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导学案: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的发展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北方民族大融合二是江南地区的开发。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晋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少数民族的内迁、八王之乱的历史史实。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综合认识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提高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
3知道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学习重点】八王之乱和少数民族的内迁【学习难点】理解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直观利用朝代歌导入方法指导一:结合书本归纳梳理识记第1题的知识模块。
第1题知识模块相对较多跨越时间段较长难度较大在认真阅读查找的基础上可采取边找边读方法让学生有个大致印象注意指导学生按时间顺序来理清朝代更替。
方法指导二:第1题的知识模块较多且零碎提醒学生仔细阅读查找注意不要遗漏;第3题较为简单阅读即可找出答案。
注意答案完整性。
方法指导三知识模块三可以采用角色扮演。
假如你是北民南迁的一员为大家介绍北方人口南迁。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在《中国历史朝代歌》里中间有几句“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这二十个字中前十五个字是我们常讲的魏晋南北朝的历史。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的发展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北方民族大融合二是江南地区的开发。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北方民族融合”的相关问题。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西晋的建立1自主阅读课本P78~79内容完成第1~2题。
1你能写出三国末年到南北朝的大致朝代更替吗? 2简述西晋(三国政权的演变) 三国时魏国最强蜀国最弱曹丕死后司马家族控制魏国大权灭掉蜀国。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 _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导学案)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学习目标】①知道西晋的建立及统一、八王之乱、少数民族内迁的基本史实。
②理解西晋短暂统一的原因。
③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和民族团结对巩固统一的重要性。
【课前预习】一、西晋的建立1、西晋的建立及统一①263年魏灭蜀②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以洛阳为都,改国号为晋③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2、西晋的统治①治国政策:制定一系列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②生活:豪华奢侈,追求享乐。
二、八王之乱①背景:a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导致诸侯势力日益强大;b晋惠帝昏庸无能②目的:争夺中央政权③影响:西晋从此衰落;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南迁,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三、北方游牧民族内迁1、游牧民族内迁①时期:东汉、魏、晋时期②内迁民族:氐、羌、匈奴、羯、鲜卑③结果:316年,内迁匈奴人灭西晋。
2、政权更替①西晋灭亡后,北方建立许多政权,总称为“十六国”,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东晋。
②氐族苻坚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③苻坚改革a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b内容: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减赋禁奢;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
c影响: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
【课中探究】探究一:问题:西晋的统治为何如此短暂呢?(提示:根据视频可从自身发育不良及外部炸弹两个角度考虑。
)解析:①统治阶级:政治上缺乏治国的才能和责任心;生活上奢侈腐败,贪图享乐。
②司马炎大肆分封藩王导致诸侯权力过大。
③司马衷昏庸无能④少数民族内迁,民族矛盾激化。
探究二:问题:在西晋以前,还有哪些朝代实行过分封诸王?想一想分封诸王对中央政权的统治会造成什么危害?请举例说明。
解析:①西周分封,西汉初封国;②封国势力逐步壮大,威胁中央集权。
③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兼并、西汉的七国之乱。
探究三:问题:根据材料思考少数民族内迁有何影响?解析: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了解西晋统-一的过程;知道西晋的统治状况及八王之乱的始末;知道北方各族的内迁及对其中原地区各族生产生活的影响;了解十六国北朝政权的更替。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通过阅读教科书,培养陈述、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初步掌握历史解释的方法和逻辑步骤;通过识读地图,培养历史空间观察的能力,了解西晋游牧民族内迁及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以唯物史观辩证地看待民族关系的发展。
通过对历史材料的审读,养成论从史出的意识。
【家国情怀】通过阅读史料发现乱世百姓的生存艰难,感受历史的温度。
通过了解北方各族内迁的历史,进一步认识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是在古代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西晋的建立和八王之乱。
难点:西晋兴亡的因素。
【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完成本课教学新课导入导入1:展示曹髦说过的一句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让学生说说这个成语典故。
曹魏政权最后是如何落到司马氏家族手中,又是谁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我们一起走进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导入2:上节课学习了三国鼎立,三国鼎立局面是何时形成的?(生答),那么这种局面又是谁结束的呢?(生答)西晋结束三国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
但西晋的统治很短暂,这是为什么?魏晋时期,还有哪些少数民族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他们从何而来,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一起走进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导入3:(推荐)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观音土,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
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
“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曰:“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晋惠帝如此昏庸无能,在他执政期间引发了“八王之乱”。
那么“八王之乱”到底是怎么回事?它给西晋王朝带来怎样的影响?导入4:展示材料和图片:凡今之人,惟钱而已!……(钱)为世神宝。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是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第17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西晋在280年统一全国后,由于统治腐朽、奢侈浪费,导致国家迅速衰落,最终在316年被匈奴族一支武装灭亡。
同时,北方各族内迁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国家的兴衰、民族的迁移有一定的理解。
但对于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的具体情况,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理解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迁移。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西晋的统一和衰落过程,理解其原因。
2.知道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理解其对历史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西晋的统一和衰落原因。
2.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及其影响。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相关教学材料。
2.历史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西晋的统一和衰落过程,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
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结合PPT和地图,分析西晋的统一和衰落原因,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结合所学,思考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对当今社会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导学案(无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导学案(无答案)第 2 页第 3 页【课堂教学流程】【学案自学梳理知识】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西晋的建立1.建立:266年,_______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_______为都,史称西晋。
2.统一:______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3.统治:皇室及贵族在治国方略上缺乏_______,处处维护家族利益。
八王之乱1.背景:_______大封同姓诸王,宗室诸王势力日第 4 页益强大。
2.概况:晋惠帝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_______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3.地点:八王混战主要在_______一带展开。
4.影晌: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_______浪潮。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1.时间:_______、魏、晋时期,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内迁。
2.内迁:(1)原来生活在西北的_______,由西向东迁人陕西关中。
(2)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_______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
(3)_______的一部分迁到辽宁,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
3.十六国: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第 5 页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_______”。
4.前秦:4世纪后期,氐族______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_______。
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相进行改革。
【互助探究生成能力】任务二:【小组探究】阅读课本“西晋的建立”的内容,包括材料研读,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西晋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西晋统一全国的时间?问题2.西晋统治阶层腐化的原因及表现?第 6 页任务三:【小组探究】阅读课本“八王之乱”的内容,包括问题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 1.西晋初年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些措施的弊端及最终酿成了什么祸端?问题2.八王之乱的影响?任务四:【小组探究】阅读课本“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的内容,包括相关史事、知识拓展回答下列问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导学案新人教版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导学案【学习目标】1.概述西晋的兴亡进程,明白“八王之乱”的大体通过。
2.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大体史实。
【自主学习】1.西晋成立:__________年,________成立,定都________。
2.西晋统一:________年,________灭掉吴国,统一了全国。
3.“八王之乱”司马炎身后,继位的_____________昏庸无能,诸王相互争斗发生了持续16年的“_________________”之乱。
4.________、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
5.历史上把北方要紧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________”。
6.4世纪后期,氐族________成立的________慢慢强盛,并统一了________。
【合作探讨】1.西晋能够短时间统一的缘故。
2.西晋什么缘故是短寿的王朝?【自学检测】1.终止三国鼎立局面,从头统一中国的王朝是()A.曹魏B.东晋C.西晋D.前秦2.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政权,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
对西晋“骤灭”有重大阻碍的历史事件是()A.“八王之乱”B.定都洛阳C.“七王之乱”D.西晋迁都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勒勒歌》的后两句,这是北朝时期居住在北方的勒勒族的民歌,也在鲜卑族中传唱。
东汉、魏、晋时期鲜卑族内迁的地址是()A.陕西关中B.山东西南C.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域D.山西一带参考答案【自主学习】1.266;司马炎;洛阳;2.280;西晋;3.晋惠帝;八王之乱;4.东汉;5.十六国;6.苻坚;前秦;黄河流域。
【合作探讨】1.(1)北方经济的恢复和进展比较迅速,国力充沛,慢慢超过了南方。
(2)南方蜀、吴两国的统治者日趋腐朽,国力日趋衰落,且蜀国已被魏国所灭。
(3)从客观上看,统一符合历史进展总趋势和人民愿望。
2.(1)西晋的统治集团超级腐朽,奢侈腐化的风气超级盛行,在位的皇帝智力低下。
(2)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哄,完全地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2023-2024学年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一、教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本课教学的根本宗旨,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
以历史学科五大学科素养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素养教学。
历史学科汇聚了不同学科知识,可以运用不同学科的科学研究成果为历史教学服务。
在落实历史知识的基础上,适当运用情境教学,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是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 课内容,上承三国鼎立,下启江南开发、民族融合,是本单元中的过渡性篇章,充分体现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的两大单元主题。
本课比较详细地论述了西晋短暂统一的过程,同时也介绍了与西晋衰落同时发生的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事实以及西晋灭亡后十六国的发展脉络。
主要内容包括西晋统一、八王之乱、少数民族内迁、十六国更替以及前秦的变革。
内容主线是西晋统一和少数民族内迁,两者的内部逻辑关系不强,存在两个中心并立的情况,内容多,背景复杂,历史概念比较专业,线索较散,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
教师需要挖掘西晋统一和少数民族内迁的内在联系,结合相关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
三、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但史料分析的能力比较薄弱,尤其是阅读文言文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过语言关,适当渗透阅读史料的方法,然后才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但自控力较差,容易开小差。
教师应利用其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的教学方式:图片,史料等,通过层层设计,制造浓厚的历史探究氛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完成本课内容的学习。
四、教学目标(一)了解三国鼎立的形势图、八王之乱形势图以及少数民族内迁分布图,学生学习读图、从地图中寻找信息,归纳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二)研读多则史料,重点理解西晋统一的短暂以及少数民族内迁两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学生从中培养寻找有效文字信息的能力,培养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史料实证素养。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西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虽然统治时间不长,但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节课我们将重点讲解西晋的短暂统一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让同学们了解这段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二、学习目标1. 了解西晋的建立背景和历史地位。
2. 掌握西晋短暂统一的历史过程。
3. 理解北方各族内迁的原因和影响。
4. 能够分析西晋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1. 西晋的建立背景和历史地位。
2. 西晋短暂统一的历史过程。
3. 北方各族内迁的原因和影响。
四、教学内容1. 西晋的建立背景:三国时期结束后,晋朝建立,曹魏被推翻,孙吴被消灭,统一中国的形势出现。
2. 西晋短暂统一的历史过程:司马炎篡夺了晋朝的皇位,建立了西晋,但统治时间不长,面对内外交困,最终被南北朝所取代。
3. 北方各族内迁的原因和影响: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开始内迁南渡,进入中原地区,改变了当地的人口分布和民族融合。
五、活动安排1. 观看西晋建立和统一的视频,了解西晋的历史背景和统一过程。
2. 阅读相关资料,讨论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的内迁原因和影响。
3. 小组讨论,总结西晋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 课堂展示,分享学习成果,深入理解西晋短暂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六、作业布置1. 撰写一篇关于西晋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内迁的作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2. 阅读相关文章,扩展思维,对比西晋时期和南北朝时期的区别和联系。
七、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西晋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能力,提高了他们对中国历史的整体认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深入学习,探索历史的奥秘,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第二课时一、导入西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而重要的朝代,虽然只存在了23年,但对中国历史有着深远影响。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的第17课。
教材主要讲述了西晋在266年取代魏国,建立起晋朝,并由晋武帝司马炎领导,实现了短暂的统一。
然而,由于统治集团的腐朽和皇族内乱,西晋迅速衰落。
同时,北方的各族内迁也对西晋的统治造成了巨大压力。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西晋的短暂统一及其衰落过程,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对西晋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三国鼎立局面,对于历史上的统一和分裂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西晋的短暂统一及其衰落过程,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对西晋的影响,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认识西晋的兴衰,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对于西晋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晋的建立、统一过程及其衰落原因;掌握北方各族的内迁对西晋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西晋的建立、统一过程及其衰落原因;2.北方各族的内迁对西晋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西晋的建立、统一过程及其衰落原因;2.案例分析法:分析北方各族的内迁对西晋的影响;3.讨论法:引导学生对于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和讨论。
六. 教学准备2.相关的历史资料;3.投影仪、课件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三国鼎立局面,激发学生对于西晋统一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西晋的建立、统一过程及其衰落原因。
让学生了解西晋在266年取代魏国,建立起晋朝,并由晋武帝司马炎领导,实现了短暂的统一。
然后,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西晋的衰落过程。
3.操练(10分钟)分析北方各族的内迁对西晋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北方各族的内迁对于西晋的统治造成了巨大压力。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
迁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西晋的建立和八王之乱,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
2.能分析得出西晋快速灭亡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八王之乱与西晋分封制是否有直接关系和西晋速亡原因等问题的讨论中,学会比较分析和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和民族团结对巩固统一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西晋的建立和八王之乱
【教学难点】
西晋兴亡的原因
教学过程
问题探究:三国后期,三个政权发生了么样的变化?最终统一三。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导学案(含答案)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导学案班级:姓名:组名:一、【学习目标】1、掌握西晋的建立、统一全国及其灭亡的史实2、了解“八王之乱”的基本经过及其影响3、知道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各族不断内迁的史实和原因二、【重难点】重点:西晋的建立、八王之乱、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难点:西晋灭亡与分封诸王的关系三、【自学指导】(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78-81,用笔划出关键词)1、请找出西晋建立的相关史实(时间、人物、背景、统治特点和影响)?2、请说说八王之乱的背景、爆发和结果?3、理解北方游牧各族的内迁和十六国、前秦建立的概况?四、【合作探究】(对学、群学,解决以下问题)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晋政权的短命与实行分封诸王有什么关系?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五、【当堂训练】1.标志东汉末年以来三国分裂割据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A.西晋灭蜀 B.西晋定都洛阳 C.西晋灭吴 D.西晋迁都长安2.“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意旨司马昭篡夺曹魏政权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但实际上废除魏帝建立晋朝的是( )A.司马懿 B.司马炎 C.司马昭 D.司马睿3.洛阳是中国的六大古都之一,所给选项中曾经在此建都的有( )①秦朝②西汉③东汉④西晋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4.西晋的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丝绸做成长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花缎做出50里的步障。
这充分说明了( )A.统治阶级的腐朽 B.社会经济的繁荣C.制糖技术的发达 D.丝织技术的高超5.作为一个刚刚立国的王朝,西晋应该是很有生命力的,但它迅速地走向败亡。
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西晋王朝由盛转衰( )A.石崇王恺斗富 B.赤壁之战C.八王之乱 D.七国之乱6.我国的春运被称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迁徙。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发生在( )A.东汉初年 B.东汉末年 C.西晋初年 D.西晋末年7.西晋政权骤起骤灭,其兴亡耐人寻味。
人教2016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导学案(有答案)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标要求知道两晋的更替。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晋建立、统一全国及八王之乱的基本史实。
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情况和北方十六国的建立的背景。
过程与方法了解西晋的治国方略,分析八王之乱的原因;识读《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并分析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影响;通过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史实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西晋统一全国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民族大交融方面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历史上各族人民在进一步交往中,加深了了解,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历史。
通过八王之乱史实的学习,汲取分封制的教训,认识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西晋的兴亡与第一次人口大迁徙。
难点:西晋王朝短暂而亡的原因。
情景导入由热播电视剧《大军事司马懿之军事联盟》说起,介绍历史上真实的司马懿,:司马懿(179年—251年),字仲达,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焦作温县)人。
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
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
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曾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
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
补充“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成语典故,导入新课。
一、西晋短暂统一1、魏灭蜀:年司马昭利用蜀国内乱,派大军分三路攻蜀。
后主出降,蜀亡。
刘禅(207-271)小名阿斗。
刘备之子,幼年时多遭难,幸得大将赵云两次相救。
223年继位为帝,在位41年,前期拜诸葛亮为相父,支持姜维北伐,后期宠信奸臣,致使蜀汉走向衰弱。
263年,魏攻蜀,刘禅投降。
蜀汉灭亡后,刘禅被迁往洛阳居住,受封为安乐公。
相关成语:单骑救主;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
2、西晋建立:年,司马懿之孙废魏帝曹奂,自立为帝,即晋武帝,国号“晋”,定都,史称西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导学案: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西晋建立、统一全国及八王之乱的基本史实,分析西晋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原因。
2.知道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和十六国建立,认识到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简述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等史实,初步认识民族平等、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1、重点:西晋的短暂统一,八王之乱,少数民族的内迁。
2、难点:西晋王朝短暂而亡的原因,理解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
【自主学习】1.西晋的建立:______年,司马懿的孙子________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________为都,史称西晋。
他就是晋武帝。
______年,西晋灭________,统一了全国。
2.八王之乱:________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在_____一带展开长达16年的相互混战,史称“__________”,西晋从此衰落。
幸存的中原人口纷纷逃往南方,形成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________高潮。
3.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1)内迁:_____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
原来生活在西北的________和________,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
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________和________,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而________迁到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
(2)十六国时期: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_______,总称为“________”。
(3)前秦的强大:_______世纪后期,_______族苻氏建立的_______逐渐强盛并统一了_______,皇帝苻坚任用汉人________为丞相,锐意改革,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兴办学校,提倡儒学,缓和了前秦境内_______之间的对立和矛盾。
【合作探究】1.西晋能够短期统一的原因。
2.西晋政权的短命与实行分封诸王有什么关系?3.西晋末年人口大迁徙的原因及影响分别是什么?【当堂达标】1. 右图是西晋“晋归义氐玉”金印,是西晋颁发给当时氐族首领的官印,是研究当时民族关系的实物见证。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7课教案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答案:(1)这则材料说明,在大地主、大贵族当权的背景下,社会上下道德沦丧,唯利是图,享乐之风盛行。
(2)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建立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3)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迅速,国力充足;南方蜀、吴两国的统治者日益腐朽,国力日趋衰落,且蜀国已被魏国灭亡;从客观上看,统一也是符合历史发展总趋势和人民愿望的。
(4)西晋为什么是短命的王朝?
答案:(1)晋惠帝。洛阳一带。
(2)①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后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这些出镇的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②西晋统治者昏庸腐败。
(3)性质:西晋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进行的混战:危害:混战长达16年,给人民带来灾难;经济遭到破坏,西晋衰落下去。
A.魏、蜀、吴B.魏、吴、蜀C.蜀、魏、吴D.蜀、吴、魏
2.西晋第一个皇帝是(D)
A.司马懿B.司马师C.司马昭D.司马炎
3.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唯一完成全国短暂统一的封建王朝是(A)
A.西晋B.东汉C.西汉D.曹魏
4.成语“乱七八糟”和两个历史故事有关,“乱七”同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而“八糟”同惠帝时的“八王之乱”有关。“八王之乱”发生的朝代是(C)
过渡语: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并没有出现长期统一的富强局面,由于统治阶级内部的混战和他们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迅速激化,导致了八王之乱的发生。
板块二 八王之乱
(1)八王之乱发生在哪位皇帝在位时?混战在哪里展开?
(2)西晋为什么会发生八王之乱?
(3)八王之乱的性质及危害是什么?
教学重点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A.西晋分封制的实行埋下了祸端
B.目的是争夺中央政权
C.主要是在长安一带展开
D.造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迁徙高潮
4.西晋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不包括( D )
A.鲜卑 B.匈奴 C.羌 D.蒙古
5.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
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
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 中央政权 ,先 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 八王之乱 ”
影响
“八王之乱”历时十几年,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西晋从此衰 落。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形成了我国古代历 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内迁概况
东汉 、魏、晋时期,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不断 内迁,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
A.东汉末期起,北方社会动荡不安,而南方比较安定
B.北方人民躲避战乱
C.匈奴等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推进
D.统治者将大量北方人民迁徙到南方参加南方的开发
15.(原创题)“1960年夏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盟扎赉诺尔矿区北
部达兰额罗木河东岸发现了鲜卑早期墓群……其陪葬、晋时期鲜卑族内
A.司马懿
B.司马昭
C.司马师
D.司马炎
2.(2019张家港期末)西晋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其完成全国统一的标志是
(B ) A.西晋灭蜀
B.西晋灭吴
C.西晋代魏
D.少数民族内迁
3.八王之乱是西晋时统治集团内部历时16年(291—306年)之久的战乱。下列对
有关“八王之乱”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C )
说明( A )
A.统治阶级的腐朽
B.社会经济的繁荣
C.制糖技术的发达
D.丝织技术的高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学
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西晋建立、统一全国及八王之乱的基本史实,分析西晋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原因。
2.知道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和十六国建立,认识到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简述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等史实,初步认识民族平等、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1、重点:西晋的短暂统一,八王之乱,少数民族的内迁。
2、难点:西晋王朝短暂而亡的原因,理解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
【自主学习】
1.西晋的建立:______年,司马懿的孙子________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________为都,史称西晋。
他就是晋武帝。
______年,西晋灭________,统一了全国。
2.八王之乱:________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在_____一带展开长达16年的相互混战,史称“__________”,西晋从此衰落。
幸存的中原人口纷纷逃往南方,形成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________高潮。
3.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内迁:_____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
原来生活在西北的________和________,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
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________和________,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而________迁到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
(2)十六国时期: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
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_______,总称为“________”。
(3)前秦的强大:_______世纪后期,_______族苻氏建立的_______逐渐强盛并统一了_______,皇帝苻坚任用汉人________为丞相,锐意改革,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兴办学校,提倡儒学,缓和了前秦境内_______之间的对立和矛盾。
【合作探究】
1.西晋能够短期统一的原因。
2.西晋政权的短命与实行分封诸王有什么关系?
3.西晋末年人口大迁徙的原因及影响分别是什么?
【当堂达标】
1. 右图是西晋“晋归义氐玉”金印,是西晋颁发给当时
氐族首领的官印,是研究当时民族关系的实物见证。
西
晋政权是一个怎样的政权()
A.全国统一的政权
B.在历史上的统治维持近百年
C.北方政权
D.南方政权
2.标志着西晋实现南北统一的历史事件是()
A.灭蜀B.西晋定都洛阳C.灭吴D.西晋迁都长安
3.标志着西晋走向衰落的历史事件是()
A.晋武帝封王B.“八王之乱”C.“五胡”内迁D.匈奴起兵攻晋4.“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统一政权,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
对西晋“骤灭”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A.“八王之乱”
B.定都洛阳
C.“七国之乱”
D.西晋迁都
5.下列哪些内容能体现出西晋的历史状况
()
①篡权建立的封建王朝②短期统一的朝代③西晋统一后,统治集团迅速腐朽
④被农民起义所推翻⑤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A.①②③
B.②③⑤
C. ②③④
D.①②⑤
6.住历史基本要素对掌握的历史重点知识十分必要。
将“316年”“匈奴人”两个要素结合在一起可以确定的历史事件是()
A.西晋建立
B.西晋结束分裂局面
C.西晋灭亡
D.东晋建立
7.下列有关“十六国”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时间是在4世纪初到5世纪世纪前期
B.由汉族统治者建立
C.主要包括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和西南的成汉
D.发生在西晋灭亡以后
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敕勒歌》的后两句,这是北朝时期居住在北方的敕勒族的民歌,也在鲜卑族中传唱。
你知道东汉、魏、晋时期鲜卑族内迁的地点是()
A.陕西关中
B.山东西南
C.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
D.山西一带
9.4世纪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
A、三国中的魏国
B、氐族建立的前秦
C、鲜卑族建立的北魏
D、女真族建立的金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晋建国初期晋武帝恢复了古代的分封制封二十七个同姓王以郡建国。
之后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
诸王可自行选用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
材料二:匈奴左贤王刘宣等私议:“今
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
”
——《晋书·刘元海载记》(1)西晋初年为什么要恢复分封制,大封同姓为王?这种做法造成了怎样的不利局面?
(2)材料二中的“司马氏骨肉相残”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的收获】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266 司马炎洛阳280 吴国
2.晋惠帝洛阳八王之乱人口迁徙
3.(1)东汉、魏、晋氐族羌族匈奴族羯族鲜卑族
(2)成汉十六国(3)4 氐前秦黄河流域王猛胡汉
【合作探究】
1.(1)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迅速,国力充足,逐渐超过了南方。
(2)南方蜀、吴两国的统治者日益腐朽,国力日趋衰落,且蜀国已被魏国所灭。
(3)从客观上看,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总趋势和人民愿望。
据西晋的一些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文化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
议一议,这些少数民族认为自己与汉族同族同宗说明了什么?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这些少数民族认为自己与汉族同族同宗,说明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也是炎黄子孙,我们同出华夏文明,我们血脉相连,我们是一家人,即民族大交融。
2.八王之乱的发生与西晋实行分封制是有关系的。
一方面,从制度层面上讲,西晋大封同姓诸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拱卫王室,但是同时也埋下了诸侯实力过大,威胁中央统治的隐患;另一方面,从具体实施过程来看,晋武帝时期陆续派遣诸侯王据守州郡重镇,即“移封就镇”,诸侯王手中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权利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势力也日益壮大,为其叛乱提供了充分条件。
我们也要认识到西晋槽糕的社会状况和迟钝昏庸的晋惠帝,也是八王之乱发生的原因。
3.(1)原因:总的来说是社会动乱的结果。
一方面,西晋统治者不关心人民疾苦,对发展社会经济不够重视,人祸天灾,中原人民无法生存,于是开始向南迁徙。
另一方面,为争权夺利而发动的战争持续十几年,严重破坏社会生产。
与此同时,西北各族人民为了反抗西晋汉族统治者的民族奴役和剥削政策,不断起兵反抗,战争连绵不断。
中原人民饱受战乱之苦,不得不大举南迁,寻找生存之地,从而引发大规模的移民潮。
(2)影响:虽然西晋末年的人口大迁徙是社会动乱的结果,但它却客观上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技术带入迁入地区,并使这些先进的科技、文化得到迅速传播,从而有利于迁入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也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对后世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堂达标】
1.A
2.C
3.B
4.A
5.A
6.C
7.B
8.C
9.B
10.(1)晋武帝认为,曹魏削弱所封诸王的势力,导致曹氏孤立而亡;被封的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威胁中央政权。
(2)八王之乱。
长期战乱,导致西晋从此衰落;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南迁。