从镜子上看到的是4:00,明明从家到图书馆用了 ( 30 )分,他在图书馆查完资料后,又从镜子上看到的钟表 是2:30,明明此时看到的正确时间是( 9:30 ),他在图书 馆里呆了( 1 )时( 30 )分。
。
转动后,每个三角形有什么变化?
观察方格纸中图形的变换,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A
B
C
(1)图形A如何变换得到图形B? (2)图形B如何变换得到图形C? (3)你还有什么办法将图形A变换到图形C?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整理与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整理与复习》这一单元主要包括了立体图形的认识、平面图形的认识以及图形的测量和计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图形认识,对一些基本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图形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阶段,缺乏系统化和理性化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强对图形的理解和运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强对图形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和理解图形的特征。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各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等。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图形分类盒,用于收集和整理各种图形。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如玩具、家具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实物中的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复习的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并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图形的图片,让学生对各种图形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推荐)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空间与图形(一)、(二)
空间与图形
(一)
一、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回顾与交流:
1、直线、射线、线段有什么区别?
LOGO
名称 直线
端点数量
是否可以延长
能否度量
无
一个
能
否 否 能
射线
线段
能
2
两个
Page
否
LOGO
2、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位置关系
平行 相交
互相垂直
交点
无
图例
1个交点 1个垂足
Page 3
Page
17
LOGO
看图填空:
1 4
已知∠2=40
0
∠1=( 50 )
2
140 ) ∠3=(
0 0 0
3
∠4=( 40 )
Page
18
LOGO
这是小明同学体育课跳远后留下的脚印, 测定跳远成绩时,怎样测量比较准确,为 什么?
起 跳 线
Page
19
LOGO
3、我们学过的角有哪几种?角的大小与什 么有关? 名称
锐角 直角
图例
大小
大小比较
大于0°小于90° 等于90°
角的两边张开 的距离
钝角
大于90°
小于180°
Page 4
二、巩固练习
过点A,画出下面直线的平行线 和垂线。
A
LOGO
Page
5
角 表格
LOGO
过点A,画出下面直线的平行线 和垂线。
Page 10
量角
LOGO
量角
两重合 一看准
121
0
Page
11
“空间与图形”复习要点及建议(下)
C能在方格纸上 将简单图形平移 或旋 转 9 o . O ,并
能在 方 格 纸 上 画 出变 换 后 的 图 形 。 D能 有 条 理 地 表 述 图 形 的 变 换 过 程 。 .
E .能在 方格纸上将 简单图形顺时针 或逆时 针旋 转 10 , 8 。并能在方格纸上 画出其 变换后的 图形。 ※ ) (
各知识点 之间的联 系进行梳 理 。可以先 让优生 、 中 等 生 自主 梳 理 知 识 ,尝 试 用 网 络 图 的 形 式 表 示 ( 如
图 1 ,教 师 再 适 时 点 拨 。 而 学 困 生 则 应在 教 师 的 辅 )
【 习 目标 】 学
1平移 、旋 转 与 轴 对 称 .
A 认识 平移 、旋转与轴对称现象。 . B 会 用折 纸等 方 法确 定轴 对 称 图形 的对 称 轴 , .
一
,
图形与变换
“ 图形 与 变 换 ” 板 块 主 要 展 示 图 形 变 换 的几 种形 式 — — 平 移 、 转 、 对 称 、 形 的放 缩 , 几 种 变 换 旋 轴 图 这 形 式 的关 系是 并 列 的 , 有 “ 赏 与 设 计 图案 ” 这 几 只 欣 与
“ 图形 与变换 ”内容 中除轴对称是传统 的内容之 外 ,平移 、旋转 、图形 的放缩 、欣 赏 与设 计 图案是
2 图形 的放 I . 膏
欣 赏与 设 计 图案
A 能利用 方格 纸等 形式 按一定 比例 将 简单 图形 .
放大或缩小 ,感受图形的相似性 。
图 1
21 止 {49 0. 般 0 4辅
■■■●—■I
誊| :
■== 丁 I— — 教学 薯 ■ 一 :曼 蠹
2 直 观 式 ”复 习 “ 移 、 旋 转 与轴 对称 ” .“ 平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总复习空间与图形
空间与图形一、《平面图形》(一)平面图形复习要点:1、(1)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和画法;(2)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与测量;(3)相交与平行的概念及按要求作图;(4)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的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周长与面积:(1)周长与面积的意义;(2)长方形、正方形与圆的周长;(3)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的面积[环形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周长)计算。
(4)利用平面图形周长面积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问题。
3、轴对称:画出图形的对称轴,补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等4、测量和操作:主要复习角的度量、平面图形长度、面积的测算,按要求作图。
(二)知识归类整理:1、直线、线段和射线。
2、垂线和平行线:A、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B、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3、角:A、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而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
B、角的分类:4、三角形(1)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四边形。
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均是360o。
已学过的4种四边形的特征:注意: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5、圆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同圆(或等圆)的直径相等,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6、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A、周长与面积的意义,区别。
B、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如下表:二、注意的问题:1、重视作图,作图要准确地反应出题目中的要求。
作图题主要有量线段的长度、作己知直线的垂线(图形的高)、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按要求在指定范围内作平面图形[圆、长方形、正方形等]、作面积相等的几何图形等题型。
第八册 总复习空间与图形
2 空间与图形(教材126页)考点题型精讲考点一 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位置的方法题型 在平面图上标出各建筑物的位置。
(1)教学楼在大门正北方向300米处。
(2)食堂在大门西偏北30°方向200米处。
(3)图书馆在大门东偏北40°方向100米处。
分析 在图上标出建筑物的位置,要先确定方向,再确定距离。
标出建筑物的位置要先用量角器确定方向,在这个方向上画出几个表示100米长的线段即可。
解答考点二描述简单的路线图题型下图是周日明明全家开车去“假日旅游度假村”的行驶路线图,请根据路线图描述明明一家所行驶的路线。
分析描述明明一家所行驶的路线关键要明确以下两点:(1)向哪个方向走,确定方向时要选择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位;(2)每走一段路的路程是多少,以选定的单位长度为基准,看这一段中有几个单位长度。
解答明明全家从家出发向正西方向行驶25千米,再向西偏南20°方向行驶15千米,最后向东偏南20°方向行驶10千米,就可到达假日旅游度假村。
考点三三角形各边的关系题型在能围成三角形的数据下面打“√”。
(单位:厘米)(1)2、3、4 (2)10、18、38 (3)4、4、10 (4)7、8、12( ) ( ) ( ) ( )分析本题利用“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来进行判断。
(1)数据中2+3>4,3+4>2,2+4>3,所以这一组数据能拼成三角形。
同理(4)数据也能拼成三角形。
(2)数据中10+18<38,所以此数据不能拼成三角形。
(3)数据中4+4<10,所以此数据不能拼成三角形。
解答(1)2、3、4 (2)10、18、38 (3)4、4、10 (4)7、8、12( √) ( ) ( ) ( √)提示只要最短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能围成三角形。
考点四三角形的内角和题型如右图:四边形ABCD中,∠D=50°,AD=DC,∠1=20°,AB=AC,求四边形各角的度数。
“空间与图形”复习要点及建议(上)
确 定 一 个 点 , 点 问 所 有 连 线 中线 段 最 短 : 道 两 点 两 知 间 的 距 离 , 了解 同 一平 面 内 两 条 直 线 平 行 与 相 交 ( 垂
直) 的关 系。
形” 领域 中数 学 概 念 较 多 、 念 关 系 较 丰 富 的 内 容 , 概 是 学 生 建 立 空 间观 念 的基 础 。本 部 分 内容 涵盖 点 、线 、 面 、 , 要 有 线 与 角 、 面 图形 、 体 图 形 、 量 等 相 体 主 平 立 测
效 果 。 现 以 “ 间 与 图 形 ” 领 域 的 内 容 为 例 , 谈 谈 如 何 按 领 域 、 分 专 空
题 进 行 复 习 ,把 握 知 识 网络 和 核 心 内容 , 明 确 复 习要 求 ,供 大 家参
考 、借 鉴 。
泉I市教科所 州
卓 和 平
“ 间 与 图 形 ” 域 可 分 为 “ 形 的 认 识 ” “ 形 空 领 图 、图 的测量”“ 形与变换 ”“ 形与位置 ”四个部分 。 、图 、图 本 文讨 论 的 “ 形 的认 识 ” “ 图 和 图形 的 测 量 ” “ 间 与 图 是 空
关知识及 其相 互间的关 系 ,复习时可 以从 名称 ( 概
C操 作 : 画 直 线 、 线 和 线 段 。 . 会 射
D 按要 求 画 平行 线 与垂 线 。 ※ ) . (
2 角 .
A 称 : 角 的概念 , 道 角各 部分 的 名称 ( 名 掌握 知 顶点 、 边 ) 及各种 角 的名称 ( 角 、 以 锐 直角 、 角 、 钝 平角 、 周角 ) 。 B关 系 : 道 角 的 大 小 与 边 的长 短 和 两 边 叉 开 程 . 知 度 的关 系 ,会 根 据 两 边 叉 开 程 度 比较 两 个 角 的 大 小 : 能 在 相 交 的 直 线 或 三 角 形 中根 据 条 件 求 出 指 定 角 的 度数 ; 辨别平角( 角 ) 直线( 线 ) 间的区别。 能 周 与 射 之
1-6 年级“空间与图形”内容的简要回顾
由小学到中学的学习,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上要有一个适应和转变的过程。初中的几何教学要使学生从以观察、测量、实验为主体的几何学习逐渐向以合情推理和逻辑推理的几何学习过渡。要实现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并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对几何对象和相互关系的理性认识。因此,从“实验几何”向“论证几何”过渡就成为初中几何教学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做好小学与初中几何教学的衔接、实现从“低起点”向“高目标”前进是本学段几何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
1-6 年级“空间与图形”内容的简要回顾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不仅要了解本学段的“空间与图形”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而且也要熟悉 1-6 年级的相关内容,以及它们和初中阶段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问题。
(一)1-6年级“空间与图形”的知识技能
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常见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了解简单的图形运动性质,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在讨论简单物体的性质、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2 . 数学活动
在小学,几何应建立在活动的基础上。活动不只是做题目,它包括问题解决、实验、讨论、观察、模型设计甚至序”,尽管这种“逻辑顺序”曾经是中学数学几何教材的传统。
(三)1-6年级“空间与图形”与初中的衔接问题
小学几何知识的教学,主要以观察、测量为基础,使学生认识一些几何图形的简单性质,并利用几何图形的直观性来加深对“数”和“形”的概念以及数值计算方法的理解;而初中平面几何的教学,则逐步过渡到推理论证,使学生理解垂线、平行线、三角形全等、相似形和圆的概念和性质,了解轨迹的概念,知道命题的四种基本形式及其关系,培养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并使学生掌握常用的证明方法和作图方法。
“图形与几何”复习资料
“空间与图形”复习资料一、填空题。
1. 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 15.7 厘米的圆, 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厘米。
2.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144 厘米,长 20 厘米,宽 8 厘米,高是( )厘米。
3. 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 2∶3∶4,其中最大内角是( )度,这是( )三角形。
4. 两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拼成一个梯形(如右图)。
如果梯形的上底长 5 厘米, 面积是( )平方厘米;如果把这个梯形改拼成长方形,且长方形的长是 10 厘米,则宽是( )厘米。
5. 将 2 升水倒入右图(单位:厘米)中的两个长方体水槽中,使它们水面的高度相等,这个高度是( )厘米。
6. 用一根 36 厘米长的铁丝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如果用它围成一个正方体框架,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7. 一幢高 50 米 、长 30 米 、宽 25 米的住宅楼 ,我们说这幢楼的占地面积是( )平方米。
8. 一个圆柱形水桶 ,里面盛 48 升的水,正好盛满。
如果把一块与水桶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完全浸入水中,桶内还有( )升水。
9. 用 3 块相同的长方体木料拼成一个大长方体 ,每块的长是 5 厘米,宽是 4 厘米,高是 3 厘米。
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大是( )平方厘米。
10. 用一根 12 厘米长的铁丝围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接头处忽略不计 ),有 ( )种不同的围法 (边长取整厘米数)。
其中最大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1. 下图 (单位 :厘米 )中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72平方厘米, 图中丙三角形的面积是甲三角形的(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2. 有一个长方体木块 (如下图 ),如果把它的高锯掉 3 厘米,就变成一个正方体,这样正方体木块的表面积比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少 96 平方厘米。
原来长方体木块的表面积是 ( )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13. 如下图,AB 的长为 20 厘米,一只蚂蚁从 A 到 B 沿着四个半圆爬行,蚂蚁的行程是( )厘米。
小升初数学复习专题:空间与图形(方法归类篇)
小升初数学复习专题:空间与图形(方法归类篇)第一类:把圆剪拼成长方形知识点:把圆剪成若干个相等的扇形,然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πr),宽等于圆的半径(r),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的面积,但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增加了两条半径。
1、把一个半径是1分米的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剪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2、下图中圆周长是31.4厘米,圆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相等,求阴影部分面积。
3、把一个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已知长方形周长是33.12厘米,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4、圆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圆的周长是25.12厘米,求阴数影部分的周长。
第二类:关于半径的平方的运用知识点:要求圆的面积,一般要知道圆的半径,也可以先求出半径的平方。
5、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求圆的面积。
6、如下图:正方形的面积是5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7、下图中圆的周长是25.12米,求阴影部分面积.8、下图中三角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9、在一张面积为24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上剪出一个最大的圆形,圆的面积是多少?10、下图中三角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第三类:关于R2-r2的运用知识点:要求圆环的面积,一般要知道外圆半径和内圆半径,也可以先求出R2-r2。
11、已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40平方厘米,求圆环面积.12、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求圆环的面积。
第四类:割补法知识点:把形状相同,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运用割补的方法,把不规则变成规则的图形。
13、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是8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4、求阴影部分的面积15、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厘米)16、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厘米)17、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厘米)第五类:面积差不变知识点:已知两个图形的差,如果两个图形加上相同的部分后,差不变。
18、如图:长方形长为12厘米,宽为5厘米。
空间与图形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辅导:
空间与图形知识点
1、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xx。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
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经过任意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任意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
锐角:小于90°
直角=90°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
平角=180°
周角=360°
3、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4、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5、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6、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7、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图。
8、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长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有4个直角。
正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四边相等,4个直角。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梯形只有1条对称轴。
4. 认识图形-整理与复习(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教案标题:4. 认识图形-整理与复习(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和命名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进行观察、分类、计数等基本数学技能。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2. 教学难点:图形的特征和性质的理解。
3. 教学准备:图形卡片、练习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图形知识,让学生展示他们已经认识的图形。
2. 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记忆情况。
二、图形的认识和分类(10分钟)1. 利用图形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如边、角、面积等。
2. 让学生根据图形的特征,将图形进行分类,如将正方形、长方形分为一类,将三角形、圆形分为一类。
3. 引导学生总结各种图形的性质,如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等。
三、图形的计数(10分钟)1. 利用图形卡片,引导学生进行图形的计数练习,如计算有多少个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2. 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一些图形,并进行计数练习。
四、图形的应用(10分钟)1. 利用图形卡片,引导学生进行图形的拼接和组合,如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拼接成一个大的图形。
2. 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一些图形,并进行拼接和组合练习。
五、总结和复习(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图形知识,让学生展示他们已经认识的图形。
2. 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记忆情况。
3.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进行复习。
【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找一些生活中的图形,进行观察和描述。
2. 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一些图形,并进行拼接和组合练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形的认识和分类、图形的计数、图形的应用等环节,让学生对图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运用四种策略,有效提高复习质量——“空间与图形”整理和复习的有效教学策略
教师对 学生平时学习 中的错题或存在 的问题要格外重视 。 毕业班学生 已经有 一定的 自我纠错能力 , 如方法性错误 、 用错 公式 、 找不到正确的解题途径等 。例如 : 计算三角形 阴影面积 , 不少学生把 阴影部分看成了平行 四边形 , 有些学 生列 出错误 的 算式 , 所 以要 引导学生 自己“ 查漏 ” , 寻找 与收集 自己平时作业 中的错题 , 有顺序地寻找错误 , 并做好简要记录 , 这样 可以防止 类似错误的发生 , 夯实知识点 。 2 . Fra bibliotek析 知 识 点
线 段和 曲线 — - 扁 形
我们知道 , 不清楚知识概念会 导致解题错误。 因此 , 在让学 生校正与辨析过程 中, 应要求学生结合操作 、 演示 、 举反例等表 述概念 的含义 , 引导学生 “ 咬文嚼字 ” “ 逆 向推敲” , 以此达到理 解每一个数学知识点含义的 目的。 例如 : 下面知识 概念 的辨析可让学 生运 用举反例 的方法来 判断 : ( 1 ) 大于 9 0度的角是钝角 ; ( 2 ) 一条直线就是平 角 ; ( 3 ) 两 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 一 定能拼成一个 平行 四边形 ; ( 4 ) 通过放 大 1 0 倍 的放大镜看一个 1 0度的角, 这个角就是 1 0 0度。
新 饺 矧
X i n X i a o Y u a n
教学实 践
运用四种策略 , 有效提高复习质量
— —
“ 空间与 图形”整理和复 习的有效教 学策略
鼍素 旁
( 开 化县 华 埠 镇 中心小 学 , 浙江 衢州 3 2 4 3 0 2 )
摘 要: 本文探 索和 总结 了小学数 学“ 空间与图形” 总复 习 和 教 学 的 四 大 策略 : 再 现— — 务 实知 识 点 , 梳 理— — 完 善 知 识 链, 辨 析 — — 拓 宽知 识 面 , 应 用— — 感 悟知 识 值 。 这 四 大策 略 的 运 用能有效地提 高复 习质量 ,帮助学生形成立体的知识 结构 , 为促进 学生的综合发展 奠定基础 。 关键词 : 小学数 学; 空间与图形 ; 复习教 学; 教 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材体 系的“ 空间与图形” 内容包括 图形 的认识 与测量 、 图形与变换 、 图形与位置三大块。 这三大块 内容既相对 独立 , 又有 内在的联 系。“ 空问与 图形” 总复 习的重点是要把平 时相对 独立进行 教学的知识 , 以再现 、 整理 、 归 纳等方法 串起 来, 使之系统化 、 清晰化 , 并具有拓展 性 , 进而加深 学生对知识 的理解 。我们通过实践 , 探索和总结 了小学数学“ 空间与图形 ” 总复习和整理教学的四大策略: 再现——夯实知识点 , 梳理—— 完善知识链 , 辨析——拓宽知识面 , 应用——感悟知识值 。 运用 这 四大策略展开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复 习, 能使学生对这部分 内 容进行深层次 的重组和内化 ,帮助学生形成立体的知识结构 , 为促进学生 的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 再现 : 适 时点拨 。 夯实知识点 复习过程 中, 知识点 的再现环节不但担 负着拉开复 习帷幕 的任务 , 更应承担激起学生复 习欲望 、 唤醒 已有知识 和查漏的 职能。 在复习时 , 教师要重视知识点 的再现 , 通过引导学生对各 个知识 点的回忆 、 辨析 , 知道其哪些地方 已经懂 了, 哪些地方还 不懂 , 然后小组合作 学习 , 教师巡视 、 适 时点拨 , 夯实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多媒体教学课件“空间与图形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使用范围: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126页作者:吴玲华单位:嘉兴市实验小学撰稿时间:2011年8月●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社四年级下册总复习第126—127页,以及练习二十一中部分题目。
●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整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意识,能够正确地确定平面上某个点的位置。
2. 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对于所学几种三角形特征的掌握,加深对不同三角形联系和区别的认识。
3.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复习方法,形成基本复习技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1.能熟练地确定平面上某个点的位置。
2.能够在更高层次上把握不同三角形的关系和区别。
3.适度整合素材,突出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具准备:做一张方位图(只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展台、课件。
●设计意图:1.关于教材分析。
本册数学教材的“空间与图形”共有两个部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
事实上,本册所学的位置与方向,也可以看作是中学数学中的“极坐标”雏形。
要在一个平面内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种方法是利用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坐标来确定,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方向与该点到原点的距离来确定,这就是极坐标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思想与本册中“位置与方向”的内容是有共通之处的。
辨认物体的方向,能看懂自己生活环境的路线图,这既是一种基本的生存能力,也是学生从熟悉的环境中建立空间观念的一条有效途径。
所以教材结合生活实际情境,让学生指出物体的位置,相对物体的位置以及行进中的路线,探索如何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对于三角形,这个最简单的多边形,重点是复习所学的几种不同三角形的特征,巩固不同三角形的联系和区别。
2.关于教学方法。
复习课难上,这是许多数学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
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而是负担着查漏补缺、系统整理以及巩固发展的重任。
复习课是以梳理、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任务的教学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因此,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将分散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归纳,给学生提出“首先做什么,怎么做。
……”用这样一些程序性、过程性、目标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整理,从而将那些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连在一起,做到学一点懂一片,学一片懂一面,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结构,提高学生的鉴别水平,力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同时在复习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或通过小组合作去完成知识点的整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建构。
通过引导、点拨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之逐渐趋于系统化。
教学设计:一、借助目录,梳理知识点这一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整理与复习本学期学习的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看看数学课本的目录(单击出示PPT第3 页),想一想、找一找我们这个学期学习的“空间和图形”知识主要有哪些?(出示PPT第4页,单击两次出现两个单元内容,并板书:位置与方向,三角形。
)二、复习“位置与方向”1.教师出示课前制作的方位图。
师:把这学期所学的方向和以前所学的方向整合起来,老师画了一个简易的方位图,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这幅方位图,它全面吗?为什么?你能将它补充完整吗?(单击出示第5页)师生共同进行评价或补充。
2.师:怎样才能正确确定平面上某个点的位置呢?请同桌合作,回顾整理相关的知识和方法。
同桌讨论。
反馈:同学们,你们整理出来了吗?谁来说一说?3.小结:要确定平面上某个点的确切位置,首先要确定一个参照点,参照点不同,该点的位置描述也就不同。
其次,要描述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除了明确该点与参照点的方向关系,还要明确该点到参照点的距离,两者缺一不可。
4.应用练习。
课本第126页第7题(单击PPT第6页)(1)说一说。
今天老师请来了四只小动物,这是四只小动物的家。
现在老师想知道小熊家的准确位置,我必须要知道哪些条件呢?预设1:需要知道以谁为观测点。
追问:这幅图中要想确定小熊家的位置,我可以以谁为观测点?(小猴家、小鹿家和小象家。
)预设2:角度是多少?预设3:距离是多少?①要想知道它的实际距离,我们还要知道什么条件呢?(提示:一格代表几米?师补充:在这里一格的长度是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是100米。
)请生在书本P126量角度,然后自己先说一说。
②学生汇报预设。
生1:以小猴家为观测点,小熊家在小猴家的西偏北35度上,距离是400米;(或是说成小熊家在小猴家的北偏西65度上,距离是400米)。
师补充:两种描述都可以,通常情况下我们选度数相对小一点的角。
生2:以小象家为观测点,小熊家在小象家西面上,距离是500米。
追问:奇怪,同样的是描述小熊家的位置,怎么有2种不同的说法?(揭示:观测点不一样,位置的判定也是不一样的。
说明确定位置还和“观测点”有关系。
) (2)那么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主要关系到哪几点?随答板书(方向、角度、距离)。
(3)说完小熊家的位置,请同桌之间说一说小猴家和小鹿家和小象家的位置方向。
(4)路线图描述。
小猴想去小熊家做客,有几条路可以走?哪条路近?为什么?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请你说说去的路线图。
(同桌交流汇报)三、复习三角形1.小猴跑了一周,回到了自己家。
他走了一周的路线刚好形成了一个什么图形?(三角形,而且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现在我把三个小动物的家用字母A、B、C表示。
你能回忆起三角形的哪些知识呢?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贴出主要的知识点。
如: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
当学生说出某一知识点时,教师要追问其概念。
2.整理知识。
(1)小组交流。
师:同学们真棒!通过互相补充,我们一起回顾了三角形的有关知识。
但像这样的排列,你们认为怎样?那么,你们是怎样整理的呢?你的整理有什么好处呢?(2)请你在纸上独立整理这些知识。
(出示PPT第7页)要求:独立整理。
用笔记录在白纸上,形式可多样。
如有困难,可向老师请求帮助。
(3)反馈方法。
(投影出示)选几个比较好的、不同的整理结果进行展示,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整理的。
让其他学生评价。
预设:文字表达图表用大括号师:老师也对这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整理,你们看看。
(出示PPT第8 页)特征: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三条底、三条高稳定性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内角和180度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角直角三角形分类:钝角三角形任意三角形边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图形的拼组师:请你们也给老师的整理评价一下。
(让学生说说这样整理的好处)小结:整理知识时,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但整理之后,一般要便于人们看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试一试。
3. 综合练习。
师:通过刚才的整理,我们加深了对三角形的认识,下面我们就应用这些知识来进行闯关比赛,看谁得的分数多。
(1)填空。
(出示PPT第9页)①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80度,它的一个底角是()度。
②一个正三角形的周长是120厘米,它的每条边长是()厘米,每个角是()度,它还是()三角形。
③把一个大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度。
(2)练习二十一第11题。
(出示PPT第10页)学生独立完成。
师:请同学们展示求图上几个角的过程,并介绍自己的思路。
(3)出示练习二十一第10题。
(出示PPT第11页)师:请同学们根据各种三角形的特征,将相应的一组用线连起来。
学生连线,集体交流。
四、作业(随机)请同学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做出一个等腰三角形。
五、总结今天的复习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空间与图形位置与方向三角形方向角度距离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三条底、三条高稳定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内角和180度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任意三角形●教学反思:以往上复习课,一般只重视知识点的疏通,而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方法的培养,即为了让学生能掌握本单元的知识,而不断地重复练习,强化解题技能,忽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因此,虽然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但他们对如何进行整理却还是一筹莫展,同时,他们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能力积累。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所以我认为学生掌握知识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的素材和空间,让学生去自主探索、发现、创新,教师加以适当引导的过程,这样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容才会真正感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回忆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两个亮点:1. 整理沟通,构建知识框。
整理、沟通,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这是复习课最鲜明的特征。
这个过程显然要求教师放手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或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点拨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并使知识逐步趋于系统化。
本单元知识的梳理,不是由老师来完成的,而是先让学生进行自主整理。
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回忆,并把学生回忆的主要知识点粘贴出来,这时呈现给学生的是比较凌乱的整理结果,教师再提问“从这里你能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吗?”,使学生体验整理的必要性。
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整理的结果在小组里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的整理方法,并相互评价,再挑选出各种整理方法比较好的结果进行全班展示交流评价,这样不仅是给其他孩子一种示范,更是让这些学生体验到首次尝试的成功喜悦,强化自主整理的兴趣。
2.巩固练习,发展提高。
本节课十分重视练习的层次性,设计的练习以基础题为主要练习内容,练习难度不太高,在巩固的基础上再适当增加发展性练习。
巩固题的类型尽量涵盖本次复习内容,题目设计突出复习的知识点,发展性习题是具有一定思维难度的题型等,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